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年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2017年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梳理
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
2.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3)同一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会不同。
(4)费力、难做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
3.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4. 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
5. 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6. 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坡度越小或者斜面越长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7. 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8.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
9.像螺丝钉上的螺纹这样的形状叫螺旋,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10. 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11.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
(1)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阻力点支点
(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12. 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
13.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单
(1)增大力的作用效果:撬棍、启瓶器、钳子、羊角锤等。
(2)扩展力的作用范围:打捞网、筷子、船桨、钓鱼竿等。
(3)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锄头撬棍等。
14.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多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
15.随着车轮的运用,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
16.分别用平板和手推车在操场沿直线、曲线运送物品,可以总结出车轮的作用:省力、省时、灵活、平稳、便利等。实验中使用秒表进行计时。
17.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18.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轮和轴固定的中心相当于杠杆的支点,在轮上用力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用力点,在轴上用力的位置相用支点阻当于杠杆的阻力点。
19.轮轴可以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20.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螺刀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21.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
22.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3.剪刀是一种可以灵活、精细加工的工具。人们通过把手控制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通过刀刃的方向和角度的变化可以灵活地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剪切。
24.三种剪刀
裁衣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距离,刀的结构都会设计成费力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多费力这是得益于刀刃是斜面,刀刃越锋利,裁剪起来就越省力。
(2)理发剪刀(牙剪)也多为费力杠杆,刀刃是梳齿形状,可以用来打薄头发。
(3)解剖剪刀的刀柄很长,刀刃很短,可以很省力。
25.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26.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印刷术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印刷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
28.书籍、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都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
29.比较不同的传播工具
(1)书本主要为我们提供文字、图像等形式的信息,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书籍所承载的信息。
(2)电脑可以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更多形式的信息。电脑承载的信息更加多元,人们可以通过看、听的方式获取它所承载的信息。
30.比较阅读图文和观看视频的传播效果
方 式 获取信息的速度 获取信息的效果
阅读图文 快 抽象、不易理解
观看视频 慢 直观生动易理解
31.独轮车的模型中,车轮是轮轴的应用,绕轴转动的车架是杠杆的应用。在制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也很多,比如,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用吸管来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简易独轮车的摩擦力,竹棍连接的捆扎技术等
32.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
33.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科学家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的流程:检字一刷墨一拓印一晾制。
40.模拟活字印刷
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
(2)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
(3)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
(4)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
41.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
(1)制作少量的书时,如制作一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手工抄写。制作大量的书时,如制作100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活字印刷。
(2)手工抄写很容易有错误,而活字印刷可以在检字阶段多检查几次,能大大降低错误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