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5.2《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5.2《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电势能、电势、电势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基础层次(A层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电势能的概念
2、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会比较同一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的电势能的大小。
3、理解电势能的相对性。
4、掌握电势的定义、相对性,会判断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
5、理解电势差的概念。
6、掌握并会应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公式。
二、学习过程:
任务1:电势能
前面我们曾经学过“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该物体具有能。
比如:1、静止的子弹不能对外做功,没有能;而高速运行的子弹能够克服人体肌肉的阻力做功穿入人体,我们说它具有能——动能
2、直接把锤放在木桩上,锤不能对木桩做功,没有能;但是把锤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再放下,锤就能对木桩做功,说明提起的锤具有能——重力势能。
请看右图:将带正电q的小球用丝线悬挂在空中。
▲如果没有电荷Q的存在,q只能处在B的位置静止不动,不能对外做功,没有能。
▲现在把Q移近q,即q处于Q形成的电场中,q在Q的电场力的作用下将会从B位置移动A位置,即q克服重力做了功。
表明,处于电场中的q具有做功的能力,即具有某种能。
我们把电场中的电荷由于受到_______的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____。用字母___表示。
电势能和重力势能是一个同一性质的能,因此和重力势能一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但可以有正负。其单位也是J。
任务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
前面我们讲过,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必然减小。同样道理,如果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也必然减小。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比较电荷在电场中不同位置时电势能的大小。
如图所示,试比较点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电势能的大小。
如果电荷带正电:
电荷的受力方向跟电场的方向相同,即由A到B,电荷在从A到B的移动过程中,位移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同,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
如果电荷带负电:
电荷的受力方向跟电场的方向相反,即由B到A,电荷在从A到B的移动过程中,位移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所以。
任务3: 电势能的相对性
前面我们讲过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只有先选定零势能面,才能确定物体重力势能的具体大小。
同样道理,电势能也具有相对性,只有选定了电荷在某一位置的电势能为零时,电荷在其它位置的电势能才有确定的值。
★理论计算中,规定电荷在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零。
(因为无穷远处的电场很弱,电场强度几乎为零,也就没有电势能)
例题:
请说出下列电荷q在Q形成的电场中,电势能的正负。
答:把q由现在所在的点向无穷远处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场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故电场力做正功),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可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减小到终点时为零(因为规定电荷在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零),故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一定大于零。即q在Q形成的电场中,电势能总是大于零
任务4: 电势
1、电势的定义:
把放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所具有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电势一般用符号_______来表示。其公式为_______________。电势是_____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其单位是_______。
例如:
如图所示,将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其电势能为。求:
(1)A点的电势;
(2)点电荷q在B点的电势能;
(3)比较q在A、B两点电势能的大小;
(4)将q换成,再分别求出在A、B两点的电势能,并比较大小。
解(1)
(2)由得
(3)
(4)
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对于一个正电荷来说,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小。
对于一个负电荷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反而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若q为正,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即;若q为负,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注意:是比值定义法,V的大小与EP和q无关,是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类比:地球周围某一点的高度h,可以通过公式求得,但h跟和G都无关,放不放物体,这一点的高度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该点放了物体,物体就有重力势能,放的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在该点的重力势能越大,但它的高度保持不变,它是地球重力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2、电势的相对性
电场中的电势相当于重力场中的高度,高度具有相对性,所以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选不同的地方为零电势点,各点的电势数值是不相同的。
比如,如下图所示,假如选择D点为零电势点,。
如果选C点为零电势点,则
▲理论上讲,零电势点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在实践中,常选取大地或仪器的公共地线的电势为零电势点。即我们所说的零线和地线的电势都是零。
比如,发电机
在同一问题中,零电势点和零电势能的选取必须一致。
3、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就相当于在重力场中,沿着重力线方向高度越来越低一样。)
例:试判断下图中电场中的A、B、C三点的电势高低。
答:因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以
任务5: 电势差
1、定义
如图所示,A点离地面高10米,B点离地面高8米,问A、B两点的高度差是多少?
