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视频实录+课件+教案+练习+反思+建议+整体规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视频实录+课件+教案+练习+反思+建议+整体规划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反思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反思
小榄镇华侨中学 曹观福
本节课前我们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课后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觉得有以下的几点反思:
一、做得好的方面:
第一,新课引入自然,引人入胜。我们先复习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的角色,紧接着提问,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将会是什么状况,并且出示了动植物遗体堆积如山的图片,学生感到很惊讶的同时,也感叹了细菌和真菌的伟大,这样就很容易进入了本节课。
第二,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动植物患病是由于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例子,这样既加深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有害一面的认识,也加强了学生知己知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讲究卫生,远离病菌的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第三,将菌类与动物的共生现象提前,并出示酸奶,可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也很自然地总结出共生的概念和特点。
第四,地衣的Flash动画,逼真地展示了地衣的两种植物——藻类植物和真菌的关系,使学生加深了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理解,还能提起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有点分散。
第五,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多个活动,来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体现着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参与、探究及合作式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如何去预防某些疾病,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地衣的Flash动画时间太长,而且个别画面和字体有点过小,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教材后面的“评价实验方案”的技能训练中,最好让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反思,这是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重视这个环节,教师最好布置学生课后去思考,而且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试验,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
小榄镇华侨中学 邱富民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一节在教学安排上是两个课时,但我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缩短为一个课时。
我首先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入手:你知道的哪些细菌和真菌是对人体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同学们想到的往往是害处,然后锋头一转,细菌和真菌对人类还是有好处的,整节课都围绕着为细菌和真菌“平反昭雪”而进行。
在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这一个知识点上,有一个发酵现象的实验,先拿我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现象较明显的装置给大家看现象:冒泡泡、气球胀大,然后问学生知道瓶里装的是什么吗?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两个学生做演示实验,告诉大家里面有哪些物质,怎么操作该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两位同学示范后还可以问问他们做实验的感受,更提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把刚做好的实验装置和现象明显的做比较,为什么刚做的气球没胀大呢?引起学生思考:时间短,温度不够。第二点学生没有想到,我把装置放到阳台上有阳光的地方,想等到课快结束的时候再引导大家,但是由于后来时间有点紧,忘了给学生再分析,还是在学生的提醒下,才想到的,这是本节课一个失误的地方。
在分析了实验现象后,引出发酵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发酵现象有哪些。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蒸馒头或者烤面包的时候用到过,而且还把蒸馒头的过程简单讲了一下,和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然后接连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了解酸牛奶、醋和甜酒的发酵现象,在书P72页还有一个制作甜酒的方法,由于课上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到课后去探究。这里最好能找一段制作甜酒的视频材料直接向学生介绍,让学生课后去制作。
在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这一知识点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方法。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包装袋,先从准备的包装袋入手,有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然后我准备了P73页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后选择一个向大家介绍保存方法及原理。在这一点上,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更多,充分让学生来介绍,而在我的课上,我讲的过多了一点。
在学生介绍其它保存食品的方法时,如冷冻、冷藏、紫外线、防腐剂,可以让学生讨论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不利于人类的健康,还可充分利用学生所带的包装袋,看看包装袋上的配料里,是不是含有常见的防腐剂,并提醒学生尽量少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达到关爱人类健康的情感目标。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也较密切,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培养了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强调了科学的严谨性,学生的参与面较广,也注意了对学生评价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有些方面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还要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在细节方面还要再完善一下,尽量避免出现小失误。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此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像其他老师学习,不管是刚工作的还是工作了几年的,他们都有我要学习的东西,这一点我最近感触很深。 本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出色完成了查阅资料、共同探究、动手实践、课件制作、表达交流等工作,由此不仅提高了同学的多方面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课下交流和同学课上谈的感受可知,很多同学体会到:
(1) 生物学科虽然在中考课目中分数占的比例少,但在实际生活中确有用武之地。
(2)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之间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为促进同学间和谐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3) 这种教学方式给同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求知和实践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同学的潜能。
(4)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原本其他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却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建议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建议
小榄镇华侨中学 曹观福
本人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感想颇多,现在把一些看法列举如下:
一、讲练结合,本节课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达到了30分钟左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中,教师最好课前准备一些腐烂的梨和苹果之类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中,我认为最好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动植物患病是由于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例子,这样既加深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有害一面的认识,也加强了学生知己知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讲究卫生,远离病菌的意识。
四、将菌类与动物的共生现象提前,并出示酸奶,可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也很自然地总结出共生的概念和特点。
五、在“与动植物共生”中增加了地衣的Flash动画,逼真地展示了地衣的两种植物——藻类植物和真菌的关系,使学生加深了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理解,还提起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有点分散。
总的来说,通过这节课,我对新课标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其指导下尝试着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老师点评
孙昭现老师点评:
一、课前检测中复习了初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知识点,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很好地为这节新课作铺垫,也能复习旧知识。
二、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三、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这节课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达到了25分钟之多,这无论是从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是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都是有利的。
邱富民老师的点评:
一、本节课的教学模式:“课前检测”、“自学体验”、“达标提高”,体现了我校“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教学研究,也结合了我们生物科的特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本节课的过渡非常自然,从“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到“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再到“共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一环扣一环,过渡自然,也体现了细菌和真菌的两面性。
