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科学知识清单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 )和( )两大类!脊椎是人的( )骨骼,是身体的( ),有负重、( )、保护和( )等功能。2、我国( )多样,动物资源( ),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3、我国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 )、( )、金丝猴、( )、鹦鹉螺、宽尾凤蝶等!以上动物中,除( )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外,其余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给动物分类,可以根据某些特征,如( )、运动方式、( )、有无脊椎等,给动物分类。5、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有:青蛙、鸟、猴、鲨鱼、( )、( )。无脊椎动物有:蚊子、蜗牛、水母、河蚌、( )、( )。6、以( )为食物的动物叫作食草动物。以其他( )为食物的动物叫作肉食动物。2、鱼类1、教材6页图中四种鱼的共同点:身体呈( )型,身体表面有( )、有( )、有( ),( )总是不停的开合,( )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 )中等!2、鱼类的共同点:鱼类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 )脊椎动物。3、认识鱼的鳃和鳍,猜想他们的作用。( )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 )起平衡作用。( )协调其它各鳍的作用。鱼游动时,他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腹鳍配合划动,在鱼( )时起主要作用。鱼游动时主要发挥作用的是( )和( )!4、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体验鱼腮的作用:现象随着鱼嘴一张一合红色液体进入鱼嘴,然后从( )下方流出来。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鱼用( )呼吸。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3、鸟类1、鹰、画眉鸟、燕鸥、鸽子、鸵鸟、翠鸟、孔雀、企鹅、鸭、鸡这些鸟的共同点:身体表面有( ),有( )、有两只脚、有又硬又尖的嘴、( )等。2、鸟类的共同特点: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3、( )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 )。( )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4、羽毛通常分为( )( )和毛状羽三种,具有( )( )( )等功能。5、研究鸽子的羽毛:观察正羽,我发现正羽呈( )排列,对鸽子的作用是便于扇动空气;剪断正羽羽根后,我发现正羽羽管中间是( )的,对鸽子的作用是可以减轻羽毛的( );在正羽上滴水后,我发现羽毛( ),对鸽子的作用是飞行时可以抵挡小雨;用放大镜观察绒羽,我发现像棉花一样( ),对鸽子的作用是帮助鸽子在飞行时保持( )。6、鸟的喙的外形与鸟吃的食物息息相关,吃( )的鸟有着扁扁的喙,有的喙两旁还长有一些齿梳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在捉鱼时防止鱼逃脱。吃( )的鸟长有锋利的弯钩状喙,非常适合用来撕碎猎物。吃( )的鸟大多有着圆锥形的喙,这种喙就像老虎钳那样可以咬碎种子的硬壳,吃到里面的种子。吃( )的鸟长着尖而细长的喙,这样的喙利于它们从枝干、地面的缝隙中捉出虫子。吃( )的鸟的喙也是尖细的,便于鸟儿将喙伸到花朵里去。7、鸟的足短,趾尖有发达的蹼,适合( );在水中或近水边生活。鸟的足强健有力,趾有锐利的钩爪,适合捕食( );大多在高山( )生活。鸟的足粗壮有力,适合( );常在( )荒原生活。鸟的足和趾都细长,适合( );一般在水边生活。4、哺乳动物1、鲸、虎、猫、猪、牛这些动物的共同点:身体表面有毛(鲸由于在海洋中生活,毛已退化)、( )、哺乳、( )、脊椎动物。2、哺乳动物主要特点: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恒温、有脊椎。体温( )皮毛的作用:( )、保护。脂肪的作用:保温、( )。3、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 )。北极熊身体表面有厚厚的皮毛,他的皮肤是( )的,皮下有很厚的( )层,可以帮助北极熊保持( )。4、体验脂肪的作用:没有包裹脂肪的手指会感觉非常冷,包裹脂肪的手指感觉没那么冷。5、猎豹的运动方式是( ),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狗、( )、狮子等。 蝙蝠的运动方式是( ),没有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袋鼠的运动方式是( ),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兔、跳羚。虎鲸的运动方式是( ),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 )、海豚等。5.运动与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 )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2、汽车在运动,因为它在公路上的( )发生了变化。自行车与骑手在运动,因为在第二幅图中才出现,说明是顺着公路( )到此的。湖里的鸳鸯在运动,因为它们在湖面的位置发生了( )。湖边小路上的( )在运动,因为它在小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天空中的( )在运动,因为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3、怎么判断乘电梯的人是否在运动:以( )为参照物乘电梯的人没有运动,因为乘电梯的人在电梯里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电梯外的人或物为参照物,乘电梯的人在( ),因为乘电梯的人相对于电梯外的人或物的( )发生了变化。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和( )来描述。小汽车在乘客的( )方向,距离乘客0.2千米,2分钟车程,正从玄武门由( )向( )驶来。5、没有绝对( )的物体。我们通常认为( )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改变,对物体( )的描述也可能改变,所以说静止是( )的。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以( )为参照物。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人感觉房子与树没有运动。我们也感觉不到地球在( )。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转换到宇宙中,以( )为参照物,那么地球转动时,房子与树都在随( )转动。6.不同的运动1、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 )轨迹。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 )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 )运动,如( )的转动、( )的斜抛运动。2、①前进:物体从( )往( )运动。②后退:物体从( )往( )运动。③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 )。可以在线的一端系上重物(如钩码、长尾夹、打孔橡皮塞),使重物摆动。④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 )运动。还可以使橡皮筋振动。⑤绕圈:一个物体绕另一个物体做( )运动。⑥旋转:物体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可以向叶轮( ),使叶轮旋转。还可以用线系着橡皮塞,使其绕圈。⑦滚动:( )的平面复合运动。可以使线轴、干电池在桌面上滚动。3、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的有:竹蜻蜓:竹蜻蜓下面的立棍做平动、转动的( )运动,上面的( )做旋转运动。手锯:手锯做( )的往复运动。直升机:直升机( )做旋转运动,( )向前运动。旋转木马:旋转木马设施整体绕( )做( )运动,一个个的木马绕中轴在绕圈的同时做( )运动。7.运动的快慢1、设置起点与终点是为了( )。跑相同的路程,先到达终点者( ),因为先到达终点者用时少,速度( )。2、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怎么比快慢:看他们跑( )的路程,用了多少( )。看他们在同一段( )里跑了( )。通常用(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 )通过的(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米/秒。3、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 )也越大哟!高空抛物时,物体越接近地面速度( ),能量( ),容易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 ),甚至会( )生命安全。