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锁分】2021中考物理一轮 精讲精练学案 第一章 声现象(原卷+解析卷)(全国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锁分】2021中考物理一轮 精讲精练学案 第一章 声现象(原卷+解析卷)(全国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声现象(原卷)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振动停止,发声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有关,还跟介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比在固体中慢,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中最慢.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m/s.
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s.即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以上,才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6、音调指声音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频率越低,音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7、频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叫频率,单位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符号为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Hz到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Hz.高于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Hz的声音叫次声波.
8、响度指声音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响度越大.
9、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不同.不同发声体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考点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的利用
10、噪声的定义:(1)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和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人们以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符号为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12、控制噪声的途径:(1)从声源处控制, 防止噪声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阻断噪声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3)在人耳处控制,防止噪声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
13、声的利用:(1) 可以利用声音传递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如回声定位,“B”超,雷达,汽车上的倒车雷达等;(2)可以利用声音传递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器等。
■易错提示
1.有声源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闻声识人”是因为音色的不同.
规律总结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经典例题
【例1】(2021 襄阳)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6127c96c-f0e3-4db0-983e-33a20566d875"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考查角度】 声音的产生条件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答案】A
【例2】(2021 海南)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8f0499c8-257a-4729-8d6c-0d2d365f6937"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空气 B.真空 C.大地 D.水
【考查角度】声音的传播条件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a6b5d144-2a4f-45ac-bbc6-1634db05c2bf ).
【解析】空气、大地、水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
故选:B。
【答案】B
【例3】(2021 丹东)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117a8a6c-7ae9-4172-9de4-9703d263833c"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考查角度】声音的产生
【解析】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振动;大于。
规律总结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例1】(2021 无锡)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75478a77-6ecb-4b78-a071-c32c68f6397d"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小红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手指不断变化按压琴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考查角度】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解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琴声的音调。
故选:C。
【答案】C
【例2】(2020 黑龙江)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888d18a-17ea-4e8f-95a4-4c37568f5bca"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如图所示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响度不同的是(  )
A. B. C. D.
【考查角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对比三个图可知,D图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ABC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故选:D。
【答案】B
【例3】(2021 威海)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0a101742-23c3-4094-bb17-5ed4b4a180d8"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考查角度】音色
【解析】不同企鹅发声的音色不同,故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B
规律总结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的利用 :减弱噪声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例1】(2021 郴州)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01924491-5ffa-42ce-8d1d-9902e9293802"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下列有关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超声波洗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D.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考查角度】 声音的产生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声音的传播条件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噪声及其来源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声与能量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
【解析】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故B错误。
C、用超声波洗牙,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故C正确。
D、音乐声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就成为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例2】(2021 安徽)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2a00497-3f01-43b0-a220-9b944e7a482f"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查角度】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036fdb5b-f05a-43b5-8ad9-ae4efdf3eb18 )
【解析】由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可知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答案】响度。
【例3】(2021 天门)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7a6ff64f-0c39-47c7-adc4-faee4c8dfab3"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
【考查角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声音响度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禁止喧哗,控制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
【例4】(2021 柳州)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6c97a3c0-a7b5-4eb7-ab6b-e711ba08826b"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噪声是当个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  )
A.频率 B.能量 C.速度 D.音色
【考查角度】 声音的综合利用
【解析】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能量发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20000  传递能量  相同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0 烟台)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
2.(2021 海南)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空气 B.真空 C.大地 D.水
3.(2010 合肥模拟)下列哪一个因素会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声源种类 B.响度大小
C.音调高低 D.空气温度高低
4.(2021 黄岛区二模)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5.(2021 台湾)一绳波产生器分别在甲、乙两绳上制造不同的绳波,甲绳上某点振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绳的振动频率大于乙绳,则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何者最可能表示乙绳上某点的振动情形(  )