三、本节课的课件制作精美,逼真,特别是“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动画,非常逼真、生动,能有效地解决了“共生”的这个难点,也能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建议
小榄镇华侨中学 邱富民
本节课着重介绍细菌和真菌在人们生活,生产及环保方面的应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前师生应该准备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实物,如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部分发酵食品等。首先,让学生思考并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身边事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来认识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及部分食品的制作,如甜酒的制作,师生可以一起交流制作的经验,并鼓励学生课下在家中亲自尝试制作甜酒,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酸奶,泡菜等,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这部分内容教学,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家中食品保存的方法及食品包装袋,课上让学生结合"观察与思考"内容进行小组成员及全班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保存食品的原理及方法,学会鉴别安全的食品包装。
在进行"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抗生素今昔"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的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青霉素的发现和作用。随后,让学生了解一些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然后,介绍胰岛素等的生产及应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细菌与环境保护"的教学,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课上让学生先给介绍大致情况。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分析其原理,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领会细菌在环境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举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三、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酸奶等)。
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
四、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修改和补充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课前检测,交叉批改。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
讲授新课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师示部分发酵食品,吸引学生兴趣 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习制作酸奶和制作甜酒 学生观看制作酸奶和甜酒的视频,了解其过程和原理,并布置课后作业,制作酸奶或甜酒给家人品尝 出示甜酒和酸奶,问学生希望知道它们的制作方法吗,引发兴趣。播放视频。
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以及注意事项。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列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 :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 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 :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认真阅读,小组讨论。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 指导阅读课本76页“抗生素今昔”。请同学讨论课本75页练习第2题 。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细菌和环境保护 认真阅读,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镇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积极思考,纷纷献计献策。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示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附:学生制作的甜酒的图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S2
大东选幸孙中山为总视,还面d
了旅翻璃乳,废族君玉专制建立
同酸达成主,大大诡动今用%瓷等济
天下为
4羊孙勉取乌反清高融古叠
着祖织3革尔园催头气.年图
孙2年udn生孩肩L2人年豆,1必转决o

内2视3滩3铭用库,动中提乡园城解气
李将2动.年提民液民友R先艾议1睡孤品题义北序利,旅
混是影最-经偶中国服
氟足为中?昆眉大%线级不临时份格.隔耳旅旦军服后孜组同乾书图昆
克,发动吹草品和存传成率
扒江系移发教直礼爱2A断孙中比柔壑R4玩学最生
时生长只儒款先九税着,民版有國浆地府特招缘人院勒3计
脑入m度的正孩树液区科接-4比方复,乃6养解但,毯斯
追艇策闲δ响%员淀义
香件展素中
F度万
肉藏万鱼造成天
下为



2
3132


ZHONGS
0(
ZHONCOY
NSH
9SD


0以V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整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1.指导思想:遵循新课程理念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从而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2.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渗透了STS教育思想。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教师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仅仅起到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1.本模块的地位和内容安排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教学内容。本章教材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还包括生物技术一级主题中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等内容。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教材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以后紧接着要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喜欢追根究底的认知特点。此章节包括两个内容的建设:一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是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课本存在的问题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中,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这应该是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而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中提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混淆。
三、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到细菌和真菌时,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很多疾病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细菌和真菌都是有害的,但是其实除了少数的细菌和真菌是有害的,大部分细菌和真菌都是有益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强调这点,当然教材也安排大量的实例证明这点,教师最好多拿出一些实物让同学们从生活中,从身边的例子去理解这些知识。另外,学生容易把“地衣”误认为苔藓植物,教师也要指明这点。
四、总体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通过制作甜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2)通过评价“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的实验方案,学会评价实验方案的技能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
五、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六、教学难点
1.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2. 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七、教学策略
(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策略
第一,课前检测部分:植物在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动物在生态系统是消费者,以及植物和动物的作用,这可以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引入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将会是什么后果呢。第二,出示腐烂的梨和苹果,让学生讨论,分析、总结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第三,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收集哪些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患病,从而引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四,与动植物共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可出示酸奶引入,最后通过地衣的动画加深理解,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策略
从发酵原理以及发酵的现象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展示各种与细菌和真菌有关的食品,并播放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课后发放酒曲给每个学生,回去完成甜酒的制作,通过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关于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布置学生课前了解家里的食品保存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师生总结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关于细菌、真菌和疾病防治以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可出示青霉素引入,并通过视频录像解析,解决难点问题。
八、课时安排
3课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 邱富民
复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发酵食品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演示实验
温水+糖+酵母 搅拌
(一)细菌、真菌与 食品的制作
演示实验
一杯温水+糖+酵母 搅拌
思考:
1、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2、它是什么气体?其实这过程就是一种什么现象
3、为什么用温水,而不用冷水、开水?