4、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 ),速度越快,能量( )。人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时具有很大的能量,( )止住脚步,而( )他人或自己跌倒,造成伤害。5、有些物体乍看上去( ),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例如: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后指甲( ),判断指甲在运动;可以以树木或( )为参照物,判断月亮在运动!6、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千米/时,儿童由于步幅与体力原因,速度慢一些约为( )千米/时,即1.1~1.25米/秒。每个人由于身高(主要是腿长)、运动习惯的影响,走路速度是不一样的,但差别也不是( ),一般走路速度在( )米/秒左右。8、力与运动1、力可以使( ) 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与(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 )。2、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问题:拉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假设:拉力大,小车前进( );拉力小,小车前进( )。保持不变的是:( )、( )。需要改变的是:( )(与末端挂钩上钩码的数量有关)。实验设计:(1)组装好实验装置,确保小车在( )的作用下能够( )前进。(2)画好( )与( ),先挂1个钩码,记录下小车行进固定( )的时间。(3)重复刚才的实验步骤两次,记录小车行进时间,计算( )。(4)分别挂2个,3个钩码,多次实验记下小车( )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论:( )会影响小车前进的快慢。( )大,小车前进快;( )小,小车前进慢。3、探究小车质量(载重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方法:每次实验都挂( )的钩码。通过往小车上加重物的方法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小车行进的( )不变,记录小车行进的时间。实验结论:往小车上加的重物越多,说明( )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 )。4、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1)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2)在路径的一侧放一块( )。(3) 再次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观察并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第一次钢珠撞到木框前其运动路径与斜坡基本保持一条( ),第二次放了磁铁后,钢珠朝着( )的方向偏转,其运动路径是一条( )。9、弹力1、橡皮筋、钢尺和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 ),海绵的形状与体积都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握力器、拉力器的形状发生变化,在紧握握力器时手受到向外的( ),在拉拉力器时手受到向内的( )。 通过上面的操作,得出下面的结论: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 ),这种性质叫作( )。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长度与( )成正比,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 )的长度。无限制的挂钩码,弹簧所受的拉力将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不能( )。3、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 )。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 )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 )”刻度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3)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 )。4、( )是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规格有( )N和( )N两种。实验室常见的还有( )测力计和( )测力计。10、摩擦力1、滑滑梯:身体与滑梯的( )部分存在摩擦。人推箱子:箱子与( )间存在摩擦,鞋子与地面间存在摩擦。跳伞:伞面与( )间存在摩擦。游泳运动员游泳:人体与( )间存在摩擦。通过上面的现象,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 )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 )会产生一种(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 )。2、测量摩擦力。(1)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0”刻度处。(2)用弹簧测力计( )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 )直线运动。(3)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 )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 )的大小相等。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接触面的( )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保持不变的是:物体本身和接触面的大小。需要改变的是:( )。实验设计:(1)在桌面上用测力计水平拖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测力计的拉力。也就是摩擦力大小,重复三次计算( )摩擦力。(2)在细砂纸上用测力计( )拖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摩擦力并计算( )。(3)在粗砂纸上做同样的实验,记录( )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4、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 ),摩擦力越大。5、( )形体有利于减小液体或空气的阻力。6、摩擦力的应用:增大摩擦力(功)的事例:拧瓶盖时( )、鞋底有( )(加深轮胎花纹深)、抹( )粉、道路上的减速带以及防滑纹、冬天在冰雪上行走的车要安装( ) 等。减小摩擦力(过):肥皂水戴手镯、轴承抹油加( )、冰壶比赛中( )。11、浮力1、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 )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 )。正因为有( ),物体才能( )在水面。2、如果石块在水中受到浮力,那么( )+ 石块在水中受到的( )=石块在( )中受到的拉力,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得的提起石块的力要( )。3、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实验之前要先( )。问题一:( )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作出预测: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重的下沉,轻的上浮。实验材料:中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实验设计:(1)给三个同样大小的( )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2)1号球内( )橡皮泥,2号球内装( )橡皮泥,3号球内装( )橡皮泥。(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实验结果:(1号球下沉,2号球可能下沉、悬浮或漂浮,3号球漂浮。)说明同样( )的物体,( )越小越容易( )。问题二:质量相同、( )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对实验作出预测:质量相同的物体,( )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体积小的( ),体积大的( )。实验材料:空心塑料球、橡皮泥、( )、一盆水实验设计:(1)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2)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 )相同。(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他们的沉浮状态。实验结果:大球漂浮,小球下沉,中球可能( )、( )或( )。