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光现象及应用*学生实验六︰光的全反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用半圆柱形玻璃砖分析光的全反射的条件;2.用全反射棱镜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3.体会光的全反射的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本实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增强科学计算能力;3.通过对光路的设计,培养创新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体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感受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重点用半圆柱形玻璃砖分析光的全反射的条件难点全反射的应用;简单光路的设计教具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学过程设计一、检查预习、引入课题实验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预习本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弄清楚全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临界角的概念,并对利用全反射棱镜进行光路的初步设计。提问:1.光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并且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2.本实验为什么使用半圆柱形玻璃砖 (因为它可以使光从任意圆面射向圆心处时,保证入射角为零,便于光的入射)3.全反射棱镜为什么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当进入棱镜的光以45°角射到界面上时,由于光是从棱镜射向空气,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临界角的测量,第二部分是简单光路的设计。二、实验原理前面教师提问的内容,即包括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一:临界角的测量(1)将一张白纸平辅在桌面上,在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再垂直于横线画一条虚线,表示法线;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6-11。(2)把半圆柱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其平面与纸上的横线对齐。通过用直尺测量,使其圆心处于法线上,并将该点表示为o,如图所示。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6-12。(3)使激光灯发出一束光,穿过玻璃砖射到圆心上。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找到发生全反射现象的临界角的位置,用笔在纸上作一标记点P。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6-13。(4)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取下,在白纸上将P点与О点连接,该直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临界角C,如图所示。用量角器测量临界角C的大小,将数据填到记录表中。(5)换上新的白纸,重复前面的步骤,再做两次,将数据填到记录表中,计算误差。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利用填入教材的实验表6-1中的数据,依次计算临界角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的平均值、相对误差,并填到表格中。如果相对误差大于5%,则需要重做实验;如果相对误差小于5%,则继续完成实验。四、实验步骤二:设计光路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6-14。(1)将全反射棱镜摆成如图所示的光路,用激光灯将光从左下端射入,观察、验证光是否能从右上端射出。(2)将光从右上端射入,验证光是否可以从左下端射出。(3)再设计几个类似的光路,验证能否实现光的传递。随堂练习思考题1.通过实验步骤二的操作,可以发现光路具有_可逆_性。2.答:参考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课后作业学生实验后,将课本上交,教师检查,评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