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人教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一、设计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查阅资料、合作探究,并通过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二、教材分析学生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各不相同,有的恰在旅游景区,或以自然风光秀甲天下,有的可能在偏远山区,但家乡地理环境不同,并不防碍本次活动的开展。本次活动就是要引发学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正是因为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就在自己身边,或与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发生联系,因而容易获得体会和感悟三、学情分析由于十几岁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祖国名山大川或自己家乡的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主要在“走”文化方面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2.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五、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材料展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难点:如何交流活动心得。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多媒体展示,讨论法、点拨法、练习法。1.围绕“走”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2.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活动的环节:“走”的故事, “走”的发现, “走”的文化。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活动课的学习。七、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介绍等。2.六次练笔:“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和自创对联。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4.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安排,将同学们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安排活动的主持人等。八、活动过程(一)导入:“祖国的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文人志士都意不仅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将要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我们将要回顾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关于走的故事;我们更要做有心的旅行者,进行名胜古迹中的对联考证。暑假将至,同学们也在积极准备,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旅游,因为生活中能获得比语文书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它不仅可以增补我们语文知识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开阔眼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老师语)──交给四位主持人主持,学生活动开始。(二)图片欣赏。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走”的故事1.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旅游相册。同学们有的去了世界各地,有的去了祖国各风景点。通过对“欧洲游”“黄果树瀑布游”等地的介绍,同学们加深了形象认识。2.讲述你旅行中的故事。同学们或口头讲诉北京游中对清华、北大的印象,或借助课件讲述上海之旅、桂林之旅的印象。3.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小榄出生的同学用照片介绍小榄文化考察的感受,表达对家乡的一片深情。活动方式: 主持人组织活动,口头表达训练。(三)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走”的发现1.名胜古迹对联考。展示并介绍同学亲手书写的五副对联,讲述同学们在旅游中所看到的对联,介绍昆明滇池第一长联。2.后生斗胆对对子。由同学自创上联,其他同学对下联。活动由主持人组织,分五个小组讨论、写作、发言。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走”的文学1.小品表演:背起行囊走四方。(同学活动结束)2.老师介绍“走的文化”。“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环节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衣食住行,行是最高境界。只有生活好了,我们才能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只有志在四方,才能增长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 (老师语)a.走的文化:凤凰卫视的追求。◆永远的三峡◆两极之旅◆欧洲之旅◆千禧之旅◆纵横中国◆穿越风沙线◆走近非洲b.走的文学:现代文化人的采风。余秋雨、唐师曾、周国平与他们的作品。余秋雨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唐师曾与《我在美国当农民》《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周国平与《南极无新闻》。c.我们与“走的文学”。◆“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自创对联(四)四位主持人代表全体学生说出学习后的心声。(五)教师点评,全课结束。(六)作业:课后拓展性学习出一份手抄报。具体内容: 1、旅游景点介绍。2、导游词、地图、路线图。3、图片、照片。4、对联赏析。