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科8份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科8份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2012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中期试题
政治
命题人:王莉 审核:刘琴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在全国不少地方同时启动。有的城市地方政府对于实行以旧换新的汽车和家电的经销商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不是商品,因为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 ②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 ③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 ④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3.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4.李某想购买一辆标价为15万元的汽车,在已有7万元存款的同时,李某又向银行贷款8万元。其中15万元是这辆车的________,李某支付给汽车销售商的7万元存款和还给银行的钱款其职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A.价值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价格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C.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格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意味着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等)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对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②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
③物价上涨就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④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现金支票 B.转账支票 C.信用卡 D.电子货币
8.曾有广告语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但是,到目前为止,消费者仍然离不开现金。这表明
A.在目前,信用卡与现金各有所长 B.信用卡是落后的消费方式
C.商品交换永远离不开现金 D.消费者观念落后
9.2011年6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4275;2012年6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3690。这一变动说明
①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③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④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不考虑其他因素,中美汇率的上述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①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②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更便宜
③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更有利  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更划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从下面漫画可知,大蒜、绿豆、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A.国家纸币购买力降低
B.人为投机炒作引起供求关系变化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
D.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12.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
2012年2月份国内汽车价格监测数
据显示,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上有一批新车
上市,未来一批新车又将集中上市,这引发市场价格波动,未来汽车价格将呈温和走低态势。汽车价格呈走低态势
①会出现购买者持币待购  ②会形成卖方市场 
③会形成买方市场  ④是消费者主导的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某国去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10元,该国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那么今年该国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210元 B.105元 C.140元 D.315
14.人没有付出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础。下列有关等价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的 ②是作为一种趋势长期存在于商品交换中的 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场合是等价交换,少数场合是不等价的 ④交换的平均场合是等价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如果虚线代表价值,实线代表价格,则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16.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
C.钻石、液化气、家用摄像机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17.2011年我国出现蔬菜价格不正常上涨,一些蔬菜的价格比肉的价格还要贵。据此,
对2012年相关蔬菜生产的预测,正确的是
A.无法预测,因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复杂多变
B.生产萎缩,因为高价格抑制了消费,生产会减少
C.生产扩大,因为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市场
D.生产扩大,因为价格上涨会使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
18.房价越涨人们越买,有同学认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的理论不成立了。对“价格上涨,需求减少”的说法是否成立,正确的回答是
A.不成立,因为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认识的
B.不成立,因为人们的收入大幅增加,涨价不影响需求
C.成立,因为一分钱一分货,质优价高是正常的现象
D.成立,因为相对未来更高的价格,早买意味着低价
19.右图是某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曲线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据此判断
A.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有所增加
B.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有所增加
C.该商品的生产规模有所缩小
D.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
20.2012年3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了1、2月份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2012年1、2月份中国汽车累计销量28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6%。可见,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21.做公务员的小王与在私企打工的小吴工资水平相当,但小王的消费水平比小吴高出很多,小吴把大部分工资存起来,以备将来失业、养老之用。这反映出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小王比小吴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22.世博年无疑成为旅游大年。上海旅游局统计,2010年到沪游客数量超过1.8亿人次。一般而言,到上海旅游的消费属于
A.劳务消费 B.租赁消费 C.贷款消费 D.生存资料的消费
23.“五一”黄金周“瘦身”,人们出游的热情丝毫不减。出现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D.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24.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
①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③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合理 ④居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已占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楼市风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直线上扬,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但人们购房的热情却不减。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拉动房价不断上升的因素是
①水泥等建筑材料成本上升 ②房屋建设标准高、面积大、质量好
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的增加 ④人们“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这一现象反映出
A.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居世界前列 B.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
C.居民消费没有与国情相适应 D.攀比性消费成为我国的主流
27.国务院决定,2011年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也是我国政府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政府已经或正在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同时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援助。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物价上涨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房子装修可以自行设计,出外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城镇居民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①说明求异消费心理的个性化已成为消费的主导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③说明生产者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④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个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30.制定鼓励节能的税收政策,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开始对一次性木筷子等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被称为“绿色税收”。可见,“绿色税收”
①有利于提倡公民绿色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 ②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 ③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不利于人民的长远利益 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13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先是在电视机领域,继而在冰箱、空调、手机、电脑等领域,价格大战屡见硝烟,价格一降再降。为避免自相残杀,厂家、商家经常协商组织“价格联盟”,以公约的形式给商品定价,可“价格联盟”往往在市场竞争面前马上土崩瓦解。
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32. (13分)“黄金周”向来是众商家打折促销“黄金档期”。2011年十一黄金周,平板电视价格战异常激烈。索尼、飞利普、长虹、海信、创维40寸液晶彩电跌破万元,三星40寸液晶电视狂降4000元,推出了特价液晶电视,以5999元的低价与国产品牌拼杀于低端市场。液晶彩电价格不断下跌,销量也随之上升,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彩电厂商的整体利润却大幅度缩水。业内人士预计,价格大战其实也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淘汰之战。