说明同样质量的物体( )越大的越容易上浮。通过上面的实验,我发现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的因素有:物体的( )和( )。4、同样重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将它的( )适当变大,能( )更多的水,就会浮在水面,就能承载更多的物体。5、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 )的重力。12、点亮小灯泡1、手电筒里有什么?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工作的。我猜测手电筒里有( )、( )、( )、( )等。2、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里要注意:电池( )与( ),小灯泡( )和底部的( )。3、观察同学画的电路示意图,我发现用电器导线和电源等电路元件都有( )连接点,相互连接时中间不能断开。我还发现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电池的( )和( )。4、开关的作用就是控制小灯泡的( ),也就是控制电路的( )。或者说是控制电流的( )!5、做个简单开关连接到电路中:在一块木板上把( )的一端用一枚( )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搭到另一枚( )上。通过转动( )来控制电流的( )。6、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 )和( ),形成( ),灯泡才会亮起来。7、手电筒由( )、( )、( )、( )等组成,塑料外壳起( )作用,反光杯起( )作用。手电筒的各部分通过直接( )或导线(铜片)连接,( )闭合后形成通路。13、导体和绝缘体1、导线包括( )和( )两部分。导线的( )一般用铜或铝制成,起( )作用;外面是用塑料和绝缘漆包裹起来的( ),可防止人直接触碰到内芯而发生( )伤害事故。2、容易导电的物品有:( )、( )、铁钉、硬币( )、( )等。不容易导电的物品有:( )、竹签、( )、瓷勺、木筷、( )( )等。具体的物品对应不同的( )。3、根据( )原理,安装一个( )装置,再将物品分别接入检测装置,观察小灯泡是否( ),如果物品接入检测装置后,小灯泡能发光,说明该物品( )导电。得出结论: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 );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 )。4、电工材料和工具中有可能和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一般使用( )制造,如螺丝刀的把手、开关的拉绳、绝缘胶带、插座的面板等,保护人体免受( );需要导电的部分使用( )制造,如测电笔笔杆、开关铜片触头、插座接线端子等。5、用( )做人体导电实验,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 )可以通过人体。6、人体、来水和盐水都是( ),( )水不容易导电。不同的液体导电性能不同,改变盐水浓度或电压,它的导电性能也会发生变化。14、电路暗箱1、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电路来判断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当把拳头两端露出的导线接入简单电路后,小灯泡( )表示手心的导线是连着的,( )则表示是断开的。2、在简单电路中增加( )和(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没有变化。增加( )小灯泡会更亮,增加一个( ),原来的小灯泡会变暗。这是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在简单电路中,并联接入一个小灯泡或一节电池时,小灯泡亮度( )变化。3、电路暗箱有四个触点,触点之间可能连接了导线、小灯泡或电池等,根据外接小灯泡的变化,判断暗箱里两个触点之间的情况。小灯泡亮,说明电路是( ),触点间有电路元件;那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 ),触点间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有一个断开或损坏的电路元件;小灯泡更亮,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 );小灯泡更暗,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个( );小灯泡亮度基本( )变化,说明很可能只是一段导线,或是( )进了电池和小灯泡。15、生活中的电1、手表、遥控赛车、计算器、遥控器由( )供电;电脑、取暖器、电饭煲由( )供电。由发电厂供电的用电器一般都有( ),需要从( )里取电。没有电线插头的,一般都由( )供电。2、电池提供( ),发电厂提供( )。( )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与( )相区分。3、( )来自发电站,如火电厂、太阳能电厂、核电站、水电站等,发电站利用火力、太阳能、核能、水力等发电。发电厂产生的电都是交流电,方便( )传输,( )输电过程中的损耗。交流电通过电网传输到不同地方以供使用,如工厂、农场、( )、( )等。4、( )是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主要由连接成网的输电线路、( )、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5、高压线下放风筝危险是因为:高压输电线的电压最高达( ),风筝线虽然大多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但在高压下也可能( ),造成人员伤亡。雷雨天在大树下避雨的危险是因为:雷雨天气时空旷处的高大物体容易被( ),在大树下避雨是危险的行为。不能用湿抹布擦( )是因为:湿布是( ),用湿布擦灯泡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6、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 )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 ),都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 )。特别是在同一插座上过多使用电水壶、吹风机等大功率加热电器时,更容易引发( )。7、橙子,苹果,番茄,土豆都可以做水果( ),建议使用( )较强的水果或蔬菜。如果灯不亮,可以多用一些水果。8、LED灯,为单向导电的器件连接时注意正负极方向,一般引角长的为( ),引脚短的为( )。铜片一端连( ),锌片一端连( )。16、常见的岩石1、我在山上、沙漠、溶洞、海底、土壤下方、海岸边见过( )。2、黄山上有岩石,石头都很大,有( );假山有岩石,是灰色的,表面比较( ),形状不( ),多凹陷;河里有( )圆圆的、很光滑;海边有黑黑的( );溶洞里有( ),粗粗的,从洞顶垂下来……3、( )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 )覆盖着。覆盖在地球表面的( )部分称为岩石。岩石是组成( )的主要物质,他们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通常我们说的石头,就是岩石( )后的样子。少部分岩石裸露在地表,大部分被( )或( )、土壤覆盖着,所以在某些地区我们直接看到的岩石没有那么多。4、( )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质地坚硬,声音( ),没有气孔,吸水性( )。5、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1)( )(2)( )(3)( )(4)( )(5)( )。6、四种常见岩石的特征:(1)花岗岩:断口颜色有( );颗粒大小是( );划痕颜色( );敲击的声音( );不吸水无气孔无条纹无( )痕迹。(2)砂岩:断口颜色是( );颗粒大小是( );划痕颜色是( );敲击的声音( );不( ),无( ),无条纹,无动植物痕迹。(3)大理岩:断口颜色是( );颗粒大小是( );划痕颜色是( );敲击的声音( );吸水,有气孔,有层次,可能有( )。(4)石灰岩:断口颜色是( );颗粒大小是( );划痕颜色是( )色;敲击的声音( );吸水、保水,无气孔,有条纹,可能有动植物痕迹。17、认识矿物1、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颜色相近,成分比较( ),有一定的( )结构……2、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 )种矿物。矿物是构成岩石的“( )”。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代表一种( )。3、黄铁矿: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 ),故又称为“愚人金”。常有完好的( ),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12面体及其聚形。黄金矿: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 )。纯金为( )色,具有耀眼的光泽,含有杂质时其颜色可相应变化。天然良好晶型极为少见,常成( )粒状、团块状、片状、纤维状等。石英:石英是由( )组成的矿物,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无色透明,含有少量杂质后常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常见带尖顶的六方柱状晶体或晶簇。