瓶中的液体冒出了气泡,原先挤瘪了的气球胀大了。
二氧化碳
发酵
提供适宜的温度给酵母菌生长
小结: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适宜在温暖富含糖的液体环境中生存。当它们利用糖类物质生活时,通过对糖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看到气泡的产生,酵母菌数量多了,产生的气体多了,气球就胀大了。


酵母菌的作用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
酵母菌
葡萄糖
酵母菌
二氧化碳
+酒精
+能量
原理
用途:面包(馒头)、酿酒


曲霉的作用
(酱油、酱、豆腐乳)
(一)细菌、真菌与 食品的制作
酵母菌
霉 菌
醋酸菌
乳酸菌
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葡萄酒

白酒
啤酒
面包
酱油
酸奶
南乳
腐乳
奶酪


食物的保存
干香菇
果脯
咸鱼
腊肉
牛奶
袋装肉食
罐头
食品有哪些保存的方法?
保存食品的方法:
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1、蘑菇------脱水法
2、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
3、果脯----渗透保存法
4、咸鱼----腌制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生长


4、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依据:高温灭菌
5、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6、肉类罐头------罐藏法
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菌接触


另外的方法:
冷冻法、冷藏法
防腐剂法(如二氧化硫等)
射线法(紫外线、X射线、Y射线)
防腐剂——能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的一些化学物质。
防腐剂对人的健康有害,我们要少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


杀菌
巴氏消毒法
罐藏法
防腐剂法
射线法
抑菌
脱水法
晒制与烟熏法
渗透法
腌制法
真空包装法
冷冻法、冷藏法
去水
低温
无氧
11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弗莱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1、抗生素:真菌体内产生出来, 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例如,青霉素、链霉素
2、转基因生产药品
例如,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生产胰岛素
(四)细菌与环境保护
图V-44 污水处理厂
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和有氧的条件下,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无氧: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照明、取暖、发电),并且净化废水。
有氧: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总结: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细菌与环境保护
课后实践
制作甜酒
制作酸奶
选其中一种,做给家人吃,以表示自己的一份孝心。
小知识:
1.巴氏杀菌奶又称“市乳”,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经过离心净乳,在低于牛奶沸点(100.55摄氏度)的温度对牛奶进行加热杀菌。巴氏杀菌奶一般都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1-7天左右,一般主要在塑料袋、玻璃瓶或新鲜屋中保存。 2.超高温灭菌(简称UHT)是通过瞬间(一般3-4秒)升高灭菌温度(135-150摄氏度)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这种灭菌方式杀死了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同时避免了对牛奶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可以达6-10个月,特别方便运输和储存。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在利乐包中保存。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作要求:(可选以下的其中一点)
1、你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的?(可从细菌和真菌的有益的方面和有害的方面考虑)
2、酿酒的过程和体会。
3、食品腐败和防腐的方法。
(字数500字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小榄侨中 生物科组
1.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是细菌
没有: ( )
A.细胞质 B.DNA C.细胞膜
D.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
A.有性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芽孢生殖
3.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 )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形成芽孢 D.分裂生殖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
A.酵母菌 B.蘑菇 C.霉菌 D.大肠杆菌
课前检测
D
C
B
D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对 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的 ,将 分解成无机物。
生产者
有机物
消费者
维持
分解者
有机物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复习: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生物遗体
如果没有细菌和
真菌,动植物尸体
就会 ,动植
物就会
堆积如山
丧失生存空间
P67-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营养关系?