5、每组自创一幅对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00张PPT)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背起行囊走四方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开头语祖国的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自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文人志士都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神游天下吧!草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观 沧 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沙漠风光沙漠风光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锦绣江南泰山意境江南人间天堂天涯海角背起行囊走四方海南椰林香格里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图片欣赏(北极)长白山天池背起行囊走四方长白山之冬长江源头三江源长城背起行囊走四方长城关隘山海关嘉峪关背起行囊走四方峨眉山背起行囊走四方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布达拉桂林山水千岛湖童话世界——九寨沟九寨沟黄山云海黄河华山精神的家园——丽江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丽江山东半岛----天尽头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 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岳阳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踞于岳阳古城的西门之上,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名冠天下的岳阳楼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楼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瞭,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尤显雄伟壮丽. 岳阳楼是以三国"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 滕王阁坐落在南昌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三层。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 28 次之多,世所罕见。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心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友人的帮助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西安大雁塔故宫香港上海外滩兵马俑莫高窟云岗石窟石窟乐山大佛平遥古城我们去旅游“走”的发现1、对联欣赏2、学对对联背起行囊走四方回文联:可顺读倒念的对联!1、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2、福建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文联是: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背起行囊走四方叠字联: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拆字联: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古木枯 此木成柴 女子好 少女更妙背起行囊走四方难联绝对(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今)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背起行囊走四方寿镜吾老先生给童子出了一个上联“独角兽”。一时间,“两头蛇”、“三脚檐”、“九头鸟”、“百足虫”,答案纷呈。老先生摇头不满。后一童子对出“比目鱼”,老先生拍案叫绝。该童子就是周树人。你能说出鲁迅对的下联好在哪里吗?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语文只有两道试题,一道是作文,一道是联对。上联是“孙行者”,你能对出下联来吗?有以下选择:猪八戒 沙和尚 胡适之 祖冲之背起行囊走四方对联,也叫楹联、对子,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它重视营造意境,注重立意和锤炼语言,讲究对仗与平仄,具备了诗的基本特点。)背起行囊走四方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节奏相合5、平仄相协6、意义相关背起行囊走四方名人名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二猿断木深山里,小猴子怎敢对句(锯)一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生如何出题(蹄)----欧阳修背起行囊走四方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盒---春联春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欢 ──春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辨伪真 ──杭州岳坟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剌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对联欣赏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 (合肥包公祠)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合肥包公祠)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 (合肥包公祠)2滕王阁对联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3岳阳楼何子贞撰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4南京明中山王故邸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趣味古联明灯时作伴 古书常为朋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鸡声催晓读 鸟语唤春耕异香闻气不知名 奇树有花难问种处处桃花歌送暖 年年春色去还来三春花满香成海 八月涛来水作山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司马文章元亮酒 右军书法少陵诗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趣味古联观五岳而知众山小 凡百川咸于大海归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气同山愚庸误国只为好自用 