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在炎热的夏天,城市街道上经常有洒水车洒水,以降低路面的温度,这是利用了( )A.洒水后减少了路面热量的散发B.水的温度低,从而有效地降低路面的温度C.洒水后增加路面热量的对流D.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路面温度有所降低2.在体育竞赛中,经常有运动员受伤,医护人员常用蒸发较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作麻醉剂,喷在运动员受伤部位,使得皮肤快速冷却(如图所示),使受伤的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从而可以继续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液化放热 D.汽化吸热3.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 )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4.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汽化5.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 )A.小水珠总是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和冬天小水珠分别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和内表面D.夏天和冬天小水珠分别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6.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8.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9.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10.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11.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下列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B C D12.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一部分杯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小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小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小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小水珠13.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也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4.如下表,为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果在标准一个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分别提取这些气体,那么,当温度下降后,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物质 液态氧 液态氮 二氧化碳沸点/℃ -180 -196 -78.5A.液态氧气B.液态氮气C.液态二氧化碳D.三种气体同时液化无法分离15.喝开水或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B.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C.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D.向水面吹气时能加快蒸发,蒸发吸热,使水温度降低16.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体积较小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沙漠中能自动“生”水17.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 )A.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凝固C.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D.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凝固18.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19.为了保护航天发射台的安全,发射台的下部往往有一个大水池。“神州”五号发射时,我们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内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 )A.水受热汽化化成大量水蒸气B.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C.水被气流冲起的大量水花D.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20.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水从20℃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不考虑水和玻璃密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瓶内的水不会汽化B.烧杯和玻璃瓶内的水同时沸腾C.玻璃瓶底部露出体积逐渐增加D.玻璃瓶外水所含热量始终比瓶内水的热量多2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盛水的烧杯加热,烧杯中有一支装有水的试管,当烧杯中的 水沸腾时,试 管中的水( )A.能达到100℃,能沸腾B.能达到100℃,不能沸腾C.不能达到100℃,不能沸腾D.不能达到100℃,能沸腾2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a B.b C.c D.d23.如图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10℃∽7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图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沸腾后形成的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又継续沸腾了一段时间,说明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加热2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25.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min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2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27.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 1 2 3 4 5 6 7 8 9 10水温/℃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 (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位置。(2)如果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 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3)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温度 。(4)根据记录在方格纸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2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2)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 ℃。(3)根据沸点可知此地区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2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温度(℃) 90 94 97 98 99 99 99 99请在图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4)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 2.D 3.A 4.D 5.C 6.B 7.C 8.D 9.B 10.B11.B 12.D 13.D 14.C 15.D 16.A 17.A 18.A 19.B 20.C21.B 22.C 23.B 24.C25.(1)水蒸气;(2)小华所用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3)高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收26.(1)自下而上;(2)吸热、温度不变;97;小于27.(1)由下到上;外焰;(2)甲;(3)99;保持不变;(4)如图;(5)水的初温较低,水太多。28.(1)4 (2)99 (3)低于。29.(1)④②③①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3)图略 (4)水沸腾时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一课一练”4.6 汽化与液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