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数学理缺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数学理缺答案)

资源简介

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的生活。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身份的焦虑是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焦虑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贵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相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因此,唯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是如此重要。本质而言,人类对自身价值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都被影响着,又同时影响着别人。于是,我们终身都在为这种关注而努力,在某一个领域内付出精力和时间。我们执著于成功,渴望财富,期待重视,我们从小被教育也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做一个群体中的NO.1。
在这个时代,生存本身的压力不复存在,于是,我们开始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相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由此而产生了。
焦虑的核心来源于嫉妒,而嫉妒本身是奇妙的。我们不会嫉妒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一个普通的士兵对他的将军不如对班长那样嫉妒,一个卓越的作家遭不到一般平庸的小文人多大嫉妒。我们也很难试图用比尔·盖茨的成功来羞辱自己,我们只会和那些“同一级别”的人进行比较。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焦虑,大部分人在焦虑财富的成功地位,富豪们在焦虑政治认同,而官员们在焦虑59岁之后的一无所有。
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状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唯焦虑者方能成功。但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关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选自《读者》2010年第7期)
1.下列关于“身份焦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份焦虑”的实质是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
B.“身份焦虑”是一种担忧,其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的生活。
C.“身份焦虑”者担忧自己处于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
D.“身份焦虑”大都表现在生活在困境中的小人物身上,顺境中的人们一般则不会出现。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身份决定人情冷暖,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和地位。
B.人以个体存在,都应该有相应的身份和生存权利。
C.人们总是粗鲁地对待“小人物”,是因为他们长期存在“身份焦虑”症。
D.人们都在焦虑着,但是焦虑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在焦虑财富的成功地位,富豪们在焦虑政治认同,而官员们在焦虑59岁之后的一无所有。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与想象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当人们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自己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
B.如果我们不能停止忧虑,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
C.只要人们不再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快乐、成功就会纷至沓来。
D.过度的身份焦虑,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二千石。
仲德少沈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叡相及。渡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辽追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元德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情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欲迁都洛阳,众议咸以为宜。仲德曰:“今暴师经载,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帝深纳之。
元嘉中,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弃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三军咸喜,而仲德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诸军进屯灵昌,魏军于委粟津渡河,虎牢、洛阳并不守。彦之闻二城并没,欲焚舟步走。仲德曰:“今贼去我犹自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便舍舟,士卒必散。”乃回军沿济南历城步上,焚舟弃甲,还至彭城。仲德坐免官。寻与檀道济救滑台,粮尽乃归。自是复失河南。
九年,又为徐州刺史。仲德三临徐州,威德着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进号镇北大将军。卒,谥曰桓侯。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祠之。
(节选自《南史·卷二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仲德被重创走     被:遭受
B.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乘:趁着
C.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 诛:斥责
D.以在河北所遇也 遇:遇到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仲德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
①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②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③学通阴阳,精解声律
④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⑤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⑥若便舍舟,士卒必散
A.②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仲德年轻时就很慎重并且有谋略,侍奉母亲很是恭敬,学识上精通阴阳学,并深通声律。
B.仲德十七岁时与王叡发起义兵,同慕容垂协同作战,王懿身负重伤,被困泽中,幸得童子、白狼相助,才得以脱险。
C.仲德反对武帝迁都洛阳的想法,认为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思乡,所以应该以建邺为都城。
D.仲德随到彦之作战,当敌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的情况下却面带忧容,认为必中对方圈套。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情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8~9题。
浣溪沙①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③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纳兰性德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宋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8.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起去看
刘心武
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就叹气:“他这阵子不知道怎么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个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员裁判员生气。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的,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儿俩喝啤酒。母亲听爷儿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儿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个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了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快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当时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我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他还把我当成个附属品,可以随随便便地把我带来带去——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说‘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不懂得,第一,我不是上幼儿园的娃娃了;第二,我要有个性呀!”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去看球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就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儿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赛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和乐和。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和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那晚儿子开车去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让人带去。他说他又不是件东西,凭什么让人带来带去的?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赛场的设计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奔往比赛场地。
