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1、对气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气体交换的“窗口”C、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D、白天闭合,晚上张开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3、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带土移植 B、在阴天移植C、多在幼苗期移植 D、阳光灿烂的日子移植小测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多 B、叶片表皮外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气孔是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 D、表皮是透明的5、观察下面两幅图,请据图回答:(1)从狭义上说,图中[ ][ ]表示气孔。(2)能调节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细胞是图中的 [ ][ ] ,它总是 存在的。(3)对比甲、乙,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的是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学习目标:1、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2、理解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3、初步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4、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责任意识一、课前预习:(书119-122)生物圈中的生产者—__________。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______,说明叶片见光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绿色植物利用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中合成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______,储存在_________中的过程,称为_____作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天竺葵,又名洋葵,石蜡红洋绣球。属牝牛儿苗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细毛。原产南非。其花色彩艳丽,花期长,栽培较易,为重要的温室盆花。 不耐炎热,盛夏需遮阴,怕水湿,耐干燥。繁殖主要以扦插为主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材料用具观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1、黑暗处理3、去掉遮光的黑纸4、在酒精中隔水加热5、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6、清水漂洗,观察变化2、叶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实验过程回顾why 1参考答案2参考答案3酒精能把叶绿素溶解掉,而水不行;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易蒸发,易燃烧,造成危险。45用清水漂洗叶片,去除叶片表面的色素溶液,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遇碘变成蓝色,说明这种有机物是淀粉叶片未用黑纸遮盖的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 ,说明了什么?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可以进行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1、制造有机物(淀粉)2、储存能量3、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光叶绿体(原料)(产物)(储存着能量)补充:1、分析题 如图: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溶解,叶片变成________色,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A. Ⅰ叶覆盖黑纸片部分B. Ⅱ叶覆盖黑纸片部分C. Ⅰ叶未覆盖黑纸片部分D. Ⅱ叶白斑部分(4)由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A.光 B.适宜的温度 C.水 D.氧 E.叶绿体将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耗尽叶绿素黄白色酒精的快速蒸发影响叶绿素溶解,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A、DA、E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绿叶 B、叶片C、叶绿体 D、叶肉细胞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 )A、白天 B、白天和黑夜C、有光时 D、黑夜CCC5、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A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D2、取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做成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变蓝的部位是( )A.叶片的所有细胞B.叶表皮细胞C.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部分D.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以外的部分C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参考答案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看不照光的部位能否制造淀粉参考答案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反思小榄镇菊城中学 杨光强2010年12月15日这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也是七年级生物最难教的一堂课之一,因为这个实验是著名科学家做的实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不便于演示实验,学生也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怎样上好这堂课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实验,让学生“学”实验,而应利用这个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以本节课的实验为依托,以实验设计中的问题为突破口,实施本节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对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地位,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前人做过的实验,学生经过探究,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很好地把握实验要点。但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设计的问题有的过于简单化,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即可得到答案,这样的设疑没有起到调动思维的作用,有的难度又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提问没有能层层递进,出现了“脱钩”现象。以后在设计问题上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借助于精良的课件进行教学,转变了满堂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小测)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片 D、果实2、金鱼缸中常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作用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使鱼缸更富生气 C、供给鱼新鲜食物 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3、我们每天的食物绝大部分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有以下几点: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变黄白色②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③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④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一部分,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⑤把遮光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什么变化。(1)请你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__________________。(2) 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____________,碘液的作用是用于验证__________的产生。(3)经滴碘液检验,叶片没遮光的部分变成了_________色,说明该部位有_______产生。(4) 你认为这实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4:CDCA 5、(1)②④⑤①③⑥(2)叶绿素 淀粉 (3)蓝 淀粉(4) 叶片在光下制造了有机物——淀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课堂练习)1、分析题 如图: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 。(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溶解,叶片变成________色,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 )A. Ⅰ叶覆盖黑纸片部分 B. Ⅱ叶覆盖黑纸片部分C. Ⅰ叶未覆盖黑纸片部分 D. Ⅱ叶白斑部分(4)由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A.