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全科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全科打包

资源简介

湖南省重点中学
2013届高三9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雅礼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稿
(考试范围:必修一 1~25课)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主要表明 ( )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 B.宗族制度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人们注重对私有财产的支配
2.“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由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3.《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4.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 ( )
A.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 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利
C.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方式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5.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
A.人人遵守法律 B.法律至上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6.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
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 ( )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7.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
的是 ( )
A.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
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
D.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8.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
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9.粱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巳。”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旅情绪”的影响有 (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 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 ) 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
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 )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推翻国民政府统治D.民主革命
13.《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 ( )
A.介绍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反映了古罗马政教合一的特点
C.介绍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反映古代雅典贵族与平民的斗争
14.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B.最高行政权属于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之总统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其解释权在最高法院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政府各部门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成立
15.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16.某市历史工作者在市南面朱家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
(胡儿:指满洲贵族)拜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大致出现于 ( )
A.太平军东征时 B.太平军沿江东下进攻南京时
C.太平军西征时 D.太平军挥师北伐攻占汉口时
17.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后,相约对紫禁城不实行占领,说明其 ( )
A.企图缓和中外矛盾 B.企图拉拢清政府
C.列强之间矛盾尖锐 D.仍然承认清政府
18.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列强从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标由攫取经济利益转变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退让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的一种表现
19.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20.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
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21.1972年中日建交,新千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C.日本对外政策内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2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民问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B.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C.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D.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2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耍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24.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一般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D.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25.“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
好处。”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指的是 ( )
A.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B.社会主义社会
C.工业文明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20分)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248
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
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二 (19世纪议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了体制内。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固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8分)
(2)据材料三回答: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4分)
(3)材料四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法、德代议制民主的具体形式分别是什么?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4分)
27.(16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
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
趋势?(6分)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4分)
(3)材料三中图四、图五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原
因。对此你有什么认识?(6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
视和压迫……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
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2004年2月24日《香港商报》发表社评:“……香港回归祖国6年多以来的实践证明,
‘一国两制’正是确保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根本性制度保障。”
——新华网
材料四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1)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1分)其结果如何?(1分)为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据材料二、三、四,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当今社会形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26.(1) 答:新变化: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3分)积极影响:否定封建制度;代议制度形成并不断完善;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权力,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5分)
(2)答: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
根源: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3)答:“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7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2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分)
(4)答:具体形式: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国、德国是特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3分)
历史原因: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1分)
27.(1)答:空想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3分)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3分)
(2)答: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原因: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熟。(2分)
(3)答: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2分) 原固: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俄国是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2分)
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2分)
28.(1)答:原因:汉初统治者误认为秦实行郡县制导致孤立而亡国。(1分.答“吸取秦亡教训”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也可)
结果:地方威胁中央。(1分,答“地方力量强大,出现七国之乱”或“诸侯叛乱”也可)
政治措施:平定“七国之乱”;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监察地方;酎金夺爵等。(1分)
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答“思想大一统”也可)
(2)答: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1分)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
调动地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1分)
成就:城市居委会由居民直选产生;(1分)农村村民自治不断扩展。(1分)
(3)答:本问4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给分,答对一点给2分。如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发挥中央
核心领导作用;赋予地方必要权力;中央对地方的政策要因时而变等等。
参考答案
26.(1) 答:新变化: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3分)积极影响:否定封建制度;代议制度形成并不断完善;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权力,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5分)
(2)答: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
根源: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3)答:“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7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2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分)
(4)答:具体形式: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国、德国是特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3分)
历史原因: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1分)
27.(1)答:空想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3分)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3分)
(2)答: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原因: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熟。(2分)
(3)答: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2分) 原固: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俄国是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2分)
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2分)
28.(1)答:原因:汉初统治者误认为秦实行郡县制导致孤立而亡国。(1分.答“吸取秦亡教训”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也可)
结果:地方威胁中央。(1分,答“地方力量强大,出现七国之乱”或“诸侯叛乱”也可)
政治措施:平定“七国之乱”;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监察地方;酎金夺爵等。(1分)
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答“思想大一统”也可)
(2)答: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1分)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
调动地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1分)
成就:城市居委会由居民直选产生;(1分)农村村民自治不断扩展。(1分)
(3)答:本问4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给分,答对一点给2分。如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发挥中央
核心领导作用;赋予地方必要权力;中央对地方的政策要因时而变等等。湖南省重点中学
2013届高三9月月考
生 物 试 题
本试题卷包括单选题、简答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30×2=60分)
1.有关生命系统的层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神经元属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
C.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不是一个生命系统
D.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
2.下列对原桉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黑藻细胞有叶绿体,而颤藻细胞没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只有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C.都含有核糖体,但原核细胞内不能合成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真核细胞有染色体,而原核细胞有染色质
3.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被初步水解产物
为多肽,彻底水解产物为酸氨基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较之糖原为更
好的储能物质
C.若③为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分子,则③为磷脂
D.若④在低血糖时分解补充血糖,则④可能是肌糖原和肝精原
4.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不溶于水),但红薯吃起来比土
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
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
处理30 min,取等量红薯块和土豆块,分别加等量的
蒸馏水制成提取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至60℃颜色
变化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不是还原性糖,是无甜味的糖
B.休眠的红薯块茎中含有淀粉酶,休眠的土豆块茎中
不含淀粉酶
C.加入斐林试剂时应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再加入斐
林试剂乙液
D.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中淀粉酶活性最高
5.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
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
右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
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来临,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
之一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
明显的负相关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组织的含水量下降可能
与根系的吸水量减少有关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
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6.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
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7.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D.①与③之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8.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均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示意图
B.做质壁分离的实验应选择甲为材料,图中结构2起重要作用;做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应选择乙为材料,主要观察结构3的有关变化
C.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2、4、5;标号6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一般情况下,甲细胞中细胞核DNA能转录不复制,乙细胞中细胞核DNA既能转录也能复制
9.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
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l具有双层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中2是
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
B.图中3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有分泌功能,图中4
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若该细胞是癌细胞,则含3较多,若该细胞是唾液腺细胞,
则含4较多
D.图中5是DNA复制、RNA合成以及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10.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B.高尔基体由扁平囊和小泡构成,是细胞分泌物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车间”及“发送站”
C.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含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
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
11.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B.图中②所指的结构是突触,共有5个,它们来自同一个神经细胞
C.神经细胞含有DNA的细胞器只有③
D.图中④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2.下图是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中心
1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猪、猴的红细胞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进行研究,收集时要用到差速离心的方法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可推测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布
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暗一明一暗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组成
D.吞噬细胞曲吞噬作用、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都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14.下列实践活动没有运用到渗透原理的是
A.适量施肥防止植物出现“烧苗”现象
B.利用高浓度盐水杀菌
C.夏天暴露在空气中的蔬菜“萎蔫”后浸入水中又变得“新鲜”
D.不法商贩制作泡菜时加入较多的食醋以缩短泡菜的成熟时间
15.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B.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16.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有
①红细胞吸收K+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⑥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⑦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
17.下列现象能说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
①甘油等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
②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时间过长会导致动物细胞通透性改变
③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能在细胞膜上检测到有放射性
④适当升高温度可使得细胞膜运输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右图为某同学在研究离体小鼠肝脏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所作的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代表时间,则纵坐标可代表细胞内某物质的积累量,
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该细胞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该物质
B.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协助扩
散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载体数量有限
C.如果横坐标代表O2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
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
的原因可能是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活性达到最高
D.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提供的能量有限
19.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
则该酶最可能是酶
A.冒蛋白酶 B.唾液淀粉酶
C.肠肽酶 D.过氧化氢酶
20.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a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b时,e点上移,d点右移 B.pH=e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C.温度降低时,c点不移动,d点左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
2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传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乙图表示不加抑制剂、加一定量的竞争性抑制剂、加一定量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后反应速率变化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2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基本相同
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消耗的能量即可能来自有氧呼吸,也可能来自于无氧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最终转变成热能和ATP
D.有氧呼吸过程有大量热能释放,而无氧呼吸则没有热能的释放
23.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过程均可产生[H],且都可作为还原剂
B.①、②过程均需要酶,且酶的种类相同
C.人的成熟红细胞通过a过程产生的能量只能来源于无氧呼吸
D.放能反应一般与①过程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②过程相联系
24.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25.下图①~④依次表示叶绿体中四种色素即叶绿索a、叶绿索b、胡萝卜素、叶黄素的分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蛋白质类化合物
B.在无水乙醇中,③的溶解度最低,②的溶解度最高
C.①②③④四种色素均分布在叶绿体的内膜上,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D.若植物缺乏Mg元素,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从上至下第三和第四条色素带将变窄或缺失
26.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利斯特利用植物及小鼠和燃烧的蜡烛进行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B.萨克斯通过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两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27.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黑暗条件下测得10℃和15℃时CO2的释放速率分别为6和11(相对值);图1表示该玉米幼苗10℃和15'C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曲线;图2表示10℃对玉米吸收CO2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曲线。若温度升高到15℃,图2中A、B、C点的移动情况正确的是
A.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右移 B.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左移
C.A点下移,B点左移,C点右移 D.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
28.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一天当中实验取材的时机提供依据
29.大象和老鼠的个体差异不是细胞体积大小,而是细胞数目多少,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20~30m之间,原因不包括
A.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一定空间
B.相对表面积越小,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细胞核DNA是不会随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
D.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DNA减少一半
B.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在末期,高尔基体与赤道板形成有关
C.一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着丝点
D.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阶段存在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为1:2:1
二、简答题(共5道题,40分)
31.(8分)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核膜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同其他生物膜相同的功能特性是 性。
(2)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 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 。
(3)从甲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 ,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部决定。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构 (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折光性很强,其作用是 。
32.(9分)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的原因是: 。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 ,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 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固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右侧液面;如果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替换蛋白质①,再进行试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右侧液面。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 性。
33.(8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相关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叶绿体中物质Ⅱ是 、物质Ⅳ是 。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③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
(2)①②③过程产生的能量的去向: 形式散失致以活跃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在ATP中。
(3)Ⅲ物质中的碳元素若俐14C标记,该元素的去向是 。
(4)相同质量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产水最多的是 。
(5)能完成上述图示生化反应全过程(不考虑反应场所)的生物有(多选)
A.乳酸菌 B.酵母苗 C.颧藻 D.水绵
E.光合细菌 F.硝化细菌
34.(7分)下图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 (用氧的消耗速率表示)微摩尔/分。
(2)在图中乙处给予光照时,分析瞬间叶绿体中ATP的变化为 。
(3)在图中乙处光照开始后,溶解氧浓度稍有增加,但第6分钟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是光照后容器中 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第6分钟后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
(4)若在图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 。
(5)若在图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 。
(6)若在图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l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 微摩尔。
35.(8分)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等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符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段,乙图中[1] 名称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 。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 ,消失于图 。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
(4)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甲图中的 段,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 。
参考答案湖南省重点中学
2013届高三9月月考
物 理 试 题
雅礼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组稿
(考试范围:直线运动、力与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
B.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
2.如图是某质点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0-1 s内加速度是2m/s2
B.0-4 s内的位移大小是3m
C.0-4 s内平均速度是2m/s
D. O-l s内的速度方向与2-4 s内速度方向相反
3.近年来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
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0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到小球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
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l、T2和H,可求得g等于 ( )
