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沂水三中2012年10月高二化学阶段性测试
本试卷分为两卷:第I卷 选择题 第II卷 填空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映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2、.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3.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N2O4 △H<0,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① 颜色,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③ 质量,④ 压强,⑤ 密度,其中不变的是( )
A. ②④ B.③④ C. ③⑤ D.①③
4、在101kPa和25°C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C.
D.
5..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到两份质量相同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
6、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2)(5) B.(1)(3) C.(2)(7) D.(5)(6)
7、已知25℃、101kPa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3比O2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B.O2比O3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C.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8、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9、已知:(1)H2(g)+1/2O2(g)===H2O(g); △H1=a kJ·mol-1
(2)2H2(g)+O2(g)===2H2O(g); △H2=b kJ·mol-1
(3)H2(g)+1/2O2(g)===H2O(l); △H3=c kJ·mol-1
(4)2H2(g)+O2(g)===2H2O(l); △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d>0 C、2a=b<0 D、2c=d>0
10、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A.0.5Q B.Q C.2Q D.5Q
11.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该配比是 ( )
A.3molC+1molB B.1molA+0.5molB+1.5molC+0.5molD
C.4molA+2molB D.3molC+1molD+2molA+1molB
12.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正反应放热,m+n>p+q?
B 正反应放热,m+n<p+q??
C 正反应吸热,m+n<p+q?
D 正反应吸热,m+n>p+q
13.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X(气)和2L 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 X (g) + 3 Y(g) 2 Q(g) + n 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33.3%,则该反应方程式的n值是( )
A 6 B 5 C 4 D 3
14、某温度下,反应SO2(g)+ 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15. 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 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C 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 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16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1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8.反应C(s)+H2O(g)CO(g)+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增加CO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1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B.图II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图III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图III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20、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到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二卷,填空题 (共40分) R12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1. 1000℃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4固体使其发生以下反应并达平衡:Na2SO4(s)+4H2(g)Na2S(s)+4H2O(g),△H<0,在恒温恒容时回答以下问题:
(1)向容器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判断对平衡有无影响,有影响的应填写出平衡移动的方向。
①加入Na2SO4_________________。②加入焦炭________________。
(2)若初时加入的Na2SO4是1.42g,平衡时容器中固体物质质量是1.10g,Na2SO4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
(3)若将容器温度升高20℃,H2在混合气体中含量变化用图9-3中_____ 图表示最合适。
22.反应A(g)+B(g) 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原因是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1)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下表为反应在T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0 500 1000
5.00 3.52 2.48
则,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3)在孔温度下,反应1000 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mol·L-1。则T2 __________ T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过氧化氢(H2O2)。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又知H2O(l)=H2O(g)    ΔH=+44kJ/mol。
(1)写出过氧化氢(H2O2)的结构式 。
(2)液态肼与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______ 。
25、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1,c(H2O)=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否”), 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高二数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是等比数列,,则公比=( )
A. B. C.2 D.
2. 在中,已知,则( )
A. B. C. D.
3. 等比数列中,,,,则( )
A.6 B.7 C. 8 D.9
4. 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等于( )
A.13 B.35 C.49 D. 63
5. 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二、三、六项构成等比数列,则公比为( )
A.1 B.2 C.3 D.4
6. 在中,,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是( B )
A.一解 B.两解 C.一解或两解 D.无解
7. 已知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对边,且,则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8.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则角B的
值为 ( )
A. B. C.或 D.或
9.某船开始看见灯塔在南偏东30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60的方向航行45km后,看见灯塔在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是( )
A.15km B.30km C. 15 km D.15 km
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a,b,c是等差数列,则,,是等比数列
B.若a,b,c是等比数列,则,,是等差数列
C.若a,b,c是等差数列,则,,是等比数列
D.若a,b,c是等比数列,则,,是等差数列
11. 两个等差数列和,其前项和分别为,且则等于( )
A. B. C. D.
12.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则当时,(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13. 若数列满足:,则 .
14. 在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
且a=1,等于 .
15.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16. 在数列{an}中,其前n项和Sn=,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则常数a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解答应写出文字
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为,已知,,成等差数列.
(Ⅰ)求{}的公比q;
(Ⅱ)若-=3,求.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Ⅰ)确定角C的大小;
(Ⅱ)若c=,且△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又.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记数列,数列的前项和记为,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海中小岛A周围40海里内有暗礁,一船正在向南航行,在B处测得小岛A在船的南偏东30°,航行30海里后,在C处测得小岛在船的南偏东45°,如果此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问有无
触礁的危险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C=2A,,.
(Ⅰ)求的值;
(Ⅱ)求b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点(1,2)是函数的图象上一点,数列的前项和.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高二数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ACC 6—10 BDDCC 11—12 DC
二、填空题:
13. 16 14. 15. 16. -1
三、解答题:
17.(新学案P39 ,T1)
解:(Ⅰ)依题意有 .
由于 ,故 . 又,从而
(Ⅱ)由已知可得,故.
从而
18.解:
(Ⅰ)由及正弦定理得,,
,是锐角三角形,.
(Ⅱ)由面积公式得,
由余弦定理得,
由②变形得.
19.
20. 解: 在△ABC中,BC=30,∠B=30°,∠C=135°,所以∠A=15°. .............2分
由正弦定理知 即
所以
..........7分
于是,A到BC边所在直线的距离为:
(海里),.............10分
由于它大于40海里,所以船继续向南航行没有触礁的危险. .......... ...11分
答:此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无触礁的危险.
.......... ...12分
21.(新学案P17, T4)
解:(Ⅰ).
(Ⅱ)由及可解得a=4,c=6.
由化简得,.
解得b=4或b=5.
经检验知b=4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b=5.
22.解:
(Ⅰ)把点代入函数得.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
 ...............3分
当时,
当时, 对时也适合 .
 ...............6分
(Ⅱ)由得,所以.
...........8 分
, ①
, ②
由① - ② 得,, ....................12分
所以 .
