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事项: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共9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的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Weather B.Education. C.Ecology
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should do
A.Stop playing tennis. B.Stick to what he is doing. C.Find the cause for his failure.
3.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morning
A.Go to the office. B.Drive the man downtown. C Attend a meeting.
4.Why won’t the woman go to the man’s house?
A.She is tired and wants to have a rest.
B.She has some guests to entertain.
C.She has to go out of town.
5.Which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buy
A.The city postcard. B.The lake postcard. C.The forest postcar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leave her present job
A.Because she does not like the job.
B.Because she wants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C.Because she does not want to live in Australia.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s the woman most likely to go to
A.China. B.Japan. C.Spai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y is it easier for the woman to learn English
A.She often talks to English people.
B.She speaks two languages already.
C.She always does her homework right after class.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suggested by the woman to be a good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A.Reading newspapers. B.Writing diaries. C.Reading aloud in the morning.
10.Why is it difficult for the man to learn English
A.He doesn’t talk to his English teachers.
B.There are no native speakers around him.
C.He is shy to speak English.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at is the color of the woman’s bag
A.White. B.Yellow. C.Brown.
1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the library. B.In the restaurant. C.In the schoo1.
1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woman’s bag
A.Some money. B.A watch. C.Two pen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 are these two people talking about
A.Sport. B.Music. C.Entertainment.
15. Why does Judy look happy
A.Because she just saw a very funny film.
B.Because she helped a man who was in trouble.
C.Because there will b e a funny film.
16. What kind of TV shows does the man like
A.Interesting ones. B.Funny programs. C.Interesting and instructive one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speech
A.It’s a news conference. B.It’s a welcome speech. C.It’s a news report.
18.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find the speech
A.In a government report.
B.In the newspaper of the university.
C.In Yale University’s website.
19.How many students are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
A.More than 11 thousand students.
B.More than 17 thousand students.
C.More than 19 thousand students.
20.How many student organizations are there in the university
A.More than 214. B.More than 215. C.More than 240.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Shopping online will never take______ place of shopping in stores, because many people find it ______great delight to walk around in stores.
A. /; a B. the; a C. a; the D. a; /
22. In my opinion,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give us doesn’t make any______.
A. meaning B. point C. sense D. idea
23. All the passengers on board were asked to remain______ when the plane was making a landing.
A. seat B. seated C. seating D. to seat
24. –_______busy schoolwork, the children also have to take arts, music and sports classes in their free time.
–I wonder what they will become.
A. Except for B. Rather than C. Apart from D. In addition
25. She was so _______in her job that she didn’t hear someone knocking at the door.
A. absorbed B. attracted C. drawn D. concentrated
26. While copying this paper, be careful not to _______any words.
A. leave behind B. leave aside C. leave alone D. leave out
27. Only if you do much practice_______________.
A. you can learn English well B. can you learn English well
C. did you learn English well D. you learned English well
28. In my opinion, it is the coach rather than the players that________.
A. is to blame B. is to be blamed C. are to blame D. are to be blamed
29. The suggestion he ______ at the meeting was that the examination ______ till next week.
A put forward; put up B put out ; be put off
C put on ; put off D put forward ; be put off.
30. Look, the two boys are fighting. Let’s go and ______ them.
A .divide B. separate C. pull D. take
31. –How about your journey to Mount Emei
--Everything was wonderful except that our car________ twice on the way.
A. slowed down B. got down C. broke down D. put down
32. –There is still a copy of the book in the library. Will you go and borrow_____
--No, I’d rather buy_______ in the bookstore.
A. it; one B. one; one C; one; it D. it; it
33. Although this medicine can cure you ______your illness, it has a side effect ____you.
A. for; in B. for ; on C. of; on D. of; at
34. –I’m terribly sorry that I broke your cup.
--_____________.
A. Don’t mention it B. That’s right C. Sorry D. Never mind
35. Television keeps us________ of the new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 inform B. informed C. to inform D. informing
第二节: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涂在答题卡上。
My father brought home a sailboat when I was ten, and almost each Sunday in summers we would go sailing. Dad was quite skilled in sailing, but not good at 36 . As for me, I 37 both before twelve because of living close to Lake Ontario.
The last time Dad and I set sail together is really 38 . It was a perfect weekend after I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I came home and 39 Dad to go sailing. Out we set soon on the 40 lake. Dad hadn’t sailed for years, but everything 41 well with the tiller(舵柄)in his hands.
When we w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lake, a 42 wind came all of a sudden. The boat was hit 43 . Dad was always at his best in any 44 , but at this moment he 45 .
“John! 46 !” he shouted in a trembling(颤抖的)voice, with the tiller still in his hands.
In my memory he could fix any 47 . He was the one I always 48 for strength and security. Before I could respond, a 49 of water got into the boat. I rushed to the tiller 50 it was too late. Another huge wall of water 51 the boat in a minute. We were thrown into the water, and Dad was struggling aimlessly. At that moment, I felt fiercely 52 of him.
I swam to Dad 53 and helped him climb onto the hull(船壳)of the boat. Upon sitting on the hull, Dad was a little awkward(尴尬的)about his flash of 54 . “It’s all right, Dad. We are safe now,” I comforted him.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Dad had counted on me in a moment of emergency. More importantly, I found it was my turn to start 55 for my father.
36. A. boating B. running C. swimming D. teaching
37. A. enjoyed B. desired C. hated D. learned
38. A. unforgivable B. unforgettable C. cheerful D. regretful
39. A. sent B. ordered C. invited D. allowed
40. A. calm B. icy C. stormy D. thundery
41. A. finished B. went C. seemed D. sounded
42. A. strong B. gentle C. cold D. hot
43. A. repeatedly B. lightly C. hardly D. violently
44. A. danger B. place C. sport D. job
45. A. suffered B. fell C. froze D. ran
46. A. Look B. Help C. Run D. Jump
47. A. problem B. relationship C. machine D. boat
48. A. turned to B. lived with C. argued with D. objected to
49. A. river B. stream C. shower D. wave
50. A. if B. for C. after D. but
51. A. got through B. poured into C. turned over D. lifted up
52. A. ashamed B. protective C. tired D. afraid
53. A. hopelessly B. quickly C. slowly D. helplessly
54. A. pain B. anger C. fear D. shame
55. A. making up B. getting ready C. paying off D. looking ou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 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涂在答题卡上。
A
When I was growing up in America, I was ashamed of my mother’s Chinese English. Because of her English, she was often treated unfairly. People in department stores, at banks, and at restaurants did not take her seriously ,did not give her good service, pretended not to
understand her, or even acted as if they did not hear her.
My mother has long realized the limitations of her English as well. When I was fifteen, she used to have me call people on the phone to pretend I was she. I was forced to ask for information or even to yell at people who had been rude to her. One time I had to call her stockbroker (股票经纪人).I said in an adolescent(幼稚的,未成熟的)voice that was not very convincing(令人信服的), “This is Mrs. Tan.”
And my mother was standing beside me, whispering loudly, “Why he don’t send me check already two week late.”
And then, in perfect English I said: “I’m getting rather concerned. You agreed to send the check two weeks ago, but it hasn’t arrived.”
