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和合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和合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和合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1九上·台州期中)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该是(  )
A.八路军 B.北伐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2021九上·台州期中)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3.(2021九上·台州期中)绘制思维导图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 D.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4.(2021九上·台州期中)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
5.(2021九上·台州期中)“解放勋章”(见下图)是授予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刘伯承是解放勋章的获得者。下列史实能为他获此殊荣提供佐证的有(  )
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②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④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55万余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7.(2021九上·台州期中)重要历史事件往往有其标志性意义,对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对下列历史事件标志性意义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
B.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遵义会议——红军战略转移取得最终胜利
D.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8.(2021九上·台州期中)下列文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是(  )
①《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1九上·台州期中)台州籍著名抗日将领王禹九(1902—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9军参谋处处长,于1939年在南昌突围时壮烈牺牲。以下王禹九生平事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北伐战争 ③保卫南京 ④黄埔毕业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10.(2021九上·台州期中)如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工农红军长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九上·台州期中)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图2 清帝退位诏书 图3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一个伟大的人物】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就很关注处于灾难之中的国家。1894年6月,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北上并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建议,但未被接受。上书的失败使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此后,他便放弃行医,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摘自《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一次成功的起义】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一座历史的丰碑】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先生早期思想的转变。为践行新思想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请写出其名称。
(2)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为什么说武昌起义是一次成功的起义并简要分析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对武昌起义成功有何作用。
(3)结合图2、图3所反映的史实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12.(2021九上·台州期中)百年上海史映射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与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思想在解放
材料二:上海——反帝反封建
据1919年的调查,上海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多万、手工业工人20多万,总计超过50万,约占全国工人数量的四分之一。1919年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
材料三:上海——光明的摇篮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同志修改批准的社论《祝上海解放》,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上海红色文化的综合评价。
(1)根据“思想解放”这一主题,年代尺中“甲”处应该填写哪一报刊杂志?该报刊杂志的出版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图片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说说哪一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一观点?并联系材料一、二,分析上海为何能成为“光明的摇篮”。
13.(2021九上·台州期中)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图1 日军入侵沈阳 图2 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 图3 遭受空袭后的伦敦
【论从史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
  军民伤亡(人) 经济损失(美元)
世界 9000多万 直接军事损失1.1万亿,参战国物资损失4万亿
中国 3500多万 1000多亿(直接),5000多亿(间接)
【历史之思】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
——摘自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1)请写出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它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2)根据图2、图3的信息,分别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亚欧战场的重要战役。
(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上述材料的史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赢得最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A项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队伍,不符合题意;
B项北伐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队伍,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工农红军应该是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队伍,符合题意;
D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内战时期和新时期的队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革命队伍在不同时期的称呼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重点识记不同时期革命队伍的称呼。
2.【答案】A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可知,这一“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题干中的这一“转折点”所指的战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罗斯福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3.【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由于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开始进行长征。
ABC三项和题干思维导图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其学习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北伐战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要求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ABD三项理解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是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等信息,联系所学,②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和④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55万余人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和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
B项②④能为刘伯承获此殊荣提供佐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6.【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林则徐代表的是鸦片战争,修麟阁代表的是抗日战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历时一百多年,既是百年屈辱史,又是民族抗争史。题文反映的是民族的抗争,故选C。
【点评】知道近代中国的重要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西安事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红军长征;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A项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解读正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符合题意;
B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读不正确,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个偶发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红军战略转移取得最终胜利解读不正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红军战略转移取得最终胜利,不符合题意;
D项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解读不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藏和平解放,萨拉热窝事件,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的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正式宪法制定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①③正确。B项②③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是文献,要求具备识记知识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①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11月,②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③保卫南京开始于1937年12月,④黄埔建立于1924年。王禹九生平事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
C项④②①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工农红军长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的史实及学生解读图示、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对图表的解读,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11.【答案】(1)从“医人”转向“医国”;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2)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奔溃。
①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3)①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②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说明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1894年6月,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可见孙中山先生早期的思想从“医人”转向“医国”;根据材料中的“他北上并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建议......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可见孙中山先生早期的思想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的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3)图2反映的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图3反映的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说明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1)从“医人”转向“医国”;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兴中会。
(2)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奔溃。①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3)①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②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说明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昌起义、清朝统治的结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上海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解放较彻底;②上海工商业发达、工人力量最强,有良好的阶级基础。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根据年代尺中的“1915年”这一信息,联系所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材料二中图片信息反映了1919年上海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联系所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3日以后,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青年学生转为工人阶级,并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一事件最能体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一观点。材料一说明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光明的摇篮”,是因为:上海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解放较彻底;材料一说明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光明的摇篮”,是因为:上海工商业发达、工人力量最强,有良好的阶级基础。
故答案为:(1)《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①上海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解放较彻底;②上海工商业发达、工人力量最强,有良好的阶级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百年上海史映射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与革命”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有关知识。
13.【答案】(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台儿庄战役,不列颠之战。
(3)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二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②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③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联系所学,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因此“图1 日军入侵沈阳”。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因此“图2 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1940年8月至10月,德国空军狂轰滥炸英国本土,“不列颠之战”爆发,因此“图3 遭受空袭后的伦敦”反映的是不列颠之战。
(3)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中的” 军民伤亡“和” 经济损失“可见二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中的中国” 军民伤亡“和” 经济损失“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群岛必须归还中国。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台儿庄战役,不列颠之战。