A. B.
C. D.
6.(2020 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7.(2021 梧州)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8.(2020 柳州)小杰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的音量更大,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  )
A.速度大 B.音色好 C.时间长 D.振幅大
9.(2021 威海)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0.(2021 绵阳)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11.(2020 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12.(2021 黔西南州)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系统上的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对系统发布“大点儿声”的指令,目的是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是声音的音色
13.(2021 泰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4.(2021 中山市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15.(2020 呼和浩特)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100 500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16.(2020 贺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0dB是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B.只要声音足够大,人就一定能听到
C.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17.(2021 西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
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8.(2021 辽阳)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的。观众通过收听获得党史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19.(2021 江西)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20.(2017 青浦区二模)如表记录了声波在五种气体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播速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 氢气 氦气 氮气 二氧化碳
0 331 1261 891 337 269
10 337 1284 908 343 273
20 343 1306 924 349 279
30 349 1328 939 355 283
①当温度为20℃时,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    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选填“较高”或“较低”)
21.(2021 江都区校级模拟)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34m的空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22.(2021 玉林)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23.(2021 安顺)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    声波交流。
24.(2020 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    越大。
25.(2021 上海)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    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    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    不同。
26.(2021 铁岭)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    (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    。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    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27.(2021 兴庆区校级二模)音乐课上,老师弹钢琴时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8.(2021 凉山州)一天,小明和父母一起驾车从西昌到成都,途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景观和“禁鸣”标识。其中“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形成的,“禁鸣”标识是表示在    处控制噪声。
29.(2020 辽宁模拟)弹奏吉他时,声音是琴弦的   产生的;弹奏时,若图中四根弦的材料、长度、松紧相同,如果弦①的直径比弦④大,弦   (选填“①”或“④”)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晚上,小明的弟弟正在做作业,小明在一旁练习弹奏吉他,此时的吉他声对于弟弟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30.(2021 合肥模拟)一般城市的主要街道上,常常能看到路旁的电线杆上安装着一个指示装置,上面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后面的符号是“dB”,这个装置可以检测   的大小(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31.(2020 枣庄)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32.(2020 淄博)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33.(2020 苏州)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m;
(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t乙(>/=/<);
(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用s、t甲、t乙表示)
知识网络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考场演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声现象(解析卷)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 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 停止 .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 不能 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 波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 介质的种类 有关,还跟介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温度 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固体 中传播最快,在液体 中比在固体中慢,气体 中最慢.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 0.1 s.即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在17m以上,才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 鼓膜 振动,这种振动通过 听小骨 及其他组织传给 听觉神经 , 听觉神经 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6、音调指声音的 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 越低 .
7、频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次数 叫频率,单位为 赫兹 ,符号为 Hz .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 20 Hz到 20 000 Hz.高于 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 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
8、响度指声音的 强弱 ,响度与发声体的 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 近 ,响度越大.
9、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 音色 不同.不同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考点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的利用
10、噪声的定义:(1)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休息 、 学习 和 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干扰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人们以 分贝 (符号为 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12、控制噪声的途径:(1)从声源处控制, 防止噪声 产生 ; (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阻断噪声的 传播 ; (3)在人耳处控制,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
13、声的利用:(1) 可以利用声音传递 信息 ,如回声定位,“B”超,雷达,汽车上的倒车雷达等;(2)可以利用声音传递 能量 ,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器等。
■易错提示
1.有声源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闻声识人”是因为音色的不同.
规律总结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经典例题
【例1】(2021 襄阳)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6127c96c-f0e3-4db0-983e-33a20566d875"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考查角度】 声音的产生条件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答案】A
【例2】(2021 海南)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8f0499c8-257a-4729-8d6c-0d2d365f6937"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空气 B.真空 C.大地 D.水
【考查角度】声音的传播条件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a6b5d144-2a4f-45ac-bbc6-1634db05c2bf ).