(△h=hA-hB=10米-8米=2米)
△h称为A、B两点的高度差。
同样,在A点的电势为VA,B点的电势为VB,则A、B两点火的电势差为:VA-VB
我们把电场中任意两点的__________,叫做这两点的电势差。用符号_______表示。
其公式为_______________(注意:起点—终点)
2、单位:
A、B两点的高度用米表示,其高度差也是米。
同样地,电势的单位是V(伏),电势差的单位也是V(伏)
3、电势差与所选的零电势的位置无关,是绝对的
(还是以高度差进行类比)
4、电势差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压
例如:电灯的电压为220V,其零线接地,它的电势为零,问火线的电势是多少?
任务6: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强度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_________与这两点的_______的乘积。
(见书P122图5-7)
其公式为,
也可改写为
改写后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在匀场电场中,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强度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电势差。
★★重点强调:
(1)上面两个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对非匀强电场不适用。
(2)公式中的d是电场中任意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而不是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像高度差,不是两点间的距离,而是两点间沿竖直方向的距离。
(3)关于电场强度E的单位
由公式可知,E的单位为N/C。
由公式可知,E的单位是V/m.
这两个单位是等效的。
证明:由U=W/q知,1V=1J/C
所以1V/m=
例题:P122例题
三、检测反馈
1、比较下列电场中,电荷在A点和B点电势能的大小
2、试判断下列三种情况下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的正负。
3、电荷的电荷量为q=2.0×10-6C,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势能为3.2×10-4J,则该点的电势为__________V。
4、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________________,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 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有P、Q两点,则可知 ( )
A.P点的电场强度强;
B.Q点的电势高;
C.正电荷从P点移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在Q点的电势能大。
7、电势具有相对性,但两点间的电势差却是绝对的。 ( )
8、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一定大。 ( )
9、电场强度强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 )
10、如下图所示
则_______V,_______V,_______V,_______V,_______V,_______V。
1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平行放置,距离为 2.0 cm,用电压为30 V 的电池组使它们带电,求两板间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应用层次(B层次)
一、学习目标 (在A层次的基础上增加)
1、进一步理解电势能。
2、掌握和理解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数量关系。
3、了解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变化关系。
二、学习过程:
任务1:理解电势能。
地球和地球附近的空间中的物体,由这两个物体构成一个系统。
这两个物体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作用。
假如地球不动,如果不受其它外力作用的话,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即动能越来越大。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说明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上必具有某种能,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能是重力势能。
很显然,重力势能是由于重力引起的,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有关。
(再分析一下弹性势能、分子势能)
▲推而广之:
凡是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引力、斥力或弹力等相互作用时,由物体间本对位置必然决定一种能,这种能都叫做势能。
★现在我们看,电荷与电荷之间也存在作用力
因此,由它们的相对位置也必然决定一种势能,这种势能就是电势能。
任务2: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数量关系
1、分析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数量关系
(1)实例分析
如图所示,
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
文字描述:物体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就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体上升时,重力做负功,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式右边为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文字描述:物体上升,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就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不管上升还是下降,都可以用统一公式计算重力所做的功
当物体下降时,表示重力所正功;
当物体上升的时,表示重力所负功。
(2)理论分析
重力做正功的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可知,重力所做的功就等于动能的增加量,也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重力做负功的过程,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可知,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就等于动能的减少量,也等于势能的增大量。
▲使用公式时应特别注意:起点减终点。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数量关系
类比重力做功,我们不难得出,电场力做功的过程,是将电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同样存在的关系式。
文字描述: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势能的减少量就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势能的增加量就等于电荷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
任务3: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变化关系
1、关系的推导
由得:
前面我们讲过,
所以有
▲此式表明: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做功等于电荷的带电量与这两点间电势差的乘积。(类比: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跟高度差的乘积)
2、电场力所做的功,只与电势差有关,而与路径和受力情况无关
还是拿重力做功类比
不管是什么路径、物体做什么运动,只要高度差相同,重力所做的功都相同。
▲同理,在电场中,不管电荷怎样运动,电场力所做的功只与两点间的电势差有关,与路径和受力情况无关。
三、检测反馈
1、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有A、B两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A、B之间的距离为10cm。
(1)当带电量为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___。电荷在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_____(填“正功”或“负功”),做功的大小为______J,电势能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少”),电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了多少J)。
(2)当带电量为的点电荷从B点移到A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___。电荷在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_____(填“正功”或“负功”),做功的大小为______J,电势能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少”),电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了多少J)。
(3)当带电量为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___。电荷在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_____(填“正功”或“负功”),做功的大小为______J,电势能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少”),电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了多少J)。
2、一电荷在电场中A点的电势能为10J,在B点的电势能为20J,则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__________J的功。
3、如图表示一个正电荷的电场。已知A、B 间的电势差是 200 V,把一电荷量为–6×10–8 C的检验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4、A点的电势为320V,B点的电势为0V,将电荷量q=-2.0×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________功(填“正”或“负”),做功的大小为__________J,电势能将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如图所示,两块带电平行金属板 A、B 相距 0.05 m,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 1.2×103 V/m, 求两板间的电势差U AB 。
拓展层次(C层次)
一、学习目标 (在A、B两层次的基础上增加)
1、电势概念的建立及理解
2、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公式的推导。
二、学习过程:
任务1: 电势概念的建立及理解
1、电势概念的建立
一个物体质量为m,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重为势能为。
我们用重力势能除以它所受的重力,看看得到什么?