请分析:面对残酷的价格大战,你认为彩电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13分)
33.(14分)经过3年的努力,小王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之需。商场购物时他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的查询,所以配置要求不宜过高;二是自己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王买了一台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回答:请你对小王的消费心理做出评价,并说明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2012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中期试题
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5 BAADA 6—10 ACADD 11—15 BDCBB
16—20 BDDBA 21—25 DABAB 26—30 CBBCC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31.(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彩电、冰箱、空调、电脑等商品的价值量下降;(7分)
(2)供求影响价格。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这些商品的供给增加,供过于求。因而,商品的价格下降是必然的。(6分)
32.(13分)彩电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第一,要自觉遵守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5分)第二,要注重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高的产品,做到物美价廉;(4分)第三,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扩大社会影响。(调整生产规模)(4分)
33.(14分)(1)从消费心理看,小王的消费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2分 )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小王充分考虑了质量、价格等因素,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2分)(2)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尽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3分)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轻精神消费的倾向。(3分)③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分)④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分)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检测题
数 学
命题:刘肃育 审核:文贵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
1.满足条件{1,2,3}M{1,2,3,4,5,6}的集合M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2.下列四组中的f(x),g(x),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f(x)=1,g(x)=x0 B.f(x)=x-1,g(x)=-1
C.f(x)=x2,g(x)=()4 D.f(x)=x3,g(x)=
3.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4. 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减的,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 设,用二分法求方程内近似解的过中 得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1,1.25) B.(1.25,1.5) C.(1.5,2) D.不能确定
6.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D )
A. B. C. D.
7.已知函数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 (m为常数),则f(-1)的值为(  )
A.-3 B.-1 C.1 D.3
8.如果0<a<1,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1-a)>(1-a) B.log1-a(1+a)>0
C.(1-a)3>(1+a)2 D.(1-a)1+a>1
9.下面四个结论: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y轴相交;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③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一定是=0(x∈R),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10.函数y= | lg(x-1)| 的图象是 ( )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6分。)
11. 当x[-1,1]时,函数f(x)=3x-2的值域为
12.函数y=的定义域为 .
13.已知函数f(x)=则的值为_____.
14.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44分)
15.(1)
(2)求值
16. 已知函数f(x)=x+2ax+2, x.
(1)当a=-1时,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若y=f(x)在区间 上是单调 函数,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loga(1+x),g(x)=loga(1-x),其中(a>0且a≠1),设h(x)=f(x)-g(x).
(1)求函数h(x)的定义域;
(2)判断h(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3)若f(3)=2,求使h(x)>0成立的x的集合.
18.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证明在上为减函数.
(3)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的范围.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点检测题
数 学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B D A A D C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
15. 原式====
解:原式====[2+(-1)]=.
16. 解析:(1)最大值37 最小值1
(2)
17. 解析:(1)由对数的意义,分别得1+x>0,1-x>0,即x>-1,x<1.
∴函数f(x)的定义域为(-1,+∞),函数g(x)的定义域为(-∞,1),
∴函数h(x)的定义域为(-1,1).
(2)∵对任意的x∈(-1,1),-x∈(-1,1),
h(-x)=f(-x)-g(-x)
=loga(1-x)-loga(1+x)
=g(x)-f(x)=-h(x),
∴h(x)是奇函数.
(3)由f(3)=2,得a=2.
此时h(x)=log2(1+x)-log2(1-x),
由h(x)>0即log2(1+x)-log2(1-x)>0,
∴log2(1+x)>log2(1-x).
由1+x>1-x>0,解得0故使h(x)>0成立的x的集合是{x|018、解:(1)
经检验符合题意.
(2)任取
则=
(3) ,不等式恒成立,
为奇函数, 为减函数,
即恒成立,而
C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检测题
物 理
命题:王植 审核:王谦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物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一般认为它起始于 的年代
A.老子 B.亚里士多德和庄子 C.伽利略和牛顿 D.霍金
2.在下列问题中,地球可被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B.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
C.计算天水和北京的时差 D.观察月食
3.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认为“青山”在“走”,是以 为参考系的。
A.小小竹排 B.江水 C.巍巍青山 D.岸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5圈。这一过程中,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2R、位移的大小为3πR
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第1s、2s、3s、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这4s内的平均速度为2 .5m/s B.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运动
C.第2s内平均速度是2m/s D.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以速度2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另一半,那么汽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7.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A.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的直线运动
C.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直线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8.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在增大时,加速度可以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与速度反向
C.物体的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
D.物体不可能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9.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率为4m/s,1s后速率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C.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2 D.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10.如图所示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正确的是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15s内做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
C.15—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4m/s2
D.质点15s时离出发点最远,20s时又回到出发点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11.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1)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得vC= m/s,vD= m/s。
(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 m/s2 ,纸带上A点的速度vA= m/s。


三.解答题(共4小题,请在答题卡上做答。请写出必要的公式、推演步骤和文字叙述。)
12.(6分)火车要通过桥梁、隧道的时候,要提前减速。一列以108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行驶了2min,加速度的大小是0.1m/s2,火车减速后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13.(10分)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右。求:
(1)0~6s内的平均加速度。
(2)0~6s内的平均速度。
14.(12分)在相距12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率是5km/h,乙的速率是3km/h,有一只小狗以6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立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立即跑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至甲乙相遇。问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是多少?位移的大小是多少?
