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0份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0份Word版

资源简介

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物理试题(理科)
命题人:闫斌 审题人:王昭娟 解晓君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l00分,考试时间l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2、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3、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
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为引力
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
4、如图所示,玻璃管中封闭有一段气体,当玻璃管向下自由下落时,管中空气柱长度 (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kg/mol),该物质的密度为(kg/m3),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kg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N B、1kg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
C、该物质l个分子的质量是(kg) D、该物质1个分子占有的空间是(m3)
6、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子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
A、ab表示吸力,cd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
B、ab表示斥力,cd表示吸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m
C、ab表示吸力,cd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m
D、ab表示斥力,cd表示吸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V—T图象如图8—28甲所示,若将该变化过程用P—T图象表示,则应为图8—28乙图中的哪一个( )
8、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工作电路图,今欲使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行的办法是 ( )
A、原线圈的匝数n1增加到原来的2倍
B、副线圈的匝数n2增加到原来的2倍
C、负载电阻的阻值R变为原来的2倍
D、n2和R都变为原来的2倍
9、质量是l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C时( )
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10、两个容器A、B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玻璃管相通,如图8-29所示,A、B中所装气体温度分别为10°C和20°C,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温度都升高10°C,则水银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上表面水平,下表面与水平成角,摩擦不计,外界大气压为P0,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
A、 B、
C、 D、
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 )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初始温度
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初始体积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初始温度
D、先等容加热,再等容压缩,其压强必大于初始压强
二、实验题
13、(8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l cm,则可求得:
(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 cm2.
(2)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密度为P,摩尔质量为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根据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和水的摩尔质量M=1.8×10-2kg,利 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 ×1023 mol-1,估算水分子的直径。
15、(16分)氧气瓶在车间里充气时压强达1.5×107Pa,运输到工地上发现压强降为1.25×107Pa,已知在车间里充气时的温度为18°C,工地上的气温为-30°C,问氧气瓶在运输途中是否漏气
16、(16分)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V),内阻不计。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并联24只彩色小灯炮,每只灯炮均标有“6V,0.25W”,灯炮都正常发光,导线电阻不计,求:
(1)降压变压器初级、次级线圈的匝数比;
(2)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选做题17、(10分,计入总分)一个容积是20L的充满氧气的大钢瓶,瓶内氧气压强达1.013×107 Pa。要把这些氧气分装到4个容积是5L的小钢瓶中去;分装时小钢瓶依次分装,分装后各小钢瓶内压强不等,分装时的漏气和温度变化忽略不计。求分装后大钢瓶内氧气的压强。(小钢瓶内原来是真空,分装时小钢瓶依次分装,分装后各小钢瓶内压强不等)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英语试题
命题人:高二备课组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下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l 9.15 B、£9.1 5 C、£9.18
答案是B。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It’s raining. B.it’s cloudy。 C.It’s sunny.
2、Who will go to China next month
A. Lucy. B.Alice. C.Richard.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man’s sister. B. A film C.An actor.
4、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 In Room 340 B. In Room 314 C. In Room 223.
5、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n office. C. At hom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对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y did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
A.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 baby.
B. To look after her sister.
C. To find a new job.
7、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the woman left New York
A. Two months. B. Five months C. Seven months
8、What did the woman like doing most with the baby
A. Holding him B. Playing with him C. Feeding hi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way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 A problem with traffic rules.
C. A suggestion for city planning.
10、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A. Limiting the use of cars.
B. Encouraging people to walk.
C. Warning drivers of air pollution.
11、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the man’s idea
A.it’s interesting B.It’s worth trying C. It’s impractical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l2至14题。
12、How long will the man probably stay in New Zealand
A. One week. B. Two weeks. C. Three weeks
13、What advice does the woman give to the man
A. Go to New Zealand after Christmas.
B. Book his flight as soon as possible.
C. Save more money for his trip
14、What can we learn about flights to New Zealand at Christmas time
A. They require early booking.
B. They can be twice as expensive.
C. They are on special offer.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l5至l7题。
15、Why did Jane call Mike
A. To ask him to meet her
B. To tell him about Tom
C. To borrow his car
16、Where will Jane be in about one hour
A. At Mike’s place B.At the airport C.At a garage
17、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ane has just learned to drive.
B. Jane’s car is in bad condition.
C. Mike will go to the airpor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at did the speaker ask die students to do the week before
A. Write a short story
B. Prepare for the lesson
C. Learn more about the writer
19、Why does the speaker ask the questions
A. To check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B. To draw the students’ attention to reading skills
C. To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father—son relationships
20、What will the students do in 10 minutes
A. Ask more questions.
B. Discuss in groups.
C. Give their answer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l 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The treatment is not available in of hospitals.
A. most. B. majority. C. the most D. the majority
22、It to me that I had left the child alone at home.
A. happened B. occurred C. took place D. remembered
23、He undertook the work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A. to finish B. finishing C. to be finished D. being finished
24、---What’s your opinion to the plan
---I it. It is not practical.
A. keep to B. turn to C. object to D. appeal to
25、Some of my classmates were against the suggestion while others it.
A. in honor of B. in memory of C. in favor of D. in search of
26、In the disaster, some animals will survive and the ability to resist the diseas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 take on B. pass on C. look on D. get on
27、Young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right from wrong.
A. distinguish B. reform C. indicate D. disapprove
28、Peter a little money every mouth so that he can buy a car of his own in the near future.
A. sets aside B. sets about C. sets off D. sets out
29、Most co-workers think him the manager though he is an ordinary employee.
A. better to B. higher to C. qualified to D. superior to
30、I took him his younger brother.They’re extremely alike.
A. as B. for C. 1ike D. on
31、The film brought the hours back to me I was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at faraway village.
A. until B. that C. when D. where
32、These wild flowers are so special I would do I can to save them.
A. whatever B. that C. which D. whichever
33、 is no possibility Bob can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match.
A. There---that B. It---that C. There---whether D. It---whether
34、Mrs. Brown was much disappointed to see the washing machine she had had went wrong again.
A. it B. it repaired C. repaired D. to be repaired
35、Robert is said abroad,but I don’t know-what country he studied in.
