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全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全科10份

资源简介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s250
1.已知A.a2.在△ABC中,角A、B、C所对边长分别为a、b、c,若a2+b2=2c2,则cosC的最小值为()
A B C D-
3.(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4月高三第一次模拟文)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已知a与b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
p1:|a+b|>1 θ∈p2:|a+b|>1 θ∈
p3:|a-b|>1 θ∈;p4:|a-b|>1 θ∈.
其中的真命题是(  )A.p1,p4B.p1,p3C.p2,p3 D.p2,p4
5.在四边形ABCD中,=,且·=0,则四边形ABCD是(  )
A.矩形    B.菱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6.已知△中,,,,,,
则() A..B . C. D.或
7.函数f(x)=ln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e)C.(e,3) D.(3,+∞)
8.设平面向量a=(1,2),b=(-2,y),若a∥b,则|3a+b|等于(  )
A.B.C. D.
9.设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a1=1,且,,成等差数列,则数列的
前5项和为( )
A. 341 B. C. 1023 D. 1024
10.把函数y=cos2x+1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然后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像是()
二.填空题:
11.在△ABC中,若=2,b+c=7,cosB=,则b=_______。
12.已知命题P:则为.
13.已知数列前几项是1?3?3?5?5?7?7?9?9…则其通项公式是 .
三.解答题
17.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角A,B,C成等差数列。
(Ⅰ)求的值;
(Ⅱ)边a,b,c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18.(2010·东北师大附中模拟)已知函数f(x)=2x,g(x)=+2.
(1)求函数g(x)的值域;
(2)求满足方程f(x)-g(x)=0的x的值.
19.已知向量a=,b=,设函数f(x)=a·b+的图像关于直线x=π对称,其中为常数,且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若y=f(x)的图像经过点求函数f(x)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
20.在等差数列中,,其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为,且,.(Ⅰ)求与;(Ⅱ)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
21.已知向量a=(x2-1,-1),b=(x,y),当|x|<时,有a⊥b;当|x|≥时,a∥b.
(1)求函数y=f(x)的解析式;
(2)求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
(3)若对|x|≥,都有f(x)≤m,求实数m的最小值.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5ACCAB 6-10CBAAA 11-12CD高三物理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2012-9-26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 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
C.匀速圆周运动虽然不是匀变速运动,但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仍相同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千克、秒、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属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的速度增加,加速度可能减小
4.两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s末甲、乙将会相遇
B.在第2s末甲、乙将会相遇
C.在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在第2s末甲、乙相距最近
5.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6.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
A.0 , 0 B.0 , F/m
C.F/2m , F/m D.F/2m ,F/2m
7. 两物体M、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重20N,M、m均处于静止状态。求 ( )
A.OA绳的拉力为10N
B.OB绳的拉力为10N
C.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0N
D.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10(-1)N
8.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t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
B.t2—t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
C.t1—t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D.0—t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9. 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 m,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连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静止不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D
A.F不变,N增大 B.F不变,N 减小
C.F减小,N不变 D.F增大,N减小
二、填空题(共8分)
11.(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
(1)计算的公式为 (用给定字母表示);
(2)若测得,物体的加速度 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2.(2分)Ⅰ.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更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三 .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 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3.(10)如图所示,在车厢中,一小球被a、b两根轻质细绳拴住,其中a绳与竖直方向α角,绳b成水平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求:(1)车厢静止时,细绳a和b所受到的拉力(2)当车厢以一定的加速运动时,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而b绳受到的拉力变为零,求此时车厢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10分)中央电视台近期推出了一个游戏节目——推矿泉水瓶.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瓶一段时间后,放手让瓶向前滑动,若瓶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瓶最后不停在有效区域内或在滑行过程中倒下均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9所示,AC是长度为L1=5 m的水平桌面,选手们可将瓶子放在A点,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瓶,BC为有效区域.已知BC长度为L2=1 m,瓶子质量为m=0.5 kg,瓶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某选手作用在瓶子上的水平推力F=20 N,瓶子沿AC做直线运动,(g取10 m/s2)假设瓶子可视为质点,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试问:
(1)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
(2)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距离最小为多少?
15.(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如图所示).飞船在距地面约350 km高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46圈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回收阶段完成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断开主伞缆绳,启动反推发动机工作,此时返回舱的速度竖直向下,大小约为7 m/s,距地面的高度约为1 m,落地前一瞬间的速度约为1 m/s,空气阻力及因反推火箭工作造成的质量改变均不计(g取10 m/s2),求:
(1)反推发动机工作后,返回舱落地前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航天员所承受的支持力是实际重力的多少倍
(3)假设返回舱加航天员的总质量为3 t,求反推火箭对返回舱的平均推力多大?
16. (12分)如图所示,质量m0=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始终没有离开小车,g取10m/s2,求:
(1) 小物块在小车上滑动的时间。
(2) 从小物块被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2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
(3) 要使物块始终没有离开小车,小车至少多长?
参考答案
B 2.ABD 3.D 4.A 5. D 6. B 7.AD 8.AC 9. B 10.C
11.⑴ d5-d3
10T
⑵3
A B F
F
O
m0
m
F高三地理阶段检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4小题,每题1.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选错、漏选均不得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1~3题。
图3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
A. 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8.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9~10题。
9.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10.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图6
图3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1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13~14题。
13.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 ,31°2′E 海拔:5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5 24.5 23.5 22.0 19.0 16.5 16.5 17.0 19.0 20.0 21.5 22.5
降雨量(mm) 118 128 113 91 59 36 26 39 63 85 121 124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图X8-3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据此回答15~16题。
图X8-3
15.当你假期坐船旅行,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请问哪一区域最危险(  )
A.Ⅰ B.Ⅲ C.Ⅱ D.Ⅳ
16.右图中你选择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应该是(  )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图Z2-3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8.产生图示A区域和B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气旋、反气旋 B.反气旋、气旋
C.暖锋、冷锋 D.冷锋、暖锋
19.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回答21~21题。
图X9-4 全球海洋酸化
20.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
21.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12月22日13时30分,我国迎来2011年的“冬至”。据此回答第22~23题。
22.2011年我国进入“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23°26′N 144.5°E B.23°26′S 144.5°E
C.23°26′N 97.5°E D.23°26′S 97.5°E
23.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D.地中海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下图为济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过程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B.②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的主要成因
图2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
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后回答26—27题。
26. 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7. 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A. 上海 B. 济南
C. 北京 D. 长沙
图8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
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28-29题。
28.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D D.C早于F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43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圆满成功。据此回答30-31题。
30.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起,大约再过多长时间全球为同一日期 ( )
A.18小时17分钟 B.22小时17分钟 C.24小时 D.1小时43分钟
31.该日之后的三个月期间 ( )
A.潍坊始终昼短于夜,且白昼逐渐变短
B.日地距离越来越近
C.济南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32.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现象发生与变化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3.右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是
A.一场春雨一场暖
B.一场秋雨一场寒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 图中岩层发现古生物化石,不可能出现在下列哪种岩石中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D.页岩
35. 图中区域若有温泉出露,下列解释最可信的是
A.石灰岩分布广泛,水循环活跃
B.地质构造复杂,外力作用明显
C.有断层构造通过,地下水资源丰富
D.岩层弯曲变形,且多岩浆活动
下图为天气网烟台市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36-37题。
36.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37. 据图中所示信息,下列节气与当日最接近的是
A.秋分(9月23日) B.春分(3月21日)
C.寒露(10月8日) D.清明(4月5日)
右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38~40题。
3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3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4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10月2日18时50分,国际奥委会第121届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东经12°、北纬55°)投票决定: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这意味着奥林匹克盛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里约热内卢成为201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在里约热内卢科巴卡帕纳海滩的数十万民众欢声雷动,在哥本哈根现场的巴西代表团激动地相互拥抱,流下了喜泪。据此回答41—42题。
41.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里约热内卢成为201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北京时间是( )
A. 10月2日0时50分 B.10月2日11时50分
C. 10月3日 0时50分 D.10月3日11时50分
42.此时全球新旧一天的比例关系 ( )
A. 3:13 B.3:16 C. 3:24 D. 3:27
读某区域图,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甲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朝正西飞行,到达乙地时看见太阳又在地平线附近。回答43-44题。
43.飞机飞行的时间: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44.经过图中所示大洋时,云层以下有风暴天气,它可能是
A.气旋造成的 B.暖锋造成的
C.台风造成的 D.极地高压形成的
选择题答案填写处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4
45.(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地质构造A为 斜,B为 斜。
⑵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风力)的 (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
⑶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开采优质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处。
⑷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
⑸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 ,水旱灾害加剧,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
⑹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46.(14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某日①地(48°W,16°S)的白昼时 间为12小时40分钟,①日出后,
②(78°W ,0°)过多长时间才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⑶图中大河流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⑷自然带名称: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⑸关于乙地(虚线以内)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2分)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B.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
C.气候类型与图中大河流域主要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D.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⑹图中甲、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_________。(2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47.(8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气压分布状况
A. 隆冬季节 B. 冬春之交C. 春末夏初 D. 秋末冬初
(2)图中锋面在图示地区徘徊较长时间,形成 天气。此时,北京处于 (高、低)气压中心,天气状况为 。长沙此时吹 风。
(3)2008年夏天,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CABCA CBCCD BDBBA BCDDD ADACD ACACA CBBAD CBCDA CADA
46(14分)
2小时20分钟(2分)
⑵沿岸有寒流流经(2分)
⑶热带雨林(2分)
⑷热带荒漠带(2分) 热带雨林带(2分)
⑸C(2分)
⑹D(2分)
47.(1)C
(2) 梅雨 高 晴朗(少雨) 西南风或偏南风
(3)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南方广大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睛朗,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高温天气(或形成伏旱天气)。 (2分)
图2高三簟粢蹦捡测卷·数学




