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第九单元 溶液学习目标1. 知道溶液可以分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2. 能够通过数据比较、实验现象判断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3. 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蔗糖溶液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实验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一、饱和溶液实验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定义2. 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对已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剩余固体)加热降温剩余固体溶解加入的能继续溶解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现象又有固体析出对已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剩余固体)加热降温剩余固体溶解加入的能继续溶解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现象又有固体析出结晶:溶质从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食盐:立方体形;硝酸钾:针状结晶向已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剩余固体)中加水加入的能继续溶解剩余固体溶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现象对已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剩余固体)加热向已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剩余固体)中加水加入的能继续溶解剩余固体溶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现象降温剩余固体溶解加入的能继续溶解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现象又有固体析出3.如何判断溶液已达饱和?1 . 容器底部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2. 向溶液中加入溶质,溶质质量不发生任何改变向已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剩余固体)中加水加入的能继续溶解剩余固体溶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现象对已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剩余固体)加热向已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剩余固体)中加水加入的能继续溶解剩余固体溶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现象降温剩余固体溶解加入的能继续溶解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现象又有固体析出议一议结合以上的实验,你有什么办法使: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②不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4.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注意:改变温度只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1. 结晶: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二、结晶3. 结晶的方法:(1)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2)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蒸发结晶。2. 晶体是指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食盐:立方体形;硝酸钾:针状海水晒盐4. 海水晒盐海水贮水池结晶池蒸发池氯化钠粗盐母液多种化工产品5.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10ml水10ml水较多的食盐较少的熟石灰浓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6.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2) 对于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1) 对于不同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判断: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容积里,看是否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相互转化:(大多数固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结晶课堂反馈1. 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4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0.4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_________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_____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2. 下列方法: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⑥C3. 若使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选用的方法为(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增加溶剂升高温度3. 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9-1所示的状态。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降温过程中硝酸钾逐渐达到饱和状态B.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降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 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D. 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九下化学最新课件】9_2_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pptx 实验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mp4 实验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mp4 海水晒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