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7份)

资源简介

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10年4月26日是第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深圳市科技局举行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活动。知识产权( )
A、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有形的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价值无法统一衡量
C、是商品,因为它在科技领域具有使用价值
D、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
①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 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09年12月,职工小李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买了价格为45万元的住宅商品房,其中首付现金15万元,在以后的15年内分期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及利息8万元。这里的45万元、15万元、8万元分别执行了货币的 、 、 职能。( )
A、流通手段 价值手段 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4、2010年5月,某省纪委监察厅下发通知,要求全方位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举报工作。专项举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受现金支票等有价证券问题。之所以把收受现金支票作为专项举报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学上看是因为( )
A、现金支票具有和现金一样的用途 B、收受现金支票比收受现金的危害大
C、持票人可以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D、收受现金支票比收受现金的金额大
5、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元购买力,这会引起 。( )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6、如今,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刷卡消费”渐成时尚。“刷卡消费”( )
①能提高消费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②能促进信用货币的发展 ③能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强消费安全 ④方便购物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7、在国际外汇市场上,2008年1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505;2009年10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69。这意味着( )
①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减少 ②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③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④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前段时间,猪肉价格不断下跌。造成猪肉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
A、猪肉需求量的减少 B、生产猪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C、猪肉供应量的增加 D、生产猪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9、某学习小组在市场调查发现: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售,其价格有时高有时低;不同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售,其价格有的高有的低。下面对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因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二者都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C、前者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后者是因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前者是因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后者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10、很多人喜欢换季买东西,如在夏天买冬装就比较便宜划算。这里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 )
A、地域 B、季节 C、生产 D、文化
11、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
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12、“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1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提到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 )
A、绝大部分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B、最先进的生产条件
C、中等水平的生产条件 D、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14、2010年元旦后,某地的鸡蛋价格上涨,这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会使鸡蛋的需求量减少 ②使鸡蛋的供应量减少 ③使鸡蛋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使养鸡业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了( )
A、该商品的需求量出现变化 B、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状况
C、该商品是属于高档耐用品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16、下列消费品中与“汽油和汽车”之间的关系相同的有( )
①胶卷和照相机 ②皮鞋和布鞋 ③上衣和袜子 ④钢笔和墨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居民的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①收入水平 ②物价水平 ③商品的质量 ④商品的外观、性能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按消费的对象不同划分,家政消费,如请家教、保姆、维修等属于( )
A、享受消费 B、劳务消费 C、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
19、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
A、该家庭的生活水平越高 B、该家庭的生活水平越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20、在2010年4月底举行的北京车展中,很多厂商纷纷请明星代言产品。这是利用消费者的 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
A、求异 B、攀比 C、求实 D、从众
二、简答题(8分)
21、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那么,需要践行哪些正确的原则?
三、辨析题(1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22、有人认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发行量越多越好。
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四、论述题(20分)
23、材料:据新浪网财经频道2010年5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空调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拥有率约为46.95%,正是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空间和相对高利润的刺激,许多企业争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近年来以每年30% ~ 4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美的、格力等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开发静音空调、环保空调。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联系材料说明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
21、答:我们需要践行的正确的消费原则是: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22、答:(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因此,认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是正确的。
(2)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的作用。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变的情况下,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与纸币的发行量成反比。由于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受纸币发行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供求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即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认为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认为纸币发行越多越好是错误的。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材料中海尔等企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高,使用价值大,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更多利润。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必须把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选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A.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921年弗雷德里克·班廷从狗的体内分离得到天然胰岛素。40多年后,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科学家是
A.中国人 B.加拿大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生殖细胞 B.神经细胞 C.血细胞 D.受精卵
HIV直接破坏人体的什么结构?
