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汉沽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9科1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汉沽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9科12份

资源简介

6、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A.8:27 B. 2:3 C.4:9 D. 2:9
7、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8.圆锥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5,则这个圆锥的体积为
(A)36π  (B)18π (C)45π (D)12π
9.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1D与C1D所成角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90°
10.下列四个结论: ( )
⑴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⑵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已知是两条异面直线,,那么与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D1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度数为 。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为 。
4.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则球的表面积是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注:把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C D D C A第I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就是原子所带的电荷量;
D.带电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 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 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
C. 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 P点的场强方向为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
A.保持Q不变,将q变为2q,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等于2x0
B.保持q不变,将Q变为2Q,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小于2x0
C.保持Q不变,将q变为-q,平衡时弹簧的缩短量等于x0
D.保持q不变,将Q变为-Q,平衡时弹簧的缩短量小于x0
8、下列关系电势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其电势能增加,A点电势一定较低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移到B点,A点电势一定较高
C、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外力做正功,A点电势一定较高
D、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A点电势能一定较低
13、如图所示,在a、b两点固定着两个带等量异种性质电的点电荷,c、d两点将a、b两点的连线三等分,则:( )
A、c、d两点处的场强大小相等
B、c、d两点处的场强大小不相等
C、从c点到d点场强先变大后变小
D、从c点到d点场强先变小后变大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移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的竖直高度差有关,即WAB=mghAB
B、静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移动电荷的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即WAB=qUAB
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其重力势能能减少,做负功则重力势能增加
D、静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正电荷电势能减少,对负电荷做正功,负电荷电势能减少
第I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II卷 非选择题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一网站推出以“我有问题问总理”为主题的网上论坛,受网民的广泛关注,共有20多万网民提出了问题,并且大多数网民为此献计献策,材料充分体现了( )
A.全国人大议题应让网民来商定 B.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一致的关系
C.我国公民具有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  D.公民依法在网上履行政治性义务
5、向国家机关建言献策,这是宪法赋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项权利。下列属于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①选民张某参与本选区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网民在某网站公开发表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感言
③因拆迁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老王组织拆迁户到市政府上访反映情况
④因购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小李找商场退货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浙江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展开,去年4月底完成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全面换届选举。此前,浙江省出台了“十大禁令”,剑指以暴力、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妨害村民行使权利的活动, 严肃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纪律。回答4-6题
6、村民参加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 )
A.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C.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D.村民直接选举最基层行政组织的体现
7、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一个从委任制到选举制,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过程,直接选举中还现了“海选”等新方式。对不同选举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各有优点,也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B.都受一定的社会因素影响
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8、浙江省出台了“十大禁令”, 严肃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纪律,有利于( )
①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杜绝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不正当的竞争
②规范民主选举,选民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
③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村民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总和
C.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D.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③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 ( )
A.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B. 批评权、建议权、审判权、控告权
C.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罢免权 D. 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要求赔偿权
15、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提高民主自治能力。这是因为基层民主自治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可以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的政治地位
③保障人民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④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本领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9、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也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
A.公民的政治生活日益丰富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落到实处
20、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这一节课,小东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素材。
24、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小王今年十六周岁,他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
①就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 ②向居委会反映社区环境卫生问题 ③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收费听证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李某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镇领导告知一定要选本镇的现任领导,李某将此事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并得到了解决。这一事件涉及的公民政治权利有
A. 知情权和提案权 B. 选举权和监督权
C. 申诉权和检举权 D. 言论自由权和参政权
26、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下列做法能够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①公民参加“教育收费问题”听证会 ②居民积极参加居委会成员选举
③公民积极参加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④政府调整政策前进行专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2)有人认为:“构建健康的微博平台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8分)
32、 网络问政现已成为南京市政府的常规化活动,市民随时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参与和了解政府活动。
寄语新一届南京市委 寄语南京
 南京(山、水、城一体)跨江发展,是考验政府能力的课题!
 书记什么时候能来网络问政与网民沟通一下啊?
