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课堂梳理知识回顾南昌起义1927.8.1八七会议1927.8.7秋收起义1927.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古田会议1929.1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1“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15井冈山会师1928.4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1935.10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五单元单元名称:从国共合作到国公对立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先学1.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2.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重点:遵义会议难点:长征意义和长征精神战略转移开遵义会议合作互学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第一至四次 敌 我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第五次胜利红军的五次反围剿50万10万博古李德李德博古分散兵力冒险进攻保守防御失败阅读课本P81第一子目和相关史事,寻找长征之因结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出中央苏区,开始战略转移(长征)战略转移开遵义会议合作互学结合课本和地图,讲述长征前期的军事行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遵义突破乌江战略转移开遵义会议材料研学遵义会议会址如果你是当时红军中的一员,你最希望遵义会议解决哪些问题?1.仗要怎么打!2.路往何方走!3.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材料一 陈云在1935年10月15日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就明确的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劈波斩浪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的风头浪尖上经受了锤炼,得到全党全军的拥护和认可,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蒋健龙《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材料二 从遵义一出发,遇到了敌人一个师守在打鼓新场那个地方,大家开会都说要打,硬要去攻那个堡垒,只有毛主席一个人说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损失了更不应该,我们应该在运动战总去消灭敌人嘛!但别人一致通过要打,毛主席那样高的威信还是不听,他也只好服从。但毛主席回去一想还是不放心,觉得这样不对……由毛主席、家祥和我,三个人小组指挥作战,……就在那个地方,洛甫做了书记,换下了博古。——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战略转移开遵义会议合作互学阅读课本,归纳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思考: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有着怎样的意义?时间:1935年1月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扔掉“洋拐杖”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意义:一个确立三个挽救一个转折点一个标志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遵义会议(1935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新中国幼年成熟14年14年过雪山草地图像辅学一渡赤水摆脱追敌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遵义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雪山天气变化无常,明明刚出太阳,突然就来了乌云,狂风大作,开始下大雪。我们很多战士都打着赤脚,……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含一口雪,……一不小心,就会失足滑倒,跌入雪山深渊…”——老红军伍衡阳“那草丛间呈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拉了进去。早上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老红军袁美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知识拓展吴起镇1935年10月会宁1936年10月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合作探究参加长征的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到18岁的战士占百分之四十。爬过18座山;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行程25000里,平均每天行军74里;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里路才可以休息一次;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摘编自王树增《长征:一部中国贡献给世界最壮丽的史诗》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请同学们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感受到了红军的哪些精神!困难:精神!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长征精神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信,患难与共的精神长征精神精点导学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际上的影响……三大主力云集陕北,虽然人数不足3万,但这是革命的种子,是党和红军经过千锤百炼的革命精英,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长征完成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使中共和红军进入抗日的前沿阵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取得了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摘编自易新涛《长征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长征)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课堂知识框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结束标志:2.性质:战略转移(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地点)瑞金①瑞金3.长征出发地:4.开始标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突围西进。5.红军长征路线:7.长征胜利意义: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渡过湘江④强渡乌江⑤攻克贵州遵义(遵义会议)35.1⑥四渡赤水⑦渡过金沙江⑧强渡大渡河⑨飞夺泸定桥⑩翻过大雪山 走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 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吴起镇会师)35.10 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36.10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原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堂训练现在开始课堂习题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x 翻雪山.mp4 飞夺泸定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