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全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全科10份

资源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说明:高考资源网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O :16 C :12 S :32 K :39 Fe :56 Na :23 N :14 Mg :24 Cl:35.5
第Ⅰ卷(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系是否有颜色 B.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C.能否透过滤纸 D.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SO2 Mn2O7 NO
B.碱性氧化物:Na2O Na2O2 Al2O3
C.盐:Na2CO3 2CaO·SiO2 Na[Al(OH)4]
D.电解质:SO3 Na2O BaSO4
3.利用100mL0.50 mol·L-1 Na2CO3溶液配制Na+浓度为0.20 mol·L-1的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B.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25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50mL蒸馏水加入,搅拌
C.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50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400mL蒸馏水加入,搅拌
D.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4.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分子。1molH3和1molH2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体积 C.电子数 D.分子数
5.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的大分子组成,其导电性是单质铜的1万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的质子数为6
B.石墨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C.金刚石和碳纳米管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
D.碳纳米管是非金属导体
6.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C.增大O2浓度可以使SO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O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使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无法鉴别乙烯和甲烷
C.在加热或加入盐的情况下,蛋白质都可发生变性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为极性分子的一组的
A、CH4 和 H2O B、CO2 和 HCl
C、NH3 和 H2S D、HCN 和 BF3
9.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A.Na B.S    C.O    D.C
10.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 键的是
A.N2 B.HClO C.CH4 D.C2H6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化学反应中1mol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NA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NA
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B.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C.铝在高温下能还原锰、铁、铬等金属氧化物得到金属
D.因为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氧化膜,所以镁铝都不能溶于浓硝酸
13.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 、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 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5.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16.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生成 ;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 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17.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②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
④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⑧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
A.②③④⑦ 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⑧
18. 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K:1s22s22p63s23p64s1 B.Fˉ:1s22s22p6
C.Fe:1s22s22p63s23p63d54s3 D.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19.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B.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C.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则一定也含有阴离子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晶体中范德华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分子晶体一般都采取密堆积,但要受到分子形状的影响。
B.由于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堆积的紧密程度大大降低。
C.配位数就是配位键的数目。
D.离子晶体一般都是非等径球的密堆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1.(6分) 分析下列列氧化还原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1) 2KMnO4+10KI+8H2SO4 6K2SO4+ 2MnSO4 +5I2十8H2O
被还原的元素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
(2) 3Cl2 + 6NaOH 5NaCl + NaClO3 + 3H2O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2.(10分)下列A~H 八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正盐,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G是红棕色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G→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H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23.(6分)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 。
(3)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
24.(12分)某同学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选用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3)②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A 、
B 。
(5)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5.(8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根据已学原子结构及晶体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n-1)d10ns2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族。
(2)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的钛(Ti)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3)写出铝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4)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 。
26.( 8分)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下列问题:
(1)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1mol Y2X2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
(3)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3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
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D C C D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A D C B C D C
21. (6分,每空2分)
(1)Mn, KI (2)5:1
22、(10分,每空2分)
(1)A:(NH4)2SO3 ;
(2)4NH3 + 5O2 4NO + 6H2O
3NO2 + H2O = 2H+ + 2NO3- + NO
(3)C + 4HNO(浓) 4NO2 ↑+ CO2 ↑+ 2H2O
(4)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酸化,未见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23. (6分,每空2分)
(1) 188O (2)第六、七周期
(3)CH2OH(CHOH) 4CHO
24.(12分,每空2分)
(1) C+ 2H2SO4(浓) CO2↑+ 2SO2↑+ 2H2O?
(2)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
(4)检验生成的SO2气体;检验SO2是否除尽
(5)CO2 + Ca2+ + 2OH- = CaCO3↓+ H2O
25.(共8分,每空2分)
(1)ⅡB
(2)3d24s2
(3)1s22s22p63s23p1
(4) Si S
26. (共8分,每空2分)
(1)sp1杂化
3NA或3×6.2×1023 个
(2)NH3分子存在氢键
(3)CuCl
V
V
V
V
a
a
a
a
b
b
b
b
b
t
t
t
t
AA
BA
C
DA
B
E
C
F
D
G
H
F
A
+D +O2 +H2O
+O2 +O2 +H2O
+NaOH溶液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2.7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1.5分,共计45分)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
2.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 )
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
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
3.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 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
B.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
C.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
5.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通过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
C. 1688年光荣革命 D.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6.运用数轴可以有效记忆和掌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请依据下图填写出数轴中空缺的内容(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 C.甲午中日战争 D.戊戌变法
7、下列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相关的事件是( )
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中国②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 )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不断调整同国民党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阶级矛盾的变化
C.农村包围城市斗争的需要 D.共产国际的指示
10.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11. 右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 )
A.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政权建设
C.基层人民代表大会
D.基层法规的完备
12.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3.“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的“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4.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201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16、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17.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18.交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下列有关交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最早出现于我国四川地区
C.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纸币
D.明清时期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21.读下图,这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根据该图判断,该股票出现的年代应该是( )
A.19世纪90年代 B.中华民国初年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2.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 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
23.某班同学在鉴赏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时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它反映了北宋城市的繁荣景象
B.它突出地表现了北宋的社会风俗
C.它是北宋时期宫廷画的杰出代表
D.它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活跃
2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他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应该是( )
A.亨利八世 B.奥托一世 C.英诺森八世 D.马丁路德
25.下图所示剧作属于现代荒诞派戏剧,其主要依据是(  )
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内容纯属虚构
C.内容多与鬼神有关
D.反映了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
26.下图是卓别林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默片电影 B.有声电影 C.彩色电影 D.动漫电影
27.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28.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9.“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一致(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2.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0.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 http: / / www. / )
A.民本主义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部分(31题21分,32题13分,33题21分,共计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2分)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3分)结合所学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2分)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2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3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2分)
32.(13分)100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发展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处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2分)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实现了怎样的经济目标?(2分)
(3)欧元的发行者是哪个组织?(3分)这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对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4)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过程,这说明了什么?(4分)
33.(21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材料五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 《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9分)。
(2)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B A C B A A D A D A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D C C C C D D A B C C D
31.(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分工: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拟定诏书。
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专制皇权。
(2)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三权分立。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3)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4)材料一通过分权加强专制,材料二、三通过分权保障民主。
32.(1)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
(3)欧盟。
推动了国际格局多极化
(4)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3.(1)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南宋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试图以“讲明义理”、“闭塞私邪”来立纲纪;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
(2)原因: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3)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礼部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刑部
兵部
户部
吏部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高二下学期期末块考试
数学(文)试题
201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独立性检验适用于检查变量之间的关系 ( )
A.线性 B.非线性 C.解释与预报 D.分类
2.样本点的样本中心与回归直线的关系( )
A.在直线上 B.在直线左上方 C. 在直线右下方 D.在直线外
3.复平面上矩形的四个顶点中,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则点对应的复数是 ( )
A. B. C. D.
4.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3)演绎推理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
(4)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在独立性检验中,统计量有两个临界值:3.841和6.635;当>3.841时,有95%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6.635时,有99%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3.841时,认为两个事件无关.在一项打鼾与患心脏病的调查中,共调查了2000人,经计算的=20.87,根据这一数据分析,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之间( )
A.有95%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 B.约有95%的打鼾者患心脏病
C.有99%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 D.约有99%的打鼾者患心脏病
6.类比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性质,可推出空间下列结论: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0是可导函数在点处取极值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复数的值是 ( )
A.2        B.  C.  D.
9. .点P在曲线上移动,设点P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设函数f(x)在定义域内可导,y=f(x)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导函数的图像可能为 ( )
11.已知点A(3,2),F为抛物线的焦点,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当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是( ).
(A)(0,0);   (B)(2,2);  (C)(-2,-2)  (D)(2,0).
12.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和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则的面积是( ).
(A)24;    (B)16;     (C)8;    (D)12.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现有爬行、哺乳、飞行三类动物,其中蛇、地龟属于爬行动物;河狸、狗属于哺乳动物;鹰、长尾雀属于飞行动物,请你把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14.观察下列式子:,,,,,归纳得出一般规律为 .
15、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则=
16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两顶点之间的距离为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
有甲、乙两个班,进行数学考试,按学生考试及格
与不及格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根据表中数据,你有多大把握认为成绩及格与班级有关?
18. (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2+.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曲线 y = x3 + x-2 在点 P0 处的切线 平行直线4x-y-1=0,且点 P0 在第三象限.
⑴求P0的坐标; ⑵若直线 , 且 l 也过切点P0 ,求直线l的方程.
20.(本小题满分12分)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2,且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a为实数,函数
(Ⅰ)求的极值.
(Ⅱ)当a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曲线轴仅有一个交点.
22.(本小题满分14分)过点,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A、B,如果弦的长度为。
⑴求的值;
⑵求证:(O为原点)。
数学(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C 6.B 7.B 8 A 9 B 10 D 11. B 12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如图所示.
14.
15. 3
16.
17、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
( http: / / www. / )
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及格或不及格否与班级有关”。
18.证明: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2+),
即证.∵上式显然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19.解:⑴由y=x3+x-2,得y′=3x2+1,
由已知得3x2+1=4,解之得x=±1.当x=1时,y=0;当x=-1时,y=-4.
又∵点P0在第三象限, ∴切点P0的坐标为 (-1,-4).
⑵∵直线,的斜率为4,∴直线l的斜率为,
∵l过切点P0,点P0的坐标为 (-1,-4)
∴直线l的方程为即.
20.解:∵ 椭圆的焦点坐标为(-4,0)和(4,0),
则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0,b>0),
∵ c=4,又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2,即,∴ a=2.
∴ =12.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21.解:(I)=3-2-1
若=0,则==-,=1
当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 - (-,1) 1 (1,+∞)
+ 0 - 0 +
极大值 极小值
∴的极大值是,极小值是
(II)函数
由此可知,取足够大的正数时,有>0,取足够小的负数时有<0,所以曲线=与轴至少有一个交点
结合的单调性可知:
当的极大值<0,即时,它的极小值也小于0,因此曲线=与轴仅有一个交点,它在(1,+∞)上。
当的极小值-1>0即(1,+∞)时,它的极大值也大于0,因此曲线=与轴仅有一个交点,它在(-∞,-)上。
∴当∪(1,+∞)时,曲线=与轴仅有一个交点。
即的取值范围是
22.解⑴直线AB的方程为,联立方程,消去y得,.
设A(),B(),得
解得

