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专题练习(含答案)-2021_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专题练习(含答案)-2021_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 在天龙山石窟上刻“某某到此一游” B. 商贩在晋祠设置烧烤摊点
C. 在平遥古城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D. 蒙山景区倡导游客垃圾入箱
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旅游功能
3.在地图上我们会看见“珠穆朗玛峰8844.43米”这 样的数字和文字,它属于地图的( )
A. 图例 B. 注记 C. 说明 D. 文字和数字
4.下列图例中表示关隘的是( )
A. B. C. D.
5.刚进入某初中的702班同学们正在接受军训,当面朝正北方的同学们接到教官“向右转”的指令后,同学们将面朝( )
A. 正东方 B. 正南方 C. 正西方 D. 正北方
6.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
A. 10380米 B. 1 532米 C. 7316米 D. 8 380米
7.以下传统民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降水充沛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8.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用蓝色,平原用黄褐色,山区、高原用绿色
B. 绿色越淡,表示地势越高;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低
C. 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平原用绿色
D. 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陆地的高低起伏
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社区在橱窗进行了政策宣传,这体现了社区的( )
A. 政治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经济功能
10.阅读某学校平面图,回答问题:
(1)食堂在教学楼3的______方向( )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
(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
(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衢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地比G地易发育河流
B. 甲村比丙村坡缓
C. 山峰A和E地的相对高度小于800米
D. 量得乙村与丁市最短图上距离为1.5厘米,不考虑高差,则乙村到丁市最短实际距离为7.5千米
1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组合正确的是( )
①若B地气温为16℃,只考虑地形因素,此时E地气温约为11.2℃
②图示区域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
③若甲村在乙村的东北方向,则小清河c-d段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
④水库蓄水最高水位为350米
⑤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乙村宜发展禽蛋蔬菜产业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13.西湖龙井是浙江著名的特产,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浙江一张响亮的名片。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1)观察上图,西湖龙井分布区的主要地形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山地
(2)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
A. 北高南低 B. 中间高,四周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东高西低
(3)若想更直观地表现该区域内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情况,可查阅( )
A. 分层设色地形图 B. 水系图 C. 地形剖面图 D. 植被分布图
(4)西湖龙井茶远销海外,在欧美等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体现了区域之间的( )
A. 技术联系 B. 人才联系 C. 经济联系 D. 物产联系
14.近来湘西自治州各县雷有暴雨预测警报发出,以下地图中对暴雨预测有最大帮助的是( )
A. 湘西自治州卫星云图 B. 湘西自治州交通旅游图
C. 湘西自治州地形图 D. 韦西自治州人口密度图
15.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福建厦门到台湾高雄的图上距离约为6厘米,厦门和高雄的实地距离约为( )
A. 30千米 B. 300千米 C. 3000千米 D. 120千米
16.张明与爷爷一起去登山望远,登山前张明查阅了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被称为( )
A. 政区图 B. 交通图 C. 导游图 D. 等高线地形图
(2)甲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A. 跳水运动 B. 攀岩运动 C. 滑雪运动 D. 跳伞运动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
A. 山峰 B. 陡坡 C. 缓坡 D. 峭壁
二、综合题
17.你能判断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社区哪方面的功能吗?请你把它们填在横线上。
图甲:________;图乙:________
18.某实验学校七(1)班学生准备搞一次野外登山定向越野比赛活动,地点就选在郊区的某山顶。各小队都拿到了一幅这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假如你是该班的同学,请你为自己的小队设计一个登顶方案,并向你的队员详细介绍这个方案。
设计方案: ;
设计理由: 。
19.某地理兴趣小组赴某山区开展登山旅行活动。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适合徒手攀岩的是路线 1 (填数字),是因为该线路沿途经过 2 (地形部位名称);能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觉的是路线 3 (填数字);最省力的是路线 4 (填数字),理由是 5 。
(2)图中A、B、C三处河流中,标注有错误的是 1 , 理由是 2 。
(3)若出发地到古庙的路线图上距离为6.8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是 1 千米。
(4)图中村庄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1 。
20.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如果有人设计了BA、CA两条登A山的路线,那么,沿哪条路线攀登较为省力?为什么?
(2)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是怎样的?
(3)在A一F六个字母表示的地点中,比较适宜修建水库的是哪一处?请说明理由。
21.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甲 ; 乙 。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C点的海拔是 米,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
(4)图中D和E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山脊的是 , 表示鞍部的是 。
(2)图中B点的海拔高度为 米,它与山峰A的相对高度是 米。
(3)经测量AB两地在图上相距1.5厘米,若AB间要架设一条缆车线路,则至少需要缆线 米,缆车线路的落差是 。
(4)如果要登上A山峰,BA和DA两条线路中相对要轻松一些的是 , 理由是 。
(5)若在E,F两个区域中选择一个开辟农田种植水稻,你认为选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案部分
1.D 2.A 3. B4.C 5. A6.C 7.B 8.C 9.A 10.(1)D(2)B(3)D 11.D
12.C 13.(1)B(2)C(3)C(4)D 14.A 15.B 16.(1)D(2)B(3)C
17.文化功能;经济功能
18.方案:从出发地A到山顶。
理由:这条路线,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和缓,便于攀登,安全性高。(或从出发地B到山顶。这条路线,等高线相对较密,地势陡峭,有一定的挑战性 ,路程相对较短。)
19.(1)②;陡崖;①;③;等高线稀疏,地势相对平坦
(2)B;此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没有河流
(3)3.4
(4)沿河流分布
20.(1)CA。因为这条线路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和。
(2)自西向东。
(3)区域:包括C、E、F在内的河流上游区域。理由 :这里地处河流上游,地势开阔,便于拦河筑坝,不会占用大量农田。
21.(1)陡崖;鞍部
(2)17;470;10
(3)自东北向西南;东西走向
(4)D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2.(1)D;C
(2)100;574.1
(3)900;574.1米
(4)DA(或AD);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势起伏较小,爬起来比较轻松省力
(5)E;E处地势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或平原);且位于河流交汇处,便于农业灌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