豪杰兴邦不过集众思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国家昆明滇池大观楼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十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 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审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桂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忖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人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趣味对联独秀尖尖,四面六方六角 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敖广举火,步步照(赵)云照子龙 月月月明,秋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夕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对年头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走”的文化欣赏文学作品写作:散文、游记、介绍景点作品欣赏三江源——中华的源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江春水向东流。君不见澜沧江水下东南,经流六国入南海。哺育了华夏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的三条大河:长江、黄河、湄公河,她们的源头在哪里?在白云深处,冰雪皑皑的青藏高原,雄伟的高山冰川,湖泊星罗的盆地,河流纵横的宽谷,这就是中华水塔,江河之源。2青海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这是也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起着各江河水文循环的初始作用,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同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三江源区独特的生物区系,集中分布着大量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是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3随着三江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近几年已连续7次在黄河源头出现断流,导致长江、黄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已严重威胁江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21世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意境江南1江南原本是一个地名,但在许多人的心中她已然化成了一种意境。这是一种独特的境界,是一种深深浸润人们心灵深处的江南影像,是一种在千百年间沉淀酝酿的江南美的无可替代的唯一性。江南是农业社会生产形态中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极品,是一种文化的,审美的东西。意境江南2江南之所以成为一种意境,还有赖于自古文人墨客的倾力渲染。江南山高水长,往往成为文人不得意时暂时的隐退居所,他们赋予了江南更多的涵义。中国文人最早在浙江寻找亲近自然的诗化山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官厚禄不能动摇子陵行吟富春江畔的人生理想;“叠叠云岚烟树榭,弯弯流水夕阳中”,楠溪江的风光,启迪了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山水诗;“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多少东晋名士迷醉于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在这里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从绍兴镜湖一路东行,溯曹娥江,而入剡溪,直至天台山,石梁飞瀑,342位唐代诗人先后踏歌而行,留下一条如诗如画的唐诗之路。浙江山水之美,穿透时空,纵贯古今,江南山水,诗化山水,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江南故事多凄美 1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痛苦和忧伤的来处。 江南是一个几千年不醒的梦,朱漆的木桨拍不出细碎的鼾声。江南是一个莲藕色的市井故事,讲完一个引子又接上一个引子。河姆渡女子的花纹陶釜很大,盛着网住的鱼和裹虎皮少年的钢叉,陶釜碎成一个悲壮的夜,鱼死了。独木舟搁浅在迷乱的月光下,这是开始的故事也是一个故事的开始。从此,就有一千个叫西施的浣纱女,讲着一百个吴越的故事,讲卧薪尝胆讲吴王金钩越王剑,讲伍员被挂在姑苏城头的嘲笑――他的雪髯皓发是一个过昭关的故事。江南故事多凄美 2江南没有呓语般的驼铃和迷漫的黄沙,却一样有夕阳般的血和满布杀机的栏栅。江南的黄梅雨是一杯浓醇的情泪,啜尽了哀怨却啜不尽爱的淀积恨的溶化。每一个江南女子都是一首委婉的竹枝词,唱着水一般的柔弱火一般的热烈,款款地舞入柳三变和李易安的情思,隋炀帝的大龙舟在江南沉没,一群天真的吴越娇娃牵着一个王朝的纤索。江南的柳絮总是发芽,江南的枫叶只能分隔一串永不结尾的神话,岳武穆的满江红只能在黄龙府吟唱,南渡的十二道金牌在天堂里凝成一行永恒的清泪,且留作茶馆酒肆慷慨的嗟呀!金戈铁马的辛稼轩也上了江南的层楼,红巾翠袖吻不干英雄泪,吟不成气吞万里如虎却叹茅檐低小,不能了君王天下事也做不成白发翁媪。江南故事多凄美 3鲁镇的乌篷船里撑出了大脚的吴妈,祝英台是否能化作蝴蝶谁也不能回答,雷峰塔倒了白娘子不再演水漫金山,别忘了江南有李香君也有鉴湖女侠。《山海经》里没有江南,江南是一个茶色的故事一个东方民族的梦幻。只要几千年后我们仍能唱,唱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唱那个浓郁的江南故事。永远,永远……结束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读书人早就意识到,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共14张PPT)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作文讲评课如何写好一篇游记根据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中积累的材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字数在500以上。习作的要求:作文指导回顾1.选材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个景点,抓住这个景点或地方让人印象最深的几处,把它写下来。