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课 第八单元INCLUDEPICTURE "建体系·知识纵横.TIF" INCLUDEPICTURE "建体系·知识纵横.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辨易错·规避误区.TIF" INCLUDEPICTURE "辨易错·规避误区.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 "易错点1.TIF" INCLUDEPICTURE "易错点1.TIF" \* MERGEFORMAT 常见离子或物质的检验、鉴别错误【典例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取未知溶液2~3 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未知溶液2~3 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 __。(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 __。(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 __。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有错必纠】 常见离子(如CO、SO、Cl-、NH)或物质的检验、鉴别是中考的常考点,也是易错点。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种类 检验方法(所加试剂) 现象Cl-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SO 先加Ba(NO3)2[或Ba(OH)2]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续表 离子种类 检验方法(所加试剂) 现象CO 先滴加稀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OH-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NH 加熟石灰研磨(加碱) 闻到刺激性气味INCLUDEPICTURE "易错点2.TIF" INCLUDEPICTURE "易错点2.TIF" \* MERGEFORMAT 常见物质的分离、除杂错误【典例2】(2021·呼伦贝尔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B.CO2(HCl)——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D.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有错必纠】 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1、 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2)结晶法:适用于分离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具体方法有两种。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2、 化学方法(1)原则: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②先除杂后干燥。(2)方法: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INCLUDEPICTURE "链中考·核心解读.TIF" INCLUDEPICTURE "链中考·核心解读.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 MERGEFORMAT 海洋化学资源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 MERGEFORMAT【典例1】(2021·衡阳中考)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常利用海水提取粗盐(含CaCl2、MgCl2等杂质)。然后进一步得到精制食盐,并广泛用于氯碱工业和侯氏制碱工业等。过程如图(1)母液为NaCl的_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试剂X为__ __(填字母序号)。A.NaOH B.KOH C.NaNO3(3)操作Y为__ __。(4)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为了除去__ 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名师这样讲】除去相应离子时,主要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加入物质后使其相应离子生成沉淀、气体或水。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 MERGEFORMAT1.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 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 __(填字母序号);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b.稍过量的BaCl2溶液c.稍过量的NaOH溶液(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 __;(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__ 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__。2.烟台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水淡化。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序号)。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2)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SO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过滤;⑥蒸发。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序号),其中操作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__ __。A.①③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C.③①②⑤④⑥ D.②③①⑤④⑥(3)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2。①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②写出步骤Ⅰ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③海水制镁。实际生产中,步骤Ⅲ常选用__ __作为沉淀剂,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Ⅱ、Ⅲ、Ⅳ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__ __。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 MERGEFORMAT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 MERGEFORMAT【典例2】(2021·龙东中考)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 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 ℃时,向盛有25 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 __g。(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 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__。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名师这样讲】内容 表示意义 举例(以图为例)点 曲线上的点 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A点、B点表示物质N、M在T1 ℃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a g和b g两曲线交点 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如C点表示M、N在T2 ℃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c g线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面 曲线下面的点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如D点表示T1 ℃时N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 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固体 如D点表示T1 ℃时M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固体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 MERGEFORMAT1.(2021·潍坊中考)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 ℃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 ℃时,物质a的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25 g物质aC.t2 ℃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2.(2021·湘潭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__ __g。(2)t2 ℃时,往盛有50 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0 g甲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 __g。(3)除去甲中含有的少量丙,可采用的方法是__ __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将t1 ℃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__。INCLUDEPICTURE "考点三.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三.TIF" \* MERGEFORMAT 盐的性质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 MERGEFORMAT【典例3】(2021·济宁中考)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l-、CO、NO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经测定,溶液pH=1;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H+、Mg2+、Ba2+、Cl-、NOB.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COC.一定含有H+、Ba2+、NO,一定不含有Cl-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名师这样讲】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 MERGEFORMAT1.(2021·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NO、Na+、H+ B.CO、K+、Cl-、NOC.Na+、Ba2+、Fe3+、NO D.Na+、Mg2+、Al3+、Cl-2.(2020·天津中考)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A CuO CuSO4 FeSO4 FeCl2B CO2 Na2CO3 H2O O2C O2 MgO H2O2 H2OD HCl BaCl2 BaSO4 H2SO43.(2020·镇江中考)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KOH、NaCl、Ba(NO3)2B.Na2CO3、BaCl2、NaNO3、稀HClC.Na2SO4、Ba(OH)2、NaOH、稀HNO3D.BaCl2、NaOH、MgSO4、KNO34.(2021·鄂州中考)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其任意编号为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A B CA / ↑ —B ↑ / ↓C — ↓ /(“↑”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无明显现象)(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 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__。(4)向盛有C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__ __,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PAGE- 12 -单元复习课 第八单元INCLUDEPICTURE "建体系·知识纵横.TIF" INCLUDEPICTURE "建体系·知识纵横.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辨易错·规避误区.TIF" INCLUDEPICTURE "辨易错·规避误区.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 "易错点1.TIF" INCLUDEPICTURE "易错点1.TIF" \* MERGEFORMAT 常见离子或物质的检验、鉴别错误【典例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取未知溶液2~3 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未知溶液2~3 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Cu2+、SO__。