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二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1-2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初二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1-2周)(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中地理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 1-2 周)
第一章 中国的疆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节次 第一课时
域与人口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图 1-1-1 为中国轮廓及部分纬线,
据此完成 1~2 题。
意图:引导学生使用中国
1.下列纬线中,有穿过我国的是( ) 地图上的信息判读重要纬
A.赤道 线,以及描述中国纬度位
B.北回归线 置特征。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来源:知能
答案:B
2.下列经纬度所表示的地点中,不可能在中国境内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使用中国
A.26°N,114°E
地图上的信息判读经纬
B.40°N,116°E
度。
C.55°N,37°W
D.30°N,120°E
来源:知能
答案:C
3.下列国家的海陆位置特点与我国相似的是( )
基础性
印度洋
南 大
作业

(必做) 巴西
印 里 美 西

度 洲
卡 洋
洋 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其他
国家的海陆位置,描述我
A B 国海陆位置的特征。
亚洲 大
英 西 来源:知能

哈萨克斯坦


大西洋
海 亚洲
C D
答案:B
4.“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意图:引导学生判断我国
( ) 疆域辽阔带来的影响。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1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落差大 来源:知能
答案:B
5.乌苏里江旭日东升之时,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造成这种现象
意图:引导学生判断我国
的原因主要是( )
疆域辽阔带来的影响。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地势起伏大 D.海岸线漫长
来源:知能
答案:B
2018 年 4 月以来,我国空
军连续多次出动战机绕飞祖国
宝岛。图 1-1-2 为空军绕飞宝岛
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6~7
题。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
指出我国近海的海域
6.战机飞过的海域有( )
①渤海 ②黄海
来源:知能
③东海 ④南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7.图中的甲岛是( )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
A.舟山岛 B.崇明岛 指出我国近海的岛屿
C.海南岛 D.台湾岛
答案:D 来源:知能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
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
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 2000 多年历
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
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
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南海
拓展性 土主权和相关权益。图 1-1-3 为南海 基本概况及周边地理事
作业 地图。 物。
(选做)
(1)图中有我国领土最南端,即 ,位于图中的 来源:知能
(填数字)。
(2)南海全部位于 带, (高/中/低)纬度,所以全年
气候 。
(3)南海周边邻国众多。位于南海西边,我国的陆上邻国
是 ;位于南海东边,我国的隔海相望邻国是 ;位于
南海南边,我国的隔海相望邻国是 、 、
2

(4)南海有许多世界重要的海上航道。南海往东北通过台湾海
峡,可达我国的两个隔海相望邻国: 和 。
答案:
(1)曾母暗沙 ②
(2)热 低 炎热/高温
(3)越南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4)日本 韩国
2.查阅资料了解南海诸岛的优势资源,请你为开发南海诸岛提出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南海
建议。
的经济价值


来源:知能
答案:略
第一章 中国的疆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节次 第 1 课时
域与人口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意图:课标要求“在我国
1.图 1-2-1 为张三在网上购物填写地址的选择 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
界面,在图中的①栏和②栏分别表示 和 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
行政区域单位( )
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A.省级 镇级
B.市级 县级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我国现
C.省级 县级 行的行政区划划分情况,
D.市级 镇级 避免行政区划等级的混
答案:C 淆。
来源:知能
意图:结合身边随处可见
基础性 的车牌,在生活中学习地
作业 2.深圳地区车牌中的“粤”字是指( ) 理,落实课标要求“记住
(必做) A.吉林省 B.青海省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
C.广东省 D.台湾省
答案:C 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意图:学科融合,利用语
不少古诗句里包含着我国的地名,据此完成 3~4 题。 文的古诗词,达成课标要
3.李白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是 求“记住省级行政区域单
指( )
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答案:D
来源:知能
4.林升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杭州” 意图:学科融合,利用语
位于( )
3
A.江苏 B.浙江 C.陕西 D.甘肃 文的古诗词,达成课标要
答案:B 求“记住省级行政区域单
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意图:将“运用地图说出
5.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 )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在
地图找出行政区域单位”
相结合,新旧知识一起考
察落实。
A B C D
答案:B
来源:知能
图 1-2-2 为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
图,据此完成 6~7 题。 意图:选取局部地图进行
6.图中的甲为( ) 落实“在行政区图上准确
A.江苏省 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
B.江西省
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
C.黑龙江省
D.浙江省 政中心”。
答案:A
来源:知能
意图:选取局部地图进行
落实“在行政区图上准确
7.图中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
A.2 B.3 C.4 D.5 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
答案:C 政中心”。
来源:知能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广高速铁路是中国一条连接北京
市与广州市的高速铁路,线路始于北京
西站,终到广州南站。是目前中国线路 意图:结合铁路线这一真
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南北向的高
实情境,落实“在行政区
速铁路。图 1-2-4 为京广高速铁路线路示
拓展性 意图。 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
作业 (1)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
(选做) 有 、 、 简称和行政中心”。

