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课件 11张ppt 1份教案,2个视频文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课件 11张ppt 1份教案,2个视频文件)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机械能

一、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水的温度?
冷藏一夜
冷冻一夜
热传递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
内能减少
内能增多
转移的内能
条件
方向
结果
温度差
高温到低温
等温
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现象并解释。
做功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①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现象并解释。
活塞压缩气体,对玻璃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传递给棉花,棉花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棉花燃烧。
做功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如图所示,在瓶内装入少量水,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现象并解释。
做功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如图所示,在瓶内装入少量水,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现象并解释。
做功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看到白雾。
1.0℃冰的内能为零( )
2.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为零( )
3.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一、判断题
×
×

二、下列物理现象中,哪些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哪些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A.锯条在石块上摩擦,锯条发热;
B.热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
C.一壶水放在地上,开水变为温水;
D.用锤子反复击打一个铁片,铁片温度升高;
E.用打气筒往车胎内打气,打气筒变热。
ADE
BC
作业
中午作业:作业本A P40-41
回家作业:同步集训P65-66第5节 物体的内能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位于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5节,在第2节《机械能》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七上第4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的学习中,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些已有的知识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都是有利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二)技能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事物。
2.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二)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内能概念
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动能吗?
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斥力)之间有势能吗?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二)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矿泉水放入冰箱冷藏/冷冻后拿出来,内能消失了吗?为什么?(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放冰箱前后内能改变了吗?为什么?(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三)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
机械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改变。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矿泉水的温度?
我们把这些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热传递,一类做功。
1.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条件(温度差) 结果(等温)
方向(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2.做功:
(1)活动一: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现象并解释。——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活动二:在瓶内装入少量水,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现象并解释。——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四)小结——板书
(五)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