得到一个与物体质量无关,只与地球周围空间有关的高度
▲我们把这个高度叫做地势
平常我们说,地势高、地势低,打仗时抢占有利地势,就是这个意思。
同一物体,在地势高的地方,重力势能大;在地势低的地方,重力势能小。
因此,我们可以对地势(高度)这样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受到重力的比值,叫做该点的地势。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电势能EP除以电荷的电量q。
(实践证明,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来说,这个比值是一个常量,此常量和地势一样,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荷是否存在及所带电量无关)
★我们把这个比值叫做电势。
2、电势的理解。
电场中电势这个概念,相当于重力场中的高度。
(1)地球周围空间中(重力场中)某一点的高度是客观存在的,与该点有没有物体无关。同样,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也是客观存在的,与该点有没有电荷无关。
(2)如果在重力场某一点放一物体,则该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由重力场(高度)和物体(质量)共同决定的,因此,高度与物体是否存在无关,但重力势能与物体是否存在及其质量有关。同样道理,如果在电导场中某一点放一电荷,则该电荷就具有电势能,电荷的电势能是由电场(电势)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共同决定的,因此,电势虽与电荷是否存在无关,但电势能与电荷是否存在及其带电量有关。
(3)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所以电势也具有相对性。
(4)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把电场与重力场做一类比。
重力场 电场
与物体(或电荷)无关的物理量 g,表示重力场的强弱 E,表示电场的强弱
h(地势) V(电势)
与物体(或电荷)有关的物理量 G=mg F=qE
Ep=mgh EP=qV
3、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1)类比:沿重力线的方向高度越来越低。
(2)证明:如图所示:
假如一个正电荷q从A点移到B点,
q受到的电场力F的方向跟电场(电场线)的方向相同,即水平向右,从A到B的移动过程中位移的方向也是水平向右,因此在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因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因此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正数q,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假如一个负电荷q从A点移到B点,
q受到的电场力F的方向跟电场(电场线)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从A到B的移动过程中位移的方向也是水平向右,因此在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因为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大,因此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负数q,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即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任务2: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公式的推导
在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荷+q沿电场线方向从A点移到B点,A、B间的距离为d,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A、B间的电势差为U。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F/q得F=qE
所以,电场力做功W=Fd=qEd
而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有W=qU
W都是指电场力做的功
所以,qEd=qU
即U=Ed
三、检测反馈
1、在同一条电线上有A、B两点,己知将电荷-q从A点移到B点,外力反抗电场力做功。则电场线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A、B两点中_________点电势高。
2、试比较下列各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的高低。
3、如图所示, 两块平行金属板 A、B 相距30 mm,用电压为 60 V 的直流电源使两板分别带电,问:(1)两板之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多大?方向如何?(2)如果在两板间有一质量为1.0×10–5 kg的尘粒,正好悬浮在平行板之间,则该尘粒所带的是何种电荷?电荷量是多少?
4、 两块带电平行金属板相距 2.0 cm,两板间的电势差为10 3 V,(1)求两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假若两板间有一个电子,求它所受的电场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