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二、保护人权 总第 25 课时教 学目 标 1、了解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保护人身权的规定 本课第 2 课时2、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型: 新授3、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并尊重他人人身权重点 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难点 知道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创境激趣】用课件展示一组侵害人身权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2.“恶作剧” 3.偷看他人信件 【引思明理】<引思 1>根据课件展示的五幅图片,设置问题组:(1)上述案例侵害了哪些人身权?(2)民法有哪些保护人身权的规定?(3)图片中的侵害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明理 1>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逐一导出知识。(1)图片1“工人接受搜身”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2)图片2“恶作剧”侵害了生命健康权。(3)图片3“偷看他人信件”侵害了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引思 2>(1)什么是人身权?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明理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二、依法保护人身权(板书)1. 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板书)(1)人身权的含义、内容(板书)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还有:荣誉权、名称权 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人身权的概念以及相关知识,得出系统知识(2)民法保护人格权(板书)人格权包括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3)民法保护身份权(板书)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2.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板书)公民的身体健康、生命、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都要受保护。(1)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2)人格尊严不可侵犯(3)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引思 3>,帮助学生理解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的重要性和途径。(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2)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明理 3>经过学生的探究、讨论、争论,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并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3.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板书)(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板书)人身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2)维护人身权的途径(板书)首先,要增强意识。其次,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最后,要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利。【体验导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做“学生用书”的习题 在理清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述案例和教材第132页的“互动在线”进行讨论分析讨论,加深印象经过学生的探究、讨论、争论,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并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课题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参与民事 总第 24 课时教 学目 标 1、理解民事关系的概念,理解并识记民法的基本原则 本课第 1 课时2、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课型: 新授3、能判断身边的人是否具备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重点 民法的基本原则,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难点 民法的基本原则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创境激趣】2010年初,仙山市工商局开展了涉及行业安全的大检查活动。到了本市从事办公家具生产的 “万家用”家具厂。【引思明理】思考问题:仙山市工商局两次派人到“万家用”家具厂。这两次接触在这两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有什么不同?1.民法是调整民事活动的法律在学习了民事关系的概念之后,我们对民事活动和民事关系应该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你在生活中进行过哪些民事活动呢?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老师引导学生看教材126页上的漫画,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李某的父母去世后,遗产应该归谁?2)、李某现在可以作为民事主体继承遗产吗?总结自然人成为民事主体的三种情形:(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课堂巩固练习:▲1、某甲现年17岁,初中毕业后没有升高中,主要靠自己在工厂做工维持生活,应视其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思考:除了自然人以外,法人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那么,法人的成立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思考交流:老师点拨总结学生自由回答:(答案多为‘买东西’等等)老师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学生回答,师生对话,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阅读教材中法人应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老师:根据我们刚才学习了解的法人条件,我们学校是不是法人呢?你还能找出哪些法人组织?3.民法的基本原则:案例:张女士楼下说张女士家有噪音给她断了水。案例:一万八千年的债款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法院应该怎么判决?学生参照教材中‘民法的基本原则’这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民法的基本原则:五点(略)4.依法处理民事关系:案例: 张三有房屋一处,出租给李四。李四签订房屋合同并将该屋出租给王五…… “房客小心,此屋曾住过传染病人!”学生分组讨论,对张三的做法进行评价。学生学习教材129页《民法通则》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并分析,在张三和李四的租房纠纷案中,双方各应以什么方式承担民事责任。【体验导行】案例分析1:李某搭乘陈某的汽陈某认为这次事故属于意外事件,而且是无偿搭载李某,拒绝做出赔偿。 案例分析2:施工人员没有再换新的。工厂的汽车进厂时将该井盖压塌,但A工厂既未告知市政公司,也未设置示警标志。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人回答:老师总结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张女士应该找谁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学生:老师加入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总结:思考:陈某要承担赔偿义务吗?思考:王某所受到的损害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教学反思课题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三保护财产权 总第 26 课时教 学目 标 1、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相关规定 本课第 3 课时2、了解国家对侵害财产权的惩处措施 课型: 新授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重点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难点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创境激趣】1、法律保护财产权展示材料:(1)小李看到小王床头金项链,顿时起了具为已有的念头(2)小红丢了100元钱,被小明捡到了……【引思明理】思考问题①:上述两个事例中的项链和100元到底归谁所有?请同学们以法官的身份来分析此案。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对保护人们财产权是怎么规定的?分析提示①:小王的项链和小红丢失的100块,都属于我国法律上的“财产”。他们都拥有对自己物品的“财产权”。教师用幻灯片给出分析提示②:《宪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民法通则》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2、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案例1:出租车司机李某,将5000元现金寄给大学生思考问题①:李某该不该把钱返还给王某?②:王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分析提示①:李某应该归还王某;李某在王某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王某遗落的5000元钱捐给他人,也应该承担责任,把钱还给王某。 把学生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本部分两个提问,教师应该从第一问引导学生认识“财产权”;第二问从国家法律规定来指导学生判断上述两个事例的物品归谁所有。两个问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可以自由掌握先后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学生思维较活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辩论。分析提示②:我国物权法规定,所以李某和王某完全可以进行双方调解,如果调解不成,还可以诉诸法律。案例2:700元的欠条。王某要欠款时,李某拒不给钱。王某一怒之下凭借欠条将李某告上了法庭,思考问题:你认为法院会怎么判决?(学生以同桌间或者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分析提示:注意,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所以对于以上案例中王某想通过法院追回李某的赌搏欠款,法院是不予支持的。3、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案例3:农民甲某家走失了毛驴。被邻村乙某拾到并当即卖给了不知情的丙某。甲某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思考问题①:如果你是法官,你怎么处理甲乙丙三个人的纠纷?你会把毛驴判决给谁?②:查一查:侵害财产权所适用的民事责任方式有哪些?教师加以点拨和总结: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法院应该把毛驴判还给甲,乙应该把卖驴获得的钱归还给丙。