腐烂的香蕉
腐烂的梨
枯草杆菌以 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 . 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 .
细菌和真菌能把水果彻底分解
成为
水果
有机物
腐烂并最终消失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为什么水果腐烂呢?
神奇的尸体“火化”
叶片吸收
想一想:在自然界里,兔的尸体及倒下的树桩
为什么会消失不见了呢?
根吸收
根吸收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
C.被猫挖吃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试一试:
D
神奇的尸体“火化”
2
寄生细菌和真菌对周围的
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
自学提示:P67-68
二、引起动物和人患病
在1864年前,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细菌感染,更不知道抗生素。
在一般的医院里,外科手术的死亡率高达20%-30%,甚至50%-60%。其中绝大部分死于细菌感染!
医院被称为是“殡仪馆的前厅”。
电镜下的链球菌
扁桃体炎
丹毒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图
101岁高龄的炭疽菌受害幸存者杜樟林
真菌使人患病
臂癣
足癣
真菌使许多植物患病
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知己知彼—远离病菌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健康呢
益生菌奶中含有细菌吗?这些菌对我们人体有害吗?
地衣。
根瘤
益生菌
三、与动植物共生
与植物的共生体----地衣
地衣是 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其中,真菌向藻类提供 ,藻类向真菌提供 。
4
水分和无机盐
有机物
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根瘤
有根瘤的大豆很
健壮,没有根瘤
的反而长势不好,
为什么?

氮肥
5
美好的奉献
而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与动物共生
阅读课文P69
与人类共生
与人类共生
0
共生
1 地衣
藻类 ————真菌
2 根瘤
豆科————根瘤菌
3 与动物
肠胃————正常菌群
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
我的收获
我的收获
细菌和真菌参与食品制作
细菌和真菌防治疾病、病虫害
细菌与环境保护
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细菌和真菌使食品腐败
有害
有益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实录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课堂实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举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三、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酸奶等)。
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生:课前检测,交叉批改
师:适当点评
师:复习旧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通过回忆细菌和真菌的危害,提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绝对的有害而无利呢?
2. 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
总结学生的 答案,导入新课。(板书题目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生: 齐声否定。
回答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作用:如可以酿酒、制造食品、制药、净化污水等。
师:正如刚才同学所说,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示发酵食品面包、啤酒、酸奶。
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现象有关。
师:结合实验,提出新问题:
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
生:二氧化碳。
师:你怎么知道气球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呢? 好,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总结,发酵现象的实质就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师:这个实验除二氧化碳还会产生什么物质呢?
请同学们拆掉气球闻瓶子里的液体味道。
师总结: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酵母菌酿酒和制作面包、馒头、蛋糕等食品。
师:除了面包、馒头、糯米酒,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也是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你能让它们“对号入座”吗?
生:酸奶、酱油……
热情参与,边看书自学,边举手回答。
师:我们平时吃的食品中有机物含量丰富,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大量细菌和真菌在其中生长繁殖使食物腐败,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师:要想使食物不腐败,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呢?
生:放冰箱、巴氏消毒、加防腐剂……
用实物投影展示通过收集资料总结的各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生: 有些方法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有些方法将细菌和真菌杀死。
小组讨论各种食品的保存方法。
将各种食品和对应的保存方法用线连起来 。
师:我们知道细菌、真菌能使动、植物患病,那么我们能否利用细菌、真菌防病治病呢?
师:谁搜集到了这方面的资料?
生:英国的细菌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能产生一种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叫青霉素,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挽救了成千上万伤病员的生命。弗来明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呢。
生:链霉素、红霉素等消炎药也都是真菌产生的。
师:有些真菌可以产生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抗生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炎药,它们可以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疾病,如肺炎、扁桃体炎、脑膜炎、肺结核等疾病。
师:除真菌外,人们也可以利用细菌生产药物。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生产药品。
师: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就能生产出大量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见,我们可以利用细菌、真菌产生药品,防治疾病。
师:细菌能使食品腐败,使人生病,如果地球上没有细菌行不行呢?