 十二五期间,南京如何跨江发展?
 新一届市委,你们准备好了吗?
 希望南京问政网越办越好  
 过马路、等公交,你的忍耐极限是多少?
 国人都怎么了?这么急躁易怒?
 希望马上取消房产证加名交税的做法。
 对金牛湖街道新农村规划的看法。
 忠言逆耳利于“行”(行使执政)
(1)请你立足公民的政治生活分析南京市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的必要性。(12分)
(2)如果你是南京一名市民,你将如何更好地参与政府网络问政活动?(8分)
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B C C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A B B A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A B B A C A C
[解析] 第(1)问,考查网络问政的必要性,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角度来分析。其次可以从决策机关服务人民的目标来分析。第(2)问,考查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活动,我们可以结合公民的义务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准则来分析。第一部分:听力(共1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标在试题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下面三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标在试题的相应位置。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每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的作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小题。
6. How often does the No.1 bus run
A. Every 5 minutes. B. Every 10 minutes. C. Every 15 minutes.
7. How does Smith’s sister come
A. By car. B. By air. C. By train.
8. When does Smith’s sister arrive
A. at 4:30. B. at 4:20. C. at 4:10.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小题。
9. Where is Tom now
A. at the college. B. at the hospital. C. at TV studio.
10. What’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To think about a good idea for Tom.
B. To give up the chance of helping Tom.
C. To help Tom leave the hospital as soon as possible.
11. Why does the woman ask Tom to put on his clothes
A. She worries about Tom to get a bad cold.
B. She knows Tom used to wear more clothes in autumn.
C. She’ll take Tom to see other children who’ll have their tonsils out.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小题。
12.Where is the speaker now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 On a plane.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emergency exists
A. There are six of them.
B. The nearest exit is behind you.
C. The number of rows to the exits is the same to everyone.
14. What should you do in an emergency when you are with a child
A. Make sure that the child’s oxygen mask is on first.
B. Make sure that your own mask is on first.
C. Make sure that the child can help himself with the mask.
15. What should you do in an emergency landing
A. Make sure you take your luggage with you.
B. Put on your oxygen mask at once.
C. Find the nearest exit firs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22. Rainforests_____and burned at such a speed that they will disappear from the earth in the near future.
A. cut B. are cut C. are being cut D. had been cut
23. At this time tomorrow _____ over the Atlantic.
A. we’re going to fly B. we’re being flying C. we’ll fly D. we’re to fly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My first trip in the United States
I still remember my first day in the U.S. very clearly. My friend was waiting for me when my plane landed at Kennedy Airport at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e weather was very 31 and it was snowing, but I was too excited to mind. From the airport, my friend and I 32 a taxi to my 33 . On the way I saw the skyline of Manhattan for the 34 _time and I stared in surprise at the famous skyscrapers and their man-made 35 . Helping me unpack at the hotel, my friend left and 36 to return the next day.
Shortly after my friend had left, I went to a 37 near the hotel to get something to eat. Since I couldn’t speak a single 38 of English, I couldn’t tell the 39 what I wanted. I was very upset and started to make some gestures, but he didn’t understand me. Finally, I ordered the same thing the man at the next table was 40 . After dinner, I started to walk along Broadway 41 I came to Times Square with its theatres, neon lights, and crowds of people. I didn’t feel tired, so I 42 to walk around the city. I wanted to see everything on my first day, although I knew it was impossible.
When I 43 to the hotel, I couldn’t fall asleep, lay awake and thought about New York. It was a very big and amazing city with many high-rise buildings and streams of cars, and full of 44 and busy people. I also decided right then that I had to learn to 45 English.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4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favorite restaurants in the U.S. are _____.
A. the Chinese restaurants B. the fast food restaurants
C. more expensive restaurants D. less expensive restaurants
50.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__.
A. Fast Food Restaurants in the U.S B. The Favorite Food in the U.S
C.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 D. Different kinds of Restaurants
B
In earliest times, men considered lightning to be one of the great mysteries (神秘的事物) of nature. Some ancient peoples believed that lightning and thunder were the weapons (武器) of the gods.