15.(12分)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同时质点乙从点Q(0m,60m)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10s后在x轴上的P点相遇,求:(1)乙的加速度。
(2)相遇时乙的速度。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点检测参考答案
物 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B C AC D BD A BCD D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11.
(1)vC= 1 m/s,vD= 1.2 m/s。
(2)a= 2 m/s2 ,vA= 0.6 m/s。
三.解答题(共4小题,请在答题卡上做答。请写出必要的公式、推演步骤和文字叙述。)
12.18m/s
13.路程l=9km,位移x=7.5km
14.a=0.5m/s2,v=4m/s
15.a=2m/s2,v=20m/s,方向为y轴负方向偏x轴正方向530.
v/m·s
-1
t/s
5
0
10
15
20
10
20
0 5 10 15 20
V/(m/s)
V/(m/s)
0
V/(m/s)
t/(s)
Q 乙
O 甲 x/m
y/m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检测题
化 学
命题 胡筱岩 审核 师 华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炒菜锅的油被引燃后,灭火的最佳选择是
A.使用灭火器 B.撒上砂土 C.盖上锅盖 D.浇水
2.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锥形瓶;③圆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①②③④    B.④⑤ C.①③   D.④
3.下列四组溶液其中可用稀硫酸进行鉴别的一组是
A.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
B.NaCl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
C.KCl溶液、 Ba(NO3)2溶液、MgCl2溶液
D.NaCl溶液、K2CO3溶液、Na2CO3溶液
4.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 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右图是 10mL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 1mL,若 X=5,
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A. 4.3 mL B. 4.4 mL C. 5.7 mL D. 6.3 mL
6.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
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A. 可能有SO42- 或Ag+ B. 一定有SO42-
C. 一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2-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
A.25.2g B.25.8g C.24.2g D.24.8g
8.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A.石灰石 B.Ca(OH)2 C.CaCO3 D.CH4
10.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A. K2CO3——Ba(NO3)2——KOH——HNO3
B. Ba(NO3)2——KOH——HNO3——K2CO3
C. KOH——K2CO3——Ba(NO3)2——HNO3
D. Ba(NO3)2——KOH——K2CO3——HNO3
11.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2molCH4 B.4molH3PO4 C.3molNH3 D.5molH2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阿伏加德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mol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克 D.1mol 12C原子的质量为12g
13.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14.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15.关于4 ℃时在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 L-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解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分子数为0.5NA
B.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A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的分子数为1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1NA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 mol-1
C.1 g H2和1 g N2所含分子数相等
D.阿伏伽德罗常数个钠原子的质量是23g
18.0.5L 1 mol· L-1 FeCl3溶液与0.2L 1 mol· L-1K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5 : 2 B.15 : 2 C.3 : 1 D.1 : 3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9.(20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I II
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c.
⑵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
⑶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处。冷凝水由 (填f或g)口通入, 口流出。
⑷现需配制0.1 mol· L-1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 。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
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 g
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④配制0.1 mol· L-1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上述操作中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造成(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____ _。
20.(7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 沉淀A: 沉淀B: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
21.(9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0分)
22.配制250mL 1.0mol·L-1H2SO4溶液,需用98%的浓硫酸溶液(ρ=1.84g/cm3)体积为多少?取25 mL 1.0 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多少升H2?求硫酸锌的物质的量?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2012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A A D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D A B A D C
二、填空题(共36分)
19.(20分) ⑴蒸馏烧瓶 冷凝管 容量瓶 (每个1分)
⑵ c(2分)
⑶酒精灯 蒸馏烧瓶支管口 g f (每个1分)
⑷①未用玻璃棒引流(2分) 玻璃棒、胶头滴管 (每个1分)
②2.0(2分)
③BCAFED(2分)
④AC(3分)
20. (7分)⑴BaCl2 [或Ba(NO3)2] BaSO4 AgCl (每个1分)
⑵除去过量的Ba2+、Ag+ (2分)
⑶Na2CO3 (2分)
21.(9分)
(1)CuSO4、CaCO3、Na2CO3 (2)Na2SO4、MgCl2 (3)KNO3、NaCl、KCl
解析:根据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 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②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对于KNO3、NaCl、KCl,题目中没有进一步用实验检验,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三、计算题(共10分)
22.(10分)13.59mL(4分) 0.56L(3分) 0.025mol (3分)
x
y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检测题
英 语
命题:杨林梅 审核:赵良璧
第Ⅰ卷 选择题(共65分)
一、语音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 nation A. canal B. parcel C. flame D. gradual
2. cycle A. insurance B. recover C. pace D. official
3. dusk A. altitude B. usage C. ruin D. suffer
4. express A. exactly B. extreme C. example D. excise
5. series A. sincerely B. shelter C. concern D. eastern
二、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6. —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