生:不行。假如没有了细菌,地球上将是尸横遍野,没有活人的立脚之地,细菌在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师:有谁搜集到了细菌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说一说。
生:在沼气池内,细菌可以将生活中有机废物分解,产生沼气。不仅处理了废物,还能变废为宝。
生: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有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
师:确实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细菌可以净化环境,变废为宝。
师:目前,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还不是很彻底,关于细菌和真菌尚有许多奥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开发。
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
生:完成课堂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
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
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修改与补充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课前检测,交叉批改。思考老师所提出的设问,立刻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之中。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设问:假如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糜烂”的结果。争相回答思考题,其他同学可补充。观看大屏幕。然后讨论,并回答问题。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 请小组展示交流探究结果。认真倾听,给予肯定评价。演示CAI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问: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对回答给予鼓励和提示。2、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引导思考: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观看大屏幕。对细菌和真菌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感到震惊。列举自己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如扁桃体炎、脚癣等。积极思考,争相回答。学生列举出利用细菌和真菌可生产出“抗生素”,而抗生西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观察本地农作物患病的标本图片。对真菌、细菌的危害作用感到震惊。认识农作物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列举微生物农药如春雷霉素、庆丰霉素等。认同“以菌治虫”的优点。 观看动画:观察地衣的生活环境和形态,初步理解“共生”。观看大屏幕: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理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小组讨论回答思考题,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提问:了解维生素B、K对人体有何益处? 大屏幕展示细菌、真菌使人患病的图片,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 引导思考:1、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治疗疾病?2、怎样才能预防和防止动物或人患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3、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请同学列举)提问?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指导学生阅读“以菌治虫”。 讲解地衣和共生的概念。讲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引导学思考“生物固氮”的优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提示维生纯洁B/K对人体有何益处。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细菌、真菌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试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的产物不包括:
A.无机盐 B.水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2、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3、下列条件不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的是:
A、适宜的温度 B、水分 C、氧气 D、营养物质
4、下列哪种生物可以在酿酒前作为菌种?
A.青霉菌 B.甲烷菌 C.酵母菌 D.根瘤菌
5、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腐烂变质的原因是:
A.里面没有空气,细菌不能正常生活;
B.封盖过程中外面的细菌不能进入罐内;
C.高温和高压处理后,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D.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绝对没有细菌
6、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三十年前效果差, 其原因是:
A. 环境污染严重 B. 现在人体普遍健康
C. 青霉素的生产方式与以前不同 D. 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7、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有鞭毛
8、下列对芽孢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各种细菌体内,都会出现芽孢的结构 ②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休眠体
③芽孢有厚壁,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 ④当环境适宜时,芽孢可以繁殖出许多新个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下列哪项是大肠杆菌、 酵母菌、噬菌体共有的特征: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C、都不能独立生活D、都有遗传物质
10、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A、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 B、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肺炎球菌、青霉、霍乱弧菌、牛肝菌
11、下列属于真菌的生物是:
A.青霉菌 B.枯草杆菌 C.葡萄球菌 D.烟草花叶病毒
12、下列对细菌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细菌都十分微小 B、都是单细胞的,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的
C、细胞内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是有害生物,会引起多种疾病
13、下课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B.蘑菇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C.蘑菇均可以食用 D.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14、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A、12800 B、6400 C、25600 D、无法计算
15、要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一般是把下列哪种菌进行基因改造:
A、乳酸菌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肺炎双球菌
16、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 D、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会发生困难
17、下列哪一疾病不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
A、非典型肺炎 B、扁桃体炎 C、手足癣 D、小麦叶锈病
18、下列关于共生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A、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B、共生的两种生物分开后,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C、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D、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19、下列各组食物中都是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是:
A、酸奶、泡菜、甜酒B、面包、腐乳、果脯 C、陈醋、腊肉、奶酪 D、馒头、香肠、茅台酒
20、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这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曲霉菌 B、蘑菇 C、酵母菌 D、软腐细菌
21、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了: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氧气
22、下列哪种菌类能够通过发酵产生农村使用的沼气:     