A. to have studied B. to study C. to be studying D. to have been studying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20分)
请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My father brought home a sailboat when I was ten, and almost each Sunday in summers we would go sailing.Dad was quite skilled in sailing,but not good at 36 .As for me,I 37 both before twelve because of living close to Lake Ontario.
The last time Dad and I set sail together is really38 .It was a perfect weekend after I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I came home and 39 Dad to go sailing. Out we set soon on the 40 lake. Dad hadn’t sailed for years,but everything 41 well with the tiller(舵柄)in his hands.
When we w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lake,a 42 wind came all of a sudden. The boat was hit 43.Dad was always at his best in any 44,but at this moment he 45 .
“John! 46 !” he shouted in a trembling voice,with the tiller still in his hands.
In my memory he could deal with any 47 .He was the one I always 48 for strength and security (安全).Before I could respond,a 49 of water got into the boat. I rushed to the tiller 50 it was too late.Another huge wave of water 51 the boat in a minute. We were throw into the water,and Dad was struggling aimlessly. At that moment, I desired strongly to 52 him.
I swam to Dad 53 and assisted him in climbing onto the hull(船壳)of the boat. Upon sitting on the hull, Dad was a little embarrassed about his flash of 54 . “ It’s all right,Dad. We are safe now,” I comforted him.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Dad had counted on me in a moment of emergency.More importantly, I found it was my turn to start 55 my father.
36.A.boating B.running C.swimming D.teaching
37.A.enjoyed B.desired C.hated D.learned
38.A.unforgivable B.unforgettable C.cheerful D.regretful
39.A.sent B.ordered C.invited D.allowed
40.A.calm B.icy C.stormy D.thundery
41.A.finished B.went C.seemed D.sounded
42.A.strong B.gentle C.cold D.hot
43.A.gently B.lightly C.hardly D.violently
44.A.danger B.place C.sport D.job
45.A.suffered B.fell C.froze D.insisted
46.A.Look B.Help C.Run D.Jump
47.A.problem B.relationship C.machine D.boat
48.A.turned to B.lived with C.argued with D.objected to
49.A.fountain B.stream C.shower D.wave
50.A.if B.for C.after D.but
51.A.got through B.passed by C.turned over D.lifted up
52.A.thank B.protect C.scold D.blame
53.A.hopelessly B.quickly C.slowly D.helplessly
54.A.pain B.anger C.fear D.shame
55.A.looking down B.looking up C.looking for D.looking after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Last July, my parents and I went to visit my aunt and uncle in Seattle,a city on the northwest American coast.Dad did some research and had no difficulty in finding us cheap tickets online. On the day of our flight,we had to wake up Very early. When We cheeked our bags in,we found that one bag weighed too much, so we had to pay a fine,After that, Dad insisted that We go and have some breakfast at the airport restaurant. We had a lot of fun watching many different people there. Then we realized it was getting late, so we rushed to the gate.It took one hour for everyone to get on the plane,but finally the door was shut and we were on our way!
I think my favorite experience during our trip was our visit to Mount Rainier,a volcano near Seattle.It was nothing like I had expected,Before we left my aunt lent us hats to protect us from getting sunburned, so I supposed that it would be very hot. Imagine my surprise when we drove up the mountain and I discovered the top was covered in snow and ice!
My uncle led us to a small path beyond the main trails to increase our chances of seeing wildlife. We walked over a small hill, and suddenly before us there appeared a field of snow. Small wild flowers grew up through the snow; underneath the snow we could hear rushing water –a small stream. Little animals stood still to avoid being noticed; tiny birds rose into the air. It was the most beautiful sight that I’d ever seen.
56、What ticket did the father buy for the family
A. Bus B. Ship C. Train D. Airplane
57、Why did they pay a fine
A. Because they got up late.
B. Because they didn’t wait in line.
C. Because they came to the airport late.
D. Because their bag was overweight.
58、What was the writer’s most impressive experience
A. The flight to Seattle. B. The breakfast in the airport
C. The visit to Mount Rainier.D.The discovery of a small stream.
59、Why did they choose a small path instead of the main trails
A. To enjoy more of the wildlife
B. To take a shortcut to save time.
C,To avoid the snowy road.
D. To avoid being attacked by animals
6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A. Seattle is on the northwest coast of America。
B. They bought their tickets in a booking office。
C. They wait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getting on the plane。
D. The hats were to help protect them from getting sunburned。
B
While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tells you how smart you are, EQ (Emotional Quotient) tells you how well you use your smartness. Professor Salovery, the psychologist created the term, EQ says that it is IQ that gets you hired but it is EQ that gets you promoted.
Supported by his research, he suggested that when predicting future successes, a person’s brainpower, as measured by IQ tests, might actually less than a person’s character, or EQ. Professor Salovery may be correct. For example,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some of the best and smartest students in your class end up failing exams Perhaps it is because of their EQs. People often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EQ is the opposite of IQ. It is not. Although it is hoped that people have both high EQs and IQs,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ose with low EQs have a hard time surviving in life.
For a long time,researchers discussed if a person's IQ could be raised, The geneticists said no, while the social scientists said yes. Furthermore,the social scientists said that it vas possible to improve a person’s EQ,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people skills”,such as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Recently, a professor released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en some normal students were introduced to some disabled students,they found that afterwards they were more willing to help people in difficulties. At the same time,there was a marked change in the disabled students’ attitudes. They became more positive about their disabilities and were more eager to try new things.People with high EQs often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are open to different ideas,so they tend to be more creative in their thinking.Please remember that having a high IQ is helpful,but having a high EQ might even be more helpful.
61.According to Professor Salovery, what factor matters the most in predicting whether a person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A. How a person tests his/her brainpower.
B. A person’s character.
C. How smart a person is.
D. A person/s IQ.
62. The second paragraph tells us that .
A. people who have a high IQ always have a high EQ。
B. EQ is the opposite of IQ。
C. people who have a low EQ tend to have a hard life.
D. people who have a high EQ always have a high IQ.
63. What did the professor find from his study of normal students being introduced to some disabled children
A.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were not open in trying new things.