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2.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3.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4.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5.写出“观感”,融情于景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本次习作优秀的同学有:黄楚泳 周结群 李嘉美胡文鐥 江子颖 邱泳贤郑晓晴 张景棠 胡伟光关丽华 何伟华▲基本能选取自己熟悉的风景来写(龙山公园、人民公园、北京、桂林等)▲大部分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大部分同学能够写出“观感”,或融情于景,或直抒胸臆▲绝大部分语句通顺,个别同学还有比较精彩的描写优点:主要是选材问题▲有的同学选取的景点自己已经淡忘,勉强为之(《故宫博物院游记》)▲个别同学举的例子缺乏代表性,注意,要精选材料!(《故宫游记》、《北京游记》、《九寨沟》)▲没能准确把握景物的特征(《登龙山塔》、《珠海游记》)▲游踪不明确,顺序不明,写景散乱。(《龙山游记》、《长隆香江野生动物园游记》)▲介绍几个景点或几处景物时重点不突出(《桂林游记》、《游中山纪念亭》)▲观察欠仔细,泛泛而谈(《游龙游石窟》、《惠州西湖游》)▲描写景物欠真实(《游圭峰山》)▲题目千篇一律(基本为“XX“游记或“游XXXX”),鲜见好的题目(何伟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足:欣赏优秀习作何伟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关丽华《游人民公园》请思考:这两篇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你来做老师修改《北京游记》《桂林游记》▲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材料写;▲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要写出景点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需要介绍景点的相关知识,要简明扼要。修改指导一篇好的游记必须做到:“移”与“定”结合“动”与“静”结合“虚”与“实”结合“浓”与“淡”结合“景”与“情”结合总结作业“升级”自己的游记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如何写好一篇游记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1、优点如下:▲基本能选取自己熟悉的风景来写(龙山公园、人民公园、北京、桂林等)▲大部分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大部分同学能够写出“观感”,或融情于景,或直抒胸臆▲绝大部分语句通顺,个别同学还有比较精彩的描写2、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选材问题▲有的同学选取的景点自己已经淡忘,勉强为之(《故宫博物院游记》)▲个别同学举的例子缺乏代表性,注意,要精选材料!(《故宫游记》、《北京游记》、《九寨沟》)▲没能准确把握景物的特征(《登龙山塔》、《珠海游记》)▲游踪不明确,顺序不明,写景散乱。(《龙山游记》、《长隆香江野生动物园游记》)▲介绍几个景点或几处景物时重点不突出(《桂林游记》、《游中山纪念亭》)▲观察欠仔细,泛泛而谈(《游龙游石窟》、《惠州西湖游》)▲描写景物欠真实(《游圭峰山》)▲题目千篇一律(基本为“XX“游记或“游XXXX”),鲜见好的题目(何伟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优秀习作评析:盘龙峡游记景区里有近百个大小瀑布,60米以上的瀑布有4个,单个落差最大80多米。瀑布从上端直泻下来,气势壮观,溅出来的无数水花,像烟雾似的弥漫在空中。我们下山时,一个大瀑布在我们对面。瀑布的响声震耳欲聋,无数水花飞溅着,也溅到我们那,像下着小雨似的,任这些水花溅到我们身上,感到非常地舒畅。(黄楚泳)游龙山公园正门的牌坊,高高矗立,隐讳的色调,简洁而明亮。牌坊上雕刻着各具姿态的腾龙,每条龙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环绕在柱子的周围,接连不断。站在正中间,有如处身在龙的世界,眼前是一条条活龙在飞舞,嬉戏,追逐;又有如具有皇者风范,群龙环绕,一统天下的感觉……(周结群)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桂林山水甲天下”,要说桂林山水青水秀,那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提起桂林的山间小路,许多人并不了解。在我的记忆河中,那条小路永远是那么清新、可爱。那是从桂林市内通往郊外芦笛岩的路,它时而蜿蜒,时而笔直,就像一条在风中飘荡的绸带。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踏上了这条小路,本打算遭一番酷日的“考验”,谁料走进这条小路,一点热意也没有了。这是什么回事?我抬头望去,头是密密的树叶。叶片大大的,一片挨一片,叠在一起,活像一个天然的凉棚。阳光偶尔从叶缝中透过,眼睛里会出现七彩光圈,引起一片遐想。我又侧过头望去,一根根粗大的树干整齐地排列着,伸向高空,她们多像一位位慈祥的母亲呀!不畏艰辛,始终如一地举起胳膊,用手捂住身子下面的小孩,捂得那么累,那么紧——不让任何人欺负孩子,怪不得连残酷的太阳也被这崇高的母爱感动了。我哼着歌继续往前走。哈,我发现,这些伟大的母亲还挺漂亮呢!在她们那翠绿的衣裙上,还镶着五颜六色的花!这花还很特别,能不断地移动,忽而左,忽而右,,忽而上,忽而下,忽而聚集,忽而散开……给母亲们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活力。猜到了吗?这些小花就是蝴蝶。桂林的山是闻名的,在被树封住的小路外,便是连绵的山了。它们姿态不一,把小路围起来,多像一位严厉而善良的父亲,保护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我走在这条小路上,浮想联翩,一阵阵轻风拂过耳畔,带来绿叶的清新。我不禁轻声唱起了:“蓝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小鸟,你自由地飞翔……”(何伟华游龙山公园记得小时候,并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小榄人民公园了。前几天,途径人民公园,心里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怀,缓缓地向大门口走去。门两旁放着大立菊,沉睡了一个夏天的菊花,此时开得那样的艳,千姿百态般,在风中摇曳,让人禁不住停下脚步观赏。走进大门,左右两旁栽种着大榕树,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不是走过对老夫妇,互相搀扶着前进,眼前的一切是多么静谧,连小鸟也不想打扰这片景象,在低声地唱着歌。往前走,就到了机动游戏的地方。以前最爱便是到这儿玩旋转木马,曾经一片繁华,如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那小小的铁牌写着“暂停开放”。