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障碍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于健康新课改》为依据,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的基础之上体现成功体育和快乐体育的思想。通过运用“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学、乐动、富于幻想,乐于展示。本课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通过快速穿越障碍物的学习,激发学生突破怯弱、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超越自我,充分挖掘学生战胜困难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味到“快乐——成功、成功——快乐”的愉悦感受,体验“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快乐。二、教材分析: 快速穿越障碍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障碍的路线、间距、障碍物的规格和幅度,在瞬间作出迅速判断后,快速穿越过去。本课让学生在快速运动中穿越障碍物,能高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穿越障碍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培养顽强的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学情分析本课参与对象是水平四八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本课通过游戏、练习、比赛等多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的信心。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通过简单障碍物的方法,具有主动参与练习的态度,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2、运动技能目标:做出跑、跳、钻、跨、绕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方法,体验过障碍成功时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3、身体健康目标:体验过障碍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4、心理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突破自我,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创新的趣味,感受成功的喜悦。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在慢跑和快跑中安全地通过障碍。2、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提高快速穿越障碍的能力。六、教法、学法的设计教法方面:主要采用游戏法、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练习法等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了观察法、自主体验法、比较分析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提供学法储备。七、教学主要流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用游戏和比赛等激励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热身操——团队配合小游戏——示范讲解快速穿越障碍物方法——学生分组练习——拓展练习——团队配合完成障碍接力赛——放松与小结八、场地器材场地:篮球场地一块。器材:垫子2块、跳箱2个、轮圈16个、跨栏架2个、标志物12个、黑板一块、音响一个。九、本课预计:1.目标达成效果较好。2.运动强度中等,平均心率在135次/分,最高心率145次/分。3.运动密度在30-40%左右。运动量指数1.25。(教案)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次 第1课时 执教者 李士军 单位教学内容 穿越障碍物 教学重点:学生能在慢跑和快跑中安全地通过障碍。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提高快速穿越障碍的能力。教 学 目 标 1、运动参与目标: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通过简单障碍物的方法,具有主动参与练习的态度,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2、运动技能目标:做出跑、跳、钻、跨、绕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方法,体验过障碍成功时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体验过障碍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心理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突破自我,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创新的趣味,感受成功的喜悦。课堂结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预计时间、运动负荷次 量 时 身 心 激 活 1、课堂常规 2、热身操 3、热身游戏: 手拉手穿越跑 1、指定集队地点,检查学生服装,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要求。 1、教师口令、动作提示,指导学生跟随节奏练习 2、语言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热身效果。 1、讲解、示范手拉手穿越跑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引导学生在尝试练习后,进行比赛; 3、学生练习、比赛时适时点评,及时鼓励。 1、按指定地点站队;着装符合上课要求,动作“静、快、齐”; 2、 向老师问好; 3、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及要求。 1、学生跟随教师的口令,进行牵拉韧带练习; 2、注意力集中,跟随老师协调配合练习; 1、各组学生在理解游戏规则后,进行尝试练习; 2、组内同学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游戏完成的质量; 3、组内同学通力合作,争取比赛的胜利。 组织: 分成四列横队。 1、学生身心投入,增强肌体的柔韧和协调性; 2、教师声音洪亮,富有感召力。 1、学生在游戏中善于抓住穿越翻转时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穿越。 2 小 中 中 1’ 2’ 3’ 2’ 2’ 身 心 发 展 1、穿越障碍练习: 运用“钻、跑、跳、绕”的4种技术穿越固定的障碍练习。 (1)穿越标志物 (2)穿越轮圈 (3)穿越跳箱 (4)穿越栏架 2、穿越障碍组合练习: 障碍1—— 快速翻越跳箱; 障碍2—— 快速绕过标志物; 障碍3—— 快速钻过栏架; 障碍4—— 快速跳过轮圈。 3、“穿越障碍物接力赛” 1、结合示范,讲解穿越移动障碍的动作要领; 2、巡回指导学生穿越练习,及时纠错,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集中讲评练习情况:①模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易犯错误,指出纠正方法;②提示学生增强自信心,互相帮助,提高动作技能水平。 4、鼓励学生在再次分组练习时,尝试练习多人合作穿越障碍练习 1、教师讲解穿越组合障碍的方法和规则; 2、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学生尝试练习组合障碍; 3、及时点评与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快速穿越组合障碍的练习; 4、营造比赛氛围,及时评价,激发学生学练热情;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2、比赛结束后对各组表现进行小结,指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老师示范,领会穿越移动障碍的动作要领; 2、 各组尝试练习,学生乐于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与指导。 3、结合老师点评,学生们边练边思考查漏缺。 4、学生大胆尝试,3人或3人以上的合作穿越障碍练习。 5、学生乐于为他人鼓掌加油。 1、同学们认真听讲 穿越组合障碍的方法和规则; 2、挖掘自身潜能,通过反复尝试练习,掌握快速穿越的动作要领; 3、各组同学在反复练习后,进行比赛; 1、同学们认真听讲 2、比赛过程中,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努力获取比赛胜利,体验成功喜悦,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组织: 各小组由组长组织穿越障碍练习。 要求: 1、相互合作,高质量完成动作。 2、注意保护与帮助,确保活动安全有效开展。 组织: 同上 要求: 1、相互观察互相鼓励,体会穿越移动障碍的动作要领。 2、练习过程中,态度积极,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组织:分成二路纵队进行练习比赛。 2/3 5 1 中 大 大 10’ 10’ 5’身 心 调 节 1、放松与交 流; 2、布置课后作业; 3、归还器材。 1、组织、引导学生边放松边交流本课学习感受;提议交流内容围绕自我在学习障碍跑时遇到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交流。 2、结合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 3、制定课后锤炼作业,组织收还器材,宣布下课。 1、学生放松时围绕老师提议,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交流本课学练体会。 2、明确课后锻炼作业,自觉认真实施; 3、收回器材。 要求: 1、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2、各组积极主动的协助老师收还器材。 小 3 2预计练习密度: 35%-40% 预计心率:120~145次/分 场地: 篮球场 器材:垫子2块、跳箱2个、轮圈16个、跨栏架2个、标志物12个、黑板一块、音响一个。教学反思: 1、以创设人体障碍练习为导入,启发学生人体障碍形式的可变性和可移动性,从而为引导学生学练移动障碍时,奠定必要的本体感觉。 2、针对学生在学练穿越移动移动过程中,出现共性的问题动作,及时给予纠正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关注和帮助学练有困难的学生,激励他们穿越移动障碍的自信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 【评析】本案例的教学环节没有分成四个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来安排,而是按照身心激活,身心发展和身心调节三个环节来进行也是可以的。本案例采取表格式教案的方式,将课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和时间、负荷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应该说是相当细致了。后面需要注意的是像练习密度和平均心率,场地、器材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教学反思帮助老师更好的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得失,为后面的继续教学进行经验积累。应该说整个教学设计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