B. There was no change in the normal students.
C. The disabled students became more positive and more eager to try new things.
D. The disabled students were more willing to help others.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 EQ and IQ
A. IQ is more helpful to people than IQ。
B. IQ can be raised by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C. EQ can get people hired.
D. A high EQ is of great benefit in getting people promoted.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A person’s brainpower. B. IQ,EQ and success。
C. IQ and a person’s character D. A person’s IQ and EQ.
C
Live Music---Late Night Jazz
Enjoy real American Jazz from Herbie Davis,the famous trumpet player(号手).He is known to play well into the early hours,so don't want to get much sleep.
Scottish Dancing
Scottish dancing is nice and easy to learn. The wonderful dance from England will be given.
Shows---Anhui Museum
There are l 2,000 pieces on show here. You can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Your pen-friend is coming from Australia to your city for a holiday.You send him this E-mail to tell him something about the hotels.
ROSE HOTEL SUN HOTEL
DATES PRICES(a night) PRICES(a night)
1 Oct-3l Oct. ¥198 ¥168
1 Jan-3l Mar. ¥l78 ¥148
1 Apr-30 Apr.(closed) ……. ……
1 May-31 May ¥218 ¥l88
1 Jun-30 Sep. ¥248 ¥208
TEL:4686788 E-MALL:Li Hong@
66.If you want to watch dancing,you can call 。
A.4858749 B.4983084 C.4467834 D.4686788
67.You can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at in April in Anhui Museum.
A.3 p.m.every day B.9 p.m.from Monday to Friday
C.7 a.m.at weekend D.7 p.m.every day
68. SUN HOTEL and ROSE HOTEL are open for months of the year.
A. nine B. ten C. eleven D. twelve
69. If your friend wants to live in ROSE HOTEL for 3 days in February,how much should he pay for it
A. ¥594 B. ¥534 C. ¥592 D. Y832
70. You want to enjoy the American jazz,you can go there at o’clock.
A. 11am. B. 2pm C. 9pm. D. 12pm
D
Often the lives of writers resemble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 they create.Mark Twain,who wrote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d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was no exception.To start with,the author’s name,Mark Twain,is itself and invention,or “open name”.Twain’s real name was Samuel Clements.“Mark Twain”,which means “watermark two”,was a call used by sailors on the Mississippi to warn shipmates that they were coming into shallow water.
Like Huck, Mark Twain led an adventure life.He left school early,and as an adolescent,determined to make his fortune in South America,set off from his home in Hannibal,Missouri, for New Orleans. He wanted to take a boat to the Amazon,where he thought he could get rich quickly.He arrived in New Orleans without a penny in his pocket only to find that there were no boats for South America.Forced to change his plans,he worked for several years as a pilot on a steamboat,taking passengers up and down the Mississippi,the great river which flows from the north of the US near the Canadian border,down to the Gulf of Mexico.
Later he became a journalist and began writing stories about life on the river.Twain’s vivid and often amusing descriptions of life on the river quickly became popular, and established the reputation he still enjoys today as one of American’s greatest writers.
71.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The life of Mark Twain. B. Works of Mark Twain.
C. Characters created by Twain.D.The life on Mississippi River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resembl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be familiar to B. be similar to
C. be in response to D. be made up of’
73. Why did Mark Twain decide to go to South America
A. To make money. B. To become a pilot.
C. To collect materials for his novel.D.To set his home three.
74.What did Mark Twain first write as a journalist
A. Adventures of children.
B. Stories of his family life.
C. Histories of the Mississippi.
D. Stories of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7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amuel Clements was a success as a writer.
B. Mark Twain soon got rich in New Orleans.
C. Being a pilot was not Mark Twain’s dream.
D. Mark Twain is still popular with readers.
第II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
第一节:阅读表达(15分) (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l 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Though we grow older every day, there are ways to fight signs of age and help keep our youthful figures.
(2)Daily exercise more than just helps manage a healthy weight;it also helps improve your mood(情绪),prevents diseases,fights weakness and can even help you sleep better at night. you exercise,the greater the benefits are. Try to fit in at least 30 minutes of exercise a day.
(3)Besides being fun,laughter actually makes you release chemicals which make you feel good,reduce stress and the risk of serious health problems.One of the reasons that laughter does all of this is that it is good for your heart。
(4)Your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身心健康) can be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surrounding yourself with friends. Strong social ties could promote brain health as we age.
(5)Looking and feeling younger has a lot to do with what you put into your body. Your body needs a healthy balanc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lots of whole grains, and protein. Eating healthy foods will give your body the energy it needs to function and help you feel your best throughout the day. If you’re worried that you’re not geeing the vitamins your body needs, consider taking a multi—vitamin.
(6)Setting goals is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feeling fulfillment(满足) in life. Whether it's a goal to be better at something,to lose a few pounds,to eat healthier,to go to bed earlier,and to be nicer to your friends and family…goals can help you discover your desired result and work towards it in a measurable way. Setting,working towards,and achieving goats will help you feel better about yourself and can help your get more out of life.
76. What does Paragraph 3 mainly talk about (no more than 5 words)
77. 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Setting goa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people feel satisfied with life.
78.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3 words)
79. Wha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taying young (5 aspects)
80.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5 into Chinese.
第二节:写作(25分)
你班下周要举行英语演讲比赛,以“时间”为主题。为此,你准备了一篇参赛稿。
要点:1、时间比金钱更珍贵。
2、作为学生,应如何利用时间。
3、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字数:120左右
Boys and girls,
I’m glad to have got the chance to speak here.
That’s all,thank you.
