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一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3-4周).zip(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初一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3-4周).zip(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中学段地理学科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
(上学期第3-4周)
单元名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节次 第二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我国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 A.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球体 B.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C.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D.地球的地轴和南北两极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从太空中观测到的地球的真实面貌。 来源:新编
2. 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我国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来源:新编
3.在海边用特殊望远镜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海面凹凸不平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证明地球的形状。 来源:新编
4.能正确反映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来源:新编
5.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看到( ) A.地球形状是圆形 B.地球的真实大小 C.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D.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仪的作用。 来源:新编
6.下列关于地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地球的自转轴 B.是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轴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以及地轴的特点。 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请在下图中绘出并标注赤道、北极和南极、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 答案:略 意图:通过描绘地球仪上的多个要素,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以及几条重要纬线的特点。 来源:新编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逐渐准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正圆形球体。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材料二: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一提出两个问题(提问题,并作答)。 问题1: 。 答案: 。 问题2: 。 答案: 。 (2)你能根据材料二,较为准确地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吗 (3)请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能说明地球形状的例子。 答案: (1)问题1:地球仪是个正圆球体吗 答案:是的。但地球仪体现不出地球的真实形状。 问题2: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答案:地球仪上有地轴和经纬线,但是真实的地球上不存在。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或月食现象或登高望远或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人们在海滨遥望远方驶来的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 意图:引导学生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节次 第三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读图,完成1 ~ 4题。 1.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向北增大 B.从南向北减小 C.从赤道向两极增大 D.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纬度变化规律 来源:知能
2. 长度约为4万千米的纬线是( ) A. 10°N B.23.59 N C.90°S D.0°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知道赤道周长 来源:知能
3.图中加粗纬线的纬度是( ) A.60° S B.60° N C.60° E D.60° W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能掌握纬度的概念 来源:知能
4.图中加粗的纬线( ) A.是高、中纬度的分界线 B.是高、低纬度的分界线 C.是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D.不是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低、中、高纬度的区别 来源:知能
读图,完成5~ 7题。 5.下列关于经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均不相等 B.长度均相等 C.0°经线最长 D.0°经线最短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经线的特点 来源:知能
6.图中丁点的经度是( ) A.30°S B.30° N C. 30°E D. 30° W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掌握经度的变化特点 来源:知能
7.图中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东西半球,了解东西半球划分的原理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左图所示为 半球视角,②点为 点。 (2)左图显示有 条纬线(不包括极点), 条经线。 (3)所处纬线最长是 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点。 (4)纬度最高是 点,纬度数值均为60°的是 点和 点。 (5)右图中的“20°”是 (东经/西经/南纬/北纬) 度。 (6)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的点是 点。 (7)经纬度相同的两个点是 点和 点。 答案:(1)北 北极 (2)3 8 (3)③ ①②⑤⑥ ④ (4)② ④ ⑥ (5)西经 20 (6)④ (7)① ⑤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来源:知能
2.请试着用乒乓球、铁丝、胶布和彩笔做一个简易地球仪,并在该简易地球仪上简单画出经纬线。 答案:略。 意图: 来源:
单元名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节次 第四课时 经纬网的应用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 图中A地在B地的( )方向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D 意图:通过阅读经纬网图,能够在经纬网图上确定不同地点的方位。 来源:新编
2. 图中C地的经纬度是( ) A.(30°N,60°E) B.(60°N,30°E) C.(30°N,60°W) D.(60°N,30°W)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读出经纬网图上某点的坐标,学会判读。 来源:新编
3. 图中A地属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在经纬网图上明确半球分界线及范围。 来源:新编
4.深圳的经纬度约为22.5°N,114°E,在图中的( ) A.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意图:引导学生能从某点的经纬度判断它在经纬网中的位置。 来源:知能
5. 伦敦的经纬度约为51°N,0°,在图中的( ) A.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意图:引导学生能从某点的经纬度判断它在经纬网中的位置。 来源:新编
6.甲、乙、丙、丁四区域中,位于西半球且南半球的是( ) A.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意图:引导学生判断经纬网中不同区域的半球位置。 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读经纬网地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位置:A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 (3)请在图中标注D、E两点: D(20 N,60 E) E(20 S,40 W)。 (4)A地位于D地的__________方向。E地位于B地的__________方向。 答案:(1) (60 N,60 W) (40 S,40 E) (2)A (3)图略 (4)西北 西南 意图:引导学生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经度和纬度的判断、东西半球的判断、方向的判断。 来源:新编
2.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地的经度______,乙地的纬度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方向。 (3)地球自转一周,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地。 (4)甲、乙、丙三地中,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 (5)乙地位于______半球(东/西)。 答案:(1)170°E 60°N (2)西北 (3)甲 (4)丙 (5)西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北极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明确经纬网的定位、方向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来源:新编初中学段地理学科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
(上学期第 3-4 周)
单元名 第二章 节
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二课时
称 地球的面貌 次
作业类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1.2021年 6月 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
我国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从
( )
太空中观测到的地球的
A.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球体
真实面貌。
B.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C.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来源:新编
D.地球的地轴和南北两极
答案:A
2. 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
A.我国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程。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来源:新编
答案:C
3.在海边用特殊望远镜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
基础性
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作业
(必
做) 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生
活中的事例证明地球的
形状。
A.海面凹凸不平
来源:新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答案:B
4.能正确反映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
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
程。
来源:新编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D
5.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看到( )
A.地球形状是圆形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地
B.地球的真实大小 球仪的作用。
C.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D.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 来源:新编
答案:C
6.下列关于地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地
A.是地球的自转轴
球仪的基本构造以及地
B.是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轴的特点。
C.地轴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来源:新编
答案:C
1. 请在下图中绘出并标注赤道、北极和南极、北回归线和南回归
线、北极圈和南极圈。
意图:通过描绘地球仪
上的多个要素,了解地
球仪的基本构造以及几
条重要纬线的特点。
拓展性
来源:新编
作业
(选
做)
答案: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逐渐准 意图:引导学生用相关
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正圆形球体。不过地球极半径与 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与
大小。
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
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来源:新编
材料二: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一提出两个问题(提问题,并作答)。
问题 1: 。
答案: 。
问题 2: 。
答案: 。
(2)你能根据材料二,较为准确地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吗
(3)请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能说明地球形状的例子。
答案:
(1)问题 1:地球仪是个正圆球体吗
答案:是的。但地球仪体现不出地球的真实形状。
问题 2: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答案:地球仪上有地轴和经纬线,但是真实的地球上不存在。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或月食现象或登高望远或在天气晴朗的白
天,人们在海滨遥望远方驶来的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
船身。)
第二章 地球的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节次 第三课时
面貌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读图,完成 1 ~ 4 题。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纬度变
作业 化规律
1.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是( )
(必做)
A.从南向北增大 来源:知能
B.从南向北减小
C.从赤道向两极增大
D.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答案:C。
2. 长度约为 4 万千米的纬线是( )
意图:引导学生知道赤道周
A. 10°N B.23.59 N