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坐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小说以“儿子”的成长为顺序,写出了一个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成长历程,它揭示了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无法逾越叛逆期的这一必然规律。
B.这篇小说的线索是“父与子的矛盾”,这对矛盾贯穿小说的始终,正是这对矛盾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与儿子的性格特点越来越鲜明。
C.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母亲,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只是在小说情节的丰富性上,少了变化,少了陪衬人。
D. “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赛吧。’”“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这写出父亲的复杂心理,因为老迈坐轮椅,拖累儿子,怕伤了儿子的自尊。
E.小说开头是父亲带儿子看球赛,结尾是儿子到赛场照看父亲;儿子幼时叛逆,父亲老来也“叛逆”。这在形式上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别具匠心。
(2)结合原文概括分析儿子几个成长阶段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主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成长与叛逆”的角度来探究如何看待教育问题。(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今年夏季以来,南方广大地区五风十雨,尤其是6月13日以来发生的第14次降雨过程造成福建、江西、湖南等9省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累计受灾人口达1003万人。
B.首届武搏会的自由搏击比赛,中国5名参赛选手全部惨遭淘汰。五人出战,无一胜绩,不单是观众不解,就连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觉得不可理喻。
C.听闻文强被执行死刑,重庆群众弹冠相庆,自发来到重庆市委门前,打出条幅“文强死,百姓欢,重庆安”的横幅。
D.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第38天,因对世博会的一腔热情而声名鹊起的“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参观完浦西园区的信息通信馆后,颇为兴奋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场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可以这样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的。
B.为减少官兵伤亡,驻阿美军不断对一些可能隐藏着塔利班武装人员的房屋发动攻击,结果两枚火箭弹击中12名无辜平民丧生。
C.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作出决定,撤销鲲鹏航空有限公司将企业名称变更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的登记行为,恢复其原有企业名称。
D.高盛和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都曾指出,如果经济复苏势头继续恶化,联储可能增长货币刺激措施。
14.将下列语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知名房地产研究人士杨成晓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改一次性的卖地财政为税收的细水长流 ②从根本上增加投机性住房的投机成本 ③从而让楼市健康发展 ④还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把GDP当成倒卖土地的扭曲现状 ⑤不仅可以改变“政调”不稳定因素 ⑥以“税调”取代“政调”是国外房地产市场较为成熟的经验
A.①②③⑤④⑥ B.⑥⑤④①②③
C.⑥①②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⑥
15.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与示例句式相同,语意相关。(6分)
示例:是一簇菊花,就不应该羡慕春花的绚丽,而要尽情地展现自己傲霜的骄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不超过30个字)(5分)
根据2011年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中国85%的家庭无能力买房。对一些大中城市的普通居民来说,疯狂的高房价不仅剥夺了当代人的住房福利,而且还绑架了祖孙三代的幸福生活。一般中青年家庭买房,不仅要掏出自己全部的积蓄,而且还要指望双方的父母把好不容易积蓄下来的养老钱拿出来“支援”,“啃老”已成为普遍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埂边,一个年轻人遇到了一位正在栽种树苗的老农。
年轻人说:“有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
谁知老农的见解却是:“不对!不要以为现在像是风调雨顺,但这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
年轻人有些震惊。
老农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旱,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武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朝中大臣纷纷附合。仲德说:“现在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有归乡之心,所以应当以建邺为都城。”武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元嘉年间,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了,三军都非常高兴,而仲德面带忧色,说:“众人都不熟悉北方人情善于诡诈,必定会陷入敌人圈套。”各路军队进驻灵昌,魏军在委粟渡口渡河,虎牢、洛阳都失守了。彦之听说二城都陷落了,想烧掉船只逃跑。仲德说:“现在贼兵离我们还有千里之远,滑台还有强壮的军队。如果这时丢弃船只,士卒必会失散。”于是,回军从济南历城步行进发,然后焚掉船只扔了武器,回到彭城。仲德受到牵连被免官。不久和檀道济去营救滑台的守军,直到粮草用尽才回去。自此又丢掉了河南。
[解析] 作答时主要从成长过程的叛逆行为谈起,叛逆是由于教育者的行为方式不是很恰当引起的,由此提醒家长要采取合理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叛逆言行要注意引导,使之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以便其健康成长。论述时可结合文章中的故事或现实中的例子。
12.D [解析] A.“五风十雨”意为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B.“不可理喻”应改为“不可思议”。C.“弹冠相庆”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D.“声名鹊起”意为声望和名誉像喜鹊一样飞起,形容声名大振。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S={1,2,3},M={1,2},N={1,3},那么()∩()等于( )
A、 B、{1,3} C、{1} D、{2,3}
2.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3.曲线在点A(0,1)处的切线斜率为( )
A.1 B.2 C. D.
4.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A) (B) (C)1      (D)3
5. 已知函数f(x)=,若f(a)+f(1)=0,则实数a的值等于
A.-3 B.-1 C.1 D.3
6.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B.   C.   D.
7. 曲线在点(0,2)处的切线与直线和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 (C) (D)1
8.设函数和g(x)分别是R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A.+|g(x)|是偶函数 B.-|g(x)|是奇函数
C.|| +g(x)是偶函数 D.||- g(x)是奇函数函数
9. 已知函数,则其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10. 设,则该函数的递增区间是
A. B. C. D.
11.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只可能是( )
设偶函数对任意,都有,且当时,,则的值为(D)
A. B. C. D.
12. 已知是上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时,,则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6]上与轴的交点的个数为
(A)6 (B)7 (C)8 (D)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设函数若,则
14. 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15. 设偶函数对任意,都有,且当时,,则的值为
16.已知函数,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一切有,且当时,,求当时,的解析式。
18.已知在时有极大值6,在时有极小值,求的值;并求在区间[-3,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零点;
(3)若函数的最小值为-4,求a的值。
20.设为实数,函数
(1)求的极值
(2)当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曲线与轴仅有一个交点
21.如图,设点P从原点沿曲线y=x2向点A(2,4)移动,记直线OP、曲线y=x2及直线x=2所围成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若S1=S2,求点P的坐标.
22.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值;
(Ⅱ)若对所有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y
x
0
1
1
A.
y
x
0
1
-1
y
x
0
1
1
y
x
0
1
1
D.
B.
