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课堂小结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统一北方袁绍曹操之战孙刘联军之战魏蜀吴年-孙权- .年- -洛阳年- -成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胜利(原因)特点:影响:为曹操统一 奠定基础公元200年曹操、袁绍曹操以少胜多北方官渡赤壁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胜利(原因)特点:影响:为 局面奠定基础公元208年曹操、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三国鼎立220曹丕221刘备229建业三国实力对比“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导学案课堂同步用书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七年级·历史· 部编版·上册1.掌握西晋的建立、统一全国及灭亡的史实。2.说出八王之乱的经过及影响;3.简述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十六国建立的背景。◎重点:八王之乱;西晋衰亡的原因。263 年266 年280年一、三国归晋,享短暂繁华魏灭蜀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快速阅读课本,请把相应的事件填写在时间轴上.我来梳理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63年,魏国灭蜀汉。乐不思蜀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人物简介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西晋。西晋晋武帝·司马炎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孙皓被押往洛阳“三国尽归司马氏”266年西晋建立280年统一全国316年匈奴灭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36年?一、三国归晋,享短暂繁华王恺和石崇斗富背景:西晋皇室及许多大臣都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缺乏雄才大略,生活奢侈腐化,整天攀比斗富。其中便有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的“斗富”。我家拿白蜡当柴烧。②我家步障紫丝40里。③我家步障锦缎50里。④砸掉!赔你三尺高一株的如何?!⑧此乃二尺高珊瑚树一株。⑦我家用麦糖洗锅。①(石崇王恺斗富图)我家用名贵的药材石脂涂墙⑤我家用花椒泥涂墙⑥材料:西晋人写《钱神论》,讽刺当时的社会:钱被奉为神物……死可使活,……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西晋的社会风气:王恺和石崇斗富的故事和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西晋怎样的社会风气?西晋统治阶层昏庸腐朽,道德沦丧,“唯钱是图”,享乐之风盛行。二、八王叛乱,叹国之飘摇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匈奴灭晋266年280年316年八王之乱291年306年八王之乱(公元291-306年)二、八王之乱,叹国之飘摇西晋初年,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河间王赵王齐王东海王汝南王楚王长沙王成都王晋武帝八王之乱小剧场旁白: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楚王:哎,现在的新皇帝简直就是个昏庸无能的白痴,大权都被太后独揽。太后专权这些年,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名声都坏透了。赵王:是啊,而且现在由于她的腐朽统治,对内迁各族人民横征暴敛,各族人民反抗此起彼伏,咱们不如趁着这动乱......(造反的手势)齐王:司马伦(赵王),我看你是早有反判之心了吧!你这几年潜心经营,手握重兵,势力壮大,现在你的野心终于暴露了。赵王:哎哎哎,大家都别虚伪。父皇不公正,他把白痴一样的司马衷立为太子,我早都有意见了。我不相信你会无动于衷。旁白:公元291起,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权力,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开启了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原因?1、分封制使宗室诸王手握重权,势力日盛(分封制导致内乱:周朝、西汉、西晋)2、西晋统治者残酷剥削内迁各族人民,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晋惠帝昏庸无能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口大量死亡,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民逃往南方衣冠南渡(1)“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内迁匈奴人灭亡西晋)3)影响:(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二、八王之乱,叹国之飘摇实质:是统治阶级为争夺中央权力而发动的战争4)西晋衰落的原因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②八王之乱,耗竭国力。③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统一280年316年启示:成于俭,败于奢,提倡节俭;处理好民族关系;注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三、五胡内迁,显民族交融敕勒[ chì lè ] 川狩猎图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请用一句古诗描绘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内迁时期:东汉、魏、晋时期EFBACD羯(jié)三、五胡内迁,显民族交融内迁方向:(陕西关中)氐(dī)羌(qiāng)( 及河套地区)鲜卑( )鲜卑( )匈奴西北陕西辽宁山西北方少数民族墓葬砖画《耙地图》杂居地区的汉人,学习经营畜牧业。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有何影响?我来思考山西南部的羯族人,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洛阳汉族使用少数民族的胡床、椅子、方凳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另一方面加剧了中原局势的混乱316年,西晋灭亡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五个政权,及其西南的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成汉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治理前秦?作用如何?时间:4世纪后期,民族:氐族人物:苻坚措施: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不定期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作用:前秦境内胡汉矛盾有所缓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匈奴灭晋266年280年316年八王之乱291年306年十六国316-439年东晋316-420年439年影响:西晋从此衰落;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高潮西晋的建立: 年,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 .西晋统一全国: 年,西晋灭 ,统一了全国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背景:① 制使宗室诸王手握重权,势力日盛;② 帝昏庸无能;③民族矛盾引起内迁民族的反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西晋的建立内迁时间: 、魏、 时期内迁民族:匈奴、 、羯、氐、 族内迁路线:羌、氐:迁入 。匈奴、羯:迁入 。鲜卑:迁入 与陕西及河套地区266司马炎洛阳280吴分封晋惠人口迁徙东汉腐朽统治中原人口南迁晋鲜卑羌陕西关中山西辽宁北方“十六国”. 统一北方前秦END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西晋的建立(1)背景:263年,魏灭蜀。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2)建立:266年,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 灭吴,统一了全国。 司马炎西晋(4)统治①皇室及贵族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只知道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②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八王之乱 (1)背景:①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②西晋统治者残酷剥削内迁各族人民,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③ 昏庸无能。 晋惠帝(2)目的:争夺中央政权。(3)概况:主要在 一带展开,历时十几年。 (4)影响: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高潮。 人口迁徙洛阳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2)概况:①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 。②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③ 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鲜卑陕西关中(3)政权更迭①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 十六国统一 4世纪后期,氐族 建立前秦,并统一黄河流域 统治 苻坚任用汉人 为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影响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②前秦王猛苻氏统一分裂西晋统一280年316年十六国东晋220年三国时期420年439年分裂【模拟参观】以下是魏晋墓壁砖画。(3)根据模拟参观的魏晋墓壁砖画,说出北方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从游牧文明(生活)到农耕文明(生活)。民族交融。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pptx 八王之乱_Trim.mp4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