广泛用于( )耐火材料,冶金铸造,化工等工业。4、花岗岩由粉红色颗粒的( )、半透明颗粒的( )、黑色颗粒的黑( )组成。长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在地壳中含量高达60%,是几乎所有( )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们都具有( )光泽,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 )。晶体形状有些呈块状,有些呈板状,有些呈柱状或针状等。黑云母是花岗岩中最常见的镁铁质矿物之一,颜色从黑到褐、红、绿都有,具有玻璃光泽,形状为板状或柱状。黑云母被广泛用在真石漆等装饰( )中,黑云母细片也常用作建筑材料填充物。5、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1)将矿物在白砂纸上划一划,观察粉末的颜色。石墨和赤铁矿很容易在白砂纸(白色无釉瓷板)上留下粉末颜色,不需要用很大力气。石墨条痕颜色为( )色或( )色;赤铁矿条痕颜色为( )色或( )色。(2)用( )观察矿物晶体的形状。石英晶体形状为带尖顶的正( )柱;萤石晶体形状为( )体或( )体,并呈粒状、块状集合体。具体视给定的实物而定,要能描述出晶体有一定形状。(3)观察矿物断口处的光泽。矿物的光泽通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玻璃、丝绸等。光泽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观察矿物断口处光泽利用光泽描述卡让学生对照着进行类比描述。方铅矿为( )光泽;水晶为( )光泽;石膏为( )、玻璃或珍珠光泽(视给定的实物而定)。6、云母为( );方解石为( ),含杂质后偏向( ),毫无杂质为( ),视实物而定;褐铁矿为( )。7、矿物硬度被简化为四个等级 ,应选用硬度差别较明显的几种矿物进行观察比较,如石墨、萤石、赤铁矿、石英。本课根据矿物在刻划时的表现为硬度下了描述性定义:指甲能留下划痕的为( ),如石墨、石膏、滑石;指甲不能而铜钥匙能留下划痕的为( ),如萤石;铜钥匙不能而铁钉能留下划痕的为( ),如赤铁矿;铁钉也不能留下划痕的为( ),如石英。8、石墨:划痕颜色是黑色或黑灰色;晶体形状是六方片状;断口光泽是( )光泽;不透明;硬度是软;主要用途是( )导电材料9、云母:划痕颜色是黑色或灰白色;晶体形状是六方片状;断口光泽是( )光泽;透明;硬度是软;主要用途是( )、( );10、赤铁矿:划痕颜色是樱红色;晶体形状是板状或块状;断口光泽是土状或金属;不透明;硬度是硬;主要用途是( )、( );11、石膏:划痕颜色是白色;晶体形状是板状或纤维状;断口光泽是丝绢或珍珠、玻璃;半透明、透明;硬度是软;主要用途是( )、( )。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1、铅笔芯用到了石墨( )、( )的特性;爽身粉用到了滑石软、容易( )的特性;铜芯导线用到了黄铜矿( )的特性;赭石颜料用到了赤铁矿能做( )的特性;水晶杯用到了石英硬、容易( )的特性。2、将矿物和它的用途连线,并写出用到的矿物特性。(1)石膏做( ),起( )作用;(2)滑石制( ),( )、吸水性( );(3)明矾( )水中杂质,溶于水净水( );(4)黄铜矿制铜火锅,( )能强;(5)( )制玻璃器皿,硬、透光性好;(6)硫磺制( ),粉末易( )。3、了解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1)开采( )(2)粉碎( )(3)高炉炼出( )(4)分离铁水和( )(5)浇铸( )成型(6)( )成铁制品。4、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核心环节是(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铁矿石有( )、( )、( )等。5、体会石膏的作用。(1)将石膏粉加水调成( )。(石膏糊易塑形,凝固后强度较大。模具石膏粉初凝约需6分钟,终凝约需30分钟。石膏糊一般按照石膏粉与水的质量比约100:45均匀调制。)(2)把一根手指插入石膏,再取出。(3)过一会儿,弯一弯手指,体会石膏的作用。石膏用途广泛,材料简单易得,无毒安全可靠,是认识非金属矿物多种功能的良好载体。石膏,可用于制造水泥、建筑、模型,还用于( )、( )等行业。6、凝固后的石膏糊强度较大,能更好地贴合病人骨折部位实现( )并减少移动、分散外部( ) ,为骨骼( )创造良好的条件。7、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矿物的用途,采矿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采矿活动有:古代( )模拟场景、采硫磺矿、开采( )、( )。8、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 ) 。然而,矿物资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人们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我国部分矿物资源可开采年限:( )100年;锌、锡、钨矿( )年;银、铅、锰、铝矿( )年。查资料,了解人们正采取保护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的措施有:(1)制定( );(2)实行( )开采;(3)推广先进( )技术;(4)实施(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1、不同职业门类的工程师虽然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但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素养。(这里的工程师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完成某一工程任务的工程师团队。个人或团队都具有这些基本素养。)(1)能( )绘图(2)会制作产品( )(3)能运用( )知识来解决问题(4)会使用各种( )。2、工程师告诉我们:工程活动需要有不同的环节,从三年级开始,工程活动就有三个环节扩展为六个环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工程活动的全过程。(1)( ):很多女孩喜欢佩戴手环,还希望晚上戴时能闪闪发光。于是LED手环应运而生。a怎样让LED亮起来?b怎么加入开关?c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做装饰?(2)( ):(前期研究是为设计方案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环节,前期研究有助于更加有效的设计和制作。首先要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或者做实验获得可以解决问题的更多储备。)&、要列出完成这个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用多种方法查找,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资料,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想一想这些资料对自己有什么启示。(3)( ):a、向前面学过的简单电路一样,做实验来探究正确的连接方法。b、查查资料,看看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导线和开关。(回顾《简单电路》单元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以探究实验的方法尝试连接LED,总结LED的特点及连接方式,为后续做个性化LED手环扫清技术障碍。)(4)( ):a、制作的模型可以用来检测未来产品的实际效果。b、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确定模型的大小、应重点呈现的部分等。c、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制作。(5)( ):可以从外观、性能、成本等方面对展示的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6)( ):可以采用PPT模型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成果,交流的内容包括:完成任务的程序、实际制造的步骤 、测试改进的过程等;还要解答他人的疑问,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3、我来展示我们小组做的手环,欢迎大家提意见:可以从( )、( )、( )等方面对展示的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4、测试时一定不能将LED手环戴在手上进行,因为既不( ),也不( ),可以摆在桌上进行。四年科学知识清单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撑,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2、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3、我国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鹦鹉螺,宽尾凤蝶等!以上动物中,除宽尾凤蝶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外,其余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给动物分类,可以根据某些特征,如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椎等,给动物分类。