C.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姓名 班级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据报道,2012年春节期间,一种具有吉祥意义的年画,卖地红火。这些年画 (  )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3万亿元 B.2万亿元 C.2.5万亿元 D.4万亿元
据北京农贸市场2012年6月27日报价,本地产的普通圆形西瓜每斤售价0.8元,产于日本川的方形西瓜每斤售价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80元)。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的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4. 日本香川的方形西瓜售价是本地产的普通圆形西瓜售价的100倍,造成售价悬殊的根本原因是:( )
A.西瓜质量的优劣 B.运输成本的高低 C.供求关系的变动 D.劳动价值的差异
5. 下图(人民币元兑100美元,直接标价法)表明(  )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茅台酒涨价是2011年备受关注的一件事。去年9月份左右,一瓶53度飞天茅台售价为728元,经过几番涨价,如今已达1260元。茅台酒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
①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②茅台酒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2011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上升  ④茅台酒供给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下表为市民李先生家2011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
支出项目 食品 交通、通信 教育、医疗 其它消费 国债 股票 银行储蓄
费用(万元) 4 2 3 1 2 2 2
A.40% B.32% C.35% D.25%
8、面对大蒜、绿豆、生姜价格的上涨(   )
①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 ②国家必然会出台行政法规限制物价
  ③生产者可能会扩大其生产规模  ④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9、2011年我国生产彩电1.18亿台,其中,液晶电视产量占彩电比重达75.5%。面对彩电产量的逐年增加,彩电企业不得不竞相降价销售,彩电一度卖出白菜价。此时市场处于 (   )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物以稀为贵 D.供不应求的局面
10、新一季的开学在即,很多家长开始为孩子采购学习用品,学习用品市场近年来也开始迈入高档品行列,一个书包就动辄成百上千,但高档文具消费仍逐年曾上升趋势,但大部分家庭仍然购买中低档文具。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居民都有能力购买高档文具 ②家庭收入水平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
  ③价格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学生中的攀比心理严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11年 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415.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15372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部分的经济属于( )
A.集体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制经济
12、2011年,“皮革奶”“蓝矾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②诚信经营,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③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 ④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中的基础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3.章鱼保罗毛茸公仔、章鱼哥纸巾抽、世界杯章鱼哥T恤……随着章鱼保罗猜中南非世界杯比赛胜负而风靡全球,不少商家抓住章鱼这个卖点,推出了玩具、服装、抱枕、纸巾抽等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这体现了(  )
①消费决定生产对象  ②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
③生产决定消费  ④生产者要善于捕捉商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个体经济发展表
年份 从业人员 经济贡献率
1978 15万 0.3%
2010 5309万 9.8%
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
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 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下列的家庭理财方案中,既符合“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财理念”,又符合“平时投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广告语的方案是(  )
A.购买国债、住房、汽车和人身保险 B.借钱购买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财产保险
C.增加外币储蓄、黄金投资和社会保险 D.按比例投资储蓄、国债、股票和商业保险
2012年7月1日,国务院在上半年出齐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的“非公新36条”细则,民间资本进入卫生、金融、电力等领域20余项细则相继出台。据此回答16—17题:
16.国务院在上半年出齐鼓励和支持民资的“非公新36条”细则,是因为:( )
A. 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17. 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交通运输部、卫生部、铁道部6部委密集发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7个传统垄断性行业。这有利于:( )
A.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B.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有化
C.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 D.发挥政府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柯达,从巅峰到破产,仅仅10年。尽管好莱坞从19世纪末就开始用柯达胶片拍片,然而今天,好莱坞不得不眼看着柯达被影像数字化的时代浪潮卷走。据此回答18---19题:
18.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每年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柯达剧院”门楣上金色的大字在2012年6月11日这天换成了“杜比剧院”,使这一数字时代标志性的演变最终完成。材料中的柯达公司和杜比公司作为上市公司:( )
A.资本要划为等额股份 B.财务不向社会公布
C.股东大会是监督机构 D.股东承担无限责任
19.1975年,柯达工程师史蒂夫 萨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当时公司的管理层并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市场奇迹,而是这样反馈的:“嗯,这个东西非常好,但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是他们第一次与数码相机擦肩而过,后来又3次错过了数码相机上市的良机。与柯达公司的倒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比实验室高调从电影幕后走到台前,从听觉领域向3D视觉领域拓展。柯达公司和杜比公司的不同命运,给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有:( )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③.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④.适时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21.下列图象中X轴表示个别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商品的价值总量,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 )
2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3. 右边漫画《另辟蹊径》给我们的就业启示是 (  )。
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
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C.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D.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4.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措施的实施可以( )
A.能减少银行信贷规模 B.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
C.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D..有利于公民增加储蓄
25.下列属于规避风险的途径是( )
A.商业保险 B.购买股票 C.购买国债 D.储蓄存款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提升虽有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2012年3月5日,温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低于8%,这是八年来第一次。对此,温总理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7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7分)
27、.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小型微型企业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属于什么经济?国家对待这种经济的态度是什么?(8分)
(2)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何重要经济意义?(8分)
33.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 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 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由于车间温度过高,并且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半年后她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 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得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去做工人的。”
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为什么招不到工人?(10分)
问题探讨: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2)作为一名劳动者,你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10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33.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劳动者就业。第(1)问考查“用工荒”的原因。对三则情景材料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情景一强调企业用工结构和劳动者素质,情景二强调工资待遇和权益保障,情景三强调劳动者就业观念。“用工荒”带来的影响,可以立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消极方面主要是影响劳动者收入,影响就业,影响经济发展。积极方面主要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第(2)问立足劳动者这一主体,强调如何就业,可以从就业观念、劳动者素质方面来分析。
答案:(1)原因:①企业用人结构发生变化,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3分)②企业给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3分)③劳动者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平等的职业观等。(4分)
(2)①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和竞争就业观,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及其供求变化,寻找合适的岗位。(4分)②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避免一窝蜂挤独木桥导致人为的就业紧张。(2分)③劳动者还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创业。(2分)④劳动者要加强自身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分)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2.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比每个分运动加速度大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合运动时间相等
3、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4.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t,则它运动时间为
A. B. C.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6、在绕地球支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下列哪些仪器能正常使用
弹簧秤 B、天平 C、摆钟 D、水银气压计
7、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速度 B、周期 C、角速度 D、速率
8、如图,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
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正确的是
受重力、拉力、向心力 B、受重力、拉力
C、受重力 D、以上均不正确
9. 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
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可能有作用力
10.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外表面上的三个点.