— Oh, really ______
A. Congratulations! B. Have fun! C. Cheer up! D. Good luck!
7. — I heard that one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ied from overwork.
— Yes, ______ news came as ______ great shock.
A. the; / B. the; a C. /; a D. /; /
8. The next meeting is ______ to be held tomorrow afternoon.
A. determined B. organized C. scheduled D. expecting
9. The lady insisted that the young man ____ her wallet and that he ____ to the police station at once.
A. had stolen; be sent B. should steal; should be sent
C. had stolen; sent D. had stolen; must be sent
10. — Is supper ready, Mom
— Wait a moment, please! I ______ it.
A. just finish B. finished
C. am just finishing D. have just finished
11. Scientists won’t give up the experiment ______ they have failed ten times.
A. so that B. even if C. because of D. as if
12. Mr. White preferred ______at home with his children rather than ____ out for Christmas.
A. to stay; to go B. stay; go C. to stay; go D. stay; to go
13. It was last month ______ we bought this house and moved in.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what
14. I don’t like _____ you speak to her.
A. the way B. the way in that C. the way which D. the way of which
15. When the expression first appeared, people refused to use it but _____ they began to accept it.
A. usually B. gradually C. frequently D. quickly
16. — The professor has done some research on wild plants for 20 years.
— Oh! He must have ______ a lot of difficulties!
A. given in B. cared about C. joined in D. gone through
17. There is ______ thing as a free lunch.
A. no such B. not such C. no a D. no such a
18. Rio de Janeiro is the city ________ has got the chance to host the 2016 Olympic Games.
A. where B. who C. in which D. that
19. The leader of the factory told us that very little _______ was made of the waste material in the past.
A. cost B. value C. use D. matter
20. It was the third time that she ______ to this mountain village to see the children.
A. had come B. has come C. came D. would come
三、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It was at 6 a.m. that I arrived in the hospital kitchen. “Hi, I’m Janet.” I tried to sound cheerful, although I already knew that it was 21 to work with Rose.
Rose, a middle-aged woman, stopped what she was doing and 22 me over her glasses. I could tell from her expression that she wasn’t 23 to see a student worker.
“What do you want me to do Start the coffee ” Rose 24 and went away. I filled the pot with cold water and began making coffee when Rose suddenly 25 and took over, “That’s not the 26 to make coffee.” I was 27 as I just followed the steps our supervisor (视导员) showed us.
28 I did pleased her. All morning her eyes missed nothing and her words 29 me. Totally tired, I came home late that afternoon. Fighting back 30 , I thought of my situation alone in my room. Should I see if my supervisor would change my 31 But I didn’t want to 32 . Then I had the answer — I needed to 33 her.
Working with Rose the next morning, I 34 her sharp words and did things in her way as much as possible. Things began to change over the next few days. She became 35 to me. As I worked with this woman, I listened to her — something no one else had done.
I never see Rose again after that summer, but I still remember her. That summer I learned a lesson that love is the best way to turn an enemy into a friend.
21. A. useful B. interesting C. strange D. difficult
22. A. smiled at B. shouted at C. looked at D. cared about
23. A. sad B. pleased C. nervous D. interested
24. A. nodded B. bent C. spoke D. stood
25. A. agreed B. decided C. appeared D. calmed
26. A. time B. way C. place D. student
27. A. serious B. excited C. bored D. shocked
28. A. No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Everything
29. A. attracted B. hurt C. moved D. taught
30. A. fear B. worry C. pride D. tears
31. A. mind B. project C. work D. tool
32. A. get down B. give in C. go away D. come up
33. A. notice B. trust C. show D. love
34. A. enjoyed B. judged C. ignored D. considered
35. A. helpful B. friendly C. angry D. grateful
四.阅读理解 (30分)
A
Long long ago, a God called Ratu lived in the sky. Ratu liked to play games and make people angry. The game he liked best was to fly down into the sea and frighten all the fishes. The fishes became very tired of his game. They asked Hemi, the God of the sea, to help them.
So Hemi tried to catch Ratu the next time he flew into the sea, but he was too slow. Ratu laughed at Hemi as he flew past him. This made Hemi angry and he had an idea. He asked the fishes to bring him a lot of seaweed. Hemi tied it all together and made a large net from it. Soon Ratu flew down and Hemi threw the net over him. Ratu fought and fought but could not get free. He was caught.