C
Jeremy Wirick, 9, has been back in school for less than two months, but he has already had several asthma(哮喘)attacks. A recent attack happened on October 2, after he pushed himself too hard in gym class. Running, power walking, jogging and push-ups took their toll. When Jeremy got home an hour or two later, he was out of breath. He needed to use a nebulizer, a machine that helps send medicine quickly to the lungs, to get his breathing back to normal.
Asthma attacks like Jeremy increase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More than six times as many asthma sufferers who are elementary-school age need hospital treatment in the fall as in the summer.
59. The passage lists many factors that cause asthma attacks except_____.
A. a viral(病毒(性)的) infection B. unhealthy habits
C. certain fall allergies D. physical exercise
60.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is probably going to talk about______.
A. tips on asthma for schools B. a survey on students with asthma
C. the effects asthma has on students 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sthma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要求完成阅读任务
6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62.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It’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decide the start-off time when they travel in their own ca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3.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Wha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do you like best when traveling, trains, cars, or planes Why ( Please answer within 30 words)
选择题答题纸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61. Train transportation in the USA is less popular.
62. When they use their own cars they can decide when to travel.
63. don’t like to travel by train
64. Usually I’d like to travel by car, because I can decide when to travel.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 )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5、《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
( )6、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7、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 )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
( )9、《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 )14、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⑤“宇宙便是吾心” “心外无物”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 )15、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16、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人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 )22、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 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
( )23、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到:“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D.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 )29、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 )30、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31题22分,32题17分,33题16分,共55分)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 (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主张及法国启蒙思想的侧重点。(6分)
(3)指出以盂德斯鸠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4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B C D C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B A D C C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A D C B B C C
33、(1)历史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是属于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范畴。(3分)
依据: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3分)
(2)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3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 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二氧化碳 B、1mol碳和3mol碳
C、3mol乙炔(C2H2)和1mol苯 D、淀粉和纤维素
5.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有些吸热反应不必加热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 H2O (l) ; △H 1= -57.3 kJ/mol
1/2H2SO4(浓)+ NaOH(aq)= 1/2 Na2SO4(aq)+ H2O (l) ;△H 2 =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H 1 > △H 2
C.△H 2 = -57.3 kJ/mol
D.∣△H 1 ∣ >∣△H 2∣
10.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 = CO2(g) ; △H=-393.51 kJ·mol-1
C (金刚石) +O2 (g) = CO2(g) ; △H=-395.41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12.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 + O2 (g)=CO2 (g) ΔH=-283.0kJ·mol-1
②H2(g) +O2 (g) =H2O(g);ΔH=-241.8 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由反应①、②可知右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
C.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H2(g) +O2 (g) =H2O(l);
ΔH>-241.8 kJ·mol-1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3.(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
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4.(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NH3(g),放出46.1KJ热量

(2)1mol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g),放出1366.8KJ的热量。
.
