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38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38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日本樱花很美
有人说:19世纪中期的日本生了一场病
也有人说:日本不但生了一场病,而且还病得不轻啊!
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一场改革去治好日本的疑难杂症!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
配药方——明治维新的措施
查病因——明治维新的背景
2
看疗效——明治维新的影响
3
目 录
重推广——明治维新的启示
4
学习目录
查病因——明治维新的背景
大化改新后,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后半期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取得对中央的控制。从此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
德川家康
1.德川幕府的统治
一.查病因——明治维新的背景
探究新知
社会等级森严
(幕藩体制)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 等级,士阶级是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
封建统治阶级

(诸侯)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幕府)
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对内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德川幕府
对外政策:
1633年,颁布“锁国令”,规定除持有幕府发放的证书的船只外一律不得出海。1635年,禁止一切日本船只出海。1633—1639年,德川幕府共发布过5次“锁国令”。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我国清朝相似
根本原因
西方入侵:1853-1854美国海军舰队入侵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率领舰队闯入日本港口,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取消锁国令。次年,幕府被迫与美国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向美国开放港口。外国势力侵入,使日本国家主权逐步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民族危机
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开港仅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了100万,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
——《大国崛起》
阅读史料
日本18世纪以来,日本农民起义次数不断增加,19世纪30年代起义次数平均每年达到279次,60年代前七年就已达到1194次。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震动全国。
阅读史料
18世纪中期日本的商业资本开始渗入农村的纺织业,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扩展到其他行业,1854年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工场约有300所。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发
社会危机
内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社会危机
幕府统治危机
民族危机
激化
导致
导致
加剧
2、领导阶层:
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1868年1月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结束了幕府通知,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签到东京。
中下级武士阶层;(倒幕派)
2、倒幕运动
1、背景:
内忧外患 
内忧: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外患: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
倒幕运动
1869年,幕府被彻底打败,明治政府迁都江户。德川幕府对日本长达26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武装倒幕的成功,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意义)。
(1)腐朽的封建统治(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的发展;
(2)民族危机(外部因素):1853~1854年,美国海军两次入侵日本港口,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黑船事件);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3)社会危机:开港通商使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4)统治阶级内部调整:1868年,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查病因——明治维新的背景
1852—1912
人物介绍
明治天皇 名睦仁
唉,幕府虽然推翻了,但它原来统治之下的藩国势力强大,经常不执行中央的政策,我该如何是好啊?
唉,西方国家日渐强大,我国与他们的差距日渐拉大,恐怕迟早会成为殖民地啊!我可不想成为国家的罪人,我该怎么办呀?
二.配药方——明治维新的措施
探究新知
时间:
改革者:
目的:
开始:
特点:
1868年;
明治天皇;
富国强兵;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改革诏书;
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制度(西化)
知识卡片:明治维新概况
东京
(首都)
京都
(旧都)














三府七十二县





府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富冈缫丝厂于1872年由明治政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
日 本
英国
美 国
德 国
(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材 料 兵营各级之上官及兵卒等应各尽其分,乐于为国事现身,此实乃帝国军队之本领,皇室之藩屏……失之于欧美之物,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
——东京《军队内务书》
武士道
(3)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明治时期的小学课堂
明治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1877年,东京大学成立
(4)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深入分析每项措施对应的具体影响
项目 措施内容 措施影响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合作探究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皇统治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培养近代化人才
增强了军事力量
三.看疗效——明治维新的影响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特点 学习西方,全面改造日本
积极性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卡片:明治维新的影响
四.重推广——明治维新的启示
纵观学习过的中国和世界历史:
古代中国:中国商鞅变法
中古欧洲:查理马特改革
近代社会: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感悟历史
从这些成功的改革中,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吸取哪些宝贵经验呢?
①善于借鉴学习、不断开拓创新;
②重视发展教育,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③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④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⑤改革、创新应符合国情;
⑥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四.重推广——明治维新的启示
侵略扩张
亚洲强国
经 济
殖产兴业
文 化
文明开化
政 治
废藩置县
军 事
现代武装
传统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知识小结
项目
名称
时间
主持者
学习国
作用
第一次
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第二次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明治天皇
欧美
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
知识延伸
俄国、日本、美国、中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②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③美国内战(1861——1865)
④中国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近代与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相同的改革:
戊戌变法(1898年)
知识延伸
比较项目 明 治 维 新(成功) 戊 戌 变 法(失败)
时代背景 国内 幕府极端孤立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国际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有机可乘。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 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力量薄弱。
改 革 措 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文化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堂;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