.......................................14分沂水三中高二政治学分认定测试题
2012.10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2.2012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
①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头叫嚣要吃羊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狼,一群永远用智慧战胜威胁、运气也绝佳的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这部具有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片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屡获殊荣。据此回答4——5题。
4.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④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
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6.亚洲电影研究会主席、《国际漫画杂志》主编约翰·兰特认为,生活本身永远是创作的沃土。中国的社会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中国现代社会图景的展现,让大家认识一个新的发展中的中国,展现平常人的生活,这应该是中国元素极为重要的一种表达内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创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B.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是生活实践的目的
7.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当前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
A.先进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时尊敬师长是人们遵守的纲常之一,现在仍然谈尊敬师长,却已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徒观,而是指导、帮助、朋友般的教学相长关系。这说明( )
A.古时的尊敬师长观念已过时
B.现代尊敬师长观念已完全与传统的尊敬师长观念不同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D.博采众长,才能实现文化创新
10.“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 )
A.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C.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11.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启示我们( )
A.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文化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12.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以选料广博而闻名,而且还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籴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粤菜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 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
C.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
13.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 “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派”是( )
A.具有革命性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新主张 B.一种革命立场非常坚定的思想观念
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14.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的现象 ④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可以是天生的 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⑤
15.“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6.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徐飞教授在谈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形象的讲到:西方文化是桥牌文化,而东方的文化是围棋文化、麻将文化。美国人打桥牌强调的是强强联合,日本人下围棋强调的是一致对外,中国打麻将崇尚的是自摸。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牌,也休想让别人和。回答17——18题。
17.东西方的文化的差异说明( )
A.文化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B.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D.人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
18.中国文化源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强调个人特征。这说明( )
A.一定文化源于一定的经济生活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19.《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20.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目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丰功传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只有不断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2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汉字中也有外国文字的成分,例如,沙发、巧克力等词汇就来自英文。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少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电器、汽车就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特别重要的是,指导我们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更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B.创新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品质
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D.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相连
23.《红楼梦》《西游记》塑造的典型人物栩栩如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说明我国的文学艺术( )
A.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C.有着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24.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下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26.“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诞生。回答27—28题。
27.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的问世(  )
①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②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特点 ④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28.一千多年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饮茶的习惯和传统,茶文化也得以发展。不过现代人饮茶,已不再满足解渴,而是注重“品”,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把品茶当作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材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茶文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
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0.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茉莉花》、《云南映象》走出国门,到动画片《中华小子》热播法国并摘得法国动画大奖;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到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卷起强劲的“中国风”……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越来越热。这些现象表明(  ) R109
A.中华文化能够取代其他民族文化 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
C.世界各国文化逐渐被中华文化同化 D.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广泛传播
二、非选择题
31.(10分)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还活着的遗产,是一个连接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正因为有了运河,才能孕育出这么多运河城市,有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对京杭大运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的认识。
32.(12分)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学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4分)
(2)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8分)
33.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8分)
34.在银器制作工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作为我国银器文明的一环,通过广大畲族银器工匠的代代努力,不断传承、改进和创新,使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将古代银雕技艺发扬光大,对中国银器制作史的丰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畲族银雕这一文化遗产承传不息,近年来,福安珍华堂银雕艺人在继承传统银雕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创新,赋予了传统畲家银饰新鲜血液。
运用文化创新知识为畲族银雕的发展提几条建议。(10分)
沂水三中高二政治学分认定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R110
1—5DCACC 6—10CBCCB 11—15BDDDC 16—20CAAAC 21—25CCCDC 26—30BDDAD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还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运河综合保护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我们要自觉做运河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做好运河的综合保护,决不能让运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32.【答案】(1)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征的反映。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个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作通俗化的解读,对传统文化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政府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3.(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辛亥革命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分)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分)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4)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34. (1)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根本途径。畲族银器制作工艺发展要立足当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2分)
(2)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传统银雕技法的继承,吸收传统银雕的精华,同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2分)
(3)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国内外银雕技艺的有益经验和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分)
(4)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畲族银器制作要充分发挥银雕艺人的智慧,开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银雕产品。(2分)
(5)在文化创新中,要克服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2分)高二生物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5分X40题=60分) R167 2012.10
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D.马的白毛和猫的黑毛
2.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B.纯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纯合子
C.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D.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为纯合子
4.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5.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 )
A.原核生物无核物质
B.原核生物无遗传物质
C.原核生物无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6.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7.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 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
8、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9、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率分别是( )
A.1/4,1/8 B.1/2,1/8 C.3/4,1/4 D.3/8,1/8
10、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
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a、b、c染色体的配子占 ( )
A.1/2 B.1/4 C.1/8 D.1/16
1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D.染色体复制
13、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分裂时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染色体
15、动物的1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4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可能有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
A.2条、4条 B.4条、8条 C.8条、0条 D.8条、16条
16、右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相对值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对值变化
B.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相对值变化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c段
D.c点表示受精作用
17、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C.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四分体的数目都减少了一半
D.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分子数目是四分体数目的4倍
18、处于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该细胞可能是( )
A.体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C.卵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19、对如图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结束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20、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
A.4个,1个 B.4个,2个 C.4个,4个 D.1个,4个
21、用显微镜观察小鼠的睾丸切片时,发现了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不可能是(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2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23、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模板和原料的提供者分别是 ( )
A.都是噬菌体 B.噬菌体和细菌
C.都是细菌 D.细菌和噬菌体
24、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25、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6、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27、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28、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9、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1S 少数32P,多数32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30、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核区
31、一个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的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复制一次,形成的DNA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 )
