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6课 我的毕业季
第一课时 学无无止境
1、我们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2、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
3、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4、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5、怎样在实践中学习
重点问题
01 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探究一:我的学习生活
校园学习生活是我们每天在经历,你有哪些难忘的学习经历吗?你曾为学习感到快乐/难过吗。请小组内分享,并谈谈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初三学习生活?
1、我们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2)我们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3)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使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探究二:学习压力大家谈
学习的过程并不总是充满快乐的,你经历过哪些学习压力呢?
你是怎样调整自我的?
2、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
(1)转移注意力。
(2)保持身体放松。
(3)自我暗示。
(4)保持适度紧张。
3、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1)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2)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02 在实践中学习
小组合作
(1)你最喜欢哪一科目?
(2)你有利用这一科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
4、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1)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2)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3)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探究三:研学热
(1)你认为研学活动盛行的原因有哪些?
(2)研学活动对我们的学习有何作用?
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农民工陈直多年前从大学辍学进入工厂工作,并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阅读西方哲学和独自翻译理论著作的故事,最近感动了很多人。
对哲学的钻研和热衷并没有让陈直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上八点半干到晚上八点半,12个小时,中午吃饭一小时。机器不会休息的,人也永远不会休息。”
材料感悟:农民工和海德格尔,突兀吗?
你认为农民工陈直的读书行为对他的人生有何意义?
这一行为值得提倡吗?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1
主动学习
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激发自己的内在需求,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2
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阶段,采用课堂、自学、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3
坚持不懈
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
4
培养敏感性
能够敏锐地发现新事物、新现象。
方法与技能: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
5、怎样在实践中学习?
(1)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2)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3)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6.1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
积极地面对当下的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
认识和缓解学习压力
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因及做法
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怎样在实践中学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 学无止境
1.“居家学习期间,我在妈妈手把手指导下学习切菜,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可以切出粗细均匀的土豆丝和黄瓜丝了。我从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分担家务的喜悦。”这位同学的感受,让我们认识到( )
① 学生以读书为主,劳动浪费时间 ② 分担家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③ 增强劳动意识,要从小事做起 ④ 劳动技能可培养,以后再学也不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面对日益临近的中考,有些同学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情绪紧张、心烦意乱、记忆卡壳等考试焦虑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有助于缓解和调节考试焦虑
B.考试压力是不可能缓解的,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C.考试之前出现适度的担心、紧张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D.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自觉适度加压
3.《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显示,在学习过程中,69.75%的中学生和67.84%的高中生表示心理上显得比较紧张,并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而导致他们紧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面对学习压力,中学生应该 ( )
①根据实际情况,理智从容地应对 ②懂得学习压力始终都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③在明确学习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习的兴趣 ④消除、逃避学习压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周恩来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提出“习作合一”主张把“学习”“锻炼””“实践”统一起来,不能空洞抽象地谈修养问题。下列做法与该理念相符的是( )
A.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B.小明拒绝去上体育课,在教室学习
C.小美的妈妈从来不会让她干家务活 D.小敏以学习为由拒绝参加社会实践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电脑和书本里种不出水稻,要多联系实际,多到试验田走走看看,把论文写在稻田里,写在大地上。”这启示我们要( )
A.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B.勤钻研,学会独立思考
C.多阅读,体味读书乐趣 D.立大志,树立远大理想
6.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受访青年中近三成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中学生和高校在读青年的最大压力来源是学业压力。对于如何释放压力避免抑郁,下列建议你认同的有( )
①学习压力产生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影响 ②需要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③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④掌握科学学习,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告诉我们关于学习的道理是 ( )
①我们的知识都是从实践活动中学到的
②实践活动可以代替书本知识的学习
③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④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下列与研学旅行倡导的理念相符合的是 ( )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西安“一键落户”、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深圳强化高新技术人才吸引,渴求人才、加快创新发展已成为很多城市的共识。欲成为明天各地渴求的人才,今天的中学生应( )
①勤奋努力,不懈追求 ②早日参加工作,投身社会实践
③刻苦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④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宋朝诗人陆游在教儿子写诗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在另外一种情境下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要注意深入现实,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重视实践。这启示我们要 ( )
①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②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③正确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④努力学习教材知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武汉战“疫”期间,曾经的抗击“非典”老将徐远达每次带着医生进舱查房,都会拿着一张被大家称之为“孤本秘籍”的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他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医疗要点内容。徐远达说:“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但我们可以向实践要方法,在实践中拓宽学习的途径。”
(1)为什么我们可以向实践要方法
(2)我们应怎样在实践中拓宽学习的途径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浪网进行了一次考生备考状态调查,调查发现,一定比例的中学生处于轻度考试焦虑状态,其中有些存在中度考试焦虑,更有甚者则存在重度考试焦虑问题。不少学生坦言:快被考试压垮了!