、 、 。
来源:知能
其中经过了 个
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 2 ) 该 铁 路 经 过 的 省 级 行 政 区 域 单 位 行 政 中 心 有 北
4
京、 、 、 、
、 。
( 3 )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濒临渤海的
是 。
(4)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有热带的
是 。
答案:
(1)北京市 河北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5 1 0
(2)石家庄 郑州 武汉 长沙 广州
(3)河北省
(4)广东省
2.与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聊,了解他们的籍贯情况,
填写下表,并在行政区划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上标注字
母。
A 爷爷 B 奶奶 C 外公 D 外婆
籍贯所地
籍贯所在省
级行政区划
单位的简称
籍贯所在省
级行政区划 意图:通过了解亲人籍
单位的行政
贯,落实“在行政区图上
中心
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
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
和行政中心”。同时增进
与家人的感情。
来源:自编
答案:略
第一章 中国的疆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节次 第 1 课时
域与人口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图 1-3-1 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未含 意图:引导学生读我国人
作业 港、澳、台)。据此完成 1~3 题。 口增长图,从图中读出我
5
(必做) 国人口变化。
来源:新编
图 1-3-1
1.关于我国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呈增长趋势
B.2020 年我国人口总数突破 15 亿
C.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近十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近 2 亿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读我国人
2.1990 年以后人口年均增长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口增长图,理解我国人口
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医疗设施的完善
政策
C.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 D.养老事业的发展
答案:A
来源:知能
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趋势变化促使我国( )
①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②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意图:引导学生提出应对
③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事业 ④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增长速度变化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新编
答案:B
表 1-3-1 为我国四个直辖市的人口数据,据此完成 4~5 题。
表 1-3-1
2018 年 2020 年
2020 年
自然增长 65 岁及
直辖市 人口总数
率 以上人口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
(万人)
(‰) (%) 四个直辖市的人口老龄化
北京 2189 2.66 13.3 程度
天津 1386 1.25 14.75
上海 2487 1.80 16.28
来源:知能
重庆 3205 3.48 17.08
4.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答案:A
5.应对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不符合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政
策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应对
A.健全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人口老龄化策略
B.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C.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D.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海外移民机会 来源:知能
答案:D
6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
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 39.93%,
中部地区占 25.83%,西部地区占
27.12%,东北地区占 6.98%。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意图:引导学生读中国人
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2.15%, 口密度分布图,指出我国
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0.79%,
人口分布特点
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0.22%,
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1.20%。
图 1-3-2 为上述四个地理区域的划分 来源:知能
示意,据此完成 7~9 题。
6.数据说明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
A.东部 B.西北 C.青藏 D.东北
答案:A
7.各地区人口比重变化情况不同的原因是( )
A.部分地区死亡人口多 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
B.各地教育水平差异 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C.各地经济发展差异
D.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来源:知能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
8.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昆仑山—祁连山线 B.大兴安岭—阴山线 人口密度分界线
C.秦岭—淮河线 D.黑河—腾冲线
答案:D 来源:知能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1-3-3 为“深圳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 1-3-5 为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深圳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图文材
料,完成题目。
意图:以深圳人口年龄结
构、人口分布作为材料,
引导学生找出深圳年龄结拓展性
图 1-3-3 构、人口分布特点,了解
作业
“来了就是深圳”深圳城
(选做)
市特点
来源:新编
图 1-3-4
(1)读图 1-3-3,从 2000 年到 2020 年,深圳市 0~14 岁人口比例
的变化趋势是 。
7
(2)读图 1-3-3,从 2000 年到 2020 年,深圳市 15~65 岁人口比
例的变化趋势是 ,但仍大幅度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深圳市政府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请你列举