C.90°S D.0°
答案: 。 来源:知能 D
3.图中加粗纬线的纬度是( )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能
A.60° S B.60° N
掌握纬度的概念
C.60° E D.60° W
答案:B。 来源:知能
4.图中加粗的纬线( )
A.是高、中纬度的分界线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
B.是高、低纬度的分界线 低、中、高纬度的区别
C.是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来源:知能
D.不是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
答案:A。
读图,完成 5~ 7 题。
5.下列关于经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均不相等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经
B.长度均相等
线的特点
C.0°经线最长
°经线最短 来源:知能 D.0
答案:B。
6.图中丁点的经度是( )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掌握经
度的变化特点
A.30°S B.30° N
C. 30°E D. 30° W 来源:知能
答案:C。
7.图中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东
A.甲、乙 B.乙、丙 西半球,了解东西半球划分
的原理
C.丙、丁 D.甲、丁
答案:C。 来源:知能
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N
③ 60° ⑥
30° ⑤
30°
60° 0° 20° 0°

① ②
30°

60°
S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左图所示为 半球视
角,②点为 点。
(2)左图显示有 条纬线(不包括极点), 条经
线。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
拓展性
作业 (3)所处纬线最长是 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解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点。
(选做)
来源:知能
(4)纬度最高是 点,纬度数值均为 60°的是
点和 点。
(5)右图中的“20°”是 (东经/西经/南纬/北纬)
度。
(6)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的点是 点。
(7)经纬度相同的两个点是 点和 点。
答案:(1)北 北极
(2)3 8
(3)③ ①②⑤⑥ ④
(4)② ④ ⑥
(5)西经 20
(6)④
(7)① ⑤
2.请试着用乒乓球、铁丝、胶布和彩笔做一个简易地球仪, 意图:
并在该简易地球仪上简单画出经纬线。
答案:略。 来源:
第二章 地球的 第四课时 经纬网的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节次
面貌 应用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意图:通过阅读经纬网图,
能够在经纬网图上确定不同
地点的方位。
1. 图中 A地在 B地的( )方向 来源:新编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读出经纬网
2. 图中 C地的经纬度是( )
图上某点的坐标,学会判
A.(30°N,60°E) B.(60°N,30°E)
读。
C.(30°N,60°W) D.(60°N,30°W)
答案:B
来源:新编
基础性 3. 图中 A地属于( ) 意图:引导学生在经纬网图
作业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上明确半球分界线及范围。
(必做)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答案:C 来源:新编
意图:引导学生能从某点的
经纬度判断它在经纬网中的
位置。
来源:知能
4.深圳的经纬度约为 22.5°N,114°E,在图中的( )
A.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意图:引导学生能从某点的
5. 伦敦的经纬度约为 51°N,0°,在图中的( ) 经纬度判断它在经纬网中的
A.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位置。
来源:新编
意图:引导学生判断经纬网
6.甲、乙、丙、丁四区域中,位于西半球且南半球的是
中不同区域的半球位置。
( )
A.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来源:新编
1. 读经纬网地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意图:引导学生以经纬网图
为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1) 写出图中 A、C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经度和纬度的判断、东西半
A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球的判断、方向的判断。
(2)在图中 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
(3)请在图中标注 D、E两点:
来源:新编
D(20 N,60 E) E(20 S,40 W)。
(4)A 地位于 D 地的__________方向。E地位于 B地的
__________方向。
答案:(1) (60 N,60 W) (40 S,40 E)
(2)A
拓展性 (3)图略
作业 (4)西北 西南
(选做) 2.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北极为
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为
材料,明确经纬网的定位、
方向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请写出甲地的经度______,乙地的纬度______。 等知识,并运用所学解决问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方向。 题。
(3)地球自转一周,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
______地。 来源:新编
(4)甲、乙、丙三地中,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______。
(5)乙地位于______半球(东/西)。
答案:(1)170°E 60°N
(2)西北
(3)甲
(4)丙
(5)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