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编号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室课题名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 课时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2、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1、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错误的原因和影响。2、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教材处理 适当删减,稍有补充教学方法 教法设计 问题目标教学法、讨论法、讲解分析法学法设计 材料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资料 教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教学内容仪器设备 多媒体耗 材作业布置 简述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 实 施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而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为“八大”召开做了准备。2、中共八大的召开 (1)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在继承和发展八大的正确路线的同时,开始产生了偏离八大正确路线的“左”倾错误,为“左”倾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机会。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和3月的成都会议对于大跃进的发动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为八大二次会议作了准备。 (2)内容: ①基本国情: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②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教 学 过 程 实 施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和政策。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矛盾、农民阶级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的矛盾,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等等,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要用专政的强制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和教育的方法来解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③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④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意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探索,正确分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过渡:遗憾的是,由于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 3、曲折的道路 (1)原因: A、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修改了关于八大的正确主张。 B、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没有经验。 教 学 过 程 实 施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C、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2)表现: A、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大跃进:1958年底,“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到1958年底,全国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 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3)结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1959—1961出现三年经济困难。 (愿望美好,方法错误,损失惨重) 4、调整中前进: (1)措施:提出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核心是调整) (2)结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5、十年建设成就:(1)重工业(2)交通运输(3)能源 总结十年来的建设,可以看出,尽管在探索中出现曲折和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在发展。 问题探究: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课后作业:简述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