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a、b的向心加速度比c的大
D.c的周期比a、b的大
1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B.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心说”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1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13、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14、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极地卫星,卫星飞过两极上空,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12h;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24h,由此可知,两颗卫星相比较
A.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距地面较近 B.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距地面较远
C.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运动速度较大 D.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运动速度较小
15、宇宙飞船要与同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空间站
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再减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再减速
C.只能从同空间站同一高度上加速 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
16、关于同步卫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它只能定点在赤道上方某一高度 B.它只有定点在赤道上方不同高度
C 完成环球通信任务,只需三颗通信卫星 D、它一定静止在赤道上空
17、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地面的高度为
A.(一1)R B.R C. R D.2R
18、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如图所示),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度大于轨道1上的速度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二、填空与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9、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物体水平方向通过距离的因素是 和 。
20、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飞机,运动半径为4000m,线速度为80m/s,则周期为 s,
角速度为 rad/s。
21、如图所示,用皮带传动的两轮M、N半径分别是R、2R,A为M边缘一点,B距N轮的圆心距离为R,则A、B两点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
22.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    ,某同学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
三.计算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 6分)平抛一个物体,当抛出1S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求(1)初速度,(2)落地速度。(g取10m/s2)
24.(10分)一辆质量m=2.0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 R=8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取g=10m/s2.求: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 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 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25、(1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升空。假设“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是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结合题干中所给的已知量,求:
(1)飞船绕地球飞行时的速度v;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离地面的高度h。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汪清六中高三物理8月月考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P
1
2
3
Q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班级: 姓名:
(★答案写到题后答题卡内★)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will dorotl de on the weeknd
A. Go out weekend B.Work on her paper. C.Make some plans.
2.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15 B. $30 C. $50
3.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moon
A.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Where dose the bank close on Satuerday
A.At 1: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hotel.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问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
6.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
A.She pre fers a room of her own.
B.She likes to work with other girls.
C. She lives near the city center.
7.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
A. It is a large sitting room. B. It has a good furniture. C. It has a big kitch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ere has Barbara been
A.Milan B.Florence C.Rome
9.What has Barbara got in her suitcase
A.Shoes B.Stones C.Books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题。
10.Who is making the telephone call
A.Thomas Brothes. B.Mike Lando. C.Jack Coooper
11.What relation is the woman to Mr.Cooper
A.His wife. B.His boss. C.His secretary.
12.What is the message about
A. A meeting B. A visit to France C. The date for a tri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Who could the man speaker most probably be
A. A person who saw the accident.
B. The driver of the lorry.
C. A police office.
14.what was Mrs.Franks doing when the accident took place
A. walking along Churchill Avenue.
B. getting ready to cross the road.
C. standing outside a bank.
15. 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at about 8:00 am
B. at about 9:00am
C. at about 10:00am
16.How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a lorry hit a car
B. a car ran into a lorry
C. a bank clerk rushed into the street .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A. 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 .
B. The courses for the term.
C. The plan for the day.
18. Where can the visitors learn about the subjects for new students
A. In the school hall. B. In the science labs. C. In the classrooms.
19. What can students do in the practical areas
A. Take science courses
B. Enjoy excellent meals
C. Attend work shops.
20. When are the visitors excepted to ask questions
A .During the lunch hour .
B. After the welcome speech .
C. Before the tour of the labs.
二、单项选择(15分)
21.Sorry, I'm late. I ____have turned off the alarm clock and gone back to sleep again.
A.might B.should C.can D.Will
22. My sister has some trouble ______spelling some of the words in American English, while I have some difficulty ________ my pronunciation.
A.with; with B.in; with C.with; in D.in; in
23. Someone is ringing the doorbell.Go and see ________
A.who is he B.who he is C.who is it D.who it is
24.It wasn’t until nearly a month later ________ I received the manager’s reply.
A.since B.when C.as D.that
25. -Do you know our town at all
-N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__ here.
A.was B.am coming C.came D.have come
26. Try to ______ the children down. They’re too excited.
A. put   B. calm   C. pull   D. push
27. If Jack doesn’t come home as usual, his parents will feel ______ about him.
A. concerned B. interested C. tired  D. used
28.Let Harry play with your toys as well, Clare, you must learn to ________.
A.support B.care C.spare D.Share
29.You’d better_ your scores and see if you have passed the exam.
A. add up B. add up to C. add to D. added up
30._____ get a better score, she has been studying hard all day.
A. So as to   B. In order to C. So that  D. In order that
31. —I’ll do the washing-up. Jack, would you please do the floors
—_______.
A. Yes, please B. No, I don’t C. Yes, sure D. No, not at all
32.Sam always pronounces my name wrong. Do you think he does it ______
A. on purpose B. at present C. at an end D. right away
33. While listening carefully, the students______ what their teacher said.
A. set down B. turned down C. got down D. calmed down
34.—How did your father    smoking
—The doctor told him to do so,and he took the advice.
A.give in B.bring in C.give up D.bring up
35.Lily got up at 6 o’clock    ,but she realized it was Sunday as soon as she prepared her school bag.
A.as possible B.as usual C.at present D.at last
三、 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Andy was born with a developmental(发展的disorder. The two sides of his brain were not 36 normally together. The right side of his 37 could not communicate with the left. At the age of three, it was 38 for him to walk, speak, and play. He could only echo (重复) back a few words, and walked 39 while someone held each of his hands.
Then came the 40. He attended an all-day center where he 41 every unimaginable treatment. He struggled, sometimes in 42 , to get stronger. Andy hated it when his parents would 43 him there in the mornings. However, they 44—against all odds(逆境)—that he would grow up to live a 45 healthy life.They believed it for themselves, and for Andy.
It 46 .Today Andy is a successful 13-year-old high school student and has won the gold medal for his math competition.His 47 has been nothing short of a wonder.He receives special help with a few things,but 48 his friends in all the activities he loves.Andy overcame a lot of 49 to move from adversity (逆境) to victory.
Ask yourself: “What are the seeds of 50 hidden in my struggles today If I get up when I 51 , what will that make possible tomorrow ”
“Overnight success” is the 52 of years of tenacity (坚韧)and continued 53 .
Victory is possible for those who never give in to whatever bad 54 to them. They’ll find the path to their dream. 55 , they will accept adversities as universities that will foster (促进) strength, growth, and skills to attract the victory they seek.