1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无色液体A,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若已知1 mol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请给出理由。
H2 (g) + F2 (g) = 2HF (g) △H = -269kJ/mol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能量更大,肼和氟气生成氟化氢和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这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由于反应C3H8(g)===C3H6(g)+H2(g)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在发生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a与b、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18.(4分)在一定条件下,1 mol某气体若被O2完全氧化放热98.0 kJ。现有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注:某反应物的转化率=该反应物转化(消耗)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100%)
化学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D B B A C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B A B B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回答1~3题。
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A. 政治生活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 B. 在所有事件中,政治事件最为重要
C. 政治与我们息息相关,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D. 读书是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到会代表2988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到一定比例。据此回答5~8题。
5.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公民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6. 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选民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③我国各级人民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②④
7. 有可能使选民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种选举方式是
A. 间接选举 B. 直接选举 C. 等额选举 D. 差额选举
8.十届全国人大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迅速。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上述材料表明
①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公民的人权有了法律保障
③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④人权高于主权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在信访活动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要上访有道理,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敢做.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据此回答9~10题。
C. 遵守宪法和法律 D.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3.我国的信访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城市居委会制度都是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制度。这些制度表明,在我国
A. 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权利
C.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 每个公民都可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因为
①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③损害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也必然损害自己的利益
④自由是相对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作为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民主选举,民主管理
C.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D.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0.中学生能够采用不同形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中学生参与这种民主实践,其意义在于
①增强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②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③增强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 ④提高政治参与的实践本领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 “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20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08年12月28目向社会全文公布社会保险法草案及关于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修改、完善这部法律草案。并于 2009年2月15日 前将意见汇总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月28日 该法修订通过。  
请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法律草案,让社会各界群众参与立法决策的重大意义。  
   
   
   
   
   
   
 一、基础题选择(共10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赍(jī)发 迤逦(yǐ) 央浼(miǎn ) 仓廒(áo)
B、辖(xié)制 瘦削(xuē) 祈(qǐ)祷 垂涎(xián)
C、船舷(xuán) 傩(nuó)送 胡诌(zhōu) 莞(wǎn)尔
D、荒芜(wú) 耘耔(zǐ ) 船棹(zhào) 出岫(xiù)
2、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外桃园 大拇指 荧火虫 过渡
B、通霄达旦 哀声叹气 兴高采烈 滨水
C、察言观色 直截了当 安然无恙 驰名
D、性情孤癖 周济穷人 战战兢兢 茏罩
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B、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C、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感染力。
B、为庆祝戛纳电影节60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C、10月21日下午,央视独家采访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李启铭的父亲李刚,向受害人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5、下列各具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B、陶渊明,西汉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边城》作者是沈从文,他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代表人物。
二、根据文章的内容填空(共6分,每题2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到草料场后,交割完毕,有这样一段文字: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6、“生些焰火”,“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这些叙述的作用是( )
A.后来草料场失火,这里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悬念,暗示大火可能是由于林冲大意而引起的。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更能吸引人。
B.与下面的内容相照应:林冲从外面回来,发现草厅被大雪压倒,他恐“火炭延烧起来”,并得知“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后来,草料场失火,证明绝非林冲大意所致。
C.这里的描写有象征意义。林冲胸中燃烧着复仇的怒火,那些“炭柴”正是怒火燃烧的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大火必将烧毁不合理的一切。
D.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他到草料场准备长期地住下去,过比较安定、舒适的生活。
7、“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里描写的作用是 ( )
A.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当时的封建社会正如这摇摇欲坠的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林冲的命运就如同这草厅,他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用“风雪”来象征)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起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能林冲被迫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球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D.有衬托的作用,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矛盾的、不佳的心境。
8、林冲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 ( )
A.林冲认为,看管草料场的差事不错,打算长期在这里安居干下去。
B.林冲认为,陆谦等人不会有什么阴谋,因而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C.林冲盼望着晴天,这象征林冲仍然对未来抱有幻想,他认为阴雪总将过去,晴日必将到来。
D.林冲还没有完全识破高球等人的阴谋毒计,还想随遇而安,苟且忍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2分,每道选择题2分 )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9、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B、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10、分辨下面加点词的意思,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奚惆怅而独悲 ③既窈窕以寻壑 ④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 )
例句:问征夫以前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将有事于西畴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富贵非吾愿
卷(二):是非选择题,请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按要求把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写在卷没上不给分,用黑色的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12、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每题3分)
①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②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3、默写题(共5分,每题1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实迷途其未远, 。
3、怀良辰以孤往, 。
4、 ,临清流而赋诗。
5、聊乘化以归尽, !