第三节:默写(5分)
A private conversation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In the end,I could not bear it.I turned round again.‘I can’t hear a word!’ I said angrily.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the young man said rudely.'This is a private conversation!’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地理试题(文科)
命题人:王蕾 审题人:信恒蔚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
1、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 )
A、25oW,23.5oS B、20oW,23.5oN
C、160oE,23.5oN D、160oE,23.5oS
2、小刚和小强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o和西经40o向北行进,发生的情况是( )
A、他们在北极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
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3、从右图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处山顶海拔高度是( )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4、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经过甲、乙、丙、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是哪一幅( )
“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7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2010年3月27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大连、南京、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展现了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据此回答5~6题。
5、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开始时( )
A、北京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 B、伦敦正值旭日东升
C、纽约时间是3月29目15时30分 D、阿根廷人正在麦田里收割小麦
6、当北京时间为3月27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7目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6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7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7日
7、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l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据右图,本次地震的震中到东京的距离大约是( )
A、220千米 B、370千米
C、550千米 D、660千米
读某大陆北纬48o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回答8~l0题。
8、图中的大陆为( )
A、欧洲大陆 B、非洲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9、图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0、下列城市中,与①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巴黎 B、罗马
C、莫斯科 D、堪培拉
读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河流附近地区蕴藏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14、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
C、交通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l5~17题。
15、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汽易凝结
16、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7、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
A、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右图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回答第l8~l9题。
18、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19、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读右图“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20~21题。
20、某学生担当课外小导游,对图中国家介绍错误的是( )
A、水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
B、历史悠久,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
C、盛产椰枣、棉花等
D、虽然资源丰富,但却有很多难民,人们生活条件较差
21、同学们发现图示区域石油开采业发达,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油田规模大 ②水源充足③地质条件好,多向斜 ④陆上交通便利⑤多晴天 ⑥油质好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22~24题。
22、关于四大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部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23、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 、乙地转偏向力最小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24、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图II为沿图I(相邻经线或纬线的间隔均为5o)某剖面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图II依据的剖面线是图I中的( )
A、L1 B、L2 C、L3 D、L4
26、图II所示剖面两侧大致上是我国的( )
A、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B、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7、乙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我国其他地区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低 B、甲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C、日照时间较长 D、丙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下图为我国沿30o 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
29、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
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
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
下图为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示意图”,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30~32题。
30、“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 )
A、湿润地区 B、第三级阶梯
C、季风气候区 D、矿产丰富区
31、IV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
A、政策扶持 B、著名侨乡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3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段的地形剖面,该地段最有可能属于( )
A、II经济圈 B、Ⅳ经济圈 C、V经济圈 D、Ⅵ经济圈
下图是我国城市甲(25oN)和城市乙(26o35’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河是发源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国际河流。读图回答33~35题。
33、城市甲在城市乙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34、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高 B、乙地地表崎岖,漏水现象严重
C、年降水量甲多乙少,气温年较差乙大甲小D、甲乙两地人民都以谷子为主食
35、图中所示丙河( )
A、自北向南流经5个国家,最后注入印度洋
B、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C、下游是世界主要的黄麻、茶叶和稻米产区
D、水流湍急,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甲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4分)
37、2010年7月12日下午,中欧社会论坛第三届双年聚会正式开幕。中方表示,中欧应该携手,重建新的丝绸之路,中国一度重陆地而轻海洋,强于陆路行走,弱于海上航行,中国在努力迈向海洋的同时,继续发挥走陆路的优势,再度走向欧洲。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简述图l中的①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图2“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图1所示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3)说出图1所示区域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4分)
(4)我国若从图1所示③国采购一批机械设备,通过最便捷的海运航线运往中国天津港,则依次经过的交通要道(海峡和运河)有哪些 (4分)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数学试题(文科)
命题人:颜秀 盛春芳 审题人:颜秀 盛春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
线性回归方程中a,b的估计值,
样本相关系数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函数的导数为( )
A、 B、
C、 D、
2、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则a3>b3”,假设的内容是( )
A 、a3=b3 B、a3C、a3≤b3 D、a3=b3且a33、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4569+7等于( )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l
A、1 111 110 B、1 111 111
C、1 111 112 D、1 111 113
4、曲线在点P(1,12)处的切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
A、-9 B、-3 C、9 D、15
5、己知,其中m,n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则m+ni=( )
A、1+2i B、1-2i C、2+i D、2-i
6、在复平面内,复数 (i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估计值是l.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8、已知函数,则( )
A、在(0,)上递增 B、在(0,+∞)上递减
C、在(0,+∞)上递增 D、在(0,)上递减
9、点P在曲线上移动,设点P处切线倾斜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K2的观测值为k=6.635,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
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
C、若从统计量中求出有95%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判出现错误;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11、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和Y,它们的值域分别为{x1,x2)和{y1,y2},其2×2列联表为:
对同一样本,以下数据能说明X与Y有关的可能性最大的一组为( )
A、a=5,b=4,c=3,d=2
B、a=5,b=3,c=3,d=2
C、a=2,b=3,c=4,d=4
D、a=3,b=2,c=4,d=5
12、设函数在定义域内可导,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导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l6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函数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4、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利用倒序求和的方法,可将表示成首项、末项与项数n的一个关系式,即公式;类似地,记等比数列{}的前n项积为,且,试类比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可将表示成首项、末项与项数n的一个关系式,即公式= 。
15、若执行如下图所示的框图,输入x1=1,x2=2,x3=4,x4=8,则输出的数等于 。
16、已知如下命题:
①已知函数的一个极大值是M,一个极小值是m,则必有M>m;
②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且=0,则必是函数的一个极值;
③函数图像在某点处的切线与函数图像只能有一个公共点;
③与函数图像只能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未必是函数图像的切线。
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有 (只填代号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复数z=1+i,求实数a、b使az+2b=(a+2z)2
18、某产品的广告费用支出x(单位:万元)与销售额y(单位:万元)之间有如下的对应数据:
x 2 4 5 6 8
y 30 40 60 50 70
(1)画出散点图;
(2)求回归直线方程;
(3)据此估计广告费用为10万元时销售收入y的值.
19、在对人们的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0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0人。女性中有5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能否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休闲方式有关
20、已知函数在[l,2]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9,求a、b的值.
21、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需建造隔热层.某栋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20年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6万元.该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C(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x(单位:cm)满足关系: (0≤x≤l0),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8万元.设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
(1)求k的值及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并求最小值.
22、(1)已知函数的导函数的下列信息:
当10;
当x>4或x<1时,<0;
当x=4或x=1时,=0.
试画出函数y=f(x)图象的大致形状.