Then she talked more loudly. “What he want I come to New York tell him front of his boss.” And so I turned to the stockbroker again, “I can’t tolerate any more excuse. If I don’t receive the check immediately, I am going to have to speak to your manager when I am in New York next week.”
The next week we ended up in New York. While I was sitting there red-faced, my mother, the real Mrs. Tan, was shouting to his boss in her broken English.
When I was a teenager, my mother’s broken English embarrassed(令人尴尬)me. But now, I see it differently. To me, my mother’s English is perfectly clear, perfectly natural. It is my mother tongue. Her language, as I hear it, is vivid(生动的), direct, and full of observation and wisdom. It was the language that helped shape the way I saw things, expressed ideas, and made sense of the world.
56. Why was the author’s mother poorly served
A. She was unable to speak good English. B. She was often misunderstood.
C. She was not clearly heard. D. She was not very polite.
57. From Paragraph 2, we know that the author was ___.
A. good at pretending B. rude to the stockbroker
C. ready to help her mother D. unwilling to phone for her mother
58. After the author made the phone call, .
A. they forgave the stockbroker B. they failed to get the check
C. they went to New York immediately D. they spoke to their boss at once
59.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her mother’s English now
A. It confuses her. B. It embarrasses her.
C. It helps her understand the world D. It helps her tolerate rude people.
B
Once home to the world's largest trading port,East London is a lovely and cultural place to
visit.Here are some of the places of interest there.
Aquarium(水族馆) Beachfront,Esplanade,East London
Tel:705 2637
Open daily:9 a.n一5 p.m.
Fish Feeding:daily at 10:30 a.m.and 3:00 p.m
Seal Show:daily at 11:30 a.m.and 3:30 p.m.(Performances are only 10 minutes long.)
Fees:adults-£9,children(3—16 years)一£5,school /groups一£3 per person-
This is the o1dest aquarium in the country.It is also a large office for Tourism in East London,supplying booklets an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Border Birders Club is one of the programs here.This is a super birding club where the whole family can have a nice Saturday walk around,looking at different types of birds and talking with the friendly members along the way.For more information,look for the notice on the nonce boards outside the Beacon Bay Library and at the Aquarium or call 735 2195·
Calgary Transport Museum
13km from East London on N6 to Stutterheim
Tel:730 7244
Open daily:9 a.m.一4 p.m.
Closed:Friday&Christmas Day
Fees:adults-£5,children一£3.
Fine collection of restored horse drawn vehicles,carts,wagons,buggies(轻马车),a gypsy caravan(大蓬车)and governess cart.
Museum--The East London Museum
Upper Oxford Street(Entrance and parking in Dawson Road)
Tel:743 0686
Fax:743 3127
Open:Monday—Friday 9:30 a.m.一5 p.m.;Saturday 2p.m.一5p.m.:Sunday
&Public Holidays 11 a.m.一4 p.m.
Fee:adults一£5,children一£2,school groups&scholars in uniform are free.
Go on a wonderful adventure into the past.Best known as the home of the Coelacanth &world's only Dodo Egg,the museum also has an excellent display about the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e of Xhosa,living in South Africa.There is also a Museum Cafeteria with refreshments.
60.How much would a couple with one child pay to go to The East London Museum
A.£7 B.£12 C.£13 D.£23
61.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______
A.on Christmas Day,you cannot visit Calgary Transport Museum
B.you can enjoy the seal show at 4 p.m.every day
C.in Border Birders Club,you can see the world’s only Dodo Egg
D.people can go to the Beacon Bay Library in the East London Museum
62.If a person is interested in African culture.he should visit ____________
A.Border Birders Club B. Calgary Transport Museum
C.Aquarium D.The East London Museum
C
Scotland has long been characterized as a land of romance. It contains ruins of many ancient castles and abbeys(寺院), and there is an attractive beauty in its mountains, long deep valleys, and ribbon lakes. Each year, those things attract a great number of tourists.
Numerous island line the coast. In the north are two large groups, the Orkney Islands and the Shetland Islands. Close to the west coast are the Inner and Outer Hebrides groups, and the islands of Arran and Bute.
The land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Highlands in the north, the Central Lowlands and the Southern Uplands.
The Highlands are wild and picturesque(如画的). A long valley called Glenmore crosses the Highlands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In the South of the Highlands are the Grampian Mountains, highest in the British Isles. Ben Nevis, the highest peak, rises to 1,343 meters. Ben Lomond rises from the shore of Loch Lomond, Scotland’s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The Central Lowlands run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and the greatest length is nearly 145 kilometers. The soil here is fertile(肥沃的), and there are four coalfields underlying the area. In the east is Edinburgh, Scotland’s historic capital city, and in the west is Glasgow. Almost 90 percent of Scotland’s population live in the Lowlands.
In the Southern Uplands the hills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600 meters high. Their rounded or flat tops are often capped with dark peat(泥炭). Along the slopes are plants like grass and heather(欧石楠).
According to the text, all the following things attract many tourists to Scotland EXCEPT________.
ruins of ancient castles and abbeys B. mountains and valleys.
various animals and plants D. ribbon lakes
64. Most Scottish people live in________.
A. the Highlands B. the Central Lowlands
C. the Southern Uplands D. the Orkney Islands
65. The underlined word “capp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
A. divided B. surrounded C. covered D. connected
66. The author’s aim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is_______.
A. to attract people to visit Scotland
B. to describe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Scotland
C. to show people the history of Scotland
D. to introduce Scotland generally
D
What makes a person a scientist Does he have ways or tools of learning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s The answer is “no”. It isn't the tools a scientist uses but how he uses these tools which makes him a scientist .You will probably agree that knowing how to use a power is important to a carpenter(木匠).You will probably agree, too, that knowing how to investigate(调查),how to discover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to everyone. The scientist, however, goes one step further ;he must be sure that he has a reasonable answer to his questions and that his answer he gets to many questions is into a large set of idea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The scientist's knowledge must be exact .There's no room for half right or right just half the time. He must be as nearly right as the conditions permit .What works under one set of conditions at one time must work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t other times. If the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any changes the scientist observes in a demonstration(实证)must be explain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s. This is one reason why investigations are important in science .Albert Einstein,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ematics. The accuracy(精确性)of his mathematics was later test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Einstein's ideas were proved to be correct. A scientist uses many tools for measurements .Then the measurements are used to make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计算)that may test his investigations.
67.What makes a scientis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tools he uses. B. His ways of learning.
C. The way he uses his tools. D. The various tools he uses.
68.“...knowing how to investigate ,how to discover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to everyone.” The
writer says this to show_______.
A.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tists and carpenters
C. 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rpenters and ordinary people
69.A reasonable scientific theory should be one that_______.
A. works under one set of conditions at one time and also work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t other times
B. leaves no room for improvement
C. doesn't allow any change eve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D. can be used for many purposes
70.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Scientists a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eople.
B.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C. Exactness is the core(核心)of science.
D. Exactness and way of using tools are the keys to making of a scientist.
第二节(共5 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 分)
根据短文内容, 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Getting your children to study can be a little like getting them to eat their vegetables.