2 1X
取值范围是

已知函数
派是R
的值
数a的值花
知当x[0,1
是亟数
③函数f(x)的最大值
时,f(x)
部分所表示的集
鞍山月考)下列命
石家庄模

逆否命题
的值
是真命题
命题
1,命题
贴命题户
是真命题
徽江南十披联考}函数f
其中真命题
B.0②
单调递减

的值域为
为假命题”p
要而不充
充分必要条

要条件
已知定义在风间[0,2]上的两个函
数f(x)和g(x),其中f(
设命题p:f(
是减函数;命题
是方程
0的两个实根,不等式
x21对任意实数a∈L-},1」恒
为真,试求实数的取倌范
(1)求函数f(x)的最小值m(a);
2)若对任意
∈[0,2],f(x2)
元函数f(
3的定义城为
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樹
义域为
(14分)设函数fx)=(
求实数a的取值范
)求函数f(x)的单调

12分)已知函数
常数
(3)若关于x的方程
有两个相异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讨论函数f(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出
2)若函数f(x)在[2,十∞):为增函数,求实
长沙期末)设函数
的取值
范围
1:x∈[1
时,低有
取紅范围
发学单元检测理)塔案
ADDCC/ADAAB/AA
b.0②
22.讴:(1)和数的定义发为

所以x}的淫游区间(1,+∞),递城区司起
上单调递增.
在[,21十治有两个柑异的实
领以!x):0在:,1}和}.21上:各有一个实根
故实数t取值范围足(2-h23-2ln3高三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二个子细胞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D.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2.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细胞一直保持活性的是
A.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C.伞藻相互嫁接实验 D.用健那绿染液观察生活状态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实验
3.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4.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 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5.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
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
6.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7.下列情形与右图中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A.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B.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C.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数目的变化
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在含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可能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9.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mol的蔗糖溶液、0.5mol 的甘油溶液
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10.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A.②③⑥   B.⑤⑥⑦  C.①④⑤⑦  D.全部不对
11.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⑥内质网⑦液泡⑧叶绿体⑨溶酶体
A.①②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⑤⑥⑨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⑨
12.如下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
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A.抗体B.雄性激素C.呼吸酶 D.DNA 合成酶
13.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色素积累增多 ⑥呼吸速率减慢 ⑦细胞核的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发生改变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⑧
14.光能转化成人体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要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A.光合作用→消化吸收→主动运输→有氧呼吸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吸收→主动运输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主动运输→消化吸收
D.主动运输→消化吸收→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15.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有在多个橘色脂肪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16. 右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若A、B、C 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
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 A 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
17.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18.以下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19. 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的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的含量将增加
人体胰腺细胞的外分泌部分泌消化液,内分泌部(胰岛细胞)分泌激素,功能各不相同,它们所含核酸的特点是
A.DNA和RNA均基本相同 B.DNA和RNA均基本不同
C.DNA基本相同,RNA则不同 D.DNA基本不同,RNA则基本相同
21、图表示细胞膜功能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③表示的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④有关
D.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通讯
22. 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色素乙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B.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
C.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量是(甲+乙)<(丙+丁)
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23.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人群相对增多。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如下图所示)。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中物质X很可能是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B.物质X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氨基酸
C.该过程的完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D.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直接提供的能量
25.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每个癌细胞
A.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B.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组
C.都在诱导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原癌基因 D. DNA的量未必相同
2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2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
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2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 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④酶是生物催化剂
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9.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多少
30.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ATP分子的形成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C、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1.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其数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则此时细胞内发生
A.中心体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分子刚开始进行复制
3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
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33.图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精原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4. 真核细胞的 DNA 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研究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不是同步的,有的先复制成功,有的后复制成功。下图中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3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中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
B.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C.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D.细菌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36.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
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37.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右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
A.ab B.fg C.de D.gh
38.同位素标记法可应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机理的研究,在利用18O标记法研究相关机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C6H1218O6→C3H418O3→C18O2 B. C8O2→C3化合物→C5化合物
C. H218O→C3化合物→C6H1218O6 D. C8O6→C3化合物→C6H1218O6
39.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0℃条件下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10℃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40.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4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42、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此曲线说明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
C.“光斑”照射后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D.CO2曲线AB段的变化说明暗反应的进行与光照无关
43.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真核生物tRNA呈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
44.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 (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 ℃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4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的体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分裂期过程比较复杂,经历时间较长
46.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 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 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
留在酒精中
48.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49.1958年科学家Taylor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
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12、后期12 B.中期12、后期24 C.中期6、后期6 D.中期6、后期12
50.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强大于0.1 mmol光子·m-2·s-1,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小
B.光强小于0.5 mmol光子·m-2·s-1,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光强大于0.7 mmol光子·m-2·s-1,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高三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51.图1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1所示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该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 ___。
(2)图1所示植物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类植物(填字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该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图2中的A类植物在10~16时__________(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与上午10时相比,中午12时B类植物细胞中C5含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52.(Ⅰ)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X和Y),请分析回答:[ ]
(1)表示其鲜重变化的曲线是 ,M→O时间点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将 (填增大或减小)。
(2)曲线a→c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3)曲线c→d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4)大豆萌发一个月后,植物通过细胞呼吸,为物质吸收、细胞分裂、生长发育提供了 和各种原料。
(5)若从分子水平分析,在Q时间点根毛细胞相对根尖分生区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分子的不同。
(Ⅱ)为研究大豆萌发中种子温度的变化,设计如下面甲图的实验装置,两个瓶内的种子在实验前都经过适当的福尔马林溶液的冲洗消毒,乙图表示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在6天中的变化。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X瓶内的温度从第4天起基本不再上升,这是因为 。
(3)该实验设计对照组Y瓶的目的是 。
53.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图1 图2
(1)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 ℃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他们设置15 ℃、16 ℃、17 ℃、18 ℃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____的比例,比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必修一综合检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BCA 6-10 CBBDB 11-15 BACAA 16-20 BDDBC
21-25 BDDBD 26-30 ABACC 31-35 ADACA 36-40 BCCDB
41-45 CCDCC 46-50 CDAAB
非选择题
51 。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2)A 自然选择
(3)能 液泡中的苹果酸能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暗反应 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用于暗反应 (4)增加
52.(Ⅰ)(1)X 增大 (2)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
(3)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不断的积累,干重增加
(4)能量(ATP) (5)mRNA
(Ⅱ)(1)探究(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的变化
(2)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产热量不再增加
(3)排除其他自然因素的干扰,证明X瓶的热能只能来自萌发的种子(要说清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三者的关系)
53.( (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2和8  ③水浴  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3)淀粉、脂肪
a
b
c
数量(个)
a b c沂水三中上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三语文 2012、10、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主角/角斗 隽永/隽秀婀娜 押解/浑身解数