(3)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二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②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③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台儿庄战役,不列颠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1 / 1浙江省台州市和合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1九上·台州期中)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该是(  )
A.八路军 B.北伐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A项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队伍,不符合题意;
B项北伐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队伍,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工农红军应该是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队伍,符合题意;
D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内战时期和新时期的队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革命队伍在不同时期的称呼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重点识记不同时期革命队伍的称呼。
2.(2021九上·台州期中)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答案】A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可知,这一“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题干中的这一“转折点”所指的战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罗斯福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3.(2021九上·台州期中)绘制思维导图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 D.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由于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开始进行长征。
ABC三项和题干思维导图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其学习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北伐战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要求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
4.(2021九上·台州期中)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
【答案】C
【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ABD三项理解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021九上·台州期中)“解放勋章”(见下图)是授予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刘伯承是解放勋章的获得者。下列史实能为他获此殊荣提供佐证的有(  )
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②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④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55万余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是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等信息,联系所学,②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和④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55万余人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和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
B项②④能为刘伯承获此殊荣提供佐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6.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林则徐代表的是鸦片战争,修麟阁代表的是抗日战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历时一百多年,既是百年屈辱史,又是民族抗争史。题文反映的是民族的抗争,故选C。
【点评】知道近代中国的重要史实。
7.(2021九上·台州期中)重要历史事件往往有其标志性意义,对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对下列历史事件标志性意义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
B.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遵义会议——红军战略转移取得最终胜利
D.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答案】A
【知识点】西安事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红军长征;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A项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解读正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符合题意;
B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读不正确,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个偶发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红军战略转移取得最终胜利解读不正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红军战略转移取得最终胜利,不符合题意;
D项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解读不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藏和平解放,萨拉热窝事件,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的史实。
8.(2021九上·台州期中)下列文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是(  )
①《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正式宪法制定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①③正确。B项②③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是文献,要求具备识记知识的能力。
9.(2021九上·台州期中)台州籍著名抗日将领王禹九(1902—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9军参谋处处长,于1939年在南昌突围时壮烈牺牲。以下王禹九生平事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北伐战争 ③保卫南京 ④黄埔毕业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①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11月,②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③保卫南京开始于1937年12月,④黄埔建立于1924年。王禹九生平事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
C项④②①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0.(2021九上·台州期中)如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工农红军长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的史实及学生解读图示、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对图表的解读,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九上·台州期中)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图2 清帝退位诏书 图3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一个伟大的人物】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就很关注处于灾难之中的国家。1894年6月,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北上并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建议,但未被接受。上书的失败使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此后,他便放弃行医,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摘自《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一次成功的起义】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一座历史的丰碑】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先生早期思想的转变。为践行新思想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请写出其名称。
(2)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为什么说武昌起义是一次成功的起义并简要分析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对武昌起义成功有何作用。
(3)结合图2、图3所反映的史实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答案】(1)从“医人”转向“医国”;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2)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奔溃。
①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3)①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②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说明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1894年6月,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可见孙中山先生早期的思想从“医人”转向“医国”;根据材料中的“他北上并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建议......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可见孙中山先生早期的思想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的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3)图2反映的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图3反映的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说明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1)从“医人”转向“医国”;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兴中会。
(2)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奔溃。①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3)①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②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说明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昌起义、清朝统治的结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12.(2021九上·台州期中)百年上海史映射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与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思想在解放
材料二:上海——反帝反封建
据1919年的调查,上海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多万、手工业工人20多万,总计超过50万,约占全国工人数量的四分之一。1919年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
材料三:上海——光明的摇篮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同志修改批准的社论《祝上海解放》,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上海红色文化的综合评价。
(1)根据“思想解放”这一主题,年代尺中“甲”处应该填写哪一报刊杂志?该报刊杂志的出版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图片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说说哪一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一观点?并联系材料一、二,分析上海为何能成为“光明的摇篮”。
【答案】(1)《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上海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解放较彻底;②上海工商业发达、工人力量最强,有良好的阶级基础。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根据年代尺中的“1915年”这一信息,联系所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材料二中图片信息反映了1919年上海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联系所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3日以后,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青年学生转为工人阶级,并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一事件最能体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一观点。材料一说明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光明的摇篮”,是因为:上海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解放较彻底;材料一说明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光明的摇篮”,是因为:上海工商业发达、工人力量最强,有良好的阶级基础。
故答案为:(1)《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①上海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解放较彻底;②上海工商业发达、工人力量最强,有良好的阶级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百年上海史映射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与革命”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有关知识。
13.(2021九上·台州期中)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图1 日军入侵沈阳 图2 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 图3 遭受空袭后的伦敦
【论从史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
  军民伤亡(人) 经济损失(美元)
世界 9000多万 直接军事损失1.1万亿,参战国物资损失4万亿
中国 3500多万 1000多亿(直接),5000多亿(间接)
【历史之思】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
——摘自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1)请写出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它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2)根据图2、图3的信息,分别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亚欧战场的重要战役。
(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上述材料的史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赢得最多”?
【答案】(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台儿庄战役,不列颠之战。
(3)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二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②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③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联系所学,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因此“图1 日军入侵沈阳”。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因此“图2 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1940年8月至10月,德国空军狂轰滥炸英国本土,“不列颠之战”爆发,因此“图3 遭受空袭后的伦敦”反映的是不列颠之战。
(3)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中的” 军民伤亡“和” 经济损失“可见二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中的中国” 军民伤亡“和” 经济损失“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群岛必须归还中国。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台儿庄战役,不列颠之战。
(3)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二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②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③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台儿庄战役,不列颠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