A、1000 B、2000 C、4000 D、5000
32、在双链DNA分子中,有腺漂呤P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M>2N),则DNA分子中G碱基数为( )
A、(PM/N)-P B、PM/N C、(PM/2N)-P D、PM/2N
33、女子子宫肌瘤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复制速度约为4μ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min左右即可完成。这是因为( )
A、边解旋边复制 B、每个复制点双向复制,使子链迅速延伸
C、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D、复制多起点,分段复制
34、同一个体内,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可能是
A、心肌细胞 B、神经元 C、白细胞 D、精子细胞
35、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含量
36、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a+b)/2 B、(a+b)/4 C、(3a+b)/4 D、(3b+a)/4
37、下列生物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的是( )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细菌 D、酵母菌和人
38、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1/2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的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39、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为80%相同,则人与小鼠的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
A、20% B、80% C、100% D、无法确定
40、具有A个碱基对的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 )
A、2n(A-m) B、(2n-1)(A-m)
C、(2n-1)(A/2-m) D、2n(A/2-m)
二、非选择题
41、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①爬行鸡×爬行鸡→2 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②爬行鸡×正常鸡→1 676只爬行鸡和1 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
(2)第二组后代中爬行鸡互交,在F2中共得小鸡6 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_________ 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_________  只。
42、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基因用R和r表示)。试问:
(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是       。
(2)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    。
(3)在F1红果番茄中的杂合子占    ,纯合子占    。
(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其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    。
43、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图2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II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由II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
(3)图1中III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填编号)。
44、下图为DNA分子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部位)。正常进行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
错误的?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A′链碱基比例应该是A:T:C:G=____________________。
(4)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三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__。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A2.C3.B4.C5.D6.D7.A8.B9.D10.D 11.C12.C13.B14.C15.B16.B17.C18.D19.B20.A 21.B
22.解析 2、3、4三个试管内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存在。
答案 D
23.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的是DNA,在 细菌细胞内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以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
答案:B
24.解析 3H、15N既可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又可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而32P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35S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因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其DNA进入了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大都以细菌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中,只能找到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带3H、15N和32P,完全没有35S。
答案 B
25.D
26D
27A
28A
29.D30.A31.A32.C33.D34.D35.A36.C37.A38.D39.D40.B
41、答案:(1)Aa×Aa AA、Aa aa
(2)1 500 1 500
42、
(1)红果是显性,黄果是隐性
(2)3∶1
(3)2/3 1/3 (4)RR∶Rr∶rr=3∶2∶1 红果∶黄果=5∶1
43.(1 )a 甲 (2)乙 (3 )DNA复制 丙→乙 (4)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Ⅲ和Ⅳ
44、解析:(1)DNA分子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着DNA分子的复制,正常进行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条件是模板、酶、原料、能量等。
(2)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在合成子链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子链与另一条母链相同。
(3)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但在单链DNA分子中A与T,G与C不一定相等。
(4)在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中碱基比例为A∶T∶C∶G=1∶2∶3∶1。
(5)不论复制几次,含15N的DNA分子和DNA单链都是2,经复制三次后DNA分子数为8,DNA单链总数为16,因此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1/4,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1/8。
答案:(1)细胞核 酶、能量、模板、原料
(2)B A 半保留复制
(3)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是A=T,G=C
(4)A∶T∶C∶G=1∶2∶3∶1
(5)1/4 1/8
0
1
2
4
相对值
a
b
c
d
时期高二10月物理月考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
D.任何带电球体,都可看作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2. 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下列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电场中的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可能相交
C.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大 D.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3. 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E=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由公式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在公式F=k中,k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k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场强的大小
D.由公式E=可知,在离点电荷非常近的地方(r→0),电场强度E可达无穷大
4. 下列关于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在相同距离上的两点,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
B.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C.沿着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D.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5. A和B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它们是用等长绝缘细线
悬挂在水平杆上,在两球连线的延长线上A球左侧放一个带正电荷的小球C时,如图所示,A、B两球的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球带正电荷,B球带负电荷,并且A的带电量较大
B.A球带负电荷,B球带正电荷,并且A的带电量较小
C.A球带正电荷,B球带负电荷,并且A的带电量较小
D.A球带负电荷,B球带正电荷,并且A的带电量较大
6.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7.如图所示,三个同心圆是同一个点电荷围的三个等势面,已知这三个圆的半径成等差数列。A、B、C分别是这三个等势面上的点,且这三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A、C两点的电势依次为φA=10V和φC=2V,则B点的电势是( )
A.一定等于6V B.一定低于6V
C.一定高于6V D.无法确定
8、.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等量正电荷和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O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P、Q是连线上关于O对称的两点,M、N为连线中垂线上关于O对称的两点,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乙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
B.甲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乙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相等
C.甲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乙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相等
D.甲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乙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相等
9.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 )
10. 一带负电小球在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空气阻力和电场力作用,重力对小球做功3.5 J,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 J,电场力对小球做功1 J,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3.5 J B.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小0.5 J
C.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大1J D.小球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大4 J
11. 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异种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 )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
12.如图所示,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3个相距较近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沿abcde轨迹运动.已知φK<φL<φM,且粒子在ab段做减速运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a点与e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d点的电势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3.如图,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且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A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电量为________.
14. 将带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移到C,克服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 (填增大或减少)了 J。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 J和 J,A与B间的电势差是―――――。
三、论述·计算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
15.(8分)如图所示,A、B为体积可忽略的带电小球,QA=2×10-8C,QB=-2×10-8C,A、B相距3cm.在水平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都沿竖直方向.试求:
(1)外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2)AB中点处总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16.(8分)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4cm,BC=3cm,把电荷量为q=-2×10-10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时,电场力做功4.8×10-8J,从B点移到电C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4.8×10-8J,若取B点的电势为零,求匀强电场强的大小及方向。(要求方向在图中画出)
17.(12分)如图所示,一个电子以的速度沿与电场垂从A点飞进匀强电场,并且从另一端B点沿与场强方向成150°角方向飞出,电子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电子的质量为,电子重力不计。则: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18.(12分)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减为零.若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在B点轨道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3)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A B C
乙高二英语阶段性检测题
2012.10
第I卷(共7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When I reached front door, I suddenly saw strange sight last night.
A. the;不填 B. a; the C.不填a D. the; a
2. As we all know,it is impolite to read others’ letters without their permission.
A. selfish B. published C. private D. public
3. Doctors say that ________ sleep may cause the students poor memory and concentration at school .
A. lacking of B. lacked in C. lacking D. lack for
4. —What is the main cause of leading to her family’s breaking up
—Her parents’ quarreling with each other________
A. strictly B. constantly C. hardly D. occasionally
5. The student ________in the games on the MP4 during class didn’t notice his teacher behind him.
A. absorbing B. to absorb C. be absorbed D. absorbed
6.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She was well prepared for her first lesson and left us a good________.
A. expression B. instruction C. appearance D. impression
7. The policeman stopped Tom when he was driving home and him of speeding.
A. warned B. accused C. charged D. approved
8. Remove clothing using scissors if necessary it is stuck to the burn.
A. if B. where C. until D. unless
9. He was asked to make up the information ______ by the manager.
A. left out B. left away C. leaving out D. leaving away
10. What you said just now_____ me of that American girl I met yesterday.
A. mentioned B. informed C. reminded D. memorized
11. Sarah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A. when B. while C. after D. since
12. air and water are harmful to people’s health.
A. Polluting B. Polluted C. To pollute D. Being polluted
13. —You look upset. What’s the matter?
— My car _______ again yesterday.
A. broke over B. broke up C. broke off D. broke down
14. The parents were unsettled for the first few days, about their son’s safety.
A. worried B. to worry C. being worried D. having worried
15. —I can’t thank you more for the present you sent me the other day.
—____________.