B.绽放/破绽 弹劾/弹冠相庆 间隙/间不容发
C.度量/忖度 抹布/拐弯抹角 游说/说一不二
D.朝晖/朝觐 纰缪/未雨绸缪 削减/削足适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钢钻 插科打诨
C.诠释 掂量 荧光屏 鸠占鹊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  )
①兴隆塔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闻名。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的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C.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B.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酒驾、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D.“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级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戎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
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
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文字有删改)
6.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7.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
8.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海塘记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 冒:淹没,漫溢。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世:继承。
C.其易知较然者也 较:比较。
D.而胜残去杀之效 胜:克制。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始堤之成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而犹自以为未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①其不出于此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以告后之人 ②木欣欣以向荣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体现谢君“仁民之心”的一组是
①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②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
③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
④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⑤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⑥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论,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同时也可资后人借鉴和思考。
B.谢景初具有实干精神,身先士卒,与百姓同甘共苦,组织、带领民众修筑拦海堤坝,充分体现了他急民之困的为官之道。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在交代写作缘由、肯定谢景初言行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为政理念。
D.谢景初批判了当世官吏哗众取宠之风,反对沉迷刀笔簿书之行,认为宋代近百年间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
第II卷(共114分)S239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5分)
(2)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3分)
(3)予良以其言为然。(2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4分)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独学而无友, 。(《礼记》)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不见复关, 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论语 为政》
(4)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述而》
五、(12分)
16.简要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个字以内)(4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冰岛的电台和电视台,都在持续不断地滚动播报着有关该国卡特拉大火山的活动情况。当地火山专家预测,从种种迹象来看,这座火山将在近期进行一次剧烈喷发,规模为世纪之最。
身在冰岛的华人王华胜在冰岛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他看来,这次火山喷发已经很紧迫了,当地的消息说,火山熔岩距离地表只有几公里了。
冰岛的面积不大,相当于中国浙江省的面积大小。而火山主要集中在冰岛的南部。王华胜介绍说,这次即将喷发的卡特拉火山距离冰岛首都大约一百二十多公里,比较近。不过,当地人甚至火山脚下的人们并不慌张。
17.下面一组句子,语序已经打乱,请重新排列。(4分)
①总之,孙先生所说的民权不同于西方人所说的democracy,也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涵盖了民有、民监、民享的好几层意义。
②他不用一般习用的“民主”一词,也不直译为“民治”,而用“民权”一词。
③在民权主义第二讲中,孙文将democracy译为民权,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根据于民权。
④并且民权不是天赋的,是时势和潮流所造出来的;换言之,是革命争来的。
⑤他显然意识到“民主”一词会有误导作用,“民治”也不可能。
⑥他说:“什么是权呢?权就是力量,就是威势……民权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
18、校运会刚结束,高二摄影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宣传窗开设主题为“精彩瞬间”的栏目,展出校运会中抓拍的部分竞技照片。请你帮他们写一段栏目介绍词,突出栏目照片的特点。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少于60字。(6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冬荷
李木生
①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这样狼籍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稀稀落落。
②苍凉。落寞。好象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③湖,真的死去了吗
④但是,有一丝荷的清香,悄然潜入心肺,连强大戗人的寒气也无法将其阻断。
⑤在这冰雪的湖上,我与冬荷相识。
⑥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地开着。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
⑦风寒榨尽了水分算得了什么?失去了丰腴,那就裸露出庄严的筋脉迎接风雪。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有时会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乍看这带着黑色边缘的窟窿,好象这荷已经脆得很,一碰就会碎的。其实不,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天要起风雪,水要结成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躲避肯定是不行。逆来顺受恐怕也不行,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迎上前去。
⑧有一枚荷叶曾是那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寒风里,它反扣在一杆斜立于冰雪之中的荷柄旁,仿佛一位持枪披甲的英雄。它那依然硕大的叶片起伏着,犹如奔腾向前的波涛。而隆起的筋脉,在太阳下骨骼一样地凸显着,更让这波涛有了山峦连绵的质感。这如波涛山峦般起伏不息的,不就是勇士容山纳川、吞吐日月的胸膛吗
⑨还有给我以强烈震撼的那枝冰中的莲蓬。莲柄早已没入冰雪中,莲头却执拗地伸出在冰面上,面朝着空旷的天空,十七个空了的莲房犹如十七个森然的弹洞。真是触目惊心。望着这十七个无言的黑洞,我依稀听到了呐喊与控诉。它一定有过孕子的艰难与幸福。那十七粒饱满圆润的莲籽,肯定蕴含着新鲜而又芬芳的思想。不然,枯燥狰狞的严冬不会向它施以能够致以死命的寒冷。但是寒冷又能怎样 饱满的莲籽早已植入湖底的泥中。
⑩太阳升起来了。冬日的湖上,荷的故事正没有尽头。
冬的湖上,最热的当是荷了。冰压不住它,雪也盖不住它。它总是融化了冰雪,让热的生命在这冰雪的湖面上醒目着。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世界里,总有那曾经外直中空的荷柄,或挺着,或曲着,或拧着,或举着,从冰下牵紧了纹理毕现的荷叶和莲籽散尽的莲蓬。融去了身上冰雪的荷,黑着或灰着,却崭新着。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出淤泥而不染”;冬日的荷是从冰雪中生的,历垢世而弥新弥净。更有爱的宣言写在冰雪之上——干枯了也要拥抱着,共同迎受着寒风,等待冰消雪融的日子;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谁能说与所爱者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呢?
热的荷,当是伟大的洁净与爱的楷模了。
午时的太阳下,荷的凛然与愤怒却历历在目着。铜铸铁打般的荷柄——有的举着叶或蓬,那是荷的解放的旗帜;有的头已半冻在冰中,却还将身子拱作劲弓,要将一统的冰盖掀翻,那满布的细钉头样的刺疙瘩,似乎正隐隐漏出咯咯吱吱的响声。
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布满在湖底。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梦在,来年的夏天,还能不让荷在每一朵浪花上自由地飞翔吗?
那是月华做成的荷瓣,水精做成的荷叶,渔歌做成的蜻蜓呀!整个夏天的热烈,都在这里轰轰烈烈地演绎着。
一种水样的感觉正在冬荷的筋脉里汩汩地流动。饱满,自在,清新,高洁,它甚至看见了花瓣分披的粉荷,嫩黄泛绿的花托周围,是黄黄的蕊毛,花托上微突着幼小的莲籽,泪泡一样地娇嫩着。美好,就是这样的吧?还有夏荷的清香,夏荷的明朗,夏荷风中快乐的呻吟和夏荷染红了白云的欢笑,都在抚弄着冬荷梦的琴弦。
风刮着。冰封着。雪覆着。夕阳正泛着荷蕊般的嫩黄。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
(选自《2011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9.文章多次写到太阳,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第二段划线的句子。(4分)
好象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21.第段作者已经着力描写了荷叶,第段为什么还特别刻画“一枚荷叶”?这两段表现了荷叶怎样的特点?(4分)
22.请结合文章谈谈冬荷给你的启示。(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60分)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S240
一、选择题
1.C(A.主角/角斗都读jué。B. .绽放/破绽都读zhàn;弹劾/弹冠相庆都读tán。D. 削减/削足适履都读xuē)
2.C(A、国籍;B、金刚钻;C、委曲求全)
3. C。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积累。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推荐。“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
4.A(沙里淘金:从沙子里淘出黄金,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B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C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D“当务之急”是指当前急切应做的事,与前面的“眼下”重复。)
5.D(A.“增强……地位”“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 B.“原因是……所导致的”,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二、(9分,每小题3分)
6.D(“活得正确”与“活得丰富”二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
7.C(不是“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原因。)
8.B(A这是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种意义上的生活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C“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有误。D文中无此意。)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较:明显,明白。)
10.C(两者都是副词,表反诘语气。A项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音节助词。B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D项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修饰。)
11.B
12.A(作者先是听到了他对天下事的议论,而后才听说他的做法。)
四、(24分)
13.(10分)
(1)(5分)谢君用书信嘱托我为堤坝的建成作记的当初,说:“让后来人对此有可以考证的材料,能够终其任职使堤坝完好而不毁坏。”(注意“以”“属”“考”“卒”“隳”等的翻译。)
(2)(3分)他担任县令(或:治理县事),不因才能自负而忽视他的百姓的急难。(注意“为”“以”“忽”等的翻译。)
(3)(2分)我确实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注意“良”“以……为”“然”等的翻译。)
14.(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每点手法1分,分析1分)
(2)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对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
15.(1)则孤陋而寡闻 虽九死其犹未悔 (2)暧暧远人村 食野之苹
(3)泣涕涟涟 不逾矩 (4)言笑晏晏 小人长戚戚。
16.(4分)冰岛将迎百年来最大火山喷发
17.(4分)③②⑤⑥④①
18. 答案示例:在这里,你可以领略跳高选手奋力跃起,腾空而上的精彩;你可以感受铅球选手凝神托球,追逐梦想的镇定;你可以分享短跑选手身如利箭,冲向终点的兴奋-----一瞬间的精彩,永恒的记忆!
评分要点:内容3分,不能只抓住一个画面进行描写,如此则酌情扣分;两种修辞、语言鲜明生动2分;语意连贯1分 。
六、(18分)
19.①线索作用,按时间描写了朝阳里、太阳升起后、午时和夕阳里的冬荷的不同特点,使文章层次分明(2分)。②提供了明丽的背景,为荷注入了热力与生机,烘托了冬荷的精神(2分)。
20.①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化用名句,极力渲染了过去荷叶生长的繁密、荷花开放的热烈、荷湖生命的灵动(2分)。②与当前的冷落形成对比,突出下文冬荷给人的震撼(2分)。
21.①第⑦段总写荷叶,第⑧段是具体刻画,点面结合,使荷叶的形象更加丰满突出(2分)。②荷叶干缩破败但坚韧劲道,不惧严寒,勇敢抗争(2分)。
22.①在灾难面前,不要回避现实,不要逆来顺受,最好的办法是迎上前去,勇敢面对。(2分)②与他人相拥、携手,共同承受苦难,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2分)③在人生顺境时,要留下未来希望的种子,在挫折、灾难面前要保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梦想。(2分)
七、(60分)参照山东省201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平均分控制在四十三分以上。
23、【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该作文立意可以确定为:面对艰险和强敌,要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要敢于“亮剑”,才能战胜艰险和强敌,点亮人生。确定立意之后,就可以构思行文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种文体,都必须选用最鲜活、最切合作文命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得作文内容充实,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主旨。
【优秀作文】
亮剑之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
——题记
铺开文卷,一幅画面映入眼帘,撼人心魄:好一个驼羊,有羊的至善至美,又有豹的英姿气魄。面对恶狼,面对危险,它从从容容,昂起头颅,敢于“亮剑”前行,真乃可敬可叹!
危险消除了,恶狼遁去了,驼羊胜利了。胜得令人欢欣鼓舞,令人心扉洞开:原来,危险当前,恶狼舞爪,并没有什么可怕。良善之士,只要沉着镇定,无所畏惧,亮剑而行,向着险恶奋勇冲击,就一定会奏响胜利的凯歌。
勇敢的驼羊行走在我的心灵中,我则恍然走进遥远的时空……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蔺相如,他一介孱弱的平民,却昂着头,坚定地向着凶暴的秦王走去。秦王之威,可谓令赵国胆寒矣,然而蔺相如毫无惧色,他以“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的豪气降服了秦王的霸气。最后,他胜利了——完璧归赵,渑池护国威,令赵国扬眉吐气。蔺相如之赢,靠的是什么?他没有魁伟高大的身躯,没有盖世的武功,他靠的是一身正气,一身勇气,靠的是这种“驼羊”式的“亮剑”精神。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又有一个身影匆匆闪过。他,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大元帅,金戈铁马,正挥师北伐。当时,南宋小朝廷可谓弱矣,而金兵气势汹汹,可谓强矣。然而,岳飞挥鞭“亮剑”奋勇前行,他胜利了,他的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胆壮气豪。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一组这样的镜头又从眼前闪过:曾几何时,长江三峡,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含着吞噬一切生灵的霸气,激流飞溅,声震九霄。然而,你看长江漂流勇士,中国年青一代的“驼羊”,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亮剑”漂流,向着急流和险滩,奋勇挺进。他们都胜利了——因为无论是生还,还是永沉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勇敢者“亮剑”的丰碑上。
“亮剑”之歌是勇者之歌,是胜利之歌。当然,“亮剑”而赢,还须讲究“亮剑”的艺术,讲究勇者之精诚睿智,巧妙向艰险与凶恶宣战,方可确保“剑不折刃”,大获全胜。
时空轮回,气象万千。
人生旅途,有满目鲜花之际,亦有风雨交加之时;有风平浪静之景,亦有潮起潮落之险。
然而,这都算不得什么——朋友,你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是陆游在横刀立马,仰天长啸;你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那是一代学子在心潮澎湃,振臂呐喊。
朋友,你再翘首远眺,在那绿茵茵的山坡上,有如朵朵白云的羊群,更有一只驼羊,它高昂着头颅,“亮剑”前行。你听,它“得得”的轻蹄,奏响的是一首勇敢者的“亮剑之歌”……
【佳作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堪称典范之作。第一,善于“一材多用,多维推论”。按照思维定式,蔺相如一向是个讲团结、讲大局的典型人物,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多维推论,另辟蹊径,根据本文的写作命意,将蔺相如推崇为具有大无畏的“亮剑”精神的英雄,且议论阐述合情合理,毫无牵强之感。第二,本文将蔺相如、岳飞、长江漂流勇士等诸多素材组合排比,横向铺陈,收到了“层层蓄势,动人心魄”的良好效果。S
洲杉高近历文
红复习份一三题复放迅夜滑
料记载
浙江省
省温州市
体联考
宸桥群
演讲中说:“任凭什
民族求取
朱元璋呢
朱温、袁世凯