A、枯草杆菌 B、甲烷菌 C、酵母菌 D、青霉菌
23、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寄生生活的细菌 B、共生生活的细菌 C、腐生生活的细菌D、芽孢
24、下列两种生物不能够形成彼此依赖,相互有利的关系:  
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真菌和藻类 C、大肠杆菌和人 D、枯草杆菌和水果
25、市售的酸奶中仍然含有活的乳酸菌。关于酸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奶饮用前不需要高温消毒 B、酸奶必须冷藏保存以免乳酸菌继续分解牛奶的有机物
C、酸奶的营养价值比鲜奶高 D、酸奶只要密封包装就可以长期保存
2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27、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
A.枯草杆菌 B.病毒 C.乳酸菌 D.酵母菌
28、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判断,下列哪个是细菌的菌落:
A.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 B.菌落大,呈绒毛状 C.菌落大,呈青绿色 D.菌落大,呈絮状
29、对病毒、细菌、真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D.细菌可以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30、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
A.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两类微生物B.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C.干制贮存食品的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D.保持正常的呼吸是贮存生活状态食品的重要方法
二、简答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31.请根据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在下图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以表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32、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一组填空:
(1)一个细菌或真菌 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过程:配制培养基 → → → 培养。
33、如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 与番茄叶表皮细胞相比,没有 ,只有 集中的区域。
⑵细菌没有 ,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生活。
⑶从分类的角度来看,青霉菌属于 ,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
球菌等都属于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细胞中有无 。
34.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无菌操作是为了             。

参考答案:
1-5:DBCCC 6-10:DABDA 11-15:ADCBC
16-20:DABAC 21-25:ABCDD 26-30:ACAAD
31、
32、(1)繁殖(2)高温灭菌 接种
33、(1)(成形的)细胞核,DNA
(2)叶绿体,现成的有机物
(3)真菌,细菌,(成形的)细胞核
34、(1)乙,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置了对照实验;(2)培养基;(3)这个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实录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实录
一、 教学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 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5、 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 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三、 课前准备
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酸奶
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生:课前检测,交叉批改。
师:适当点评。
师: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与课前检测的知识相呼应),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将会是什么状况呢?(出示漫山遍野的尸体和枯枝落叶)
生:(集体回答)动植物的遗体就好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
师:(展示腐烂的水果)水果为什么腐烂?
生:(讨论)细菌将水果中的有机物分解了。
师:(出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让学生分析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被植物体的叶片吸收,水和无机盐被植物的根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参与物质循环。
师:总结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出示练习题。
生:学生完成。
师: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会引起人患病,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例子?
生:(课前已经收集)畅所欲言举例。
师:是不是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其实,对人类有害的细菌和真菌只是少数,很多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同学们请看益生菌奶,这益生菌奶中的细菌和人体是什么关系呢?
生:共生。
师:什么是共生?
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共生的定义(P68)。
师:出示地衣,(播放Flash“地衣”动画)。讨论:1、地衣是什么生物和什么生物共生在一起?2、共生的生物双方分别从对方或取什么物质?
生:(讨论)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细菌和真菌共生的例子吗?
生:豆科植物的根瘤,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和动物体。
师:简单总结“共生”的例子。
师: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
生:总结:有益的方面: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二、与动植物共生。
有害的方面:引起动植物患病。
师:(适当补充)有益的方面:细菌和真菌防治疾病、病虫害;细菌和真菌参与食品制作;细菌参与环境保护。有害的方面:细菌和真菌使食品腐败。
生:课堂练习。
师:评讲练习。
(本节课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探索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小榄侨中 黎志豪
我们都知道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分解者的角色。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那么这些细菌和真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不妨亲自做个实验。材料用具需要两只烧杯、保鲜纸、两支一样的饮管、两碗汤。
首先往两烧杯里倒入少量且等量的汤,然后用保鲜纸把杯口包住,再用饮管插进去,其中有一个插入后把饮管弯曲,然后把两只烧杯放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在一个月左右,可以发现直接插饮管的烧杯内的汤已有些变质,可饮管弯曲的烧杯内的汤还没变质。这说明了食品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或真菌造成的。
因此知道食品腐败的原因后,食品保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腐。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主要是用巴氏消毒法,而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的方法常见的有真空包装、罐藏法、脱水法、渗透法等等。
由此看来,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更要学好生物,了解生活中的现象。
真菌与甜酒
小榄侨中 曾建辉
我们平常看到市场上销售的甜酒,而甜酒又是被广泛应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甜酒是由真菌发酵而成的。
提起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品变质,其实,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就拿甜酒看:
甜酒是米酒,而它的制作方法简单,需糯米1500克,凉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筷子及蒸布,还有真菌“酒曲”。制作将 糯米放在容器用水浸一天,往蒸锅笼上放布,将米倒入铺平,盖锅,煮熟。再用凉 冲淋一次米饭,放到用手摸微热时,装入容器。最重要的,是酒曲,它是发酵主要,将它压成粉,撒在米上,并搅拌,将米压实,中间挖个凹坑,淋上开水。盖好盖,放在温暖处等2、3天就可以了,这样,甜酒就大功告成了。
甜酒制作中的酒曲,是制作甜酒的重要用具,甜酒的制作简单,值得尝试操作,市场上能买到酒曲。
所以,可见真菌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他与很多东西的制作有很多关系。许多食物都要要到真菌,甜酒的例子就很好地反映了。
科学的发展真使我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啊!