A.神经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细胞 D.呼吸器官
下列事例中,符合种群概念的是
A.某水库中所有的鱼类 B.蛇岛上所有的蝮蛇
C.鸟岛上所有的鸟类    D.一块水田中所有的动物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
A.核膜 B.液泡膜 C.细胞膜 D.细胞壁
发菜在生物学的分类中属于
A.绿藻 B.蓝藻 C.细菌 D.真核生物
蓝藻、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核酸
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 K B. P C.Fe D.Ca
有人分析了一种有机物样品,发现它含有C、H、O、N等元素,该样品很可能是
A.脂肪 B.蛋白质 C.核糖 D.葡萄糖
下列分子式属于组成生物体氨基酸的是
H COOH
┃ ┃
A.CH3 ━C━COOH B.NH2━C━COOH
┃ ┃
H NH2
H H R COOH
┃ ┃ ┃ ┃
C.NH2━C━C━COOH D.H━C━C━COOH
┃ ┃ ┃ ┃
H H NH2 H
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氨基 B.羧基 C.R基 D.氨基和羧基
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分子
A.包含的氨基酸多 B.能水解成氨基酸
C.空间结构更复杂 D.相对分子质量大
下列各项中,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A.CO-NH B.-CO-N2H2- C.-NH2-CO- D.-CO-NH-
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有机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水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无机盐       D.水和核酸
高温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
A.肽链  B.肽键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 B.C3H7S C.C4H11O2S D.C5H10O2N
由两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51个氨基酸,其失去水分子数及形成肽键数目分别为
A.51和51 B.50和50 C.50和49 D.49和49
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以 20 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128 来计算,则鹅膏草碱的分子最大约是
A. 102 4 B. 898 C .880 D. 862
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三条肽链构成,共有366个氨基酸,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A.366和366 B.365和365 C.363和363 D.3和3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 18     B.5 18     C.5 17     D.6 17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功能
A.构成细胞和生物体 B.催化体内化学反应
C.调节新陈代谢 D.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下列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A.鉴定脂肪 B.鉴定还原性糖
C.鉴定淀粉 D.鉴定蛋白质
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B. 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g/ml的NaOH
C. 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溶液
D. 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a     B.b      C.c      D.d
物象处于显微镜的视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那么应向哪一方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同一部分是,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⑤-④-③-①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6分)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⑩胰岛素
A.真核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原核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非细胞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作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肽。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不同。
(4)若该化合物进行水解,需要____个水分子
33.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18分)
(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色的沉淀,该沉淀是 。做此实验时,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其原因是________,若要避免此现象的产生就改用_________。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 ;若用物理方法鉴定脂肪的存在,请叙述鉴定方法烘烤花生种子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指挤压,纸上后出现透明的油迹,说明子叶含有 。
(4)做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 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时量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fáng) 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瓦菲(fēi) 寥廓(kuò)
C. 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
D.凌侮(wǔ) 漂泊(bó)跫(qióng)音 笙箫(shēng xiāo)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3.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⑴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⑵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⑶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
B. 在华罗庚的培养下,数学研究所不断涌现出良莠不齐的人才。
C.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D.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斜。
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D.3月13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北京、广东蝉联前三甲,四川座次升速最快。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6.7.8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治疗细菌性疾病,人们往往借助于各种抗生素。如果药物治疗不彻底,病菌表层细胞壁受损缺失但并未死亡,此时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痛根未除,这样会造成疾病的慢性迁延或反复发作。
细胞外壁缺损在医学上称为缺壁型或L型菌,称L型是由于该型菌最早发现于Lister研究所。以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在剂量充足,作用时间充分时,葡萄球菌因其细胞壁合成严重受阻,终至不能繁殖而死亡;若抗生素剂量不足或疗程太短,葡萄球菌中可有部分耐力强者,以胞壁缺损形式保存下来,这种细胞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这些“体无完肤”的病菌依然可以繁衍后代,而且迟早还会修复成原先的病菌。事实上,凡是妨碍细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导致出现L型,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因子有抗生素、溶菌酶、补体、抗体、胆汁等。各种病菌均可以L型形式残存下来。
近几年研究发现,过去所谓“病因不明”的病患,有一部分正是由于各种细菌的L型引起的。这是由于细菌一旦形成L型后,不能耐受外界低渗环境,需要在含有血浆和高浓度盐分的培养基中生成,若仍用常规的培养技术,常因生长不良或存活时间不长而作无细菌生长论处,导致临床上病原不明。
防治细菌L型病患也值得注意,因该菌缺损细胞壁,使作用于菌胞壁而起抑杀作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无用武之地,只有那些作用于细胞浆质及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和药物才能达到功效。但为全面起见,医学专家建设,最好将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的两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6.对文中“体无完肤”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病菌表皮受损 B.病菌胞壁受损
C.病菌失去表皮 D.病菌失去胞壁
7.下列说法,能作为“L型菌会导致一些疾患病因不明”的根据的一项是( )
A.细菌表层细胞壁受损缺失导致L型菌出现。
B.L型菌生命力顽强,可以修复成原先的病菌。
C.L型菌需要在含有血浆和高浓度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
D.各种妨碍细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导致病菌以L型形式残存下来。
8.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生素既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又可能引发细菌L型病患。
B.只要抗生素剂量充足,作用时间充分,即可抑杀L型菌。
C.抗生素扼制病菌繁殖,有破坏细胞壁和破坏细胞质两种形式。
D.鉴于L型菌有不易诊断等特性,所以要慎用抗生素类药物。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 共6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古,使勋别屯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扞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抑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拜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臧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爱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致:取得
B.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负:牵累
C.勋被三创 被:遭受
D.有诏穷案 穷:穷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A.