O
X
Y
(C)
Y
X
O
(D)
Y
X
O
(B)
Y
X
O
(A)
X
O
Y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座号 .
…………………○……………密……………○……………封…………○…………线………………○…………………
动物
爬行动物
飞行动物




动物
爬行动物
飞行动物




哺乳动物
地龟
长尾雀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20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5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在下列几组仪器中,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量的仪器是( )
A.刻度尺、弹簧秤、秒表 B.刻度尺、弹簧秤、打点计时器
C.刻度尺、天平、秒表 D.量筒、天平、秒表
2. 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惯性不同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B.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HYPERLINK "http://www./"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4.有关摩擦力和弹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
B.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运动。
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5.如图2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F1、F2、 F3之间的夹角互成120°,其中F1的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F2、 F3的大小均为30N,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及方向是( )
A.10N,方向水平向左 B.10N,方向水平向右
C.40N,方向水平向左 D.80N,方向水平向左
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位移为48m
B.物体运动的位移为24m
C.物体运动2s后返回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始终是4m/s27.有一质量为m物体用细绳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0.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时,细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是( )
A.0.2mg B.0.8mg C.mg D.1.2mg
8.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都是曲线运动
9.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C.由h= 知,平抛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决定
D.由x= v0 t 知,平抛运动时间由水平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决定
10.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周期越大 D.频率越大
11.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t秒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是( )
A.mg2t/2 B.mg2t C.0 D.mg2t2/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13.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则( )
A. B.
C. D.
14. 一个光滑球放在墙角处挨着竖直墙壁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在图1给出的球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5.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N、5 N、7 N,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N,最小值为 N。
16.重为100N的货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以25N的水平推力推货箱时,货箱没有动,此时货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水平推力增至35N时,货箱刚好被推动,货箱被推动后,只需32N的水平推力作用即可保持货箱做匀速运动,则货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7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0s,其中x1=1.50cm、x2=1.90cm、x3=2.30cm、x4=2.70cm,则C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vc= m/s,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m/s2。
三、计算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过程)
18.(10分)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
19.(10分)如图9所示,重力为G的电灯用细线AO、BO吊起,处于静止状态,其中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细线AO对电灯的拉力F1和细线BO对电灯的拉力F2分别为多大。
20.(12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圆弧轨道上端A点距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最后落在地面上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刚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小球落地点C与B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一、选做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C D A B D ABCD ABCD C B D BC C
二、填空题
15.15 0 16.25 0.32 17.0.21 0.40
18.解: 由受力分析得:F合=F1-F2=6.4N-4.2N=2.2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4s末的速度
4s内发生的位移
19
F
F1
F3
F2
O
图2
v/m·s-1
2
O
4
8
4
6
图3
图1
F2
G
D
F1
F2
G
C
F2
G
B
F1
G
A
F1
x1
x2
x3
x4
A
B
C
D
E
图7
B
O
θ
A
图9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12.7
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签字笔作答。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均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淬火(sùi) 张唐相燕(xiàng) 变徽之声 批亢捣虚
B.歃血(shà) 滑稽多辩(huá) 运筹帷幄 曲突徒薪
C.垓下(gāi) 锥处囊中(chù) 身受八疮 完璧归赵
D.赍送(jī) 斩将刈旗(yì) 颖脱而出 米珠薪桂
2.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对于自己的处女作《过客》,吴宇森用心去拍,也满心憧憬着影片会带来可观的票房。没想到一语成谶:《过客》竟成了电影院的过客!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 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
B.这些中学中的百年名校都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办学经验,但在今天这些美誉远播的中学名校仍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誉。
C.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外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此举目的是通过购买钓鱼岛的程序化操作,留下历史痕迹。
D.一个人自制力的强弱与葡萄糖的消耗过多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如果你感觉自己血糖水平偏低时,不妨找点热量比较低的零食吃吃,比如说一小把蓝莓或者果仁。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小白领“偷菜”上瘾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
B.按照计划,德、英的风力、挪威的水力、比利时和丹麦的潮汐以及其他国家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将形成互通的输电网,用于解决单个发电厂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供电不稳定问题。
C.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 。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①③②④⑤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③①②⑤④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9分)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职业记者报道的并有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才算得上是新闻;隔壁大爷或邻家小妹传递的消息不是新闻,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也不是新闻。
而今,微博的降临,陡然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新闻源源不断地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喷涌而出,它不再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以前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现在都成了新闻本身,记者所寻找的目击证人如果自己上微博,就成了新闻的发布者。
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一书中曾经揭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级。播报新闻的电视主持人、电视台所连线的远方记者以及记者所采访的目击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新闻机构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使其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他或她是规范的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电视台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虽然他们就在事发现场。目击证人作为具体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往往不够全面,可能还有其他目击证人来加以补充。真实的新闻报道只有在经过记者和电视台的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今天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真实性的级差似乎被消解了,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都在点击鼠标的一念之间。特别是当记者和主持人也开微博,人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与此相应,新闻的独家报道和第一时间播报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微博上几乎全是独家报道,并配以第一时间的个性评论,应当说,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在传统和惯例中,正规的新闻机构因为其报道公共事件并采取公众的立场,人们习惯将它看成公众的代言人而获得了某种规范性和权威性。此时记者和报道者的立场被隐去了,认为他们的报道无疑是站在公正和客观立场上的,记者是秉持职业操守的,他们的客观和公正似乎是由其所在的机构做保证的。微博上的新闻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做保证,所以在客观性上有点悬,微博人的新闻也不使用记者常用的那套新闻报道话语,个人性的言语和偏好性的表述使得其报道的公正性又悬上加悬。但是微博新闻却以其生动、鲜活、及时,带有个人体温和喜怒哀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使得当下的记者编辑们纷纷在微博中寻找素材。常常听到一些新闻报道中有“零距离”“原生态”等夸张的说法,其实,微博倒是当得起这一说法的,即便是讹传和谣言,在微博上也是原生态的,动机昭然,不那么阴险,比较容易查找源头。再则,微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而是体现在各种言论、思想、立场的交汇之中,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是所谓的客观世界的最好注脚。
6.下列关于“新闻”的表述,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新闻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必须由职业记者报道,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
B.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有等级差异的,因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新闻机构处于真实性等级的最高端。
C.在传统和惯例中,处在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尽管所言真实,其讲述也只能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不可能直接作为新闻被社会认可。
D.新闻机构和记者报道新闻时其实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的,但此时将其隐藏了起来,因此新闻机构“公众代言人”的身份和记者“客观公正”的形象深入人心。
7.下列对“微博”与“新闻”关系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之间传递的消息都可以成为新闻,每一个人只要上微博,就成了新闻发布者。
B.微博新闻似乎消解了新闻的真实性级差,在微博中每一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也可以具有同样的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C.微博打破了报纸和广播电视享有新闻专利的局面,推动了新闻的民主化,甚至成为专业记者、编辑的新闻来源。
D.微博虽然缺乏传统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具有传统新闻所没有的生动、鲜活、及时的特点和报道者的个性化特征。
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判断,合理的一项是( )
A.记者、主持人有新闻机构赋予的权威性和全面性,因此他们的微博相比其他人的微博更客观公正和真实可信,理所当然会有更高的关注度。
B.微博人在没有权威机构保证其客观性的前提下,不妨将个人性的言语、偏好性的表述与规范的新闻话语相结合,这会是目前的一个最好的选择。
C.微博是“原生态”的,在微博上讹传和谣言也动机昭然,容易识别,而且比较容易查找源头,因此阴险者不会利用微博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D.微博交汇着各种言论、思想和立场,展示了客观世界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这不免会使人感到茫然,难以抉择,却也为认识世界真相提供了契机。
三、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2题。(12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所有的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本来