两条深圳市吸引人才的建议。
① ;
② 。
(3)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 7%以上则进入老龄化社会。目
前,深圳 (已经/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4)读图 1-3-4,深圳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区,分布呈
多 少、 多 少的特点,你所居住的地区人口
密度为 人/km 。
答案:
(1)逐渐增加
(2)逐渐下降 提供人才房、人才补贴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孵
化或引进知名企业 建设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
(3)还未
(4)福田 西 东 南 北 略
2.请你采访爸爸妈妈来深圳的时间、原因,他们在深圳工作生活
的感受。
意图:通过与父母的访谈
爸爸妈妈的“深圳故事” 了解深圳城市发展的轨
家庭成员 来深圳的时 来深圳的原 你对深圳的
迹,培养热爱家乡的自豪
间 因 感受
之情
爸爸
妈妈
来源:新编
答案:略
第一章 中国的疆
单元名称 课题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节次 第 1 课时
域与人口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1.我国共有( )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记忆
A.55 壮 B.56 回 我国民族的数量特征。
C.56 汉 D.56 壮
答案:D 来源:知能
阅读课本 17 页“中国民族分布”图,完成 2~4 题。 意图:引导学生读地图分
2.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布,找出少数民族集中分
基础性 A.西南、西北、东北 B.东南、西北、东北 布地区。
作业 C.东南、西南、西北 D.东南、东北、西南
答案:A 来源:知能
(必做)
3.满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意图:引导学生读地图分
A.西北部 B.东南部 布,找出主要少数民族分
C.西南部 D.东北部 布地区。
答案: D
来源:知能
4.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意图:引导学生读地图分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布,并结合地图分布归纳
8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总体分布特点。
C.大聚居、小散居、无交错杂居
D.大散居、小聚居、无交错杂居 来源:知能
答案:B
5.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克族的毡
房,都是方便拆卸、携带的传统建筑
(如图 1-4-1)。反映了这两个民族 意图:引导学生读景观图
都是生活在( ) 提取信息,并结合题干和
A.沿海地带,因需要避开台风 景观图信息分析少数民族
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
而频繁搬迁
的关系。
B.山上,因需要避开泥石流而频繁搬迁
C.草原,因需要寻找水草而频繁搬迁 来源:知能
D.东部平原,因需要寻找肥沃的耕地
答案:C
不同地区文化都留下环境
的烙印,图 1-4-1 所示地区拥有
延绵的雪山,成群的牦牛,传
统服饰、青稞酒、酥油茶等, 意图:引导学生读景观
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 图、服饰图提取信息,结
化。据此完成 5~7 题。 合题干和图片信息判断是
6.图中所示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 什么少数民族。
是( )
来源:知能
A.蒙古族 B.藏族
C.满族 D.朝鲜族
答案:B
7.吊袖藏袍常用厚实皮毛制作,白天人们往往只穿一只袖子。其 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
原因是( ) 和题干信息分析气候对民
A.当地昼夜温差大 B.节省皮毛用料 族服饰特征的影响。
C.方便穿脱,利于捕鱼 D.太阳辐射强,便于防晒
答案:A 来源:知能
8.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各民族
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结合习主席讲话,下列关于我
国民族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 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民族政策;培养民族平等
B.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文化建设 团结的意识。
C.各民族统一使用汉语和汉字
来源:新编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熟悉我国
拓展性 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独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业 特的民族风情,了解少数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旅游特色。
(选做) 体育活动。
来源:结合网络资料新编
9
A B
C D
图 1-4-3
(1)A 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B 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家乡在“风吹
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的________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
目。
(2)C 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
________________;D 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代表性节日
是________________。
(3)C 图和 D 图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省份旅游业发展迅速,民族文
化旅游业成为其响亮的名片,请你举一个例子说说该地民族旅游
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朝鲜 蒙古 那达慕大会 摔跤
(2)维吾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傣 泼水节
(3)维吾尔族人们载歌载舞,表演民族舞蹈;傣族优美的孔雀
舞,泼水节盛大的万人泼水活动等。
2.你身边有少数民族的同学或亲人吗?你曾到过哪些具有民族风
情的地方旅游?你想了解哪些民族?调查询问并查找资料,请写
出他们的(或你想了解的)民族、所在省份、主要的节日、民族
风情。 意图:让学生自主了解更
民族 分布省份 主要节日 民族风情 多的民族;通过调查询问
引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
网络搜集信息及简单访谈
获取信息的能力。
来源:结合知能新编
10
答案:略
11初中地理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1-2周)
单元名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节次 第一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图1-1-1为中国轮廓及部分纬线,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纬线中,有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使用中国地图上的信息判读重要纬线,以及描述中国纬度位置特征。 来源:知能
2.下列经纬度所表示的地点中,不可能在中国境内的是( ) A.26°N,114°E B.40°N,116°E C.55°N,37°W D.30°N,120°E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使用中国地图上的信息判读经纬度。 来源:知能
3.下列国家的海陆位置特点与我国相似的是( ) (
斯里兰卡
印度洋