A. With pleasure B. No, thanks C. Please don’t say so D. You are welcom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Forty-three years ago, I was a twelve-year-old boy in Marinette. An old lady was a 16
on my Paper route.On a Saturday afternoon,a friend and I were mindlessly throwing 17 onto the roof of the old lady’s house from the bushes. The 18 of our play was to observe how the rocks changed to missiles(飞弹)as they 19 to the roof’s edge and shot out into the yard like comets(彗星).
I found a perfectly smooth rock and 20 it for a(n) ride. The stone was too smooth,however, so it 21 from my hand as I let it go and headed straight for a window. We were so
22 of getting caught that we took off 23 than any of our missiles that flew off her roof.
However, a few days later, when I was sure that I hadn’t been 24 , I started to feel guilty for her misfortune. She still 25 me with a smile each day when I gave her the paper.
I made up my mind that I would 26 my Paper delivery money.Three weeks later, I had 7 dollars and put the money in an envelope with a note 27 that I was sorry for breaking her window and hoped that the money would cover the cost for 28 it.
I waited until it was 29 , sneaked up to the lady’s house,and put the envelope by the door. The next day, I handed the lady her paper and returned the warm 30 which I was receiving from her. She 31 me for the paper and gave me a bag, saying, “ Here,I have some cookies for you.” I thanked her and 32 to eat the cookies as I continued my route.
After several cookies, I felt a(n) 33 and pulled it out of the bag.When I 34
It. I was shocked. Inside was the seven dollars and a short note, saying, “I’m 35 of you.”
16.A.passenger B.customer C.conductor D.relative
17.A. balls B.bricks C.sticks D.rocks
18.A.condition B.grade C.object D.mark
19.A.rolled B.struggled C.climbed D.sailed
20.A.put B.sent C.took D.brought
21.A.sped B.dropped C.rose D.slipped
22.A.disappointed B.scared C.excited D. pleased
23.A.more quickly B.more peacefully C.more quietly D. more smoothly
24.A.discovered B.punished C.wounded D.forgiven
25.A.encouraged B.comforted C.greeted D.hugged
26.A.pay B.earn C.spend D.save
27.A.concluding B.realizing C.saying D.introducing
28.A.decorating B.repairing C.cleaning D.painting
29.A.clear B.possible C.cold D.dark
30.A.smile B.drink C.handshake D.word
31.A.asked B.thanked C.invited D.rewarded
32.A.learned B.prepared C.started D.fried
33.A.envelope B.book C.letter D.card
34.A.carried B.wrote C.read D.opened
35.A.sick B.careful C.proud D.aware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Most American students go to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There are about 88,000 public schools all over the US. Some students attend about 3000 independent public schools called charter schools.
Charter schools are self-governing. Private companies operate some charter schools. They are similar in some ways to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They receive tax money just as other public schools do. Charter schools must prove to local or state governments that their students are learning. These governments provide the schools with the agreement called a charter that permits them to operate.
Charter schools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y do not have to obey most laws governing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Local, state or federal governments cannot tell them what to teach. Each school can choose its own goals and decide the ways it wants to reach them. Class size is usually smaller than in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strongly supports charter schools as a way to re-organize public schools that are failing to educate students. But some education agencies and unions oppose charter schools. One teachers’ union has just made public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national study comparing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schools and charter schools.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criticized the government’s delay in releas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hich is called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Union education experts say the study shows that charter school students performed worse on math and reading tests than students in regular public schools.
Some experts say the study is not a fair look at charter schools because students in those schools have more problems than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schools. Other education experts say the study results should make charter school officials demand improved student progress.
36.If a private company wants to operate a charter school, it must .
A.try new methods of teaching R175
B.prove its management ability
C.obey the local and state laws
D.get the government’s permission
37.Charter schools are independent because .
A.they make greater progress
B.their class size is smaller
C.they enjoy more freedom
D.they oppose traditional ways
38.What’s the government’s attitude toward charter schools
A. Doubtful B. Supportive. C. Subjective. D.Optimistic.
39.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More students choose to attend charter schools.
B.Charter schools a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schools.
C.Students in charter schools are well educated.
D.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charter schools.
40.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
A.charter schools are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B.one-on-on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udents
C.the number of charter schools will be limited
D.charter schools are all privately financed
B
One hot night last July, when our new baby wouldn’t or couldn’t sleep, I tried everything I could think of : a warm bottle, songs gentle rocking. Nothing would settle him. Guessing that I had a long night ahead of me, I brought a portable TV into his room, figuring that watching the late movie was as good a way as any to kill of the hours till dawn. To my surprise, as soon as the TV lit up, the baby quieted right down, his little eyes focused brightly on the tube. Not to waste an opportunity for sleep, I then tiptoes out of the room, leaving him to watch the actors celebrate John Bellushi's forty-fifth birthday.
My wife and I heard none of the baby that night, and the next morning when I went into his room, I found him still watching TV himself.
I found in my baby's behavior a symbol of the new generation. My wife and I had given him some books to examine, but he merely spit upon them. When we read to him, he did not feel comfortable. And so it is in the schools. We find that our students don't read and they look down upon reading and scold those of us who teach it. All they want to do is watch TV. After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baby, however, I have reached a conclusion: “Let them watch it!” If television is that much more attractive to children than books, why should we fight about it Let them watch it all they want!
41.Why did the author bring a TV set into his son's room
  A.To make his son keep quiet.
  B.To spend the night by watching TV programs.
  C.In order not to let his son feel lonely.
  D.To make his son go to sleep as soon as possible.
42.The baby's reaction to the TV program was _______ .
  A.unexpected B.encouraging C.exciting D.nervous
43.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author is .
A.a doctor B.a reporter C.an editor D.a teacher
4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true of the school children
  A.They prefer reading to watching TV.
  B.They like watching TV after school.
  C.They would rather watch TV than read books.
  D.They like their teachers who teach them reading.
45.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alk about B.think about C.quarrel about D.care about
C
It is quite reasonable to blame traffic jams, the cost of gas and the great speed of modern life, but manners on the road are becoming horrible. Everybody knows that the nicest men would become fierce tigers behind the wheel. It is all right to have a tiger in a cage, but to have one in the driver’s seat is another matter.
Road politeness is not only good manners, but good sense too. It takes the most cool-headed drivers great patience to give up the desire to beat back when forced to face rude driving.On the other hand, a little politeness goes a long way towards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quarrelling and fighting.A friendly nod or a wave of thanks in answer to an act of politeness helps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good will and calm so necessary in modern traffic conditions. But such behaviors of politeness are by no means enough.Many drivers nowadays don’t even seem able to recognize politeness when they see it.