【体验导行】假如你在路边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通讯录,还有200元钱,在没人认领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学生思维较活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辩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运用教学反思课题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四、利用合同 总第 27 课时教 学目 标 1、了解合同的形式、内容 本课第 4 课时2、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原则与违约责任 课型: 新授3、掌握合同的订立规则重点 合同的内容、效力与履行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难点 合同的订立方式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一)导入新课1.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1)播放视频“签订合同后,卖家携款人间蒸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设问: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吗?视频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二)研习新课第一模块:合同的订立。1.教学内容(1)合同的形式。(2)合同的内容。(3)合同的订立方式。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1)设问:图示活动中存在哪些合同关系?这些合同采取什么方式订立的?(2)指导各学习小组就法律条款展开讨论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合同条款”。(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要约与承诺”。(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和活动框的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3)用PPT出示:买卖情景──春熙路上。安排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娘,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要约、要约邀请、反要约与承诺的知识。板书: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形式;书面;口头;合同的内容;主要条款;普通条款;格式条款;合同的订立方式;要约;承诺。 指导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对各组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入合同的概念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PPT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2)认真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3)掌握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1)认真看课本探究活动图片,观看PPT,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1)观看视频,阅读教材“链接”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1)观看视频,看教材活动框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第二模块:合同的效力。1.教学内容(1)合同效力的分类。(2)合同的生效条件。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五: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讨论。(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 — 合同的效力”。 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五: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讨论。观看视频,看PPT,理解其内容,各小组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第三模块:合同的履行。1.教学内容(1)合同的履行原则。(2)合同的违约责任。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六:合同该怎么履行。(1)课堂小调查:对履行合同的认识。用PPT出示:合同法第六十条。设问:调查对你有什么启示?合同的履行应遵循什么原则?怎样落实?(2)告知其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遵循全面履行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约定之外的随附义务。板书:合同的履行原则;全面履行、诚实信用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六:合同该怎么履行。(1)积极参与课堂调查,观看PPT,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2)认真阅读教材大进拍卖的案例,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三)课堂小结1.教学内容 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PPT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认识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调查,指导各小组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引导学生树立合同重在履行的意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教学反思课题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四、利用合同 总第 27 课时教 学目 标 1、了解合同的形式、内容 本课第 4 课时2、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原则与违约责任 课型: 新授3、掌握合同的订立规则重点 合同的内容、效力与履行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难点 合同的订立方式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一)导入新课1.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1)播放视频“签订合同后,卖家携款人间蒸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设问: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吗?视频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二)研习新课第一模块:合同的订立。1.教学内容(1)合同的形式。(2)合同的内容。(3)合同的订立方式。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1)设问:图示活动中存在哪些合同关系?这些合同采取什么方式订立的?(2)指导各学习小组就法律条款展开讨论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合同条款”。(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要约与承诺”。(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和活动框的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3)用PPT出示:买卖情景──春熙路上。安排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娘,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要约、要约邀请、反要约与承诺的知识。板书: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形式;书面;口头;合同的内容;主要条款;普通条款;格式条款;合同的订立方式;要约;承诺。 指导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对各组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入合同的概念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PPT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2)认真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3)掌握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1)认真看课本探究活动图片,观看PPT,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1)观看视频,阅读教材“链接”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1)观看视频,看教材活动框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第二模块:合同的效力。1.教学内容(1)合同效力的分类。(2)合同的生效条件。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五: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讨论。(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 — 合同的效力”。 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五: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讨论。观看视频,看PPT,理解其内容,各小组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第三模块:合同的履行。1.教学内容(1)合同的履行原则。(2)合同的违约责任。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六:合同该怎么履行。(1)课堂小调查:对履行合同的认识。用PPT出示:合同法第六十条。设问:调查对你有什么启示?合同的履行应遵循什么原则?怎样落实?(2)告知其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遵循全面履行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约定之外的随附义务。板书:合同的履行原则;全面履行、诚实信用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六:合同该怎么履行。(1)积极参与课堂调查,观看PPT,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2)认真阅读教材大进拍卖的案例,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三)课堂小结1.教学内容 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PPT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认识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调查,指导各小组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引导学生树立合同重在履行的意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doc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doc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二、依法保护人权.doc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五、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doc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四、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