5、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有:青蛙、鸟、猴、鲨鱼。无脊椎动物有:蚊子、蜗牛、水母、河蚌、蚯蚓。6、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作食草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作肉食动物。2、鱼类1、教材6页图中四种鱼的共同点: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有鳞、有鳍、有鳃、嘴总是不停的开合、眼睛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水中等!2、鱼类的共同点:鱼类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3、认识鱼的鳃和鳍,猜想他们的作用。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的作用。鱼游动时,他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腹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鱼游动时主要发挥作用的是躯干和尾鳍!4、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体验鱼腮的作用:(现象)随着鱼嘴一张一合红色液体进入鱼嘴,然后从鳃盖下方流出来。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鱼用鳃呼吸。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3、鸟类1、教材8页图中的鸟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鹰、画眉鸟、燕鸥、鸽子、鸵鸟、翠鸟、孔雀、企鹅、鸭、鸡。图中鸟的共同点: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有两只脚、有又硬又尖的嘴、卵生等。2、鸟类的共同特点: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3、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4、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具有(保温)(护体)(飞翔)等功能。5、研究鸽子的羽毛:观察正羽,我发现正羽呈扇形排列,对鸽子的作用是便于扇动空气;剪断正羽羽根后,我发现正羽管中间是空的,对鸽子的作用是可以减轻羽毛的重量;在正羽上滴水后,我发现羽毛防水,对鸽子的作用是飞行时可以抵挡小雨;用放大镜观察绒羽,我发现像棉花一样蓬松,对鸽子的作用是帮助鸽子在飞行时保持体温。6、鸟的喙的外形与鸟吃的食物息息相关,吃鱼的鸟有着扁扁的喙,有的喙两旁还长有一些齿梳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在捉鱼时防止鱼逃脱。吃肉的鸟长有锋利的弯钩状喙,非常适合用来撕碎猎物。吃种子的鸟大多有着圆锥形的喙,这种喙就像老虎钳那样可以咬碎种子的硬壳,吃到里面的种子。吃虫子的鸟长着尖而细长的喙,这样的喙利于它们从枝干、地面的缝隙中捉出虫子。吃花蜜的鸟的喙也是尖细的,便于鸟儿将喙伸到花朵里去。7、教材10页图1中鸟的足短,趾尖有发达的蹼,适合游水;在水中或近水边生活。图2中鸟的足强健有力,趾有锐利的钩爪,适合捕食小动物;大多在高山草原生活。图3中鸟的足粗壮有力,适合奔跑;常在沙漠荒原生活。图4中鸟的足和趾都细长,适合涉水;一般在水边生活。4、哺乳动物1、教材11页图中的动物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分别是:鲸、虎、猫、猪、牛。图中动物的共同点:身体表面有毛(鲸由于在海洋中生活,毛已退化)、胎生、哺乳、恒温、脊椎动物。2、哺乳动物主要特点: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恒温、有脊椎。体温:恒温。皮毛的作用:保温、保护。脂肪的作用:保温、提供能量。3、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北极熊身体表面有厚厚的皮毛,他的皮肤是黑色的,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层,可以帮助北极熊保持体温。4、体验脂肪的作用:没有包裹脂肪的手指会感觉非常冷,包裹脂肪的手指感觉没那么冷。5、猎豹的运动方式是奔跑,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狗、羚羊、狮子等。 蝙蝠的运动方式是飞翔,没有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袋鼠的运动方式是跳跃,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兔、跳羚。虎鲸的运动方式是游泳,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白鳍豚、海豚等。5.运动与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2、汽车在运动,因为它在公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自行车与骑手在运动,因为在第二幅图中才出现,说明是顺着公路运动到此的。湖里的鸳鸯在运动,因为它们在湖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湖边小路上的乌龟在运动,因为它在小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天空中的鹰在运动,因为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3、怎么判断乘电梯的人是否在运动:以电梯为参照物乘电梯的人没有运动,因为乘电梯的人在电梯里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电梯外的人或物为参照物,乘电梯的人在运动,因为乘电梯的人相对于电梯外的人或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小汽车在乘客的东北方向,距离乘客0.2千米,2分钟车程,正从玄武门由北向南驶来。5、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我们通常认为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改变,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可能改变,所以说静止是相对的。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物。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人感觉房子与树没有运动。我们也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转换到宇宙中,以太阳为参照物,那么地球转动时,房子与树都在随地球转动。6.不同的运动1、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斜抛运动。2、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可以在线的一端系上重物(如钩码、长尾夹、打孔橡皮塞),使重物摆动。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还可以使橡皮筋振动绕圈:一个物体绕另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旋转:物体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可以向叶轮吹气,使叶轮旋转。还可以用线系着橡皮塞,使其绕圈。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可以使线轴、干电池在桌面上滚动。3、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的有:竹蜻蜓:竹蜻蜓下面的立棍做平动、转动的复合运动,上面的旋翼做旋转运动。手锯:手锯做前进后退的往复运动。直升机:直升机旋翼做旋转运动,机身向前运动。旋转木马:旋转木马设施整体绕中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木马绕中轴在绕圈的同时做上下运动。7.运动的快慢1、设置起点与终点是为了确保公平。跑相同的路程,先到达终点者获胜,因为先到达终点者用时少,速度快。2、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怎么比快慢:看他们跑相同的路程,用了多少时间。看他们在同一段时间里跑了多远。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亿米/秒。3、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冲击力也越大哟!高空抛物时,物体越接近地面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容易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4、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人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时具有很大的能量,不易止住脚步,而冲撞他人或自己跌倒,造成伤害。