14、诗歌鉴赏(共6分 每题3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①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3分)
②、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共13 分)
深秋书简
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看够就要走了呢 ”时序已进11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的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和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为什么呢 因为生命,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秋天是炽热的、喧闹的、跳动的。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越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种声音或一份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要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在金色的秋天的阳光下,坐在车里的人们心头颤动了,即将或正在逝去的秋天使人们沉默无语,都沉人对于生命的伟大力量的赞叹。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驰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于是车子里的人们开始坐不住了,都在心里问自己,怎么住在北京城这么多年却从未见过真正的秋天,怎么平庸到把北京的秋天只局限于楼顶碧空下盘翔的鸽群和夜晚天上被两棵枣树刺得眨眼的星星和苍白的月亮了呢
原来在北京的一角,在这不知名的不起眼的也没名目的沿山公路一带,平凡、偏僻、普通到不值提起的山区,竟然蕴藏着北京的秋天,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
(1)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
(2)那金黄色的看似软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16、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事实上本文也写了很多),为什么第二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边的白杨呢?(3分)
17、“这些似乎 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色彩“似乎未曾见过”?(3)
18、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
五、语言运用题
19、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给菊花下个定义,不超过50字。(4分)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菊花是:
20、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 (共4分,每题2分)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
父爱是
答题纸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每题3分)
①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②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3、默写题(共5分,每题1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实迷途其未远, 。
3、怀良辰以孤往, 。
4、 ,临清流而赋诗。
5、聊乘化以归尽, !
14、诗歌鉴赏(共6分 每题3分)
①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3分)
②、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15、理解加横线的句子。(共4分 每题2分)
(1)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
(2)那金黄色的看似软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16、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事实上本文也写了很多),为什么第二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边的白杨呢?(3分)
17、“这些似乎 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色彩“似乎未曾见过”?(3)
18、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
五、语言运用题(共8分)
19、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给菊花下个定义,不超过50字。(4分)
菊花是 。
20、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 (共4分,每题2分)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
父爱是
11、B,介宾短语后置
12、①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间飘出,鸟儿飞累了知道自己飞回巢穴②
13、略
14、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15.(1)运用借代手法,生动地表达出风景如画。(2)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
16.因为白杨树生命力最顽强(1分),有利于凸显主题(1分);也为后面赞美有生命力的秋天做铺垫(1分)
17.一、是北京市民生活在大都市里,可能未见过;二、见过未留心过;三、是为了凸现灿烂色彩的“丰满充足”
18.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19、“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花卉,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20、父爱是一条严鞭,让你的前进步伐即使在遇到挫折时也能永远向前。
父爱是一堵厚墙,让你的人生之旅即使风雨兼程也能安然无恙。一、选择题
1.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
A.圆锥 B.四棱锥 C.三棱锥 D.三棱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直线,则∥α
(B)若直线在平面α外,则∥α
(C)若直线∥b,直线bα,则∥α
(D)若直线∥b,直线bα,那么直线就平行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2 C. 3 D. 4
4.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内所有的直线都与a异面; B. 内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C. 内所有的直线都与a相交; D.直线a与平面有公共点.
5.说出下列三视图(依次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 )
A.六棱柱 B.六棱锥 C.六棱台 D.六边形
6、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A.8:27 B. 2:3 C.4:9 D. 2:9
7、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8.圆锥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5,则这个圆锥的体积为
(A)36π  (B)18π (C)45π (D)12π
9、在正方体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与成角 D、与成角
10.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9π  (B)10π (C)11π (D)12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17,18题每题8分,19,20题每题9分,共34分)
15如图正方体
(1)图中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BA1成异面直线?
(2)求直线BA1和CC1所成的角的大小.
16.如图,空间四边形中,,,, 分别是,,,的中点.
