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时 氯及其化合物考点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 氯元素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于________中,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氯原子很容易______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____性。2. 氯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呈____色,是一种密度比空气____,有__________气味的有______气体,闻氯气时应__________________。25℃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______体积氯气,所得溶液叫氯水,呈______色。3. 氯气的化学性质:(1) 与金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氯气与变价金属化合时,将其氧化为____价。(2) 与非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与碱的反应漂白液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漂白精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氯气的用途:__。【例1】 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A. FeCl2 B. FeCl3 C. NaCl D. CuCl2【例2】 (1) 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2) 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字母)。A. O2 B. Cl2 C. CO2 D. HClO考点二:次氯酸的性质1. 具有强烈的_________性,因此氯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 不稳定(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弱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 将氯水分别滴入到下列溶液中:(1) 紫色石蕊试液;(2) FeCl2溶液;(3) 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何现象?写出(2)(3)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 __。(2) __。(3) __。考点三:氯离子的检验检验方法:__。考点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1. 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 )① 密度比空气大 ② 易液化 ③ 能溶于水 ④ 有毒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2.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3. 用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 )① NaOH ② AgNO3 ③ Na2CO3 ④ NaBr ⑤ FeCl2 ⑥ AlCl3A.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C. 只有①②⑤ D. 除⑥外全部4. 可以用于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的干燥剂是( )A. 碱石灰 B. 浓硫酸C. 无水氯化钙 D. 固体烧碱考点二:次氯酸的性质5. (2012·江苏学测)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C.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D.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瓶中6. 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 HNO3 B. AgNO3 C. HClO D. Na2CO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硝酸具有氧化性 B.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 次氯酸是一种强酸 D. 钠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考点三:氯离子的检验8.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C1-,正确的操作是( )A.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C.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9. 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1) 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为了确证是HClO起漂白作用,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 L(标准状况)的流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 min,小烧杯中盛2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________mL。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已知:①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MnCl2。②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反应:3Cl2+6OH-5Cl-+ClO+3H2O。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① 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② 该兴趣小组用100 mL 12 mol·L-1盐酸与8.7 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g。(2) 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讨论后认为,部分氯气未与石灰乳反应而逸出以及温度升高是可能原因。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ClO-、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右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① 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② 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③ 另取一份与②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7mol,则产物中eq \f(n(ClO-),n(ClO))=________。(3) 为了提高Ca(ClO)2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请你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___。【例1】 A 解析:Fe与Cl2单质之间反应只能生成FeCl3。【例2】 (1)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2) NaOH Cl2+2NaOH===NaCl+NaClO+H2O Ca(ClO)2 C解析:Cl2+H2O===HCl+HClO,HClO有强氧化性使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有色布条中没有水。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转化为CaCO3。【例3】 (1) 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 FeCl2溶液变为黄色;2FeCl2+Cl2===2FeCl3 (3) 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g++Cl-===AgCl解析:氯水成分有氯化氢、次氯酸、氯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