D.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尔三矢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12.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涵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第Ⅱ卷(共114分)
四、古诗文。(24分)
1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2分)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2分)
(4)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3分)
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6 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回答。(3 分)
答:
(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回答。(3 分)
答:
15、名句默写。(8分)
(1)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4) ,病树前头万木春。(杜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6)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7)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语言运用(12分)
16.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两节。(4分)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 , 。
, , 。
17.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请你帮他解读,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4分)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的可获得赔付。
18.近几年,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完成问题。(4分)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票数:3561)
选项 比例 票数
价格 33.5% 1177
品牌 2.02% 72
质量 43.81% 1560
服务 7.5% 267
补贴数额 20.38% 726
能耗 3.31% 118
(1)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2分)  
(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2分)
① 
② 
六、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水汪汪的眼 朱以撒
①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
②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平静的水面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牵挂——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古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漾开。没有人去追问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不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都平静得如同井内的水。
③时日在井底下流逝。当年的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黄,一些黧黑的苔藓,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参透一切天机世相。
④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人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然果断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子的魔鬼,又被计谋引回——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这样一来,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它的生命质量令我们感佩莫名。
⑤如果不是有意填埋,一眼井的年龄要远远超过一个人、一个时代。深邃的井让人想起同样长久的大树,一个向下延伸,一个朝上生长。巨大的树干让人联想起浑圆的井口和向下延伸的黑幽幽的井道。如果不是雨水落入井内,或者风掀动树枝,安静是它们的共同语言。干枯的井令人想起干枯的树,意味着生命已经走远,只是残骸遗留。古井的命运比古树更为悲怆,它甚至就成了垃圾倾倒的场地,远远不如枯树在烈焰中焚化快慰。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古井必然越来越少。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即使是幸存的井,井沿上已很少汲水的印记,人们只需两个手指头轻轻捻动精致的水龙头,水便喷涌而出,一种姿势从此消失。
⑥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必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体内,纵使远走高飞,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的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
⑦那些对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绠汲之乐的少年相比,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我们的了。
19.第二自然段写到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对井采用“贬低的口吻”,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塑造井的形象有什么好处?(4分)
20.从艺术表达的角度鉴赏文中两个画线句。(4分)
(1)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2分)
(2)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2分)
21.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哪些隐喻意义?请分条作答。(4分)
22.这篇散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1、D。(A中“淬火(cùi)” “变徵之声”,B中“滑稽多辩(gǔ)” “曲突徙薪”,C中“锥处囊中(chǔ)” “身受八创”。
2、B.(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而言中”。A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用错对象。D.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望文生义)
3、C。(A. “空间”与“地域”概念混乱;B逻辑不当,没有转折关系;D“自制力的强弱”和“消耗过多”属一面与两面不当,“如果你感觉自己血糖水平偏低时”中的“时”多余,破坏了句子的独立性)
4、A。(B第二第三个顿号改作逗号,C“深刻”后改为问号,D“(王充《论衡》)”应在引号后、逗号前)
5、D。
6.B。处于最高端的是“电视新闻主持人”,而非“新闻机构”。
7. C。A“上微博”不一定发布新闻。B“具有同样的……”错,原文为“同样具有……”。D微博其实也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只是表现不一样;而且传统新闻也同样有“生动、鲜活、及时的特点”。
8.D。A“更客观公正和真实可信”“理所当然会有更高的关注度”错,原文有“同样真实而片面”的表述。B微博正是靠“个人体温和喜怒哀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种方式只会弄巧成拙。C原文只有“不那么阴险”的表述,得不出“阴险者不会利用微博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结论。
9、C.本:推究。
10、C 。其:①副词,表祈使语气;②代词,代庄宗。以:①介词,用;②副词,才。之,均是主谓之间的介词。与:①介词,和;②动词,给。
11、B。
12、B.“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一说不准确,应为“否定”。
14、(1)【答案】这首词的主题是相思。“一重山,两重山”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距离的遥远,“菊花开,菊花残”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分别的长久,从而表达出相思之情的深重。(3 分)
(2)【答案】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这首词以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等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愈发深重,内心更为凄冷。
或: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相思枫叶丹”喻示着相思的热烈,正因为内心里装着所思念的人,所以内心是温暖的。(3 分)
15、(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6.(4分)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
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17、(1)在合同有效期内(2)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遭受的是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 (4)该意外导致被保险人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 (5)该意外事故是被保险人受伤害的直接且单独的原因 (错一点减一分,顺序不拘)
18.(1)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民众最关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政府补贴数额。(三个关键词:关心、质量、补贴,少一个不得分)(2分)  
(2)①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能让惠民政策成为坑民之举。(从质量角度言之有理即可)②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细则,补贴方法、补贴数额要具体、透明。(从补贴角度言之有理即可)(2分)
19. 这是一种似贬实褒、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2分)这样写,突出了古井平静低调、默默奉献的精神(1分)以及它坚守自我、润泽周边、心气开阔的品德。(1分)
20.(1)用拟人手法描绘出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古井被彻底毁灭,毫无生机的惨状,作者深感痛惜和无奈。(2分)
(2)用拟人和映衬的手法突出乡村古井在时代变迁中被无情遗弃和冷落,所有的故事和思念停留在荒村,只有明月相伴,更显古井的处境孤独凄凉及作者怜爱之心。(2分)
21.①“水汪汪的眼”是古井水清照人、润泽万物的生动写照;②是伴随时间流逝、见证世事沧桑的形象描述;③是备受人类冷落不忍退出生活舞台的心灵外化;④也是作者感叹时代变迁、同情古井悲惨命运的一双泪眼。(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2.少年与井相伴的生活体验是人生难得的财富,为未来奠定了基础;这些人如今面对便利的水龙头,不仅会怀想往日的井边生活情境,还会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保护古老淳朴的传统文化;由往昔到眼下到未来,由井及人,升华了主题;由实到虚,使文章摇曳生姿。(“财富”,“怀念”,“期待”,每答出一点给两分。)
23、【写作指导】
构思角度一: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正如材料所说,每个人都与“我”有关,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是祖国的一个成员,都是世界的一分子。
记得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没有人是座孤岛,独自一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岛少一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这句话和鲁迅先生的名言多么相似!所以可以正面立意,呼唤“爱心与奉献”。
构思角度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
这更是一种大境界,一种大气魄。
放眼历史,那些彪炳千秋的伟人,哪一个不是有高度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呢?他们认为天下苍生的疾苦与己有关,国家的兴亡与己有关,所以才忧国忧民,救百姓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在和平繁荣的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树立责任意识,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有人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两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80后”、“90后”的这一代青年绝不是“自私的一代”,而是有责任感、有献身精神的一代。汶川地震救灾前线上有他们的身影,北京奥运志愿者中有他们匆匆的步履,国庆阅兵式上有他们飒爽的英姿……反面批驳角度(写驳论文,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构思角度三:批驳“个人渺小”说,呼唤从“我”做起,滴水汇成大海。
材料中有这句提示语:“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这句话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发挥力量。而现实中有一类人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了,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觉得有我一个不多没我一个不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殊不知,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是有限的,但无数人的力量却是不可估量的,滴水汇入大海,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如:感动中国人物丛飞、陈晓兰、魏青刚、林秀贞、孟祥斌、李丽、徐本禹、李桂林夫妇、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等等。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正是这滴滴水流才汇成了爱的海洋。
构思角度四:批驳错误的情感价值观,呼唤“与我有关”的高尚品行。
文题中有“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这样的提示,暗指人们受各种观念的影响,如金钱观、名利观、情感不必专一观等。写法上可以针对这些现象剖析挖掘,写深写透。比如媒体上曾经披露的这些现象:黑心棉做的被子,致癌的牙膏,苏丹红的咸鸭蛋,避孕药喂的黄鳝,陈化粮的米饭,叫卖不停的假矿泉水,坑害人命的假烟假酒,害死婴儿的毒奶粉,吃死病人的假药……所有这些,反映出一些人价值观的扭曲,他们的心中只有自我,只有私欲,唯利是图,丧尽天良!在他们心中只有“金钱和我有关”,而他人生命“和我无关 ”,所以才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导致了一个个不应发生的悲剧的发生。
构思角度五:批驳自私自利、“与我无关”论,呼唤无私。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代表着人与人的交流不一定越来越多,关系不一定越来越近,人们变得反而自私与冷漠。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自己与他人没有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二战时一位牧师曾这样写道:“当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去关心他们;当纳粹残杀*****的时候,我不是*****员,所以我不管;当纳粹追杀工会成员时,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当纳粹追杀天主教徒时,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当纳粹冲向我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来帮助我了。”其实,过于“自我”就是孤立自己;相反,助人就是助己。