A. B. C. D.
4.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A、B相对于斜面C静止,当斜面C受到水平力F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 )
A.物体A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B.物体B-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C.物体C对物体B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物体C和物体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5.如图所示,一根弹性良好的橡皮绳固定在同一高度的A、B两点,中间悬挂一 轻质光滑滑轮,滑轮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平衡时橡皮绳之间的夹角为 现把B点水平右移到C点,达到新的平衡(橡皮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移动后
相比移动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物所受的合力变大
B.橡皮绳的弹力变大
C.橡皮绳对滑轮的合力变大
D.橡皮绳之间的张角变大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B,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在外力F1、F2作用下运动,且满足F1> F2,当系统运动稳定后,弹簧的伸长量为 ( )
A. B.
C. D.
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倾角为,长方体木块A质量为M,其PQ面上钉着一枚小钉子,质量为m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
小球B与PQ面接触,且细线与PQ面平行,木块与
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木块匀速下滑,则小球对木块的压力为零
B.若木块匀速下滑,则小球对木块的压力为rngcos
C.若木块匀加速下滑,则小球对木块的压力为零
D.若木块匀加速下滑,则小球对木块的压力为mgcos
8.水平抛出的小球,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再过to秒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为,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 ( )
A. B.
C. D.
9.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到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1时,小球到达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当抛出的速度为v2时,小球到达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则 ( )
A.当时,
B.当时,
C.无论v1、v2大小如何,均有
D.2tan=tan ()
10.如图所示,长为L的直棒一端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搁在升降平台上,平台以速度v匀速上升,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棒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11.继“天宫”一号空间站之后,我国又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
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假设“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在远地点P处,“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小
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官”一号的引力大小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D.要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远地点P处对接,
“神舟”八号需在靠近P处点火减速
12.若用假想的引力场线描绘质量相等的两星球之间的引力场分布,使其它星球在该引力场中任意
一点所受引力的方向沿该点引力场线的切线指向箭头方向.则描述该引力场的引力场线分布图
是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并按题目要求作答.)
13.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cm,劲度系数k= 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1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
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
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 cm.g取10 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
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
(2)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
三、论述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在智利工作的天文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很可能第一次直接拍摄到了围绕恒星旋转的行星.
这颗恒星名叫2M1207.它比太阳要小的多,距离我们有230光年之远.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本杰明教授说:“假如围绕2M1207的真的是一颗行星.这将是人类第一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的照片,很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想象着能够拍摄到类似太阳系这样的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转的太阳系外星体.”如果知道了这个行星的质量m,行星的半径r,行星的运行周期T,以及行星运行半径R.求:
(1)2M1207的恒星的质量
(2)该行星的卫星的最大速度
(3)你还能推导出关于这个行星的哪些物理量,至少给出两个?
16.(10分)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
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
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
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
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
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
50 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 kg,不计人所受
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
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53°=
0.8,cos53°=0.6).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 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17.(10分)质量为0.5 kg的小物块A放在质量为1 kg的足够长
木板B的左端,木板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地面匀速向右
滑动,且A、B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则经过一段时
间后A在B上相对于B向右滑行了1.5m的距离,最后A和B都停下来。已知A、B间的动摩擦系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
求B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18.(12分)如图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37°,在皮带轮带动下,以=
2 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无初速度放在
传送带A点,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两皮带轮间的距
离L=3.2 m小物块在皮带上滑过后会留下痕迹,求小物块离开皮带
后,皮带上痕迹的长度.(sin37°=0.6,cos37°=,g取10 m/s2)
参考答案
13.(1)4 50
(2)10
14.(1) (2)
15.
16.
17.
18.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数学(文)试题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6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x|ln(x-l)>0},B={x|x2≤9},则A∩B= ( )
A.(2,3) B.[2,3) C.(2,3] D.[2,3]
2.下图是2012年歌手大奖赛中,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m为数字0~9中的一个),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两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a1、a2,则一定有 ( )
A.a1>a2
B. a2>a1
C. a1 =a2
D.a1,a2大小与m的值有关
3.设命题p:函数y= cos2x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q:函数f(x)=sin(x一)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p为真 B.q为假 C.p∧q为真 D.p∨ q为假
4.如图,设F是图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区域,E是分别以B,D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公共部分,向F中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入E中的概率为 ( )
A. B.
C. D.
5.已知函数,在区间[1,2)上为单调函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m≤1或m≥2 B.1≤m<2
C.m≥2 D.m≤1
6.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A.32
B.34
C.36
D.38
7.已知双曲线(a>o,b>o)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
A. B. C. D.
8.满足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 ( )
A.-6 B.e+l C.0 D.e-l
9.对任意实数x,y,定义运算x* y=ax+by+cxy,其中a,b,c是常数,等式右边的运算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l*2=3,2*3=4,并且有一个非零常数m,使得对任意实数x,都有x*m=x,则m的值是 ( )
A .4 B.-4 C.-5 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10.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3x+4y-13=0,曲线C的方程为x2+y2-2x=0,则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11.复数z=(a2+a)+(a-1)i,a∈R,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用区间表示)
12.对任意非零实数a,6,若“ab的运算原理如下图程序框图所示,则32=    .
13.设函数,若f (x)是奇函数,则g()的值为 .
14.在等腰△ABC中,M是底边BC的中点,AM=3,BC=8,则· 。
15.如图所示,将数以斜线作如下分类:(1),(2,3),(4,6,5),(8,12,10,7),(16,24,20,14,9),…,并顺次称其为第1类,第2类,第3类,第4类,第5类,…,
1 3 5 7 9 …
2 6 10 14 18 …
4 12 20 28 36 …
8 24 40 56 72 …
16 48 80 112 144 …
… … … … … …
(1)第6类中的第2项是 ;
(2)第n类中n个数的和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雅礼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的数学与地理的水平测试成绩抽样统计如下表
A B C
A 7 20 5
B 9 18 6
C a 4 b
若抽取学生n人,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三个等级,设x,y分别表示数学成绩与地理成绩,例如:表中数学成绩为B等级的共有20+18+4=42人,已知x与y均为B等级的概率是0. 18.
(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
(2)设在该样本中,数学成绩优秀率是30%,求a,b的值;
(3)在地理成绩为C等级的学生中,已知a≥10,b≥8,求数学成绩为A等级的人数比C等级的人数少的概率.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2msin2x-2 (m>0)的定义域为[0,],值域为[-5,4].