(2)若f(x)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a的值;
(3)已知函数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
数学试题(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菲选择题),共l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下列推理过程是类比推理的是 ( )
A、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得出抛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
B、数学中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是否为周期函数
C、通过检验溶液的pH值得出溶液的酸碱性
D、科学家通过研究老鹰的眼睛发明了电子鹰眼
3、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o,那么等于 ( )
A、 B、 C、 D、4
4、已知函数在点处连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导数为零的点一定是极值点
B、如果在点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点
C、如果在点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点
D、如果在点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值点
5、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从到,等式的左边需要增乘的代数式是 ( )
A、 B、 C、 D、
6、设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一定可以与向量,构成空间的另一基底的向量是 ( )
A、 B、 C、 D、或
7、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 )
8、方程的实根个数是( )。
A、3 B、2 C、1 D、0
9、右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给出下列命题:
①-3是函数的极值点;。②-1是函数的最小值点;③在x=0出切线的斜率小于零;④在区间(-3,1)上单调递增。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已知函数无极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3≤a≤6 B、-36
11、定积分等于 ( )
A、 B、 C、 D、
12、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共线,则,所在直线平行;②若,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则,一定不共面;③若,,三向量两两共面,则,,三向量一定共面;④己知三向量,,,则空间任一向量总可以唯一表示为。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应该是 。
14、若在上是减函数,则b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AB,已知AB=4,AC=6,BD=8,则CD= 。
16、如图,由曲线和直线,,所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l2分)计算下列定积分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的图像与直线相切与点(1,-11)。
(1)求a,b的值;(2)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并求函数的极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的长方体被截面所截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1=3,BE=1。
(1)求BF的长;
(2)求点C到平面AEC1F的距离.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1)求f(x)的单调区间; (2)求f(x)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若关于x的方程f(x)=a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用长为18cm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l,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 最大体积是多少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CD,DAB=90°,PA底面ABCD,且PA=AD=DC=,AB=1,M是PB的中点。
(1)证明:面PAD面PCD; (2)求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3)求面AMC与面BMC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钝角)。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政治试题
命题人:吕曙光 审题人:秦显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2011年7月15日晚,著名学者、哲学家、作家周国平以“尼采,一个真诚思考人生的哲学家”为主题,到广东佛山南海图书馆举办讲座,受到热捧。据此完成1-2题。
1、在周国平看来,尼采是个伟大的提问者,他对自己的生活,人生的意义不断进行追问及思考,即便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启示我们( )
A、哲学即思考,思考即哲学
B、哲学主要研究人生的意义
C、善于追问及思考的人就是伟大的哲学家
D、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哲学
2、周国平认为,信仰就是为人生意义所提供的解释,哲学是通往信仰的道路。对“哲学是通往信仰的道路”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庄子 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惠子的观点( )
①否认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
③属于不可知论 ④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古代朴素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一一对应的是( )
①指鹿为马 心外无物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6、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 休谟和恩斯特 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 )
A、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戴维 休谟和恩斯特 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中国龙文化,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涉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姿多彩。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①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和被动的反映
③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④任何观念的东西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辛弃疾《未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9-10题。
9、“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和,可谓神悟”。( )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源于人的大脑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10、虽有“ 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 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要尊重规律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11、下列诗词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力行而后知之真 ④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3、不论是100年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是新中国的毛泽东思想,还是今天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集中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坚定决心,指引着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之路越走越宽广。这表明( )
A、正确的意识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B、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C、只要有了理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实践和认识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14、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l5、对于追求和探索真理,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表明( )
A、追求和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意义 B、在实践中追求到终极真理是人生乐事
C、认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发展 D、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和占有真理
16、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
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为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听取民声、网上高效办公等目的,使网络问政成为提高办事效率和实现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赤峰市巴林左旗工商局于2011年6月1日在腾讯网正式开通“内蒙古——上京工商”政务微博,架起了为民服务的新桥梁。回答17-18题。
17、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政务微博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人为因素的产物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8、微博,有时是公民向国家表达意愿的途径,有时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有时是推到各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反映了( )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规律性 D、联系的可知性
2011年6月12日,2011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推进北斗导航的民用化进程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回答19-21题。
19、中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35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导航系统。要保证这一系统的最大效应,就必须注意35颗卫星之间的协调一致。这启示我们( )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重视正确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颗卫星出现问题,都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这体现的哲理是( )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B、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要树立全局个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2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是: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前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坚持了( )
A、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联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静思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在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时,全国很多地方会包粽子、赛龙舟,欢度这一节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这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上升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4、一家企业办公室的墙壁上写着“99+1=0”,意思是99分成绩加上1分不足,则工作等于0。“99+1=0”为一种激励口号,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流露出来的“一丑遮百俊”的思维是有一定欠缺的。这一思维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B、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D、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25、针对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的实际,国务院下发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表明( )
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性质主要又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6、2011年已成为过去式,回望过去的一年,网络新词层出不穷,“hold 住”、“给力”等词语不经意间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这些词或感慨,或发泄,或嘲讽,一个原本简单的词汇带来的社会效果往往让我们不可小觑。材料说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7、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28、“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此观点( )
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9、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颁奖。有媒体用“采得百花成蜜后,确实辛苦又是甜”为题,对两位院士获奖情况进行报道。该标题反映了( )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B、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C、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30、2011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广阔的农村,同样是大学生施展身手的大舞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下去,扎在希望的田野上,生命之花会开的格外绚丽,结出的果实也是沉甸甸的。这告诉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得
③没有艰苦酶的工作条件就难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11年11月28日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开幕。《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各类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体系恶化,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促使人们努力应对气候变化。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国际性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间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l990年平均要低5.2%。
材料二:我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赢得了各国的赞誉。而日本作为唯一公开反对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在此次会议上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批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认为,日方破坏性的谈判立场为会议蒙上了阴影,会让气候谈判陷入恶性循环,损害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必须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这恰恰需要各国的努力与投入.