【解析】空气、大地、水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
故选:B。
【答案】B
【例3】(2021 丹东)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117a8a6c-7ae9-4172-9de4-9703d263833c"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考查角度】声音的产生
【解析】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振动;大于。
规律总结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例1】(2021 无锡)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75478a77-6ecb-4b78-a071-c32c68f6397d"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小红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手指不断变化按压琴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考查角度】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解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琴声的音调。
故选:C。
【答案】C
【例2】(2020 黑龙江)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888d18a-17ea-4e8f-95a4-4c37568f5bca"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如图所示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响度不同的是(  )
A. B. C. D.
【考查角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对比三个图可知,D图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ABC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故选:D。
【答案】B
【例3】(2021 威海)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0a101742-23c3-4094-bb17-5ed4b4a180d8"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考查角度】音色
【解析】不同企鹅发声的音色不同,故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B
规律总结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的利用 :减弱噪声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例1】(2021 郴州)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01924491-5ffa-42ce-8d1d-9902e9293802"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下列有关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超声波洗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D.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考查角度】 声音的产生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声音的传播条件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噪声及其来源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声与能量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1da4005a-999f-4f13-90f0-7cc526e6d310 )
【解析】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故B错误。
C、用超声波洗牙,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故C正确。
D、音乐声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就成为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例2】(2021 安徽)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2a00497-3f01-43b0-a220-9b944e7a482f"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查角度】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036fdb5b-f05a-43b5-8ad9-ae4efdf3eb18 )
【解析】由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可知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答案】响度。
【例3】(2021 天门)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7a6ff64f-0c39-47c7-adc4-faee4c8dfab3"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
【考查角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声音响度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禁止喧哗,控制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
【例4】(2021 柳州) ( https: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6c97a3c0-a7b5-4eb7-ab6b-e711ba08826b"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s: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噪声是当个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  )
A.频率 B.能量 C.速度 D.音色
【考查角度】 声音的综合利用
【解析】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能量发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20000  传递能量  相同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0 烟台)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
【解析】A、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
B、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空气柱变长,声音的音调变低,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这表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2.(2021 海南)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空气 B.真空 C.大地 D.水
【解析】空气、大地、水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
故选:B。
【答案】B
3.(2010 合肥模拟)下列哪一个因素会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声源种类 B.响度大小
C.音调高低 D.空气温度高低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除与介质密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
故选:D。
【答案】D
4.(2021 黄岛区二模)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析】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介质种类发生变化,传播速度变化,故A不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水中的鱼听到人在空气中产生的声音,所以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故B正确;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不正确;
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故D不正确。
故选:B。
【答案】B
5.(2021 台湾)一绳波产生器分别在甲、乙两绳上制造不同的绳波,甲绳上某点振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绳的振动频率大于乙绳,则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何者最可能表示乙绳上某点的振动情形(  )
A. B.
C. D.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可知,甲绳在1s(10×0.1s)内振动了4次(有4个波峰和4个波谷);
已知甲绳的振动频率大于乙绳,则乙绳在1s内振动的次数要小于4次;
A图中振动了2次,B图中振动了4次,C图中振动了4次,D图中振动8次,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6.(2020 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解析】用超大音量播放表示原来的响度小;
超低速度播放表示原来的音调高,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答案】A
7.(2021 梧州)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析】根据对响度的理解,可知生活中说的调节音量就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B。
【答案】B
8.(2020 柳州)小杰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的音量更大,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  )
A.速度大 B.音色好 C.时间长 D.振幅大
【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琴键的振幅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即音量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9.(2021 威海)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解析】不同企鹅发声的音色不同,故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B
10.(2021 绵阳)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解析】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由于不知道敲击力度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响度的大小,故C正确。
故选:C。
【答案】C
11.(2020 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解析】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故B错误;
C、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68m=17m;
这17m共用了:t′=△t﹣t1+t2=1.05s﹣0.25s+0.2s=1s,故C正确;
D、汽车的车速为:v′===17m/s,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12.(2021 黔西南州)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系统上的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对系统发布“大点儿声”的指令,目的是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是声音的音色
【解析】A、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箱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故B正确;
C、“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答案】C
13.(2021 泰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即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14.(2021 中山市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解析】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正确。
B、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正确。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正确。