71 Make a study time and have it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This will help your kids to learn to schedule(安排,计划)their day and will give them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how they spend their time.
Allow them to study in blocks of time, such as for half an hour with a five-minute break in the middle. 72 Ideal study times are after dinner or right after school before dinner. Never allow your children to study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as that will encourage passive activity. 73
You’ll also need to help your kids find the right place to study. After you’ve set up a good study time for little learners, set up a good place where they can get those creative juices flowing.
74 Make sure there is a table or a desk and a comfortable chair.
75 This includes helping them out with their homework sometimes and being
there for them with the answers to any questions. The input you give your children during study periods will help form a bond and help make studying enjoyable.
A. Pick a place where your children can study properly.
B. Hold them to the schedule they create for themselves.
C. Finally, spend time with your kids when they’re studying.
D. Keep the atmosphere light and offer lots of encouragement, too.
E. Instead, use TV as a treat or a reward when the homework is completed.
F. Try to stop this bad habit by offering some sort of reward.
G.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form good study habits for your kids is to design a schedule that they keep to.
英语月考答题纸
第II卷
第四部分:课文知识运用( 共三节,满分25 分)
第一节:课文填空(每空填一个单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John Snow was a famous doctor in London. He became inspired when he thought about helping ordinary people (1)_______ _______(暴露) cholera. This was the (2) ______ _____(致命的疾病)of its day. Neither its cause nor its cure was understood. So many thousands of (3)________ _________(恐惧的人) died (4) ________ ________ (每次) there was an outbreak. John Snow wanted to(5)_____ ____ _________ (面对挑战) and solve this problem .
The greatest(6)__________ _________ (历史宝藏) of all is London with its museums,(7)______ ___________(艺术收藏), theatres, parks and buildings. It is (8)___ ___ ___(中心)national government and its administration. It has (9)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建造的最古老的港口)by the Romans in the first century AD, the oldest building begun by the Anglo-Saxons (10)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在11世纪60年代).
第二节:单词拼写(根据句义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每空一词;每题0.5分,共5分)
1. 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________________ (导致) a lot to the traffic accident yesterday.
2. A medical team _____________(由……组成) of ten doctors will be sent to the flood-stricken area.
3. The police found some evidence and _____________ (怀疑) the man of murder.
4. He _____________(折叠) the map up and put it in his pocket.
5. I have ________________ (安排) for a car to pick up the guests at the airport.
6. Many friends and relatives _______________ (参加) their wedding last week.
7. It is greatly to your ________________ (赞扬) that you gave back the money you found
8. He is always ________________ (严格) with his children.
9. The river has been ________________ (污染) by waste products from the factory.
10. Please help me fix the two__________________ (把手) of the desk.
第三节:课文改错:(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0 分)
根据课文内容改错,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 made a list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 in London. His first delight is going to the Tower. It was built long before by the Norman invaders of AD 1066. Fancy! This solid stone, square tower had been remained standing for one thousand year. As the buildings had expanded around it, it remained part of a royal palace and prison combined. To her great surprised, Zhang Pingyu found the Queen's jewels guarding by special royal soldiers who, in special occasions, still wore the four-hundred-year-old uniform of the time of Queen Elizabeth I.
英语试题答案
听力:1-5:ABCBC 6-10:BABAC 11-15:ABCCA 16-20:CBCAC
单选:21-25 BCBCA 26-30 DBADB 31-35 CACDB
完形填空:36-40 CDBCA 41-45 BADAC 46-50 BAADD 51-55 CBBCD
阅读理解:56-59 ADBC 60-62 BAD 63-66 CBCD 67-70 CCAD
71-75GBEAC
课文填空:
exposed to (2)deadly disease (3)terrified people (4)every time/each time  
(5) face the challenge (6) historical treasure  (7)art collections  (8)the centre of  (9)the oldest port built(10)in the 1060s
单词拼写:1. contributed 2. consisting 3. suspected 4. folded 5. arranged 6. attended
7. credit 8. strict 9. polluted 10. handles
课文改错
 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 made a list∧ the sites she wanted
of
to see in London. His first delight is going to the Tower. It was built long before by the
Her was ago
Norman invaders of AD 1066. Fancy! This solid stone, square tower had been remained standing for one thousand year. As the buildings had expanded around it, it remained part of a
years Although
royal palace and prison combined. To her great surprised, Zhang Pingyu found the Queen's
surprise
jewels guarding by special royal soldiers who, in special occasions, still wore the
guarded on
four-hundred-year-old uniform of the time of Queen Elizabeth I.
听力材料
1. W: Check the weather report to see if I’ll need an umbrella, please.
M: You won’t on Monday or Tuesday, but on Wednesday there’ll be rain all day.
2. M: I think I’m going to give up playing tennis. I lost again today.
W: Just because you lost Is that the reason to quit
3.M: Can I get a ride to the office with you tomorrow
W: Another day would be fine. I’ve got to be downtown for a meeting,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4.W: Uncle Joe I’m really sorry, but I can’t make it to your house tonight. I have guests.
M: Guests Well, bring them with you. We always have room at the table for more.
W: They’ve just got here from out of town. I think they’re tired and want to rest.
M: All right.
5.M: Are you getting a postcard for your sister Here’s a beautiful one of the lake.
W: But I only send cards of places I know. This one of the city at night looks good.
M: I agree, but your sister doesn’t like cities!
W: Well, I’ll get her the forest one. We went there two days ago, remember
6.M: Judy, why do you want to give up your present job
W: I’d like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M: Something different What do you mean
W: I want to travel. You know, I have never been to other countries.
M: Really
W: Yes. I want to go to Australia, Canada, especially China.
M: What can I say I’m really sorry. But I understand.
W: Thank you, Jack.
7.M: It’s so hard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Why is it so easy for you
W: I didn’t know you were having problems. Maybe it’s easier for me because I already speak two languages. But also, I really work at it.
M: Well, I always do my homework and go to classes. What else do you think would help
W: Well, you might try reading newspapers. And I always talk to Americans when I get a chance, though sometimes it’s hard.
M: But, how do you meet Americans I only know few foreign students.
W: How about sitting next to an American at lunch, or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asking someone over to your house for dinner
M: Those are good ideas. But I’m a little shy to speak English.
W: You won’t learn if you don’t try and speak. If I were you, I’d talk to your English teacher. He might have some good ideas.
8.W: Can you help me I seem to have lost my handbag.
M: Calm down, Madam. I will find out this report for you. What color is it
W: Well, it is a white one.
M: How big is it
W: I guess it is about one foot long and seven inches tall.
M: What’s in the bag, Madam
W: There is a watch, two keys, and some money.
M: And where did you leave it
W: I am sure I left it in the restaurant.
M: Don’t worry, Madam. I am sure we can find it. Now give me your name and telephone number.
9.M: Hi, Judy, you look happy.
W: Yes, I just saw a very funny film on TV.
M: What was it about
W: It was about a careless man who got into trouble wherever he went. He couldn’t do anything well.
M: So you like it \
W: Yes, I did. It made me laugh a lot.
M: But I would rather see something not only interesting but also instructive.