(1)求m,n的值;
(2|)求函数g(x) =msinx+ncosx(x∈R)的单调递增区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矩形,SA⊥底面ABCD,P为BC边的中点,AD=2,AB=1.SP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
(1)求证:平面SPD⊥平面SAP;
(2)求三棱锥S-APD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3分)
为了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沙市计划用若干时间更换5 000辆燃油型公交车,每更换一辆新车,则淘汰一辆旧车,替换车为电力型和混合动力型车,今年初投入了电力型公交车128辆,混合动力型公交车400辆:计划以后电力型车每年的投入量比上一年增加50%,混合动力型车每年比上一年多投入a辆.
(1)求经过n年,该市被更换的公交车总数S(n);
(2)若该市计划5年内完成全部更换,求a的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3分)
P、Q是抛物线C:y=x2上两动点,直线,分别是C在点P、点Q处的切线,∩=M,⊥.
(1)求证:直线PQ经过一定点;
(2)求△PQM面积的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1)若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M,N,求a的取值范围;
(2)设点A(x1,y1),B(x2,y2)(x1参考答案
一、
二、
10.3
11.
12.8
13.2
14.-7
15.(1)48 (2)
16
17.
18.
19.
20.
21.
x


y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数学(理)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二、三、四、五;另加导数和空间向量)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6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
A. B. C. D.
2.已知平面,若直线,则∥是的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平面向量与a垂直,则 ( )
A.-1 B.1 C.-2 D. 2
4.圆上有两个相异的点到直线y=x-5的距离都为d.则d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5.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边长均为2,且侧棱
AAl面 A1B1C1,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俯视图为
一个等边三角形,该三 棱柱的侧视图面积为( )
A. B.
C. D.4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B.设则必有
C.设则函数是奇函数
D.设,则
7.设函数满足,且当x∈[o,1]时,又函数
,则函数[]上的零点个数为 ( )
A.5 B. 6 C.7 D. 8
8.给出定义:若(其中m为整数),则m叫做离实数x最近的整数,记作{x}=m。
在此基础上给出下列关于函数的四个命题: ( )
①函数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o,];
②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③函数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1;
④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则所有正确的命题的编号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9.过点(-2,0)且垂直于直线2x-6y+l=0的直线的方程是 。
10.定积分的值为 .
11.在等比数列中,a1=4,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若数列{Sn+2)也是等比数列,则q等
于 .
1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点D是BC边的中点,且满足·=
,则角B= .
13.若⊙与⊙(m∈R)相交于A,B两点,且两圆茌点A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线段AB的长度是 .
14.定义函数,其中[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1. 5l=1,[-. 3]=-2.当
时,设函数的值域为A,记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为,则
(1)a3= ;
(2)式子的最小值为 .
15.已知数列满足a1=an=0,且当2≤k≤n(k∈)时,(=1,
令.则
(1)S(An)的所有可能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
(2)当An存在时,S(An)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小正周期;
(2)已知△ABC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3,=0,若sinB=2sinA,求边长a,b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圆C:,直线过定点(4,0).
(1)若直线与方向向量为a=(l,3)的直线1垂直,求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2)直线与圆C相交于A,B两点,若△ABC的面积为,求直线的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已知△ABC内接于圆O,AB是圆O的直径,四边形DCBE为平
行四边形,DC平面ABC,AB=2,tan∠EAB=.
(1)证明:平面ACD平面ADE,
(2)令AC=x 表示三棱锥A—CBE的体积,
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D与平面
ACE所成角的正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因制作一个工艺品的需要,某小组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门(该图为轴对称图形),其中矩形
ABCD的三边AB,BC,CD由长6分米的材料弯折而成,
BC选的长为2t分米(1≤t≤);曲线AOD拟从以下两种
曲线中选择一种:曲线C1是一段余弦曲线(在如图所示平面
直角坐标系中,解析式为y=cosx-l),此时记门的最高点O
到BC边的距离为h1(t);曲线C2是一段抛物线,其焦点到准
线的距离为,此时记门的最高点O到BC边的距离为h2(t).
(1)试分别求出函数h1(t),h2(t)的表达式;
(2)要使得点O到BC边的距离最大,应选用哪一种曲线?此时,最大值是多少?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且是函数的极值点.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是函数的图象在点(2,(2))处的切线,且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于点P(),,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满足,且,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记数列的前n项积为,其中试比较与9的大小,燕加以证明。
参考答案

二、
9.
10.1
11.3
12.
13.4
14.(1)4 (2)13
15.(1) (2)
三、
16.
17.
18.
19.
20。
20.
21.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化 学 试 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Ca 40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
选项 分类目标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A 化学反应 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B 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 化学物质 分散质粒子大小 胶体、溶液和浊液
D 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粉完全氧化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3NA
B.2.24L HF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C.10g CaCO3和KHC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A
D.电解精炼铜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NA个时,阳极铜质量减少64g
3.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一个离子反应一定代表多个不同的化学反应
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则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价态,且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4.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电解质。它们所含离子如下表所示: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则乙物质可能是
①MgSO4 ②NaOH ③(NH4)2SO4 ④Mg(NO3)2 ⑤NH4NO3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③⑤
5.在某一溶液中,含有NH+4、I—、Ba2+、Cl—等离子,则该溶液的pH和介质可以是
A.pH=12,氨水为介质 B.pH=8,次氯酸钠溶液为介质
C.pH=3,H2SO4溶液为介质 D.pH=l,稀硝酸为介质
6.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Cu2+比Fe3+氧化性弱,所以Cu比Fe还原性强
B.原子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C.强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浓硝酸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NO2中N的化合价为+4,而稀硝酸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NO中 N的化合价为+2,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
7.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 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若有1 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8 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一e—=Fe3+
8.下列关于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少量金属钠投入饱和NaHCO3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B.Na2O和Na2O2所含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相同
C.利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
D.将1 mol金属钠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水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
C.CO2、SO2、NO2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D.Fe3O4与酸反应时,所得Fe元素的价态可能为+2、+3或+2与+3价的混合物
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1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沉淀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D)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12.含有a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入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13.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l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uSO4和FeS2是氧化剂,FeS2是还原剂
B.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21 mol e—转移
C.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产物中的SO2—4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14.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增加的固体的质量小于ag。下列物质中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2H2O4 D.C12H22O11
15.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 mol/L HC1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
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Cl溶液的体积为80 mL
B.a的取值范围为0≤a<50
C.当a值为30时,b值为0.01
D.当a值为10时,b值为0.03
16.某含铬Cr2O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3x+l)mol
B.处理废水中Cr2O2-7的物质的量为mo1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铁,b是稀硝酸(过量)且a可溶于c溶液中。则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c、d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将此混合气体通人溴水中,橙色褪去,写出其褪色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弱碱性,若在标准状况下收集c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实验完成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当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0分)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
与加入试剂Y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Y是盐酸,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ab段
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Oa段上
表中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要标明离子符
