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们当地的风俗课件+素材(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课件+素材(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新课导入
目 录
CONTENTS
风俗就在我身边
奇妙的节日风俗
风俗的演变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2
3
4
5
2
3
4
5
1
风俗就在我身边
满月
听爷爷奶奶说,我们这里小孩子满月时都要剃胎发,所以,我满月的那天,爷爷和奶奶亲自动手给我剃了胎发。
伴随你成长的风俗还有哪些?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
伴随我成长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身边
“十二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了解“十二生肖”
2
3
4
5
1
风俗就在我身边
我想了解的生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生肖有关的故事、传说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了解哪个生肖呢?请收集资料并向大家介绍。
2
3
4
5
1
风俗就在我身边
十二生肖的故事
2
3
4
5
1
风俗就在我身边
寿桃
吃“长寿面”
亲友给老人庆生
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与尊老有关呢?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
2
3
4
5
1
风俗就在我身边
舞狮
贴春联
吃年夜饭
奇妙的节日风俗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吃粽子
踏青
吃月饼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说一说,你们那里是怎样庆祝端午节的。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你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
  我家在山东省长岛县,在端午节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草木上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露水”。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主要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毒图、莒蒲与艾叶、钟馗像、缠臂的彩线,节日活动有挂丝线粽、穿五毒衣和虎头鞋、戴香包等。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子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湖北黄冈市巴河镇端午节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市秩归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动;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五月十五又称“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称“末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你还知道哪些独特的节日风俗?
五大连池市“饮水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月三”歌节
拉萨市
“藏历新年”
福州市 “孝顺节”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那达慕大会
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你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每年除夕,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寓意“福”“禄”“寿”“喜”,贴在门窗上,作为一种装饰,增添节日气氛。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这里除了观灯展、猜灯谜,家家户户还要吃汤圆,意在祝愿一家团圆和睦。
  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
2
3
4
5
1
奇妙的节日风俗
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小调查
风俗的名称
调查的途径
风俗的主要活动
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
可能的替代性活动
风俗的演变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观点一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音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观点二
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过年时,放鞭炮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期盼新的一年能平安。
  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辩一辩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如今除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苏,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作“踏青节”。
我们应当保留良好的风俗习惯,舍弃掉一些不好的风俗活动。对于传统风俗,更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时代的发展,对其做出一些改变。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长寿面是寿诞时用以祝寿的面条。生日时吃长寿面的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与寿桃、寿屏、寿幛、寿烛、寿酒等一样,长寿面是寿宴上必备之物。在寿宴上吃寿面,取“长寿”之意:中国食品中以面条最为绵长,且“面”与“命”音相谐,故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取面条之长,象征寿命之长,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绵长的心理追求。在古代礼俗中,寿面要求长三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放在托盘上,备双份敬献寿星,祝寿时置于寿案上。现代祝寿仪式虽已简化,且寿面多用蛋糕代替,但在很多地区的寿宴上,人们仍保留了吃寿面的习俗。
长寿面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欣赏“重阳”主题诗歌,想一想:为什么把重阳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组成部分,对于维系社区传统、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族际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仪式或各类节庆活动等;二是文化空间,即集中开展周期性的传统民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如庙会、歌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2
3
4
5
1
风俗的演变
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身边
感受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
了解“十二生肖”风俗
认识尊老风俗
奇妙的节日风俗
了解共同节日的当地风俗
了解当地特有节日的风俗
探究当地节日风俗蕴含的愿望和情感
风俗的演变
调查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讨论有争议的风俗
关注被人们遗忘的优良风俗
2
3
4
5
1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我们中华民族不但有体现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的风俗,还有许多尊老敬老的风俗。收集并记录这样的风俗,与大家分享。
2
3
4
5
1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