However, misplaced politeness can also be dangerous.Typical examples are the driver who waves a child crossing the street at a wrong place into the path of oncoming cars that may be not able to stop in time.The same goes for encouraging old ladies to cross the road wherever and whenever they want to.
An experienced driver, whose manners are faultless, told me it would help if drivers learnt to correctly join in traffic stream without causing total blockages that give rise to unpleasant feelings. Unfortunately, modern drivers can’t even learn to drive, let alone master the roadmanship. Years ago, experts warned us that the fast increase of the car ownership would demand more give-and-take from all road users.It is high time for all of us to take this message to heart.
46.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
A.road politeness B.traffic jams C.good manners D.modern drivers
47.Troubles on the road are often caused by .
A.traffic jams B.the behavior of the drivers
C.great speed D.terrible road conditions
48.According to the writer, a good driver should .
A.beat back when forced to face rude driving
B.be able to recognize politeness when he sees it
C.encourage old ladies to cross the roads whenever they want to
D.join in traffic stream quickly however other people feel
49.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right EXCEPT that .
A.some modern drivers are not good at driving
B.road politeness is good sense as well as good manners
C.it is also right to have a tiger in the driver’s seat
D.a friendly driver should nod or wave thanks in answer to an act of politeness
50.It is not always right for drivers to .
A.master roadmanship
B.recognize politeness when they see it
C.wave a child crossing the street at a wrong place into the path
D.give a friendly nod in answer to an act of politeness
D
It may be one of Britain’s most successful exports – Miss World. This 53-year-old event took place in China last week and attracted over 120 women worldwide with knockout looks in a mad struggle for the crown.
Traditional values have long kept the Chinese, especially women, from displaying beauty. But Chinese people have now changed their attitude toward beauty contest, although some men will still be shouting that the winner is no more beautiful than his wife or his former girl friend or even his mother in a sour tone. But such men are not shouting for the right reason. The question to be: Why isn’t there a Mr. World Beauty Contest
And a further question to be asked is: Does taking part in a beauty contest show a woman’s courage, wisdom and liberation or rather the opposite – a forced choice and a revolting act made under conditions of long-term discrimination
Organizers of such beauty contests claim that the contestants are judged on qualities other than just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But still no answer is given to why there isn’t a Mr. Beauty or a Mr. World Contest Or at least, why isn’t that kind of contest popular Why is it that only women’s “qualities” need to be recognized but not men’s
Think about who is always standing beside a fancy car on show Is it a boy or a girl And this is how “qualities” are judged: if the girl looks good, there is little reason why the car beside her is not of high quality.
The beauty contests go on year after year, with winners enjoying fame which quickly disappears. While such events go on and on, what never changes is the routine practice that in every fancy car show, a girl stands beside a fancy car. What never changes is the need to hold a women’s conference every year to appeal for the promotion of respect for and improvement of women. What never changes is the fate of women as a class. So let’s put more time and resources into trying to change all this rather than holding beauty contests.
51. Miss World Beauty Contest in Britain has a history of ______.
A. 120 years B. about half a century
C. 100 years D. about half a year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to the passage
A. Miss World Beauty Contest first began in China.
B. Women were not allowed to show their beauty in China.
C. 120 women took part in Beauty Contest last week.
D. Miss World was 53 years old.
53.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
A. Chinese women are not allowed to display beauty
B. the winner of Miss World is not as beautiful as his wife
C. some men are not shouting for the right person
D. people can accept a beauty contest in China now
54.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e writer thinks that _____________.
A. contestants’ qualitie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B. a Mr. World Contest should be held instead of a Miss World Contest
C. a boy should stand by a fancy car
D. women’s social status is still low
55.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____.
A. What about a Mr. World Contest
B. History of Miss World Contest.
C. Quality or Appearance
D. A Boy Standing beside a Fancy Car.
第II卷(共45分)
第三部分:书面表达(共三节)R176
第一节: 填空(共10小题,共10分)
(一)根据所给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将单词的恰当形式写在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1. With more evidence, the doctor (宣布)that the apples the patients ate carried the virus.
2. The stockholders are (乐观的)about the company's future.
3. The debate did not come to a (结论)until midnight.
4. I believe the house was (故意地)set fire to.
5.The first step in (申请)for a visa is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embassy.
(二)用方框内所给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6. I tried my studies with that loud noise going on outside.
7. Will natural gas _____________ petrol as the major fuel in the future
8. On the way to the prison house, the prisoner suddenly _______ the policeman.
9. She has a job as a teacher after graduation.
10. Whether he could get the support from his parents to the plan.
第二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Do you like chocolate Most people do. Some like it in bars. Others just like big squares of it.
Say you just got a box of chocolate. Which piece do you pick first A study carried out by a professor in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howed that people’s choices of chocolates show their personality. If you choose a round piece, you are a person who likes to party. If you select an oval(椭圆的)shape, ______________ who works very hard. You like to make things and push yourself to be successful. Picking a square shape shows that you are an honest person to depend on.
What kind of chocolate do you pick Maybe you like milk chocolate. This shows you have warm feelings about the past, while dark chocolate means something else -- the person who chooses it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What about white chocolate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it If so, you may find it hard to make up your mind. Those who like chocolate with nuts are people who like to help others.
Do you believe these ideas Can chocolate tell all these things It doesn’t matter. There is one sure thing about eaters of chocolates – they eat it because they like it.
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Please answer withi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In that case,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a decis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2nd paragraph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Please answer withi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at’s your attitude towards the writer’s description about choosing chocolate in the passage (Please answer withi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2nd paragraph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写作(共20分)
最近在你校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有很多学生从未跟父母道过谢, 理由不尽相同。请你根据下表说明调查情况并对此发表你的看法。
被调查学生 理由 你的看法
1/4 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必言谢 ?
1/2 不习惯言谢
1/4 有代沟
注意:1. 词数120 — 150; 2. 可适当发挥,以使行文连贯。
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2012.10
第I卷(共7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每小题1分,满分35分)
1—5 DCCBD 6—10 DBDAC 11—15 ABDAD
16—20 BDCAB 21—25 DBAAC 26—30 DCBDA 31—35 BCADC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36—40 DCBDA 41—45 BADCC 46—50 ABBCC 51—55 BBDDA
第II卷(共55分)
第三部分:书面表达(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announced 2. optimistic 3. conclusion 4.deliberately 5.applying 6.to concentrate on
7. take the place of 8.broke away from 9.taken up 10.made a great difference
第二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 Chocolates and personality/Choices of chocolate show your personality
2. If so, you may find it hard to make up your mind. 3. you are a person
4. I do not believe those ideas. Chocolate can’t tell all those things. (the answer may vary)
5. 选择方形(巧克力),表明你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诚实人。
第三节 写作(满分30分)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many students have never said “Thank you” to their parents who have done all they could to bring them up in the past years.