号,如n(Na+)]。
(2)若Y是NaOH溶液,则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不考虑离子的水解因素,忽略H+和OH—影响,且溶液中只存在四种离子,则它们的离子个数比为
[按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高价在前,低价在后的顺序排列]。
19.(10分)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含两种元素的某种气体X的分子式。
在注射器A中装有245 mL气体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红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应,得到下面的实验结果:
实验前B管重20.32 g,实验后B管重20.00 g,B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
在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是由 和 元素组成的。
(2)若245 m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氮气质量是0.28 g。根据实验时温度和压强计算
1 mol X气体的体积是24 500 mL,则X的摩尔质量是 g/mol。
(3)通过计算,确定X的结构式为 。
(4)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反应) 。
20.(16分)(1)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应产物出现不同, 如Na和O2反应的产物由条件控制,Zn与H2SO4反应由硫酸浓度控制,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盐由相对量控制。下列反应也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是 。
A.Fe+HCl B.Cu+HNO3 C.H2S+O2
(2)Fe和稀HNO3反应的产物也是由相对量来控制,已知过量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 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反应,
当Cl2过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 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a.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FeCl3;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 。
b.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A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
c.结论: 。
(3)已知Fe(NO3)2溶液为浅绿色,往Fe(N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该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取100 mL 0.2mol/L的FeCl3溶液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混合物,充分 反应后仍有固体剩余,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考虑水解因素)。
A.烧杯中有Fe无Cu,c(Fe2+)=0.2 mol/L
B.烧杯中有Cu无Fe,c(Fe2+)=0.3 mol/L
C.烧杯中有Cu无Fe,c(Cl-)=0.6 mol/L
D.烧杯中Fe、Cu均有,c(Fe2+)=0.3 mol/L
21.(8分)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D溶于水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C、E排人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可用石灰乳吸收1:1的该混合气体,仅生成一种含钙元 素的化合物,其化学式是 。
(3)过量D的水溶液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A1与NO—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Al与被还原的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参考答案湖南省重点中学
2013届高三9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范围:必修2)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诳语(kuáng) 槟榔(bīn) 脖颈(gěng) 插科打诨(hùn)
B.剿袭(chāo) 漩涡(xuán) 里弄(lòng) 可发一噱( jué)
C.纰漏(pī) 颉颃(xié) 粮囤( tún) 力有未逮(dài)
D.道行(héng) 豁拳(huá) 庋藏(guǐ) 混水摸鱼(h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内讧 精萃 额首称庆 厝火积薪
B.杂糅 装璜 宴安鸩毒 如蚁附檀
C.素愿 靡丽 袍泽之谊 明火执仗
D.矍烁 赝鼎 老奸巨猾 年高德少
3.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请根据内容将其张贴到对应的地方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 B.①挽岳母②挽母 ③挽伯母
C.①挽伯母②挽母 ③挽岳母 D.①挽母 ②挽伯母③挽岳母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
①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②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③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④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⑤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⑥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⑦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
A.④⑤③②⑥⑦① B.⑤④②③①⑥⑦
C.②③⑤④①⑥⑦ D.③②⑤④⑥⑦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读胡忠简公传
袁枚
余读李焘《长编》,觉宋仁宗时政无缺失,而诸臣上疏,喋喋不已。盖恃其君宽仁,必不罪我,而我借此得名,可相夸栩,其心皆不出于忠爱。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彼既无德,言于何有!以故读其所奏,非倦思卧,即烦而欲呕。
及读《宋史》,至胡忠筒公请斩秦桧一疏,不觉再拜叹曰:“有宋三百年,公其谏臣之第一乎!”夫人臣报国,非必执干戈、死战阵也。以忠诚义愤,奋臂大呼,使敌国闻之,凛然变色,至以千金买其书,此何异秦军闻鲁仲连数言而却军五十里哉!使高宗能从其言,斩此三人,整师而出,则朝廷之气,已早吞河北而有余,公此疏足抵精兵十万矣。
或惜公在广州恋黎倩,为朱子所讥。呜呼,即此可以见公之真也。从古忠臣孝子,但知有情,不知有名。为国家者,情之大者也。恋黎倩者,情之小者也。情如雷如云,弥天塞地,迫不可遏,故不畏诛,不畏贬,不畏人訾议,一意孤行,然后可以犯天下之大难。古之人苏武娶胡妇,关忠武请秦宜禄妻,袁粲八关斋与张淹私进鱼肉,彼其日星河岳之气,视其小节如浮云轻飚之过太虚,而腐懦矜矜然安坐而捉搦之,譬凤凰已翔云霄,而骂坞犹讥其毛羽有微尘,甚无谓也。不然.使公亦有瞻前顾后、谨小慎微之态,则当其上疏时,秦桧之威不在侂胄下,公岂不能学遯翁取数枝蓍草自筮吉凶以定行止哉!孟子曰:“此之谓大丈夫。”微忠简,吾谁与归!
(节选自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9 92年第1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此三人,整师而出 整:整个
B.迫不可遏 遏:阻遏,遏止
C.不畏人訾议 訾:非'义,诋毁
D.微忠简,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觉宋仁宗时政无缺失,而诸臣上疏,喋喋不已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公其谏臣之第一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然后可以犯天下之大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公岂不能学 翁取数枝蓍草自筮吉凶以定行止哉
作《师说》以贻之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之所以讥讽胡公情谜黎倩,是因为他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道德准则来衡量人事;而袁枚认为朱熹的这一指摘是腐儒的行为。
B.袁枚是一位重情主义者,在他看来,胡公恋黎倩,不仅不能构成非议胡公的理由,而恰恰表明了他的真性情,有真情是为大丈夫。
C.第一段与第二段写法上形成对比,旨在说明宋仁宗时诸臣上疏“皆不出于忠爱”.是“无德而言”。
D.文章抒写感受、表达见解综合运用了多种说理方法,除对比外,还有类比、比喻、比较、引证等多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盖恃其君宽仁,必不罪我,而我借此得名,可相夸栩。(3分)
泽文:
(2)烈忠诚义愤,奋臂大呼,使敌国闻之,凛然变色,至以千金买其书,此何异秦军闻鲁仲连数言而却军五十里哉!(4分)
译文:
(3)彼其日星河岳之气,视其小节如浮云轻飚之过太虚。(3分)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才华既盛/俊逸清新/兼有庾信/鲍照之长/得以笼罩一世/时值海宇义安/四夷宾服/江南为繁富之域/高宗六次巡幸/膏泽在民
B.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C.鲁连其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
D.(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同题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玉阶怨 玉阶怨
虞炎 李白
紫藤拂花树, 玉阶生白露,
黄鸟度青枝。 夜久侵罗袜。
思君一叹息, 却下水晶帘,
苦泪应言垂。 玲珑望秋月。
(1)请从炼字的角度比较两诗前两句的优劣。(4分)
答:
(2)请从抒情的角度比较两诗三、四两句的不同。(4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 。(苏轼《赤壁赋》)
(3)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5) ,靡有朝矣。(《诗经·氓》)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8月2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诞生三周年。
正如预期,财经频道的观众覆盖率、影响力,国内财经媒体无人能出其右,而在国际化方面,通过与路透财经、CNBC等合作,在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等设立报道点,实现了对主要资本市场的覆盖,这不仅是财政频道在国际市场的信息、观点采撷,未来也将成为中国财经向全球展示信息与观点的重要平台,而央视财经50指数的发布,显示财经频道已经涉足资本市场,争夺定价权与话语权。
虽然发展很快,但财经频道仍在成长。从早期搭建平台,到今天的一体化运作;从资讯采集,到专业人才体系建设——基础工程如同骨架,思想如同血液,而品格则是独一无二的商标,是市场认可度的直接体现。
在《经济半小时》中,可以看到心系民生的火花,看到诚信财经媒体人的信念,而在《环球财经连线》等节目中,可以感知市场的热度,在《大国崛起》等纪录片中,看到了对于市场力量深度解读的努力。这样的进展,也许需要一天十六个小时的努力,中国速度体现在所有的地方。
任何一个品牌都有各种评价,财政频道的完善还有路要走,多种声音是前进的动力。财经频道正在走向主流。这里指的主流,是指被专业人士、被拥有诚信观念的人所接受。拥有影响力、拥有话语权,还需要拥有独立品格,财经媒体的独立品格既体现在对市场交易的广泛尊重中,也体现在基于对市场深入了解基础上的点穴解读中。独立品格,不媚,不燥,不薄。
对于所做出的努力,市场给予了公允的评价。从长期来看,评价奖是公允的。正如股票市场,短期会有剧烈震荡,但从长期来看,市场总是倾向于公平。当记者深入到田间地头,当记者深入到上市公司,所有的底蕴在努力中水滴石穿。这是基于改革背景下的集体的力量。
中国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有无数的难题需要破解,诸如金融市场化,诸如公共行业如何吸纳民资,诸如物流行业的高成本,诸如国际贸易变局中国企业应对,等等,这需要一个个课题认真探讨,而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三年认真的工作是个良好的开端。未来,伴随着中国改革的脚步,还有更多的难题需要破解,改革存在风险,也是前所未有的庞大机遇期。财经频道已经关注的三农议题、物流议题、诚信议题,以前是社会的热点,未来仍将是社会的热点,因为中国的改革未有穷期。
无数资源在重大平台上发出有助于中国改革的声音,发出不失批评的理性声音,发出不失理性的赞扬之声,是中国社会改革的推动力。
1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4分)
决定
13.关于央视财经频道,以下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央视财经频道通过与世界著名财经节目的合作,在全球所有金融中心设立报道点,实现了对全球资本市场的覆盖,以及对国际市场的信息、观点的采撷。
B.央视财经频道50指数的发布,显示财经频道已经涉足资本市场,争夺定价权与话语权,并成为中国财经向全球展示信息与观点的重要平台。
C.央视财经频道一体化运作和专业人才体系建设清楚地表明它的发展和成长,但作为其中国速度的最好体现,是其众多栏目中蕴含的关注经济民生的思想、情感和信念。
D.央视财经频道发出有助于中国改革的声音,发出不失批评的理性声音,发出不失理性的赞扬之声,成为中国社会改革的推动力。
14.根据文章信息,下列推论成立的一项是
A.央视财经频道诞生三周年,其观众覆盖率、影响力,已超越国内其它财经媒体;而在国际化方面,也取得很大成绩,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超越世界知名的财经频道、栏目。
B.央视财经频道在发展的过程中,多种声音推动其不断前进.走向主流。可以预料,随着主流精英对它的肯定,对其批评、质疑的声音会越来越弱。
C.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的中国,有诸如金融市场化、物流行业的高成本等众多难题,这些需要中国企业一一破解;而央视财经频道对此也可以大有作为,助企业一臂之力。
D.财经频道曾经关注的三农议题、物流议题、诚信议题,过去和未来一直会是社会的热点,说明财经频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所起的作用有限,财经频道依然任重道远。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麦香
叶青才
这是人间四月天,这是草莓吐出酸酸甜甜气息的流翠时节。
我回乡看望一位老人,一位老了还能闻见麦香的庄稼人。
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他是那块麦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
我径直到他的麦地里,就像熟悉那棵苦丁茶那样,一眼就看见了他。我好久没有置身麦地了,好久没有闻见过这么浓郁的麦香。这味儿像槐花里掺进了蜜,像玫瑰里拌入了糖,还有点淡酒的余味。是的,麦粒成熟之后,渗入点水,发胀,抽芽,便是熬糖做酒的原料了。然而现在麦子正青,才抽穗扬花,这只能是麦花香。
在麦花香里,我细细打量着这位教我割麦的人。他满头银丝,胡须也渐白了。身子骨似乎依然坚实,只是笑起来,没有了管风的牙,没有了细细的皱纹。他的纹路粗了,深了,长了,像地边的沟道,纵横牵连,总想寻个出处奔去。人一老,这沟道就流淌着岁月的回声,你没法将它阻住,也没法把它拽回。我想到我不要多久也会是这个样子,岁月的回声满耳,光阴的脚步匆匆,我会停留在哪一截道上呢,抑或在哪一块地边呢?