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
是海枯



经历过帝制的腐

识到辛亥革

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条英国
展道路,其基本舍义是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莫定坚实基础
均滞俏
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找在宛平城丢失的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
金考卷创

国结束

革命后建
较合理解释
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网
政治的趋

现是
原则民主
比主”并重
提出资政新篇

时英法政
性精
理解

颂发

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
英国比主
制传统,实践了卢梭的
此正确的表述是
肖息电凸国
新泰
美国继



体長现是
义分立学说
继求了英树比主
战了孟德斯鸠
的凉因
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都没有真正地

B.都成为太乎
建国纲领
农民强烈要
求土匙的愿望

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
革命
据统
年屮\报
现频郸统
英国的贸易总由
≯粼〕某班历
现频*较高的最主要原因
抵制洋货
贸易缩减
28
密码原创)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
则新阄报
道:“赖匪因石城
最恰当的说法是
等彤
放弃云都、瑞

月,红卅军政治部驻扎

秘书魏传统在
楼两
武装判据时期
世界,镰刀割
A.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直传
西省
屮间苹命生
据地
深人开
利于人民的政协协
开了“工农武
平民主的呼卢
难关转危为安



苜民歇最有能

验魔
发国车作战指导计为
条为“国军部
星报曾
场人民战争
为作战指导之基木
洛甫
本此
共领导的抗日力益是抗战主力
面有关分析
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
美丽地方,是个光耀中国革命史
力手段推翮清政
政府畏敌

册的名字,毛
率领中共中央移驻这里
革命道路不
据屮日力量对比做
决策

创建了解放

挥所,领导

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木月忧患最
村红都以其独特的贡
飞来,序食宵衣
屮的“红者
人说,德意志帝
兢兢业业
了单

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
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
荣吧
延安
西柏坡
观点的是
忧忠最

民党的重点进攻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
仵战取得节节胜利
世日
其重兵集
民解放军在东北
解放华


前所未同
战役足指
光战役

国家几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好(政府)要
(选择题每趣分
民放
重大卖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
将可成
全行使立法
的大半作