架起的栏杆把这片乐园隔开,使人只能通过空隙来怀念以前的日子。不知不觉便走到人工瀑布那边,湖水里已看不见与的影子,偶尔有风吹过湖面泛起一道道涟漪,瀑布不大,但也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湖上的莲花清新优雅,蜻蜓也不是飞过。湖四周遍植杂花树木,湖上有小桥。漫步过小桥又是别一番风景。小石桌旁围着几个老人在下棋,时时传出胜利似的笑声,空旷的地上一群阿姨在跳广场舞,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却让我感受到她们的活力与曾经的年轻。从后门走出来后,天色已晚,昏黄的阳光洒在人民公园中,回头望去,这似乎像是一座古堡,深藏着无数人曾经在这里拥有的美好时光与笑声。华灯初上,离开了人民公园,驱车回家。(关丽华)二、问题作文修改北京游记初一上学期的那一年寒假,我和全家人一起去了北京,也就是咱们的首都。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早上很早起来赶飞机,大概也两三点吧!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旅游,在电视上看到高楼大厦的北京真的会那样吗?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来到了北京。飞机降落在机场里,天气比广州和小榄都要冷得多,我也穿上了几件较厚的衣服,但还是很冷。可能是天气冷的缘故吧!北京的树叶很少,即使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也带着几分凄凉。来到了北京先谈谈我对北京机场的感觉吧!比起广州白云机场似乎大一些,但机场大厅还不及广州的宏伟高大。但候机室的购物和用餐方面,仅仅几间商铺罢了,广州白云机场一个候机室就有四五间买土产的,两三间书店和餐店。因此,在北京机场候机,则显的沉闷些了。但是我不是冲着机场来的,我是冲着北京的名胜古迹来的。北京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我想即使没有去过北京,没有了解的人,多少也会数出几个景点出来吧!这次我参观了长城,故宫,明十三陵,恭王府等。走进故宫时似乎来到了古代的街道,古色古香,那气息里是中华五千年的韵味,依旧在回荡着。北京之行只是六天,但是北京留给我的却是深刻的印象——宏伟,庄严,文明。我看到了北京的真面目。桂林游记炎热的暑假长达两个月,有了那么好的先天条件,当然不能浪费。于是,七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前往桂林的道路。我们开着并不豪华,但却充满温馨气息的小车,九个小时后,顺利抵达了广西的桂林。我们来到了住在桂林的姑姑家后,除了疲劳,更多的是觉得十二分兴奋。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桂林。第二天,我们便早早地离开了姑妈家,明明很累,但这里美好的风景促使我们忘却疲劳。而我们的第一站则是——象鼻山景区。来到目的地,我和弟弟都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终于离开了繁华的城市,来到这个属于大自然的地方。我们像衣裙法贪婪的孩子一样,不断地吸着新鲜的空气。不知道为什么?在某一刻,我竟然觉得这里的空气竟然是香甜的。象鼻山整个形状非常大,待到了尽头时,就可以看见在山头处,从中间穿了个洞,当然是自然形成的。而在其“象鼻”处,周围流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就像一只大象正在喝水一样。阳朔最著名的莫过于是阳朔西街了。而阳朔西街也是我们最爱并且必须去的地方。那里的东西十分富有民族风味,具有传统的中国风情,中国的古典美。经过长达几星期的旅游,我终于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真正含义。一篇好的游记必须做到:“移”与“定”结合 “动”与“静”结合“虚”与“实”结合 “ 浓”与“淡”结合“景”与“情”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整体规划人教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一、设计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查阅资料、合作探究,并通过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二、教材分析学生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各不相同,有的恰在旅游景区,或以自然风光秀甲天下,有的可能在偏远山区,但家乡地理环境不同,并不防碍本次活动的开展。本次活动就是要引发学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正是因为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就在自己身边,或与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发生联系,因而容易获得体会和感悟三、学情分析由于十几岁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祖国名山大川或自己家乡的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主要在“走”文化方面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2.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五、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材料展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难点:如何交流活动心得。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多媒体展示,讨论法、点拨法、练习法。1.围绕“走”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2.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活动的环节:“走”的故事, “走”的发现, “走”的文化。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活动课的学习。七、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介绍等。2.六次练笔:“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和自创对联。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4.