细菌
小榄侨中 邓凯薏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细菌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三球菌、杆菌和螺形菌。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可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细菌的发现者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
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群类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的个体十分小,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线绿体和叶绿体。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养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是碳循环能顺利进行。
细菌也分为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各种疾病如破伤风、伤害、肺炎、霍乱和肺结核。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细菌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细菌微生物。总的来说,细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是导致人畜生病或作物生病,也可以使储藏物腐败变质。但同时,细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乳酸菌可以用来做酸奶,,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甲烷可以用于照明、取暖和发电,而废水也得到了净化,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了净化。
制 甜 酒 的 过 程
小榄侨中 廖嘉俊
昨天,我与妈妈一起制作甜酒。这次做甜酒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让我学会了怎样做甜酒,而且更让我体会到了生物世界,体会到了微生物世界的奇妙与像变魔术一样的作用。
我们按照书上的说明,我们买来了一块酒曲,一斤糯米,还拿出了一个饭盒,一个蒸锅。首先,我们拿出了前天已经浸泡了一晚上的糯米,把他们倒在了蒸锅的笼屉上,盖好了锅盖。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蒸熟。蒸了大约十分钟,然后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均匀的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一些凉开水。我等了一天半,终于做完了。
为什么酒曲能制酒呢。这是因为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 ( http: / / baike. / view / 237370.htm" \t "_blank )中,移入曲霉 ( http: / / baike. / view / 187417.htm" \t "_blank )的分生孢子 ( http: / / baike. / view / 766.htm" \t "_blank ),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 ( http: / / baike. / view / 65671.htm" \t "_blank ),此即酒曲。在曲霉的淀粉酶 ( http: / / baike. / view / 212965.htm" \t "_blank )的强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淀粉 ( http: / / baike. / view / 42594.htm" \t "_blank ),因此,自古以来就把它和麦芽 ( http: / / baike. / view / 20415.htm" \t "_blank )同时作为糖的原料,用来制造酒、甜酒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644.htm" \t "_blank )和豆酱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5848.htm" \t "_blank )等。用麦类代替米者称麦曲 ( http: / / baike. / view / 1504526.htm" \t "_blank )。
这次做甜酒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许多的科学道理。也让我明白,科学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就能充分利用科学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步练习
一、课前检测
( )1、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是细菌没有:
A.细胞质 B.DNA C.细胞膜 D.成形的细胞核
( )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有性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芽孢生殖
( )3、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形成芽孢 D.分裂生殖
(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酵母菌 B.蘑菇 C.霉菌 D.大肠杆菌
5、(1)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2)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对 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的 ,将 分解成无机物。
二、自学体验(阅读教材填空)
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把有机物分解为 、水和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动植物的遗体就会       ,动植物就会丧失              。
2、手癣和足癣是由一些      寄生在人体的     引起的。
3、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 ;地衣是 和 一起共生形成的,而 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
三、达标体验
( )1、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 D、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会发生困难
( )2、下列哪一疾病不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
A、非典型肺炎 B、扁桃体炎 C、手足癣 D、小麦叶锈病
( )3、下列关于共生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A、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B、共生的两种生物分开后,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C、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D、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 )4、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这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曲霉菌 B、蘑菇 C、酵母菌 D、软腐细菌
( )5、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寄生生活的细菌 B、共生生活的细菌 C、腐生生活的细菌D、芽孢
( )6、下列两种生物不能够形成彼此依赖,相互有利的关系:  
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真菌和藻类 C、大肠杆菌和人 D、枯草杆菌和水果
7、观察右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图中A是 者, B是 者 。
(2)从图中我们观察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它们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水和 无机盐。
(3)B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A的 作用回到生态系统中而被循环利用。
(4)从图中可知细菌和真菌能促进生态系统中 等物质的循环。