敛赀财以送其行
乃指木表曰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幸于皇太子
C.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D.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正和敢于审查仗势横行的武威太守的罪行,盖勋虽然与苏正和有仇,但他能设身处地地为苏正和着想,劝告梁鹄不要杀苏正和,梁鹄听从了他的劝告。
B.北地羌胡侵扰陇右,盖勋受命带兵抗击,后因求助被包围的夏育,被强敌打败,困境中仍坚持作战,危难时宁死不屈。
C.盖勋任京兆尹时,能审查恃势贪赃的杨党,并拒绝贵戚求情,把案情上报给朝廷,震动了整个京城。
D.小黄门高望受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皇帝宠臣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做孝廉,但盖勋不怕得罪三个有权势的人,坚持“非贤不举”的原则,绝不答应他们的非分要求。
第II卷(共117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3分)
译文:
(2)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3分)
译文:
(3)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3分)
译文: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以乱易整,不武。
(3)杀人如不能举, ,天下皆叛之。
(4)波光里的艳影 。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
(王维《送元二史安西》)
14.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两题。(8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它的 联和 联都必须是对仗句。(3分)
(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5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8分)
①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②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
③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④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⑤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⑥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⑦我们的记忆,同自己的伴侣紧密地缠绕在一处,像两种混淆于一碟的颜色,已无法分开。你原先是黄,我原先是蓝,我们共同的颜色是绿,绿得生机勃勃,绿得苍翠欲滴。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⑧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⑨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万劫不复”。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⑩与朋友相处,多年的相知,使我们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计算机丢失了一份不曾复制的文件,他的记忆库里留下不可填补的黑洞。夜深人静时,手指在揿了几个电话键码后,骤然停住,那一串数字再也用不着默诵了。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沓的贺卡。轮到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许久之后,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掉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节选自毕淑敏《我很重要》)
15.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①段“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一句,强调了我们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突出了我们在父母心目中的唯一性。
B.第④段的意思是子女极细微的成功,父母都会把它放看作极大的成功,心里都会感到无比的喜悦。
C.第⑤段“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时父母内心的悲痛。
D.第⑥段中“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指的就是父母之爱,而第⑧段“相濡以沫的同道”则是指志同道合的工作者。
E.第⑨段中“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一句意在说明“童年”比“盘子”更珍贵。
F.文段依次从“我”对于父母、伴侣、子女、朋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很重要”的观点。
16.文段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对生命个体的价值、意义的思考和探索,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请结合原文,就比喻的修辞手法试举二例加以简要赏析。(6分)
17.第③段写父母们都极其疼爱自己的子女,宁可自己承受十倍烈度的灾痛,也不愿让自己的子女遭受灾痛,你领略过这种伟大的爱吗?请结合你的现实生活、感受写成一段抒情性文字。(100字左右,6分)
18.根据文段,参考下面补充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感受,谈谈你对“逃学”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据,有分析。120字左右。7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陈颖)4名中学男生带着1000多元积蓄,瞒着学校和家长从河南省到重庆后直奔网吧,父母苦寻一星期无果后向当地警方报警。昨日凌晨,接到河南省公安厅发来协查请求急电后,渝北区黄泥塝派出所民警将4男孩找到。
——摘自2006年3月27日《重庆时报》
材料二:
1991年北京、上海、河北、江苏、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等八个省市,对1983名违法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91.5%的人有过逃学的经历,而尤以14至16岁为逃学的高峰期,这正好是在中学阶段。                ——摘自《中法网》
19.下面都是对联的上联,写出下联。(4分)
扫千年旧习, _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_。
20. 下面一段文字的四处划线语句中,三处有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6分)
  ①“管住自己” 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②有了它 , 你绝对会成功 , 没有它 , 你也许不会成功 。试想,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 还会有所作为吗?③“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④让我们管住自己”,作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
(1)第 句,改正:
(2)第 句,改正:
(3)第 句,改正: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昔日呀呀学语的你,今天已成为一个懂事的高中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充满着悲伤感慨,还是充满着欢欣喜悦?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包括
A 相和卿士掌管军事大权 B 地方封侯、伯 C 仆负责祭祀占卜 D 国王治理国家
2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害弟,夺得皇位,遭人非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违反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度
3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好处有
A 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 B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C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D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其作用是
A 忽视实际性学问,降低了官员文化素质 B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C 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D 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
5 在元朝,下列地区没有设置行省的是
A 岭北 B辽阳 C 西藏 D 云南
6 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这是因为它
① 起不到安定社会的作用 ② 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 导致人们对世界的无知 ④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A ① 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7 按君主政治制度发展趋势排列下列各项
① 设置参知政事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创立三省六部制度 ④设立军机处
A ③① 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 ②③ D ②①③④
8 下列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中朝外朝制、三省六部制、设置内阁军机处
B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 监察制度:御史大夫、刺史、按察使
D 选官用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9 “假如你没有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这是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说的话,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
A 疆域最辽阔 B 经济最繁荣 C 对外战争屡屡获胜 D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0 希腊城邦受其地理环境影响,主要特征是
A殖民扩张、崇尚武力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贵族统治、僭主当政
11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结构上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 B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C 其本质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 D 帝国皇帝颁布的法令不属于罗马法的组成部分
12 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
A 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 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C 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 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13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愚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的这一说法表明希腊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 希腊人创造出来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 近代西方文化复原了古希腊文化
C 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 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14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等级森严的层层分封制 D.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5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风俗   D.贡赋