Ratu promised never to frighten fishes again if Hemi would set him free. But Hemi did not believe him. Instead, he changed Ratu into a mountain in the sea. Ratu was so angry that when he opened his mouth to shout at Hemi, fire and smoke broke out. And that is why the Island of Ratu is a volcano (火山).
36. This story is a ________.
A. joke B. humor C. true story D. fairy tale
37. The key meaning of this story is ________.
A. how volcanoes are born
B. how Ratu was beaten
C. why some gods are good and some are bad
D. why the Island of Ratu is a volcano
38. Ratu liked to fly down into the sea because ________.
A. he liked to make fun of the fishes
B. the fishes welcomed him
C. the fishes were friendly to him
D. he had too much fire in his mouth.
39 .Why did Hemi not believe Ratu’s promise
A. Because Ratu was a funny god.
B. Because Hemi was an honest god.
C. Because Hemi was not believable.
D. Because Ratu was not believable.
40. The main point of the story seems to be that ________.
A. the person who makes trouble will be punished
B. some volcanoes in the sea are gods
C. seaweed is a good material for making nets
D. one who makes promises is not to be always believed
B
Welcome aboard the Luxury Cruise bus to Dallas, Rouge, and Atlanta. We plan to arrive in Dallas at 1:45 this afternoon. There will be a fifteen-minute rest stop at that time. We will give a thirty-minute dinner stop in Rouge at 6:15 for those of you who are continuing on to Atlanta. We should arrive in Atlanta at 1:15 tomorrow morning. Please remember the number of your bus for re-boarding. That number is 3224.
This bus is air-conditioned for your comfort. Please remember that smoking of cigarettes is permitted only in the last six rows, and the smoking of any other material is not allowed, as is the drinking of wine.
41. The passengers will have a fifteen-minute rest stop at the city of ________.
A. Atlanta B. Rouge C. Baton D. Dallas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permitted in the last six rows
A. Smoking of cigarettes. B. Smoking of any material.
C. Having a thirty-minute dinner. D. Drinking of wine.
43. The number 3224 should be remembered for ________.
A. telephoning B. writing a letter
C. returning to the bus after a rest stop D. finding the hotel
44. The bus must be comfortable because ________.
A. there will be a rest stop between the cities
B. smoking of cigarettes is permitted
C. the air-temperature in the bus can be controlled
D. the passages will have a free dinner
45.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passengers to go to Atlanta from the city of Rouge
A. 5 hours B. 6 hours and a half C. 17 hours D. 18 hours
C
Some time ago I discovered that one of my chairs had a broken leg. I didn’t think there would be any difficulty in getting it mended, as there are a whole lot of antique(古董) shops near my home. So I left home one morning carrying the chair with me. I went into the first shop expecting a friendly reception (接待). I was quite wrong. The man wouldn’t even look at my chair.
The second shop, though slightly more polite, was just the same, and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so I decided that my approach must be wrong.
I entered the fifth shop with a plan in my mind. I placed the chair on the floor and said to the shopkeeper, "Would you like to buy a chair " He looked it over carefully and said, "Yes, not a bad chair. How much do you want for it, sir " "Twenty pounds," I said. "OK," he said, "I’ll give you twenty pounds." "It’s got a slightly broken leg," I said. "Yes, I saw that, it’s nothing."
Everything was going according to plan and I was getting excited. "What will you do with it " I asked. "Oh, it will be easy to sell once the repair is done." "I’ll buy it," I said. "What do you mean You’ve just sold it to me," he said. "Yes, I know but I’ve changed my mind. I am sorry. I’ll give you twenty-seven pounds for it." "You must be crazy," he said. Then, suddenly the penny dropped. "I know what you want. You want me to repair your chair." "You’re right," I said. "And 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if I had walked in and said, “ Would you mend this chair for me ”. “I wouldn’t have agreed to do it," he said. "We don’t do repairs, not enough money in it and too much trouble. But I’ll mend this for you, shall we say for a fiver " He was a very nice man and was greatly amused (感到有趣) by the whole thing.
46.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in the first shop the writer _____.
A. was rather impolite B. was warmly received
C. asked the shopkeeper to buy his chair D. asked the shopkeeper to repair his chair
47. The underlined word "approach"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
A. plan for dealing with things B. decision to sell things
C. idea of repairing things D. way of doing things
48. The expression "the penny dropp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the shopkeeper _____.
A. changed his mind B. accepted the offer
C. saw the writer’s purpose D. decided to help the writer
49. How much did the writer pay
A. £5. B. £7. C. £20. D. £27.
50. From the text, we can learn that the writer was _____.
A. honest B. careful C. smart D. funny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五.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写出下列单词。(10分)
1. His mother tongue is German, but he speaks Italian like a (本国人).
2. It is ____________(无用) to argue with him, he is too stubborn.
3. All these goods will be ___________(运输) abroad by ship.
4. I am _____________(有决心) to finish the work ahead of time.
5. Without _________ (电),modern life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6. Don’t always stay indoors. You’d better go _________(户外) for fun.