W: Oh, Mike, don’t be so serious. People sometimes need relaxation.
M: That’s true. But I think that watching TV is not just for entertainment.
10. I’m President of the Yale University and welcome to our university. We invite you to visit us at any time—in person or through this web site—and explore the life of our campus.
Yale is well known for the strength of its colleges, where its more than 11 thousand students learn to lead and serve the society. Yale students are famous for forming and shaping their own clubs and organizations. More than 240 student organizations now exist, some over a century old and others formed just this year.
Yale is also a major research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has the world’s great libraries and three outstanding public museums and galleries that help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climate of the university.
Founded in 1701, Yale is a university with great traditions. We welcome your interest in the University and in our community. Please read Yale’s Web page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高二年级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2.下列我国重点开发区中,经济结构逐步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贸为主的是
A.沪宁杭 B.京津唐 C.海南岛 D.辽中南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 B.回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5.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6.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 )
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 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 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8.塔里木术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理特征的相同之处有
A.位于相同温度带 B.都是旱涝灾害频发区
C.位于相同干湿地区 D.都有商品棉基地
9.我国下列海港中。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的是
A.大连港 B.秦皇岛港 C.天津港 D.连云港
10.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11.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12.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 )
A成都平原 B 宁夏平原 C 河西走廊 D 河套平原
13. 影响内蒙古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壤 B 气候 C 灌溉水源 D 地形
14.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形的是( )
A 峨眉天下秀
B 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 白头山三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 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经济地带形成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15~16题。
15.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西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16.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17题。
17.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8.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 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 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
19 郑州以下,黄河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是( )
A 河流因引黄灌溉水量减少 B 流经平原、气候干旱
C 地面植被稀少 D 河床比堤外地面高
上海原是个小渔村,自清末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并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据此回答20题。
20.上海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
21.京津唐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水资源数量少 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③人口少 ④水资源利用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做法是( )
①减少耕地面积  ②多种饲草、饲料,大量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③研究并推广抗旱作物 ④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④
图11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23—24题。
材料: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23.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联系交通便利
24.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 )
①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 ②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
③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 ④促进北京工业快速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东中西部发展并不平衡。下列能够说明这一发展特征的省市区组合是( )
A.浙江 广东 广西 B.江苏 湖北 贵州
C.内蒙古 新疆 西藏 D.北京 上海 重庆
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2010年底,随着一期工程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表1),回答26~27题。
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70.7 22.7 3.2 3.4
2000 66.1 24.6 2.5 6.8
2007 69.4 20.0 3.4 7.2
26.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27.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28~30题。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受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的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建立研发中心
28.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9.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0.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2011年春节刚过,有媒体报道,超过90%的受访珠三角企业表示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招工,出现了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的现象。据此回答31~32题。
3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①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东部
②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内地不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
③中西部地区为留住劳动力,不断提高工资水平
④此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东部省份相当多的企业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现阶段“用工荒”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②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③有利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
④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完成33题。
33.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34.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35.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36.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37. (10分)下图为“中国主要煤矿及北煤南运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主要输出省区有山西、    和    地区。
(2)煤炭主要输入区人口     ,经济     ,能源需求量    。
煤炭输入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煤炭输出地来说,资源开发中应注意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
38.(13分)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A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填代码)。
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________ ,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________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较周围的广东其他地区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粤东、________、__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_______型产业和________型产业。
(4)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高二年级地理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DCADC ADCBB CCCBD ADDDA ADACB ACACD BADDB 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37 (15分) (1)陕西 内蒙古(4分)
(2)稠密 发达 大 (6分)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2分)
(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3分)
38 (13分)
(1)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任意3点3分)
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3分)
(2)①③⑤ ②④ (4分)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任意3点3分)
39(16分)
(1)改革开放时间早,首先得到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2分)
(2)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任意4点4分) 
(3)粤东 粤北 粤西 劳动密集 资源密集 (5分)
(4)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较为丰富 (3分)
(5)产业集群 经济差异(2分)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 家争鸣”的局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墨、道、法等各家都站在民众立场上发表对社会的见解
B.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社会而未被统治者重视
C.墨家思想代表劳动人民,提倡节俭,主张爱惜民力
D.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在《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孔子名列第五。作者的评语是:“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根据以这种哲学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得最佳的地区。”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提出“仁”和“礼” ②人能够认识并改造自然
③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④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 ,哪个是不正确的?
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推崇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4.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其中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等主张,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主张小国寡民 B.反对人际交往 C.不利社会发展 D.主张积极革新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利用儒家思想教育和培养封建官僚。下列不可能是其教育内容的是
A.《诗》 B.《书》 C.《春秋》 D.《四书章句集注》
6.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7.温家宝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气者,理之依也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8.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存百姓”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据此你可以得出
A.“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是孟子提出的最高生活目标和理想
B.孟子主张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
C.孟子的思想被当时的统治者欣然接受
D.孟子的思想不适应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需要
10.2010年12月10日起,CCTV—10“百家讲坛”连续14集播出《传奇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1.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1年播出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讲了一个现代白领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当时,她可能了解到
①皇宫隆宗门内设置军机处 ②传教士在中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③宫内上演的京剧 ④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述不可能是朱熹言论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C.“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4.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1911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改用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同时以民国国号开始纪年。革命派黄帝纪年的使用最能说明
公元纪年不适用于中国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D.为了唤起民众对革命的支持
15.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却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成就却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6.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17.某人在博客中撰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经济发展繁荣,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保障
C.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D.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18.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19.四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提出了一个命题,你认为哪个最不适宜
A.两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D.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2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2010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会胜利闭幕,同时决定中国馆将续展半年。中国馆展出的是动态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北宋风俗画的写实精神
C.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D 安定繁荣的盛世面
23.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 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24.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同学小吴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诗经》由孔子编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C.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D.《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25.2011年6月5日,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国家京剧院开启“红色经典中华行”,历时一个月。“红色经典中华行”艺术再现我党的光辉历程,也是京剧艺术传播的一次长征。下列对京剧形成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统治者的重视
C.徽剧与昆曲的融合 D.民间艺人的努力
26.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
28.20世纪初,南方某学堂的一个学生在作文时将欧洲的卢梭与中国的孔子、孟子相提并论,他的学业成绩因此被评为第一名。据此推测,这一学堂推崇的政治制度是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直接民主制
29.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这里所说的“宪法”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核心内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大法 D.是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0.谭嗣同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这反映出
A.谭嗣同是反清革命的领袖 B.谭嗣同提倡实行民主共和制
C.谭嗣同积极宣传“民贵君轻”思想 D.维新变法时期,卢梭的思想已经在中国传播
31.辛亥革命时期,许多革命志士通过改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志向。胡汉民原名衍鴻,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一现象表明
