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微专题(一) -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练习(Word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微专题(一) -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练习(Word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重难突破微专题(一)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
一、解三角形(或三角函数)与数列问题的交汇
【典例1】在△ABC中,若,,依次成等差数列,则(  )
A.a,b,c依次成等差数列
B.,,依次成等比数列
C.a2,b2,c2依次成等差数列
D.a2,b2,c2依次成等比数列
【变式训练】设an=sin ,Sn=a1+a2+…+an,在S1,S2,…,S100中,正数的个数是(  )
A.25   B.50   C.75   D.100
二、三角函数与方程的交汇
【典例2】已知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当x≥时,f(x)=cos x,如果关于x的方程f(x)=a有解,记所有解的和为S,则S不可能为(  )
A.π B.π C.π D.3π
【变式训练】设函数f(x)=若函数g(x)=f(x)-m在[0,2π]内恰有4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1,2] C.(0,1] D.(1,2)
三、解三角形与不等式的交汇
【典例3】(2021·柳州联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1,b+2c cos A=0,则当角B取得最大值时,△ABC的周长为(  )
A.2+  B.2+  C.3  D.3+
【变式训练】(2021·合肥二模)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b=2,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四、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交汇
【典例4】(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三个向量m=(a,cos ),n=(b,cos ),p=(c,cos )共线,则△ABC的形状为(  )
A.等边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ABC的面积为,·=2,则△ABC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
A.π   B.   C.2π   D.
【变式训练】在△ABC中,=3,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3
五、解三角形与平面几何交汇
【典例5】(2021·拉萨二模)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DAB=,AD∶AB=2∶3,BD=,AB⊥BC.
(1)求sin ∠ABD的值;
(2)若∠BCD=,求CD的长.
【变式训练】(2021·大连二模)如图所示,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6,BC=3,CD=4,AD=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解三角形(或三角函数)与数列问题的交汇
【典例1】在△ABC中,若,,依次成等差数列,则(  )
A.a,b,c依次成等差数列
B.,,依次成等比数列
C.a2,b2,c2依次成等差数列
D.a2,b2,c2依次成等比数列
【思维通关】
关键点 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的应用
障碍点 应用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把三角形中的角关系转化为边关系
易错点 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容易出错
【解析】选C.由,,依次成等差数列可得+=,
即+=,

==,
所以sin2 B=2cos B sin A sin C.
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可得b2=2ac·,
即2b2=a2+c2,所以a2,b2,c2依次成等差数列.
解三角形与数列问题的交汇问题,要充分利用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及正、余弦定理解题;三角函数与数列问题的交汇问题,要结合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和周期性给予解答.
 
设an=sin ,Sn=a1+a2+…+an,在S1,S2,…,S100中,正数的个数是(  )
A.25   B.50   C.75   D.100
【解析】选D.当1≤n≤24时,an>0,当26≤n≤49时,an<0,但其绝对值要小于1≤n≤24时相应的值;当51≤n≤74时,an>0;当76≤n≤99时,an<0,但其绝对值要小于51≤n≤74时相应的值.故当1≤n≤100时,均有Sn>0.
二、三角函数与方程的交汇
【典例2】已知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当x≥时,f(x)=cos x,如果关于x的方程f(x)=a有解,记所有解的和为S,则S不可能为(  )
A.π B.π C.π D.3π
【思维通关】
关键点 正确画出函数y=f(x)在区间上的图象
障碍点 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方程f(x)=a有解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
易错点 画函数y=f(x)在区间上的图象出现错误
【解析】选A.依题意作出函数f(x)在区间上的简图,当直线y=a与函数y=f(x)的图象有交点时,方程f(x)=a有解,所以-1≤a≤0.
①当-<a≤0时,f(x)=a有2个解,此时S=.
②当a=-时,f(x)=a有3个解,此时S=+=.
③当-1<a<-时,f(x)=a有4个解,此时S=2×=3π.
④当a=-1时,f(x)=a有2个解,此时S=.
三角函数与方程的交汇问题,要充分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设函数f(x)=若函数g(x)=f(x)-m在[0,2π]内恰有4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1,2] C.(0,1] D.(1,2)
【解析】选A.画出函数f(x)在[0,2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
若函数g(x)=f(x)-m在[0,2π]内恰有4个不同的零点,即y=f(x)和y=m在[0,2π]内恰有4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图象,知0三、解三角形与不等式的交汇
【典例3】(2021·柳州联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1,b+2c cos A=0,则当角B取得最大值时,△ABC的周长为(  )
A.2+  B.2+  C.3  D.3+
【思维通关】
关键点 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的应用
障碍点 应用正弦定理把边关系化为角关系得tan A=-3tan C,再由tan B=-tan (A+C)转化为关于tan C的式子,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易错点 不会利用cos A=-<0判断tan C>0
【解析】选A.方法一:由题意可得,sin B+2sin C cos A=0,即sin (A+C)+
2sin C cos A=0,
得sin A cos C=-3sin C cos A,
即tan A=-3tan C.
又cos A=-<0,
所以A为钝角,于是tan C>0.
从而tan B=-tan (A+C)=-==,由基本不等式,得+3tan C≥2=2,当且仅当tan C=时等号成立,此时角B取得最大值,且tan B=tan C=,tan A=-,即b=c,A=120°,又bc=1,所以b=c=1,a=,故△ABC的周长为2+.
方法二:由已知b+2c cos A=0,得b+2c·=0,整理得2b2=a2-c2.由余弦定理,得cos B==≥=,当且仅当a=c时等号成立,此时角B取得最大值,将a=c代入2b2=a2-c2可得b=c.
又bc=1,所以b=c=1,a=,故△ABC的周长为2+.
 解三角形与不等式的交汇问题,要充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求解.
 
