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鲁教版 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溶液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2 鲁教版 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溶液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溶  液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 MERGEFORMAT ,)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 MERGEFORMAT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 __的、__ __的__ __
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
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质量关系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__ __;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2.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1)溶解放热:如__ __的溶解、__ __的稀释。
(2)溶解吸热:如__ __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于水。
3.乳化现象
(1)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剂(如洗洁精等洗涤剂)所起的作用为乳化作用。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2.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
3.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
4.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
5.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
6.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甜( )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 MERGEFORMAT
(由应用推原理)
用“溶解”“乳化”“化学反应”填空。
1.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用酒精洗去试管上的碘:__ __
2.用洗洁精洗去碗碟上的油渍;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油渍:__ __
3.盐酸除铁锈;利用纯碱或氢氧化钠除去油烟机上的油污:__ __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某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其溶质就是该物质吗?
提示:不一定。对于溶解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形成的溶液的溶质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CaO+H2O===Ca(OH)2形成的石灰水的溶质是Ca(OH)2。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 MERGEFORMAT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比较: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条件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特点 不能继续溶解(同种溶质) 还能够继续溶解(同种溶质)
判断方法 (1)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溶质继续溶解
转化 对于大多数物质。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1)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 )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
3.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
4.温度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
5.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2)公式。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其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见【实验突破·深挖掘】)
3.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常见方法 计算依据 关系式
溶液的稀释 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__ __不变 A×a%=(A+m水)×b%
溶液的浓缩 ①添加溶质;②蒸发溶剂 ①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入的溶质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②蒸发溶剂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A×a%+B=(A+B)×b%②A×a%=(A-m水)×b%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配制溶液时,搅拌能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
3.20 ℃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31.6 g( )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 MERGEFORMAT 溶液
【典例1】(2021·衡阳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溶质是食盐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C.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D.加入蔗糖溶解后,水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 MERGEFORMAT (2020·滨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 MERGEFORMAT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典例2】(2020·襄阳中考)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生活中常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消毒。
(1)高锰酸钾中钾、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 __。
(2)若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__ __g。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 MERGEFORMAT
(1)50 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 __ __。
(2)若要用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__ __ __。
INCLUDEPICTURE "实验突破·深挖掘.TIF" INCLUDEPICTURE "实验突破·深挖掘.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实验.TIF" INCLUDEPICTURE "实验.TIF" \* MERGEFORMAT 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
仪器选择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流程
操作步骤 计算 配制50 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 g,水的质量为47 g
称量 用__ __称取氯化钠3 g,放入烧杯中
量取 用__ __mL量筒量取水47 mL(水的密度为1 g·cm-3),倒入烧杯中
溶解 用__ 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装瓶保存 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贴上标签保存
 误差分析
影响溶质质量的因素 影响溶剂质量的因素
浓度偏大 称量时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致溶质偏多 (1)量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致水偏少;(2)量取的水未全部倒入烧杯中,致水偏少
浓度偏小 (1)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致溶质偏少;(2)药品中含有固体杂质或不干燥或已潮解,致溶质偏少 (1)量水时仰视刻度,致水偏多;(2)烧杯中原来有水,致水偏多
【典例】(2020·宜宾中考)实验室按图示步骤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 __ __。
(2)用规格为__ 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 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 g·cm-3)。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 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 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 MERGEFORMAT 若要取上述溶液20 g,将其稀释为11%的蔗糖溶液,回答有关问题:
(5)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__ __ __,所需仪器为__ __。
(6)该实验的操作的主要步骤为__ __。
(7)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 __(填序号)。
A.量取22%的蔗糖溶液时俯视读数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PAGE
- 6 -第三单元 溶  液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 MERGEFORMAT ,)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 MERGEFORMAT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均一__的、__稳定__的__混合物__
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
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质量关系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__溶剂__;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2.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1)溶解放热:如__氢氧化钠__的溶解、__浓硫酸__的稀释。
(2)溶解吸热:如__硝酸铵__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于水。
3.乳化现象
(1)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剂(如洗洁精等洗涤剂)所起的作用为乳化作用。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3.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4.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5.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6.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甜(×)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 MERGEFORMAT
(由应用推原理)
用“溶解”“乳化”“化学反应”填空。
1.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用酒精洗去试管上的碘:__溶解__
2.用洗洁精洗去碗碟上的油渍;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油渍:__乳化__
3.盐酸除铁锈;利用纯碱或氢氧化钠除去油烟机上的油污:__化学反应__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某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其溶质就是该物质吗?
提示:不一定。对于溶解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形成的溶液的溶质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CaO+H2O===Ca(OH)2形成的石灰水的溶质是Ca(OH)2。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 MERGEFORMAT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比较: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条件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特点 不能继续溶解(同种溶质) 还能够继续溶解(同种溶质)
判断方法 (1)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溶质继续溶解
转化 对于大多数物质。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1)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3.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4.温度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5.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溶质质量 与 溶液质量 之比。
(2)公式。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其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见【实验突破·深挖掘】)
3.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常见方法 计算依据 关系式
溶液的稀释 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__溶质的质量__不变 A×a%=(A+m水)×b%
溶液的浓缩 ①添加溶质;②蒸发溶剂 ①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入的溶质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②蒸发溶剂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A×a%+B=(A+B)×b%②A×a%=(A-m水)×b%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配制溶液时,搅拌能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3.20 ℃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31.6 g(×)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 MERGEFORMAT 溶液
【典例1】(2021·衡阳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盐酸中溶质是食盐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C.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D.加入蔗糖溶解后,水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 MERGEFORMAT (2020·滨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 MERGEFORMAT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典例2】(2020·襄阳中考)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生活中常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消毒。
(1)高锰酸钾中钾、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39∶55∶64__。
(2)若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__5__g。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 MERGEFORMAT
(1)50 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0.05__g__。
(2)若要用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__45__g__。
INCLUDEPICTURE "实验突破·深挖掘.TIF" INCLUDEPICTURE "实验突破·深挖掘.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实验.TIF" INCLUDEPICTURE "实验.TIF" \* MERGEFORMAT 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
仪器选择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流程
操作步骤 计算 配制50 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 g,水的质量为47 g
称量 用__托盘天平__称取氯化钠3 g,放入烧杯中
量取 用__50__mL量筒量取水47 mL(水的密度为1 g·cm-3),倒入烧杯中
溶解 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装瓶保存 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贴上标签保存
 误差分析
影响溶质质量的因素 影响溶剂质量的因素
浓度偏大 称量时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致溶质偏多 (1)量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致水偏少;(2)量取的水未全部倒入烧杯中,致水偏少
浓度偏小 (1)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致溶质偏少;(2)药品中含有固体杂质或不干燥或已潮解,致溶质偏少 (1)量水时仰视刻度,致水偏多;(2)烧杯中原来有水,致水偏多
【典例】(2020·宜宾中考)实验室按图示步骤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22__g__。
(2)用规格为__100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78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 g·cm-3)。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D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 MERGEFORMAT 若要取上述溶液20 g,将其稀释为11%的蔗糖溶液,回答有关问题:
(5)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__20__g__,所需仪器为__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__。
(6)该实验的操作的主要步骤为__计算、称量、混匀、装瓶保存__。
(7)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A、B__(填序号)。
A.量取22%的蔗糖溶液时俯视读数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PAGE
- 6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