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二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3-4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初二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3-4周)(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中学段地理学科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
(上学期第 3-4 周)
第二章 中国的自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节次 第 1 课时
然环境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图 2-1-1 为我国部分山脉与地形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8 题。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
出山脉的位置,而不是简单地
记忆弧形山脉
来源:知能
图 2-1-1
基础性
1.图中属于弧形山脉的是( )
作业
A.①山脉 B.②山脉
(必做)
C.③山脉 D.④山脉
答案:B
2.秦岭是图中的( )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
A.②山脉 B.③山脉 出山脉的位置
C.④山脉 D.⑤山脉
答案:C 来源:知能
3.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 )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
A.甲高原 B.乙高原 出高原的位置
C.丙高原 D.丁高原
答案:A 来源:知能
4.地表千沟万壑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
A.甲高原 B.乙平原 出高原的位置
C.丙高原 D.丁平原
答案:C 来源:知能
5.被誉为“聚宝盆”的盆地是( )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
A.甲盆地 B.乙盆地 出盆地的位置
C.丙盆地 D.丁盆地
答案:C 来源:知能
6.广泛分布有黑土的平原是( )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
A.甲平原 B.乙平原 出平原的位置
C.丙平原 D.丁盆地
答案:A 来源:知能
7.下列山脉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判
A.①山脉 B.②山脉 断山脉的走向
C.③山脉 D.④山脉
答案:C 来源:知能
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找到
8.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我国的( )
塔里木盆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域单位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答案:C
来源:知能
1.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阅读课本地图,
写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东侧 西侧
大兴安岭
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寻找
太行山脉
地理事物,强化读图能力,培
横断山脉
养区域认知。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来源:新编
昆仑山脉
拓展性 答案: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云贵
作业 高原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选做) 青藏高原
2.不少山脉是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界线。
东侧 西侧
武夷山脉 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寻找
巫山 地理事物,强化读图能力,培
北侧 南侧 养区域认知。
南岭
昆仑山脉 来源:新编
答案:福建省 江西省 湖北省 重庆市 湖南省 广东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第二章 中国的自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节次 第 2 课时
然环境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图 2-1-2 为我国部分山脉与地形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
意图:结合实例,通过读图识
别我国山脉和主要地形区,感
知我国地形特征。
来源:知能
图 2-1-2
1.2020 年 12 月 17 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
球样品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该着陆
点位于( )
A.③山脉以西的高原 B.④山脉以北的高原
基础性
C.③山脉以东的平原 D.④山脉以南的盆地
作业
答案:A
(必做)
2.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有利于“嫦娥五号”着陆的地形条件是 意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事例
( ) 分析中,体会到学习地理是有
A.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B.近看是山,远看成川 用的。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答案:A 来源:知能
3.2020 年 12 月 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 意图:结合实例,通过读图识
同宣布了两国陆地最高点的最新海拔数据为 8848.86 米。珠穆 别我国山脉和主要地形区,感
朗玛峰位于( ) 知我国地形特征。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答案:B 来源:知能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是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
图 2-1-2 为川藏铁路所经地区示意图及沿线海拔高度变化图。 意图:学生利用素材,落实我
据此完成 4~5 题。
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并且运用到
实例中解释现象。
来源:知能
图 2-1-3
4.读材料可知,川藏铁路被公认为“最难建的铁路”,其主要
原因是( )
A.连接我国东西部,贯穿三大阶梯
B.沿途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C.沿途城市少,无法提供物资保障
D.两地文化差异大,交流困难
答案:B
5.该铁路线东端起点为成都市,向西到达青藏高原。沿途可以
看到( ) 意图:结合实例,落实不同地
A.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形区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我国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地形特点的印象。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来源:知能
答案:A
图 2-1-4 为我国各类型的地形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
据此完成 6~7 题。
意图:利用统计图表饼状图,
落实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来源:知能
6.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为主
B.地形结构单一,超过一半是山地
C.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占比最多
D.地形结构单一,以盆地为主
答案:C
7.这一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将地形
B.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特点运用到实例中解释现象。
C.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进行大规模机械化 来源:知能
答案:A
拓展性 1.在下图中的对应位置标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 意图:借助空白地图,落实运
作业 原。 用地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
(选做) 主要特征。
来源:新编
答案:略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
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图 2-1-5 为我国主要
山脉分布图。
意图:借助空白地图,落实运
