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鲁教版 中考复习 第二单元 专题2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2 鲁教版 中考复习 第二单元 专题2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二节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 MERGEFORMAT ,)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 MERGEFORMAT 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__ __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中的__ __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__ __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__ __再分
基本性质 ①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_ __。可解释的现象: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 kg 。②分子、原子总是在__ __,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可解释的现象为物质的扩散、远处闻到气味、物质的溶解、蒸发、沸腾等。③分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__ __。可解释的现象为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解释的现象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固态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分子相同等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组成新物质的分子
物质变化微观解释 物理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发生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
3.离子
(1)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离子符号的意义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 子 离 子
阳 离 子 阴 离 子
构成微粒间的关系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电 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粒子符号表示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S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S2-
相互转化关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的大。( )
2.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
3.相同的原子只能构成相同的分子。( )
4.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5.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 )
6.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 MERGEFORMAT
(由性质推实例)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例:__ __。
2.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例:__ __。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实例:__ __。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平时看到的“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 )
2.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时,“1”通常 省略不写。( )
3.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
4.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
5.同种元素的离子和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吗?
提示:离子带电荷,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质子、电子。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 MERGEFORMAT 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 __=__ __。
(3)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这三种粒子,例如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相同。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应用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是否稳定 化学性质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4 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通常为金属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8 不稳定 易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通常为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8 稳定 不易得也不易失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微点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非金属原子,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稀有气体原子。
3.相对原子质量
(1)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
(2)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__ __+__ __。
INCLUDEPICTURE "拓展迁移.TIF" INCLUDEPICTURE "拓展迁移.TIF" \* MERGEFORMAT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相等的,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得失的电子质量忽略不计。如Mg和Mg2+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24。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
2.Na+和Na不属于同种元素。( )
3.水(H2O)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4.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5.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三.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三.TIF" \* MERGEFORMAT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
(1)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在地壳中的含量:按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为__ __。
(3)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的意义 举例(以Fe为例)
宏观意义 表示一种 Fe表示铁元素
表示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Fe表示铁这种物质
微观意义 表示一种原子 Fe表示铁原子
表示一个原子 Fe表示一个铁原子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 5Fe只能表示
【微点拨】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该符号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2.元素周期表
(1)结构
(2)排布规律:
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__ __数相同;
②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__ __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③同一周期(第一层除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增至8;
④同一周期,__ __元素开头,慢慢过渡到__ __元素,稀有气体结尾。
(3)每个单元格表示的信息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才是同种元素。如H2O和Ne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
3.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
4.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
5.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 MERGEFORMAT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典例1】(2020·聊城中考)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 MERGEFORMAT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F.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
G.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
H.4 000 L氧气能压缩在40 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
INCLUDEPICTURE "答题指导.TIF" INCLUDEPICTURE "答题指导.TIF" \* MERGEFORMAT 明确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 MERGEFORMAT
(2021·哈尔滨中考)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 MERGEFORMAT 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典例2】(2021·达州中考)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PAGE
- 9 -第二节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INCLUDEPICTURE "思维构建·理脉络.TIF" \* MERGEFORMAT ,)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熟掌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TIF" \* MERGEFORMAT 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__化学性质__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中的__最小__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__可以__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__不可__再分
基本性质 ①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_很小__。可解释的现象: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 kg 。②分子、原子总是在__不断运动__,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可解释的现象为物质的扩散、远处闻到气味、物质的溶解、蒸发、沸腾等。③分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__间隔越大__。可解释的现象为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解释的现象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固态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分子相同等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组成新物质的分子
物质变化微观解释 物理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发生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
3.离子
(1)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离子符号的意义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 子 离 子
阳 离 子 阴 离 子
构成微粒间的关系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电 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粒子符号表示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S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S2-
相互转化关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的大。(×)
2.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3.相同的原子只能构成相同的分子。(×)
4.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
6.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INCLUDEPICTURE "逆向推断.TIF" \* MERGEFORMAT
(由性质推实例)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例:__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
2.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例:__气体容易被压缩__。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实例:__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更快__。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平时看到的“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
2.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时,“1”通常 省略不写。(√)
3.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4.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5.同种元素的离子和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吗?
提示:离子带电荷,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质子、电子。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TIF" \* MERGEFORMAT 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核内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__。
(3)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这三种粒子,例如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相同。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应用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是否稳定 化学性质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4 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通常为金属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8 不稳定 易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通常为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8 稳定 不易得也不易失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微点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非金属原子,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稀有气体原子。
3.相对原子质量
(1)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
(2)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__质子数__+__中子数__。
INCLUDEPICTURE "拓展迁移.TIF" INCLUDEPICTURE "拓展迁移.TIF" \* MERGEFORMAT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相等的,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得失的电子质量忽略不计。如Mg和Mg2+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24。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2.Na+和Na不属于同种元素。(×)
3.水(H2O)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三.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三.TIF" \* MERGEFORMAT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
(1)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在地壳中的含量:按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为__氧、硅、铝、铁__。
(3)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的意义 举例(以Fe为例)
宏观意义 表示一种 元素  Fe表示铁元素
表示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Fe表示铁这种物质
微观意义 表示一种原子 Fe表示铁原子
表示一个原子 Fe表示一个铁原子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 5Fe只能表示 5个铁原子 
【微点拨】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该符号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2.元素周期表
(1)结构
(2)排布规律:
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__电子层__数相同;
②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__最外层电子__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③同一周期(第一层除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增至8;
④同一周期,__金属__元素开头,慢慢过渡到__非金属__元素,稀有气体结尾。
(3)每个单元格表示的信息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INCLUDEPICTURE "微点思考.TIF" \* MERGEFORMAT
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才是同种元素。如H2O和Ne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INCLUDEPICTURE "秒判正误.TIF" \* MERGEFORMAT
1.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3.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4.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5.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INCLUDEPICTURE "典例研析·明考向.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TIF" \* MERGEFORMAT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典例1】(2020·聊城中考)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追问.TIF" \* MERGEFORMAT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F.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G.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H.4 000 L氧气能压缩在40 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INCLUDEPICTURE "答题指导.TIF" INCLUDEPICTURE "答题指导.TIF" \* MERGEFORMAT 明确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INCLUDEPICTURE "变式训练.TIF" \* MERGEFORMAT
(2021·哈尔滨中考)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C)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TIF" \* MERGEFORMAT 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典例2】(2021·达州中考)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PAGE
- 9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