A.推翻满清统治已经是人心所向 B.实业救国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思潮
C.“西学东渐”开始进入制度层面 D.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
32.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3.“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3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5.近代前期,某一历史人物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 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该历史人物应是
A.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倡导者B.维新办法运动的领导者
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36.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37.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反映出 ①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 ②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39.“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以上材料体现的观点及其最早的倡导者应是
A.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 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 资产阶级激进派
40.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②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
③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强国富国之路 ④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二.主观题(共3个小题,40分)
4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二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予。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摘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公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众民所归,乃举为民主,如美、法之总统。
——摘自康有为《孟子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的建议与顾炎武的观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建议的结果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顾炎武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5分)
(3)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6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2分)
4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 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此为拯民出於迷昧之途,入於尤明之国也。
二 禁演戏修台建醮。先化其心之惑,使伊所签助者,转助医院、四民院、学馆等,乃有益於民生实事。 ——《资政新篇》
材料二
同文馆旧址 万木草堂
材料三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的主张。(2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同文馆与万木草堂在办学目的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7分)
历史参考答案
ADDDD CBDDC DDCDB CDCDA BCBCC BDBCD ADADD ABBBC
41.【答案】
(1)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分)
顾炎武认为天子是天下大权的所有者,但应分君权于地方,以突出君权的尊贵。(2分)
(2)结果: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1分)
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治;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分)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分)
(3)内涵演变:汉武帝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得到改造,包容了法家等思想;(2分)明清时期的儒学批判地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并赋予时代新内容,使之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2分)
19世纪末,康有为把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诸观念相结合,使儒家思想近代化。(2分)
42.【答案】
(1)原因: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度;闭关锁国等等。(任意三点即可。6分)
(2)特点:通过设立翻译机构,翻译外国科技著作;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成立民间的科技学会;真正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4分,每点1分)
(3)发展实用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基础研究;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注重引进技术。(任意两点即可,2分)
43.【答案】
(1)主张:改庙宇为礼拜堂;开设新式学校、医院。(每点1分,2分)
(2)同文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人才;
万木草堂的办学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每点2分,共4分)
(3)理念:主张学术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每点2分,4分)
积极作用: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推动学术的发展(开创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每点1分,共3分)高二年级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个质www.量为2kg的物体,在3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0N和15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0m/s2
B、www.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
2、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这段过程中,以下正确的是( )
A、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B、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C、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
3、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4、如图所示,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则( )
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
B、形成这个电场的电荷一定带正电
C、在b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
D、正电荷由a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
5、如图所示,在纸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带正电的小球在与竖直线AB夹角为θ的力F作用下,由A匀速运动至B,已知AB间距离为d,小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若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则电场强度为最小,E=
B、若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则力F的大小必为
C、若匀强电场的方向与F方向垂直,则电场强度为最小,E=
D、若匀强电场的方向与F方向垂直,则力F的大小必为
6、如图所示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关于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但是获得的速率是一样的
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2011全国卷1第17题改编) 闪电,是大气中的强放电现象。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三种放电。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可达到1×105A
B、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C、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14W
D、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
8、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是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都感应出异号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9、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B、在c点加速度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有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10、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A) 小于N (B) 等于N (C) 等于 (D) 大于
二、基础知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1、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保持S不变,增大d,则 (变大、不变或变小);若保持d不变,增大S,则 (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学习库仑定律后,某物理兴趣小组根据该定律探究相同金属小球的电荷量分配关系.取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球A、B、C,首先使A球带上一定电荷,A、B接触后放到相距r的地方,测得两球间的库仑力为FAB。B、C接触后也放到相距r的地方,测得两球间的库仑力为FBC,如果金属球间的电荷量平分,FAB、FBC的比值等于
13、如图14-66所示,A、B两点相距10cm,E=1000V/m,AB与电场线方向夹角θ=120°,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三、计算题(共44分,在答题卷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用一根长为L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变为向上但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0.6,cos370=0.8),求:
(1)小球的电性及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15、(12分)如图所示,离子发生器发射出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离子(初速不计),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以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中央,受偏转电压U2作用后,以速度v离开电场。已知平行板的长度为L,两板间距离为d,试证明:偏转量y与离子的质量和带电量无关
16、(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在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物体以初速度v0从x0点沿Ox轨道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f作用,且Ff17、(12分)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等于U0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l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多少?
(2)若油滴带负电,并且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等于U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高二年级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AC 2、BD 3、D 4、CD 5、C
6、BC 7、ACD 8、ABC 9、CD 10、D
二、基础知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1、(6分)变大 不变
12、(5分)4∶1
13、(5分)-50V
三、计算题(共44分,在答题卷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
(1)小球静止在电场中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带正电 (1分)
由平衡条件得:
mgtan37°=qE (2分)
故E=. (2分)
(2)当电场方向变成向上后,小球开始摆动做圆周运动,重力、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
由动能定理得:(mg-qE)L(1-cos37°) =mv2 (3分)
解得:v= (2分)
15、(12分)得出偏转量y=,从而偏转量y与离子的质量和带电量无关
16、(10分)因Ff设滑块在停止前所通过的总路程为s,对滑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17、(12分) 解:(1)油滴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可见所带电荷为负电荷,即, 3分
得 2分
(2)油滴加速下落,若油滴带负电,电荷量为Q1,则油滴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上,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5分
得. 2分
a b
4题图2012—2013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葡萄糖 B.激素 C.氨基酸 D.血红蛋白
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4.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5.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
A.血浆和淋巴 B.血液和组织液 C.组织液和淋巴 D.血浆和组织液
6.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 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 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右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
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增加
9.内环境稳态对人体代谢具有积极意义,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内环境稳态可以保持机体的温度、pH等不变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D.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C.血浆的化学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11.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 是维持细胞外液 pH 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 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 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13.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14.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5.人体代谢终产物中,水的排出途径是 ( )
①皮肤 ②肺 ③大肠 ④肾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关于水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水排出的途径中,只有肾脏调节水的平衡
B.通过线粒体的代谢过程不能提供水的来源
C.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绝对相等的
D.水排出的四条途径都能以水的摄入量调节水的排出量
17.人患急性胃肠炎,往往会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 ( )
A.失水过多 B.炎症造成人体吸收糖类减少
C.炎症造成人体吸收Ca2+减少 D.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氨基酸减少
18.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1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低温麻醉能增强脑对缺氧的耐受性
C.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2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21.右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
B.兴奋由图乙传导至图甲时,不需要消耗ATP
C.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D.图乙传导的兴奋在图甲部位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
22.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若在a点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导,肌肉就收缩 ②图中结构C和结构D分别是效应器和感受器 ③图中结构B的功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④当兴奋性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23.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2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5.右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
26.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 )
A.W区 B.V区 C.S区 D.H区
27.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28.右图为两个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 )
A. 若于S处给予刺激,则在A处可测到电位差的变化
B. 若于S处给予刺激,则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若兴奋由A传导到E,则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递质而传递
D. 若兴奋由A传导到E,则的传导速度大于的传导速度
29.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30.间接接受下丘脑调控的腺体是 (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肾上腺皮质 ④胰岛 ⑤卵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1.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32.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3.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 )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停止 ⑤性腺发育停止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
34.右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家兔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①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②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③B的变化对A有反馈调节作用 ④B物质是由睾丸分泌的
A.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
C.①③④正确 D.②③④正确
35.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3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血糖浓度较高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
