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配制成食盐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配制成碘酒;将农药分散到水中配制成喷洒的药液等。那么,物质在分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呢?水溶液的性质与纯水的性质有哪些不同?本节我们将研究这些问题。1.认识溶解现象,能说出溶液的特征。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4.能通过实验探究水溶液的一些性质。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事例 应用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将青霉素粉末分散到NaCl溶液中有利于注射及吸收将奶粉、速溶咖啡分散至水中饮用氢氧化钙粉末分散至水中粉刷墙壁【实验与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一、溶解与乳化五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高锰酸钾、食盐(NaCl)、蔗糖、泥土、食用油,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轻轻震荡,观察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内容 振荡现象 静置现象高锰酸钾加入水中食盐加入水中蔗糖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固体消失,液体变成紫红色;固体消失,液体仍为无色;固体消失,液体仍为无色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泥土加入水中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泥土沉入水底食用油浮在水面上【想一想】高锰酸钾、食盐、蔗糖为什么“消失”了?物质的溶解过程高锰酸钾是以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食盐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蔗糖是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食盐水、蔗糖水、高锰酸钾溶液等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后,形成 的混合物。如:食盐水、蔗糖水等溶液的特征溶液均一、稳定均一性:指溶液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颜色、密度、浓度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溶液的特征: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时(如:溶液不蒸发、温度不改变等),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蒸馏水是纯净物,溶液必须为混合物。【思考与交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2:你认为溶液是无色的吗?3:物质只有分散到水中才能形成溶液吗?食用油分散到汽油中也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4、溶液只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吗?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态物质。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请你提出建议。建议1:建议2:建议3:溶解时不断搅拌溶解前将固体碾成粉末加热或用热水溶解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思考与交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水,再滴数滴食用油和数滴洗洁精,用橡皮塞塞紧试管,振荡片刻,静置,观察实验现象。乳化剂【实验与探究】油难溶于水,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乳化剂,振荡后,油能以小液滴均匀悬浮于水中形成稳定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 。乳化洗发水洗洁精乳化的用途日用洗涤剂化妆品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思考:把油和泥土分别放入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吗?不是溶液,因为油和泥土放入水中后,它们形成的液体不均一、不稳定,容易分层或发生沉降。泥土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因为它是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的。油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因为它是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的。不同点 共同点 举例分散微粒 静止后现象 分散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离子或分子固体小颗粒液体小液滴不分层、不沉淀、无明显变化产生沉淀产生分层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食盐溶于水粉笔灰放到水里汽油放到水里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1)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3)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以及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都和乳化作用有关。乳化作用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有一类化合物,把它们加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油分散到水中。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我能进入油中我能进入水中我们一起努力就能把油分散到水中1.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完成下列实验,你也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实验1]取3只烧杯,各注入30mL水,用温度计测 量水的温度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活动与探究[实验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入3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将上述测得的温度记录在下表中。3.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溶解硝酸铵溶解氯化钠溶解氢氧化钠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在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例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降低,例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解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例如:氯化钠。实验结论冷却剂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做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0℃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研究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下表是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冷冻混合物的组成 最低温度/℃41gNH4NO3和100g冰 -1719gNH4Cl和100g冰 -1623gNaCl和100g冰 -2122gMgCl2和100g冰 -34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和最低温度2011年1月3日,贵阳环城高速金华立交桥路段由于桥面积冰,车辆通行受阻,在百余名交警、运管人员对路面进行撒盐除冰后,环城高速恢复正常通行。你知道为什么撒盐可以除冰吗?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2.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有两瓶体积相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如何区别它们?(用三种方法,不得直接品尝味道)①分别蒸发,有固体析出的为食盐水②分别测密度,密度大的为食盐水③分别放在电路中,灯泡亮的是食盐水【想一想】【典例1】(2021 本溪中考)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面粉 C.蔗糖 D.泥沙C知识点一、溶液【典例2】(2021·黄石中考)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A. 氯化钠 B. 硝酸铵C. 氢氧化钠 D. 蔗糖(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A. 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BC知识点二、水溶液的性质1.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2.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3.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4.水溶液的性质: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导电性增强。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花生油 C.食盐 D.味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B. 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一定是水D. 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BB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水强D.浓硫酸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C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欧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ppt 乳化作用.wmv 氯化钠的溶解过程(流畅)_320x240_2.00M_h.264.flv 蔗糖溶解及动画模拟(流畅)_352x272_2.00M_h.264.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