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四章 直流电路 第四节 全电路欧姆定律 2课时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 2. 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 3. 知道全电路欧姆定律实际应用。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学习,能够进行电流、端电压等相关计算; 2.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3. 通过本节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科学理论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2. 激发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重点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全电路欧姆定律难点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端电压的计算教具 多媒体展示系统、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演示实验装置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4-26,展示出夜晚的一幢灯火辉煌的大楼的情景。 提问: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每天天黑以后,每家都会打开电灯,但往往发现此时电灯发出的光较暗。而到了深夜,同一盏灯发出的光却变得较亮。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来。) 引入课题: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全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第四节 全电路欧姆定律。 二、电动势 提问:电源有两个极,两极间存在着电压。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消耗电能,流回电源的负极。那么,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电源就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发电机就是最常见的电源。不同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般不同,为了表示电源的这种本领的大小,我们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不接用电器时,电源两极间电压就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用符号E表示,它的SI单位是V(伏)。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大型发电机的电动势可达几十千伏。电动势仅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外电路的情况无关。 目前常用的电池有以下几种:干电池、纽扣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4-27。 生活中使用的电池,大多还有一个技术指标:容量。容量的大小常用mA·h(毫安·时)表示。电池的容量越大,产生的电能越多,使用的时间越长。例如,某电池的标称容量为1 200 mA·h,表示它能够以12 mA的电流放电100 h,或以6 mA的电流放电200 h。 提问:你能找到图上某品牌的手机电池的标称容量吗? (1 050 mA·h)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4-28。 只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连成一个闭合电路,电路中才有电流。用电器、导线组成外电路,即图中虚线框以外部分;电源内部是内电路,即图中虚线框以内部分。 外电路的电阻叫作外电阻,用R表示。电源内部的导体,如发电机的线圈、电池内的电解液等,都有电阻,这部分电阻叫作电源的内阻,用Ri表示。内阻是我们研究全电路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流动,在外电阻上沿电流方向有电势降落U外;在内阻上也有电势降落U内。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升高的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理论分析表明,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数值E等于电路中电势降落的数值,即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U外和U内之和: E=U外+U内 设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为I,外电阻为R,内阻为Ri,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外=IR,U内=IRi。因此 E=IR+IRi 所以 即:全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作全电路欧姆定律。 外电路两端的电压U外,通常叫作端电压,常用U表示,它是电源加在外电阻(也叫用电器或负载)上的实际电压。 演示实验: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4-29。 按照图中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改变外电路的电阻,观察端电压怎样随着外电阻的改变而改变。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端电压与外电阻有什么关系? (可能有同学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总结:实验表明: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端电压减小。 这是因为:当外电阻R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I减小,内阻上的电压IRi也减小,因为端电压U = E-IRi,所以U增大,即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当外电阻R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内阻上的电压IRi也增大,由U = E-IRi可知端电压减小,即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减小而减小。 用多媒体展示仪展示教材图4-30。 汽车蓄电池组的简化供电电路如图所示。只打开车灯时,车灯正常发光。当汽车启动时,启动电动机的电路接通。由于启动电动机和车灯是并联的,因此,外电阻减小,使得外电路的端电压减小,导致车灯变暗。汽车发动以后,启动电动机停止工作,外电阻恢复原大小,端电压回升,车灯便恢复正常亮度。 回应本节前的问题: 每天天黑以后,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打开电灯、电视等用电器,而这些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因此电路中的外电阻减小,端电压降低,所以,此时电灯发出的光较暗。而到了深夜,很多用户休息了,用电器减少了,外电阻增大,端电压升高,所以,电灯发出的光变得较亮。 用多媒体展示仪展示教材图4-31。 知识扩展:当电路如图所示断开时,外电阻R变为无限大,这种情况称为断路。 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0,内阻上的电压IRi也为零,端电压U就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我们可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电路中的电流I会很小,内阻上的电压IRi也很小,所以,电压表此时测得的端电压U可认为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用多媒体展示仪展示教材图4-32。 当外电路如图所示连接时,外电阻等于零,这种情况叫作短路。 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端电压U等于零。一般情况下,电源的内阻都很小,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的内阻只有0.005~0.1 Ω,即使是普通的新干电池,内阻也不到1 Ω。因此短路时电流很大,不但会烧坏电源,还可能引起火灾。因而平时绝不允许将一根导线或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大功率发电机的供电电路,由于电动势很大,短路时的电流会达到很大数值,可能烧毁发电机。所以,为防止这类事故,应在电路里安装保护装置(如熔断器)。 例题1 已知电源电动势E = 1.5 V,内阻Ri = 0.20 Ω,外电阻R = 2.8 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各是多少? 解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为 端电压为 U = E-IRi =(1.5-0.50×0.20)V = 1.4 V 用多媒体展示仪展示教材图4-33。 例题2 在图4-33中,R1 = 8.0 Ω,R2 = 5.0 Ω。当单刀双掷开关S扳到位置1时,测得电流I1 = 0.20 A;当S扳到位置2时,测得电流I2 = 0.30 A。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i各是多少? 解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E=I1 R1 + I1 Ri E=I2 R2 + I2 Ri 代入数据,得 E=0.20×8.0 + 0.20Ri E=0.30×5.0 + 0.30Ri 解方程,得 Ri=1.0 Ω E=1.8 V 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板书 板书 学生思考不需要回答 板书 学生观看 板书 学生回答 板书 学生观看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 板书 学生观看 学生观看 板书 学生观看 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 板书小 结 全电路欧姆定律 1.电动势 电源就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动势是描述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电动势E的SI单位是V(伏)。 2.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作全电路欧姆定律: 端电压 U=IR 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的减小而减小。 回顾本节知识;体会思考方法;感受情感态度随 堂 练 习 练习4-4 1.答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和锂电池两种。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主要有12 V、24 V、36 V、48 V等多种,锂电池的电动势主要有24 V、36 V、48 V等多种。 2.解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的电流 端电压 3.解 由题意知,电源的电动势E = 2.0 V。合上开关S时,电路中的电流 电源的内阻: 思考并回答课 后 作 业 练习4-4 4.解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E=U1 + I1 Ri E=U2+ I2 Ri 代入数据,得 E=1.98 + 0.20Ri E=1.96 + 0.40Ri 解方程,得 Ri=0.1 Ω E=2.0 V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