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l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
写“T”,错误的写“F”)
1.改革开放、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面对美国对科技企业的围猎,我国应该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
3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两种形式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5.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当下的中心工作
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
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下图是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份和约。以下条文中,体现该会议分赃性质
的一项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8.状元实业家张赛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第1页/共7页
③结束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
(2X4
D.③4
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能反
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4
2021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
假如你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D.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1.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功绩的组合,正确的有
①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②陈独秀一一参加中共一大
③毛泽东——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④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取得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1年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97周年纪念。97年前,在中华大地上迅速掀起国民革
命运动。下列属于国民革命运动范畴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国民政府任命孙中山为总司令,率军北伐
C.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D.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下而四幅图描述的是红军长征路线上真实情景,其顺序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
③过草地
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④②③
B.①②4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14.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
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A.卢沟桥保卫战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D.百闭大战
1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氽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
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①日军大屠系
②中华民国成立③台儿庄战役④凇沪会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6.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点包括
①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都具有反帝性质
③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都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第2页/共7页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答案卷
一、判断题
1-6 FFFTFT
选择题
7—l1 DABDO
12-16 DCDDA
1718CA
19--23 BDADC
BABDC
29-30AC
三、非选择题:
31.(1)组织上:成立中国同盟会;思想上:把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轨道:建立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共和道路。影响: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
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3)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32.(1)新文化运动(1分)。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
念,提倡学术思想自由;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编辑部并迁往北大,在北大形成一个以《新青年》编
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胡适系统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3分)。
2)五四运动(1分)。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分)
(3)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的开始(1分);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1分);(答“实现第一次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也可得分)
33.(1)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4分)
(2)“新长城”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3)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战略态势。(4分)
4.(1)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2分)
(2)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2分)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2分
(3)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体现立法机关应该科学
立法;材料二中的公安机关打击网络暴恐音视频,说明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网络机构因为违法行为而被
公安机关打击,说明公民应该加强法治意识,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观念。(4分)(结合材料答
出两点即可)
35.(12分)(1)提升创新能力。(敢于创新等)(2分)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或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改革激活创新,创新驱
动发展(2分)
(2)依法行政。(2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分)
(3)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
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1分)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1分)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分)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民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
③材料中,“桐庐百姓日”既有物质财富的共享,又兼颐了精神财富的享受,体现了实现社会公平、惠及全
体的共享发展的理念,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精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