【佳作示范】 1、与我有关
即使是花朵凋零,即使是一条小鱼奄奄一息,仍旧与我有关。
在年华的青葱岁月里,我听到约翰 多恩那低沉而意味深长的话语:“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孕在人类之中。”的确,我们以及种种一切的生物,还有自然,共同搭载着如诺亚方舟一艘的救生艇。生生不息,息息相关。我们搭乘的是同一艘艇,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风浪,我们要去的是同一个地方。要知道,我关心一个乘客,也就是在检修船的情况。
也许很多人很被这样的一个小女孩所深深的打动了。她在海滩上玩耍时,看见那时被海浪遗留在海滩上的垂死挣扎的鱼,便径自将一条又一条的鱼扔回大海。一旁的大人疑惑了,而她只说:“它们想要回家,这每一条鱼我都要放回大海,它们都与我有关。”于是,游客们纷纷加入。刹那间,原本被置之不理的鱼,都成了人们在乎的对象,只因那句:与我有关。
我们该庆幸,人们最终有所行动。不然,当我们像那些鱼儿垂死挣扎时,我们面对的也只会是“与我有关”的袖手旁观。最近,印度首富花费20亿打造的豪宅终于完工,工程之浩大,装饰之奢华,自是不用多言。这一幢6人居住的豪宅将雇用600个佣人。20亿、印度,6人、600人,当你看见这四组名词时,你是否感到一种莫大的讽刺。当印度街头仍难免有人处于饿死的困境时,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已冰冷的矗立。那仿佛是一种蔑视和一种无底的冷漠,一种对这个国家底层贫苦人群的不理睬。
大楼上装裱的黄金,即使在夜晚都闪着光。强光刺伤、刺疼了每一个人的心。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位首富“与我有关”的眼光。
同样富有的,不对!应是更富有的巴菲特,这位富可敌国的股市传奇,即使他完全有能力去造一座更为奢华的住所,然而他没有,——时至今日,都与其子女住大约100多平方米的普通公寓。同时,他将其99%的财富都奉献给了这个社会。他说:“我赚的每一分钱都与每一个人有关,每一个人也与我有关,我应该予以帮助。”
约翰 多恩的话语继续传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这种种一切与谁有关,与我有关,与我们有关。
2、与我有关
不知何时,这样一句话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与我无关”。于是,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抢劫行凶,肇事逃逸,你低头匆匆而过,“与我无关”,明哲保身为好;于是,雪灾、地震的捐款中一毛不拔,助学救贫的基金你一分不捐,与我无关嘛!然而,真的如此吗?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的警戒之言回响耳畔,“与我无关”?不,你并非生活于真空的瓶子之中,世态冷暖、国家兴衰与你息息相关。“与我无关”不过是懦夫自保的借口,不过是麻木者自我安慰的理由;在道义与责任的拷问下,这些搪塞之辞就如阳光下的积雪,转瞬即逝,根本立不住脚。
社会就像一个日夜不息、运转不停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上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如果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果真与你无关,那么,你的作用又在哪里?你人生的价值又如何体现?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拥有国家责任感,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才有了梅兰芳的蓄胡罢演,才有了刘和珍的为民请愿……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国家责任感是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
或许你又会说,我对于社会不过是一粒沙,微不足道,不过是一滴水,平凡无奇。国计民生的大事,我的努力不过九牛一毛,雪灾、地震的大难,我的付出也不过杯水车薪,无力回天。然而,朋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会变得可以承担,再小的奉献乘以十三亿也会变得重如泰山。你的一小步,对于社会就是一个飞跃,为什么不把自己纳入社会这架机器,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或许我们很难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子孙,我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了应有的贡献,我无愧于心。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从中我们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以天下兴衰、民间疾苦为已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鲁迅先生登上了二十世纪的巅峰,祓除苦痛,医治创伤。当他身披“民族魂”的大旗远去时,华夏的青史上也早已刻下了他的功勋。
朋友,放弃那看似充分正当,实则软弱无力的借口吧,那只是掩耳盗铃的自我安慰;重拾那被人忘却但日益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吧,这才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阶梯。
在他人遭受欺侮时,请出手相援;在他人深陷苦痛时,请以爱呵护;当国泰民安时,我们才能自豪地宣布,这与我相关。
3、与我有关
冬吹落了最后一叶枯蝶,此情此景,你是否想到了“孑然”一词?我只想告诉你,置于流年的舞台,你我未曾独自演绎。
汨罗江边,高冠岌岌、长佩陆离的屈子轻轻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望向明媚的远方,他却觉得如此晦暗,他是如此热爱这片土地和这些人民,可是他所有的希望都随着这放逐幻灭了。所以,他选择了灭亡……屈子演绎了一场悲歌,却让人们读懂;他瞳孔中的远方与心中盛装下的济世。
“叮叮”驼铃和着欢快的唢呐,却依旧掩不住凄凉的音调肆虐,大红的喜袍刺痛了明妃的双眸。也埋葬了她所有的美好韶华。在演绎着好的壮歌,可她却依旧昂头微笑,望着那逝去的远方微笑着,因为她明白,她的牺牲将是大汉王朝几年甚至几十年边境的安定,将是许多大汉人民的安居,她已不单单属于自己,更属于生她育她的大汉王朝。
当一个稚嫩的孩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会想到什么?周总理儿时便让我们看懂了他的壮志、他的胸怀天下。日内瓦会议,力挽狂澜,万隆会议,一片赞叹。他令他的敌人对他树起了大拇指,更令他的人民对他爱戴有加。周恩来曾演绎了属于他的盛歌,盛歌中有中国的远方与整个中华民族。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不知你是否因此深思,可我却衍出良多感慨。我们曾以为我们拥有了一个孤独的灵魂,我们圈地为域,画地为牢,将自己圈禁在只有自己一人的空间里,对着命运的终止唏嘘不已,却忘记抬起头望向远方,却忘记去感受周围的人与物,却忘记我们不属于孑然一身。
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屈子的心济天下,无法拥有明妃的心系民族,无法拥有周总理的胸怀社稷,但只要我们明了,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你我都未曾独自演绎。
4、与我有关
随着经济的发愤,时代的变迁,回首过去,人们无不感叹着世界越变越小的现实,但即便如此,和大自然相比起来,我们还是显得十分卑微与渺小。不管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每个人却都能在世界中扮演这样或那样的角色,万物皆与我有关,我很重要!
在自然的繁花嫩草因我而存在,我很重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色故然怡人,但没有了我,谁又会驻足欣赏呢?没有了我,谁又会谱写那美的赞歌呢?没有了我,谁又会为你的枯萎凋落而黯然神伤呢?花草因我而美丽,我要发现它们的美。这与我有关。
父母的美满生活需要我,我很重要。生活中,父母是与我最亲密相关的人,父母的爱是洒满我心田的阳光,黑暗中给予我光明,严寒中给予我温暖。现在父母老了,该是轮到我回报他们的时候了,感恩父母,这,与我有关。一次贴心的谈话,一杯温暖的热茶,一份优秀的成绩,这些都能让他们欣喜。
社会的进步需要我,我很重要。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更要多一份勇气与担当。对社会的贡献,不必多么惊天动地,不必多么轰轰烈烈,也许只是简单的一次弯腰,将胡乱丢弃的垃圾送进垃圾箱;也许只是一次和声细语的交谈,令一次即将爆发的争吵瞬间消逝;也许只是一次温柔的抚摸,让流浪的猫儿狗儿感受一下来自人性的关爱。环境保护需要我,和谐社会需要我,播洒爱心需要我。“无穷的地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声音,不单是对过去的反思,更要将它化作实际行动,使世界的每个角落遍布我的足迹。
这世界需要我的地方太多太多,花草的生长看似无意,却需要我的欣赏;父母的付出看似理所应当,却需要我的感恩;社会的进步看似必然,却也需要我的贡献。
这世界与我有关,世界因我而精彩!
5、与我有关
清风拂过一树绿叶,窸窣地响,好像远方的某个人在迎风喃喃自语;雨珠从片片柔嫩的花瓣上轻轻划落,好像一位母亲正在为久病不愈的孩子心疼地擦去眼角的泪珠;夜空中的繁星一闪一闪,好像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我相信这些真的都与我有关,别人的苦痛伤悲,辛酸血泪、离合悲欢,我始终在倾听、在思索……
其实曾经并没有对周围的人或事有十分敏锐的感悟,十分真诚地关注。看到巴西政府毫无顾忌地开采热带雨林,曾认为这理所应当,丝毫没有想过未来某一天雨林变为荒地的惨淡情景;看到黑心老板无故扣压农民工工钱,农民工两手空空绝望而凄凉地站在异乡街头,一瞬间想为他们落泪,可很快就告诉自己“与我何干”;看到打水仗的同学任水枪中的水毫无顾忌地喷射,也并未想到也许此时此刻约旦人民正焦急的盼望一场甘霖……
然而有一天当我读到鲁迅躺在病床上依旧喃喃念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时,我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包裹在真空中。不去想,不去听周围的事了。回想着鲁迅先生的一生,在他看到中国看客麻木不仁,当他从儒家经典满是仁义道德的字缝间读出了吃人二字,他意识到“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于是毅然弃医从文,执一杆铁笔,大声疾呼。
感觉自己心底里最柔软的的一处被轻轻碰了碰,我开始试着让身边的人或事敲开心扉,走进昔日封闭的内心世界;试着让他人的苦难感染我的心,如一般尖细的针般刺痛昔日麻木的心;试着想象未来的人们,未来的世界可能面临的灾难,它们就像一阵急促的铃声,匆忙唤醒我冷漠的心,在这样做的时候,在一遍遍告诉自己与我有关的时候,我常常为找寻到了人生的价值而快乐地微笑。
同时我发现很多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认为一切与己有关的坚定信念。
古时即有孟子等儒学家积极奔走欲救命于水火,杜甫身处草庐依旧惦念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非洲饥饿的孩子们依然能让在生命最后时光的奥黛丽.赫本辛酸落泪;一颗小树苗也可以让美国皮特兰大学将图书馆改成弧式,中国政府愿意为日本大地震后的灾民送去温暖的祝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试题
201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虚数单位,复数的实部是( )
A.   B. C.    D.
2. 已知,,那么等于( )
A. B. C. D.
3.已知点,则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5. 设函数,则等于( )
A.0 B. C. D.
6. 有一批种子,每一粒发芽的概率为,播下粒种子,恰有粒发芽的概率为( )
A. B. C. D.
7.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抛物线上点(-5,m)到焦点距离是6,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y 2=-2x B. y 2=-4x
C. y 2=2x D. y 2=-4x或y 2=-36x
8. 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据此可以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A. 身高一定是145.83cm B. 身高超过146.00cm
C. 身高低于145.00cm D. 身高在145.83cm左右
9. 若,,则的周期为。类比可推出:设且,则的周期是( )
A. B. C. D.
10. 空间四边形中,,,
则<>的值是( )
A. B. C.- D.
11. 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恰有1门相同的选法有( )
A.6种 B. 12种 C. 24种 D. 30种
12. 设随机变量等于(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横线上.
13.明天上午李明要参加奥运志愿者活动,为了准时起床,他用甲、乙两个闹钟叫醒自己,假设甲闹钟准时响的概率是0.80,乙闹钟准时响的概率是0.90,则两个闹钟至少有一准时响的概率是 .
14. 由数字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4位数,其中奇数共有____________个。
.设 则 .
16.曲线与轴的交点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号 二 三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横线上.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74分.解答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比第二项的系数大162,
求: (1)的值;
(2)展开式中含的项.
18. (本小题满分12分)有三张形状、大小、质地完全一致的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分别写上0,1,2,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将其上的数字记作,然后放回,再抽取一张,将其上的数字记作,令。
(1)求所取各值的概率;
(2)求的分布列,并求出的数学期望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点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1) 求证:PA∥平面EDB;
(2) 求证:PB⊥平面EFD;
(3) 求二面角CPBD的大小.
20. (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满足。
(1)计算,并由此猜想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中的猜想。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若直线l: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其中且.
(1)求函数的导函数的最小值;
(2)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及极值;
(3)若对任意的,函数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数学(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选择题:
ABACB CBDCD CB
二、填空题:
13.0.98 14. 12 15. 16.
三、解答题:
17. 解:(1)∵  
依题意得 ∴
, ………………………………6分
(2)设第项含项,
则  ∴ 
∴第二项为含的项: …………12分
18. 解:(Ⅰ);;
;。 ……………4分
(Ⅱ)的分布列为
0 1 2 4
所以的数学期望为。……………7分
= ……………12分
19.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D为坐标原点,设DC=1
(1) 证明:连结AC,AC交BD于点G,连结EG.
依题意得A(1,0,0),P(0,0,1),E().
因为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点G是此正方形的中心,
故点G的坐标为(),
且,,
所以.
而EG平面EDB,且PA平面EDB,
因此PA//平面EDB.…………………………4分
(2) 证明;依题意得B(1,1,0),.
又,故.所以.
由已知,
所以. …………………8分
(3) 解:已知由(2) 可知,故是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
设点F的坐标为(),则,
因为,所以,则
因为,
所以.
所以,点F的坐标为.
又点E的坐标为,所以
因为,
所以,即二面角C-PB-D的大小为.…………………… 12分
20. 解:(Ⅰ)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同理:,。
由此猜想 ………………………………………5分
(Ⅱ)证明:①当时,左边,右边,结论成立。
②假设时,结论成立,即,
那么时,,
所以,所以,
这表明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知对一切猜想成立。 ……………8分
21.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
(Ⅱ)将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即 ① 设,则