材料三;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在各类实验中被讨论的,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未受到重视,直到上世纪中期,为了解决‘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个情况;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人们也开始探讨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多科学家经过多次勘测、实验、分析后得出了关于气候变化较详尽的认识,而更多的科学家还在试图做出更精确的分析,以解决这一全球瞩目的重大战略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材料一、二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哲理 (9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气候交化问题被提出并不断深化的原因。(8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去冬今春,云南省连续第三年出现大面积干旱,抗旱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相关部门在抗旱工作中恪尽职守,协同配合,形成抗旱救灾的强大合力,努力把灾害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要求受旱各县(市、区)及时启动抗旱预案,兴建应急提水、引水、调水工程,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生活用水需要。
材料二:去年的北方干旱和近三年云南的干旱,无疑更凸显出水利的重要性,也暴露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也就是常说的“一号文件”,这标志着国家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面对旱情,各地积极实施人工增雨,虽然部分农田苗情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无大碍;同时,各地深刻体会到,解决抗旱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材料三:建国后我国曾建设了大量水利设施,对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和政治等个中国原因,这些水利设施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还成为安全隐患。“一号文件”发布后,将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创造新的契机。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有个长期准备。
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云南省各项抗旱工作的合理性。(8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对立统一的观点。(9分)
(3)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6分)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l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l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箴言(zhēn) 迤逦(lǐ) 缫(cāo)丝 管弦(xuán) 初霁(jì)
B、金钗(chāi)果脯(pǔ) 骋(chéng)望 溯(sù)流 犄(jī)角
C、桅(guǐ)樯 欢谑(xuè) 扁(piān)舟 妃(fěi)嫔 肯綮(qíng)
D、模样(mú) 豆蔻(kòu) 剽掠(piāo) 栖(qī)隐 鸟瞰(kàn)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饥馑 踯躅 练石 苍海 委曲求全
B、锦囊 白芷 披靡 贸然 弃之如敝履
C、碣石 珍馐 箜篌 寒喧 沤心沥血
D、颠覆 寒霄 盘桓 寂寥 焕然一新
3、下列加点成语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年,中华书局创立百年,回顾历史,其波澜壮阔与凄迷低回相循。进退兴衰,映照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步履;沉浮枯荣,也回应着社会发展的声响。
B、虽然他这一段时间状态不佳,但对即将来临的比赛却踌躇满志,以为冠军非他莫属。
C、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一片阳春白雪的初春美景令人陶醉其中。
D、日前,大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华杯赛”,初赛笔试前发生泄题的事件引发人们思考:屡禁不绝的泄题舞弊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铤而走险的冒险行动?
4、下列标点符号的用法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据朝中社16日报道,朝鲜将于4月发射使用自己力量和技术制造的光明星3号实用卫星,以迎接金日成主席诞辰100周年。
B、有一个地方被美国前总统比尔 克林顿称为“这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这就是朝韩军事分界线:也就是常说“三八线”。
C、面对奥巴马的踩线行程,一向以超强硬对抗强硬的期鲜会置若罔闻还是点火就着 朝鲜半岛局势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D、“附着在书籍、游戏、服装等物质形态上,可以说雷锋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并被大众所认可和喜爱,”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翟元斌说:“从政治偶像到道德偶像,雷锋在当代最新的定位则是文化偶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吊丝”最初被定义为出身卑微的年轻男性,“穷矮丑”成为他们的形象,与之对应的“高富帅”。专家称“吊丝”的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由下而上地对主流话语、价值观进行反抗。
B、中国政府在19日公布胡锦涛主席将出席首尔核安全峰会的消息之后,韩国联合通讯社、KBS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就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并对胡锦涛主席在此次峰会上的讲话内容充满期待。
C、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出炉。中南大学22岁的大三学生刘路,由于破解了堪称国际数学难题的“西塔藩猜想”,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还获得百万元的奖励。
D、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牢记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宋志明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可是“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则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这是儒家讲安身立命之道的滥觞。《论语》也谈到“身”。《学而》篇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这里,“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三十而立”,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命”,孔子的说法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所说的“命”,指的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在《论语》中,已分别论及安、身、立、命,但还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到孟子这里,则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孟子把人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则是他为安身立命之道指出的超越指向。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的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做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理上臻于成熟。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如果选择外在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有“人生是苦”的说法。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找到了一种哲学的精神生活方式,这就是安身立命之道。所谓“安身”,就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人性善”,就是“人为贵”。这个“身”字很要紧,表明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所谓“立命” ,就是主张追求理想人格,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追求境界上的提升。用传统的说法,就是“超凡入圣”,成就理想人格。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建立在“一个世界”的基础上,没有设置彼岸世界。儒家认为,在现实的人生实践中就可以达到超越的目标,不必企慕彼岸世界,也不必寄希望于来世
6、下列各项中,对“安身立命”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出自儒家,在《论语》中已分别论及安、身、立、命。
B、到了孟子的时代,他从人性善和天道诚两个方面,对安身立命之道做了新的阐发。
C、安身立命之道通过不断吸收和改造,成为宋明理学家的核心学说。
D、安身立命之道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7、本文认为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与基督教、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超越的路向,如基督教、佛教等宗教方式;也可以选择内在超越的路向,如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哲学方式。
B、因选择的路向不同,安身立命之道属于哲学的精神方式,而基督教、佛教等属于一种宗教的精神方式而否定人生的价值。
C、安身立命之道作为一种学理,被统治者利用来治国;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因寄希望于来世和外力的拯救,无法成为治国工具。
D、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而基督教、佛教则是依靠彼岸世界来实现超越。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学而》篇中的“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
B、和《论语》对“安”“身”“立”“命”的阐释一样,宋明理学家也注意到了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C、安身立命之道认为,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超越,基督教、佛教则认为必须依靠救世主或佛的拯救才就实现自我超越。
D、儒家的“安身”把人性善作为内在的根据,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善”;“立命”则把成就理想人格、实现精神超越作为追求目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每题3分,共12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③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绝:隔绝
B、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席: 坐
C、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 适:到
D、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厌:厌烦
10、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车马之迹不至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某所,而母立于兹
C、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 ( )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③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⑤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特为指出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于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做铺垫,显示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含蓄地赞美建亭此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
C、第三段宕开一层,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情绪。
D、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第II卷 (共114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24分)
1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3分)
译文:
(2)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3分)
译文: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庖丁解牛》)(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弘诗中的“敌”可否按或“对”或其他词 请简述理由。(4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4分)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个小题)
(1)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2)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李清照《一剪梅》)
(3)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劳者歌其事。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五、语言表达(共l2分)
16、学校组织编辑了一本供学生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程》,下列校本题目按内容分为两个单元,请你为两个单元各拟一个标题。要求:标题文字简洁,两个标题字数相等,结构一致。(4分)
第一单元:《我不是个好儿子》 《昨夜,慈母又入梦》 《多年父子成兄弟》 《游子吟》
第二单元:《生活的脚步》 《那银色的夜晚》 《每年一度燕归来》 《时间沉思表》
(1)第一单元标题:
(2)第二单元标题:
17、美国人比尔斯的《魔鬼辞典》用幽默的方法对司空见惯的人类文明作了别解,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请学习《魔鬼辞典》的思维方式,参照示例,对下面两个词语,重新作出解释。(4分)
示例:
下课铃——听取“哇”声一片。
外语老师——校园里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人。
①考卷
②教室
18、3月21日是世界儿童歌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专为儿童改编的“绿色童谣”(《新三字经》)……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行键,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少有人唱,而恶搞流行歌曲、古诗词或经典儿歌的“灰色儿歌”传唱度却相当高。如:“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无奈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绿色童谣”的创作提两点建议。(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共l8分)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里,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的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作尘埃了。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的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儿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 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尤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 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 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
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8年第2期
19、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 (4分)
答:
20、文章中间④-⑦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蛰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分)
答:
21、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4分)
答:
22、一般来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请结合文意分析其原因。(6分)
答:
七、作文(6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l.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限制酶名称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限制酶名称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 I G↓GATCC Kpn I G↓GTACC
EcoR I C↓AATTC Sau3A I ↓GATC
Hind II G↓TYRAC Sma I CCC↓GGG
(注:Y=C或T,R-A或G)
A、限制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一定在识别序列的内部
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D、一种限制酶一定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2、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 )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核酸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B、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
5、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 )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花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花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花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工程菌过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蛋白质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 B、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反转录法合成的目的基因不具有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D、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9、下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是
A、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B、①③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上图所示过程 D、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0、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 )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1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
①体细胞的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③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1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C、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13、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14、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于培养的细胞最好取自健康动物体内的组织细胞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稀释制成细胞悬液培养
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
D、传代培养的细胞在传至40—50代左右时,增殖会逐渐减慢,以至于完全停止,所培养的细胞全都衰老死亡
15、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各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D、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16、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17、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己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头野驴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驴个体的方法中能够成功的是 (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形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发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18、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小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了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19、关于试管动物技术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过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B、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内成熟,在体外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过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C、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将受精卵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D、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内成熟,在体外受精,并将受精卵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20、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
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21、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需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22、济南市某医院接生了一名婴儿,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如果后来他患了白血病,就可以通过脐带盘中的干细胞为其治疗。关于这个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来治疗疾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
B、用脐带血干细胞能治疗这个孩子的所有疾病
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
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应该要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23、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 )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24、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无性生殖 B、都属于细胞工程或胚胎工程的技术范畴
C、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都体现了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2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外受精完成后即可进行胚胎移植操作
B、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它一定发育成新个体
C、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在不断增加,而有机物的总量却在不断减少
D、通过胚胎移植产生多个后代的繁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2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对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要提高警惕
27、虽然人们知道基因和疾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有些人仍然反对进行基因检测。下列哪项不是这些人反对基因检测的原因 ( )
A、基因检测可能破坏自身的基因结构
B、存在某种致病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病
C、有些遗传病即使检测出,也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D、检测结果可能会给受检测的人带来心理压力
28、中国关于生物技术使用的规定、立场或态度,除哪项之外都是正确的: ( )
A、对于生物武器的态度是:禁止生物武器。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B、对克隆人的态度:禁止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C、关于转基因技术制定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D、对设计试管婴儿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29、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 ( )
①传染性强②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③有一定的潜伏期④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 ⑤自然条件下的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0、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31、(7分)生物技术在育种有广泛应用,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1)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 的表达。
(2)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 的结构进行特 定的改造,从而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关键的操作是对 进行定向改造。
(3)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的原因是 。
(4)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植物细胞的 (结构)中。
(5)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够成功插入番茄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并合成出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实现的原因是 。
32、(8分)白菜为二倍体,甘蓝也为二倍体,下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1)制备植物原生质体时需要用 处理植物细胞。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中不同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是用 。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 ,采用 的技术手段是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过程是 ,在利用该技术培育脱毒苗时,应取 进行离体培养。
(3)杂种植株能够表现出白菜和甘蓝的遗传性状是因为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是 。
33、(7分)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II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 。
(2)在培育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核心步骤是 。
(3)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射线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
(4)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 问题。
34、(8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基因牛过程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转基因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产生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段必须含有 ,其作用是能够被 识别并结合从而启动转录过程。
(2)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II最可能是 细胞,III代表的细胞具有 和 的特点。
(3)在利用杂交瘸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 ,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 。
35、(26分)
I、 现代生物技术在优良动物繁育、人类优生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请根据试管牛的生产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②过程分别表示 。
(2)对供体母牛的要求是 ,通常母牛每次只排出一枚卵母细胞。可用激素对其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3)从母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时期,同时需要 、营养、温度和PH以及气体环境,CO2的作用是 。
(4)生产上常用 期的胚胎进行②进程,应用试管动物的优势在于 。
(5)在②进程后,早期胚胎之所以能够在受体母牛子宫内存活原因是 。
II、 试管动物技术应用到人类生育就发展为试管婴儿技术,它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培养成熟再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囊胚期,再将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他不仅使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新的途径
(1)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 。
(2)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试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 。
(3)要想得到同卵双胞胎,需采用的技术是 。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 。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化学试题(理科)
命题人:高二化学教师 审题人:高二化学教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1、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3H7Cl B、CH2Cl2
C、C2H6O D、C2H4O2
2、下列基团:-CH3、-OH、-COOH、-C6H5,相互两两组成的有机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3、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4、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碳氢分子未画出,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3molBr2 2molNaOH
B、3molBr2 4molNaOH
C、2molBr2 3molNaOH
D、4molBr2 4molNaOH
5、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其结构简式为,它可与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反应生成化学式为C7H5O3Na的钠盐,则这种物质是 ( )
A、NaOH B、Na2SO4
C、NaCl D、NaHCO3
6、下列有机物不能跟金属钠反应的是( )
A 、乙醚 B、甘油
C、苯酚 D、丙酸
7、允许用一种试剂鉴别溴苯、苯和乙酸,最好选用( )
A、NaOH溶液 B、AgNO2
C、蒸馏水 D、乙醇
8、下列物质中,于NaOH溶液、Na2CO3、溴水、苯酚钠水溶液和甲醇都能反应的是( )
