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测试题一、单选题1.“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告诉我们的是( )A.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有更多的疼爱B.我们要关心体贴父母,消除逆反心理C.感恩父母需从现在、从小事做起D.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2.面对冲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这就叫( )A.心理换位 B.心电感应 C.心理冲突 D.心旷神怡3.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①师生人格平等、彼此尊重②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③师生相互学习、教学相长④老师和学生不可能成为朋友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4.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变的是( )A.亲情 B.观念 C.规模 D.结构5.初中生晓冬学习成绩优秀,一次上课他的同桌向他借笔,老师以为他与同桌讲话就批评了他一顿。事后同学们都替晓冬叫冤,晓冬却说:“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过分,但我应该正确对待它。”晓冬的这种想法表明他能( )A.大胆地向老师质疑 B.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C.和老师分享快乐 D.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6.QQ群中传递着这样一段话:儿孙难得把家回,老人欢喜有人陪;谁知相见不相语,手机平板各自弄;诚盼儿孙歇歇手,快和老人多聊聊。这反映出( )A.亲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B.亲子和谐的温馨场面C.要从物质上孝敬老人 D.要从精神上慰藉老人7.春运期间一票难求也挡不住亿万中国人回家的脚步,原因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③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依靠 ④家中有亲人、亲情,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全盘接受B.作为学生,不可以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C.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D.聪明的学生可以自学成才,不需要老师教9.“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继承好家风学习家人优秀品质 B.要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C.要认识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 D.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10.“亦师亦友”的主张启发我们( )①老师是我们的益友②学生把老师看作权威③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体现亦师亦友关系的有( )①小王向王老师提出班级管理的意见②小刚不服刘老师的批评,顶撞老师③晚会上,王老师和小丽表演的哑剧让同学们好开心④放学后,小敏和张老师交流自己与同学交往中的烦心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对下图漫画中这位熊孩子的行为,正确的认识是( )A.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与父母有了矛盾,就要大吵大闹B.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要减少与父母的交往,避免家庭矛盾C.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D.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绝对服从父母13.关于教师职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B.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C.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D.教师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14.上网、报班、学习压力大……“00后”孩子呈现出与“80后”“90后”不一样的新的“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A.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B.顺其自然,各行其是C.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D.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做各的事15.“批评是真诚的爱护,批评是宝贵的支持,批评是崇高的奖赏,批评是珍贵的礼物。”这句话对于师生交往的启示是( )A.要尊重、欣赏和理解老师之间的差异B.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和劝诫,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C.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D.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16.小丹一家人特别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常常在一起讨论时政新闻,大家各抒己见,甚至进行激烈的辩论。由此我们发现( )A.该家庭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 B.该家庭关系不和睦C.现在的人们都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 D.该家庭是一个好事的家庭17.获得2020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广东佛山女孩黄诗桓,在疫情期间,父亲参加援鄂医疗队时,主动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爸爸"守护大家”,她“守护好自己的小家”。这说明黄诗桓( )①传承了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②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③履行了孝敬父母的法定义务④顺从父母、忘我奉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作为一名初中生,小丁的下列做法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的有( )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丁不顾妈妈反对,选择外出打工②妈妈生病住院,小丁悉心照料③周末,小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住在乡村的姥姥④父母闹矛盾,小丁建议他们冷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9.从小学到初中,面对风格迥异的老师,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不因个人喜好而拒绝老师②从多角度去了解老师,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③正确认识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④期待老师找我们交流,化解尴尬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0.前不久,反映现代家庭生活的电视连续剧《都挺好》引发全民追剧,其如万花筒般折射的家庭关系百态、家庭成员矛盾在舆论场激起无数涟漪,给我们的启示( )A.要逃避矛盾,避免冲突B.对长辈要言听计从,这才叫孝亲敬长C.沟通的时侯多说甜言蜜语,内心的尊重不重要D.父母与子女间,兄弟姐妹间应多沟通了解,理解尊重,构建和谐家庭21.“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这副对联的寓意是( )A.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 B.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C.对园林工人的表扬和歌颂 D.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肯定2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之爱重于泰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报。