36. A.touched B.used C. mixed D. joined
37. A.ear   B. body  C. foot   D. shoulder
38. A. difficult B.easy  C. interesting D. funny
39. A. fast  B.strangely C. strongly  D. slowly
40. A.power  B.attention C. struggles D. failures
41. A.watched  B.followed  C. received  D. enjoyed
42. A.tears B.smiles C.excitement D.disappointment
43. A.make  B.leave  C.forget  D.put
44. A.doubted  B.believed  C.guessed  D. imagined
45. A.lovely   B.rich   C.normal   D.colorful
46. A.paid off  B.set out C.ran out  D.went off
47. A.story   B.problem C. experience D progress
48. A. sees   B. visits  C. invites  D. joins
49.A.objects  B.Enemies C.habits   D.difficulties
50. A.flower   B.spirit   C.strength  D.pride
51. A.lose   B. fail   C.fall   D.stop
52.A mark   B.result   C. symbol  D. sign
53.A.learning  B. taking  C.offering   D. refusing
54.A.related  B. happened  C.appealed  D. referred
55.A.However  B. Otherwise C Besides  D. Rather
四、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What is your favorite English letter Many of you may say Q. Why Because so many of you chat with your friends on QQ. What do you like about QQ What do you talk about The CCTV reporter, Miss Wang, interviews three kids. Let’s listen to what they say.
When do you chat on QQ What do you talk about
Lin yuhan, Xi’an: On weekends. We talk about homework and chat with each other.
Tang Xuting, Shanghai: At weekends and when I don’t have much homework. We exchange test answers and chat.
Yang yuhang, Dalian: Our class goes online together at 4:00----6:00pm on weekends. We complain about homework, chat and talk about computer games.
What do you put on your QQ blog(博客)?
Lin: I put good articles I have found online on my blog. I also write articles myself. They are about funny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in my class.
Tang: I put picture on my blog. Not my own photos, but pictures from my favorite Japanese cartoons(动画片)like Tennis Prince Conan.
Yang: I put DV films on my blog. I shoot(拍摄)them during sports meetings and school parties. The most popular one is about a dancing teacher, he is so funny that everyone watches it.
How do you like QQ
Lin: It’s a good space for us to make a record of our lives of both good times and sad times.
Tang: My friends and I may not have time to chat at school. But we can do it on QQ. It’s very helpful to our friendships.
Yang: If you chat with friends on the telephone, your parents sometimes listen to your conversation. There’s no such problem with QQ. You can relax and talk freely.
56. What does Yang yuhang talk about on QQ on weekends
①homework ②chat ③test answers ④computer games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7. What does Lin Yuhan put on her QQ blog
A. Some pictures. B. Good articles. C.DV films D.Japanese cartoons
58. Which one is TURE 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A. Lin says QQ is very helpful to their friendships.
B. Yang says he can chat freely with many friends and relax on QQ.
C. Tang says QQ is a good space for them to make a record of their lives.
D. Tang says he chats on QQ on weekends though he has lots of homework.
(B)
A man once said how useless it was to put advertisements in the newspaper. “Last week,” he said, “my umbrella was stolen from a London church. As it was a present, I spent twice its worth in advertising, but didn’t get it back.”
“How did you write your advertisement ” asked one of the listeners, a merchant.
“Here it is,” said the man, taking out of his pocket a slip cut from a newspaper. The other man took it and read, “Lost from the City Church last Sunday evening, a black silk umbrella. The gentleman who finds it will receive ten shillings on leaving it at No. 10 Broad Street.”
“Now,” said the merchant, “I often advertise, and find that it pays me well. But the way in which an advertisement is expressed is of extreme importance. Let us try for your umbrella again, and if it fails, I'll buy you a new one.”
The merchant then took a slip of paper out of his pocket and wrote: “If the man who was seen to take an umbrella from the City Church last Sunday evening doesn’t wish to get into trouble, he will return the umbrella to No.10 Broad Street. He is well known.”
This appeared in the newspaper, and on the following morning, the man was astonished when he opened the front door. 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 and his own was among them. Many of them had notes fastened to them saying that they had been taken by mistake, and begging the loser not to say anything about the matter.
59. The result of the first advertisement was that ______________.
A. the man got his umbrella back
B. the man wasted some money advertising
C. nobody found the missing umbrella
D. the umbrella was found somewhere near the church
60. The merchant suggested that the man should _______________.
A. buy a new umbrella
B. go on looking for his umbrella[
C. write another and better advertisement
D. report the police
61. “If it fails, I’ll buy you a new one,” suggested that the merchant
_______________.
A. was quite sure of success
B. wanted to buy him a new umbrella
C. didn’t know what to do
D. was rich enough to buy one
62. The story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________.
A. a useless advertisement
B. how to make an effective advertisement
C. how the man lost and found his umbrella
D. what the merchant did for the umbrella owner
(C)
Paul couldn’t sleep last night. He woke up early and sat up, and then he lay down again. He felt terrible. “I must be sick,” he thought. “but I must study for that test.”
He got up and looked for his history notebook. He finally found it under a pile of clothes on a chair. He went over his history notes, but he couldn’t remember any of the facts in the notes. “What shall I do ” he thought. He felt terrible.
Just then Paul’s telephone rang. He put down his notebook and picked up the telephone.
“Good morning,” Jack’s voice said, “You must be wrong about that test.”
“What do you mean ” Paul asked weakly.
“We’re not going to have the test today.” Jack said. “I wrote down the date in my notebook. The test will be next Wednesday; it isn’t today. How do you feel this morning ”
“Fine,” said Paul. “Just fine!” Suddenly he really felt fine.
63. Paul felt uneasy because he
A. was seriously ill. B. was too tired.
C. was worried about the coming test. D. couldn’t find his history notebook.
64. It seemed that Paul __________
A. was good at history. B. liked to study history.
C. lost interest in history. D. was ready for the history test.
65. What made Paul feel fine at once
A. The telephone call. B. the coming test.
C. Jack’s notebook D. The fact that the test was not to be given that day.
66. “How do you feel this morning ” From this question we can see Jack________
A. knew Paul. B. knew Paul very well.
C. wanted to help Paul with his history. D. would lend Paul his notebook..
(D)
Mr. Grey was the manager of a small office in London. He lived in the country, and came up to work by train. He liked walking from the station to his office unless it was raining, because it gave him some exercise.