四事
年孜
(3)沂水三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试题
化学试题 S247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Li-7 Be-9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24 Al-27 P-31 S-32 K-39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2年3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所指颗粒物大小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相当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O3转化为O2和O2转化为O3过程中均有能量变化
D.反应3O2=2O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炔中含单键数目为0.1 NA
B.常温常压下,1.6gO2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1NA
C.5.6gFe和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1L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3NA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①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和肥皂都是混合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水玻璃、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⑥ 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⑦烟、雾、豆浆都是胶体。以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⑦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4.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性:Cl—①2Fe3++SO2+2H2O=2Fe2++SO+4H+ ②I2+SO2+2H2O=4H++SO+2I—
③2Fe2++I2=2Fe3++2I— ④2Br—+4H++SO=SO2↑+Br2+2H2O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1︰2 D 2︰3
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 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上述溶液中再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一半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7.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
A.K+、Na+、NO3-、MnO4- B.Mg2+、Na+、Cl-、SO42-
C.K+、Na+、Br-、Cu2+ D.Na+、Ba2+、OH-、SO42-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鸡蛋壳浸泡在盐酸中产生气泡:CO+2H+===CO2↑+H2O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C、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I-===2Cl-+I2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9、某溶液中含有HCO、CO、SO、Na+、NO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  )
A.NO B.CO、NO C.SO、NO D.CO、NO、Na+
10、下列各项操作中,产生“先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④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 mL 3.0 mol/L 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粉,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V(A)∶V(B)=2∶5,则加入Al粉的质量为(  )
A.8.1 g       B.6.75 g C.5.4 g D.2.7 g
1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2H2S+SO2=3S+2H2O ; 2 :1 ②6HNO3(浓)+S=H2SO4+6NO2+2H2O ; 1 :6③Fe +4HNO3=Fe(NO3)3+NO+2H2O; 1 :1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1 :1
A.只有①正确 B.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④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⑧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③④⑤⑧ D.①②⑤⑧
14、对于反应KMn04+ HCl == KC1 + MnCl2+ Cl2 ↑+ H20(未配平)若有0.1 mol KMn04 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转移0.5 mol电子 B.生成0.5 mol Cl2
C.参加反应的HC1为1.6 mol D.Cl2是还原产物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将浓硫酸转移至烧杯后须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烧杯
B.现需使用480ml 0.1mol/L硫酸铜溶液,则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需要 7.68g硫酸铜固体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码右物,可能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容量瓶在使用前须用待配溶液润洗
16. 把VL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钾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有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有bmol氯化钡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mol/L)为( )
A、 B、 C、 D、
17.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为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不计CO2溶解)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 (1) 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只有(2)
C.(2)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18、某一固体物质可能由NaOH、AlCl3、MgCl2中的几种组成,取一定量该固体物质溶于水,有沉淀产生,在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5 mol/L的盐酸,如图表示沉淀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图中M点表示已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则M点的体积是(  )

