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⑴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⑵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⑶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⑷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新课导入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3.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学习目标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从而侵占整个东北,最终独占中国。新课讲授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策划者1929-1933经济大危机,日本发动战争,摆脱困境沈阳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借口: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背景: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局部抗战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东北三省沦陷影响:结果:东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日本的侵略行径长春屠杀无辜掠夺资源奴化教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松花江上》思考: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以及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men)。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1.华北危机华北危急!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933年初,日军进攻山海关,中国军队奋起还击,长城抗战开始。1933年5月,国民党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华北危机。时间地点口号性质影响1935年12月9日北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2.一二·九运动爱国救亡运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背景: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围剿”红军威逼剿共→“张杨二人”→实行“兵谏”时间:目的: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各方态度: 何应钦(亲日派)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宋美龄(亲英美派)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主张: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协商。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结果: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历史意义:议一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知识链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九一八事变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建立伪满洲国华北危机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课堂小结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爱国将领:西安事变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这一雕塑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2.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3.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BA课堂检测A4.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6.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C.全民族共同利益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DBC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一八事件.mp4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pptx 西安事变.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