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 社会思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学年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 社会思品

资源简介

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
初三社会思品独立作业
试卷Ⅰ
1.1949年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表述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者 D.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 开展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等重工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通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
A 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做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个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回答4-6题:
4、县委书记报告中的建设“新乐园”指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5、县委书记报告中的“新乐园”不能实现的原因是:( )
A、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传统文化收到严重摧残
C、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民主被践踏
6、“不折腾”是去年的流行语之一。下列史实中,属于折腾的是:(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 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使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最早打开大门是在( ) A、农村 B、城市 C、沿海 D、内地
8.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间和标志是 ( )
A。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最早设立经济特区中与深圳在同一省中的有:( )
A厦门 B.汕头 C.广东 D.福州
10、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
A.贫困与战乱 B.和平与发展
C.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
20世纪60年代始,在独立后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强烈要求下,联合国提出4个10年国际发展战略、通过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旨在敦促发达国家通过减债、给予发展中国家援助方式,以减少贫困,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据此回答11-12题
11.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敦促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使发展中国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历史根源在于
A.长期受西方殖民者的掠夺统治 B.本地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较恶劣
C.独立后长期的不稳定和战乱 D.国民素质低,不懂经济发展规律
12.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0亿增加到了15亿。其中,因中国2007年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目标,整个亚太地区可望至2015年使贫困人口减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西亚因政局动荡贫困人口还在增加;独联体和东南欧上世纪90年代的动荡使贫困人口上升,目前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这再次提醒我们
A.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 B.南北关系的形势总体趋向紧张
C.经济贫困引发的内乱,使世界动荡 D.政局动荡和战乱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13、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访台,并和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真正变成了现实。“大三通”的实现 ( )
①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③两岸实现“三通”标志着祖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④有利于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4、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的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5.2010年6月27日,上海世博会香港馆举办了“一国两制”专题展览,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香港回归13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香港的繁荣稳定表明,“一国两制”方针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B.“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C.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基本准则  D.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基础
16、下列各项体现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是
①2009年9月29日,中俄友好、和平发展委员会中方委员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2008年12月8日,新一轮朝核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举行
③巴以冲突造成流血事件 ④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发生严重恐怖事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右图《逐一修理》的寓意在于
A.实现大中东计划推进了两伊的民主进程
B.美国在帮助中东地区摆脱经济落后状况
C.竞争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18、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 )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④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成功举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人们目睹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产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 )
①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各国应加强军事同盟,联合打击恐怖主义
③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国际和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 ④恐怖事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到一切,全面内战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④包干到户,联产承包
A 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
初三社会思品独立作业 试卷Ⅱ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1分) 201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34个年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三十多年中有太多人和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表选取了其中一些典型的人物和地点,以示纪念。请你帮助完成。(3分)
人物篇 改革篇 开放篇
典型人物或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理由 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二:2010-8-26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深圳1980年——2009年经济发展状况
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1980 19638万元 606元
2009 8,201,23亿元 86967元
(2)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4分)
(3)深圳上述变化源自“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圈”,请问“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2分)
(4)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南海边陲渔村迅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2分)
22、.(12分)图片见证着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照片,回答问题。
(1)请按图片所反映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用序号即可)(2分)
(2)如果要请你把图片分成两组,你会怎样分,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
(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共和国60年的风雨历程,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我们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你认为我们最需要吸取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为什么?(6分)
23、(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邻人肆行侵略二置之不理”。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飞抵北京,还未走下飞机时就想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长达一分钟,历史见证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镜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政策有了重大的发展,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
材料一种的“邻人”指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2分)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我国的对外政策有了重大的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有何影响?(4分)
(4)新中国成立后我给政府审时度势,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阅读表格填充空缺内容。(3分)
时间 事件 影响
1971年 A 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1972年 美国总统访华 B
2001年 C 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24、(14分)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会议记者见面会上讲了一个故事: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不久后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现在,一半在杭州博物馆,一半在台湾故宫博物馆。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会成为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材料二: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第五次“陈江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9月122日生效。
有人说“虽然此画分离在海峡两岸,但都是在中国”,这一观点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用近代史实说明?(4分)
(2)“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代表两岸人民怎样的心声和愿望?为实现这一心愿,应该坚持怎样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首先在那一地区成果实践?(6分)
(3)谈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生效有何现实意义?(4分)
25、(10分)2011年12月2-3日,20国集团峰会在法国戛纳举行,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二十国集团峰会是由法国、美国、德国、中国、印度、巴西等20国首脑,为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而定期召开的会议。
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法国分别属于什么国家?(2分)
材料二:11月3日,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只有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增长、共同繁荣,世界经济复苏才有坚实基础,全球总需求才能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增长才能持续长久。
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原因有哪些?(6分)
(3)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2分)
参考答案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A B C C B B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B B A D A D C
21、①邓小平 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为经济特区。(3分)
(2)自特区成立以来,深圳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3)设立经济特区,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兴旺的活力源泉。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22、②①③④⑥⑤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答案只要能言之有理,均可给分。示例:图片③④为一组;图片②①⑥⑤为一组。理由:将图片③④分为一组是因为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与挫折;而图片②①⑥⑤则是我们经历的正确抉择。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评分要求为说明教训2分,原因4分。
示例一:最需要吸取的教训是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主张。
示例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不改变。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带来了十年内乱,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3、(1)朝鲜 抗美援朝战争
(2)从敌对紧张的关系到接触改善最后正式建交 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不与任何大国结盟,赋予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从此,中国的外交活动进入了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事时期
3)A B 使中美关系开始得到改善,为两国的正式建交奠定基础 C上海合作组织
24、(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史实: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了台湾。
(2)强烈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强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
(3)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生效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两岸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和友谊,使合作更深化,感情更融洽,加快祖国统一的进程
25、1)、中国:发展中国家;法国:发达国家
2)、发展问题 原因:(1)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历史上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统治,造成这些地区贫穷落后、发展缓慢。
3)、独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不稳定,战乱不断,缺乏安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4)、沉重的外债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5、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04年8月,在孟加拉国和俄罗斯先后发生三次恐怖袭击或劫机事件;9月,在澳大利亚驻印尼大十馆遭汽车炸弹袭击。
材料二:部分国家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
国家 人口1999年)(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百万美元 国家 人口(1999年)(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百万美元
美国 27823 9152098 坦桑尼亚 3292 8760
日本 12657 4346922 阿富汗 2423 7600
德国 8210 2111940 埃塞俄比亚 6278 6439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2分)
(2)造成材料一、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解决材料一、二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4)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你认为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4分)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土地是农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历史上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做出了很多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分)
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
(1)结合上图指出那一年党和国家采取的什么政策措施使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4分)
(2)党和国家在什么时候采取了哪一举措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4分)
(3)E阶段我们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了哪一政策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有贫困向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4)进入新世纪,
(13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农业生产总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状况的出现得益于党的哪一农村政策?(4分)
(2)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的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问:材料二《人民日报》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可信吗?为什么?(3分)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3)材料三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为什么效果好?这一政策的推行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三则材料反映的农村变革历史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经验(教训)是什么?(2分)
25
D
E
C
A
B
1956年
1978年
2000年
1949年
1952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