A、C6H6
B、CH3CHO
C、CH3COOH
D、CH2==CH—COOH
9、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22.65%
C、19.56% D、2.14%
10、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生成l-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为丙烯酸
11、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式可能是( )
A、(CH3)3COH
B、(CH3CH2)2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
12、用一种试剂能鉴别苯酚、戊烯、己烷、乙醇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FeCl3 B、溴水
C、石蕊试液 D、KMnO4溶液
13、甲醇、乙二醇、甘油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产生等量的氢气,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3:2 B、1:2:3
C、3:2:1 D、4:3:2
14、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比加热前增加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15、分子式为C1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6、已知:将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40℃,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并生成乙醚,其反应方程式为
2C2H5OH C2H5—O—C2H5+H2O
用浓硫酸与分子式分别为C2H6O和C3H8O的醇的混合液反应,可以得到醚的种类有( )
A、1种 B、3种
C、5种 D、6种
17、下列有机物中,是l-丙醇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OCH3
B、CH3CH2CHO
C、CH3CH(OH)CH3
D、CH3CH2COOH
18、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产物存在同分异构的是(  )
A、CH3CH2Br
B、CH3CHBrCH3
C、CH3CH2CBr(CH3)2
D、(CH3)3CCH2Br
19、在下列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的步骤中,合理的是(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取代→水解
C、消去→加成→取代
D、取代→消去→加成
20、现有下列各组物质:①甲烷和乙烯;②乙烯和乙醇;③苯和乙炔;④甲苯和邻二甲苯;⑤丙烯和2-丁烯,只要总质量一定,各组中两种物质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制的是( )
A、②⑤
B、②③④⑤
C、③⑤
D、
21、已知C—C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至少有l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22、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若按相邻两碳原子之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2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苯环中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生环已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Cl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⑥苯分子约l H—核磁共振谱图中只有一个峰值。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4、燃烧某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2的质量一定大于燃烧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CO2的质量,该混合气体是( )
A、丁烯、丙烷 B、乙炔、乙烯
C、乙炔、丙烷 D、乙烯、丙烯
25、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OCH3
B、CH3CH(OH)CH3
C、CH3CH2COOH
D、CH3CH2CHO
26、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最简单的烃,其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是( )
A、1 B、2
C、3 D、4
27、将0.2mol丁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慢通入0.5L2mol/LNaOH溶液中,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3
C、2:1 D、1:3
28、一定条件下,跟1mol反应的H2或溴水中Br2的最大量分别是(  )
A、11mol,9mol B、9 mol,6mol
C、6mol,5 mol D、l3 mol,9mol
29、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
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30、1mol在合适条件下与NaOH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 B、3 mol C、4 mol D、5mol
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化学试题(理科)
命题人:高二化学教师 审题人:高二化学教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共40分)
31、(14分)(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2)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给出一种峰(信号)的是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COCH3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乙醇分子内脱水
32、(4分)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I、II、III、IV装置可以盛放的试剂有: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有的试剂可以重复使用)
(1)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2)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33、(10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4-2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乙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
(3)D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有 (填序号)
A、溶解乙醇 B、吸收乙酸 C、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4、(12分)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韵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A、C的结构简式: 、
(3)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醋且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5个,已知其中3个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两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浓H2SO4
140°C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52=50分)
1、以下对梭伦改革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
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梭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④梭伦改革是整个吉希腊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Neminemlaedeimoomnes,quantumpotes,luua!即: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3、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
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4、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对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
A、国王住在高高的出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5、商鞅变法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而产生决定影响的措施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动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6、《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陈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7、商鞅变法中废除的旧制度,不包括( )
A、井田制 B、王位世袭制 C、贵族世袭特权 D、分封制
8、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
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 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 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 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11、北宋中期, “三冗”问题的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三分,提举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行分派)之敝。”此话反映的是( )
A、政府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政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的贷款和种子 D、新法对大官僚和大地主不利
1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C、青苗法、市易法 D、市易法、募役法
14、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 ( )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 B、对农民的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15、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马丁 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 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17、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立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
A、他宣传宗教信仰,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18、马丁 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9、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目的的是( )
A、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 B、消灭马木路克,夺取其包税领地
C、富国强兵 D、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
20、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中体现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措施是( )
①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 ②压制马木路克势力
③学习西方技术,推行近代文化教育 ④对外扩张,建立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1、穆罕默德 阿里政治改革的影响有( )
①结束了分裂割据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④推动了民主制发展⑤整顿了社会秩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2、19世纪初,俄国生铁产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但到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已明显落后于西欧,主要原因是( )
A、腐朽农奴制的阻碍 B、自由劳动力的缺乏
C、工业资金的匾乏 D、交通运输的落后
23、“……因为购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拜托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D、时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4、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 )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奴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二、材料题(50分,其中26题14分 27题10分 28题14分 29题12分)
各位考生请注意:材料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面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站在两个阶级面前,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梭伦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l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经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到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 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 (3分)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 (2分)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梭伦改革。(6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
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
——摘编自叶坦《大变法》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 “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为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器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
——摘编自《宋史 王安石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宋神宗持何态度 (3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哪一项理财措施最重要?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关于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3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改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保留,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对阿里“甚聪明”认识指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2分)你的看法呢(7分)
29、(12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交法指令: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有 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牧为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是以来,欧洲已知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不前进。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的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弗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