7. He was one of the__________(裁判员)at the boxing match.
8. 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but I _________(认出) him at once.
9. We were excited to see the rapids where the water seemed to ________(沸腾).
10. You can depend on him, for he is a _________(可靠) man.
六.课文填空(10分)
Ever since middle school, my sister and I have dreamed about (1) _______ a great bike trip. Two years ago she bought an expensive bike and then she (2)________ me to buy one. Last year, she visited our cousins. She soon got them (3)_______ in cycling too. After (4) _________ from college, we finally got the chanc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helped. The army (5)__________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6)________ and to (7)______ the dead. 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most of the 10000 miners were (8)___________ from the coal mine. Workers built (9)________ for survivors (10)________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七.书面表达(15分)
请根据下列提示和要求,以第一人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口吻写一篇英语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题目为:A Fire Nearby
词数:100字左右。
1.昨晚你家附近发生了一场火灾。半夜你被吵醒,你看到人们在救火。
2.这场火灾持续了至少半小时。
3.据说没人死亡,一个小孩被烧伤了。
4.据说大火是由过路人乱扔烟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所致。
参考词汇:烟头 cigarette end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度2012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1----5 CBDBA 6—10 BBCAC 11—15 BCBAB 16—20 DADCA
21—25 DCBAC 26—30 BDABD 31—35 CBDCB
36—40 DDADA 41---45 DACCB 46—50 DDCAC
五.单词拼写
1. native 2. useless 3. transported 4. determined 5. electricity
6. outdoors 7. judges 8. recognized 9. boil 10. reliable
六.课文填空
1. taking 2. persuaded 3. interested 4. graduating 5. organized
6. trapped 7. bury 8. rescued 9. shelters 10. whose
七.书面表达
A possible version
Last night, a fire happened nearby. I was sleeping when I was woken up by some loud noise. A big house nearby was on fire. Many people were struggling to put out the fire using buckets of water, but the fire spread so quickly that the firemen had to be called in. It took at least half an hour for the firemen to put out the big fire. Luckily, nobody died in the fire, but one child was injured. It was said that the fire was caused by a cigarette end. Such disaster could have been prevented if people had been more careful.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检测题
地理
命题人:何伟 校正:邸健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月球
3.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 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4.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5.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2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6.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7—9题。
7.“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A.24日2l时05分 B.24日5时05分
C.25日7时05分 D.25日2l时05分
8.图中示意的c行星是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9.图中示意的e行星
A.没有卫星 B.距太阳1.5亿千米
C.质量最小 D.体积最大
10.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11.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12. 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飞机逆风飞行 B 飞机顺风飞行
C 风从南侧吹来 D 风从北侧吹来
13. 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
A 右前方 B 左前方
C 右后方 D 左后方
14.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16.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18.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1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重合
C.永远不能重合    D.只有夏至、冬至这两天重合
20.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21.仰望晴朗的夜空,北极星周围各星体的运动状况是
A.静止不动
B.部分有位移
C.绕北极星做顺时针方向转动
D.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转动
22.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①恒星 ②行星 ③卫星 ④星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可以称为天体的是
A.北极星 B.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C.太阳系 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24.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出现在日冕层
C.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
D.活动周期为12年
25.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6.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34 N,116 E B.20 S,75 W
C. 67 S,20 E D.0 ,0
27.在28 N,,20 W沿经线向北发射炮弹,射程200km,该炮弹的落点是
A.低纬度,东半球 B.中纬度,东半球
C.低纬度,西半球 D.中纬度,西半球
28.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
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29.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春季 D.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下列日期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10月l日 D.1月1日
31.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赤道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
32.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B.悉尼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京的白天比广州长
D.地球正运行到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
3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4.从去年的春分时刻到今年的春分时刻地球公转的时间为
A.一个恒星年 B.356天6小时9分10秒
C.一个回归年 D.356天5小时48分46秒
3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
A.是每年的1月初 B.是每年的7月初
C.6月22日 D.12月22日
36.在太阳系中有一个由成千上万颗小行星组成,像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带,其位置处在________轨道和_______轨道之间
A.木星、土星 B天王星、海王星
C.水星、金星 D.火星、木星
37.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波传播速度慢于S波
B.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C.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明显变慢
D.P波只能通过固体,而S波则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38.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
A.电波测试 B.地震波研究
C.岩石分析方法 D.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
39.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划分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B.各层组成物质的不同
C.各层比重的不同
D.各层的厚度不一
40.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度数都在减少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读下图“西半球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是 ,6个月后白天最长的是_____。
  (3)此时的节气是
42.读“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请用箭头在图上A、B、C、D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C、B两地中, 地气压高, 地气温高。在A、B、C、D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中,CD地之间和 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是热力原因直接形成的,A地等压面向 (高空、低空)凸出,则A处的气压比同平面其他地方 (高、低)。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5: DABDB
6-10: ABADB
11-15:DADDA
16-20:BDDBB
21-25:DDACC
26-30:AABDD
31-35:DCCCA
36-40:DBBAC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1)画图略
(2)AB,C,C
(3)夏至
42.(1)画图略
(2)B,C,AB(或BA),低空,低
A
B
C
D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中期考试
历史
命题人:伏文辉 审核人:张聿军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
1.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 (  )