A.70 mL B.100 mL C.120 mL D.130 mL
19、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混合液,其中c(Mg2+)为0.2 mol·L-1,c(Cl-)为1.3 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40 mL B.72 mL C.80 mL D.128 mL
20.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 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沂水三中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试题
化 学 试 题 S248
题号 21 22 23 24 总分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
21.(12分)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地区连续发生5.7级地震,为了防止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消毒剂、漂白剂等。过氧化物是很好的选择,下列有关过氧化物的相关问题:
(I)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II)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a2CO3·H2O2,它具有碳酸钠和双氧水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可以是过碳酸钠变质,从而失去漂白效果。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MnO2: ;
②酸性KMnO4溶液: ;
③稀盐酸: 。
22. (10分)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Na2O2与干燥的CO2不能发生反应,当有少量水存在时,Na2O2可与CO2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O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次实验:
实验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Na2O2,在通入CO2之前,关闭K1和K2。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X后,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的液面上,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乙: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甲,观察到木条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入Na2O2后,通入CO2前,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实验甲中,试剂X是________,在实验乙中,试剂Y是________。
(3)试管Ⅲ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  b.小苏打  c.烧碱d.盐酸 e.稀硫酸 f.稀硝酸
23.(12分)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Cl-、CO、SO,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③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④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 ___。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
(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6分)某实验小组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
(I)向50 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 mL,将其稀释至100 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3)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
(4)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II)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25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②小火煮沸溶液1 min~2 min;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①、③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作用是 。
(3)有人认为将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 (填“对”或“不对”),理由 。
(4)实验室中吸收尾气的方法很多。如下图装置中可以用来吸收氨气的是 。高三阶段性检测
政 治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命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44分)
注意事项:
第I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合肥模拟)广州亚运会第二阶段公众门票的销售原则为“先行付款、公开认购、抽签确认”。具体购票流程如下图所示
此次购票行为中的货币(  )
①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②是现实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观念中的货币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稳定增长。截至2010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稳定增长的意义是(  )
①稳定人民币币值 ②克服金融危机,挽救全球经济
③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④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时,会引起其替代商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变动关系的是(  )
4.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5.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下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
A.A1曲线 B.A2曲线
C.A3曲线 D.A4曲线
6.分析漫画《代价》据此回答
漫画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给我们的消费启示是(  )
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目前中央企业82.8%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中央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提高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B.增强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作用
C.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D.增强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作用
8.为优化能源结构,山东将在东部半岛地区发展核电。初步规划,到2015年,山东省内核电装机达270万千瓦;到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1 020万千瓦。核电的发展,将对山东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  )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消费与生产同步发展 ④生产和消费相互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2011年11月12日,华东有色地勘局(ECE)与澳大利亚全球金属与矿业公司(以下简称GLOBE矿业公司)正式签订了股份认购协议,华东有色地勘局以0.345澳元/股的价格收购GLOBE 矿业公司约51%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意味着(  )
①ECE是GLOBE的股东 ②ECE是GLOBE的债权人 ③ECE是GLOBE的所有者 ④ECE可以参与GLOBE的重大决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图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年产量与资金利润率的关系图。针对图中反映的现象,我国应该(  )
A.开发高科技的新产品,改进汽车生产技术
B.优化现有汽车工业的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生产
C.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11.下面漫画能够反映出(  )
A.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B.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C.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D.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
12.2012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 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 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 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筹资的角度看,国债与股票的主要区别是(  )
A.国债纳入财政收入,股票属于企业资金B.国债筹资的成本低,股票筹资的成本高
C.国债筹资安全性强,股票筹资风险性大D.国债转手出让容易,股票转手出让困难
13.读漫画《分蛋糕》。要解决天价薪酬,应该(  )
分蛋糕
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 ②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③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15.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16.房地产企业之所以成为“纳税侏儒”,与他们虚开开发成本、人为隐瞒利润、逃避税收有重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  )
①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打击偷、逃税行为 ②完善税制、提高税率、扩大税目 ③加强税法教育,强化依法纳税意识④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直接纳税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7.右边漫画《同一只气球》中经营者的做法(  )
A.减少了商品的价值
B.减少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C.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
D.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18.(2012·太原检测)2012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实施“441扶贫行动计划”,主攻皖北地区、大别山区、沿淮蓄洪区、皖南深山区四个重点区域,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和社会扶贫四项重点工作,力争实现5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这项根本任务。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B.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
C.能实行资本主义经济所没有的宏观调控 D.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标志
1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  )
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价值量 ②有利于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获得较高利润 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2·威海质检)漫画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  )
富也思变
A完善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各项基本政策 B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C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D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广使用农业科技
21.上图是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在高耗能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是(  )
①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与国外企业的贸易摩擦 ②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③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22.(2012·龙岩质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但现在,低价给贸易保护主义以口实,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对此,我国企业除了要积极应对,利用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外,还应该(  )
①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②创造国际品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③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增强竞争力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共56分)
二、非选择题: S099
23.(10分)(2012·滨州模拟)表1 2005~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表2 2005~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简要说明表1、2体现的经济信息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4. (16分)《半月谈》报道,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特大型制药公司,是耗能大户。华药领导对节能给予特别重视,要求既抓“管理节能”,又重视“技术节能”。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华药在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确立了“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探究内涵,全面统筹”的新思路,通过降低消耗和提高技术指标,求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华药集团的上述做法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6分)
(2)从华药集团的做法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10分)
25.(15分)材料一 2012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 85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 733元,实际增长8.1%。城乡收入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材料二 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上,我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是“最患寡,不患不均”;三是“不再寡,应力求均”。而我国当前影响社会安全与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乡居民收入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穷人愈穷,富人愈富。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三种观点分别加以评析。(6分)
(2)从分配制度的角度,就解决我国目前城乡存在的“马太效应”提出合理的建议。(9分)
26.(15分)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负增长态势。2012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当前的外贸形势。(10分)
高三阶段性检测政治
参考答案 S100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职能及货币形式。网上支付实际是一种延期支付行为,故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只有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念中的货币,故此处需要现实的货币。①②正确。【答案】 B
2.【解析】本题考查对外汇知识的应用。②夸大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作用,舍去,应选C。【答案】 C
3.【解析】此题考查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D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变动关系,A、B、C都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关系,故选D。【答案】 D
4.【解析】 此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首先判断曲线的走向:一般情况下价格和需求成反比关系,因此,曲线的走向是向下,故排除B、D。然后确定两条曲线的位置:由于价格补贴使农民实际购买价格下降,因此在同样价位的情况下家电市场需求量增加,A为减少的情况,C为增加的情况。故选择C。【答案】 C
5.【解析】 此题考查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故D排除。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即便是没有收入,消费也不可能没有,所以消费的起点不应该是0,故A1曲线更为合理。B、C排除。【答案】 A
6.【解析】 此题考查做理智消费者的观点。贷款买大房子导致生活水平下降,这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绿色消费。故选D。【答案】 D
7.【解析】 此题考查国企改革的意义,材料中涉及的行业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这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中的比重,不是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A不选;对国民经济命脉发挥控制作用的是国有经济而不是公有制经济,故B不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不存在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作用,故D排除。【答案】 C
8.【解析】 此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材料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①②正确,故选A。生产决定消费,③④说法错误。【答案】 A
9.【解析】 此题考查公司的类型。ECE因持有GLOBE 51%的股份而成为GLOBE的股东和所有者,享有参与GLOBE重大决策的权利,故①③④正确;二者并非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故②不选。【答案】 A
10.【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规模效益的理解。从图表可知: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利润率也在提高,这启示我们要优化汽车工业布局,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故选B。A、C、D与题干无关。【答案】 B
11.【解析】 从漫画中“被套牢”这一信息可以看出,漫画主要表达的是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A、B都不能反映漫画的主旨,D表述不准确,只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市场上才可流通买卖。【答案】 C
12.【解析】 此题考查国债与股票的主要区别,注意审清题干“从筹资的角度”这一要求,B、C、D都不符合要求,故选A。【答案】 A
13.【解析】 此题考查对不同分配方式的区分。材料讲的是国有企业,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的认识都不准确,只能选D。【答案】 D
14.【解析】 漫画体现了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④正确。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只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故①排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不是解决收入分配悬殊的措施,故③排除。【答案】 D
15.【解析】 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形成购买力,促进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而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会使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会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会使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会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又会为政府增加新的投资提供可能。故a、b、c处依次应该填入③、②、①。【答案】 B
16.【解析】 此题考查如何制裁违反税法的行为,材料讲的是房地产企业偷税、逃税的问题,②的办法不可取,④的说法不是针对企业的观点,不对,①③的观点都符合题意。【答案】 C
17.【解析】 漫画反映了经营者以欺诈方式从事经营,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A、B、C认识都错误。【答案】 D
18.【解析】 “441扶贫行动计划”是为了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有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B不符合题意。C、D观点本身错误。【答案】 A
19.【解析】 此题考查自主创新的意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排除①,②③④均与题意相符。【答案】 D
20.【解析】 漫画中的农民购买电脑和科技书籍体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答案】 D
21.【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正确做法。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能源成本比人力成本高,这启示我国企业应降低能源成本,②③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同时我国企业还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①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且不是与国外企业的根本差距所在。故选B。【答案】 B