  The interviewed students claim such reasons as follows. First, a quarter of them regard it as parents’ duty to support them spiritually and financially. And it is not necessary to express appreciation to them. Half of them are aware of their parents’ tender love but are not accustomed to saying “Thank you”. Another quarter even find a generation gap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ir parents, thus feeling reluctant to express their affection for their parents.
  In my opinion, extending thankfulness to our parents is a way of respecting them and their love. We should express our feelings directly and bravely. What’s more ,we should do all we can to reward them with gratitude.
作文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
一、极优档30分: 书写规范,覆盖所有要点,内容充实;词汇丰富,有修辞意识。
二、优秀26-29分
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充实;语法结构多样,词汇丰富,显示出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小错(拼写、标点、用词等)不超过四个。
三、良好22-25分
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较充实,语言有少量错误但基本不影响意思表达。
四、一般18-21分
紧扣主题,基本覆盖所有要点,能够表达基本内容;语言错误已影响了部分意思的表达,但多数句子基本正确。
五、较差13-17分:内容不完整,要点不全,行文不连贯,语言错误(尤其是大错)较多。多数句子基本正确。
六、差6-12分:内容混乱或主要内容偏离主题,能够写出少数与内容相关的可读句。
七、极差0-5分
只能写出与内容相关的词语,没有有效信息;抄写其他文章或只写出与作文无关的内容。
注意事项:
1.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是否及格(18分)。
2.词数少于120,从应得分中减去2分。
关于大错、小错的问题:
1.小错:单词拼写、冠词、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
2.大错:搭配错误、词语错误(介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句式错误。
break away from at one’s convenience take the place of
take up sweep up concentrate on
in place of make a great difference高二历史月度综合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 .下图是故宫养心殿雍正手书的一块牌匾,观察图片,你认为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 18世纪欧洲的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君权神授 D.为政以德
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5.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6.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
7. 某个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明末清初思想的的大辩论。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8.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剖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9.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 )
1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学术自由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儒学地位 D.统一思想文化
1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这句话应出自于
A.黄宗羲 B.李贽 C.王夫之 D.陆九渊
13.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理性主义 B.个人主义 C.怀疑主义 D.人文主义
14.“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15、“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16.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该材料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定教会权威
17.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B.表现真实自然的人性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18. 21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迅速增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中国辛亥革命战士的斗志”
1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
①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处是
A.西晋都城是洛阳 B.造纸术已经发明
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21.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22.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述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
23. 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发明了造纸术、火药,但化学成就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24.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6.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明清小说时,把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和通俗小说《三言两拍》《水浒传》放到了一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一起不合适,前者属于艺术而后两者属于文学
B.放在一起合适,都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文学是世界的,是共通的
C.放在一起不合适,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时代的文艺成就
D. 放在一起合适,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7.同学们在阅读古代的名人名言时,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会经常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宋词、唐诗、楚辞
C.汉赋、唐诗、元曲 D.宋词、唐诗、汉赋
28、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 )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
29、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30.宋代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话本把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③《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的发展 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32、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由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其中33题10分,34题12分,35题14分,共36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R120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3分)
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至明清“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3分)
材料三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3)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说明这些看法形成的原因。(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四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体系中得到体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3分)
(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4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综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启蒙运动。(5分)
35.在中国、希腊、法国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为人类文明奠立了一座座高大的文化丰碑,他们的智慧让人们千百年来享用不尽。以下是中外几个伟大思想家的图片,读后请回答:
A B C D
(1)根据表格中对人物的简介,判断思想家,把序号和人名填在对应的表格中。(分)
序 号 简 介 姓名
他是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
他是雅典著名哲学家,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他是西汉武帝时的儒学思想家
他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名言是:“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2)从中外各选一名思想家概述他们的思想主张及影响。(6分)
(3)谈谈上述思想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4分)沂水三中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2012.10
第一卷(48分)
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扒窃(pá ) 气氛( fēn) 吾侪( chái) 媲美(pì ) 睥睨(pì )
B.针砭( biān) 桎梏( gù) 连累(lěi) 讣告 (fù) 喟叹 (kuì)
C.单薄(bó) 毗邻(pí) 龃(jǔ)龉(yǔ) 下载(zài) 昭然(zhāo)
D.横财(hèng) 说服(shuō) 翘首(qiào) 滑稽(jī) 提防(tí)
2.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埋怨(mán) 擂鼓(lèi ) 央浼(měi) 方枘圆凿( ruì )
B.喧阗(tián) 彤云(tóng) 撮合(cuō) 曲高和寡( hé)
C.涨潮(zhǎng) 联袂(mèi) 模样(mó) 惴惴不安(zhuì )
D.萎靡(wěimǐ) 潦(lǎo)水 电饼铛( chēng) 呼天抢地( qiāng )
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世外桃源 心无旁骛 自鸣得意 没精打采 一筹莫展
B.唉声叹气 文采斐然 推心置腹 心慌意乱 提纲挈领
C.兴高采烈 金碧辉煌 通宵达旦 壁立千仞 委屈求全
D.摩肩接踵 连篇累牍 竭泽而渔 各行其是 伶牙俐齿
4. 下列词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喝彩 编辑 宣泄 合盘托出 悬梁刺股
B.嬉戏 噩梦 妨碍 兵慌马乱 驷马难追
C.车篷 勘误 厮打 肺腑之言 义愤填膺