于是 ②
由①、②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
22. 解:(I),其中.
因为,所以,又,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其最小值为. ……………4分
(II)当时,,.6分
的变化如下表:
0 0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单调减区间是. 8分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 10分
(III)由题意,.
不妨设,则由得. ………12分
令,则函数在单调递增.
在恒成立.
即在恒成立.
因为,因此,只需.
解得.
故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4分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2012.7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1),回答1~2题。
1. 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0°N,20°W B.20°S,20°E
C.20°S,60°W D.20°N,40°E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
B.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C.③、④两地的地方时相差80分钟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图2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3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3一5题。
图3
3.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4.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3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  B.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
6、近年来,我国北京、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在冬春季节均受到灾害性天气——强沙尘暴的袭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东南风将沙尘向西部和西北地区搬运,形成沙尘天气
B.北方沙尘暴天气加剧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
C.我国尚未建立沙尘暴预警系统
D.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惟一途径
7、在城市功能分区中,各职能区域布局正确的是( )
A.纺织厂需要劳动力多,应布局在居民区内
B.自来水厂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上游地带
C.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D.学校、医院设在卫生防护带内
图4为局部板块构造示意图,图中城市A为智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南部康塞普西翁市,2010年2 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地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读图完成8~9题。
8.这次地震是南极洲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9.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展过程进行分类,这次地震应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图5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东北信风带 B.②表示赤道低气压带
C.③表示极地东风带 D.④表示极地高气压带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空气寒冷干燥 B. ②处气流上升运动为主
C. ③处空气温和湿润 D. ④处气流下沉运动为主
图6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是亚洲夏季风示意图 B.乙图表示的是亚洲冬季风示意图
C.甲图所示时期山东正值高温多雨 D.乙图所示时期新疆天山积雪较少
13.我国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会引发或加剧洪涝灾害的现象是( )
A.深受季风影响 B.大力植树造林 C.积极修建水库 D.蓄洪排洪
图7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5.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图8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所完成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地壳物质的循环
17.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
18.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
A.① B.② C. ⑤ D.③
图9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0.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
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热能输送来改变大气运动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这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据此回答21~22题。
21.上海市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
22.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
A.广阔的经济腹地 B .高素质的劳动力
C. 矿产资源丰富 D.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23-24题。
23.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24.甲、乙两国相比( )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图11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
A. 1% B. 2% C. 3% D. 4%
26.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低—低—低”模式
图12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8.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但是湿地被大量垦殖后,生态失衡,所获得经济效益远不及环境效益大。因此在2000年国务院已下令停止开发“北大荒”。据此回答29~30题。
29.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开垦多影响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我们应尽量( )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②使用私家车出行 ③选用节能灯具 ④调低夏季空调设定温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工业革命初期,鲁尔区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二战后却面临经济危机,经过改革而重新崛起。据此回答33~34题。
33.二战后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C.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效率太低
D.煤炭、钢铁产量严重过剩,工业用地十分紧张
34.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36-37题。
36.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
37.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38、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有机岩,它们是( )
A.砾岩、砂岩、页岩 B.石灰岩、煤、石油
C.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 D.花岗岩、石灰岩、煤
图13示意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完成39~40题。
39.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40.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 )
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B.廉价劳动力
C.科技 D.资金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图14中公转轨道图(甲)和某日太阳光照图(乙),完成问题。(10分)
(1)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 (A、B、C、D、E、F)。
(2)图乙中,A点地方时比B点 (早、晚)
(3)图乙中,B点太阳高度为 °,该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图乙中,该日 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42.图15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A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 (荒漠、草原、森林),
B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4分)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它主要 受 (水分、热量)条件不同的影响。(4分)
(3)本格拉寒流对沿岸热带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 有重要影响,说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
43.图16为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工厂合理布局应分别在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位置(8分)
A、化工厂 B、钢铁厂 C、自来水厂 D、食品厂
(2)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虑,应选 线
(A—C—B线,还是选A—D—B线)较合理。(2分)
44.图甲为黄土高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图乙为华北平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黄土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6分)
(2)若图乙中b,c,d三处为农业规划用地,则 处宜建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理由是 。
(4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A B B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C A C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C A D D B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A C B C B B A B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
41.(1)E
(2)晚
(3)0° 90°
(4)北回归线
42.
(1)森林 热带草原
(2)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3)降温减湿
43.(1) ③ ④ ① ②
(2)A—D—B线
44.(1)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是:轮荒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等。
(2)d 位于郊区,地价便宜,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40°
20°
40°
20°
60°
60°
80°





