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择水平三篮球教学部分内容,由于五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篮球的运球,还未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故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示范、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学生的球感,提高身体协调灵活能力,能和同伴密切配合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学生今后学习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水平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参观情境教学法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2、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教学难点为:运球时全身的协调用力、对球的控制能力。六、教学方法的运用1、教法: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意识。七、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部分(12分钟)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提出本节课的要求;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准备活动(1)慢跑拿球(2)篮球韵律操(3)球性练习(二)基本部分(18分钟)基本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1、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同学们喜欢篮球吗?在平时有没有看过跟篮球相关的一些比赛或书籍?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出哪些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运用了哪些技术动作呢?那么同学们本节课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篮球原地的运球技术动作”来引出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2、教师向学生介绍原地高低运球这项运动的技术结构、要求和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3、教师进行完整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同时提醒学生要认真观察思考。4、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教师进行分解讲解并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在原地进行高低运球徒手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拿球进行高运球练习,教师发令,学生跟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6、低运球练习,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7、高低运球节奏变换(1、学生和老师一起喊口令,12为高运球,123为低运球;2、学生跟着老师运球的节奏变换;3、老师用数字代表高低运球,奇数为高运球,偶数为低运球。)(三)风采展示(7分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动脑筋,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小组讨论出除了本节课所学的原地运球以外其他的运球方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三)结束部分(3分钟)首先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使学生达到恢复生理和心理状态。其次,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宣布下课、收还器材。从而完成本节课教学。八、场地器材:篮球人手一个九、预期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认真参与各个技术动作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练习密度为60%,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