5、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例如: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后指甲变长,判断指甲在运动;可以以树木或房屋为参照物,判断月亮在运动!6、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千米/时,儿童由于步幅与体力原因,速度慢一些约为4~4.5千米/时,即1.1~1.25米/秒。每个人由于身高(主要是腿长)、运动习惯的影响,走路速度是不一样的,但差别也不是很大,一般走路速度在1.1米/秒左右。8、力与运动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2、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假设: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载重、小车行进的路程。需要改变的是:小车的拉力(与末端挂钩上钩码的数量有关)。实验设计:(1)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确保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能够自由前进。(2)画好起点与终点,先挂1个钩码,记录下小车行进固定路程的时间。(3)重复刚才的实验步骤两次,记录小车行进时间,计算平均值。(4)分别挂2个,3个钩码,多次实验记下小车行进时间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论:拉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前进的快慢。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3、探究小车质量(载重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方法:每次实验都挂,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往小车上加重物的方法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小车行进的路程不变,记录小车行进的时间。实验结论:往小车上加的重物越多,说明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4、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1)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2)在路径的一侧放一块磁铁。(3) 再次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观察并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第一次钢珠撞到木框前其运动路径与斜坡基本保持一条直线,第二次放了磁铁后,钢珠朝着磁铁的方向偏转,其运动路径是一条曲线。9、弹力1、橡皮筋、钢尺和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海绵的形状与体积都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握力器、拉力器的形状发生变化,在紧握握力器时手受到向外的压力,在拉拉力器时手受到向内的拉力。 通过上面的操作,得出下面的结论: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相同的长度。无限制的挂钩码,弹簧所受的拉力将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不能恢复原状。3、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3)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4、条形盒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规格有五N和2.5N两种。实验室常见的还有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10、摩擦力1、滑滑梯:身体与滑梯的接触部分存在摩擦。人推箱子:箱子与地面间存在摩擦,鞋子与地面间存在摩擦。跳伞:伞面与空气间存在摩擦。游泳运动员游泳:人体与水间存在摩擦。通过上面的现象,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2、测量摩擦力。(1)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0”刻度处。(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相等。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保持不变的是:物体本身和接触面的大小。需要改变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设计:(1)在桌面上用测力计水平拖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测力计的拉力。也就是摩擦力大小,重复三次计算平均摩擦力。(2)在细砂纸上用测力计水平,拖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摩擦力并计算平均值。(3)在粗砂纸上做同样的实验,记录摩擦力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5、( 流线型)形体有利于减小液体或空气的阻力。6、摩擦力的应用:增大摩擦力(功)的事例:拧瓶盖时垫抹布、鞋底有花纹(加深轮胎花纹深)、抹镁粉、道路上的减速带以及防滑纹、冬天在冰雪上行走的车要安装防滑链等。减小摩擦力(过):肥皂水戴手镯、轴承抹油加滚珠、冰壶比赛中刷冰、流线型形体、飞机火车等的车头设计成流线型等。11、浮力1、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2、如果石块在水中受到浮力,那么浮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得的提起石块的力要小。3、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实验之前要先预测。问题一: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作出预测: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重的下沉,轻的上浮。实验材料:中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实验设计:(1)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2)1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3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实验结果:(1号球下沉,2号球可能下沉、悬浮或漂浮,3号球漂浮。)说明同样体积的物体,质量越小越容易上浮。问题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对实验作出预测: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体积小的下沉,体积大的上浮。实验材料: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实验设计:(1)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2)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质量相同。(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他们的沉浮状态。实验结果:大球漂浮,小球下沉,中求可能下沉、悬浮或漂浮。说明同样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的越容易上浮。通过上面的实验,我发现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体积。4、同样重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将它的体积适当变大,能排开更多的水,就会浮在水面,就能承载更多的物体。5、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12、点亮小灯泡1、手电筒里有什么?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工作的。我猜测手电筒里有开关、导线、电池、小灯泡等。2、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里要注意:电池正极与负极,小灯泡金属侧面和底部的锡点。3、观察同学画的电路示意图,我发现用电器导线和电源等电路元件都有两个连接点,相互连接时中间不能断开。我还发现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4、开关的作用就是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也就是控制电路的通和断。或者说是控制电流的通断!5、做个简单开关连接到电路中: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搭到另一枚图钉上。通过转动回形针来控制电流的通和断。6、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怎样与电池连接?