图1
图2

洲美
板美


南极洲板块
A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人口死亡率(%)
0
1.0
2.0
3.0
3.0
2.0
1.0
4.0
4.0
人口出生率(%)


图11




图13
B
A
C
F
E
D
太阳
A
C
D
B
地球
地球自转方向

30°
60°
90°
图14
图 甲
图乙
O
20°E
图15
N
C
A
D
B





1:200000
100
200
300
400
500

图16高二下学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2012.7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50分)、非选择题(第31题~第36题,共50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作答选择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试号用黑色或蓝色的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确切答案.每小题1---10每个1分,11---30每个2分,共50分 )学
1.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 )
A.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
2.植物和动物体内都具有的糖是( )
A.糖元和淀粉 B.蔗糖和乳糖 C.葡萄糖和核糖 D.麦芽糖和纤维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 暗 D.少、 大、 暗
4.下列用于鉴定还原性糖的试剂及产生的颜色反应是( )
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
C.碘液,蓝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
5.根据下图,指出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一段是( )
a 分裂期 b 分裂间期 c 分裂期 d
A.a~b B.a~c C.b~c D.b~d
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7、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6%,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8%,aa的个体占6%,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 26%,74% B. 52%,48% C. 60%,40% D. 88%,12%
8.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B.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9.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
A.灌木阶段 B. 草本植物阶段 C. 苔藓阶段 D. 森林阶段
10.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11.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2、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B.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相同
C.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一般比顶芽的高
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13、在草——兔——狐食物链中,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
A.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4.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A.亲属中有生过先天性畸型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1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 某些病毒细胞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16.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17.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毒的R型细菌,一种是有毒的S型细菌。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B.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
C.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细菌
D.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R型细菌
18.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19.有丝分裂间期完成后,其结果是(  )
A.DNA分子数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
B.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C.DNA分子数和染色体的数目都加倍
D.DNA分子数和染色体的数目都不变
20.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
A.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21.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
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22.植物细胞中,不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
A.细胞质基质 B.内质网 C.叶绿体基粒 D.线粒体
23.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N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的化合物b,对a和b的准确叙述是(  )
A.a是核酸,b则是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b则为核糖核酸
C.a是核糖,b则为核糖核酸  D.a是五碳糖,b则为核苷酸
24.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偶尔一次开出一朵白花,且该白花的自筛选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环境条件改变
25.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该植物在2000l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
生的氧气量(毫升)是( )
A.17 B.12 C.23 D.18
26.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无DNA的复制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D.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
27.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28.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 )
A. YR B. Yr C. yR D. YY
29.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精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的比例是 ( )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30. 关于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
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提取目的基因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6道题,共50分。)
31. (每空1分,共10分)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B表示 阶段,A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3)A过程为B过程提供[ ] 和[ ] 。
(4)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 ;⑤ ;
(5)④除来自环境中的气体外还可来自该细胞的何种生理过程?
(6)若将一盆正在旺盛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遮光,则细胞内C3的含量将 C5的含量将 。
32、(每空1分,共7分)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的生理活动可能是 ______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3)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该激素是有 细胞分泌,该激素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 (填能或不能)口服。
33、(每空1分,共10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6)人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
34.(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共7分)下图是一个家族中某些遗传病的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病为白化病,则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3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则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色盲基因来自于_________号(填数字)
(3)若Ⅱ4既患色盲又患白化病,则Ⅰ1与Ⅰ2再生一个色盲又患白化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若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2分)
35.(每空1分,共8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DNA数目是 。
(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和 。
(3)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和 。
(4)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周期的 期,丙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单体。
36、(每空1分,共8分)右图是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为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 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加是迁入第 年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捉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点。
(5)图中除0时外,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的点是 点,种内斗争最激烈时的点是 点。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1-5 BCDBD 6-10 ACCDD 11-15BBBAB 16-20 DBBBD
20-25 CBCAC 26-30DADAD
31.(10分)
(1) 叶绿体 (2) 暗反应 基粒 (3) [②] [H] [③]ATP
(4) 氧气 有机物 (5)细胞呼吸 (6)增加 减少
32.(7分)
(1)乙 甲
(2)糖类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
(3)胰岛素 胰岛B 不能
33.(1)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c (3)间 (4)细胞核 (5)tRNA(转运RNA) 氨基酸 (6)如下图:
34.(4分)(1)Aa 2/3
(2)XaY 2
(3)1/16,7/16(2分)
35、(1)4 、8 (2)甲 丙 (3)甲 乙 (4)间、0
36、⑴ S d ⑵b ⑶第2年 6 ⑷b ⑸d d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座号 .
…………………○……………密……………○……………封…………○…………线………………○…………………



转录
翻译
复制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2012.7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 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的开端。这可以说明( )
①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③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从哲学上看这反映了( )
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4.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可以说明( )
①哲学与科学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哲学对艺术和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④有了哲学思想,就是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6. 下列古诗词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通的是( )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谁依赖谁的问题。他们思考的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C.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9.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
A.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
C.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 D.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10.“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观点( )
①把具体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②与“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④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D.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12.依法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从哲学角度看,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这是因为[ ( )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③通过调查就能把握客观实际的本质 ④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果在未来得到进一步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者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经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包含有谬误
③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的任何研究都是不能坚持的
④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走进一所学校,看树木葱茏,青砖绿瓦,桃红柳绿,学生朝气蓬勃,来访者感觉这真是育人的所在。当看到一个学校遍地垃圾,学生行为习惯与成长要求不一致时,来访者又会觉得学校管理很滞后,存在很多要改进的问题。这可以说明( )
A.人们对不同事物的反映是主体性的、有差别性的反映
B.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受客观事物自身的影响和制约
C.人的生活经历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D.人们不能形成对事物的一致看法
15.一位书法家说: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怎么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的情性,富于“形质”的情况是书写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可见( )
①人们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把握“情性” ②“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③人们可以排除一切“形质”来表露“情性” ④“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表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的 ②社会科学规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向
③艺术想象可以启迪科学思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7.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由于受到材料和工具局限,剪纸在处理形象时,不能采取写实手法,而更强调写意;在构图上,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而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夸张变形,做出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因而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要有所突破。它甚至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这说明( )
A.剪纸艺术不遵循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B.剪纸艺术体现了人们意识活动特有的创造性
C.材料和工具制约剪纸艺术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剪纸艺术可以不受世界本质的制约
18.科学家近日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 )
A.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活动模拟器”的直接动力
B.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活动模拟器”建造的如期成功
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
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活动模拟器”发展的源泉
19.最近科学家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发现,轴突可以将信号传回到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也能互相“交流”,神经元还能在较长时间内将外部刺激存储和整合在轴突内,这些新发现颠覆了传统教科书的理论。这表明( )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 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C.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21.历时18个月精心酝酿,290余万首都市民踊跃参与投票,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词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有一定依赖性
③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目的性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3.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 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
①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
24.下列说法中与“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包含哲学思想不一致的是( )
①知我罪我,其惟春秋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③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5.右边漫画《打“气”》意在告诉考生( )
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③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规律、创造规律 
④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应该树立信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人类发展同时毁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启示我们( )
A.要尊重自然,又要满足人类的需要 
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要发扬奉献精神
27.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如我国曾出现过“长征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说明( )
①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所决定的 
③不同的时代,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 
④社会意识是瞬息万变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在审议通过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之所以进行改革,是因为(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上图漫画表明( )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C.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 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30.2011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温家宝来到昭觉县四开乡中心校红丝带栋梁班,看望父母因患艾滋病去世的41个孤儿,并同孩子深情拥抱,鼓励他们发奋努力,好好学习。艾滋病感染者一定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这体现了( )
A.理想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
B.只要有理想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C.理想高于现实,也一定能成为现实
D.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 共40分)
31.材料一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尚的象征。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它独特的物理外形和嵌入软件中的思想都使该设备成为了手机技术中的一项突破;开发的ipad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材料二: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1).结合材料一分析“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
 