One morning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when a stranger stopped him and said to him, “You may not remember me, sir, but seven years ago I came to London without a penny in my pockets, I stopped you in this street and asked you to lend me some money, and you lent me 5, because you said you were willing to take a chance so as to give a man a start on the way to success.”
Mr Grey thought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said, “Yes, I remember you. Go on with your story!” “Well,” answered the stranger, “are you still willing to take a chance ”
67. How did Mr. Grey get to his office
A. He went up to work by train.
B. He walked to his office.
C. He went to his office on foot unless it rained.
D. He usually took a train to the station and then walked to his office if the weather was fine.
68. Mr Grey liked walking to his office because ________.
A. he couldn’t afford the buses B. he wanted to save money
C. he wanted to keep in good health D. he could do some exercises on the way
69. Mr. Grey had been willing to lend money to a stranger in order to_______
A. give him a start in life B. help him on the way to success
C. make him rich D. gain more money
70. One morning the stranger recognized Mr. Grey, and_______
A. wanted to return Mr. Grey the money
B. again asked Mr. Grey for money
C. would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D. told Mr. Grey that he had been successful since then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 71 Second, 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 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old your interest.
You will want to take notes during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while reading a textbook or doing research for a report. 72 Whenever or however you take notes, keep in mind that note-taking is a selective process. 73
The following methods may work best for you.
● 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and ideas in it.
● 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watch for words that can show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facts.
● Write your notes in your own words.
● 74
● Note any questions or ideas you may have about what was said or written.
As you take notes, you may want to use your own shorthand(速记). When you do, b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your symbols and that you use them all the time. 75
A. Use words, not complete sentences.
B. There are three practical note-taking methods.
C. You must write your notes on separate paper.
D. Otherwi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your notes later.
E. You will also want to develop your own method for taking notes.
F. That means you must first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your notes.
G. First, the simple act of writing something down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答案
五、短文改错(10分)
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假设以下短文为你同桌所写,请你对其进行修改。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Not all people like to work and everyone likes to play. All over the world men and woman, boys and girls enjoy sports. Since many years ago, many adults and children have call their friends together to spend hours, even days play games. One of reasons why people like to play is that sports help them to live happily. In other words, they help to keep people strong and health. If people are playing games, they move a lot of.That is why sports are good activities for their health.Having fun with their friends make them happy.Many people enjoy sports by watch others play.
六、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Chair of the Student Union)李华。你校将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speech contest),希望附近某大学的外籍教师Smith女士来做评委。请参照以下比赛通知给她写一封信。
英语演讲比赛主题:人与自然时间:6月15日下午2:00-5:00地点:501教室参赛选手:10名学生联系人:李华(电话44876655)欢迎大家光临
注意:词数100左右。
Dear Ms. Smith,
With best wishes,
Li Hua
高三英语八月月考答案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
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2、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4、秦朝中央官职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对大臣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B、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C、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地方赋税全部由中央掌控
6、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是( )
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 C、征发国家徭役 D、负责监督地方长官
7、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始于(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康熙帝 D、清雍正帝
8、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 )
A、秦朝的郡县制 B、西汉的州郡县制 C、唐朝的军镇制 D、元朝的行省制
9、汉武帝为削弱相权采取的最为重要的措施是( )
A、频繁任免宰相以防大权旁落 B、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C、废除秦朝的中央官制  D、开始探索三省体制
10、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两方”是指:( )
A、地主、平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11、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十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12、《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 )
A、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 B、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C、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 D、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
13、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对外扩张的需要  B、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C、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维系和稳固帝国的统治
14、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希腊人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15、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的标牌被改为“后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度 C.集权制度 D.礼乐制度
17、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8、《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特,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苦 恼"统治着曾采取的措施有 (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皇位继承制 ③科举制 ④刺史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明史纪事本末》卷14记载:“(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这说明
①明初仍曾存在过宰相制度 ②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是实心求贤
③当时的科举以“文词”取士 ④明初曾废除过科举制度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2、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主要表现在
A.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 B.成年男子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通过抽签组成五百人会议 D.保障低等公民积极参政
23、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下列不能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① 男性公民 ②女性公民 ③外邦公民 ④ 他国公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24、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25、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26、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内容的不同 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 D、制定依据的不同
27、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民族矛盾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适应帝国贸易发展的需要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28、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D.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29、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破了世袭特权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3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32、2009 年 1 月 20 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写在美国宪法上的誓词有
这样一句:“我必忠实履行合众国总统职务”。下列有关美国总统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③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后,组织制定了 1787 年美国宪法 ④总统原则上任期四年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 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4、马克矗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
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下列说法,最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 ②立法权的再度分割
③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 ④南方与北方的分权制衡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利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36、2011年3月25日,加拿大议会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意味着哈珀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将成为加拿大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以下法律文献中不能为这一事件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7.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 )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38.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他强调的是 ( )