①分封制 ②等级制 ③君主专制 ④宗法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那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做了商末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3.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②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③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④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4.秦倾国家之力,以70余万人经历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秦始皇陵”。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了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 D.法家思想的影响
5. 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采取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 )
①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
③北宋三司分权④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6.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
①汉武帝“推恩令”②唐朝地方设节度使③北宋“杯酒释兵权”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8.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9. 某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研究性学习时,下列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
①古希腊地图 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 ④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措施,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1. 悉尼 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12. 雅典人认为:“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是遵守法律的。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人的基本政治理念有( )
①自由、宽恕  ②人民主权  ③法律至上  ④轮番而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 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所有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演说支配下的民众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4. 《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 )
A. 保护贵族利益 B.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C.可以随意解释,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是公平公正的
15.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体现在 ( )
①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简介灵活、实用有效
③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④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律公正 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17.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   )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18.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 )
A.给予自由民和努力以公民权 B.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19.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 )
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②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③雅典的奥运精神 ④ 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大国崛起》中对某一历史文献如此概括:“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该历史文献应是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1.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活动频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由此可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 ( )
A.虽然“临朝不理政”,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B.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C.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 D.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
22.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2004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这反映出 ( )
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
③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断增强 ④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余秋雨2001年在其文章《扼守秋天》中写道:“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英国曾经“做了”“ 跨了”什么? ( )
①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②1688年的“光荣革命”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④责任制内阁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25.200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对伊宣战演讲,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开始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依照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何来看待这一军事行动的实施? ( )
A.美国总统在派兵参战之前,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是海陆空三军的总司令,可以由其根据情况的需要自行决定
C.宣战权等交由国会控制,总统必须对国会负责
D.总统的权力在不断扩大,可以凌驾于国会之上
26.美国总统奥巴马到29日已经上任满100天,普遍认为奥巴马的“百日新政”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在外交上,奥巴马的民主党政府倡导“巧实力”政策,带领美国回归国际合作,开始显露出与上届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的明显不同。对美国两党政府的这种政策转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改变的不过是外交风格和表达方式、具体目标的不同
B.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仍然是奥巴马与布什同样坚持的重点
C.由于金融危机的打击,奥巴马政府开始放弃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D.奥巴马作为政治家能根据现实,不断调整所体现出的灵活性
27.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的说主要表现在 ( )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C.建立了国家政权,否定了封建制度 D.认为人民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8.1896年帮助麦金莱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竞选,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美国前国会议员奥尼尔在解释金钱与选举的关系时讲得更具体:“任何竞选都由四部分组成,候选人、政策立场、竞选班子和金钱,没有金钱,其他三项都可以忘掉。”这些都从根本上说明的问题是 ( )
A.民主政治是金钱政治 B.美国的两个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
29.拿破仑把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在回忆录中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在所有现实情景中,我除了通过专政的途径外不可能达到目标。我这样做了。”对法国历史上出现的这一现象认识不当的是 ( )
A.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B.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需要
C.一定程度上符合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D.启蒙运动的影响还没有深入人心
30.“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但当年君主派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共和制将要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31. 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 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33.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1875年宪法、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 ( )
A.以法律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的共同举措B.以立法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建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34.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间接民主的方式 B.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C.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有立法权
35.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自17世纪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终于制定了适合于自己国家特点的宪法,其具有的共同点在于 ( )
①确立了与原来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③都是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④开始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题18分,17题12分,共30分)
36.雅典以其民主政治闻名世界,罗马以其法律制度传至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
(1)雅典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9分)
(2)罗马法的本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的影响。(9分)
37. 中国明代和英国近代都产生了内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所处社会环境看,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内阁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4分)
(2)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对其自身的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CBA 6—10 CBDAC 11—15 CCDCA 16—20 CABAB
21—25 BCCCA 26—30 CBCDB 31—35 CBBBB
二、非选择题
36.(18分)