   
(2).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材料二的理论依据。(9分)
32.材料一: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大了对景区的破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增设了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学雷锋,一要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以激昂向上的主旋律激励人心:二要抓典型的文化再创造:三是抓每一个人的文化塑造,有针对性地学,解决一个到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样的人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12分)
(2)请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自身的文化塑造。(9分)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1—5BBABC 6--10ADAB 11--15ACABD 16--20CBAD
21---25.BCDCC 26—30 CAACA
31.(1)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促使新事物的成长。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它在电脑、手机通信等领域开创了先河。(5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乔布斯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iPhone在外观、手感和功能上有很大创新,ipad产品则是结合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功能。(5分)
(2).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确立先进的社会意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5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4分 )
32.( 1)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调整法定节假日,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设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国家对法定节假日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体现了国家深化和发展了设立法定节假日的认识。(3分)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要顺应现实的需要,符合变化的客观实际,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3分)
(2). ①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要实现每一个人的文化塑造,必须深入到学雷锋实践活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3分)
②人的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要实现每一个人的文化塑造,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分)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2012.7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Doctor and patient. C. Waitress and customer.
2. How old is the boy now
A. 15. B. 16. C. 17.
3. How is the hotel now
A. The rooms are better but not the meals.
B. The meals are better but not the rooms.
C. Both rooms and meals are better.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fight against the flood. B. The effects of the flood. C. Flood of the past twenty years.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lost the money. B. He has bought a printer.
C. He can’t afford a printer now.
第二节(共l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y can’t the woman sleep
A. It’s too noisy. B. She has to overwork. C. She is too excited.
7.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riends. B. Neighbors. C. Wife and husband.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How does the man feel when seeing the clocks
A. Delighted. B. Surprised. C. Excited.
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sets the blue clock ahead ten minutes.
B.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woman’s clock.
C. The woman always sets the red clock to the right time.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fond of clocks. B. She works very hard.
C. She doesn’t wake up easily.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ich book is recommended by Mrs. Lee
A. 30 Nights on Math. B. 30 Nights on Nightmares. C. 13 Nights on Nightmares.
12. What’s the speaker’s homework today
A. Find the keys to Chapter 13. B. Have a look at explanations of Chapter 30.
C. Re-read Chapter 13 and do the exercises in it.
13.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next
A. Have a class. B. Buy a book. C. Do their homework.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Friends.
15. How long should the report be
A. Less than 10 pages. B. More than 10 pages. C. No requirement.
16. What’s the only requirement of the report
A. It should contain the summary of the course.
B. It should cover the lectures and the outside readings.
C. It should relate to current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aim of the program
A. To develop leadership skills. B. To improve public relations.
C. To keep trainees in shape.
18. What will the trainees do during the program
A. Make plans for a journey.
B. Attend lectures and have outdoor activities. C. Prepare reports.
19. How long will the program last
A. 8 days. B. 12 days. C. 20 days.
20. What should the interested listeners do after the meeting
A. Take a pre- test. B. Pay for the program.
C. Sign their names on the pap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21. My dear fellow students, I wish all ______ best in your future studies.
A. a B. an C. the D. /
22. Yesterday I turned my drawer ______,looking for my pen, a present given by my best friend.
A. upside down B. outside down C. side down D. up down
23. Give him time. It's always hard to ______ a new place.
A. devote to B. stick to C. lead to D. adjust to
24. In class the students must watch carefully everything ______ the teacher does in class.
A. what B. that C. who D. which
25. They were ______ to death by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A. scared B. scaring C. to scare D. scare
26. I think these problems are easy _______.
A. work out B. working out C. worked out D. to work out
27. Winter has gone and many people have ______ their winter clothing and take out their summer clothing.
A. set aside B. set out C. set off D. set about
28. If I knew her number,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would ring her ______.
A. down B. up C. back D. out
29. Would you like to give a performance at our school art festival ______ next month
A. being held B. to hold C. to be holding D. to be held
30. It turned out to be sunny, ______ was more than we expected.
A. it B. what C. which D. that
31. --I would like to take a two-day trip next week.
-- ______. We are too busy to afford it.
A. Out of the question B. Don’t mention C. Don’t worry D. Pardon me
32. — I’m afraid what I did cannot satisfy your requirements.
— _____ At least you tried.
A. I don’t believe it. B. Don’t say so.
C. Never mind. D. It was not your fault.
3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3. _____ I have a piece of chocolate, but it’s quite rare.
A. Occasionally B. Often C. Regularly D. Nearly
34. I have to go to school by bus because my bicycle _____.
A. will be repaired B. is repaired
C. has been repaired D. is being repaired
35. Many experts stick to the view _____ teacher development is _____ the key to quality education lies.
A. which; where B. which; in which
C. that; where D. that; in which
第二节: 完形填空 ( 共 20 小题 ; 每小题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 满分 20 分 )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4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nn Jones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eople I have ever met; she is only twenty, but she has travelled to over fifty different 36 . Five years ago, she was a typist in Birmingham, 37 she decided to give up her 38 and see the world. Since then, her 39 had changed completely.
The first time she went 40 was seven years ago, 41 she was just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8. She took a boat to France and then hitch-hiked (搭车)around 42 for five weeks. She has 43 Europe many times since that first trip, of course, but this holiday was the one which made her start travelling. She never forgets 44 excitement of those five weeks--although it was not all enjoyable. When she was on the train, somebody 45 her purse. So she lost all her 46 and had to work in a restaurant for a fortnight. She 47 some good friends there, however, and has returned several times since then.
How did she find money for her 48 ?After her first trip abroad, she went home and worked for two years, 49 all the time. Now she travels 50 , finding work when her money was low. She made a lot of 51 ; she says she has learned quite a few 52 . Although she has had occasional difficulties and has often been sick, she 53 thought about 54 her travels. “My first time abroad changed my life.” she says, “and I have 55 to travel ever since.”
36. A. states B. countries C. nations D. continents
37. A. but B. and C. so D. or
38. A. habit B. study C. interest D. job
39. A. decision B. life C. appearance D. opinion
40. A. abroad B. out C. through D. home
41. A. even if B. when C. although D. since
42. A. Europe B. America C. Asia D. Africa
43. A. went B. been C. visited D. arrived
44. A. a B. an C. / D. the
45. A. found B. stole C. caught D. lent
46. A. possessions B. luggage C. money D. courage
47. A. took B. saw C. lost D. made
48. A. travels B. friends C. holidays D. tickets
49. A. travelling B. increasing C. saving D. working
50. A. happily B. unwillingly C. continually D. fortunately
51. A. jobs B. friends C. trips D. homes
52. A. textbooks B. subjects C. skills D. languages
53. A. ever B. always C. usually D. never
54. A. giving up B. holding up C. putting up D. setting up
55. A. prepared B. learned C. wanted D. trained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三篇,20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40 分 )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Not many years ago, a wealthy and rather strange old man named Johnson lived alone in a village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He had made a lot of money in trading with foreign countries. When he was seventy-five, he gave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000 dollars to the village school to buy land and equipment for a children’s playground.
As a result of his kindness, many people came to visit him. Among them was a newspaperman. During their talk, the newspaperman asked him how he managed to be healthy at seventy- five. Johnson had a sense of humor. He liked whisky and drank some each day. “I have an injection(注射) in my neck each evening.” He told the newspaperman, thinking of his evening glass of whisky.
The newspaperman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Johnson meant. In his newspaper he reported that Johnson was seventy-five and had a daily injection in his neck. With a week Johnson received thousands of letters from all over Britain, asking him for the secret of his daily injection.
56. Johnson became a rich man through ______ .
A. doing business B. making whisky
C. cheating D. buying and selling land
57. Many people wrote to Johnson to find out ______ .
A. what kind of whisky he had B. how to live longer
C. who gave him the injection D. how to become wealthy
58. The newspaperman ______ .
A. should have reported what Johnson had told him
B. should have asked Johnson whether he had an injection every day
C. was eager to live a longer life
D. should have found out what Johnson really meant
59. When Johnson said he had an injection in his neck each evening, he really meant that ______ .
A. He liked to drink a glass of whisky in the evening
B. he needed an injection in the neck to keep him healthy
C. a daily injection in the evening would make him sleep well
D.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neck
60. The story is very ______ .
A. sad B. humorous C. disappointing D. interested
B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going abroad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 fam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ed in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636, Harvard University is the oldest of all the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Yale, Princeton, Columbia and Dartmouth were opened soon after Harvard.
In the early years, these schools were much alike (similar).Only young men went to college. All the students studied the same subjects, and everyone learned Latin, Greek and Hebrew. Little was known about science then, and one kind of school could teach everything that was known about the world. When the students graduated, most of them became ministers or teachers.