A.民主原则 B. 司法独立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39.“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40.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l3条和l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上述规定的实质意义( )
①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②以法律条文规定了国家统一③防止国家出现严重的分裂④保证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旧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吕向)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玄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新唐书·文艺中》
材料三:蒋深,精熟二经,常教授于乡里。──薛用弱《集异记》
材料四:长安百姓常安民,以镌字为业。──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五:宋代增城人崔世明,试有司连黜,放弃科举,曰:“不为宰相,则为良医。”──光绪《广州府志》
材料六:宋代方惟深“乡贡第一,试礼部不第,即弃去,有田一廛,与其弟躬耕,闲则读书”。──光绪《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对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身份有什么限制?实际情况又如何?(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宋间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自身经济问题的。(4分)
42、读图
请回答:
(1)上面两图显示的明朝政府架构有什么不同 对政府架构作这一改变的皇帝是谁?(2分)
(2)图二能够说明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这反映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3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4、阅读下面的材料: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回答:(1)指出雅典民主政治中符合伯利克里演说的史实。(2分)
(2)雅典是否真正做到了“权力”由“全体人民掌握”和“每个人都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3分)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2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3)在学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当于
A.0°等温线 B.800mm 等降水量线
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悬殊大,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
①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 ②南方白天时间比北方长 ③北方比南方更接近冬季风源地
④由于山地对南下冬季风的削弱作用,使影响南方冬季风的势力没有北方强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5~16题。
3.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4.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全国气温的极端值开始出现
C.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国东西向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值
D.我国在山东同纬度的西部地区出现极端最高气温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5-7题。
5.某年的春季,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堵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6.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P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7.图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明显增加 B.夏汛明显 C.含沙量增大 D.结冰期长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8~9题。
8、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10~12题。
10.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11.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
12.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13.读下图,叙述正确的为 ( )
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B.图①为咸水湖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4~16题。
14.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5.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蒸发快 D.用水多
16.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下列对于江淮地区降水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A.3—4月为春旱 B.6—7月为梅雨
C.7—8月为伏旱
D.9—10月有少量台风雨
18、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人汛期,原因是
A、均受夏季风影响 B、均受高温影响
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19,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B.节约土地资源
C.方便铁路两边的车、人通过     D.减少污染、保护环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20~21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 粮食总产量
198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kg
1995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20.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21.提高森林覆盖率对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夏季气温升高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D.耕地面积扩大
2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率高是因为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23~25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2) 2200 8952 18245 3357 8 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 344
23.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4.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25.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26,在黄河各河段中,下列关于上游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最大 B.水流最平稳 C.输沙量最多 D.洪涝灾害最多
27,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读下面一封信,完成28题。
小华:你好!
离开家后,我坐上了当晚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车,现在的火车真快,路上没有经过其他省会城市,用了不到十个小时。下车时正赶上下雨,听说这里现在快进入雨季了。
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阿强
7日晚
28.信中的“油料作物”是指
A、花生 B、芝麻 C、油菜 D、大豆
29,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 、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 、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 、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30题。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30,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二、综合题:(共55分)
31. 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10分)
(1) 将图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格:
邻海:⑨_________ 支流名称:11_________ ?12_________;
(2) 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个灌溉农业区要预防的主要土壤生态问题是_______。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4)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A、B、C、D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 。
32.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致使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使下游的哈尔滨市遭遇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水污染危机。结合松花江水系图,回答相关问题。(8分)
(1)松花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描述松花江水系的水文特征。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33.对比表中有关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的有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 太湖平原
总人口(万人) 256 1196
农业人口(万人) 233 1062
耕地(万公顷) 113 90.5
粮食总产量(万吨) 769 7405
粮食耕地(万公顷) 180 630
人均粮食(千克) 688 529
粮食产量(千克/公顷) 2385 8445
农业人均耕地占有量(公顷/人) 0.33 0.09
稳产高产农田比重(%) 3 68
积温(℃) 2000~2500 5000
无霜期(日) 125 225
年降水量(mm) 450 1650
(1)两大商品粮基地中,水热条件较好的是 ,其气候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
(2)三江平原人均粮食产量比太湖平原高,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3)太湖平原耕地面积比三江平原小,但粮食总产量是三江平原的近10倍,为什么?
34.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8分)
(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3分)
35.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2分)
(2)近年来图示地区的河流冬春季节常常断流,其原因是什么?(2分)
(3)新首钢所在地曹妃甸与北京相比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其研发体系及总部留在北京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4)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试题答案:
(3)①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②增加经济收入。
35.(1)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海盐 (2分) (2)冬春季节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量大;过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对河流的补给减少(2分)(3)海运条件优越 科技发达,人才密集,信息通达度好(2分)(4)①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渤海,有利于对内对外联系和交流。②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区内港口众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③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④有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和经济基础雄厚。⑤有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高校、科研机构众多,教育科技力量雄厚。(4分)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五个写法:①;②;③{0,1,2};④;⑤
,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设S={1,2,3},M={1,2},N={1,3},那么()∩()等于( )
A、 B、{1,3} C、{1} D、{2,3}
3、若a,b是任意的实数,且a>b,则( )
A. B. C.lg(a-b)>0 D.
4、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5、 函数的图象必经过点( )
A、(0,1) B、(1,1) C、(2,0) D、(2,2)
6、已知函数是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的值是( )。
A.3 B. -3 C.-1 D. 1
7、设集合A=B=,从A到B的映射,
则在映射下B中的元素(1,1)对应的A中元素为( )。
A.(1,3) B.(1,1) C . D.
8、已知方程的解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9、已知的图像关于( )对称。
A.y轴 B. x轴 C. 原点 D.直线y=x
10、三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11、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
值范围是( )。
A . B. C . D .