22.【解析】 商品价格应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不能随意提高商品价格。③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增强竞争力与材料无关。应选②④。【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23. 【解析】 本题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为命题背景,重点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解读图表信息要明确,表1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来说明的,表2是从生活消费角度来说明的,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反映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答案】 (1)表1说明2005~2009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表2说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商品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2)二者之间的联系: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4. 【解析】 此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对商品生产者意义重大;影响价格的因素;企业生产经营要遵循价值规律。
【答案】 (1)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就处于有利地位。注重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有利于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②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华药注重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市场需求的商品;必须注重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25【解析】 解答第(1)问要注意把握好这三种观点的内涵。第(2)问要注意从分配制度的角度解答。切忌偏离题意。
【答案】 (1)①“不患寡,而患不均”强调了财富分配时应平均、公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绝对平均的分配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绝对平均必然会导致平均主义。②“最患寡,不患不均”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但忽视了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这样势必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③“不再寡,应力求均”强调了人们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应努力追求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我国财富分配的方向。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6.【解析】 第(1)问,漫画以多米诺骨牌的形式来说明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显然,这要求考生在看到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第(2)问,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分析我国应如何正确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答案】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①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它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②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正确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③我们要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法制环境。高三英语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
第Ⅰ卷 共三部分(105分) S220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 )1.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bout the restaurants in the town
A. They cater chiefly to tourists.
B. They are busy all the year round.
They provide quality service to their customers.
( )2. Why do most people go to the coast in summer
A. The coast is one of the best places for swimming during hot days.
B. All of people want to get sunshine as much as possible
C. Both A and B
(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Buying a computer
B. The price of computer
C. Work
( )4.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is bike has been lent to someone else.
B. The woman can use his bike as long as she likes.
C. The woman can use his bike as long as she likes.
(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college C. In a bookstore
第二节:听下面一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表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6和7题。
( )6.What is the man
A. A storywriter B. A policeman C. A reporter
( )7.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personal stealing B. A bank robbery C. A murder cas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9题。
( )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Boyfriend and girlfriend
( )9. What did Mr. Harries want Mrs. Harries to do
A. Give up her job B. Earn as much as he does C. Do all the housework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第12题。
( )10. Why does Mike’s mother want to have a serious talk with him
A. Mike fought in class. B. Mike didn’t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C. Mike was absent from some classes.
( )11. Why did Mike fall asleep in the class
A. He hated the teacher B. He thought the class was too boring
C. He often stayed up late in the night.
( )12. What does Mike think of his friend Tom
A. Tom might help him from complaining about the class.
B. Tom slept in class too.
C. He often stayed up late in the night.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 至16 题。
( )13. How does Mr. Hardy describe Mrs. Hamilton
A. peaceful B. Homesick C. Determined
( )14. Why did many people have to move
A. They are offered suburban houses
B. Their houses are above their standard
C. New buildings will be built in the area
( )1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rs. Hamilton
A. Old and single B. Middle-aged and charming
C .Married with two children
( )16.What kind of house is offered to Mrs. Hamilton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题。
( )17. Who appointed the first postmaster general for all of North America
A. The British government B. George Washington C. Benjamin Franklin
( )18. For what did Benjamin Franklin deserve credit
A. He established the postal system .
B. He established a government service.
C. He developed a new road.
( )19. Why were ‘’star routes’’ started by the post office
A. Because the horse and wagon were slow.
B. Because the trains were too fast
C. Because some towns were far away.
( )20. What eventually happened to the postal service
A. It failed B. It has developed all over the country
C. It remained the sam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______ most efficient way to understand thousands of new words is to gain _______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word formation.
A.A;a B.The;/ C.A;/ D.The;the
22. He said he wasn’t disappointed at the result of the final exam, but the look on his face ______himself.
A. gave up B. gave off C. gave out D. gave away
23. I don’t mind _____ the decision as long as it is not too late.
A. you to delay making B. your delaying making
C. your delaying to make D. your delay to make
24. _____ he can hardly read is ____ he is slow in mind.
A. What; that B. That; what C. What; because D. That; because
25. With ____ she needed ____, she left the supermarket happily.
A .all; bought B. something; to be bought
C. all; buying D. everything; to buy
26. Two lawyers have donated ﹩50,000 to _____ our school’s campaign “Help the Needy”, which was started by our former headmaster three years ago.
A. sponsor B. launch C. organize D. plan
27. What surprised me was not what he said but _____ he said it.
A. the way B. in the way that C. in the way D. the way which
28. I looked up and noticed a snake _____ its way up the tree to catch its breakfast.
A. to wind B. wind C. winding D. wound
29. Giving up my job to go back to full-time education was a big _______, but now I know it was the best decision I ever made.
A. project B. commitment C. competition D. ambition
30.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our mental abilities begin to _______ from the age of 27 after reaching the highest level at 22.
A. differ B. shrink C. fail D. decline
31.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It seems that my strength has _________.
A. used up B. been given out C. run out D. been run out
32. ---So you missed the English class this morning
---________. I arrived 20 minutes after it started.
A. Not exactly B. Not necessarily C. Not nearly D. Not likely
33.You’d better write down the phone number of that restaurant for future _______.
A. purpose B. reference C. progress D. memory
34. — Could you just drop in for a cup of coffee?
—I’d love to, but I have a ________ schedule today.
A. flexible B. tight C. regular D. nervous
35. Interest is as _________ to learning a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even more so.
A. vital B. available C. specific D. similar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 ,满分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My sister, Cathy, who lives in Vancouver, sent me a package full of Christmas gifts. She told me that she had 36 it in advance to make sure it would arrive at my house weeks before the 37 . Christmas was drawing near, but no package arrived. Cathy checked the tracking number every 38 with Canada Post, and every evening she would call me to 39 if there was any sign of it on our end.
The 40 always started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package, but twenty minutes later we would still be 41 . We talked about our family , such as parents, our kids, 42 and so on. Of course we also talked about our jobs. We had never made so much 43 for each other! The talk always took us back to the hours we spend together in our childhood.
By Christmas Eve we finally had to 44 the fact that the package was 45 lost. On Christmas morning, Cathy got on the phone with everyone in my 46 and told them what she had sent. Later on, after a big Christmas dinner, I had forgotten all about the 47 package when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Who could it be at such a time As I 48 the door, a man was standing there. “I 49 this is yours.” he said, holding a package. Just then I 50 that it had been delivered to the wrong address. “I just got home from vacation,” he explained, “51 I wanted you to have this in time to open for Christmas.” I thanked this 52 stranger for taking so much trouble to 53 this gift to us on Christmas Day, and 54 thanked God that the package had been lost in the first place.
The real gift that holiday season was the new 55 to my sister who lives far away from us. Now there’s one gift I never want to give back!
36. A. booked B. decorated C. mailed D. listed
37. A. appointment B. holiday C. deadline D. party
38. A. year B. month C. week D. morning
39. A. find out B. take out C. figure out D. pick out
40. A. complaint B. discussion C. conversation D. quarrel
41. A. kidding B. arguing C. chatting D. scolding
42. A. gifts B. husband C. secrets D. clothing
43. A. food B. money C .achievement D. time
44. A. accept B. ignore C. consider D. study
45. A. entirely B. suddenly C. mostly D. simply
46. A. restaurant B. house C. office D. class
47. A. terrible B. missing C. big D. outstanding
48. A. opened B. locked C. left D. watched
49 .A. understand B. forget C. know D. believe
50. A. expected B. dreamed C. realized D. remembered
51. A. because B. but C. or D. so
52. A. generous B. honest C. polite D. kind
53. A. show B. present C. return D. offer
54. A. silently B. carefully C. gently D. actually
55. A. connection B. guide C. recognition D. closenes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My husband,Michael,a manager of an ordinary company,came home from work one day saying,“It’s not looking good.” At midnight,I woke up seeing him sitting in a chair,his hand on his forehead.I was worried.I had to cheer him up and help ourselves financially.
As an advisor for top companies and a teacher in creative thinking at the college of New Jewsey for years.I thought of a good plan.What if we undertake an adventure while making money from it As a family,we’d always talked about traveling more, but we’d been tied to routines.Now I saw no point in sitting around worrying when we could see the country.We'd take our three young kids,teach them on the road. It was the perfect time before they reached high school.We’d rent out our house. S221
Michael disagreed at first but realized that with his cell phone,and computer,he could work anywhere.
We listed our house for rent and created a brand strategy,logo,and website for us--and persuade five companies to support us.Their ads on our site would help pay travel costs,and we’d promote their brands on our trip in exchange for their support.
With everything done,we took off on April 3.All spring and summer,we visited national landmarks and treasured lands. By August when we returned home,Michael’s company continued to slide and now may have to close down.But we’ve made the travel a permanent part of our lives. What’s more,with a Chicago-based production company I've developed the Family Off Track brand by creating videos,educational programs and exhibits.And Michael has new ideas for management businesses.It's great to see the spark in hi s eyes again.
Now I feel it even more.Together we taught our kids a lesson:Nobody ever made history by living 100 percent by the book in times of recession(不景气).
56.Michael was in low spirits because .
A. he couldn’t sleep well for many days B. he lost his interest in his business
C. his manager was about to fire him D. his company was in financial trouble
57.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that .
A. chances could come when a family was in financial trouble
B. it is impossible for poor people to spare their time for traveling
C. the author’s plan would benefit the family in several aspects
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would have to be stopped temporarily
58.How did they cover the cost of travelling
A. By selling products for Michael’s company. B. By providing advertisement service.
C. By teaching children on the way. D. By establishing a shopping website.
59.The family benefited a lot from the creative travel except .
A. the total recovery of the father’s company
B. their experiences of visiting beautiful places
C. opening a new window to their life
D. developing their the Family off Track brand
60.The family’s story is a good example to prove that .
A. A good fame is better than a good face
B. 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
C. An ounce of luck is better than a pound of wisdom
D. A good book is the best of friends,the same today and forever
B