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荣伯了。你看他劳作的姿势虽然保留了过去一直有的那种利索和老到,但是明显力度不够,虚实交杂中虚的成分多了。剪除枯老的茶株,砍掉高高的茶桩,这样的活儿要是搁在前几年,荣伯是一抹不挡手的。他眼疾手快,手到心到,剪出的新茶棵像刚刚修剪的平头,齐崭崭,平覆覆,精神抖擞地立在麦地边上,衬托出四月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眼下,他似乎不愿在我面前显老,他动作的幅度很大却藏不住虚张的声势,吃力而现出连贯的破绽。那些他亲手种出的麦子,倒是一片青葱,仿佛荣伯的青春都让麦子给偷盗去了,这种活力与肤色的转移,直让我觉得一个人原来也不过是一棵麦子,一棵曾经锋芒毕露的麦子,走过了嗞嗞拔节的日子,走过了飞絮扬花的岁月,随后就走进了他枯萎与衰残的暮年。
在乡下时,我也收割过麦子,并且手指被麦秸秆割破,眼睛被麦芒刺中,我却在那种潜在的伤害中闻到了麦香,那股成熟的带着馒头和挂面香味的气息,它一点点渗透到我的鼻孔里、肺腑里乃至梦幻里,而我青涩的汗味和冒冒失失的语言气息,反倒自个儿一点都不觉察,只有身边的大人,比如荣伯,才准确地把住了我突突的腕脉,并且通过镰刀和锄头将我那些蒲公英一般的欲念摁下去,让我接近麦茬和犁头草,接近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现在想来,麦花香里那些醉人的芬芳和诱人的味道都不过是四月天落下的槐荚与桑椹,它们其实结不了什么果实,虽然不乏甘甜,却只能徒增味觉的依赖和幻觉的空乏。
真正的麦香总是与镰刀在一起,与即将到来的梅雨在一起。不久,荣伯新剪的茶棵又将长出青幽幽的茶叶来,把大片萎黄的麦子衬托得分外衰老。然而,整个村子在这时才激动起来,就像荣伯在黎明俯身于麦地一样,天空晴朗而高远,大地芬芳而宽阔。当青春的梦幻醒来,我发现,一个距离大地最近的人就是一把镰刀或扁担,一声动情的呼喝就是一阵麦浪或槐风。时节正值端午,太阳正在背脊之上,村庄正在麦香之中,而我正在麦粒之外。
那时,成熟的麦子香气四溢,倘若旁边有梅子,它会落入梅香;旁边有李子,它会融进李馥。
熟麦的香味曾经把我的乡居整个地淹没了。荣伯揉开一穗麦朵,在掌心,他细细地吹掉麦芒和麦壳,让一堆鼓胀的新麦裸露在五月的太阳下。他拈起其中一粒,放入嘴里,然后嚼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天空蓝得有些承受不住,而荣伯眯缝的眼睛却成了两穴幸福的陷阱。
一个能被麦香陶醉的人,他的幸福简单得很,也悠远得很,他的祝愿有时就是他的遗憾,他的挽留同时也是他在送行。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都是留不住的,像滑溜的时光、逃跑的庄稼以及跟欲望一起私奔的人,像他手把手教了16年割麦技术的那个瘦小的身影,到底还是在五月的麦芒直视下溜之大吉……
一转眼30年,时光快得就如一地麦子从四月走进五月,从花香进入谷香。
老了的荣伯面对我的到来,只能欢喜地连声说:你回来了,回来了!你看今年的麦子……他哪里知道,我原本就没打算看望这一地青青麦子,我不过是在麦地里寻找他罢了,就像那年我回去寻找当年我爬过的一棵青桐树,结果却找到了一条我从来没有放在心上的幽幽小路。
是麦香帮了我的忙,让我找回了镰刀与麦茬旁边的自己,还有这位将庆幸和失望发酵在一起的荣伯。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3期)
15.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荣伯的青春都让麦子给偷盗去了呢?(5分)
16.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6分)
17.作者说.“他的祝愿有时就是他的遗憾,他的挽留同时电是他在送行”,你怎么理解7(4分)
18.阅读全文,探究“麦香”的内涵。(6分)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最后一章的部分文字,完成下面两道小题。(12分)
如今上帝把大堆的黄金丢给被黄金锁缚的女子,而她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在想望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不断的暗中援助受难的人。
德·篷风太太(即欧也妮·葛朗台)三十三岁上做了寡妇,富有八十万法郎的收入,依旧很美,可是像个将近四十的女人的美。白白的脸,安闲,镇静。声音柔和而沉着,举止单纯。她有痛苦的崇高伟大,有灵魂并没被尘世玷污过的人的圣洁,但也有老处女的僵硬的神气,和外省闭塞生活养成的嚣局狭小的习惯。虽然富有八十万法郎的岁收,她依旧过着当年欧也妮·葛朗台的生活,非到了父亲从前允许堂屋里生火的日子,她的卧室绝不生火,熄火的日子也依照她年轻时代的老规矩。她的衣着永远跟她当年的母亲一样。索漠屋子,没有阳光,没有暖气,老是阴森森的,凄凉的屋子,便是她一生的小影。她把所有的收入谨谨慎慎的积聚起来,要不是她慷慨解囊的拨充善举,也许还显得吝啬呢。可是她办了不少公益与虔诚的事业.一所养老院,几处教会小学,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等于每年向人家责备她吝啬的话提出反证。索漠的几座教堂,靠她的捐助,多添了一些装修。德·篷风太太,有些人刻薄地叫做小姐,很受一般人敬重。由此可见,这颗只知有温情而不知有其他的高尚的心,还是逃脱不了人间利益的盘算。金钱不免把它冷冰冰的色彩,玷染了这个超脱一切的生命,使这个感情丰富的女子也不敢相信感情了。
“只有你爱我,”她对拿侬(欧也妮家的女仆)说。
这女子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心灵的伟大,抵消了她教育的鄙陋和早年的习惯。这便是欧也妮的故事,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
几天以来,大家又提到她再嫁的事。索漠人在注意她跟德·弗鲁瓦丰侯爵的事,因为这一家正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像当年克罗旭他们一样。
(1)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欧也妮·葛朗台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欧也妮·葛朗台悲剧人生的原因。(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新“24孝”行动标准包括: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坟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选自《新京报》2012年8月14日,有删节)
(1)①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标题: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②新“24孝”行动标准要求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来孝敬父母?请结合标准的具体内容进行概述。(2分)
(2)新“24孝”行动标准一经出台,便引来了各方的热议。你是如何看待此标准的?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新闻短评。(8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爱逆着光走,只为接近太阳;我爱逆着风走,只为与风更亲近。”生活中,逆行的海水会掀起一道道波浪,逆行的大鸟欲在风中锤炼着翅膀,而逆行的车辆可能车毁人亡……
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读了上述文字,会引发你哪些体验、感悟或思考?请选择合适的内容,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政 治 试 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1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 )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③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以分离④“劣币”作为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2012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F3),将每个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与前两轮宽松政策一样,美国通过开动印钞机使美元不断贬值。美元贬值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 )
①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②加剧我国外向型制造企业的困境③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缩水④居民人民币存款储蓄缩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设变量△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2年前两个季 度△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m从0. 5向l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B.若△n1从l向0. 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C.若△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D.若△m从l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4.据报道,2012年8月份以来,日系数码和汽车产品在中国销售量大跌。右图描述的是该时期某日系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
①该品牌汽车生产商供应减少②钓鱼岛事件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日系产品产生抵触情绪③该品牌汽车采用新材料,售价较高④该品牌汽车被检测出存在安全性能缺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 2012年9月13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iPhone 5。近年来,苹果公司执著于科技创新,其旗下产品风靡全球,并由此形成了一群对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狂热的爱好者——“果粉”。苹果公司的成功在于通过科技创新 ( )
A.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增加产品数量
B.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商品价值
C.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D.形成买方市场格局,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7.结合下表信息回答:
Ipad价值分配表
生产分工 价值分配
美国 整体设计 229美元
日本 设计60G硬盘 67美元
中国 组装60G硬盘 3美元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 国”。这启示我们要 ( )
①坚持“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打击贸易保护主义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④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随着我国1 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陆续上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新楼盘开盘减少。下图中
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
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 )
9.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差钱”也奢侈,为了买心爱的名牌衣物和手包,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几乎用尽所有的工资,平时只能煮泡面,文化消费更是无从谈起。材料中的消费者应该 ( )
①坚持适度消费,做到量力而行②注重精神消费.优化消费结构③坚持理性消费,摒弃从众心理④寻求贷款消费.降低恩格尔系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王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转移公司财产以逃避公司债务,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对公司债务应 ( )
A.以法人注册资本承担有限责任 B.以法人全部资产承担连带责任
C.以个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 D.以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11. 2012年的“用工荒”无论是程度、范围,还是结构,都出现了新特征。“用工荒”已经由技术工人蔓延到普工,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全国。面对“用工荒”加剧的形势,企业应该 ( )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③努力加快转型升级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微经济时代”,众多小微企业对经济的总体贡献将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个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远远超过政府投资的作用,而当前我国以上两大主体的处境都不容乐观。这启示我们,在“微经济时代”要 ( )
A.继续提高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B.扩大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需求
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居民个人收入
D.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转变个人消费观念
13.为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我国某钢铁集团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投资8个铁矿石资源项目,争取在2015年实现铁矿石的自给自足,并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该事例说明,我国扩大对外投资 ( )
①是大力提高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客观要求②使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层次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④是优化利用外资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 2012年5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垄断行业改革在2012年迈出关键的一步,这项改革被国务院列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8项重点工 作之首。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最根本的是 ( )
A.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B.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其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上述材料表明 ( )
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平等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 2012年1月5日,北京发布条例指出,从今年开始,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铁路、地铁事故等,均可申请工伤认定,但需附相关法律文书。这一举措 (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扩大了劳动者维权的途径③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④要求劳动者依法树立维权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7.基于投资的风险,一位理财专家给工薪阶层的建议是:“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攻+25%强攻”。这一理财公式的合理之处在于 ( )
A.兼顾投资的合法性和多样性 B.避免投资的风险性,强调流动性
C.兼顾投资的风险性和收益性 D.坚持量力而行.确保最高收益