16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以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作为
加强皇权措施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7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18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19 下列关于明朝内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由首辅主持
C. 六部几乎成其下属机构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0 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但在历史上都起了积极作用。其决定性因素在于两人:
A.阶级立场不同 B.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不同
C.所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21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2 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23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突出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24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25 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罗马万民法 B.埃及习惯法 C.罗马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
26 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有:
①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 陪审制度 ④ 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27 下列对古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是为维护平民利益而颁布的
④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与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着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8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是适应了( )的需要。
A.维护平民利益 B.维护帝国 C. 巩固贵族统治 D.外来移民
29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 )留给了欧洲人。
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拉丁字母、《汉谟拉比法典》
30 官员上朝奏事,在汉朝时可以坐着,到宋朝时则站着,到明清时须跪着。这种上朝礼仪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以后中枢机构的四次大循环,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10分)
材料四: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你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2 (16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第 5 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并指出它的局限性。(6分)
材料二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 5分)
材料三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3)你认为这部宪法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2分)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分)
非选择题: 40分
31.
1)说明了丞相位高权重。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皇权专制的阻碍。 (3分)
2)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组成“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宋代以枢密使分割宰相军事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作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4分)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日渐发展直至顶峰。 (1分)
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从经济上看,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从文化思想上看,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4分)
1)信息:
①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 (1分)
②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 (2分) [或答:财产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低];
③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 (1分)
2)原因:
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分)
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 ( 2分);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1分);
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 (1分)。
3)启示:民主化进程是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历史发展的必然。(2分)
(注:其它内容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
32.
1)进步作用:《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分)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使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分)
局限:《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4分)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月考测试题
制卷:张娟
一、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 .公转轨道是正圆
C.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
3、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该是( )
A.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20时3分56秒
4、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12月29 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
5、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的一天是 ( )
A.国际劳动节 B.八一建军节 C.我国植树节 D.我国国庆节
6、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什么附近( )
A .近日点 B.远日点 C.春分点 D.秋分点
7、地球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在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不发光  C.地球不透明   D.黄赤交角的存在
8、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地壳中的坚硬岩石组成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D.上地幔顶部
9、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四季更替 B.长江三角洲北岸发育快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10、经度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 )
 A.自转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相同C.昼夜长短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11、某地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又有两次昼夜等长现象,该地在( )
A 赤道上 B 赤道与回归线之间C 回归线上 D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12、6月22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26°34′ B.73°26′ C.50° D.40°
13、据右图信息,C点的昼长为( )
A.24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15、图A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纬90°向北减少 B.从北纬90°向南减少 C.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D.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16、图B中,反映的是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7、若黄赤交角为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寒带的范围变小 B.南极圈范围减小 C.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读图1—3回答18-19题
18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19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二.综合题
21、请将下图昼夜长短关系补充完整。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北极圈 赤道
春分日 昼夜平分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夜平分
秋分日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冬至日 昼夜平分
22、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来表示夜半球。
(2)此时正值     节气,太阳直射点在     线上,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移动。此图所示日期为      。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      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北半球的季节是     。全球极昼范围是_______。
23.读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 ,等于00的是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对比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参考答案
综合题答案:、
21.请将下图昼夜长短关系补充完整。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北极圈 赤道
春分日 赤道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昼 昼夜平分
秋分日 赤道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极夜 昼夜平分
2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来表示夜半球。(如上图所示)
(2)此时正值 夏至日 节气,太阳直射点在 北回归 线上,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移动。此图所示日期为 6月22日。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降低。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北半球的季节是 夏季。全球极昼范围是 北极圈以北 。
00
太 阳 光
A
E
D
C
F
B
图1—3
(图8)
C
N
A