Dyslexia is a problem that restrict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words and connect sounds with letters when people read.People with this learning disorder may also have problems when they write.Dyslexia is not related to eyesight or intelligence.The problem involves areas of the brain that process language.Brain scientists are studying whether they can predict which young children may struggle with reading to provide them early help.John Gabrieli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 leading the study of five-year-olds in about twenty schools in the Boston area.
They studied in the schools with kindergartens.And for all the children joining in the study,they give them a brief set of paper-and-pencil tests to look at which children appear to be at some risk for struggling to read.So far,fifty of them have been examined in a scanner,a special machine,to show brain activity.Written tests are not always able to identify dyslexia or other problems,while brain scans may offer a more scientific way to identify problems.And with reading problems,early identification is important.When it comes to helping children overcome reading difficulties,the younger the child, the more effective they are.
Reading problems are not usually identified until a child is in the third or fourth grade.The later children are recognized as poor readers,the less treatment can help.And,as Professor Gabrieli points out,poor reading can make education a struggle.Reading is everything.Even math and science have textbooks.
While the children are given tasks related to reading,the brain scans measure the extent to which certain parts of the brain become active while the children do the work.The scientists say they are pleased with early results from the study.but have a long way to go.
61.The most obvious symptom with a Dyslexia sufferer is .
A. having a bad memory B. losing the ability
C. having poor eyesight D. showing low IQ
62.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led by John Gabrieli is .
A. to provide early help to the children with Dyslexia
B. to apply their scanning machine to medical field
C. to test children’s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
D. to find out how brain processes language
63.The function of the scanner is to .
A. provide the children with necessary pictures
B. check the result of the paper and pencil tests
C.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one’s reading
D. identify how the brain works while reading
64. What factor is most important in helping children with dyslexia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Medicine B. Diet C. Timing D. Scanner
65.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More facts have been found about reading.
B. Everyone has to face the problem of dyslexia.
C. The scans can show how a person’s brain works.
D. Treatment of dyslexia is more effective if examined early.
C
Tens of thousands of theatre tickets will be given away to young people next year as part of a government campaign to inspire a lifelong love for theatre.
The plan to offer free seats to people aged between 18 to 26 — funded with £ 2.5 million of taxpayers’ money — was announced yesterday by Andy Burnham, the Culture Secretary. It received a cautious welcome from some in the arts world,who expressed concern that the tickets may not reach the most underprivileged.
The plan comes as West End theatres are enjoying record audiences, thanks largely to musicals teaming up with television talent shows. Attendances reached 13.6 million in 2007,up 10 percent on 2006, itself a record year. Total sales were up 18 percent on 2006 to almost £ 470 million.
One theatre source criticized the Government’ s priorities(优先考虑的事) in funding free tickets when pensioners were struggling to buy food and fuel, saying: “I don’ t know why the Government’ s wasting money on this. The Young Vic, as The Times reported today,offers excellent performances at cheap prices.”
There was praise for the Government’ s plan from Dominic Cooke of the Royal Court Theatre, who said: “I support any move to get young people into theatre, and especially one that aims to do it all over England, not just in London.”
Ninety-five publicly funded theatres could apply for funding under the two-year plan. In return, they will offer free tickets on at least one day each week to 18 to 26-year-olds,first-come, first-served. It is likely to be on Mondays, traditionally a quiet night for the theatre.
Mr. Burnham said: “A young person attending the theatre can find it an exciting experience, and be inspired to explore a new world. But sometimes people miss out on it because they fear it’ s ‘not for them’ . It’ s time to change this perception.”
Jeremy Hunt, the Shadow Culture Secretary, said: “The real issue is not getting enthusiastic children into the theatre,but improving arts education so that more young people want to go in the first place. For too many children theatres are a no-go area.”
66.Critics of the plan argued that________.
A. the theatres would be overcrowded
B. it would be a waste of money
C. pensioners wouldn’t get free tickets
D. the government wouldn’t be able to afford it
67.According to the supporters, the plan should________.
A. benefit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B. focus on producing better plays
C. help increase the sales of tickets D. involve all the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plan
A. Ninety five theatres have received funding. B. Everyone will get at least one free ticket.
C. It may not benefit all the young people. D. Free tickets are offered once every day.
69.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in England________.
A. many plays are not for young people B. many young people don’ t like theatre
C. people know little about the plan D. children used to receive good arts education
70.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issue to offer free tickets to young people seems ________.
A. controversial B. inspiring C. exciting D. unreasonable
D
I recently ran into a friend I hadn’t seen for a long while.Our conversation was lively and full of news from both sides.Before we parted she said,“You'll have to drop in sometime.” I immediately sensed that if I simply “dropped in’’ I would take my friend by surprise,and I would be discouraged by the image of her standing in her doorway,staring at me,and asking,“Oh,er …what brings you here ”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unannounced drop-in visit When I was growing up in the 1960s, it seemed that people-mostly relatives, but also friends-were always popping in. My parents would put coffee on,and my mom would find something in the kitchen to serve along with it.Then the conversation would begin…The neighbor lady,a worrier,was unloading her sadness while my mom quietly listened.The Irish man next door had such an accent that I remember asking what language he spoke.My Polish relatives arrived in packs…But I never heard my parents say anything like “We weren’t expecting you’’ or “This isn’t a good time.”Drop-in visitors had a certain right of way and became No.1.
What happened to such visits Actually I know the answer.Times have changed.Everybody gets busy with work.There is no longer a stay-at-home mom keeping a pot of hot coffee or tea ready throughout the day for a surprise guest.Exploding malls and stores are now replacing homes as a central form of entertainment.
Just the other day a former student of mine showed up.“I'm sorry for the surprise visit.”my student began.“I just wanted to see if you still lived here.I'll only stay a minute.”
My response was immediate.“No,you won’t,” I said.“Just come in,sit,have coffee, and we’ll talk.’’
I had nothing in the kitchen but we ordered pizza.And we had a lovely time.I have tried to keep the drop-in tradition alive though it takes some effort.
71.The author thought his friend’s invitation---“You’11 have to drop in sometime”---as .
A. a nice way of refusal B. an excuse of leaving
C. a kind of politeness D. an expression of surprise
72.The underlined phrase “pop i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
A. make many friends B. make a special date
C. have a good time D. pay a sudden visit
73.The woman from the neighborhood used to visit the author’s home to .
A. seek comfort from my parents B. meet new friends
C. 1isten to my parents’ story D. taste nice dishes
74.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we can infer that .
A. the author misses the lost good days B. unexpected visitors are still welcome now
C. modern people prefer outdoor activities D. there are more jobs for the housewives now
75.The author writes the passage intending to . S222
A. encourage people to be drop-in visitors
B. explain how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visitors
C. share his feelings about the drop-in tradition
D. show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friend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每小题3分,共15分)
[1]Compared to people with bad attitudes,people _________are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colds.It’s possible that being positive helps the body fight illnesses.
[2]In a previous study,people who tended to be cheerful and lively were least likely to
develop coughs and other cold symptoms.People who showed positive feelings were also less likely to mention symptoms to their doctors,even when medical tests detected those symptoms.
[3]Those findings were interesting,but they didn’t prove that a person’s attitude affects whether he or she gets sick.Instead,it was still possible that a person’s underlying personality is what matters.
[4]Evidence suggests,for instance,that certain people are naturally more likely to be outgoing and optimistic,with high self-esteem and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life.This would mean that who we are,not how we feel,ultimately decides our chances of catching colds.
[5]To figure out which mattered more,personality or emotions,the researchers interviewed 193 healthy ad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veryone in the study was equally likely to get infected.Their symptoms,however,differed depending on the types of emotions that they had reported over the previous fortnight.
[6]Among those who reported good moods and had been infected with the flu virus,for example, 28 percent developed coughs and stuffy noses.On the other hand,those symptoms struck 41 percent of people who had been less positive.
[7]Scientists argue about whether negative emotions or positive emotions have a stronger effect on how healthy we are.For now,it can’t hurt to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more often than not !
76.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in first paragraph.(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But,their symptom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otions they had claimed to have in the last two wee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into proper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Suppose one of your friends had got infected with the H1N1 flu,give him/her at least three pieces of advice.(Please answer within 30 words)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 (满分30分)
你校正在开展“共建和谐校园”活动,你们班就“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进行了讨论,请根据讨论内容写一篇英语短文。
Dos Don’ts
待人诚实、守信 严禁撒谎、考试作弊
待人友好、乐于助人,尊敬他人 不要自私自利、言行伤人
文明守纪、爱护校园环境 根除迟到、乱吐、乱扔现象
个人建议:勿以善小而不为
注意:1. 词数120-150。
2. 不能逐字翻译;可适当增加内容,使文章行文连贯。
3. 文章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吐痰—spit(v.); 和谐校园—a harmonious campus;
The Harmonious Campus Projec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As for students, how should we behave ourselves
高三英语单元过关测试答题纸 S223
第Ⅱ卷 共45分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76.
77.
78.
79.
80.
第二节 写作(满分30分)
高三英语 答案 S224
听力:
1-5 AAABC 6-10 BABAB 11-15 AABAC 16-20 BBBBA
单选:
21-25 ADBDA 26-30 AACBD 31-35CCBBA
完型:
36-40 CBDAC  41-45 CBDAD  46-50 BBADC  51-55 BDCAD
阅读:
56-60 DCBAB 61-65 BADCD 66-70 BDCBA 71-75 CDAAC
阅读表达:
76.Positive attitudes keep you healthy/Being cheerful keeps you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emotion concern health.
评分建议:能正确概括文章大意均可得分。需保证含义与参考答案一对致,单词拼写无误。
77.who are cheerful and relaxed/who are positive/with positive attitudes/who are optimistic
评分建议:根据文章内容,使语句通顺。字体清楚、无拼写、语法错误,即可得分。
78.Their symptoms, however, differed depending on the types of emotions that they had reported over the previous fortnight.
评分建议:能准确找出句子。字体清楚,有抄写错误要酌情扣分。
79.这些发现很有趣,但不能证明一个人的态度对他/她是否生病产生影响。
评分建议:忠于原句,语句通顺,无语言错误,方可得3分。
80.Answers may vary.
评分建议:每条建议1分。有语言表达错误,或总体字数限制酌情扣分。
写作:
The Harmonious Campus Projec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As for students, how should we behave ourselves
In our daily life,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form some good habit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be honest and faithful to others. Never tell lies or cheat in examinations. Secondly, respect each others. Don’t be selfish or hurt other’s feelings when talking. Thirdly, you have to avoid some bad habits, such being late for school, throwing rubbish here and there or spitting in public. In general, it’s our duty to protect our own environment.
In my opinion, we all hope that we will be a civilized student, do all that we should do, and do as much as we can to build our school into a harmonious campu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