18. 2012年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3:l,某投资者从银行取出63万元购买了一种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商品,保证一年后可获得5%的利息并取回美元计价之本金。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预测人民币会在年末升值约5%,如该预测成立,那么,与同期人民币存款储蓄收益相比,一年后该投资者 ( )
A.不赚不赔 B.略有盈余,低于事前预期
C.约损失5% D.大致损失同期人民币的存款利息
19.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经济增长。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 )
A.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稳定经济增长
B.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银行信贷规模扩大——财政投资增加——稳定经济增长
C.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持续下降——稳定经济增长
D.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和消费增加——稳定经济增长
20.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因灾死亡人数81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7. 04亿元。中央财政9月8日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10.5亿元。通过国家拨付救灾资金可以看出 ( )
A.国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B.国家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C.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
21.小陈是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人,他收到了该公司的现金分红通知,“税前每10股现金派发红利5. 30元”。关于这笔收入,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属于小陈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体现了小陈作为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③是与小陈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④体现了小陈作为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我国近几年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个人所得税和部分企业所得税减免,进行增值税改革,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降至3%,增加部分资源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对结构性减税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有利于调整分配政策,减轻企业负担③是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现④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3.“网络团购”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职业团购网站通过与商家合作,采取“团体十实体店”模式,推出团购的产品和服务.供消费者选购。“网络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欺诈”“违约”等问题。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网络团购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B.网络团购带来的问题源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C.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D.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4.读漫画《菜贱伤农》,为了让农民不再受伤,下列举措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有 ( )
①商品价格高低取决于市场的需求量,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应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③商品的生产成本决定盈利水平,要不断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④价格变动影响生产,农民需要增强风险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成名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到,国家的国民经济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其模型简化如下表
传统经济部门 现代经济部门
技术状况 近乎停滞 不断创新
管理状况 依赖经验 依赖制度
劳动力状况 平时过剩 无绝对过剩
资本状况 财产缺乏流动性 财产充分流动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 )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8分)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巨大。
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雷锋精神是否过时
……针对这些质疑,某企业开展了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并组织了“全员创先争优学雷
锋,为民服务见行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企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济意义。
27.(10分)当前社会问题多发凸显,食品安全、社会分配不公、房屋拆迁、交通拥堵、医患纠纷等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对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民意的标尺上,镌刻着民众对政府的评价、对未来的希冀。面对新时期民众的新诉求:物价、住房、分配、上学、就业、养老等问题,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给予了高度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我国政府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高度关注新时期民众新诉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如图所示:
注:A为经济建设支出,B为社会文教支出,C为财政支出,D为财政收入。
表: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
年份项 目 2005年 2008年 2011年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 21% 26.08% 24.8%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 7.6% 8.4% 8.6%
材料二 2012年9月11日,温家宝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指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超过13亿的城乡居民参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长lO%,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9, 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近两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保障房覆盖面从2008年的不足4%提高到目前的11%。中国亿万个家庭和他们生活所在的城镇与乡村,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生活与命运的动人故事。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享有幸福生活的经济意义。(10分)
29.(16分)
材料一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 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 2012年2月]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8分)
(2)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更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8分)
参考答案
一、
26
27.
28.
29.
30.
31.湖南省重点中学
2013届高三9月月考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为四部分,包括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和书面表达,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3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l.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To see a film in a cinema.
B.To find a post office.
C.To do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2.How will the woman get to the post office
A.By bus. B.By taxi. C.On foot.
Conversation 2
3.How often does the man talk to his great-grandmother
A.Once a day.
B.At least once a week.
C.At most once a month.
4.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s great-grandmother
A.She's over 90.
B.She's a little silly.
C.She often gives the man some advice.
Conversation 3
5.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She is out of work.
B.She is good at typing.
C.She is studying abroad.
6.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job
A.Boring but easy.
B.Interesting and easy.
C. Interesting but hard.
Conversation 4
7.When did they start for the cinema
A.At 1:30 p.m. B.At 2 p.m. C.At 2:30 p.m.
8.How much should they pay for the taxi driver
A.$ 4.16. B.$ 4.60. C.$5.00.
9.Which one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A.The driver kept the change.
B.They would probably go back by bus.
C.They were caught by the traffic jam and late for the movie.
Conversation 5
10.How does the man go to work on rainy days
A. By bus. B.By bike. C.On foot.
11.How does the man get his great cakes
A.He gets them from a local shop.
B.He bakes them himself.
C.His mother makes them.
12.Why does the woman never cook
A.She is too busy.
B.She thinks she has no talent.
C.There're some good restaurants around.
Conversation 6
13.Who are the speakers
A.They are working together.
B.They used to be co-workers.
C.They just met at the cafe.
14.How did the man quit his bad habit
A.Quickly and suddenly.
B.Slowly and steadily.
C.Back and forth.
15.What makes people drink too much coffee according to the man
A.The taste of coffee. B.Sleeping problems. C.Work pressure.
Section B (7.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short passage.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ve hear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You will hear the short passage TWICE.
Punish merit
Reasons: 16.
Kinds of punishment; ·being sent to prison
17.
·being ordered to do 18.
19.. : ·open sort
·closed sort
Examples:
In the closed prison
·Prisoners are given very little freedom.
·Prisoners spend 3-10 hours outside their rooms.
·Prisoners are expected to work and get paid.
In the open prison
·Prisoners are locked only 20. .
Part II Language Knowledge (45 marks)
Section A(15 marks)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In my opinion, _____the government comes up with better ways to control prices, ordinary people won't be able to afford daily necessities.
A.if B.when
C.unless D.whether
22.My father has a great collection of DVDs of English movies, _____have been sent to him by my aunt in London.
A.most of that B.most of which
C.most of them D.most of whom
23.Let me take care of our father. You _____ him in the hospital all day today.
A.had attended B.are attending
C.were attending D.have been attending
24.There is no doubt _____ spending too much time surfing the Internet or watching TV contributes to nearsightedness, a serious problem of young people in many countries.
A.whether B.that
C.if D.which
25.Everyone believes that the new railway line _____ in two months will greatly improve traffic conditions here.
A.opened B.will be opened
C.to be opened D.being open
26. So interesting _____ that I begged my grandmother to tell it again with more details.
A.did the story B.the story was
C.was the story D.is the story
27.That team _____ victory in the final if one of its players hadn't lost control of the ball in the last minute.