B.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C.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
D.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升血糖的激素有多种
37.激素的靶细胞之所以有特异性是因为 ( )
A.该细胞有兴奋性 B.该细胞有各种受体
C.该细胞有特异性受体 D.该细胞正在生长时期
38.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
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39.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右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禁食初期,血糖和肝糖原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B.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增加
C.血糖在ab段主要来源于肌糖原的转化
D.肝糖原的分解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40.由不同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41.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体内的结构和体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②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B.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需要经过 5 层生物膜才能被细胞①利用
C.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蛋白质
D.图中 B 端②中 CO2 浓度低于 A 端②中 CO2 浓度
42.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 )
A.2 B.3 C.4 D.6
4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
C.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D.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44.有关右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兴奋传递过程中,甲图的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③的内容物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⑤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⑥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兴奋,效应器有可能发生反应
45.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予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46.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47.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
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
48.右图表示有关腺体和激素对蛙发育过程的影响。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激素。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20天蝌蚪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尚未成熟,后20天逐渐成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20天中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较低,并在此期间都逐渐增加
B.用含碘丰富的饲料持续喂养蝌蚪,可使蝌蚪早于38天发育成小型成蛙
C.若蝌蚪切除了垂体后不能发育成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发育
D.切除成蛙的垂体,甲状腺可能出现萎缩,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减少
49.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50.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
B.若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含量为130mg/dL时,下丘脑通过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是分泌胰岛素加快
C.若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细胞2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51.(10分)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 ,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 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 、 、
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填字母)
52.(9分)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
(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     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        。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    的(双向或单向),因为⑤     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     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      的膜。
53.(6分)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_______。④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_______。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____g/L,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肾上腺素。
54.(8分)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否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组别 手术/处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 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 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②表中第 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 。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
55.(7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 电位,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透过细胞向外扩散比 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 。
(4)下图所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10 DACDD BAABA 11-20 ABACA ACCBD
21-30 ADCCB CACBD 31-40 BCCCB CCCBA
41-50 CDCCA BCAB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51.(10分)⑴组织液、血浆、淋巴等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BD
⑵C→D→A→E E→A→D
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⑷A
52.(9分) (1)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2)升高 抗利尿激素 (3)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 (4)单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或轴突末梢) 细胞体或树突
53.(6分)(1)消化吸收(2)肝糖元; 肝糖元、肌糖元(3)0.8—1.2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54.(8分)①雌性  ② 1  ③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等量溶剂(或生理盐水)  
④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的发育
55..(7分)(1)正;负 (2) K+; Na+ (3)内正外负 (4) C (5) B
靶细胞
血液循环
细胞3
细胞2
细胞1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来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
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论语 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B. “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C.在全球化使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C.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D.“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 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B.战国中后期儒学 “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 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 “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C.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眄视指使 眄:斜视。 B.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舍弃,扔掉
C.燕王吊死问生 吊:安慰,慰问。 D.燕兵独追北北:溃败的军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昭王真诚对待并重用人才的一组是(3分)
①卑身厚币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③而朝其门下 ④昭王为隗筑宫殿而师之
⑤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
B.郭隗采用排比与层递的手法劝说燕昭王招致人才并施行王道,使自己的说辞气势充沛、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郭隗讲述养兽官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
D.燕昭王吸引了大批人才争先恐后地来到燕国,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致使国富兵强。燕昭王二十八年时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8、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4分)
9、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 __ _ ,____ 。 李密《陈情表》
(3) ________ ,_________。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 ,斯已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
高贵的灵魂
①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
②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③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在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
④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撒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舌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着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
⑤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得比贵族还要高贵。
⑥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⑦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
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
D. “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
(2) 结合文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在那些方面?(6分)
(3)文章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6分)
(4) “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文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寻梦到追梦,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已经走过的10年是东莞升级的一个真实写照。虽然未来的圆梦旅程不能倚马可待,但松山湖已走在路上。
B.对于美国体操协会和三家保险公司承认桑兰当年从跳马上摔下来不是她的错的事实,桑兰的律师连用弹冠相庆来形容他们此时的心情。
C.经过二十多年的钻研和努力,我们全手工制作的瓷器“五彩组壶”不但造型古朴端庄,而且线条流畅饱满,恰有珠圆玉润之感。
D.会议进入自由发言阶段,张校长就教育改革发表讲话,并称自己的观点只是一孔之见,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湖南临武县警方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和分析后做出结论:该县万水乡妇女黄茹兰因家庭纠纷捆绑3名子女投水身亡。
B.今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富国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
C.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率员赶赴温州指导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并同时成立了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
D.财政综合部门要围绕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体系为中心,加强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支持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4.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同时,舰体会携带某种拖曳式发音器在水中发出巨大的声响。
②在这两根电缆通上电以后,就会在水中形成强大的电磁场。
③各国军队在水中扫雷的方式基本大同小异。
④除了大家熟悉的切割扫雷法之外,扫雷艇还用电磁和音响这两种扫雷方式。
⑤沉底雷和浮雷的引信接收到这些磁场和声场信息后,就会自动上浮引爆。
⑥电磁扫雷是指扫雷艇用两根长达数百米的电缆拖在舰后从需要扫雷的水面开过。
A.③⑥④②①⑤ B.④③⑥①②⑤ C.③④⑥②①⑤ D. ⑥②①⑤④③
15.阅读下面新闻,然后按要求答题。(3分)
在13日举行的中共河北省委七届七次全会上,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批评了少数部门在工程建设上的浮躁作风,他表示将坚决取消“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冒进标语口号,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
张云川说,河北省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握大势、统筹协调、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切忌浮躁。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上,要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他认为,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工程该什么时候完工就什么时候完工,不一定要提前完工,这跟抢险救灾不一样。
(1)拟写一句话新闻:____ (不超过15字)(3分)
16. 仿照下面的句子,从“歌”“酒”“书”中任选话题,写一段话,表达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6分)
人生路似茶,走在路上切莫忘:莫忘那龙井般时鲜清幽的淡,莫忘那碧螺春般幽中蕴香的闲,莫忘那铁观音般清澈香郁的厚……
人生路似 ,走在路上切莫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庸》开篇便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孔子说“人之生也直”,就是强调人在生活中应奉行“直道”,他认为那些不直的人能生存下来,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当樊迟问孔子,如何能让社会实现“仁”的境界时,孔子的回答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举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在枉曲之人的上面,才能使枉曲的人也变得正直了。
请以“人之生也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孔子有关合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2、B、“迅速融合”错误,原文是“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
3、B、“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错误,原文是“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4.C(吊:吊祭,悼念。)
5.D(②主语不是燕昭王。③是郭隗的劝说。⑤是与百姓的关系。)
6.A(”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不对,应为“向郭隗请教并拜他为师”)
7.(12分)
(1)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人听说大王拜访那些贤能的人,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诚”、“ 朝”、“ 趋”)
(2)如果大王确实想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比我贤明的人呢 (“今”、“致”“且”、和被动的“见事”各1分。)(3)略
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很多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 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土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分析:洞霄宫乃旅游胜地,被誉为羽化成仙之佳境,素为隐逸者所爱。此诗写景抒情明净美丽而轻 盈活泼:第一联由山之大引出思之无垠;第二联写碧涧红叶,青林白云,有流水有飞鸟,写出秋容之鲜艳动感,毫无枯淡之色;第三联对仗工整,写景明净简淡;尾联遐思悠悠,意境优美,空山寂静,谁能享受夜雨芭蕉的情韵呢 一切皆在不言中。
8、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③俯仰相对。“碧潭”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何等空阔自然。(答对两点得满分)
9、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营造了浪漫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10.略
11、(1)AB (答对一项给两分,全对给5分)
(2).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④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每一点2分)
(3)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言之有理即可)
12、D 13、B(A.身亡的是三名女子,还是也包括黄茹兰在内的四人,表意不明。C.缺少宾语中心语,在“事故调查”后加“工作”。D.“围绕……中心”和“以……为中心”杂糅。)14、C.(注意句子之间的总分关系和先后照应关系即可)15、(1)河北将取消工程建设冒进标语。或者是:我省将取消工程建设冒进标语。(“我省”、“将取消”、“工程建设冒进标语”各一分)16、略
17. 略高 二 年级 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请注意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中公式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3=A B.M=-M C.B=A=2 D.x+y=0
2.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 B. C. D.