D.酒馔 绊倒 陷阱 暇瑜互见 墨守成规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B.她对自己承担的质量检验工作非常认真;丁是丁,卯是卯;一件不合格产品都不放过。
C.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迷失,让日本始终无法找到成为“正常国家”的应有心态。日本逆时代潮流而动,无异于作茧自缚,最终将陷入新时期“锁国困境”。
D.诸葛亮气死周瑜,却又前去吊孝,虽然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却早被庞统看出他其实是哀而不伤的。
6.下列名句中,没有成分残缺类语病的一句是( )
A.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可以达到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恶。
B.易中天教授关于“空城计”在历史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时所用,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发明权”,受到不少观众的质疑。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民族大义面前,两岸同胞应齐心合力,以各自的方式,共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维护民族的整体和根本利益。
D.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
课内文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
B. 聊乘化以归尽 乘天地之正
C. 胜友如云 胜地不常
D. 序属三秋 勃属文,初不精思
8. 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1)云无心以出岫 (2)木欣欣以向荣 (3)乐琴书以消忧 (4) 舟遥遥以轻飏
(5)请息交以绝游 (6)农人告余以春及(7)倚南窗以寄傲 (8) 处涸辙以犹欢
A. (1)(2)/(3)(4)(5)/(6)(7)/(8)
B. (1)(2)/(3)(4)(8)/(5)/(6)(7)
C. (1)(2)(4)/(3)(7)/(5)/(6)/(8)
D. (1)(2)(4)/(3)/(5)(8)/(6)(7)
9. 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1)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2) 幼稚盈室 (3) 于是怅然慷慨 (4) 阮籍猖狂
(5) 千里逢迎 (6)抚孤松而盘桓 (7)时矫首而遐观 (8)善万物之得时
A. (1) (3) (5) B. (4) (5) (8) C. (2) (4) (6) D. (1) (6) (7)
10.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犹有未树也 “虽然”:虽然这样。
B.以游无穷者 “穷”:困厄。
C.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
D.适莽苍者 “适”到,往。
11.下面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知其然也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而彼且奚适也
D.而彼且恶乎待哉
12.下列各句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努力,全世界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清我与物的区别,辨别荣与辱的界限,不容易啊!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至于能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领域,他将依靠谁呢?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到南海去,在水面上振翅拍起三千里的浪花,乘着旋风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
D.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在北方的尽头,有一个大海,它是天然形成的大水池,其中有一条鱼,它东西长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的长度。
课外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③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扬州鹺贾逋课数万 逋:拖欠
B. 坐索债殴毙负债者 坐:犯罪
C. 王五及谦并论死 论:讨论
D. 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 指:通“旨”,意旨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 则释起龙而罪曹 襟三江而带五湖
C. 士祯以瞻徇夺官 农人告余以春及
D. 宗钟惺,则失之纤仄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15.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 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 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 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第二卷(102分)R158
翻译句子(10分)
17.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
五、名句默写(10分)
18.(1) ,知来者之可追。
(2)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
(3)问征夫以前路, 。  
(4)引壶觞以自酌, 。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6) ,君子以自强不息。
(7) ,烟光凝而暮山紫。
(8) ,彩彻区明。
六、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19—22题。
掌 声
高军
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 一样,上课铃 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 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 到头皮都 “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笑容说到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
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 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 了起来。
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9.文中写“我”看到黑板上“高老师是个——”后面附有“坏”字时,“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啪啪’炸响。“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⑴“我心里的火”为什么“一下子蹿得老高”?
⑵“我”又为什么将“蹿得老高”的“火”在瞬间控制住了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20.根据小说中“我”处理空了事件的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⑴面对空发事件,高老师采取了什么处理方法?带来了怎样的效果?请概括作答。
⑵从高老师对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
21.从情节上看,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设置巧妙。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请作简要分析。(4分)
22.小说写的是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的过程及产生的效果,但标题却以“掌声”为题。为什么作者要以“掌声”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谈谈看法。(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0年11月5日早上,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这组照片被网友发了出来,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一同受到了网友的关注。这两篇帖子受到近2万名网友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沂水三中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参考答案
一、二、三(48分)
1.D 解析:D. 翘首(qiáo) 提防 (dī) 2.D解析:A.擂鼓(léi ) B.曲高和寡( hè ) C.模样(mú)
3.C委曲求全 4.C解析:A和盘托出 B兵荒马乱 D瑕瑜互见
5.D 6.C 7.B 8.C 9.D 10、B 11、B 12、C
13. C (论:判决,定罪)
14. B (A. 副词,才/连词,于是。 B. 连词,表并列。 C. 介词,因为/介词,把。D. 连词, 却/连词,那么)
15. D (② 表现王士祯的诗才 ④ 是三法司的判决 ⑥ 是说王士祯屈从私情)
16. C ( “刑部尚书”应为“副都御史”)
四、17. (1) 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4分,“典”“母忧”“服阙”“起”各1分)
(2)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3分,“季”“敝”“失之俚俗”—意为“过失在于鄙俗”。意思对即可;各1分)
(3)年纪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绝不抛弃上干青云的志向。(3分,“宁”“且”“志”各1分)
五、(10分)
(1)悟已往之不谏 (2)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 (3)恨晨光之熹微 (4) 眄庭柯以怡颜 (5)穷响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6)天行健 (7)潦水尽而寒潭清 (8)云销雨霁
六、(22分)
19.⑴公开在黑板上写“我”的“坏”有失尊严(面子)、有失威信。⑵担心言行失控而激化矛盾,决心通过引导、沟通的方式来取得最好的效果。(6分)
20.⑴高老师因势利导,巧妙地把黑板上的那句话变成了说话课的题目,与学生交流,这样的处理老师不仅摆脱了窘境,而且把对抗化解为对话,使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变成了一场坦诚真挚的沟通,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了。(要点抓得不准的酌情扣分) ⑵高老师是一个善于克制自己而又讲究方法的老师,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面对突发事件能够随机应变。(不够准确完整酌情扣分)(6分)
21.本文情节起伏较大,显出波澜。最初,教师上课时发现黑板上写着一句充满挑衅意味的话,矛盾突然出现,并且非常尖锐,教师心火“蹿得老高”;就在矛盾一触即发之时,情节陡转,老师采取出人意料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矛盾,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另外,开始高老师怀疑黑板上的字是昨天批评过的学生李晓写的,便使悬念产生,直到文后王娜娜主动承认是自己写的才使悬念得释。这样就避免了情节的平直。(分析不够到位的酌情扣分,4分)
22.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参考要点:掌声是对高老师理性地处理事件的赞扬;是对师生坦诚真挚的沟通的肯定;掌声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时时提醒“我”当好一个老师;师生间心灵的交流、理解融入在“掌声”中。(回答中能围绕相关要点去思考,意思相近即可,6分。)
七.(60分)【角度一】阐述与“尊老”“传统美德”等相关的话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意思是:善待别的老人就像对我自己家的老人,关爱别人的孩子就像对我自己的孩子。让座一件小事,却真实的反映了人们根本丧失了古人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照顾弱者付出或者让座一些什么,本不该成为争议。但不知曾几何时,“与老人争座”似乎已经理直气壮。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迹象。