12、 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只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y=的定义域是 。
14、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0,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积坐标系,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
15、 设,若,则_________
16、已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那么这个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A={x|a≤x≤a+3},B={x|x<-1或x>5}。
(1) 若A∩B=Φ,求a的取值范围; (2) 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且。
(1)求的值;
(2)判定的奇偶性;
(3)判断在上的单调性,并给予证明。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一切均
有,且当时,,求当时,
的解析式。
20、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零点;
(3)若函数的最小值为-4,求a的值。
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几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上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
(Ⅰ)设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
(Ⅱ)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2、设函数
(1)解不等式;
(2)求函数的最小值
数学答案
20.解,,
,
. ……………12分
21.解 (1),定义域 (-3,1)
(2),零点有俩个 x= x=
(3),a=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2、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那么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3、下列生物中不具备生物膜的是
①噬菌体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⑥艾滋病毒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③④⑤
4、下列各组细胞都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水的是
A.干种子细胞、根毛细胞 B.分生区细胞、叶肉细胞
C.叶肉细胞、根毛细胞 D.干种子细胞、分生区细胞
5、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6、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7、我国青藏高原农区小麦产量高,新疆、甘肃产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B. CO2浓度高
C.雨量充沛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8、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9、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A.细菌的质粒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动物的肝糖原和抗原
C.人的胰岛素和雄性激素 D.植物的纤维素和生长素
10、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
A. 脂肪、糖类、 三磷酸腺苷 B.三磷酸腺苷、脂肪、 糖类
C.糖类、脂肪、 三磷酸腺苷 D.糖类、三磷酸腺苷、 糖类
1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下列物质中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1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成ATP与分解ATP的酶相同 B.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D.酶在0 ℃左右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13、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推断此过程一定
A.是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酒精发酵 D.不是乳酸发酵
14、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摩尔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A.1A摩尔 B.2A摩尔 C.3A摩尔 D.4A摩尔
15、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CO2
16、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17、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源的是
A.三磷酸腺苷 B.酪氨酸酶 C.脂肪酸 D.核酸
18、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外界因素,下图是北方夏季一天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指出正确的图解是
19、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DNA复制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 D.氨基酸脱水缩合
20、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及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 D.上升、下降、下降
21、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22、在长颈鹿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参与的主要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2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 pH 由 10 降到 2 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变化是。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24、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组是
①性激素 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纤维素 ⑥胰高血糖素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25、为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
A.10%盐酸 B.蛋白酶 C.磷脂酶 D.水
二、非选择题(50分)
1、(5分)找出下列实验的材料、试剂、用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实验名称 材料、试剂、用具
(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A.黑藻
(2)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B.斐林试剂
(3)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碘液
(4)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载玻片
(5)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E.乙醇
(1)_______ (2)_______ (3) _______ (4) _______ (5) _______
2、(10分)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图中A点表示光合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C时,可采取___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用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______光最有效。
3、(14分)右图为光照下一个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问题:
(1)A、B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CO2从A到B内必须通过_________层膜,通过膜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黑暗中,其生理作用停止的细胞器是(填写字母)
______________。
(4)A、B都能产生ATP,A产生ATP需要通过细胞_________作用,B产生ATP需要通过_________作用。
4、(13分)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内填入图中标号, 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生在 内,
转录的产物通过 进入细胞质。
(2)若这是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
则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的部位
是[ ] ,完成此生理过
程需要光反应提供 和 。
(3)若这是根尖生长点细胞,
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则[ ]
和[ ]会消失,不存在的细胞器
有 和液泡。
(4)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
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
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 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 ,后者提供 。
5、(8分)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该器官的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 。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汪清县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CO、Cl- B.Mg2+、Ba2+、Br-
C.Mg2+、Cl-、HCO D.Na+、NH、Cl-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l2 B.H2―→HCl
C.CaCl2―→CaCO3 D.Fe3+―→Fe2+
4.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BaCl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盐酸和氧化镁
C.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
D.氢气还原氧化铜
5.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Ag+、PO、Cl-
B.Fe3+、H+、I-、HCO
C.K+、Na+、NO、MnO
D.Al3+、Mg2+、SO、CO
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N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8.在100 mL的溶液中溶有5.85 g NaCl和9.5 g 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 mol·L-1 B.0.3 mol·L-1
C.2 mol·L-1 D.3 mol·L-1
9.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镁铝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都髙
B. 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都大
C. 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D. 青铜、硬铝、钢都是合金
10.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B.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C.生成浅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D.生成黑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11.在室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作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X2+是XO4-的还原产物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 Ba(OH)2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C. 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4H+====Al3++2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2H2O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别Na2CO3和NaHCO3粉末
B.只能用加试剂的方法区别(NH4)2SO4和Fe2(SO4)3溶液
C.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和CO离子
D.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14.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15. 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16.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
17.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 g·mol-1
C.71 D.71 g·mol-1
18. 使5.6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这4.48L气体的质量为
A.6.4g B.11g C.8.2g D.1.6g
19.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
20.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 .KSCN B.BaCl2 C. NaOH D. HCl
二.填空题(共50分)
1.(6分)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中MnO2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Cl2是________(同上)产物。
(3)当0.1 mol Mn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为________ mol。
2.(7分)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_______,D________。
(5)D中反应每生成1个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 .(10分)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
(1)确定A、B的化学式,A为 __________,B为 ___________。
(2)C和D可相互转化,描述C→D溶液的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E→F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除杂问题
(1)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 ,除杂试剂为 ,
离子方程式 ;
(2)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2 ,除杂试剂为 ,
离子方程式 ;
(3)Fe2O3中混有Al2O3,除杂试剂为 ,
离子方程式 。
5.(10分)已知化合物A、D、E、G焰色反应时,火焰均呈黄色,其中A可用作家庭
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以治疗胃酸过多。A~H各物质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反应⑤
6.(8分)立足教材实验是掌握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是理解化学科学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思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途径。
(1)实验1:取一块金属钠,在玻璃片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这个实验中还需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2)实验2: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把反应的现象和相应结论填入空格。“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 ;
“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3)实验3: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mL 盐酸和5mL NaOH溶液,在各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试写出铝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4: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可以看到 ;
(5)实验5: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是 ;
(6)实验6: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可以看到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发生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Cl2 2Fe2++Cl2=2Fe3++2Cl-
(5)实验5:水蒸气
(6)实验6:4Fe(OH)2+O2+2H2O=4Fe(OH)3
沉淀质量
NaOH溶液体积
0
(△)
A
B
C
D
D
F
G
E
H
B
E
E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