用地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
主要特征。并了解这样的地
2-1-5 形、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1)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
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 、 , 来源:知能
西部多 、 和 。
(2)我国山区面积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
灾有 、 、 、 等。
(3)简述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4)简述在山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问题。

答案:
(1)平原 丘陵 高原 山地 盆地
(2)广大 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
(3)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旅游业发展具有优势;河流流
经山区落差较大处具有丰富的水能等
(4)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
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和控制
自然灾害的发生
第二章 中国的自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节次 第 3 课时
然环境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图 2-1-6 为沿北纬 32°纬线中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
1~6 题。

② ③ ④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概
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图 2-1-6
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约为( ) 来源:知能
A.4000 米以上 B.1000—2000 米
C.500—1000 米 D.500 米以下
答案:A
2.图中序号所对应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
A.①是云贵高原 B.②是四川盆地 解我国的地形分布
C.③是东北平原 D.④是渤海
答案:B 来源:知能
3.下列关于②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基础性 A.该地形区位于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巫山山脉以西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
作业 B.该地形区的是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解我国的地形分布
(必做) C.该地形区内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D.该地形区以南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来源:知能
答案:C
4.①与②地形区之间的界线是( )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解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
C.横断山脉 D.雪峰山
答案:C 来源:知能
5.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
A.西低东高,呈三级阶梯分布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解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
C.西低东高,呈两级阶梯分布
D.西高东低,呈两级阶梯分布 来源:知能
答案:B
6.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包括( )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图了解我
A.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地 国的地势分布特点对自然环境
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的影响
C.西部地势落差大,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D.使得我国地震频繁 来源:知能
答案:A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上海到西藏友谊桥长达 5000 多公里的 318 国道,是一
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景观大道”。图 2-
1-7 为 318 国道示意图。
图 2-1-7
(1)318 国道 A 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C 段位
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沿线地势落差 (大/
小)。
(2)318 国道沿线地形复杂多样:从 A 到 B 意 图 :运用中国地形图了解我
再到 C (填地形区名称)。 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以及对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巫山”指
拓展性 的是图中的 (甲/乙)。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4)318 国道,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结合所学谈
作业
谈,若沿 318 国道去旅行,能看到哪些自然与人文景观?请 来源:知能
(选做) 至少描述三点。



答案:
(1)三 一 大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3)甲
(4)自然景观: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成都
平原的“天府之国”,憨态可
掬的大熊猫,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青藏高原牧场牦牛、大片
青稞
人文景观:可以看到恢弘的布达拉宫、藏传佛教、藏族文
化;成都宽窄巷子、火锅
麻将;江南水乡曲径回廊、古镇小城(合理即可)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分布图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我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以
图 2-1-8 为“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及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

来源:新编
图 2-1-8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山脉, ②______盆地,⑥______平原。
(2)图中⑥_____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
三级阶梯的界线,在阶梯的交界处,_____资源丰富。
(3)图中③为______(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
称的_______(地形区)。
(4)高原面积辽阔,且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的是______高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
“鱼米之乡”之称的是______平原。
(5)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
(至少一种)
(6)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
气流深入内地,形成_______
②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_______流;在从
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
_______。
③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_______交通,加强了________和内
地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
巨大障碍。
答案:
(1)天山 塔里木 华北
(2)太行山脉 水能
(3)昆仑山 青藏高原
(4)内蒙古 长江中下游
(5)泥石流(或滑坡)
(6)降水 东 水能 东西 沿海
第二章 中国的自
单元名称 课题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节次 第 1 课时
然环境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图 2-2-1 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 2021 年全国春运(着装)
装备地图,据此完成 1~2 题。