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安排,将同学们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安排活动的主持人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评改课教学设计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游记的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在写作中学会如何选材;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修改作文;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学会在写作中合理选材三、教学难点:选材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教学难点:说明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四、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富饶美丽的祖国有着许多赏心悦目的名山大川,也有着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而我们生活的家乡——小榄也有着血多美丽的风景。前不久,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你们写一篇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评讲这篇作文。(一)作文题目回放:根据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中积累的材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字数在500以上。(二)作文指导回顾1.选材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个景点,抓住这个景点或地方让人印象最深的几处,把它写下来。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2.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3.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4.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5.写出“观感”,融情于景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三)完成情况综述:1、优点如下:▲基本能选取自己熟悉的风景来写(龙山公园、人民公园、北京、桂林等)▲大部分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大部分同学能够写出“观感”,或融情于景,或直抒胸臆▲绝大部分语句通顺,个别同学还有比较精彩的描写2、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选材问题▲有的同学选取的景点自己已经淡忘,勉强为之(《故宫博物院游记》)▲个别同学举的例子缺乏代表性,注意,要精选材料!(《故宫游记》、《北京游记》、《九寨沟》)▲没能准确把握景物的特征(《登龙山塔》、《珠海游记》)▲游踪不明确,顺序不明,写景散乱。(《龙山游记》、《长隆香江野生动物园游记》)▲介绍几个景点或几处景物时重点不突出(《桂林游记》、《游中山纪念亭》)▲观察欠仔细,泛泛而谈(《游龙游石窟》、《惠州西湖游》)▲描写景物欠真实(《游圭峰山》)▲题目千篇一律(基本为“XX“游记或“游XXXX”),鲜见好的题目(何伟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每一种问题都举例为证。(三)表扬优秀习作:黄楚泳 周结群 李嘉美 胡文鐥 江子颖 邱泳贤郑晓晴 张景棠 胡伟光 关丽华 何伟华(四)点评前三名的作文:(例文展示)何伟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关丽华《游人民公园》李浩华《醉人的西湖》展示他们精彩的句段。(课件及资料)(五)修改指导: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材料写;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要写出景点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需要介绍景点的相关知识,要简明扼要。如何让自己的游记“升级”:一、“移”与“定”结合。“移”就是移步换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二、 “动”与“静”结合。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三、“虚”与“实”结合。“实”景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像之景。 四、“浓”与“淡”结合。“浓”就是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 五、“景”与“情”结合。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六)自我修改环节:(七)展示并总结。一篇好的游记必须做到:“移”与“定”结合“动”与“静”结合“虚”与“实”结合“浓”与“淡”结合“景”与“情”结合(八)作业:“升级”自己的游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教学随笔:要写好游记并不简单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同学们平时参加旅游,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真是一件乐事。那我们同学在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的、活泼的内容呢?一、 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按作者参观的顺序,依次写了五处的景物。先写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其次写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写大礼堂,然后写宴会厅和会议厅。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二、 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帐”。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比方说,我们要写游览看到的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游善卷洞》的开头“我的故乡江苏宜兴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善卷洞”。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结尾写道“‘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朱库米天然动物园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有,我们在写景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总之,写好游记并不简单,必须要认真注意技巧才能下笔如有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对于如何写好游记的几点思考小榄花城中学 冯昆仑背起行囊走四方是很多人心里的美好愿望,它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当学生陶醉于优美迷人的山水风光时,一定记住要让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即时写下来。