) (
巴西

西




)AB (
哈萨克斯坦
亚洲
亚洲


) (


大西洋
大西洋
)CD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其他国家的海陆位置,描述我国海陆位置的特征。 来源:知能
4.“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落差大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判断我国疆域辽阔带来的影响。 来源:知能
5.乌苏里江旭日东升之时,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地势起伏大 D.海岸线漫长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判断我国疆域辽阔带来的影响。 来源:知能
2018年4月以来,我国空军连续多次出动战机绕飞祖国宝岛。图1-1-2为空军绕飞宝岛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战机飞过的海域有( ) ①渤海 ②黄海 ③东海 ④南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近海的海域 来源:知能
7.图中的甲岛是( ) A.舟山岛 B.崇明岛 C.海南岛 D.台湾岛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近海的岛屿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图1-1-3为南海地图。 (1)图中有我国领土最南端,即 ,位于图中的 (填数字)。 (2)南海全部位于 带, (高/中/低)纬度,所以全年气候 。 (3)南海周边邻国众多。位于南海西边,我国的陆上邻国是 ;位于南海东边,我国的隔海相望邻国是 ;位于南海南边,我国的隔海相望邻国是 、 、 。 (4)南海有许多世界重要的海上航道。南海往东北通过台湾海峡,可达我国的两个隔海相望邻国: 和 。 答案: (1)曾母暗沙 ② (2)热 低 炎热/高温 (3)越南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4)日本 韩国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南海基本概况及周边地理事物。 来源:知能
2.查阅资料了解南海诸岛的优势资源,请你为开发南海诸岛提出建议。 ; 。 答案:略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南海的经济价值 来源:知能
单元名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课题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图1-2-1为张三在网上购物填写地址的选择界面,在图中的①栏和②栏分别表示 和 行政区域单位( ) A.省级 镇级 B.市级 县级 C.省级 县级 D.市级 镇级 答案:C 意图:课标要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情况,避免行政区划等级的混淆。 来源:知能
2.深圳地区车牌中的“粤”字是指( ) A.吉林省 B.青海省 C.广东省 D.台湾省 答案:C 意图:结合身边随处可见的车牌,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落实课标要求“记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不少古诗句里包含着我国的地名,据此完成3~4题。 3.李白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是指(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答案:D 意图:学科融合,利用语文的古诗词,达成课标要求“记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4.林升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杭州”位于( ) A.江苏 B.浙江 C.陕西 D.甘肃 答案:B 意图:学科融合,利用语文的古诗词,达成课标要求“记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5.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 ) ABCD
答案:B 意图: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在地图找出行政区域单位”相结合,新旧知识一起考察落实。 来源:知能
图1-2-2为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的甲为( ) A.江苏省 B.江西省 C.黑龙江省 D.浙江省 答案:A 意图:选取局部地图进行落实“在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7.图中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A.2 B.3 C.4 D.5 答案:C 意图:选取局部地图进行落实“在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广高速铁路是中国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广州市的高速铁路,线路始于北京西站,终到广州南站。是目前中国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南北向的高速铁路。图1-2-4为京广高速铁路线路示意图。 (1)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 、 、 、 、 。其中经过了 个 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2)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行政中心有北京、 、 、 、 、 。 (3)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濒临渤海的是 。 (4)该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有热带的是 。 答案: (1)北京市 河北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5 1 0 (2)石家庄 郑州 武汉 长沙 广州 (3)河北省 (4)广东省 意图:结合铁路线这一真实情境,落实“在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来源:知能
2.与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聊,了解他们的籍贯情况,填写下表,并在行政区划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上标注字母。 A爷爷B奶奶C外公D外婆籍贯所地籍贯所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简称籍贯所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行政中心
答案:略 意图:通过了解亲人籍贯,落实“在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同时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来源:自编
单元名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课题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图1-3-1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未含港、澳、台)。据此完成1~3题。 图1-3-1 1.关于我国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呈增长趋势 B.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突破15亿 C.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近十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近2亿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读我国人口增长图,从图中读出我国人口变化。 来源:新编
2.1990年以后人口年均增长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医疗设施的完善 C.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 D.养老事业的发展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来源:知能
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趋势变化促使我国( ) ①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②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③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事业 ④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提出应对人口增长速度变化的措施 来源:新编
表1-3-1为我国四个直辖市的人口数据,据此完成4~5题。 表1-3-1 直辖市2020年人口总数 (万人)2018年自然增长率 (‰)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北京21892.6613.3天津13861.2514.75上海24871.8016.28重庆32053.4817.08
4.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四个直辖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 来源:知能