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
地理,由衣着特点联系气候,
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
异。
1.该图反映我国( ) 来源:知能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夏季南北温差大
D.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答案:A
基础性 2.春运期间,海口只需“轻装润燥装备”,而哈尔滨需“终极 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南北
作业 保暖装备”。造成这个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必做) A.夏季风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答案:C 来源:知能
家住广州的小明与同学在暑假期间相约出门旅游,现有
四个目的地待商量:海口、北京、拉萨、上海。阅读课本 33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进行空间
页中国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 3~4 题。 定位,获取中国夏季气温分布
3.夏季酷暑难耐,小明决定去比较凉爽的地方避暑,那么应选 信息。
择( )
A.海口 B.北京 C.拉萨 D.上海 来源:知能
答案:C
4.该地与其他三地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 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气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温分布的影响。
C.白昼短,光热少 D.降水多,气温低
答案:B 来源:知能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获取中国
温度带分布信息。
图 2-2-2 为中国温度带划分图,据此完成 5~6 题。
来源:知能
图 2-2-2
5.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处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热量对农
6.华北平原种植的主要作物有( ) 作物类型的影响,知道不同温
A.油菜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甘蔗 度带的主要农作物类型。
答案:B
来源:知能
阅读课本 35 页的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 7~8
题。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获取中国
7.广东省的年降水量范围主要是( )毫米 降水量分布信息。
A.400—800 B.800—1600
C.1600—3000 D.3000 以上 来源:知能
答案:C
8.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是( )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总结中国
A.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B.自西南向东北递增 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
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答案:C 来源:知能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2-2-3 为我国东部四座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意图:引导学生读气温曲线与
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获取数
拓展性
值信息总结分析中国夏季气温
作业
与中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选做)
来源:知能
图 2-2-3
(1)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
上,降水主要集中在 方;时间分布上,降水主要集中
在 季。
(2)如果月降水量大于 100 毫米即进入雨季,四城市的雨季
月份分别是:
哈尔滨: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由此可知,我国南方雨季开始的时间比北方 ,时长比
北方 。
(3)7 月份时,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 ℃,广州的平均
气温约为 ℃。两地 7 月平均气温相差 ℃,说明
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答案:
(1)南 夏
(2)哈尔滨:7~8 月 北京:7~8 月
上海:5~9 月 广州:4~9 月 早 长
(3)26 29 3 南北气温普遍较高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2-2-4 是“中国春耕春播示意图”(左)及“中国温度
带划分图”(右)。
图 2-2-4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提取信
(1)读“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判读温度带 A 、
息。能够初步结合地形、气候
B 、E 。
知识解决农业生产的相关问
(2)读“中国春耕春播示意图”,判读准噶尔盆地位于
题。
带,春耕春播的时间大致是 ,作物熟制
是 。春耕春播时间在 3 月下旬~4 月上旬的分 来源:新编
布地区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有 、 、

(3)影响我国东部南北春耕春播时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
是 。
答案:
(1)热带 亚热带 寒温带
(2)中温带 4 月中下旬 一年一熟 塔里木盆地、黄土高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纬度初中学段地理学科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
(上学期第3-4周)
单元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图2-1-1为我国部分山脉与地形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8题。 图2-1-1 1.图中属于弧形山脉的是( )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出山脉的位置,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弧形山脉 来源:知能
2.秦岭是图中的( ) A.②山脉 B.③山脉 C.④山脉 D.⑤山脉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出山脉的位置 来源:知能
3.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 ) A.甲高原 B.乙高原 C.丙高原 D.丁高原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出高原的位置 来源:知能
4.地表千沟万壑的是( ) A.甲高原 B.乙平原 C.丙高原 D.丁平原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出高原的位置 来源:知能
5.被誉为“聚宝盆”的盆地是( ) A.甲盆地 B.乙盆地 C.丙盆地 D.丁盆地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出盆地的位置 来源:知能
6.广泛分布有黑土的平原是( ) A.甲平原 B.乙平原 C.丙平原 D.丁盆地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当中指出平原的位置 来源:知能
7.下列山脉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判断山脉的走向 来源:知能
8.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我国的(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找到塔里木盆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阅读课本地图,写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东侧西侧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横断山脉北侧南侧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答案: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寻找地理事物,强化读图能力,培养区域认知。 来源:新编
2.不少山脉是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界线。 东侧西侧武夷山脉巫山北侧南侧南岭昆仑山脉