一篇好的游记能让学生完整地收藏住美好的回忆,也能使他人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游记写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好游赏的顺序 游记,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要记的东西一定不只一件,那么就要求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游记的线索也就是游记写作的顺序。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选择恰当的线索将游记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整篇游记才不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怎样安排游记的线索呢?最常见的就是以游记者的行踪为线索,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写一篇登泰山的游记,先写山脚下看到的景色,再写登山过程中的情况,最后写登临山顶后的所见所感,这种写法就是以行踪为线索。游览者的行踪总是单线的,随着行踪的改变来逐一介绍景点,使游记显得条理清楚,所以这种方法使用较多。另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游览者的情感变化等作为线索的。采用哪种线索要根据景物的特点、作者的写作习惯等来决定,目的是让读者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二、抓住重点 对景物的描写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记中要写的景也许不只一处,记游时千万不可平均用墨,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任何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和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观察时,要细致,要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例如它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就是找出观察景物与其他景物之间的区别。应从不同角度入手,写准景物,写活景物。比如我们要写黄山,就应该抓住黄山的妙云和奇石来描写,写九寨沟要抓住它的清水、秀山来写。 抓住一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不等于其他景点就忽略不理,只是用墨较少,不作拓展,同时要说明重要景点与次要景点之间的关系,注意二者间的过渡与连缀,不给读者留下欠缺不全之感。 三、丰富游记内涵 写游记性文章不仅要写看到的景物,还要同时介绍一下与景物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使游览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的了解和接受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景物浏览。例如在介绍名山大川时,要穿插有关的故事传说;介绍古迹旧址时,要附带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介绍某地区风光时,同时补充一些民风民俗情况……总之,气候饮食、历史典故、风土人情都是景观介绍时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只有把景点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把写景与文化背景的介绍结合起来,才能赋予游记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描写桂林山水风光时要讲一讲桂林山水的民间传说,参观孙中山故居要简单介绍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以及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巨大影响。 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不像景观本身形象直观,它隐含在景物之中或隐藏在景物之后,需要我们去询问,去查阅,因此我们在描绘景点之美时,一定还要通过关注景点区的介绍性文字,请教熟悉景点故事的有关人员等方法去搜集所写景点的背景资料。 四、融情入景 写游记文章一定要渗透着作者的一种情感。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或是热爱,或是惊叹,或是赞美。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情景交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例如吴功正在《阿里山纪行》结尾说:“我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这不仅表达了对阿里山的赞美,更是对祖国宝岛的赞颂。 写景和抒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写自己喜爱的景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够把文章写新颖。 以上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体会,除了上述几点外,游记写作还要注重写作语言、文章体式等方面的东西,但归根到底,以上四点直接决定着一篇游记的含金量,因此,如果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好这几点,将对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带来重大的裨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背起行囊走四方”学习活动之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doc 《第六单元作文讲评课如何学好一篇游记——背起行囊走四方》冯老师.flv 反思.doc 教学论文.doc 整体规划.doc 素材.doc 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doc 配合《背起行囊走四方》学习活动之写作教学,围绕“如何写好游记”进行作文讲评.ppt 配合教学用《背起行囊走四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