下列对孝亲敬长理解正确的是( )①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②孝亲敬长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③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④孝亲敬长只需要物质上照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长期献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疾病缠身却奉献不止,教书育人,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大批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面对老师的大爱,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 )①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尊重老师,感恩老师②走进老师,主动参与勤学好问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④长大后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人潮如织的车站机场,欢乐祥和的万家灯火,采购年货的喜乐表情,这都体现了中国人对春节文化的崇尚,中国人对家的信仰。每年春节,在这个最能寄托和承载中国人情感的节日里,与家人共享亲情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下列诗句侧重于强调亲情的是(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5.“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这句诗的寓意是( )A.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 B.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C.对园林工作的歌颂 D.对亦师亦友师生关系的肯定二、简答题26.某校七年级组织学生以“孝亲敬长”为主题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下面是某同学手抄报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并参与完成相关问题。[我的感受]人世间,最美的旅行是回家。无论身处何地,每个游子的心里都只有一个故乡;无论走得多远,每个游子的心里也都有一个归家的梦!每个游子都会由衷说出:回家的感觉真好!(1)结合“家”的知识,分析说明“回家真好”的原因是什么?[我的思考]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许多孩子选择父母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同龄人有被父母偷看过QQ、微信聊天记录和日记的经历……(2)针对调查显示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亲子之间的冲突?[我的鉴赏]人生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我长大,你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父母之爱,儿女即使用一辈子也是报答不完的。(3)请写出一句孝敬父母的名言名句?27. 有人说,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也有人说,家是我们成长的根据地,是我们发展的大本营。请你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列内容:(1)请你写出两个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与同学们分享。最近小红的心情很烦躁。因为小红认为经过一星期的紧张学习,到了双休日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同时参加一些社团或公益活动。可是父母为了让她能在期末考试时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将来考取重点中学奠定基础,总是让她去补课,为此,她多次与父母大吵大闹。(2)请你给小红出谋划策,帮她摆脱烦恼。28.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广大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付出了时间、经历和含税,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但是少部分学生却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认为老师管得严、要求高,总针对自己、总批评自己,于是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1)我们中学生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老师的批评?(2)请写出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一句诗句?(3)请你就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同学们提一些建议?29. 由中央电视台总台主办,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众里寻你——20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于 2021年1月8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活动自2013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业已成为总台颇具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益品牌。2020年当选的 10 位少年获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年龄最大16岁。他们不畏艰难践行孝心,以乐观心态和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榜样的力量。(1)这些少年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传统美德?(2)联系你自己的家庭实际,谈谈你打算(现在和将来)如何以实际行动传承这种美德?30. 刘政最近有些情绪低落,上语文课时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原来,在上一周的单元检测中,由于基础知识不过关,刘政受到了语文老师的批评。刘政很想和语文老师谈谈,可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从何谈起,还担心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虽然希望和语文老师成为朋友,但是他总感到与语文老师之间有段距离。如果你是刘政,你会如何处理呢 参考答案1.C 2.A 3.B 4.A 5.B 6.D 7.A 8.C 9.A 10.B 11.C 12.C 13.D 14.C 15.B 16.A 17.A 18.D 19.B 20.D 21.A 22.C 23.A 24.B 25.B26.(1)①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③中国人心目中,家是代代相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或(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等。(2)沟通传递爱,如果与父母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等。27.(1)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2)①要冷静下来,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②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③尝试让父母了解自己的需要,明白参加这些活动的意义。④多从父母角度考虑问题,尊重父母的意见和个性等。28.(1)①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②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29.(1) 孝亲敬长(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2) 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儿,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要做到孝亲敬长,首先要做到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其次,要做到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最后,要做到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孝敬父母,孝亲敬长,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我们将来长大了,有能力赡养父母以后,我们就应该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当父母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尽己所能,给予父母必要的物质帮助,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承担孝亲敬长的责任。30.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对我们的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②彼此尊重,是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要关心、理解老师。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