(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Ba2+__。(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Na+、Cl-__。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有错必纠】 常见离子(如CO、SO、Cl-、NH)或物质的检验、鉴别是中考的常考点,也是易错点。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种类 检验方法(所加试剂) 现象Cl-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SO 先加Ba(NO3)2[或Ba(OH)2]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续表 离子种类 检验方法(所加试剂) 现象CO 先滴加稀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OH-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NH 加熟石灰研磨(加碱) 闻到刺激性气味INCLUDEPICTURE "易错点2.TIF" INCLUDEPICTURE "易错点2.TIF" \* MERGEFORMAT 常见物质的分离、除杂错误【典例2】(2021·呼伦贝尔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D)A.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B.CO2(HCl)——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D.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有错必纠】 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1、 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2)结晶法:适用于分离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具体方法有两种。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2、 化学方法(1)原则: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②先除杂后干燥。(2)方法: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INCLUDEPICTURE "链中考·核心解读.TIF" INCLUDEPICTURE "链中考·核心解读.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 MERGEFORMAT 海洋化学资源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 MERGEFORMAT【典例1】(2021·衡阳中考)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常利用海水提取粗盐(含CaCl2、MgCl2等杂质)。然后进一步得到精制食盐,并广泛用于氯碱工业和侯氏制碱工业等。过程如图(1)母液为NaCl的__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试剂X为__A__(填字母序号)。A.NaOH B.KOH C.NaNO3(3)操作Y为__过滤__。(4)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为了除去__碳酸钠、氢氧化钠(或Na2CO3、NaOH)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名师这样讲】除去相应离子时,主要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加入物质后使其相应离子生成沉淀、气体或水。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 MERGEFORMAT1.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 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cba(或bca或bac)__(填字母序号);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b.稍过量的BaCl2溶液c.稍过量的NaOH溶液(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富集、提纯MgCl2__;(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__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Cl+H2O+CO2+NH3===NH4Cl+NaHCO3__;(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2.烟台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水淡化。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BC__(填字母序号)。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2)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SO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过滤;⑥蒸发。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D__(填字母序号),其中操作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__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__。A.①③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C.③①②⑤④⑥ D.②③①⑤④⑥(3)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2。①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H3+NaCl+H2O+CO2===NaHCO3+NH4Cl__。②写出步骤Ⅰ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2NaCl+2H2O2NaOH+H2↑+Cl2↑__。③海水制镁。实际生产中,步骤Ⅲ常选用__熟石灰__作为沉淀剂,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Ⅱ、Ⅲ、Ⅳ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__提高氯化镁的纯度__。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 MERGEFORMAT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 MERGEFORMAT【典例2】(2021·龙东中考)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t1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 ℃时,向盛有25 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62.5__g。(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蒸发结晶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乙>甲>丙__。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名师这样讲】内容 表示意义 举例(以图为例)点 曲线上的点 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A点、B点表示物质N、M在T1 ℃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a g和b g两曲线交点 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如C点表示M、N在T2 ℃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c g线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面 曲线下面的点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如D点表示T1 ℃时N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 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固体 如D点表示T1 ℃时M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固体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 MERGEFORMAT1.(2021·潍坊中考)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t1 ℃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 ℃时,物质a的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25 g物质aC.t2 ℃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2.(2021·湘潭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__30__g。(2)t2 ℃时,往盛有50 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0 g甲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85__g。(3)除去甲中含有的少量丙,可采用的方法是__降温结晶__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将t1 ℃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乙>甲>丙__。INCLUDEPICTURE "考点三.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三.TIF" \* MERGEFORMAT 盐的性质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INCLUDEPICTURE "中考这样考.TIF" \* MERGEFORMAT【典例3】(2021·济宁中考)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l-、CO、NO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经测定,溶液pH=1;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D)A.一定含有H+、Mg2+、Ba2+、Cl-、NOB.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COC.一定含有H+、Ba2+、NO,一定不含有Cl-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名师这样讲】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INCLUDEPICTURE "学霸这样练.TIF" \* MERGEFORMAT1.(2021·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B)A.K+、NO、Na+、H+ B.CO、K+、Cl-、NOC.Na+、Ba2+、Fe3+、NO D.Na+、Mg2+、Al3+、Cl-2.(2020·天津中考)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B)选项 甲 乙 丙 丁A CuO CuSO4 FeSO4 FeCl2B CO2 Na2CO3 H2O O2C O2 MgO H2O2 H2OD HCl BaCl2 BaSO4 H2SO43.(2020·镇江中考)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B)A.FeCl3、KOH、NaCl、Ba(NO3)2B.Na2CO3、BaCl2、NaNO3、稀HClC.Na2SO4、Ba(OH)2、NaOH、稀HNO3D.BaCl2、NaOH、MgSO4、KNO34.(2021·鄂州中考)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其任意编号为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A B CA / ↑ —B ↑ / ↓C — ↓ /(“↑”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无明显现象)(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Ca(OH)2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4)向盛有C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__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__,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PAGE- 1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课 学案(学生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doc 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课 学案(教师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