(1)人民民主、轮番而治(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雅典民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创举,它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以使人们可以平等的参与国家政治,但是雅典的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努力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7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罗马奴隶制度。(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维系和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7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37.(12分)
(1)社会性质不同:英国是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封建社会。(4分)
(2)英: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证,使英国崛起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明清: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近代科技的产生,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8分)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中检测题
语 文
命题人:卫华琳、杨洁 审核人:谢黎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16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漫溯(shuò) 冰屑(xiè) 氾 (fàn) 南 夜缒(zhuì)
B、瞋(chēn)目 荫(yīn) 蔽 菲 (fēi) 薄 租赁(lìn)
C、颓圮(pǐ) 美姬(jì) 交戟(jǐ) 寥(liáo)落
D、拜谒 (yè) 忤 (wǔ) 视 濡(rú)缕 创(chuāng)伤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火钵 鲰生 屠戳 卮酒 挥斥方遒
B、参乘 攒射 箕踞 踌躇 切齿拊心
C、目眦 彘肩 偏袒 焠火 变微之声
D、惆怅 笙萧 杯杓 玉玦 中流抵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学期开始,高中语文课本改头换面,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B、恐怖分子危害平民,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绝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C、如果中国足球真想改变形象,真想洗心革面,就必须直面“假球”“黑哨”等问题。
D、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够汲取西方艺术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形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B、我们一定能在大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D、为庆祝戛纳电影节60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略微
D、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时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录西周初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
B、《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前四史”之首。
C、《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是给《春秋》一书做注的,“传”是“转授”“阐述”之意
D、《战国策》是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以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于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第Ⅱ卷
12、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4分)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4分)
三、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3、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1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5、真的猛士,敢于 ,敢于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着。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篇》)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7、这首诗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主要可以从哪两个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18、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生命的暗示
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有时,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有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这样,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 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含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9、从全文看,生命隐含着哪些暗示?请分点概括。(2分)
20、研习第三段,根据自己对划线部分的理解,举出两例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迹。(4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这句话的理解。(4分)
22、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散文用抒情的笔调告诉我们,生命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并努力去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B、第一段中“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响起了悠长的钟声”,这里把生命的暗示形象化了,给人们以美感。
C、第4段说“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另一把生命长度的量尺。
D、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是能最早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让瞬间的生命在永恒中定格,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E、最后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与第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首尾呼应,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
23、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两节。(4分)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七、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的是一场魂牵梦萦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感谢生命的因缘让我们有了这奇妙的相遇,请你以"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②书写规范工整清晰.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4 A
B语序不当,当关联词语所在的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所以“不仅”应移到“我们的城市”前;C “房源条件”包括“房屋的地理位置,”两者并列不当; D偷换主语,可在“每人”前加“请他们”
5 D
6 C
7 C
8 D
(二)文言文
9 A(提示:驻扎)
10 D(提示:③不是。)
11 B(提示:项王部队陷入沼泽后才被汉军追上,一番厮杀后,逃到东城只剩百余骑,不是因为陷入沼泽死了很多人。)
12 略(见翻译)
(三)默写13-16 略
(四)17诗歌鉴赏()(1)深秋:高风、黄叶
18寄居他乡的羁旅;归乡
(五)
19、 (2分)提示:①珍惜生命。②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20、(4分))⑴答案示例: 文天祥被俘后,不屈从威逼利诱,宁死不降,从容就义。(每项2分,所补写的内容必须符合文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1、(4分)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以时间长短为标准,而以它对社会的贡献,以历史的肯定为标准。
22、A、D(4分)
译文:
项羽驻扎军队垒营壁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夜晚,汉军四面都唱著楚国地方的民歌,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都已经攻占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于是夜里起来,在军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叫虞,受到项王宠爱,经常跟在身边;有匹骏马叫骓,经常骑著它。于是项羽就悲伤地唱著歌,情绪愤激高昂,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安排?”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包围,往南冲了出去,纵马飞奔。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羽突围,命令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骑兵能跟上的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达到阴陵(秦县名),迷了方向,找不到道路,向一老农询问,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进了一片大沼泽中。因为这个缘故,汉军追赶上了项王。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达东城(秦县名),才剩下二十八个骑兵。汉军骑兵追击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至今八年了,亲历七十余次战斗,凡是所遇上的敌人,我都打败了;我所攻击的,也都降服从了,于是称霸,占据天下。可是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指挥战争的过错啊。今天本来必定会死,我愿意为诸君打一场决定最后胜败的仗,一定要战胜敌人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把他的骑兵分作四队,面向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分向四面的骑兵飞奔冲杀下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人仰马翻(披靡:本形容草木散乱偃倒的样子),于是斩杀汉军一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追击项王,项王瞪眼对他呵斥,赤泉侯本人和他的马一齐都受了惊,退避了好几里。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汉军)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他们。项王就冲击,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数十上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只损失了他的两名骑兵罢了,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都没有对手,曾经日行千里,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赠给你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籍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这时已背楚归汉)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著项羽,指示给王翳说:“这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就割脖子自杀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