5.应对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不符合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政策的是( ) A.健全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B.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C.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D.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海外移民机会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应对人口老龄化策略 来源:知能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图1-3-2为上述四个地理区域的划分示意,据此完成7~9题。 6.数据说明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 A.东部 B.西北 C.青藏 D.东北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指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来源:知能
7.各地区人口比重变化情况不同的原因是( ) A.部分地区死亡人口多 B.各地教育水平差异 C.各地经济发展差异 D.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来源:知能
8.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昆仑山—祁连山线 B.大兴安岭—阴山线 C.秦岭—淮河线 D.黑河—腾冲线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3-3为“深圳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1-3-5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深圳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题目。 图1-3-3 图1-3-4 (1)读图1-3-3,从2000年到2020年,深圳市0~14岁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是 。 (2)读图1-3-3,从2000年到2020年,深圳市15~65岁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是 ,但仍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市政府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请你列举两条深圳市吸引人才的建议。 ① ; ② 。 (3)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则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深圳 (已经/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4)读图1-3-4,深圳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区,分布呈 多 少、 多 少的特点,你所居住的地区人口密度为 人/km 。 答案: (1)逐渐增加 (2)逐渐下降 提供人才房、人才补贴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孵化或引进知名企业 建设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 (3)还未 (4)福田 西 东 南 北 略 意图:以深圳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分布作为材料,引导学生找出深圳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特点,了解“来了就是深圳”深圳城市特点 来源:新编
2.请你采访爸爸妈妈来深圳的时间、原因,他们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感受。 爸爸妈妈的“深圳故事”家庭成员来深圳的时间来深圳的原因你对深圳的感受爸爸妈妈
答案:略 意图:通过与父母的访谈了解深圳城市发展的轨迹,培养热爱家乡的自豪之情 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课题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我国共有( )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55 壮 B.56 回 C.56 汉 D.56 壮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记忆我国民族的数量特征。 来源:知能
阅读课本17页“中国民族分布”图,完成2~4题。 2.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西北、东北 B.东南、西北、东北 C.东南、西南、西北 D.东南、东北、西南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读地图分布,找出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 来源:知能
3.满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读地图分布,找出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 来源:知能
4.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大聚居、小散居、无交错杂居 D.大散居、小聚居、无交错杂居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读地图分布,并结合地图分布归纳民族总体分布特点。 来源:知能
5.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克族的毡房,都是方便拆卸、携带的传统建筑(如图1-4-1)。反映了这两个民族都是生活在( ) A.沿海地带,因需要避开台风而频繁搬迁 B.山上,因需要避开泥石流而频繁搬迁 C.草原,因需要寻找水草而频繁搬迁 D.东部平原,因需要寻找肥沃的耕地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读景观图提取信息,并结合题干和景观图信息分析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来源:知能
不同地区文化都留下环境的烙印,图1-4-1所示地区拥有延绵的雪山,成群的牦牛,传统服饰、青稞酒、酥油茶等,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据此完成5~7题。 6.图中所示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蒙古族 B.藏族 C.满族 D.朝鲜族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读景观图、服饰图提取信息,结合题干和图片信息判断是什么少数民族。 来源:知能
7.吊袖藏袍常用厚实皮毛制作,白天人们往往只穿一只袖子。其原因是( ) A.当地昼夜温差大 B.节省皮毛用料 C.方便穿脱,利于捕鱼 D.太阳辐射强,便于防晒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题干信息分析气候对民族服饰特征的影响。 来源:知能
8.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结合习主席讲话,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B.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文化建设 C.各民族统一使用汉语和汉字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C 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培养民族平等团结的意识。 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ABCD
图1-4-3 (1)A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B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的________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2)C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D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代表性节日是________________。 (3)C图和D图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省份旅游业发展迅速,民族文化旅游业成为其响亮的名片,请你举一个例子说说该地民族旅游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朝鲜 蒙古 那达慕大会 摔跤 (2)维吾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傣 泼水节 (3)维吾尔族人们载歌载舞,表演民族舞蹈;傣族优美的孔雀舞,泼水节盛大的万人泼水活动等。 意图:引导学生熟悉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 来源:结合网络资料新编
2.你身边有少数民族的同学或亲人吗?你曾到过哪些具有民族风情的地方旅游?你想了解哪些民族?调查询问并查找资料,请写出他们的(或你想了解的)民族、所在省份、主要的节日、民族风情。 民族分布省份主要节日民族风情
答案:略 意图:让学生自主了解更多的民族;通过调查询问引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网络搜集信息及简单访谈获取信息的能力。 来源:结合知能新编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