答案:福建省 江西省 湖北省 重庆市 湖南省 广东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寻找地理事物,强化读图能力,培养区域认知。 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节次 第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图2-1-2为我国部分山脉与地形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图2-1-2 1.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该着陆点位于( ) A.③山脉以西的高原 B.④山脉以北的高原 C.③山脉以东的平原 D.④山脉以南的盆地 答案:A 意图:结合实例,通过读图识别我国山脉和主要地形区,感知我国地形特征。 来源:知能
2.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有利于“嫦娥五号”着陆的地形条件是( ) A.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B.近看是山,远看成川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答案:A 意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事例分析中,体会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 来源:知能
3.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同宣布了两国陆地最高点的最新海拔数据为8848.86米。珠穆朗玛峰位于( )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答案:B 意图:结合实例,通过读图识别我国山脉和主要地形区,感知我国地形特征。 来源:知能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图2-1-2为川藏铁路所经地区示意图及沿线海拔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1-3 4.读材料可知,川藏铁路被公认为“最难建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 A.连接我国东西部,贯穿三大阶梯 B.沿途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C.沿途城市少,无法提供物资保障 D.两地文化差异大,交流困难 答案:B 意图:学生利用素材,落实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并且运用到实例中解释现象。 来源:知能
5.该铁路线东端起点为成都市,向西到达青藏高原。沿途可以看到( ) A.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答案:A 意图:结合实例,落实不同地形区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的印象。 来源:知能
图2-1-4为我国各类型的地形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据此完成6~7题。 6.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为主 B.地形结构单一,超过一半是山地 C.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占比最多 D.地形结构单一,以盆地为主 答案:C 意图:利用统计图表饼状图,落实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来源:知能
7.这一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进行大规模机械化 答案:A 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将地形特点运用到实例中解释现象。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在下图中的对应位置标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答案:略 意图:借助空白地图,落实运用地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来源:新编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图2-1-5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2-1-5 (1)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 、 ,西部多 、 和 。 (2)我国山区面积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有 、 、 、 等。 (3)简述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 (4)简述在山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问题。 。 答案: (1)平原 丘陵 高原 山地 盆地 (2)广大 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 (3)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旅游业发展具有优势;河流流经山区落差较大处具有丰富的水能等 (4)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意图:借助空白地图,落实运用地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这样的地形、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来源:知能
单元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节次 第3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图2-1-6为沿北纬32°纬线中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6题。 图2-1-6 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约为( ) A.4000米以上 B.1000—2000米 C.500—1000米 D.500米以下 答案:A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来源:知能
2.图中序号所对应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A.①是云贵高原 B.②是四川盆地 C.③是东北平原 D.④是渤海 答案:B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分布 来源:知能
3.下列关于②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形区位于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巫山山脉以西 B.该地形区的是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C.该地形区内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D.该地形区以南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答案:C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分布 来源:知能
4.①与②地形区之间的界线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横断山脉 D.雪峰山 答案:C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解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 来源:知能
5.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 A.西低东高,呈三级阶梯分布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C.西低东高,呈两级阶梯分布 D.西高东低,呈两级阶梯分布 答案:B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剖面图了解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 来源:知能