A.could enjoy B.must enjoy
C.could have enjoyed D.must have enjoyed
28.The visitors had just left the museum _____ they heard a bomb explode at the exit.
A.before B.since C. as soon as D.when
29._____ for the job you have applied for will leave a bad impression on the interviewers.
A.Not prepared B.Not being prepared
C.Having not prepared D.Not prepare
30.Experts from several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 _____ the new machine this time next week.
A.will be testing B.will have tested
C.will test D.are to test
31.More than one doctor _____ involved in the rescue that took place after the earthquake.
A.were B.was C.are D.is
32.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China has successfully sent up Tiangong-1, or Heavenly Palace-1, into space.
A.It B.What
C.As D.That
33.We wanted to get home before dark, but it didn't quite _____ as planned.
A.make out B.turn out
C.go on D.come up
34.Mother was greatly _____ at the news that her son was found by the police.
A.relieved B.relaxed C.satisfying D.enthusiastic
35.—___ _ your brother said to you when you met last time
—Well, he encouraged me to talk to foreigners more often.
A.What did it that B.What was it that
C.How did it that D.How was it that
Section B (18 mark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B,C and 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I took up skydiving in my twenties.At the time the accident happened, I'd done just 30 jumps.The airfield was quiet when I 36 .On board were Chris, who was taking a tourist, and Ants, the cameraman.Chris indicated I should exit first and the other three would 37 .Later I knew it was this 38 that saved my life.
At 12,000 feet Chris rolled up the door and nodded that it was time for my exit.I put my foot on a step just beside the door, and in an instant the propeller blast (螺旋浆气流) threw me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plane, half in, half out.I pushed and got my other leg out of the door, but in doing so I found myself 39 down the body of the plane towards the tail.My parachute (降落伞) got caught and my 40 and legs were pushed backwards, powerless, in the strong wind.
I was strangely 41 .To a skydiver, being at 12,000 feet is a good thing.Altitude is your friend; being close to the ground is deadly and will kill you.
Ants appeared and moved slowly towards me, his legs held by Chris in the door.Ants reached out and got hold of my foot.With the weight partly off, I found myself falling away from the plane, 42 freed.I waved and smiled to indicate I was fine.
It was actually very 43 .If any one of a number of factors had been different, I would have 44 .I could have hit the plane with my head.If I had been the last to exit, the pilot alone would have been unable to free me, and even if he had been aware that I was 45 underneath the plane, he would still have had to land at some point.
Blue Skies, Black Death is the skydivers' mantra (咒语).On the one hand, there's the freedom and 46 of the open sky.But in order to 47 this joy, you must accept that there is sually only one result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36.A.jumped B.arrived C.woke D.dove
37.A.follow B.escape C.leave D.fly
38.A.trouble B.effort C.chance D.decision
39.A.sliding B.knocking C.flying D.crawling
40.A.body B.arms C.head D.fingers
41.A.frightened B.anxious C.excited D.calm
42.A.really B.hopefully C.certainly D.finally
43.A.funny B.ordinary C.clear D.serious
44.A.died B.laughed C.stopped D.returned
45.A.covered B.adjusted C.attached D.connected
46.A.pride B.confidence C.excitement D.willingness
47.A.observe B.experience C.imagine D.discover
Section C (12 marks)
Directions :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filling in each blank with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Teenagers live very busy lives now and often forget to think about their diets and exercise.
48. , the truth is, healthy eating along with regular exercise is the only way to keep fit.
During your teenage years, it is important to give your body the energy it needs.Teenage girls need about 2, 200 calories 49. day and boys need a bit more-doctors suggest 2, 800 for teenage boys.50% of your calories should come 50. rice, bread, vegetables and fruit.You need to drink a lot of water, 6 to 8 glasses a day.Drinking 51. water will improve your skin and give you healthy hair.
Exercise is something 52. can help to make you look good, feel 53. and be healthy.Experts suggest that teenagers spend at least 30 minutes exercising, five times a week.54. you exercise, your body produces something that makes you feel relaxed.It can even help you sleep better at night and let you be 55. attentive when you study!
PartⅢ: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Directions: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A,B,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The most frightening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re, "Our computer is down".You hear it more and more when you are on business.The other day I was at the airport waiting for a ticket to Washington and the girl in the ticket office said, "I'm sorry, I can't sell you a ticket.Our computer is down."
"If your computer is down, just write me out a ticket."
I can't write you out a ticket.The computer is the only one allowed to do so."
I noticed every passenger was Just standing there drinking coffee and staring at the black screen.Then I looked down on the computer and asked her, "What do all you people do "
"We give the computer th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trip, and then it tells us whether you can fly with us or not."
"So when it goes down, you go down with it."
"That's good, sir."
''How long will the computer be down I wanted to know."
''I have no idea.Sometimes it's down for 10 minutes, sometimes for two hours.There's no way we can find out without asking the computer, and since it's down it won't answer us."
After the girl told me they had no backup (备用) computer, I said."Let's forget the computer- What about your planes They're still flying, aren't they "
"I couldn't tell without asking the computer."
''Maybe I could.just go to the gate and ask the pilot if he's flying to Washington," I suggested.
"I wouldn't know what gate to send you to.Even if the pilot was going to Washington, he couldn't take you if you didn't have a ticket."
''Is there any other airline flying to Washington within the next few hours "
"I wouldn't know, " she said, pointing at the dark screen."Only 'IT' knows.It can't tell me."
By this time there were quite a few people standing in lines.The word soon spread to other travelers that the computer was down.Some people went white, some people started to cry and still others kicked their luggage.
56.Where do you often hear these frightening words "Our computer is down"
A.At the airport. B.At the gate.
C.On business. D.In the ticket office.
57.What could the girl in the ticket office do without asking the computer
A.She could do nothing.
B.She could sell a ticket.
C.She could write out a ticket.
D.She could answer the passengers' questions.
58.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own" in Paragraph 1 mean
A.White. B.Broken. C.Black. D.Dark.
59.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___.
A.a modern computer won't be down
B.computers can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C.there will be great changes in computers
D.sometimes a computer may bring suffering to people
60.The best title for the article is _____.
A.Asking the Computer B.When the Computer Is Down
C.The Computer of the Airport D.The Most Frightening Words
B
Suleman Dawood
School of Business
"Become a part of the community dedicated to excellence and knowledge creation. "
Lahore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 Science is a premier institution known for its academe excellence. It offers a diverse range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nd doctoral programs in the areas of management, computer science, computer engineering, economics, law and social science.
Suleman Dawood School of Business (SDSB) of the University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有声望的) business schools in the region. SDSB offers programs at the graduate (MBA, EMBA) and the undergraduate (B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 levels and also offers executive education. The school is now ready to launch a world-class PhD programme.
Faculty (全体员工)Positions Subject Areas
Why Join LUMS
Applicants should forward their letter of interest and detailed curriculum vitae(个人简历) with a passport size photograph to the following address;
Convenor, SDSB Faculty Search Committee
Suleman Dawood School of Business
Lahore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 Science, Opposite Sector U, D.H.A. Lahore, Pakistan
Email: sdsbfacultyiobs@lums.edu.pk URL: www.lums.edu.pk
61.From the text, we can learn that_ .
A.SDSB is one of the schools in LUMS
B.SDSB is known for its academic excellence
C.LUM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usiness schools in the region
D.SDSB offers a diverse range of programs in the areas of management
62.Why does SDSB need faculty members
A.The school is making an expansion thanks to some major sponsorship.
B.The faculty is recruited from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of the world.
C.The school needs state-of-the-art teaching and research facilities.
D.The school needs permanent and visiting faculty positions.
63.If you joined LUMS, you would____ .
A.stud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have high quality teacher intake
C.get a PhD from a reputed university
D.have the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64.Applicants sh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EXCEPT _____.
A.a photograph B.a PhD certificate
C.a letter of interest D.detailed curriculum vitae
65.What type of article do you think this text is
A.A novel. B.A poem.
C.An advertisement. D.A play.
C
More than 600,000 tourists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visited Taiwan last year, fulfilling expectations despite the impact of H1N1 flu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A total of 606,100 mainland tourists visited Taiwan in the past year, with each spending nearly $1,800 on the island, including accommodation and shopping, Shao Qiwei, chairman of the
Beijing-based Association for Tourism Exchang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said on Friday.
"We see good cooperation between tourism industries across the Straits taking shape," Shao said.Since July 2008, when Taiwan first opened to mainland tourists, about 660,000 mainland tourists have visited the island and spent $ 1.13 billion there, benefiting local transportation as well as the retail, entertainment and health industries.
In four months starting August last year, mainland tourists spent S65.72 million through UnionPay payment cards, figures from mainland bankcard association China UnionPay showed.
"Years of isol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made Taiwan an attractive place for mainland tourists," said Zheng Lijuan, deputy (副的) general manager of CITS International MICE Co. Ltd.