3.为了了解某校高三400名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制成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不低于80分为优秀,则及格率与优秀人数分别是( )
A.60%,60 B.60%,80 C.80%,80 D.80%,60
4.为了考查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作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l2,已知两人得的试验数据 中,变量x和y的数据的平均值都分别相等,且值分别为s与t,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t) B.直线l1和l2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t)
C.必有直线l1∥l2 D.直线l1和l2必定重合
5.在长为12cm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CB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大于20cm2的概率为( )
A. B. C. D.
6.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在时的值时,的值为 ( )
A. -845 B. 220 C. -57 D. 34
7.直线:2x+(m+1)y+4=0与直线:mx+3y-2=0平行,则m的值为( )
A.2 B.-3 C.2或-3 D.-2或-3
8.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3 C. D.6
9.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取一点P,则点P到点O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  )
A. B.1- C. D.1-
10.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改样本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 ( )
A.46,45,56 B.46,45,53
C.47,45,56 D.45,47,53
11. 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10 B.i<10 C.i>20 D.i<20
12.(文)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以上都有可能
(理)过点P(2,1)作圆C:x2+y2-ax+2ay+2a+1=0的切线有两条,则a取值范围是( )
A.a>-3 B.a<-3 C.-3<a<- D.-3<a<-或a>2
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个年级有男生560人,女生4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80的样本,则此样本中男生人数为____________.
14. 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中心和顶点这五点中,随机(等可能)取两点,则该两点间的距离为的概率是___________.
15.若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则圆截直线所得的弦长等于
16.(文)若点P为圆的弦MN的中点,则弦MN所在直线方程为
(理)圆心在直线上的圆与轴交于两点,则圆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0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两条直线与的交点为P,直线的方程为:.
(1)求过点P且与平行的直线方程;
(2)求过点P且与垂直的直线方程.
18. (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对初高中学生做了一个喜欢数学和喜欢语文的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名学生,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数学 语文 总计
初中 36 14 50
高中 24 26 50
总计 60 40
(1)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喜欢数学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名,高中学生应该抽取几名
(2) 在(Ⅰ)中抽取的名学生中任取名,求恰有名高中学生的概率.
19. (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100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4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
(1)求图中的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
(3)若这10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之比如下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之外的人数.
分数段
20. (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人相约上午8点到9点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离去,求甲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解篮球爱好者小李的投篮命中率与打篮球时间之间的关系,下表记录了小李某月1号到5号每天打篮球时间(单位:小时)与当天投篮命中率之间的关系:
时间 1 2 3 4 5
命中率 0.4 0.5 0.6 0.6 0.4
求:(1)小李这5天的平均投篮命中率。
(2)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小李该月6号打6小时篮球的投篮命中率。
22.(文)(本小题满分12分)如果方程表示一个圆,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m=0时的圆与直线相交,求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2.(理)(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与圆C:x2+y2-2x-2y+1=0相切的直线l交x轴,y轴于A,B两点,|OA|=,|OB|=b(>2,b>2).
(1)求证:(-2)(b-2)=2;
(2)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3)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高二数学月考数学参考答案
一、1-5 BDCAC 6-10 CACBA 11-12 AC(D)
二、13.160 14. 15. 2 16.(文) ;(理)
17.解:(1)由得 …………2分
…………4分
过点P且与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即 …………7分
(2)
过点P且与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即 …………10分
18.(1) 由表中数据可知, 高中学生应该抽取人. ………………5分
(2) 记抽取的名学生中,高中名学生为,,初中名学生为,,,
则从名学生中任取2名的所有可能的情况有种,它们是:, ,,,,,,,,.………………9分
其中恰有1名高中学生的情况有种,它们是:,,,,,. ………………11分
故所求概率为. ………………12分
19..解析:(1)由,解得. ………………4分
(2). ………………8分
(3)这100位学生语文成绩在、、、的分别有5人、40人、30人、20人,按照表中所给比例,数学成绩在、、、的分别有5人、20人、40人、25人,共90人, ………………11分
所以数学成绩在之外的人数有10人. ………………12分
20.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几何概型,设事件A为“两人能会面”,
试验包含的所有事件是Ω={(x,y)|8<x<9,8<y<9},并且事件对应的集合表示的面积是s=1, ………………4分
满足条件的事件是A={(x,y)|8<x<9,8<y<9,|x-y|<………………6分
所以事件对应的集合表示的图中阴影部分,
其面积是1-2×=………………10分
根据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得到P=………………12分
21.解:;
(1)小李这5天的平均投篮命中率
………………3分
(2)………………5分,
,………………9分
………………10分
∴线性回归方程,………………11分
则当时,
∴预测小李该月6号打6小时篮球的投篮命中率为………………12分
22..(文)解:(1)将方程配方得
………………2分
方程表示圆 >0 解得<1或,>4
的取值范围为 …………………6分
(2)当=0时,圆的方程为
直线与圆相交≤2
解得≤ k≤ ……………………10分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

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2.(理) (1)证明:圆的标准方程是(x-1)2+(y-1)2=1,设直线方程为+=1,即bx+ay-ab=0,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d==1, ………………2分
即a2+b2+a2b2+2ab-2a2b-2ab2=a2+b2,即a2b2+2ab-2a2b-2ab2=0,即ab+2-2a-2b=0,即(a-2)(b-2)=2. ………………4分
(2)设AB中点M(x,y),则a=2x,b=2y,代入(a-2)(b-2)=2,得(x-1)(y-1)=(x>1,y>1). ………………8分
(3)由(a-2)(b-2)=2得ab+2=2(a+b)≥4,解得≥2+(舍去≤2-), ………………10分
当且仅当a=b时,ab取最小值6+4,所以△AOB面积的最小值是3+2.