8、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什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课前检测:
1、D 2、C 3、C 4、D 5、(1)生产者、有机物;(2)消费者、维持;(3)分解者、有机物
二、课堂练习:
1、分解者、二氧化碳、无机盐、堆积如山、丧失生存空间
2、真菌、表面
3、受到很大影响、真菌、藻类植物、豆科植物的根瘤
三、达标体验
1、D 2、A 3、B 4、C 5、C 6、D
7、(1)生产 、消费 (2)细菌和真菌、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 (4)二氧化碳
8、(1)同一种 (2)乙 甲 (3)乙 分解
(4)不能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 同步练习
一、课前检测
( )1、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 D、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会发生困难
( )2、下列关于共生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A、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B、共生的两种生物分开后,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C、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D、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 )3、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寄生生活的细菌 B、共生生活的细菌 C、腐生生活的细菌D、芽孢
( )4、下列两种生物不能够形成彼此依赖,相互有利的关系:  
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真菌和藻类 C、大肠杆菌和人 D、枯草杆菌和水果
5、如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 与番茄叶表皮细胞相比,没有 ,只有 集中的区域。
⑵细菌没有 ,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生活。
⑶从分类的角度来看,青霉菌属于 ,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
球菌等都属于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细胞中有无 。
二、自学体验(阅读教材填空)
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       分解为    ;如酵母菌可以把    转化为   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    转化为     ,如乳酸菌。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     ,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     制醋时要用    ,制酱时要用多种    。
2、食品腐败要是有     和    引起的。这些   和      从食品中获取     ,并在食品中    和    ,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4、抗生素是指                          。
5、转基因药品是指      。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   和     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使污水得到净化。
三、达标提高
( )1、咸菜腌制过程中不会发生腐败,原因是
A、 盐分高,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B、 咸菜具有杀菌作用
C、 咸菜无菌 D、 腌咸菜的容器具有保护作用
( )2、下列关于细菌或真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人类可以利用曲霉制作甜酒
B 、人类可以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醋
C、 枯草杆菌使苹果腐烂,是因为它分解了有机物
D 、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3、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实质上是与菌体内的( )有关。
A、抗生素 B、 多种酶 C、 有机物 D、 细胞核
( )4、用来制酱的主要是
A、 霉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细菌
( )5、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学道理是
A 、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 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C、 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D、 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
( )6、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 把食品内细菌都杀死 B、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 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7、在馒头房里,王凯同学发现师傅们蒸馒头时,先在发酵的面团里加一些纯碱溶液。你能说出其中的作用吗?①使馒头变白 ②增加甜味 ③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 ④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体积膨胀
A、 ①③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④
( )8、有关抗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病菌的物质
B、 细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病菌的物质
C、 抗生素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D、 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副作用
( )9、冰箱内保存食品可以保鲜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
A、 低温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
B、 低温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 冰箱内密封,细菌和真菌不能进去
D、 冰箱内干燥,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存
( )10、城市处理污水厂是利用细菌能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 )原理实现的净化目的。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甲烷 D、 二氧化碳
11、有一学生到一连锁超市去调查,看到的食品有:冰柜内的汤圆、牛肉干、熏肠、苹果罐头、纯鲜牛奶、冻鱼、杏脯、咸肉.火腿、熏鱼,请你与他一起对上述食品防腐方法进行分析说明:
(1)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 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的 ,从而达到防腐目的。
(2)汤圆和冻鱼使用的防腐方法是 ;纯鲜牛奶使用的防腐方法是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同步练习答案:
一、 课前检测:
1、D 2、B 3、C 4、D
5、(1)成形的细胞核 DNA (2)、叶绿体 现成的有机物
(3)、真菌 细菌 成形的细胞核
二、课堂练习:
1、淀粉 葡萄糖 葡萄糖 酒精 二氧化碳 葡萄糖 乳酸
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 霉菌
2、细菌 真菌 细菌 真菌 有机物 生长 繁殖
3、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4、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5、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产生药品。
6、杆菌 甲烷菌 二氧化碳 水
三、达标测试:
1、A 2、B 3、B 4、A 5、D 6、D 7、C
8、B 9、B 10、A
11、抑制 生长繁殖 冷冻法 巴氏消毒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