In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782, Harvard started a medical school for young men who wanted to become doctors. Later, lawyers could receive their training in Harvard’s law school. In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825, besides Latin and Greek, Harvard began teaching modern languages, such as French and German. Soon it began teaching American history.
As knowledge increased, Harvard and other colleges began to teach many new subjects. Students were allowed to choose the subjects that interested them.
Today,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st of them are made up of smaller schools that deal with(涉及)special fields of learning. There’s so much to learn that one kind of school can’t offer it all.
61.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the US is _______.
A. Yale B. Harvard C. Princeton D. Columbia
62.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see that in the early years, ______.
A. tho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the same
B. people, young or old, might study in the colleges
C. students studied only some languages and science
D. when the students finished their school, they became lawyers or teachers
63. Modern languages the Harvard taught in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825 were _______.
A. Latin and Greek B. Latin, Greek, French and German
C. American history and German D. French and German
64. As knowledge increased, colleges began to teach _______.
A. everything that was known B. law and something about medicine
C. many new subjects D. the subjects that interested students
65. On the whole, the passage is about ________.
A. how to start a university B. the world-famous colleges in America
C. how colleges have changed D. what kind of lesson each college teaches
C
Rescue workers and volunteers in Florida worked non-stop to help as many dolphins as they could to return to deep water. Some dolphins did. About two dozen died.
For 35 dolphins in danger there was only one chance for survival—to be sent to the Marine Mammals Care Centre.
The dolphins were placed in a water pool where they have been given round-the-clock care by thousands of volunteers who signed up for four-hour shift(轮班). By the second week in April, only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of the original 35 were still alive.
Each year thousands of dolphins marine mammals, the lovely marine mammals, are found beached or stranded(搁浅)along coastlines around the world. They can’t get back to the sea and will die if they don’t get help, according to the 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 Society’s website.
Nobody knows what caused the dolphins to strand themselves, but the US Navy and marine wildlife experts are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dolphin’s stranding was caused by sonar exercises of ships. And some scientists suggest disease, or human interference. The reason for stranding isn’t 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e pool, volunteers hold the dolphins and keep their blowholes out of the water so they can breathe. A vet injects the mammals with Vitamin E to help with muscle cramping(抽筋). Unable to eat on their own, they are fitted with a feeding tube to get them the needed nutrition.
“Today we made the first step in getting them to eat dead fish and to eat them out of hands,” Banick said. It’s a race against time and feeding times must be strictly kept to.
66. The dolphins which stranded on the beach were sent to the Marine Mammals Care Centre where they ______ .
A. they were warmly welcome B. they were taken good care of and cured
C. they were to be trained D. they would live with human beings
67. How many dolphins had died by the second week in April
A.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B. 24 C. 35 D.46
68. What do the underlined words “the lovely marine mammals” in the passage refer to
A. Ships B. Whales C. Dolphins D. Volunteers
69.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caused the stranding of dolphins
A. Human interference. B. Sonar exercises of ships.
C. Some diseases. D. The cause is still unknown.
7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Race against time to Save Dolphins.
B. Dolphins Strand on Shores
C. Volunteers Signing up to Care Dolphins
D. Reasons for Dolphins to Strand Themselves
D
HAN Jiangxue, a 33-year-old Beijing native, made his own episode (系列中的一部分) of CCTV 10's Lecture Room (Baijia Jiangtan) after the program rejected him three times. "They said I didn't meet the show's criteria (标准) because I didn't have an associate professor title," said Han.
Han, an international major who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in 1998, has been studying and writing history for years. With only 30,000 yuan, Han recorded a 6-hour-long video of himself lecturing on the Song Dynasty.
Han shot the video in the Lecture Room format, using a simple setting, an off-screen voice and photo illustrations (说明). The video soon became a hit after Han posted it online in September. It was called the "copycat" version of Lecture Room.
"I wanted to find a channel to make my voice heard," Han said. "Since there were too few chances to do this in the traditional way, I tried to figure out a wild way, and it worked."
Han takes the word copycat as a compliment, rather than as criticism. "The word represents a grassroots movement," he said. "It means ordinary people enjoying the same rights and …doing something that could only be done by the professionals before."
Han thinks his video is innovative (创新的), even though it copies the format of the Lecture Room show. He points out that he wrote the lecture himself.
"If you just copy, no one will be interested; you need to be creative," Han said. He wants to give another lecture, on European history, which has never been dealt with on Lecture Room. "Next time, I want to use a different format."
71. CCTV rejected Han because ________.
A. he was an international major B. he was not an associate professor
C. he studied history for only a few years D. his video was too simple.
72. Han became successful online because ________.
A. he copied the format of the Lecture Room show
B. he spent 30.000 yuan on his video
C. he wrote the lecture himself and his video was innovative
D. 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73. The average cost of one-hour-long video of Mr. Han is ________.
A. 500 yuan B. 30,000 yuan
C. about 5000 yuan D. about 30,000 yuan
74. Why did Han Jiangxue post his video online
A. Because he wanted to show it off to CCTV.
B. Because he wanted to make his voice heard.
C. Because he had no other way to do it.
D. Because he thought the Internet is popular.
75. What did Han Jiangxue think of people's comment about his video
A. He thought they loved his video. B. He thought it was a criticism.
C. He didn't take it seriously. D. He thought it as an encouragement.
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英语试题 2012.7
第Ⅱ卷 (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 (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 (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问题后的词数要求)。
We always celebrated Dad's birthday on Thanksgiving Day. These events took on a double meaning for me — a traditional birthday party for Dad, and a personal thanking for all he had been to me in my life.
When we knew that it might be his last birthday, the whole family decided to rearrange Thanksgiving plans and come together for a huge Grandpa Simon birthday celebration. It was a crowded party with lots of noise and abundant food. Dad was having the time of his life. He was a marvelous storyteller, and here was the biggest audience he'd ever had.
During a quiet moment, I announced that it was now Dad's turn for a change. I wanted everyone to tell Grandpa Simon what we loved about him. The room became still, and even Dad was quiet.
One after another, people told stories from their hearts, while Dad listened with wet, flashing blue eyes. People recalled all kinds of lost memories — stories about when they were little, stories about when Dad was young... The stories flowed. Each one seemed to recall the memory of two more. Even the littlest grandchildren couldn't wait to tell Dad why they loved him.
A few months later, at Dad's memorial service, we more fully realized what we had given Dad that night. Those were the stories people normally tell at a funeral, after a loved one is no longer around to hear the words. They are told, then, full of tears. But we had given those loving memories to Dad in life, told through laughter, accompanied by hugs and joy. He had them to hold and roll over in his mind during his last months and days.
Words do matter, and they are enough. We just need to say them, to speak them to the ones we love. That's the way to give back love.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Dad was having the time of his life" in paragraph 2 ( no more than 15 word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in paragraph 3.
( no more than 6 word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Why were Dad's eyes "wet" in paragraph 4 ( no more than 15 word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last but one paragraph ( no more than 20 word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叫李华,是某校的高中学生。请你根据目前MP3 / 4在中学中流行的现象,用英语给一家英文报社写信反映此事,并发表你的看法。
利: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MP3/4 便于携带;convenient for us to carry
2. 有利于学习,尤其是训练英语听力;improve our English listening
3. 可以下载歌曲、音乐、电影等,丰富文化生活。download music, enrich our life
弊: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频繁使用可导致听力下降,有害于健康;overusing, harmful to our health
2. 一些学生沉溺于歌曲、音乐等,影响学习;addicted to pop songs and music
3. 有些学生路上边走边听,影响安全。
注意:词数: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0-150左右(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Editor,
I’m a senior student. Now MP3/4 is popular among u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about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2012.7
听力部分:1- 20 CBCBC ABBCC BCABB CABBC
单项选择:21- 35 CADBA DABDC ACADC
完形填空:36- 55 BADBA BACDB CDACC BDDAC
阅读理解:56- 75 ABDAB BADCC BBCDA BCCBA
第Ⅱ卷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76. Dad was enjoying his life with so many loved ones around him./ Dad is now the happiest in his life.
77. to listen to some stories
78. Because he was moved by the stories and the love from his family. / Because he was moved to tears.
79. He wants to tell us to express/ say our love to our loved ones before it is too late.
80. 即使最小的孙子们也迫不及待地给爷爷讲他们为什么爱他。
写作:
Dear Editor,
I’m a senior 2 student. Now MP3 and MP4 are very popular among u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Firstly, it’s so small that it’s convenient for us to carry. Secondly, it can help to improve our English listening. Thirdly, it can download music, songs and even films, which can thus enrich our lif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too. Scientific researches discover that overusing it can influence our hearing, which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Besides, some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pop songs and music, both in and out of class and other students even listen to it on the way, which is thought very dangerous.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MP3 and MP4 in our study and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learn to use them properly and safely.
Yours,
Li Hua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座号 .
…………………○……………密……………○……………封…………○…………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