6.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包括( ) A.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地 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C.西部地势落差大,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D.使得我国地震频繁 答案:A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上海到西藏友谊桥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景观大道”。图2-1-7为318国道示意图。 图2-1-7 (1)318国道A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C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沿线地势落差 (大/小)。 (2)318国道沿线地形复杂多样:从A 到B 再到C (填地形区名称)。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巫山”指的是图中的 (甲/乙)。 (4)318国道,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结合所学谈谈,若沿318国道去旅行,能看到哪些自然与人文景观?请至少描述三点。 , , 。 答案: (1)三 一 大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3)甲 (4)自然景观: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憨态可 掬的大熊猫,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青藏高原牧场牦牛、大片青稞 人文景观:可以看到恢弘的布达拉宫、藏传佛教、藏族文化;成都宽窄巷子、火锅 麻将;江南水乡曲径回廊、古镇小城(合理即可)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以及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知能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2-1-8为“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8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山脉, ②______盆地,⑥______平原。 (2)图中⑥_____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在阶梯的交界处,_____资源丰富。 (3)图中③为______(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地形区)。 (4)高原面积辽阔,且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是______高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是______平原。 (5)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至少一种) (6)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_______ ②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_______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_______。 ③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_______交通,加强了________和内地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答案: (1)天山 塔里木 华北 (2)太行山脉 水能 (3)昆仑山 青藏高原 (4)内蒙古 长江中下游 (5)泥石流(或滑坡) (6)降水 东 水能 东西 沿海 意图:运用中国地形分布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以及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题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图2-2-1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21年全国春运(着装)装备地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我国(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夏季南北温差大 D.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答案:A 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由衣着特点联系气候,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 来源:知能
2.春运期间,海口只需“轻装润燥装备”,而哈尔滨需“终极保暖装备”。造成这个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夏季风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南北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来源:知能
家住广州的小明与同学在暑假期间相约出门旅游,现有四个目的地待商量:海口、北京、拉萨、上海。阅读课本33页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夏季酷暑难耐,小明决定去比较凉爽的地方避暑,那么应选择( ) A.海口 B.北京 C.拉萨 D.上海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进行空间定位,获取中国夏季气温分布信息。 来源:知能
4.该地与其他三地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白昼短,光热少 D.降水多,气温低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来源:知能
图2-2-2为中国温度带划分图,据此完成5~6题。 图2-2-2 5.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处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获取中国温度带分布信息。 来源:知能
6.华北平原种植的主要作物有( ) A.油菜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甘蔗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热量对农作物类型的影响,知道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类型。 来源:知能
阅读课本35页的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广东省的年降水量范围主要是( )毫米 A.400—800 B.800—1600 C.1600—3000 D.3000以上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获取中国降水量分布信息。 来源:知能
8.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B.自西南向东北递增 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答案:C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总结中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 来源:知能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2-2-3为我国东部四座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2-2-3 (1)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上,降水主要集中在 方;时间分布上,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 (2)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四城市的雨季月份分别是: 哈尔滨: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由此可知,我国南方雨季开始的时间比北方 ,时长比北方 。 (3)7月份时,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 ℃,广州的平均气温约为 ℃。两地7月平均气温相差 ℃,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答案: (1)南 夏 (2)哈尔滨:7~8月 北京:7~8月 上海:5~9月 广州:4~9月 早 长 (3)26 29 3 南北气温普遍较高 意图:引导学生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获取数值信息总结分析中国夏季气温与中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来源:知能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2-2-4是“中国春耕春播示意图”(左)及“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右)。
图2-2-4 (1)读“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判读温度带A 、B 、E 。 (2)读“中国春耕春播示意图”,判读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春耕春播的时间大致是 ,作物熟制是 。春耕春播时间在3月下旬~4月上旬的分布地区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有 、 、 。 (3)影响我国东部南北春耕春播时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答案: (1)热带 亚热带 寒温带 (2)中温带 4月中下旬 一年一熟 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纬度 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能够初步结合地形、气候知识解决农业生产的相关问题。 来源:新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