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7、观察手电筒的结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如何连接的?手电筒由电池、开关、导线、小电珠等组成,塑料外壳起固定作用,反光杯起反射聚光作用。手电筒的各部分通过直接接触或导线(铜片)连接,开关闭合后形成通路。13、导体和绝缘体1、导线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导线包括内芯和绝缘层两部分。导线的内心一般用铜或铝制成,起导电作用;外面是用塑料和绝缘漆包裹起来的绝缘层,可防止人直接触碰到内芯而发生电击伤害事故。2、P39容易导电的物品有:铅笔芯(石墨)、铝箔、铁钉、硬币(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品有:塑料尺、竹签、橡皮、瓷勺、木筷、玻璃(陶瓷、橡胶)等。具体的物品对应不同的制作材料。3、安装检测装置,检测物品是否容易导电方法:根据简单电路原理,安装一个检测装置,再将物品分别接入检测装置,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如果物品接入检测装置后,小灯泡能发光,说明该物品容易导电。得出结论: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4、电工材料和工具中有可能和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一般使用绝缘体制造,如螺丝刀的把手、开关的拉绳、绝缘胶带、插座的面板等,保护人体免受电击;需要导电的部分使用导体制造,如测电笔笔杆、开关铜片触头、插座接线端子等。5、用验电球做人体导电实验,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电流可以通过人体。6、检验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多放点盐或多加几节电池试试。人体自来水和盐水都是导体,纯净水不容易导电。不同的液体导电性能不同,改变盐水浓度或电压,它的导电性能也会发生变化。14、电路暗箱1、怎样判断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电路来判断,当把拳头两端露出的导线接入简单电路后,小灯泡亮表示手心的导线是连着的,不亮则表示是断开的。2、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没有变化。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一个小灯泡,有多种接入方法,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也不同。增加一节电池小灯泡会更亮,增加一个小灯泡,原来的小灯泡会变暗。这是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在简单电路中,并联接入一个小灯泡或一节电池时,小灯泡亮度不会变化。3、解电路暗箱。电路暗箱有四个触点,触点之间可能连接了导线、小灯泡或电池等,根据外接小灯泡的变化,判断暗箱里两个触点之间的情况。小灯泡亮,说明电路是通的,触点间有电路元件;那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断的,触点间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有一个断开或损坏的电路元件;小灯泡更亮,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节电池;小灯泡更暗,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个小灯泡;小灯泡亮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很可能只是一段导线,或是并联进了电池和小灯泡。15、生活中的电1、P44手表、遥控赛车、计算器、遥控器由电池供电;电脑、取暖器、电饭煲由发电厂供电。由发电厂供电的用电器一般都有电线插头,需要从插座里取电。没有电线插头的,一般都由电池供电。2、电池提供直流电,发电厂提供交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与直流电相区分。3、交流电来自发电站,如火电厂、太阳能电厂、核电站、水电站等,发电站利用火力、太阳能、核能、水力等发电。发电厂产生的电都是交流电,方便远距离传输,减少输电过程中的损耗。交流电通过电网传输到不同地方以供使用,如工厂、农场、铁路交通、居民小区等。4、电网是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主要由连接成网的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5、P46高压线下放风筝危险是因为:高压输电线的电压最高达上万伏,风筝线虽然大多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但在高压下也可能导电,造成人员伤亡。雷雨天在大树下避雨的危险是因为:雷雨天气时空旷处的高大物体容易被闪电击中,在大树下避雨是危险的行为。不能用湿抹布擦点亮的灯泡是因为:湿布是导体,用湿布擦灯泡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6、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同一插座上过多使用电水壶、吹风机等大功率加热电器时,更容易引发火灾。7、橙子,苹果,番茄,土豆都可以做水果电池,建议使用酸性较强的水果或蔬菜。如果灯不亮,可以多用一些水果。8、LED灯,为单向导电的器件连接时注意正负极方向,一般引角长的为正极,引脚短的为负极。铜片一端连正极,锌片一端连负极。16、常见的岩石1、我在山上、沙漠、溶洞、海底、土壤下方、海岸边见过岩石。2、黄山上有岩石,石头都很大,有裂缝;假山有岩石,是灰色的,表面比较光滑,形状不规则,多凹陷;河里有鹅卵石圆圆的、很光滑;海边有黑黑的大礁石;熔洞里有钟乳石,粗粗的,从洞顶垂下来……3、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他们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通常我们说的石头,就是岩石破碎后的样子。少部分岩石裸露在地表,大部分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所以在某些地区我们直接看到的岩石没有那么多。4、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质地坚硬,声音清脆,没有气孔,吸水性不好。5、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1)搜集(2)清理(3)判断(4)装盒(5)贴标签。6、四种常见岩石的特征:(1)花岗岩:断口颜色有肉红、白、黑;颗粒大小是粗粒;划痕颜色肉红色;敲击的声音稍浑浊;不吸水无气孔无条纹无动植物痕迹。(2)砂岩:断口颜色是灰,有点亮;颗粒大小是中粒;划痕颜色是灰色;敲击的声音稍清脆;不吸水,无气孔,无条纹,无动植物痕迹。(3)大理岩:断口颜色是土黄、白;颗粒大小是粗粒;划痕颜色是黄色;敲击的声音稍浑浊;吸水,有气孔,有层次,可能有动植物痕迹。(4)石灰岩:断口颜色是灰、白;颗粒大小是细粒;划痕颜色是灰白色;敲击的声音稍清脆;吸水、保水,无气孔,有条纹,可能有动植物痕迹。7、(1)搜集:户外采集安全第一,要有成人陪同。地点可以选择山上的陡坡、河流两侧、附近的矿山等地方,带上地质锤、护目镜等工具。延时挑选有新鲜断面的。大块的尽量轻砸成约3cm*6cm*9cm大小,以能装进标本盒为宜。(2)清理:清理是为鉴定做准备。先用软毛刷清除松散的泥土或杂质,有的岩石还需要用自来水浸泡、清洗后再晾干。(3)判断:对照已经学习的四种岩石的主要特征,辨识出这块岩石的名称,如果不确定或辨认不出来,可以查阅专业书籍,《岩石和矿物》彩色图鉴,或登录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标本搜寻或系统矿物学综合查询。(4)装盒:装入盒子。(5)贴标签:在标本盒醒目位置贴上标签,需要标注的信息至少有:岩石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也可以在盒内附一页纸介绍该岩石的特征。17、认识矿物1、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颜色相近,成分比较集中,有一定的晶体结构……2、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4000种矿物。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代表一种矿物。3、黄铁矿: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12面体及其聚形。黄金矿: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矿石。纯金为金黄色,具有耀眼的光泽,含有杂质时其颜色可相应变化。天然粮好经省极为少见,常成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纤维状等。石英: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无色透明,含有少量杂质后常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常见带尖顶的六方柱状晶体或晶簇。广泛用于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冶金铸造,化工等工业。4、花岗岩由粉红色颗粒的长石、半透明颗粒的石英、黑色颗粒的黑云母组成。