18. (1)如图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求证:HYPERLINK "http://www./"平面;
(2)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注:把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C D D D D一、单项选择题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连续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联系性
2.有关图中三大区域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按照自然要素差异划分的空间单位
B.其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C.三大区域之间存在人员、物资、信息等的交流
D.三大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3~5题。
3.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4.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5.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6.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7.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旱地农业区和南方水田农业区,这种划分是
A.根据地形特征划分的 B.根据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划分的
C.按照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的 D.按照人文要素的差异性划分的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8~10题。
8.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9.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阿富汗 C.西亚 D.乌克兰
10.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张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11、12题。
11.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12.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右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13~14题。
13.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判断15、16题。
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位置、交通及信息
① ● ●●● ●● ●●●●
② ●●●● ● ●●● ●●
③ ●●●● ● ●● ●●●
④ ● ●●● ●●● ●●●●
15.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①黑龙江 ②上海 ③香港 ④四川 B.①四川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黑龙江
C.①上海 ②香港 ③四川 ④黑龙江 D.①香港 ②四川 ③黑龙江 ④上海
16.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埃及 B.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
C.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①可能是新加坡
17.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成都平原
18.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北半球亚洲高压的范围之内 B地处东南风的背风坡
C深居内陆又隔崇山峻岭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河短水少
19.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0—22题:
20.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21.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22.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城市化    B.全球化    C.本地化    D.工业化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3—25题:
2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4.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2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26~27题。
26.中、西部地带发展的优势是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
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
27.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28、29题。
28.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9.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30.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31.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一区域,右图表示某一自治区及其三次产业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评价左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2)左图中山脉乙为______,它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之一,试举例说明。
(3)右图中若①>②>③,则图中等值线最有可能是______
A.年等日照线 B.年等降水量线 C.等压线 D.等高线
(4)下面为某地理研究小组拟定的右图省区今后经济发展与开发整治的建议,请你判断其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①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 )
②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建立能源工业基地 ( )
③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 )
④以独特的草原大漠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 )
⑤加强水土保持,建设水平梯田 ( )
32.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从图乙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________。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_______的不平衡。
33. 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课题是“南水北调”。根据该小组收集到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我国长江南北有关指标对比表
比较项目 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比重 81% 1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36. 5% 63.5%
水资源利用率 5.5% 63.8%
人口(亿) 7 5.5
耕地占人国的比重 1/3 2/3
水资源前景 1700亿立方米以上 缺水890亿立方米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纵剖面图
1.长江以北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原因是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
C.长江以北工业普遍落后 D.长江以北人口大量迁出
2.长江以北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长江以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分析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4.结合材料二,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优缺点。
5.为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当初考虑了两种方案(如下图甲、乙),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试说明原因。
6.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选 择 题 答 题 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B A B B D A C D A A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B B B C A A A C B B D A
一、选择题答案
二、综合题答案
31.(共16分) (1)优越条件:位于宁夏平原,地形比较平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水的灌溉,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条件(3分):降水少,干旱;多风沙;土地盐碱化(2分)。
(2)贺兰山 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4分)
(3)B (2分)
(4)①√ ②√ ③× ④√ ⑤×(5分)
32. (共11分)(1)西部 中部 东部 ② ③ ① (6分)
(2)出口额 外商直接投资 (2分)
(3) ① ② (2分)
(4)经济发展水平(1分)
33. (共13分)
1)B (2分)
2)长江以北水资源短缺 (1分)
3)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实施南水北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分)
4)优点: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缺点: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梯级抽水。(4分)
5)甲方案。不占空间,对河道无影响,受自然因素影响小,不易破坏(2分);而乙方案占用空间,影响河道,易受外界条件影响。(1分)
6) 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生态环境。(3分)第I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共60分)
1.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安培 B.法拉第 C.奥斯特 D.特斯拉
4.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就是原子所带的电荷量;
D.带电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5.下列关于公式E=F/q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公式对于静电场都成立;
B.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的带电量成反比,与其受力成正比;
C.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它仅由电场自身性质来决定;
D.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方向,除了和电场有关外,还和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及带电性质有关。
6.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10.关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跟磁场方向垂直,跟电流方向平行
B.跟电流方向垂直,跟磁场方向平行
C.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
D.既不跟磁场方向垂直,又不跟电流方向垂直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具有较强的灰尘吸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15.两条直导线互相垂直,如图所示,但相隔一个小距离,其中一条AB是固定的,另一条CD能自由转动.当电流按图所示的方向通入两条导线时,CD导线将: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6.把带电量为 库的检验电荷放入电场中某点时 ,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则该点的场强是___________牛/库;如果在该点放入一个的检验电荷,则该点的场强是__________牛/库;该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等于___________。
17.一根长20cm的通电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导线中的电流强度是0.05A,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若它受到的磁场力为4×10-3N,则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T。若将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增大为0.1A,则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_T。I卷选择题(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 组成家兔身体的主要元素是
A.C、H、O、N、P、Ca B.C、H、O、S、P、Mg
C.S、P、O、C、H、N D.N、S、P、Ca、Zn
3.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 D.沃森和克里克
4.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蓝藻、噬菌体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核 C.核酸 D.线粒体
6.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分别是
①核酸②核糖核酸③脱氧核糖核酸④蛋白质⑤脂质⑥糖类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⑥ D. ②④
7.用于观察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Ⅲ染液 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8. 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 B.
