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时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点一: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______,故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周期,1、2、3周期称为__________,4、5、6称为__________,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2.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______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______,故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族。由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主族,完全由________元素构成的族叫副族。共有____个主族,____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Ⅷ族。3. 周期序数=______________,主族序数=________________。【例1】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 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 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例2】 关于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 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考点二:元素周期律1.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____________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元素________________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必然结果。2.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最高正化合价__________,最低负价的绝对值______________。3.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 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最高正化合价__________。4.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________。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跟氢气生成氢化物________以及氢化物____________,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例3】 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 K B. Na C. Al D. Mg【例4】 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 HCl B. HBr C. HF D. HI考点三:元素推断这类题型结合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先推断出元素,再利用这些元素考查其结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例5】 X、Y、Z、M、N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和N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D. 单质的氧化性:X考点一:元素周期表1. (2011·江苏学测)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性。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A. He B. O C. Si D. P2. 与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核内中子数C. 次外层电子数 D.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3.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的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元素被发现B.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 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考点二:元素周期律4.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C.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5. 下列各组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Na<Mg<Al B. 热稳定性:HCl>H2S>PH3C. 酸性强弱:H2SiO3<H3PO4<H2SO4 D. 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6. 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A 比金属B更活泼的是( )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多C. 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H2比1 mol B多D. 常温下,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考点三:元素推断7.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 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D. 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8.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非金属性:A>C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 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9. (2011·江苏学测)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且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C. Y与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 Z的单质不能与X的氧化物反应10. (2012·南京学测)在周期表中相邻的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0。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2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B. 原子半径:Z>Y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X1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写出⑧、⑨两种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2) 在这些元素中,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不活泼的元素。(3) 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________酸性最强;____________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4) 从⑤到的元素中,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5) 比较⑤与⑥的化学性质,________更活泼,试用实验证明此现象(简述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分布的掌握情况。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Ⅷ族。ⅠA族的元素除H外都是金属元素。【例2】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元素周期表对短周期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掌握情况。A项,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有H、Li、Na三种元素,H为非金属元素;B项,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有只2个电子的有He、Be两种元素,He为非金属元素;C项,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H、Be、Al三种元素,H为非金属;D项,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是氯,容易得1个电子,答案选D。【例3】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元素周期表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的掌握情况。Na、Mg、Al位于第3周期,从左到右排列,金属性Na>Mg>Al。Na、K位于ⅠA族,从上到下排列,金属性NaHCl>HBr>HI。答案选C。【例5】 B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知识。由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知X元素为O;X、M同主族,则M为S;Y的原子序数比O大,又因为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所以Y是钠元素;N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N是氯元素;Z和N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因此Z为Mg。O和Na可以形成Na2O、Na2O2,A不正确;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所以NaOH的碱性强于Mg(OH)2,B正确;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HCl的稳定性强于H2S,C不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D不正确。答案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