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声现象训练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声现象训练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秋人教物理八上第2章 声现象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潜水员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2、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乙与图丙
B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与图乙
C图甲与图丁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
D图甲与图丁的音色相同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
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地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地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地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地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地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地噪声
5、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6、按照歌谱来唱歌,“1”和“2”指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响度和音色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辨别某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
8、在工厂里工人给声源加垫或罩,是为了 (   ) 
A、人身安全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9、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B.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D.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
10、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1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二、填空题。
13、悦悦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 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位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 。
14、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 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会发生变化。
15、防雷防电,注意安全。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郑州两个年轻人在一个空旷的路面上用手机打电话,不幸被雷电击中。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________现象。救护车急速赶来救援,独特的鸣笛声提醒路人避让,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地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___(甲/乙)是噪声地波形图,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地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地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地窗子都关起来.这两项控制噪声地措施分别属于在_____处和____减弱噪音.
17、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18、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 ,例如甲同学说话,声带每分钟振动12000次,则甲同学声带的频率是 ,乙同学声带5秒钟振动1500次,则这两位同学
的音调相比更高。
19、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________(信息/能量);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三、实验题。
20、探究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猜想:可能需要。
实验器材: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密封盖、小铃铛、铁丝。
实验步骤:
(1)紧密封严瓶盖,摇动铃铛,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对玻璃瓶进行加热,密封的瓶盖、瓶口之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
(3)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铃铛,铃声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从实验中你再经过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021秋人教物理八上第2章 声现象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潜水员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答案】A
2、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乙与图丙
B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与图乙
C图甲与图丁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
D图甲与图丁的音色相同
【答案】B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
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D
4、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地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地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地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地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地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地噪声
【答案】A
5、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C
6、按照歌谱来唱歌,“1”和“2”指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响度和音色
【答案】A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辨别某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
【答案】C
8、在工厂里工人给声源加垫或罩,是为了 (   ) 
A、人身安全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C
9、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B.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D.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
【答案】C
10、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答案】B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1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答案】C
二、填空题。
13、悦悦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 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位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 。
【答案】振动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4、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 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会发生变化。
【答案】空气 音调
15、防雷防电,注意安全。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郑州两个年轻人在一个空旷的路面上用手机打电话,不幸被雷电击中。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________现象。救护车急速赶来救援,独特的鸣笛声提醒路人避让,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答案】放电;信息
1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地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___(甲/乙)是噪声地波形图,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地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地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地窗子都关起来.这两项控制噪声地措施分别属于在_____处和____减弱噪音.
【答案】乙 声源 传播过程中
17、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答案】振动 空气
18、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 ,例如甲同学说话,声带每分钟振动12000次,则甲同学声带的频率是 ,乙同学声带5秒钟振动1500次,则这两位同学
的音调相比更高。
【答案】 乙
19、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________(信息/能量);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答案】信息;响度
三、实验题。
20、探究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猜想:可能需要。
实验器材: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密封盖、小铃铛、铁丝。
实验步骤:
(1)紧密封严瓶盖,摇动铃铛,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对玻璃瓶进行加热,密封的瓶盖、瓶口之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
(3)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铃铛,铃声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从实验中你再经过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答案】(1)能 (3)变小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