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一章 运动与力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 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3.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加速度的学习,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学习,增强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2. 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认识物理规律的作用,增强学习的兴趣; 3. 通过对“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思考与研究”,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 加速度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难点 加速度的概念
教具 用运动传感器测量加速度、钱毛管演示实验装置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课题 提问:如果让我们和内燃机车进行100 m比赛,如图1-23所示,大家能猜出谁会赢吗?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猜对,在100 m比赛中火车可不是我们的对手。若进行1 000 m比赛,你还猜得出来吗?2 000 m比赛呢? (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来或回答不准确) 引入课题: 要想比较准确地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习今天的课程——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汽车开动后,速度越来越大;行驶的汽车制动后,速度越来越小。我们把速度不断变化的直线运动叫作什么? (这个答案学生一般都能答对——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例如,一辆汽车沿一条直线从静止开始加速,如果1 s末的速度为2 m/s,2 s末的速度为4 m/s,3 s末的速度为6 m/s,4 s末的速度为8 m/s……那么,每经过1 s它的速度就增加2 m/s,我们把这种“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将上面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每一时刻的速度作为一个点画出,就形成一条如教材图1-24所示的直线。这样绘制的描述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叫作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有时简称速度图像)。这样就既直观又准确、简洁地将上例中的汽车的运动状况描述出来了。 提问:如果有甲、乙两辆汽车,运动状态如下图所示,大家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答案: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为了描述这种性质,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 三、加速度 为了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加速度。加速度用a表示,末速度用vt表示,初速度用v0表示,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用t表示,则 加速度的SI单位是m/s2(米每二次方秒),其数值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演示实验:用运动传感器测量加速度。(利用DIS实验系统,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在屏幕上显示出v-t图像,并自动计算出某段时间内的加速度。调整斜面的倾角,再做两次) 随堂练习: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可以在2 s内将自身的速度从0提高到10 m/s;迫击炮可以在0.005 s内将炮弹的速度从0提高到250 m/s。(让学生初步练习运用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进一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说明: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即,则加速度是正值,表示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少,即,则加速度是负值,表示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如果已知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加速度a和时间t,则可以用速度公式求解末速度vt,即 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如果已知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加速度a和时间t,则可以用位移公式求解位移s,即 推论 如果我们与内燃机车进行100 m比赛,由于我们可以在2 s的时间内将速度提高到7 m/s左右,大约15 s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冲到终点;而内燃机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大约为 0.1 m/s2,在15 s内能将速度提高到 1.5 m/s左右,大约前进11 m。因此,我们可以稳操胜券。 如果我们与火车进行1 000 m比赛,并假设我们都是世界级中长跑选手,可以7 m/s的速度跑完全程,那么,我们的成绩约为143 s;而火车仍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跑完全程约需141 s。我们与火车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难分伯仲。 如果我们与火车进行2 000 m比赛,并假设我们仍可以 7 m/s的速度跑完全程,那么,我们的成绩约为286 s;而火车仍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跑完全程只约200 s。我们只有甘拜下风了。 六、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讲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想及方法。 演示实验:钱毛管实验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且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通常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9.8 m/s2;在粗略计算时,可把g取作10 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表示为 vt = gt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 板书 学生回答 板书 板书 通过让学生观察v-t图像,加强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板书 板书 板书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演算 强调加速度是矢量 板书 给学生指明公式的适用条件 板书 利用位移公式,说明节前言中的问题 板书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板书 板书 板书
小 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两种。 2.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 = 0,加速度a = g。 速度公式: vt = gt 位移公式: 回顾本节知识
随 堂 练 习 练习1-2 1.解 由加速度公式得 m/s2=0.1 m/s2 则火车的加速度是0.1 m/s2。 2.解 由加速度公式得 m/s2=-6 m/s2 a为负值,表示加速度方向跟汽车初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解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 =(20+0.5×20)m/s=30 m/s 5.解 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得 m=19.6 m 6.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得 m/s ≈ 14 m/s 思考并回答
课 后 作 业 练习1-2 4.解 已知火车的初速度v0=72 km/h=20 m/s,末速度vt=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 m=2 000 m 独立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