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蹲踞式跳远1、教学内容一、初步掌握基本的蹲踞式跳远助跑、起 跳技术动作。2、教材分析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运动形式。蹲踞式跳远是跳远中最基础的技术方式。它的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易学,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多变的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于古板的教学方式会产生抵触心理,本节课将采取多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的愿意去学习新知识而不是老师强行灌输,这样会令本节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蹲踞式跳远这项运动。二、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三、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学会合理发泄青春期的各种心理矛盾。5、重点、难点重点助跑、起跳动作的协调进行。难点踏板不准、起跳腿蹬伸不充分。6、教学策略由于初二学生现阶段处于青春期,本节课由练习跳跃力的游戏开始,通过游戏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堂课上,每个同学都参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既为本堂课的开始垫定了些许基础也起到了热身的效果,接着老师先做示范,强调学生注意观看教师的动作细节,通过风趣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老师观看并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注意安全。7、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两课时。一、开始部分体育委员先整队集合,全班报数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二、准备部分(1)教师带队绕四百米操场慢跑一圈(2)休息一分钟,集合做拉伸运动(3)进行十分钟跳跃力练习的小游戏7、教学过程三、基本部分教学步骤与方法1 .教师讲解演示先对学生进行蹲踞式跳远的基础知识讲解,然后教师做分解动作的演示并对学生说明各部分的具体动作,接着教师做完整动作的演示。7、教学过程2.学生练习①起跳动作模仿练习: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在后,起跳脚向前迈步起跳,摆动腿与两臂摆动配合,身体起跳成腾空步姿势。②跑动中起跳练习:在跑道或草地上每助跑3或5步做一次起跳动作的模仿练习。7、教学过程③起跳后腾空步练习:短助跑起跳,身体腾空后控制成腾空步姿势,以摆动腿落沙坑后跑出沙坑的练习。④助跑步点的丈量:在跳远助跑道上反复练习全程跑,反复跑三十米至四十米,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助跑步点和距离。3.完整动作练习①集合整队,全体同学到沙坑处准备练习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动作。②教师再一次进行示范,重点在于教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步点,能够准确上板。7、教学过程③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四个跳远场地进行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动作练习,不要求远度。4.教师指导教师在各场地之间进行指导,对有些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7、教学过程技术关键(1)助跑:助跑步数约为14--16步,设置助跑标志在助跑倒数第四步或第六步,助跑稳定而准确,固定助跑开始姿势,稳定助跑的步数与距离,步长与步频的变化相对稳定。(2)起跳:起跳动作要做到:上板快、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3)腾空:腾空后空中维持空中姿势稳定,身体舒展。要求:助跑保持良好的心态动作放松。7、教学过程教学组织(1)学生分六组,每组5个男生3个女生,在跑道站1—6道,进行起跳动作模仿练习和跑动中起跳练习10米,每人每项练习5次左右,人与人之间间隔2米,听老师鸣哨学生才开始练习。(2)学生分四组,每组12人,在沙坑处练习起跳后腾空步,每人十次左右。(3)学生在一旁观察教师如何掌握助跑的步点,学生分四个组分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4)学生分四组,每组12人,在沙坑处进行蹲踞式跳远完整动作的练习。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充分体会动作,注意安全。易犯错误与纠正易犯错误:1.上板不准,步点混乱。2.起跳腿蹬伸不充分。纠正:1.助跑时发挥最高的可控速度,步幅均匀,节奏明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加强起跳腿动作中摆动腿快速前摆练习。7、教学过程四、恢复整理阶段(1)教师带队慢跑一圈,跑步途中步伐大,做深呼吸,结束后整队集合,活动手脚放松肌肉,避免乳酸堆积。(2)本课小结,总结这节课的优点、不足,表扬一些做的好认真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安排值日生收回器材。8、教学预测(1)学生中40%的同学能够完整的做好整个动作,极少个别同学不能掌握基础技术。(2)学生中90%的同学能够从知识方面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3)学生运动负荷中等。9、课堂情感氛围(1)同学间相互学习和竞争,纠正不足。(2)让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10、场地器材场地:6条50米跑道、跳远沙坑4块。器材:口哨一个,助跑标志四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