But under the impact of H1N1 flu since May, the number of 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had also dropped sharply, leading to industry insiders(内部的人)casting doubt as to whether the goal of attracting 600,000 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in 2009 could be achieved.
Despite the unfavorable conditions, a string of relaxed rules last year have spurred (刺激) the interest of mainland tourists in visiting Taiwan.
In the past year, Taiwan has opened to mainland residents in 25 provinces, up from the initial 13 provinces.Relaxed rules have also allowed five tourists to form a group to visit Taiwan, instead of the initial requirement of at least 10 tourists.Mainland tourists can also stay in Taiwan for a maximum of 15 days, instead of the initial 10 days.
Combined with mainland business groups, more than 900,000 mainland travelers visited Taiwan in 2009, Christine Lai, director of the Taiwan Strait Tourism Association, told China Daily.
Without releasing the goal for this year, Lai expressed hopes that mainland tourists would head to Taiwan on second or even third visits.
66.Why do mainlanders like to visit Taiwan
A.Taiwan is a very beautiful island.
B.There are many shops, malls and bookstores in Taiwan.
C.The accommod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re very good in Taiwan.
D.Years of isol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makes it an attractive place.
67.What was the original goal of 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in 2009
A.660,000. B.606,100.
C.600,000. D.900,000.
68.The number of 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in 2009 was fulfilled because _____.
A.the residents of 25 provinces could visit Taiwan
B.mainland tourists could stay in Taiwan for 15 days
C.a string of relaxed rules were made
D.there were no impacts of H1N1 flu in Taiwan and mainland
69.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
A.there may be a goal for Mainland tourists visiting Taiwan in 2010
B.Chinese mainland tourists can stay in Taiwan for a maximum of 10 days
C.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had not influenced Taiwan's travel industry
D.H1N1 flu had not made the number of the 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drop
70.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Visitors to Taiwan will slow down
B.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hit the mark
C.More and more mainland tourists visit Taiwan
D.H1N1 and global economic influence Taiwan's travel industry
Part IV Writing (45 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While it is impossible to live completely free of stress,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stress as well as reduce its effect when it can’t be avoided.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dealing with stress.
Try physical activity
When you arc nervous, angry or upset, try releasing the pressure through exercises or physical activity.Running, walking, playing tennis, or working in your garden arc just some of the activities you might try.
Take care of yourself
You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eat well and get enough rest.If you easily get angry and cannot sleep well enough, or you're not eating properly, it will more likely that you will fall into stressful situation.If stress repeatedly keeps you from sleeping, you should consult a doctor.
Make time for yourself
Schedule time for both work and entertainment.Don't forget, play can be just as important to your overall well-being as work- You need a break from your daily routine to just relax and have fun.Go window-shopping or work on a hobby.Allowing yourself at least a half hour each day to do something you en Joy.
Make a list of the things you need to do
Stress can result from disorganization and a feeling that "there's so much to do, and not enough time".Trying to take care of everything at once can be too much for you and as a result, you may not achieving anything.Instea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you have to do, then do one thing at a time, checking off each task as it is completed.Set out to do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irst.
How do to deal with stress
71. Solution/Ways Action(s)
Being nervous, angry or upset Trying physical activity ·running·wakling·playing tennis·72.
·73. ·Not sleeping well enough·Eating74. Taking care of yourself ·cating well·75. ·consulting a doctor
Schoduling time for both work and entertainment not properly 76. you yourself ·77. ·working on a hobby·doing something you enjoy
78. and feeling that time is not enough Making a list of the things you need to do ·79. at a time·80. each task as it is completed·setting out to do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irst
Section B (10 marks)
Directions :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How we look and how we appear to others probably worry us more when we arc in our teens or early twenties than at any other time in our life.Few of us are content to accept ourselves as we are, and few are brave enough to ignore the trends of fashion.
Most fashion magazines or TV advertisements try to persuade us that we should dress in a certain way or behave in a certain manner.If we do, they tell us, we will be able to meet new people with confidence and deal with every situation confidently and without embarrassment.
Changing fashion, of course, docs not apply just to dress.A barber today docs not cut a boy's hair in the same way as he used to, and girls do not make up in the same way as their mothers and grandmothers did.The advertisers show us the latest fashionable styles and we arc constantly under pressure to follow the fashion in case our friends think we arc odd or dull.
What causes fashions to change Sometimes convenience or practical necessity or just the fancy of an influential person can establish a fashion.Take hats for example- In cold climates, early buildings were cold inside, so people wore hats indoors as well as outside.In recent times, he late President Kennedy caused a depression in the American hat industry by not wearing hats: more American men followed his example.
There is also a cyclical pattern in fashion.In the 1920s in Europe and America, short skirts became fashionable.After World War H , they dropped to ankle length.Then they got shorter and shorter and the miniskirt was in fashion.After a few more years, skirts became longer again.
Today, society is much freer and easier than it used to be.It is no longer necessary to dress like everyone else.Within reason, you can dress as you tike or do your hair the way you like instead of the way you should because it is the fashion.The popularity of jeans and the "untidy" look seems to be a reaction against the increasingly expensive fashion of the top fashion houses.
81.What do the fashion magazines or TV advertisements claim to bring us (No more than 2 words)
82.Why does the writer take President Kennedy as an example (No more than 14 words)
83.What does the writer try to explain by talking about short skirts (No more than 8 words)
84.Why are jeans so popular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No more than 10 words)
SectionC(25 marks)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毕业前夕,你班决定给李老师送一份礼物,大家提出了各种建议,比如:
(1)送影集(album),里面有每个同学的照片;
(2)送磁带,录有每个同学对老师的祝福等等。
请以“A present for our teacher”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首先简述以上两条建议,然后写出你的个人建议,并说明理由。
1.短文必须以第一人称书写;
2.词数:不少于120词。
A present for our teacher
参考答案
·Accounting
·Informaton Systems and
E-business
·Finance
·Strategy
·Markegy
·Marke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With a record major sponsorship, SDSB is embarking
on (着手) a major expansion and is looking for highly
competent faculty members committed to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Both permanent and visiting
faculty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the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levels. Candidates with
a PhD from a reputed university and a track record of
academic excellence will be preferred.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te-of-the-art teaching and research facilities
·Connections with other center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abroad
·Opportunity to help shap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region
·High quality student intake
·An institute committed to merit and excellence
·Faculty recruited(征募) from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of the world
·Culture of openness
·Competitive remuneration (报酬) package
·Excellence on-campus housing facilities for faculty members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地 理 试 题
(考试范围:地球地图、中国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
2.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封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右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3—4题。
3.若此时④地为10时,阶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
A.50°E B.30°W
C.150°E D.130°W
4.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A.缩小了1/4 B.缩小了3/4 C.缩小了l/9 D.缩小了8/9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昼,据此回答5~6题。
5.C点此时地方时最晚为
A. 18:40 B.22:20 C.9:00 D.8:40
6.当天北极圈昼长
A.24小时 B.最长达22小时40分
C.最短10小时40分 D.最长达23小时20分
右图AB位于晨昏线上,A地地方时为5:30,AB两地的经
度差为15°,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A、B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地位于昏线上
B.A、B两地同时看到日落
C.B地与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从南北半球考虑)
D.A地与B地纬度值大小不同
8.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晨昏线再次经过AB两地时,A地的地方时再次为5:30,则A地的纬度约为
A.80°N B 30°N C.20°N D.0°
下图为菜日某条经线上地方时9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N和S分别表示北极点和南极点,P、Q、O、R为经线上的点,P、R两点的纬度数相同,O为该经线上的中点,读图,完成9~10题。
9.该日
A.NQ段可能全天为夜 B.QO段一定昼长夜短
C.RO段一定昼短夜长 D.RS段可能全天为昼
10.若P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P点的纬度为X,则R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X B. 90°+X C.180°—2X D.180°—X—23°26′
图1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2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B.北京日出越来越晚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由慢变快
12.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2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
句数不胜数,右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
为“蛇曲”。据此回答13—14题。
13.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
1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右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
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
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
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
16~17题。
16.该地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17.图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大理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右图为某区域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18—19题。
18.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约为
A.1300~2000米
B.1000—1300来
C.500~1000米
D.200~500来
19.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出现逆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地在10米、l 000米、2 000米不同的高度,一天中气温交化
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20—21题。
20.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该
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B)
A.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l 000米以下
B.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
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
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
D.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
21.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
B.冷锋控制
C.暖低压控制
D.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
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Ⅲ
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圈,回答22~23题。
2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3.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6℃ B.8℃ C 9℃ D.10℃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1,图中点的大小表示变化大小],回答24—25题。
24.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B.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25.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则导致其日照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6分)
(2)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6分)
27.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和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类型为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2)图中陡崖高度为 ,山顶与城市的高差为 (4分)
(3)此时城市所在地风向为 ,如图中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120 km/天,则在此之
后14—16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是 (4分)
28.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4分)
(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4分)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