(2021·合肥二模)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b=2,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已知=,则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sin B cos A=(2sin C-sin A)cos B,
即sin (A+B)=2sin C cos B,
即sin C=2sin C cos B,
因为sin C≠0,所以cos B=,
又0(2)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2ac cos B,
即22=a2+c2-2ac cos ,
即4=a2+c2-ac≥2ac-ac,
当且仅当a=c时,等号成立,ac≤=4(2+),
所以△ABC的面积为S=ac sin B
≤×4(2+)×=2+.
所以△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
四、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交汇
【典例4】(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三个向量m=(a,cos ),n=(b,cos ),p=(c,cos )共线,则△ABC的形状为(  )
A.等边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选A.因为向量m=(a,cos ),
n=(b,cos )共线,所以a cos =b cos .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sin B cos .
所以2sin cos cos =2sin cos cos .
则sin =sin .
因为0<<,0<<,
所以=,即A=B.同理可得B=C.
所以△ABC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
(2)若△ABC的面积为,·=2,则△ABC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
A.π   B.   C.2π   D.
【解析】选B.设△ABC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由题意可得bc sin A=,bc cos A=2,所以tan A=.又A∈(0,π),所以A=.所以bc cos =2,即bc=4.
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 cos A=b2+c2-bc≥bc=4,即a≥2.
又由正弦定理得=2R(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所以2R sin A=a≥2,即R≥2,所以R2≥,所以三角形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涉及向量的模和夹角,其与三角形中的面积公式、余弦定理交汇,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其内在的联系,同时借助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这一媒介解题.
 
在△ABC中,=3,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3
【解析】选B.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因为=3,
所以bc cos A=a=3.
又cos A=≥1-=1-,
所以cos A≥,所以0所以△ABC的面积S=bc sin A=tan A≤×=,故△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五、解三角形与平面几何交汇
【典例5】(2021·拉萨二模)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DAB=,AD∶AB=2∶3,BD=,AB⊥BC.
(1)求sin ∠ABD的值;
(2)若∠BCD=,求CD的长.
【解析】(1)因为AD∶AB=2∶3,所以可设AD=2k,AB=3k.又BD=,∠DAB=.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2=(3k)2+(2k)2-2×3k×2k cos ,解得k=1,所以AD=2,AB=3,
sin ∠ABD===.
(2)因为AB⊥BC,所以cos ∠DBC=sin ∠ABD=,所以sin ∠DBC=,因为=,所以CD==.
求解与三角形相关的平面几何问题的策略
一般先将所给的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三角形的先后顺序,再根据各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得结果,同时注意相关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
 
(2021·大连二模)如图所示,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6,BC=3,CD=4,AD=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BD,因为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所以A+C=180°,则cos A=-cos C,利用余弦定理得cos A=,cos C=,解得BD2=,
所以cos C=-.
由sin2C+cos2C=1,
得sin C=,因为A+C=180°,
所以sin A=sin C=,S四边形ABCD=S△ABD+S△BCD=×5×6×+×3×4×=6.
答案: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