光 B.适宜的温度 C.水 D.叶绿体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绿叶 B、叶片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 )A、白光 B、白光和黑夜 C、有光时 D、黑夜5、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7、取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做成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变蓝的部位是 ( )A.叶片的所有细胞 B.叶表皮细胞C.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部分 D.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以外的部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设计小榄镇菊城中学 杨光强课前测试:1、对气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气体交换的“窗口”C、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D、白天闭合,晚上张开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带土移植 B、在阴天移植 C、多在幼苗期移植 D、阳光灿烂的日子移植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多 B、叶片表皮外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气孔是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 D、表皮是透明的5、观察下面两幅图,请据图回答:(1)从狭义上说,图中[ ][ ]表示气孔。(2)能调节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细胞是图中的 [ ][ ] ,它总是 存在的。(3)对比甲、乙,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的是 。学习目标:1、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2、理解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3、初步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4、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责任意识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难点:实验。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书119-122)生物圈中的生产者—__________。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______,说明叶片见光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绿色植物利用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中合成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______,储存在_________中的过程,称为_____作用一、引入: 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三岁的孩子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对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讲的这个小故事中提出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吗?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以上问题穿插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隔水加热、酒精脱色这一步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老师可在等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①~⑤,在叶片脱色之后按步骤进行问题⑥~⑧的讨论。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灯的安全。三、推导实验结论 老师组织学生经过了设计实验的讨论,以及对教材中实验步骤的理解,学生已经对实验验证的原理和逻辑关系非常清楚,通过实验结果不难推导出结论 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推导:“加碘后,叶片部分变蓝,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什么?”“而遮光部分叶片没变蓝,这说明叶片中的淀粉是从何而来?”由此推出:叶片中的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老师再问:“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这与我们的实验假设相符吗?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最后老师紧扣实验标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总结实验结论。同时,老师应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为什么必须要有光?”教师可进一步追问学生,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中“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能够说出光是一种能量,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可以增加彩叶草或银边天竺葵的实验。由于彩叶草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中有一部分不含叶绿体,所以按照教材实验步骤4~6进行处理后,叶片也会出现部分变蓝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是哪部分变蓝了,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老师进一步指出:叶绿体不仅仅存在于叶片中,植物体其他的绿色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不仅仅人类,所有其他生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每年能够合成大约5000亿吨有机物,是整个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六、小结课堂练习:1、分析题 如图: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溶解,叶片变成________色,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 )A. Ⅰ叶覆盖黑纸片部分 B. Ⅱ叶覆盖黑纸片部分C. Ⅰ叶未覆盖黑纸片部分 D. Ⅱ叶白斑部分(4)由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A.光 B.适宜的温度 C.水 D.氧 E.叶绿体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绿叶 B、叶片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 )A、白光 B、白光和黑夜 C、有光时 D、黑夜5、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7、取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做成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变蓝的部位是 ( )A.叶片的所有细胞B.叶表皮细胞C.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部分D.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以外的部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实录)小榄镇菊城中学 杨光强上课时间: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第5节授课者:杨光强 记录人:阳褔升上课班级:初一(3)班教学流程图:复习测试→引入新课→课前预习→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过程实录:复习测试1、对气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气体交换的“窗口”C、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D、白天闭合,晚上张开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带土移植 B、在阴天移植 C、多在幼苗期移植 D、阳光灿烂的日子移植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多 B、叶片表皮外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气孔是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 D、表皮是透明的5、观察下面两幅图,请据图回答:(1)从狭义上说,图中[ ][ ]表示气孔。(2)能调节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细胞是图中的[ ][ ] ,它总是 存在的。(3)对比甲、乙,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的是 。答:略。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2、理解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3、初步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4、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责任意识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难点:实验。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书119-122)生物圈中的生产者—__________。