…………12分
90
0.010
0.025
0.005
0.015
0.035
50
40
60
70
80
100
分数
频率/组距高 二 年 级 政 治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最佳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48分。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辊,哼哼哈嘿”。回答1—2题:
1.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 )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2.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 )
A.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3.恩施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是土家族、苗族、侗族聚集区,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摆手堂,侗族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的好场所——风雨桥,黄四姐的故乡——三里坝等赫赫有名的文化标志都屹立于此。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
A.民族语言文字 B.民族习惯 C.文化遗产 D.民族节日
4.9月5日,李冰冰因钓鱼岛拒绝赴日:引发人们对"爱国主义"的热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坚持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D.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5.对“红色经典”的恶搞 4月下旬以来,名为《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和《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的两部短片,在网上广为流传。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多样文化载体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大众文化丰富多彩的形式
6.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戏曲、 魔术、小品 等,从不同角度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 )
A.差异性、多元化、时尚化 B.求异性、多样化、丰富性
C.民族性、统一性、生活化 D.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如今,定兴立交桥下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 回答7—8题
7. 定兴立交桥下的算命先生。,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这种文化属于( )
A.落后文化 B.大众文化 C.腐朽文化 D.先进文化
8.对待这种文化的态度是( )
A.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B.予以改造和剔除
C.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D.不断继承与创新
9.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 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C.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发展先进文化,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D. 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
10.下列说法与算命先生的思想一致的是( )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心外无物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④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1.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2.电影《唐山大地震》热播后,观众对影片热评如潮。有人说:“看完电影,每个人都能感到一份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让可能已麻木的心灵被一份善良再次感动。”这说明( )
①文化产品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倡议》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①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②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③有利于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5.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是因为( )
A.和谐文化就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B. 和谐文化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C.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D. 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据此回答16—17题
16.表彰劳模能够 ( )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 劳动模范身上体现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8.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
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基础 ④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 河北通菱秦皇岛五菱“千村万户感恩回馈-送电影下乡”活动启动。计划在全市各乡镇放映电影300场,“电影下乡”活动犹如一道夜空美景在农村和社区间“流动”,受到了农村村民、城镇居民乃至外来务工人员的普遍欢迎。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
①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②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③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④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2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回答20—21题
20.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是因为( )
①历史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今天的国情我们应该抛弃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党的优秀革命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③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
④不同时代的道德规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国家之所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 )
①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③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 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要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23 .2012年9月,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他希望广大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温总理之所以对教师提出这样的希望,是因为( )
A. 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了,科学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B.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大于科学文化修养
C.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完成24~25题。
24.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每个人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哲学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25.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无法生存和工作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6.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加方法论就是哲学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7.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形式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④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 8月25—26日, “医学与生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医学与哲学的关系展开了交流探讨。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
A .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30.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他们在相互辩论中发展。不同哲学派别的辩论的焦点在于(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C.思维和存在谁为世界的本原 D. 是否辩证地认识问题
31.下列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①画饼充饥 ②削足适履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个对子的对立与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一元论论和二元论
②唯物主义总是和辩证法相结合,唯心主义总是与形而上学相结合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是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主观题(共52分)
33.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几千年悠久文明的文化积淀。但近二十多年以来,戏曲一直非常低靡,早先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究其原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我国的戏曲艺术还是老样子,没有更新。在观众的互动节目中,听的人不少,但多是中老年人,难以征服青少年的心,是因为当下的青少年喜欢时尚、快节奏、时代感强的东西,而戏曲节奏缓慢,内容又远离生活,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另一方面,青少年缺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不懂得如何欣赏传统戏曲,因为“看不懂”所以“不想看”。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戏曲发展共同难题?(10分)
34.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有人说,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请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12分)
35.连日来,人们的心灵被这个国度发生的一些“最美的故事”深深打动。1分16秒“最美司机”吴斌在剧痛中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身体保护学生;面对歹徒,湖北女教师周玉兰生命守护659张高考准考证……这些事迹寻常但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这些可爱的人身上都闪耀着最美的人性光辉。
(1)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体现了 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请你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分)
(2)人可以伟大,也可以渺小,关键在于道德的坚守。请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说这些道德义举给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带来哪些启示?(9分)
36.材料一: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理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周阳伯父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阳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观点?对这一观点你如何认识?(8分)
政治答案
1-5CADBC 6—10DABCD 11—15ACBBC 16—20BBCBC 21-25DDCBD 26-30DBDBC31-32CD
33.⑴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戏曲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汲取时尚文化、外来文化中的元素,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题材,增强艺术生命力和吸引力。(4分)
⑵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统戏曲必须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和呼声,利用大众传媒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戏曲作品。(3分)
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加大对传统戏曲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营造戏曲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3分)
34.发展先进文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要做到(1)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3)发展先进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5)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12分)
35.(1)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3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分)
(2)①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分)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
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④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2分)
36.(1)(1)贝克莱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他们都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分)
(2)材料二周阳伯父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8分)高二年级化学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
1.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B.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是 mol/L·s
C. 化学反应速率不管用哪种物质表示,均为正值。
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3.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4.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 2B(g)和2A(g) 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
7.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9.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0.下列关于ΔH-TΔS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TΔS可用于判断所有条件下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B.ΔH-TΔS只用于判断温度、体积一定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C.ΔH-TΔS只用于判断温度、压强一定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D.ΔH-TΔS<0的反应,在该条件下一定剧烈反应
1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 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50%
B.升高温度则平衡常数增大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X的方向移动
D.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
12.反应4A(g)+5B(g) 4C(g)+6D(g) △H =-Q,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C,同时生成1.5n mol D
B. 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
C. 加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
D. 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
13.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B(g) 2C(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
B.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一定不变
C.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会随之变化
D.若平衡时增加A和B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会减小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为0.3mol/L B. Y2为0.4mol/L
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1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6.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17.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19. 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⑥加催化剂,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20.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1 .(10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反应速率 (加快、降低、不变)。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反应速率 (加快、降低、不变)。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反应速率 (加快、降低、不变)。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 (加快、降低、不变)。
(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 (加快、降低、不变)。
22.(8分)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 _________。
(2)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4)若改变温度平衡 (填a或b)。
a 一定发生移动 b 可能发生移动
23.(10分)(1)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 ______。
(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Δ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24.(14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5)8300C时,若起始时加入CO2、H2均为0.05 mol,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转化率是_______ ,若再加入0.02 mol H2和 0.01 mol H2O则平衡的移动方向_______ 。
25.(8分)将1 mol I2(g) 和2 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 + H2(g) 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达平衡时,H2 (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 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 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⑥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I2(g) 和2 mol H2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b、c的关系是 。
高二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D C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A B B C D D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1. (10分,每空2分)
(1)加快(2)不变(3)降低(4)不变(5)加快
22.(8分,每空2分)
m+n > P; 逆反应; 气; a
23.(10分,每空2分)
(1)2mol/(L·min); 1mol/(L·min); 2mol/L
(2)升温; 减小 SO3 浓度;
24.(14分)
(1);(2分)
(2)吸热;(2分)
(3)b、c;(2分)
(4)830 (2分)
(5)0.5 (3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分)
24.(8分,每空2分)
(1)0.55 mol/L
(2)③⑤⑥; ④
(3)4a+c=2b
v
t
0 a b c d
V正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