D、大声说话是指人们说话的声音的响度大,不是指音调。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
15.(2020 呼和浩特)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100 500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析】A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
C、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因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无规则振动产生,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16.(2020 贺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0dB是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B.只要声音足够大,人就一定能听到
C.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析】A、刚刚能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是0dB,故A正确;
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所以声音足够大,人不一定能听到,故B错误;
C、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故C正确;
D、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B。
【答案】B
17.(2021 西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
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解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因此观众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是依据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
C、音乐声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就是噪声,故C错误;
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8.(2021 辽阳)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观众通过收听获得党史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主持人的声音是由主持人声带振动产生的;
(2)同学们通过主持人讲话获得一些党史知识,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3)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振动;信息;音色。
19.(2021 江西)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
【解析】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即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所以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答案】音调;空气。
20.(2017 青浦区二模)如表记录了声波在五种气体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播速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 氢气 氦气 氮气 二氧化碳
0 331 1261 891 337 269
10 337 1284 908 343 273
20 343 1306 924 349 279
30 349 1328 939 355 283
①当温度为20℃时,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_____米/秒。
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________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选填“较高”或“较低”)
【解析】①由表中的数据知:当温度为20℃时,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306m/s;
②对比表中声音在不同温度的气体中传播速度,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③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降低而减慢,故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
【答案】故答案是:①1306;②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升高变快;③较低。
21.(2021 江都区校级模拟)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34m的空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________s,你会听到_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解析】因为管长s=34m,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0.1s,
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0.1s,
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答案】0.1;1。
22.(2021 玉林)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所以,液面低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则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时,其发出声音的音调将升高;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答案】升高;响度。
23.(2021 安顺)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________声波交流。
【解析】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之内,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
【答案】次。
24.(2020 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__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_______越大。
【解析】(1)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2)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产生声音,鼓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3)敲击鼓面,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25.(2021 上海)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________不同。
【解析】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音色不同。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26.(2021 铁岭)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________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解析】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象群依靠次声波相互交流,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夜晚无人机能监测大象,是因为大象辐射的红外线。
【答案】小于;信息;红外。
27.(2021 兴庆区校级二模)音乐课上,老师弹钢琴时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
【解析】师弹钢琴时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答案】音调;能量。
28.(2021 凉山州)一天,小明和父母一起驾车从西昌到成都,途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景观和“禁鸣”标识。其中“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禁鸣”标识是表示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
【解析】雾凇是固态的冰晶。雾凇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植被上;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答案】凝华;声源。
29.(2020 辽宁模拟)弹奏吉他时,声音是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弹奏时,若图中四根弦的材料、长度、松紧相同,如果弦①的直径比弦④大,弦________(选填“①”或“④”)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晚上,小明的弟弟正在做作业,小明在一旁练习弹奏吉他,此时的吉他声对于弟弟来说是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解析】(1)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吉他就是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产生的;
(2)四根弦的材料、长度、松紧相同,琴弦越细振动就越快,音调也就越高,由于弦①的直径比弦④大,故弦④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3)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由于小明在一旁练习弹奏吉他影响了弟弟的正常学习,故此时的吉他声对于弟弟来说是噪声。
【答案】(1)振动;(2)④;(3)噪声。
30.(2021 合肥模拟)一般城市的主要街道上,常常能看到路旁的电线杆上安装着一个指示装置,上面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后面的符号是“dB”,这个装置可以检测________的大小(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解析】噪声等级监测器,上面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后面的符号是“dB”,这个装置是用来检测城市街道噪声的强弱的,即检测响度的大小。
【答案】响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31.(2020 枣庄)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___。
【解析】(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则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由于介质的减少,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会减小;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这表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即液体能够传声。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真空;(3)传声。
32.(2020 淄博)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解析】(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3)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
【答案】(1)物体振动;(2)响度;音调;(3)能量。
四.解答题(共1小题)
33.(2020 苏州)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________m;
(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________t乙(>/=/<);
(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________。(用s、t甲、t乙表示)
【解析】(1)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vt=340m/s×0.001s=0.34m;
(2)由记录过程知,t甲比t乙多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故t甲>t乙;
(3)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t=,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答案】(1)0.34;(2)>;(3)。
知识网络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考场演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