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______,说明叶片见光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绿色植物利用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中合成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______,储存在_________中的过程,称为_____作用二、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三、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激疑师: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三岁的孩子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对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讲的这个小故事中提出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吗?生:小草通过什么方法获取有机物呢?总结:动物和人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植物不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需要的有机物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植物自己制造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是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应该提出什么问题呢?生: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吗?师:探究实验的第二步是作出假设,应该做出什么假设呢?生: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生:绿叶在光下不能制造有机物。师:假设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次实验针对假设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吗?实验的变量是什么?生: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看影片:师: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生: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尽。师: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生:是为了形成对照,看不照光的部位能否制造淀粉。师: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有叶绿素。酒精可以脱去叶片中的色素,使叶片不再呈现绿色,加热烧杯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为止。师:酒精为什么需要隔水加热?为什么不能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出示装置图。)生:因为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师:同学们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师: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叶片?生:用清水洗去叶片上的酒精。师:如果没有这一步,可能会产生什么误解?生:产生酒精是否能与碘液发生反应的误解。师: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各小组交流一下实验现象。(实验中你观察到叶片出现什么颜色变化?)生: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遮光部分没有变蓝。师:同学们考虑一下,这个现象与你的预测一致吗?生:点头。师: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了,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一种有机物,是什么?生:淀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师:叶片未用黑纸遮盖的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 ,说明了什么?生: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教师总结: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发言。)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概念 ( file: / / /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Rar$DI00.844\\光合作用.asf" \t "_parent )生: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展示银边吊兰让学生认识并观察:叶片周边部分是银白色,中间部分是绿色。师:中间部分为什么是绿色的?细胞中含有什么结构?生: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师:叶片周边部分为什么是银白色的?生: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师:银边部分不变蓝说明什么?绿色部分变蓝说明什么?生:银边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产生淀粉,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说明产生了淀粉。师: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生:有叶绿体的部分产生了淀粉。师:对。说明制造淀粉的功能,只能在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也就是说,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师: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生: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可以进行。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师: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那么蛋白质以及脂肪是怎样形成的?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物质。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师:刚才我们用实验证明了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只能在叶片中制造吗?我们平时见到一些幼嫩植物的茎,特别是一些草本植物的茎,它是什么颜色的?生:绿色的。师:这些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生:能。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师:对。绿色植物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事实上,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够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主要器官。(三)光合作用的意义师: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对其他生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生:光合作用能释放出氧气,如藻类植物提供了地球上90%的的氧气,提供了氧气来源。生: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提供能量来源。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提供氧气和能量来源。师:(出示小资料)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每年全球光合作用估计产生大约16亿吨糖类。养活着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假如绿色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同学们结合光合作用的意义想象一下。生:生物缺乏食物,无法生存。生:生物缺乏氧气,会窒息死亡。生:缺乏能量来源,将无法生存。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离开了光合作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光合作用的意义重大。五、谈谈你的收获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在知识方面的你学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生:我学会了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方法。生: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大,我们应该爱护植物,保护环境。小结:课堂练习:1、分析题 如图: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溶解,叶片变成________色,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 )A. Ⅰ叶覆盖黑纸片部分 B. Ⅱ叶覆盖黑纸片部分C. Ⅰ叶未覆盖黑纸片部分 D. Ⅱ叶白斑部分(4)由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A.光 B.适宜的温度 C.水 D.氧 E.叶绿体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绿叶 B、叶片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 )A、白光 B、白光和黑夜 C、有光时 D、黑夜5、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7、取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做成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变蓝的部位是 ( )A.叶片的所有细胞 件 B.叶表皮细胞C.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部分 D.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以外的部分答案: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_人教版_杨老师.flv 小测.doc 教学反思.doc 教学实录.doc 教学设计.doc 课堂练习.doc RJSW0701030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t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