C. D.
9. 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
10.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水 D.无机盐
11.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
A.乳糖、蔗糖 B.葡萄糖、麦芽糖 C.淀粉、纤维素 D.蔗糖、麦芽糖
12.下列叙述中最符合结合水生理功能的是
A.作为溶剂,只能使无机盐成为离子状态 B.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与细胞内其它化合物结合 D.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13.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B.脱氧核糖、核酸、磷酸
C.核酸、碱基、磷酸 D.核苷、碱基、磷酸
14.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有DNA和RNA两种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15.植物生活所需的十六种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 B、Cu、K、CL B. Cu、Fe、B、Zn
C. P、S、Cu、Mg D. K、Fe、B、Mn
16. 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磷脂 B.胆固醇 C .脂肪 D.维生素D
21.虽然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却大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质相同 D.生物界具有独特的元素
22.由10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一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是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2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点在是否有
A.核物质 B.细胞膜 C.核膜 D . DNA
30. 在蜡笔小新家里的宠物小白(狗)的身上,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是
A.H B.N C.O D.C
31. 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是由哪几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A.C、H、O B.C、H、O、N
C.N、P、K、H、C D.C、H、O、N、P
32. 某同学探究糖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类别 A试管 B试管
糖类 ①2mL 蔗糖溶液2mL
碘液/滴 3 3
颜色反应 蓝色 ②
实验中的①溶液和②的颜色是
A.淀粉溶液,蓝色 B.蔗糖溶液,不显蓝色
C.淀粉溶液,不显蓝色 D.蔗糖溶液,蓝色
33. 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原因有:①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合成的场所不同 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④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肌肉细胞和叶肉细胞含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淀粉和葡萄糖 B.糖元和纤维素 C.乳糖和淀粉 D.葡萄糖和核糖
选择题的答题卡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题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Ⅱ卷(非选题共 30分)
36. (6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植物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是与生命活动相适应的。
(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__,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说明________水多代谢旺盛。
(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烤,失去的主要是________水。
(3)血液凝固时,________水变成________水,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10分)下图表示细胞四种有机物组成,依据其主要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 ;E在动物中是指 ;在植物中是指 。
(2)F是指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
括 。
(3)C是指 ;通式是 。C形成G过程的反应首先是 。
(4)D是指 ,D形成 。
38. (10分)在下列分子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氨基酸。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① NH2—CH2—COOH ② NH2—CH2—CH2OH
③ NH2—CH2—CH—CH3 ④ NH2—CH—CH2—COOH ⑤ NH2—CH—(CH2)4—NH2
∣ ∣ ∣
COOH COOH COOH
(1)以上5种化合物中属于氨基酸的是 。
39.(4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养基受到污染,不仅
长出了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
_____________。
(2)绝大多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3)池塘中,生活着许多同种草履虫。从结构上看,一只草履虫就是由一个_________
构成的,这些草履虫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
汉沽六中12—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
12-13-1月考考试试卷答案
I卷选择题(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选择题的答题卡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A C B A C A D B B C D D
题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A D B B A C D B B C C C
题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 D C B A B D B C B B D
(3)氨基酸
脱水缩合
(4)脱氧核糖核酸 DNA
38.(1)①④⑤
(2)脱水缩合 三肽 36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