长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买地壳中含量高达60%,是几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们都具有玻璃光泽,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晶体形状有些呈块状,有些呈板状,有些呈柱状或针状等。黑云母是花岗岩中最常见的镁铁质矿物之一,颜色从黑到褐、红、绿都有,具有玻璃光泽,形状为板状或柱状。黑云母被广泛用在真石漆等装饰涂料中,黑云母细片也常用作建筑材料填充物。5、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1)将矿物在白沙纸上划一划,观察粉末的颜色。石墨和赤铁矿很容易在白沙纸(白色无釉瓷板)上留下粉末颜色,不需要用很大力气。石墨条痕颜色为黑色或灰黑色;赤铁矿条痕颜色为棕红色或褐红色。(2)用放大镜观察矿物晶体的形状。石英晶体形状为带尖顶的正六棱柱;萤石晶体形状为立方体或八面体,并呈粒状、块状集合体。具体视给定的实物而定,要能描述出晶体有一定形状。(3)观察矿物断口处的光泽。矿物的光泽通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玻璃、丝绸等。光泽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观察矿物断口处光泽利用光泽描述卡让学生对照着进行类比描述。方铅矿为金属光泽;水晶为玻璃光泽;石膏为丝绢、玻璃或珍珠光泽(视给定的实物而定)。6、云母为透明;方解石为半透明,含杂质后偏向不透明,毫无杂质为透明,视实物而定;褐铁矿为不透明。7、小学生观察透明度时,可将激光笔紧贴在矿物一侧,用白纸屏在另一侧接收光线,如能明显透过矿物在纸屏上留下清晰光斑,为透明;如能留下光晕,为半透明;如无光斑或光晕,则为不透明。8、用不同的硬物刻、划矿物,辨别矿物的硬度。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9、矿物硬度被简化为四个等级 ,应选用硬度差别较明显的几种矿物进行观察比较,如石墨、萤石、赤铁矿、石英。本课根据矿物在刻划时的表现为硬度下了描述性定义:指甲能留下划痕的为软,如石墨、石膏、滑石;指甲不能而铜钥匙能留下划痕的为较软,如萤石;铜钥匙不能而铁钉能留下划痕的为硬,如赤铁矿;铁钉也不能留下划痕的为很硬,如石英。10、矿物的基本特征是:矿物是天然形成的,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记录几种矿物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1)石墨:划痕颜色是黑色或黑灰色;晶体形状是六方片状;断口光泽是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是软;主要用途是铅笔芯导电材料(2)云母:划痕颜色是黑色或灰白色;晶体形状是六方片状;断口光泽是玻璃光泽;透明;硬度是软;主要用途是涂料、油漆;(3)赤铁矿:划痕颜色是樱红色;晶体形状是板状或块状;断口光泽是土状或金属;不透明;硬度是硬;主要用途是炼铁、颜料;(4)石膏:划痕颜色是白色;晶体形状是板状或纤维状;断口光泽是丝绢或珍珠、玻璃;半透明、透明;硬度是软;主要用途是建筑、医用。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1、P54下面物品各是用哪种矿物制成的?利用了这种矿物的什么特性?铅笔芯用到了石墨软、黑的特性;爽身粉用到了滑石软、容易吸水的特性;铜芯导线用到了黄铜矿导电的特性;赭石颜料用到了赤铁矿能做颜料的特性;水晶杯用到了石英硬、容易透明的特性。2、将矿物和它的用途连线,并写出用到的矿物特性。(1)石膏做豆花,起凝固作用;(2)滑石制爽身粉,软吸水性强;(3)明矾沉淀水中杂质,溶于水净水灭菌;(4)黄铜矿制铜火锅,导热性能强;(5)石英制玻璃器皿,硬、透光性好;(6)硫磺制火药,粉末易爆炸。3、了解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1)开采铁矿(2)粉碎铁矿石(3)高炉炼出铁水(4)分离铁水和矿渣(5)浇铸冷却成型(6)加工成铁制品。4、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核心环节是炼铁。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5、体会石膏的作用。(1)将石膏粉加水调成糊状。(石膏糊易塑形,凝固后强度较大。模具石膏粉初凝约需6分钟,终凝约需30分钟。石膏糊一般按照石膏粉与水的质量比约100:45均匀调制。)(2)把一根手指插入石膏,再取出。(3)过一会儿,弯一弯手指,体会石膏的作用。石膏用途广泛,材料简单易得,无毒安全可靠,是认识非金属矿物多种功能的良好载体。石膏,可用于制造水泥、建筑、模型,还用于医疗、食品等行业。6、你知道医生用石膏固定骨折,病人患处的原因吗?凝固后的石膏糊强度较大,能更好地贴合病人骨折部位实现固位并减少移动、分散外部压力,为骨骼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7、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矿物的用途,采矿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认识四幅图片:古代采矿模拟场景、采硫磺矿、开采铁矿、淘金。8、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然而,矿物资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人们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我国部分矿物资源可开采年限:铁矿100年;锌、锡、钨矿40~50年;银、铅、锰、铝矿20~30年。查资料,了解人们正采取保护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的措施有:(1)制定法律法规;(2)实行保护性开采;(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4)实施回收与再利用。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1、不同职业门类的工程师虽然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但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素养。(这里的工程师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完成某一工程任务的工程师团队。个人或团队都具有这些基本素养。)(1)能精确绘图(2)会制作产品模型(3)能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4)会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2、工程师告诉我们:工程活动需要有不同的环节,从三年级开始,工程活动就有三个环节,扩展为六个环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工程活动的全过程。(1)明确问题:很多女孩喜欢佩戴手环,还希望晚上戴时能闪闪发光。于是LED手环应运而生。a怎样让LED亮起来?b怎么加入开关?c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做装饰?(2)前期研究:(前期研究是为设计方案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环节,前期研究有助于更加有效的设计和制作。首先要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或者做实验获得可以解决问题的更多储备。)&、要列出完成这个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用多种方法查找,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资料,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想一想这些资料对自己有什么启示。(3)设计方案:a、向前面学过的简单电路一样,做实验来探究正确的连接方法。b、查查资料,看看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导线和开关。(回顾《简单电路》单元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以探究实验的方法尝试连接LED,总结LED的特点及连接方式,为后续做个性化LED手环扫清技术障碍。)(4)制作模型:a、制作的模型可以用来检测未来产品的实际效果。b、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确定模型的大小、应重点呈现的部分等。c、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制作。(5)测试改进:可以从外观、性能、成本等方面对展示的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6)展示交流:可以采用PPT模型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成果,交流的内容包括:完成任务的程序、实际制造的步骤 、测试改进的过程等;还要解答他人的疑问,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3、我来展示我们小组做的手环,欢迎大家提意见:可以从外观、性能、成本等方面对展示的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4、测试时一定不能将LED手环戴在手上进行,因为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可以摆在桌上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年科学基础知识考核.docx 四年科学知识清单.docx