【角度二】阐述与“尊重”“人性”等相关的话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倡给老幼病残弱让座固然是对公民道德要求,但是这需要靠整个道德环境的潜在影响,而不是拍照上网这样生硬规范。依靠道德的优越感羞辱我们身边的社会成员,无益于巩固社会的文明体系,反倒容易引发道德混战。教育的力量让中学生稚嫩的肩膀难以承受之重,他们是“需要座位”的人,而老人身体虚弱同样也是需要帮助的人,这时候不能以老幼来判定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只有尊重个人实际需要、尊重人性的道德才不至于演绎为暴力和审判。  
【角度三】阐述与“道德”“教育”等相关的话题。学生不给老人、孕妇让座,在网上居然有“两派”相互争执,这既让人感到无奈,也加剧了人们对道德滑落的担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睡眠少、精神状态不佳等,社会固然需要重视,必须尽快改变,让学生们真正强壮起来;而学生心态上的偏差,尤须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加以关注,予以纠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真正有朝气,社会也才会真正健康。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诗。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扬州推官(勘问刑狱的官职)。侍郎叶成格奉命驻守江宁,查办“通海寇”案件,株连了很多人,士祯对诬告者处以严厉刑罚,对无辜之人予以宽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扬州一个盐商拖欠税款数万,被逮捕后很久仍不能偿还,士祯就募款代为缴纳,事情才得以解决。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接连上奏章荐举士祯,士祯擢升为礼部主事,多次升迁做到户部郎中。康熙十一年,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
皇上关心文学,曾经悠闲舒缓地问大学士李霨:“现在世上谁最博学善诗文 ”李霨回答是王士祯。又问冯溥、陈延敬等,他们的回答同李霨一样。皇上在懋勤殿召见士祯,士祯赋诗很合皇上心意。改任翰林院侍讲,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皇上征要他的诗,士祯辑录呈上三百篇,定名为《御览集》。
(后来)升为刑部尚书。按照旧例,裁断案件要交付九卿评议论。当年士祯官任副都御史时,力争杨成减刑。官任户部侍郎时,力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二人减刑,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却又力争将之法办。徐起龙被曹氏诬陷,士祯(最终)释放了徐起龙而将曹氏定罪判罚,并且追究这起案件中徇私舞弊之人,都服罪。等到王士祯主管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都因救父杀人而被判处死刑,士祯说:“这类案件应当就他们是否救父而定罪,不应当以他们是否杀人而定罪。”于是改判缓决,奏请皇上,回复同意。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祯因王五、吴谦案件被罢官。王五过去是工部一名工匠,用钱买了一个通判职务;吴谦本是太医院官,因索债打死负债者犯罪。案件交付刑部研究,判处王五流放,吴谦免罪,王士祯认为判得轻重悬殊。(于是)改判王五只是免官。又交付三法司严厉审问,王五及吴谦(最后)一并判处死刑,又揭发出吴谦曾请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的事情,王士祯被以“瞻徇”(屈从私情)的罪名革职。康熙四十九年,皇上眷念老臣,下诏复职。康熙五十年,(王士祯)逝世。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师法钟惺,却不免纤巧(文风不正)。王士祯天赋很高,学问极博,以“神韵”为宗。用司空图的“味在酸成外”、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明自己的诗歌理念旨趣,自号“渔洋山人”。主导清初文坛数十年。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试题【鲁教版】
高二地理试题【鲁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R180
图1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地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为此,需要通过转型、调整,以寻求新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获得再生。据此,回答3-4题:
3.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4.、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读右图,回答5~6题。
5.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稳定性
6.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B.两区域语言的差异
C.两区域人种分布的差异 D.两区域领导人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7-8题。
7.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资源优势
8.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农业结构上应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下列作物中,图中②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是 ( )
A.花生、甘蔗 B.大豆、花卉 C.枸杞、甘草 D.甜菜、大豆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11~14题。
11.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2.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13.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14.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阅读右图漫画,完成15~16题。
15.结合漫画中小孩的话语分析老汉的行为主要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6.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骑楼”是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据此回答17~18题。
17.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8.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读下表,完成19~21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业(%) 26.28 27.0 25.52 32.7 28.34 31.2 26.43 29.7
渔业(%)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19.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21.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2010年11月12日,第五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幕,据此回答22~23题。
22.第五届年会主题“低碳城市,公众责任”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23.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5.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6.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R181
28.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小区域调查方法有多种,若想了解人们的旅游动机,最经济和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调查访问  C.路线考察 D.旅游景点考察
30、下面的小区域调查步骤,正确的是( )
①交流调查成果 ②整理调查资料 ③进行实地调查 ④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 ⑤制定调查计划 ⑥撰写调查报告
A.⑤④②③①⑥ B.⑤④③②①⑥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③②①⑥
二、综合题
31.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B地是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地之一,城市起源有其物质基础,试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3)图中C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什么?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它发展的有利条件。
(4)近年来,图中最长河流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试简析其主要原因。
32.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1中甲处所表示的盆地是 ,图2表示的盆地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图1中甲盆地位于我国    自然区,属于     气候。当地人们利用该盆地内的倾斜地势,巧妙地建造了引用地下水的特殊工程—— 坎儿井  ,以灌溉农田。该盆地是我国     的主要产区之一。
(3)图2盆地位于我国     自然区,属于 气候。该盆地四周被   和   环绕,地势特点是 。该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 天府之国 ”美誉。
33、读 “洞庭湖的变迁图”(图2-1-3),回答:(10分)
(1)300年来洞庭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 。
(2)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4)上题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从人地伙伴论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4、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0分)

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系统,B代表 系统,C代表 系统。
(2)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_____战略、 战略。
(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
(4)我国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是:控制_______、节约_________、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R183
高二地理试题【鲁教版】参考答案
CACAC ACCCD BBCDB DDBD A CDAA BDBCAC
31.(1)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南下
(2)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3)棉花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4)因在河流上修筑大坝,使入海泥沙减少,同时受海浪的侵蚀
32.(1)C B 
(2).西北干旱半干旱  温带大陆性 长绒棉
(3).东部季风区 亚热带季风 高山 高原 西北高、东南低
33、(1)逐渐减小 (2)为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等。 (3)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湖泥沙淤积,河(湖)床变浅,排水和储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 (4)核心思想: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忽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措施: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平原地区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堤坝等。
34.(1) 社会、经济、生态 (2) )环境战略、稳定战略
(3)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4)人口、能源、
120°
40°
30°
110°


图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