B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 速度、速率、加速度
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 路程、时间、位移
2.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B.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 D.作息时间表上的的数字表示时刻
3.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C. 凡是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5.在平直公路上,甲以10m/s速度运动,乙以5m/s速度运动,甲、乙从同一点出发,则:
A.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
B.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m/s的速度靠近
C.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m/s的速度远离
D.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m/s的速度靠近
6.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7.下列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内位移最大的是:
A. 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 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 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 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8. 一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 速度方向不可能改变
C.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 速度逐渐增大,方向可能改变
9某质点的v-- t图象如图1所示.则质点做:
A. 来回往返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10.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C.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所用时间一定相等
二、本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____________m/s
12.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a1=1.6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t1=4s后,又以a2=1.2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t2=3s,然后做匀运直线运动,则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以 3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位移以 2m/s的速度运动,求: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4.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m/s,历时0.2s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15.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60米就有一电线杆,汽车通过第一根和第二根电线杆用了5秒,通过第二根和第三根电线杆用了3秒。求:汽车的加速度和经过这三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16. 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秒内前进的距离和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米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秒内前进的距离。
v
t柘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说明:
1.试卷总分100分,分为第I卷(选择题45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2.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如学校、班级、考号、姓名等。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Cu―64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体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漏斗 D.试管
3.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 )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搅拌
4.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5.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洗气
6.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C.5L0.4mol/LNaOH D.2L0.15mol/LNa3PO4
7.下列分离或提纯混合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时,加水后进行过滤。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碘水中的碘
C.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固体BaCl2中的BaSO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在标准状况下,N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g的N2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mol
C.1 g H2和1 g N2所含分子数相等 D.阿伏伽德罗常数个钠原子的质量是23g
10.常温下,四个容积为20 L的容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下列气体,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A.Cl2 B.HCl C.SO2 D.CO2
11.1molCO和1molCO2具有相同的:①分子数 ②原子总数 ③碳原子数 ④氧原子数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13.在标准状况下,11.2L某气体的质量是17g,该气体可能是( )
A.O2 B.N2 C.H2S D.CO2
14.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Cl质量分别是 ( )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15.能够用来鉴别BaCl2、 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46分)
16.(12分) ⑴12.4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⑵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Na+,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 。
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农夫山泉”矿泉水进行检测时,发现1.0 L该矿泉水中含有45.6 mgMg2+,则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7.(8分)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溶液,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
⑴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呈棕黄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
⑵不用任何试剂: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
18.(1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序号)
A、分液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E、结晶 F、加热分解
⑴除去Ca(OH)2 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
⑵从碘水中提取碘 ;
⑶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
⑷分离植物油和水 ;
⑸除去 NaCl 中所含的少量 KClO3 ;
⑹除去 KCl 中少量 KClO3 。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0 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大”、 “偏小”、 “无影响”)
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
Ⅱ.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
三、计算题(包括1个小题,共9分)
20.现有0.270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250mL。计算:
⑴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
⑵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
柘木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46分)
16.(12分) ⑴12.4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62g/mol ,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6 。
⑵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Na+,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 0.025mol 。
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农夫山泉”矿泉水进行检测时,发现1.0 L该矿泉水中含有45.6 mgMg2+,则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9×10―3mol/L。
注:每空3分,共12分,不填单位不得分。
17.(8分)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溶液,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
⑴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CCl4,呈棕黄色的液体是 蒸馏水。
⑵不用任何试剂: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 CCl4 ,上层液体是蒸馏水.
注:每空2分,共8分;不能用水或H2O代替蒸馏水。
⑹除去 KCl 中少量 KClO3 F 。
注:每空2分,共12分;只能填编号,不能用汉字填空。
19.(14分)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L-1。(3分)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D。(4分)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0 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12.5或12.6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3分)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大”、 “偏小”、 “无影响”)
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偏小 ,(2分)
Ⅱ.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偏小。(2分)
注:本题总分14分;所填数据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多选时只选一个得2分,选错得0分。
三、计算题(包括1个小题,共9分)
20.现有0.270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250mL。计算:
⑴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0.2mol(3分)
⑵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0.8mol/L、1.6mol/L(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