你有过考试焦虑吗?说出你当时的感受
(2)漫画中的学生考试前担心自己考不好,想选择逃避。
请你分析他这种心态是否正确,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考试。
“拿到卷子觉得每道题都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做;常常试卷答到一半,又返回去检查有没有漏做的题;平时成绩不错,考试时却常犯些低级错误;考前睡眠质量差,经常莫名地兴奋或焦虑;在考场上出虚汗、手抖、脑子一片空白……”
(3)请你针对上述状况提出几条建议。
参考答案
1-5 CBAAA 6-10 DDBDA
11.(1)①实践出真知。②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③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2)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②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等等。
12.(1)有过。感到紧张、急躁、精力不能集中、平时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言之有理即可)
(2)这种心态不对。惧怕考试是考试焦虑的表现,我们应正确对待考试。考试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障碍、困难或不足,考试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3)要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可以通过回忆自己某次考试成功时的情景和心境,回忆因为写了一篇好文章而受到老师和家长表扬时的愉快心情,回忆和默诵某次考试所准备的一些重点内容;进入考场,保持平常心,专注于题目,暂时不想考试结果;平时努力学习,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扎实、更牢固等。
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6.1 学无止境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压力,以及面对压力时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理解终身学习理念。能力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主动地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在实践中学习,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形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在实践中主动学习,服务社会。
重点 正确认识学习
难点 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新课导入2021年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思考:国家为什么设立终身学习活动周?二、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1、探究一:我的学习生活 校园学习生活是我们每天在经历,你有哪些难忘的学习经历吗?你曾为学习感到快乐/难过吗。请小组内分享,并谈谈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初三学习生活?2、知识归纳:我们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1)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2)我们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3)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使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3、探究二:学习压力大家谈学习的过程并不总是充满快乐的,你经历过哪些学习压力呢?你是怎样调整自我的?4、知识归纳: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2)保持身体放松。(3)自我暗示。(4)保持适度紧张。5、知识归纳: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1)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2)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三、在实践中学习1、小组合作(1)你最喜欢哪一科目?(2)你有利用这一科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2、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1)实践出真知。(2)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3)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3、探究三:研学热(1)你认为研学活动盛行的原因有哪些?(2)研学活动对我们的学习有何作用?4、材料感悟:农民工和海德格尔,突兀吗?思考:你认为农民工陈直的读书行为对他的人生有何意义?这一行为值得提倡吗?5、方法与技能: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6、知识归纳:怎样在实践中学习(1)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2)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3)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阅读、思考分享、讨论讨论、归纳、分享思考、分享分析、总结阅读、思考、回答 引用当下终身学习活动进入本节课主题。借用学生的学习经历,从自身经验出发,更好引导学生对当下学习生活有思考,并审视自己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分析得出环节考试压力的方法,从日常学习考试中感悟。反思自身学习,感受学以致用的意义。借用两个例子,通过学生组织讨论分析,总结在实践中学习的具体做法。
板书 6.1 学无止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